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本管理及控制标语

01 以人为本,科学节约

02 厉行节约,消除浪费

03 全员节约,共同行动

04 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行为

05 节约促发展,节约出效益

06 节约降低成本,节约提高效益

07 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

08 坚持科学创新,发扬节约精神

09 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微小而不为

10 管理粗放,现金流淌;不精不细,效益流失

11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12 节约,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人人有为

13 企业经营的核心就是满足客户的同时,获得利益

14 持续获得利润是企业永续经营之根本

15 满足客户取决于性能价格比

16 价格决策来源于企业经营的成本

17 成本管理的三全性:全员、全面、全过程

18 全员都要参与到成本管理中

19 企业管理全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成本管理

20 全体员工自主改善并不断降低成本

21 人人提案创新,成本自然降低

22 所有员工、干部形成精打细算的工作作风

23 全面成本管理TCM体系的基准是标准成本制度

24 全面成本管理TCM体系的`控制是预算与执行制度

25 全面成本管理TCM体系的平台是成本核算制度

26 全面成本管理TCM体系的载体是模拟公司制度

27 经营层与各部门员工具有降低成本的一致性

28 杜绝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不恰当行为发生

29 注重预算执行权力的制衡

30 建立相互监督制衡的监督执行机制

31 将成本控制的职责和业绩目标落实到各现场单位

32 让现场单位的干部、群众追求低成本的生产方法

33 建立科学、经济、标准的成本控制与决策的方法

34 在客观、科学的基础上建立标准成本制度

成本管理与控制论文

导语: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本管理与控制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论文摘要】文中论述了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永恒的主题,企业应采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和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成本控制新理念。

关键字: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法    人本特色的成本管理    成本系统管理

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生存或谋求发展壮大,除了技术领先、资本雄厚之外,管理在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永恒的主题,成本控制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增长已出现减缓迹象。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已由去年同期的18.5%降至今年的15.2%,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尤其进入三季度以来,工业减速幅度呈明显扩大趋势。全国31个省区市有25个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速,减速幅度在5个百分点以上的省份大到了1/3。企业能否在这次危机中平稳度过,迎来严冬后的春天,成本控制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成本控制的基本含义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它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六个环节。这些环节按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进行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对控制核算提出要求;事中控制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为分析、考核提供依据;事后控制进行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对预测计划提供信息。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二、引入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

在现代制造业中,间接费用的比重极大地增加了,间接费用结构和可归属性也彻底发生了改变,许多费用甚至完全发生在制造过程以外,如设计生产程序费用、组织协调生产过程费用、组织订单费用等等。加之现代制造业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成本极大地减少。这就直接引发了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作业成本作为制造阶段成本控制目标。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本计算方法,是以生产的自动化、电脑化为基础,同适时制与全面质量管理紧密配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作业成本法是适应当代高新科学技术的制造环境和灵活多变的顾客化生产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顾客链为导向,以价值链为中心,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彻底的改造,强调协调企业内外部顾客的关系,从企业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要求企业物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各项作业形成连续、同步的“作业流程”,消除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使企业处于持续改善状态,促进企业整体的优化,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它改革了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使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趋于一致,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实性。作业成本计算法更加符合现实,其结果以更加精确的成本分解替代了成本分配。作业成本法对成本的看法是“不同目的下有不同成本”。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来更好地对他们的`产品、服务进行定价,以便使他们收到的收入与所付出的成本能够配比;企业管理者也可以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所提供的信息更好地选择产品组合。因此以作业为基础的新的成本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是成本管理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重要应用,也是成本控制系统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树立现代市场经济的成本控制新理念

1、人本特色的成本管理观念

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是以“重奖重罚”为主,它只强调管理企业的目的,而不注重达到目标的过程,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及作为一个人的多方面的需求。因此,树立人本特色的成本管理观念,建立成本管理文化,仍有重要意义。

其内容包括:

⑴ 树立全员成本意识。向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与管理。

⑵ 调动职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一是抓精神奖励,使人本特色的成本管理中的优秀职工获得耀眼的荣誉。二是抓物质鼓励,建立职工和企业的命运共同体。

⑶ 开发职工成本管理的能力

①建设人才成长环境。一是心理环境建设,提高全体职工对“搞好成本管理,人才是关键”的认识。二是政策环境建设,企业在实行技术研究开发和管理创新中,出了问题应由领导承担失误责任,而取得成绩时,荣誉、奖励、署名权都属于科技人员。三是物质环境建设,改善人才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保证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②建立人才培训体系。一是设立专职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以岗位培训为主,以脱产培训、专题进修为辅的教育培训计划制度等。二是在岗锻炼,迅速提高职工成本管理的理论认识和技能。

2、成本系统管理观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⑴ 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而应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产品的设计,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按照成本管理的要求对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如在产品设计阶段推行价值分析,就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手段。

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

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心应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重生产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也就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如相关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未来成本等。

私企建设方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浅谈论文

国内私企建设方一般以“确保工程质量,节约项目造价,确保项目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的。其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大体可分为“方案阶段、合同阶段、施工阶段、结算阶段”这四个基本阶段。

一、方案阶段:

此处所说的“方案阶段”实际是包含了“前期市场调研→方案论证与确认→施工图设计”的整个图纸形成的全过程。这也是建设方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核心阶段。

1.1前期市场调研阶段:

在这一阶段,建设方应根据政府土地的规划,在方案论证前期进行充分、严谨的市场调研,制定出精确的项目市场定位标准,并制定一个项目总成本计划的目标值及销售单价目标值,且要严格执行计划目标成本值轻易不变的原则,不能随意更改计划目标成本值,因为策划阶段对于工程本身的每一个决策都会直接影响到计划值的改变,从而影响到项目的总计划成本。因为最终的销售业绩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公司盈利与否的关键所在。

项目的前期市场调研必须充分、严谨。要根据国内大的经济形势、整个行业的景气程度、项目周边的市场环境、地区内的供求关系、企业的财务承受能力和市场的购买力及对市场环境做出充分预估后来确定项目的销售基价和工程的总成本控制目标。由项目的总成本控制目标来确定项目的自身定位,如建筑风格、项目的品质、装修程度。

1.2方案论证与确认阶段:

此阶段要根据前期市场调研阶段的成果,来确定项目的市场定位标准,并细化确定好的项目的总成本控制目标及建筑风格、项目的品质、装修程度来细化建筑成本,如建筑(结构、水电、暖通)成本、绿化配套成本等。

1.3施工图设计阶段:

此阶段是项目成本目标的落实阶段,此阶段是主要根据论证阶段确定的项目细化成本目标,来落实项目本身的结构形式、外立面风格及材料的选用、项目绿化配套的标准等。

二、合同阶段

此处所说的“合同阶段”实际是包含了“项目招投标→合同细节条款磋商→合同订立”的全过程。按照国内私企通行做法,合同按形式可划分为“固定总价合同、固定综合单价合同、工程量清单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等”,其具体的合同形式按照项目的类型、大小、难易程度可选择不同的合同形式。如:“小型钢结构”这些零星的项目较小、工艺工序简单、前期能精准测算工程量且后期可预见变更量很小甚至没有的工程项目,适宜选用固定总价包死的合同形式以减少建设方后期结算的工作量;而那些项目较大、工艺工序复杂、前期不能能精准测算工程量的工程项目,国内的通行做法一般都采用固定综合单价合同的合同形式,如建筑工程合同。

2.1招投标阶段、合同条款磋商及合同订立阶段:

这三个阶段是实施过程中是相互分开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又存在前因后果、前铺垫后执行的关系,因此本人在此处合并阐述。

在招标阶段,由于国内施工单位资质的局限性,很难做到“工程总承包”的模式,但正在向这一趋势发展。因此就目前而言,国内建设方还是普遍采用的是分项工程分类发包的形式进行招标的,这就需要建设方在起草招标文件时必须确定好招标范围。

三、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包含了项目开工到项目交付小业主的全过程,是项目成本的实施与落实阶段,此阶段的控制重点在于工程量的确认、具体调价材料价格的确认及工程质量的控制。

3.1 具体工程量的确认

在施工阶段,建设方要及时对变更工程量进行双方或者三方(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确认,为工程结算预备书面手续,做到有备无患,避免结算时相互扯皮。不管项目各方的现场人员如何流动,都不影响工程结算。

建设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对工程结算时易引起争议的隐蔽工程,采用“过程结算法”进行及时确认,即在隐蔽验收时进行施工、监理、建设方的三方确认,并用工程确认单的书面形式予以三方签认,如:基坑的护坡形式、面积、厚度,塔吊基础的形式,井点降水的数量、使用时间,地下室外墙防水涂料层的厚度等工程的工程量进行确认,杜绝结算时的.扯皮纠纷的发生。

3.2 价格调整

在施工阶段,建设方要及时对相关材料的价格(合同中没有约定价格且工程指导价中又没有指导价的特殊材料)进行双方或者三方书面确认。

此阶段建设方还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对合同中注明的需现场认质认价的材料进行认价,认价单中必须注明是原材料单价还是含施工费、利润、税金等一切费用在内的固定综合单价。

在施工阶段,建设方还必须国家及省、市的政策动向,如人工费的政策调整,建设方必须与施工方及时就人工费调整执行日期之前的已完工程量进行书面确认,以便结算时作为人工费记取的依据。

3.3工程质量

在项目的施工阶段,建设方应该积极配合并督促好监理方、施工方控制好工程质量。在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小业主的质量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施工阶段管控好工程质量就减少了后期的质量索赔事件的发生,也是变相的节约了工程成本。如今执行的是项目责任终生制,虽说工程质量引起的经济索赔由施工买单,但是遇到地皮、无赖的小业主跟建设方胡搅蛮缠,将小事扩大化宣传,建设方必将安排人力物力去应付,建设方最终损失的是良好的社会信誉及新项目的销售环境。

建设方对项目工程的现场管理必须进行工程质量的预先控制,在工程开工前罗列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时间点,预先编制出控制方法,力求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做到心中有底,在工程施工其间,对可能出现的工程质量隐患在工程例会上提前将问题提出来,协商解决办法,提前控制工程质量。在工程实施工程中,采取必要的管理方法和相应的奖罚措施,积极对工程进行现场巡查,参与监理单位组织的隐蔽工程的验收,提出存在问题,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力求杜绝工程质量隐患的存在。

由于建设方与施工方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利益取向不同,建设方的利益取向是销售利润,而施工方的利益取向是项目实施成本的利润,因此导致建设方与施工方的工程质量管理的取向不同。施工方的项目时间跨度也只是从签订合同后开始施工到工程保修期满为止,法律约定的工程主体质量责任终生制,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我个人认为建设方的项目时间跨度是从项目立项开始到建筑物的设计寿命到期为止,虽说项目在保修期满后由建设方、施工方移交给政府的社会维修基金,但建设方的社会信誉是贯穿项目设计寿命全周期的。

四、结算阶段

关于结算合同条款的约定,详见合同阶段的阐述。

工程结算阶段是工程成本控制的最后阶段,此阶段的控制重点在于工程量的核对与相关价格的确认建设方最好邀请独立于标底编制单位及施工方结算编制单位以外的第三方按照合同、图纸及变更重新计算整个项目的工程量后进行核对审计。

如果项目体量较大且单体建筑较多,又划分了多个标段施工,而单体建筑与单体建筑结构形式与体量相近的,建议最好邀请两家审计单位按标段划分进行结算审计,这样便于建设方进行纵向直观的比较,分析审计结果的差异所在,达到严格控制审计结果的目的。

浅谈项目管理与成本管理的论文

项目管理所要完成的目标分为项目竣工后所需达到的成果性目标和项目管理阶段各种资源约束所形成的约束性目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项目管理与成本管理的论文,欢迎来参考!

摘要:跳出成本管理工作的圈子去学习项目管理,站在全局的宏观高度上去审视成本管理,进而思考如何立足成本管理工作去为项目管理的整体目标服务。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本管理;组织模式

1引言

项目管理所要完成的目标分为项目竣工后所需达到的成果性目标和项目管理阶段各种资源约束所形成的约束性目标。成果性目标有项目内外部的功能用途性目标、投资回报率、自有资金利润率等,约束性目标主要是成本、时间、质量。可以认为成果性目标的完成是建立在对约束性目标的把控和完成的基础上的,因此做好成本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对项目管理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在满足项目的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降低成本费用以达到开源节流的科学管理活动。项目管理就是对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集成管理的不断整合,不断地把实际情况同项目计划进行比较、修正的过程,即PDCA循环的过程。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整合得不好也会造成项目成本的增加。总之,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项目管理的水平。

2组织模式是项目管理和成本管理的能力核心

2.1组织模式是项目管理和成本管理的能力

塔项目管理活动虽然表现为一定的技术和程序,但实质反映了项目管理组织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能力,并且项目管理的外部和内部的因素也将通过项目管理组织来起作用,高效的组织模式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而组织模式的项目管理成熟度就是评判组织在选择和管理项目上的整体能力,因此一个合理有效的组织模式是完成项目目标的能力保障和核心所在。

2.2三级组织管控模式实现了项目及其成本的高效协同管理

如何对项目高效协同管理成为了建立组织模式首要解决的问题。借助明源地产流程信息系统建立了集团、区域到项目的组织分级管控模式,实现了对公司各项目进展中的各因素的计划、执行、分析与纠偏的循环管理。其中对成本管理通过四个主要成本管控环节———即目标成本制定和调整环节、动态成本执行监控环节、合同执行的审批环节及合同付款的审批环节进行流程规范,实现了对公司各个项目的远程高效协同管理和成本的高效管控。明源地产流程信息系统给集团、区域及项目的三级组织结构带来了管控的规范和标准,形成了“纵向分级、横向分工”的立体组织体系:最高级集团运营中心更多从集团层面对区域公司及其下属项目进行计划管控的纵向层级管理,区域公司一般组建相应拓展、设计、造价、工程、营销以及人力资源和财务等的几大业务职能部门对项目组的计划审批及其执行的管控并将形成的结果向上汇报供集团再次决策的中间层级,项目组则以矩阵管理模式,以成本、工程、营销和研发组形成项目任务执行的根基层级。

3全过程战略化是项目管理和成本管理的过程核心

项目管理着眼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过程,聚焦合同、全员参与主旨的管理理念,而精细化管理是实现过程精品、管理溢价的唯一途径。全过程战略化正是通过项目各个环节的产业链的管理,以从根源上减少建筑材料和人工成本等各类成本的浪费,实现技术和经济高度整合,利于创造全员精细化管理的更高效益。全过程战略化是对全员组织在时空维度上的管理,是项目管理和成本管理的过程核心。从项目成本形成和支出的阶段特点,可以看到基于产业链整合的战略化成本管理的优势。以公司为例,项目实现了从拿地、规划、方案设计、建筑施工、装修、销售到物业管理的整个作业链条完美整合。对于形成项目成本的各阶段,公司有自己的一套产品标准,大到设计方案、小到装修材料都有严格规定,并在高效的三级组织管理模式下得以快速实现了对全国各地项目的战略布局和精准复制;公司能及时根据外部市场情况调整项目的前期指标,避免因为市场方向的失误带来项目目标的失误。同时在项目支出成本的`阶段,公司一方面获取了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不菲的外包利润,另一方面也获取了最为宝贵的时间成本、谈判成本、信息成本等。基于各产业链整合的战略成本管理,公司可以站在战略的高度去审视成本产生的原因,以更高视野和战略高度去优化成本管理。正是基于此战略,公司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规模拿地、快速开发、快速销售”的传奇,因此被誉为房地产产业链的“整合专家”。

4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审视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应措施

4.1现场签证、设计变更的管理

产业链整合使得外部业务内部化,并且在变化多端的市场中快速开发的形势下,导致方案设计所带来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非常之多,给现场管理、合同管理带来了难度更是增加了动态成本。对签证、变更的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须以工程设计图纸文件、预算文件、工程合同文件为准则。从项目管理出发根据签证、变更的原因去规范签证、变更的管理,可以达到减少签证、变更的目的从而有效增加成本管控的力度。本着为项目服务,结合自身成本管理的工作对签证、变更的管理提出了以下措施:

①避免因合同漏项、重叠、清单说明不清引起合同签证,项目管理中应做好对新施工方法的施工交底、合同范围及场地移交的管理;

②因施工措施费、规费包干可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签证;

③项目管理中应提前做好工程质量样板房以避免技术措施、质量标准不明导致的大规模施工返工签证;

④总包管理费、总包配合费合并包干,且有公司代扣支付,避免分包单位直接给总包支付从而避免了总包管理费、总包配合费的签证;

⑤对于合同范围外零星工程应在合同中先约定价格,避免在施工中的讨价,尽量不给项目管理增加负担;

⑥对于交给施工单位保管的常规甲供材料,可以套用定额损耗率或在合同中事先约定,相关的税务问题也宜在合同中约定,避免施工单位在现场扯皮;

⑦防止施工单位低价入场事后申请变更签证的变相索赔,在评标期间要仔细分析有该趋势的施工单位的商务标,并提防长期合作单位利用此法索赔;

⑧对现场签证要严格按照集团管理办法执行并对各区域成本管理责任人进行考核以从流程、制度上规范、规避签证;

⑨对容易出现设计变更的一些地方采取预防措施,如构造做法固化、阳台及厨卫画管线综合图、对室外各专业图纸进行详细拼对以期在出图前将大部分问题解决、严格图纸会审的管理制度等。

4.2对缺陷成本的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从启动、决策、设计、实施到项目结束的生命周期较长,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很多,导致了缺陷成本的产生,从而增加了工程成本。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操作层,因为水平、文化等因素的参差不齐,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建设工程质量,从而增加缺陷成本,进而影响工程成本。因此将缺陷成本单独列出,让项目负责人月度上报以作月度分析考核,其具体的实施可以与集团的月度质量检查结合以增加操作力度和可行性,有利于项目管理人员在追求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的管理,以为公司创造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

5结语

站在项目管理的高度进行成本管理,须对项目管理有正确的认识,还要对公司项目管理的组织管控模式和战略管理有清晰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有成本管理的全局观,才能推动成本管理的成效得到持续稳健且合理、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绍杨.项目管理的定义对实践的意义[J].铜业工程,

[2]邓文欢.对房地产企业中的成本管理探讨[J].中国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