《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说课稿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的第一课时:南北气温的差异。我的说课内容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1、说教材;2、说学生;3、说教学目标;4、说教学重难点;5、说教学方法;6、说教学过程。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的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本章教材主要是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河流;

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特征——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而气温是反映气候特征的重要要素,因此学习《南北气温的差异》,让学生掌握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认识我国气候特征的基础,也有利于理解各区域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上的差异。

二、说学生

(“地理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的活动。”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知道气温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具备了学习气候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能够从生活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课程标准理念的落实及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1月、7月气温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会利用已有资料和知识简单分析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于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重点:我国冬夏两季的气温分布特点。

(由于学生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的局限性,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难点: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教学活动中,我对课本中的正文、图表、阅读材料、活动等素材整合,围绕“指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这个核心来设计教学方法。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境导入法、读图比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讨论交流法等。并且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对于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学生特点的把握,以及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为:(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读图比较、认识规律;(三)小组互动、主动探究;(四)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等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喜爱的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中的角色来假设:寒假来临,刘星的妈妈准备带上刘星去北极村感受北方千里冰封的景象;夏东海准备带上夏雨、夏雪“下南海”到海南旅游。一家人在讨论准备行李的时候犯愁了:听说两个地方的气温相差很大,于是想请同学们一起帮忙出谋划策:该如何准备去两地旅游的衣物呢?

通过学生喜爱的情景喜剧引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外出旅游时该如何选择衣物”来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根据新课程理念 “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同时为后面的第二个教学环节设置一个悬念,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

(二)、读图比较,认识规律

这是本课的重点环节,主要采用问题驱动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

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出一月份平均气温图,指导学生分析、探讨以下问题:

①一月份0°C等温线主要穿过了那些地区?(指导学生动手在地图册上将0摄氏度等温线画出来,以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加深印象。因为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该线南北的植被、耕地类型、河流水文特征、农作物种类等,均有较大差异。)

②一月份,漠河和海口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

③计算一月份的时候漠河和海口的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出,逐步总结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并且知道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漠河)

然后,在学生掌握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基础上,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夏季的气温图,通过读图分析分析,认识到我国夏季南北温差不大,概括出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高温。

(并且知道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在本环节的活动中,学生通过读图探究、自主学习掌握我国冬夏两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同时也解释了前面设置的悬念,还能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为什么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呢?老师在此因势利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其原因。进入到本节课的第三个教学环节:小组互动、探究学习。

(三)小组互动、探究学习

此环节的学习是本课的难点,主要采取小组互动的形式,指导学生共同探究来完成。

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必要的素材:

①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海口、北京、漠河三地纬度及气温图表。学生合作探究、读图填表,总结规律。

②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 海口、北京、漠河三地纬度及气温图表。学生合作探究、读图填表,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资料和知识储备,(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总结出: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夏季最低气温在青藏高原的原因:是由于在高原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地形因素的影响)

(由于自然环境总是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对我们的生活都造成了哪些影响呢?由此进入第四个环节的学习。)

(四)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本环节主要是引导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将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首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讨论交流,认识气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其次,多媒体展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及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让学生认识气温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掌握各温度带的划分。

活动结束后,对这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及时用课堂练习检验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效果。

另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适时板书,如大屏幕所示,我采用条文式板书,这种板书设计比较直观、系统。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结束语: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面向全体学生,采用直观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南北气温的差异》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的第一课时——南北气温的差异。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中,气候处在一个很特殊和重要的位置,它与地理学习的所有章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节课“南北气温的差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的第一部分,体现了气温作为气候最基本组成要素之一的重要地位。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是学习“东西干湿的差异”、“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等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三)课标要求

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技能。

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分布地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逐步学会联系生活经验并运用有关资料,分析不同温度带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分析

1 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学习我国 “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的前提和基础。

2 一月 0 °C等温线的分布位置

一月 0 °C等温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了解0 °C等温线的分布位置,对归纳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有很大帮助。

3 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不同温度带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育理念。这部分知识的探究既能够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地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息息相关,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五)教学难点分析

1 对“等温线图”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的分析判读能力。

首先,在世界地理课程学习中,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世界气温分布图“,但对“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仍然存在难度。掌握了等温线图的判读,可以迁移到等降水量图的判读以及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过程中。

其次,因为学生对“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地形分布大势图”的掌握不牢固,所以“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的判读也是教学的'难点。

(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并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2)通过阅读等温线图,培养学生观察,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技能。

(3)通过对温度带划分的学习,了解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六)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组阅读和分析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等温线图),使学生初步了解阅读等温线图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从等温线图中获取有用信息,从而分析、归纳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会利用已有资料和知识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2)通过阅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指导学生根据图例,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名称和主要分布地区,并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分析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六)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认识。

(2)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使用情景导入法,读图、观察、比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并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三、说学法

读图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思考、比较、分析,总结,得出结论;使学生学会并掌握等温线分布图和温度带分布图的读图方法。 )

估值法

联系法(温故知新)

合作探究法(仔细、认真、懂得分享)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在图上、书上标注要点和重点)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学习新课(32分钟)

读图比较、观察,认识规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课堂小结(2分钟)

巩固练习(8分钟)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法:

家住天津的芳芳同学打算利用寒暑假去哈尔滨和海口探亲:

去哈尔滨看一看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姐;

去海口和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叙一叙。

但是,芳芳犯了难:听说哈尔滨很冷,海口很热,不知什麽时候去哪个地方好?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要学到的知识一起给芳芳同学,帮忙出谋划策!

(设计依据: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外出探亲时,从出行地点的舒适度出发进行选择”来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景。营造出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同时为后面的教学环节设置一个悬念,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读图、观察、比较,认识规律.

导入本节课的课题。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南北气温的差异。

学习新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读图比较、观察,认识规律

1 全班同学(40人)分成一月气温组和七月气温组;

2 一月和七月气温组内部以5人为一组再分成四小组,

每小组内分工:小组长、代表发言者、记录者、补充发言者。

3小组长负责领取老师提供的材料,给组员分配任务和组织组员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新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1 分发资料:

一月气温组: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七月气温组: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2 小组活动规则:

小组内读图、观察、分享、合作,3分钟后,代表发言:

并在实物投影上指图来和大家分享读图观察结果。

(注:这样,在一月气温组发言读图观察结果时,七月气温组也间接在看图,析图,还可以做更多的补充,反之一样。)

学习新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分组活动前:

首先,引导学生读图名,(七月同理)

如《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明什麽?

(说明了:这张图反映的是我国冬季的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

其次,引导学生读图例,(七月同理)

图中,用什麽来反映我国冬季平均气温的分布呢?

(根据图例:用颜色和带有数值的等温线)

学习新课—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对一月气温组准备以下提示问题:

(目的,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等温线图)

1在“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中, 找到0 °C等温线,并用彩色笔描出来。并观察1月0 °C等温线穿过我国哪些山脉、河流。

(学法指导:图中标有和不标有等温线气温值的图找0 °C等温线的方法不同:前者根据等温线数值,后者根据两侧的颜色)

2 观察图例,两条相邻的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我国冬季哈尔滨的平均气温是 ℃;海口的平均气温是 ℃ ,

(估值法指导:根据图例利用哈尔滨、海口与相邻两条等温线的距离比例估值)

哈尔滨和海口的一月温差为 ℃, (估计数值)

学习新课—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对七月气温组准备以下提示问题:

1在“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图”中, 找到20 °C等温线,

并用彩色笔描出来。

(学法指导:等值线图中相邻虚线与实线的差值为相邻实线的一半。)

并指图说出7月平均气温在20 °C以上的地区的范围.

说明什么?

(我国夏季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2观察图例,两条相邻的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我国夏季哈尔滨的平均气温是 ℃;海口的平均气温是 ℃

(估值法指导:根据图例利用哈尔滨、海口与相邻两条等温线的距离比例估值)

哈尔滨和海口的七月温差为 ℃, (估计数值)

学习新课—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

全班同学对比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找出:

1 冬夏气温空间变化的共同点是什么?

(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2 哈尔滨和海口冬夏温差有什么区别?

(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46);夏季气温南北差异不大(16))

小结—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

冬季:

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夏季:

南北气温差别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学习新课—我国气温的分布成因

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将刚刚的一月气温组和七月气温组,分组对调,成员设置不变,活动规则不变。

(即:一月气温组变成七月气温组。)

学生合作探究时,老师通过问题的形式正确地引导讨论方向,遵循递进式的原则,逐步深入地提出问题:

学习新课—我国气温的分布成因

1 分发资料:

一月气温组: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①冬至日太阳光照图,②冬至日哈尔滨和海口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比较表

③我国地形图(地图册P11)

七月气温组: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①夏至日太阳光照图, ②夏至日哈尔滨和海口太阳高度、昼长比较表

③我国地形图(地图册P11)

2 小组活动规则:

小组内读图、观察、分享、合作,3分钟后,代表发言:

并在实物投影上指图来和大家分享读图观察结果。

合作探究—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成因

一月气温组:

读冬至日太阳光照图,

填冬至日哈尔滨和海口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比较表

七月气温组:

读夏至日太阳光照图,

填夏至日哈尔滨和海口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比较表

全班以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①比较南北热量差异大小。(冬季大,夏季小)

②谈一谈:对冬季大风天气的感受。

教师补充:南方降温幅度小,没有明显大风。

③为什么冬季风对南北降温幅度影响不同?

(冬季风受到高大山脉阻挡,行进速度减慢,冷空气比源地温度升高)(地形图)

继续分一月、七月组合作探究

①一月 0 °C等温线在哪里走向接近南北向?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

(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主要是因为地形地势的影响。)

②归纳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①七月月均温低于20 °C的地方主要在哪个地区?为什么这里夏季气温较低?(青藏高原 海拔高)

②归纳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过渡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南北气温是存在差异的,农业生产必须考虑到这种差异,于是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学习新课—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学习“温度带的划分和地区分布”(学生阅读教材p33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同时在屏幕上展示该图,引导学生观察对比)。

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

1说出温度带划分指标并画出其定义

(活动积温)

2说出温度带的名称。(南→北 )

(五带一区)南→北: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

学习新课—我国的温度带

思考:

1高原气候区所在的地形区?

(由于海拔高,积温比周围地区较低,单独作为一个地区)

2 将我国温度带图与1月均温图叠加,你有什么发现?

(1月0 °C等温线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相一致)。

3天津属于哪个温度带?(暖温带)

4不同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有何影响?

温度带小节

(1)不同的温度带,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

(2)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种类也有差别;(以西瓜为例)

(3)不同的温度带,居民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

(4)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小麦)播种时间也不同。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的差异形成的原因和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明白了冬夏气温的分布与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有关,也与地形地势的影响有关,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东西南北》说课稿

《东西南北》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来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使学生知道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教材还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活动来巩固有关方向的知识如,让学生把所学有关方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生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2).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件下,能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3). 初认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4).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欲望和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与克服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

(1)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能运用东、南、西、北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辨认东、西、南、北。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小红帽寻找宝盒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探究新知

(一)、运用已有经验辨别方向

课件演示小红帽迷路情景,请学生出主意想办法。接着课件演示小红帽在大家的帮助下找到东方。

这样设计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帮助小红帽通过看早上的太阳,辨认出东。让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二)、运用儿歌,帮助学生辨认东西南北。

1、播放儿歌《东西南北》,让学生说一说从儿歌中知道了什么。然后边复述儿歌边用手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这里运用儿歌《东西南北》,帮助学生辨认其它几个方向。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接着让学生说教室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新知。然后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东西相对、南北相对。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方向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增强方向感。

(三)、 提出质疑,积极探索。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东西南北》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东西南北》说课稿1.质疑(1):当老师面向东时,老师的左边是北;当老师面向北时,老师的左边是西,是不是东、南、西、北在改变呢?

小组讨论后解决:当我们面对的方向改变,我们前、后、左、右的方向也在改变,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始终没有变。

2、巩固练习,仍以游戏形式进行。游戏1:先请一位学生上来,让学生告诉大家他面向的是哪个方向,再请一位同学问他前、后、左、右各是哪个方向。游戏2:我说你做,请同学按要求排队,并介绍自己的哪个方向都有谁。在活动中学生自然产生疑问(2):同一个人为什么介绍时一会在东一会在西呢?学生讨论发现:参照物改变了,物体的方向也就改变了。

这个环节两次置疑问,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四)、认识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1.教师简要说明地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组织小组活动:合作自制小红帽迷路的地图。然后请学生上讲台展示与汇报。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简单的路线图,请学生帮小红帽得到宝盒。同时通过两条路的对比,教育学生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都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此环节是对地图上方向的认知与巩固,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3、组织游戏:我说你走。小组合作:在地上走实地路线,得到真正的宝盒。

三、活动练习

得数>10的站在北边;得数<10的站在南边;得数=10的站在西边。

四、全课小结

谈话:你学到了什么?使学生系统回顾新知,培养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课件出示有关方向标的图片,请学生继续搜集有关资料。

2、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绘制校园地图。

这样设置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讲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板书设计

东南西北

冬季长跑作文范文

篇一:冬季长跑

自从二年级从乡下转学过来,每一次的冬季长跑我都参加,没有一届落下。这一次不同,这是我小学生涯中最后一次参加冬季长跑了,虽然要跑1500米,但是为了这段光荣历史,我报名参加了。

其实报名参加的5个女生心里都没有底,7圈半,一想到这个,我身上就觉得冷飕飕的,不禁打了一个冷颤,天呐。还没有比赛前,我看到那些比我小的人比完赛后,走着走着就跪了下来,别人怎么拉都拉不起来。我看到这一幕幕时,心想:不知我比完赛后会怎么样?肯定比他们还要惨。就这样我忐忑不安地走上了跑道。朱老师一开枪,我就冲了上去,还好我排在第一排,这点我倒是挺庆幸的。第一、二圈还挺顺利的,大家都跑得不快,保存点体力。第三圈不知道为什么,肚子剧烈地疼痛起来。本来我的位置处在前面,可是肚子疼得厉害,像被什么东西揪住一样,根本无法跑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一个接一个地超过我,而我根本就跑不动了。走了一圈之后,感觉稍微好了一点,就以中速跑了起来。就在这时,我听到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声音:“陈欢畅,快跑呀,快!加油!”我就加快速度跑了起来,可是没跑几步就感觉肚子的疼痛卷土重来了。不行,我又减慢了速度,这时大家都开始走了,因为都已经十分累了。这时不知什么原因,我觉得脚好像不长在我的身上,我整个人好像在跑道上飘一样,事实上我还在以慢跑的速度前进着,但是我完全感觉不到,就这样我又迷迷糊糊地跑完了一圈。任思雨说:“陈欢畅你没事吧,要不要喝水?”“没事。”我一把夺过水瓶,像是抓到了救命的稻草,狂喝了起来。这时我突然听到了王朗的声音:“你不是说要跑到终点吗?怎么不行了。”这时我们事先关照他们的,用这样的话来刺激我们,好激发我们的潜力。这个方法我几年前就用过了,十分有效。我撒开两腿儿,猛跑了起来。那些观众看到我时,纷纷议论:“天呐,在这个时候居然还能跑这么快,真是不可思议。”当我冲向终点时,我知道了我超越了自己,克服了困难!

这样惊心动魄的画面真令我终生难忘,为我小学里的冬季长跑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篇二:冬季长跑

星期五,我们学校开展了一年一度的长跑运动会,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

下午一点钟,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操场走去,在漫长的等待中迎来了我们班陆晓娟的比赛。只见陆晓娟胸有成竹地走向起跑线上,随着一声枪声,陆晓娟就像一支离了弦的箭一样,飞奔出去。

蔡老师说第一圈时要跑慢一些,要保存体力,到第二圈时再冲刺。陆晓娟牢记蔡老师的叮嘱,第一圈时尽量跑慢一些,保存体力以便冲刺。终于到了冲刺的时候了,陆晓娟脚步很均匀,双臂一前一后的摇动着,长长的辫子也一甩一甩的,好像也在为她加油。快到终点时,陆晓娟头一昂,胸一挺,像一头欢快的小鹿直奔终点,终于取得了第一名。陆晓娟不愧是我们班的飞毛腿!

不仅陆晓娟厉害,我们班的曹亚斌也毫不逊色。别看他个子小,但他跑起步来可厉害哩!这不,他这回参加的可是1500米的长跑呢!比赛开始了,曹亚斌面对那些高个子毫不示弱。我们这些拉拉队呢!也扯着嗓子为曹亚斌加油。最后曹亚斌不负众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时间如流水,运动会圆满结束。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班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篇三:冬季长跑

耶!太好了!我期盼已久的冬季长跑终于要来临了,我的心情无比的激动。

冬季长跑是每年冬天才会有的运动,也是我最最喜欢的运动!冬季长跑是因为,我们北方地区一到冬天就会变得天气严寒,做课间操会使我们的血液得不到很好的循环,为了防止我们冻坏了而开展的一项运动,我们每次都要围着我们的大操场跑,跑上十分钟,每个人只要运动起来都会出汗的,看着鼻子里冒出来的白气,甭提有多带劲了!

今天,又要冬季长跑了,看!同学们都排着整齐的队伍,正准备起跑呢!体育老师站在同学的中间,整理队伍!

开始了,体育老师的哨声一响,同学们便跑了起来。同学们有秩序的跑着,一开始还迈着整齐的步伐,可是不大一会,队伍就散了架,有很多同学都跟不上步伐了,一圈圈的跑下来,有的同学都想躺在地上休息了,他们大口的喘着粗气,看来是体力实在不支了。

终于,跑步结束了,只听得一些同学大声的欢呼,看来要想增强我们的体质,我们还得天天锻炼啊,光靠在学校这十几分钟的跑步是达到体能训练的目标的。

冬季长跑,十分钟的耐力,对我来是是毅力的拼搏!是增加体质的最好机会,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冬季长跑!我爱你!

篇四:冬季长跑

冬季长跑是锻炼身体的基础,也是增强体质的运动,这不,学校开始冬季长跑的训练了,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盛气凌人。

要开始跑了,开始的时候同学们整齐的步伐,齐声喊着“一二一,一二一······”。跑第一圈的时候,还觉得不错,很轻松,跑了三圈后,觉得有点累,长龙般的队伍也变的七零八乱,杂乱无章了。跑到五圈,脚上的速度渐渐的放慢了,像拖着两块重铁块似的,很沉重,一点儿也走不动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圈终于跑完了,虽然还没有汗流浃背,也累的气喘吁吁,心跳也明显加快了,豆大的汗珠从我的脸上流了下来,脸也变得通红通红的。同学们也叽叽喳喳的说“不行了,不行了,累死了,累死了,跑不动了,再跑脚腕就快要断掉了。”重重的呼吸声也回荡在耳边。毕竟这是这个冬天的第一次跑嘛,累也是应该的,以后跑的时间长了,一定就不会觉得那么累了。

在晨光的沐浴下,我们绽放如火的青春。所有的辛苦换来的是我们强健的体魄,所有的汗水也将证明我们的付出。是的,当冬季长跑活动引来一阵又一阵非议的时候,我还是愿意相信当我们认真投入之后,我们会看到我们的同学在粗喘的'长跑里渐渐变得运气自如,我们会看到鲜少运动的同学们渐渐露出阳光的笑脸。

篇五:冬季长跑

在晨风的吹拂里,我们迈开年轻的步子;在晨光的沐浴下,我们绽放如火的青春。所有的辛苦换来的是我们强健的体魄,所有的汗水也将明证我们的付出。 是的,当冬季长跑活动引来一阵又一阵非议的时候,我还是愿意相信当我们认真投入之后,我们会看到我们的同学在粗喘的长跑里渐渐变得运气自如,我们会看到鲜少运动的同学们渐渐露出阳光的笑脸。

冬季参加长跑锻炼,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还有助于锻炼不怕严寒的坚强意志,进一步增强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中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时代背景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体育实实在在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当今学生普遍运动不足、身体素质日趋下降的情况下,冬季长跑无疑加强了同学们强身健体的意识,更为整日忙碌学习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参加体育锻炼的绝好机会。 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的体质将决定我们今后一生的身体状况。也许谁都无法预测参加长跑会对我们今后的人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我想坚持下去,当运动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习惯之时,我们的人生会因这样的习惯而现出不一样的风采。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冬练三九”这句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锻炼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鼓励人们不怕“三九”严寒,贵在坚持各种锻炼,以提高健康水平和运动成绩。

阳光体育,滋润的是我们年轻的心灵,滋养的是我们精彩的未来。

阳光体育,收获阳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