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苏轼写的琴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有关于苏轼写的琴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琴诗

宋代: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译文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

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注释

若:如果。

何:为何。

赏析

唐朝的韦应物写了一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凿岩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这位作家对水石之间关系的疑惑与领悟,亦同于苏轼之于琴指。这其实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生了联系,才得以存在。即如所谓“四大”,《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说:“譬如机关由业转,地火水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一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具一箧。”《圆觉经》说:“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楞严经》曾对什么是“浊”有一段阐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也就是说,“浊”是尘土和清水发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论述说得更为明确:“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苏轼的诗简直就是这段话的形象化。

从字面上看是说,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

苏轼在这首诗中思考是: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根据科学依据可知,其实,琴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这不光需要靠琴,还要靠人的指头弹动、敲击钢丝 ,产生振动发出,人的手指和琴同时存在是发出琴音的物质基础,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

由于钢丝的粗细不同,所以按不同的键,木槌就会敲击相应的钢, 发出不同的声音。

该诗哲理性很强,富有禅机。佛教视有为无,视生为灭,追求无声无形不生不减,音乐的真实即虚无,所以音乐无所谓真实与否,要以“谐无声之乐,以自得为和”、“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通过内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禅道。《题沈君琴》否定了琴、指两者和音乐之声的关系,其思想和《楞言经》“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两圆离,是则常真实”相通。

有关苏轼写的诗

苏轼是位儒释道兼容的大文豪,在儒释道的影响下,苏轼所持的处世态度是:出世与入世的交织;人生观是:乐观与旷达的升华。今儿小编整理了有关苏轼写的诗,欢迎阅读。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大秦寺》

晃荡平川尽,坡陀翠麓横。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

信足幽寻远,临风却立惊。原田浩如海,衮衮尽东倾。

9、《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上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0、《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

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11、《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2、《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13、《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14、《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15、《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16、《行香子·过七里滩》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17、《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8、《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9、《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

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20、《满江红》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结束语:

苏轼的一生始终交织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在矛盾痛苦中乐观旷达,这就要看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人生观的塑造了。

苏轼自幼受到“齐家治国”、“兼济天下”的儒家进取精神的濡染,尤其是其母程氏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他影响极深。《江城子?密州出猎》将他志于为国尽忠、扫荡胡虏的.英雄气概与高尚人格完美地展现了出来,他心目中最为崇拜的对像是范仲淹、韩琦、欧阳修、梅尧臣等政界文坛上的宿儒名流。

儒家的“经世济民”理想让苏轼走出大山,但仕途的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使他不得不寻找解脱,于是坎坷路上他所接受的佛道思想精髓便成了他思想上的出路。

道家哲学强调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做到这样只有淡泊名利,淡化死生,只有无所求,顺其自然,心才会游于物之外。这种思想正好切合苏轼的境遇和精神需求,从而为经世济民不通,弃世又不甘的苏轼的受磨难的心灵提供了精神上的解脱。苏轼认为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有欲望而不能得到满足,减少欲望就减少了痛苦,追求欲望则只会徒增烦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正是儒道的切合点。苏轼无论处于多么残酷的处境,总能随时随地地去寻找并进而确立自己的生命意义和快乐之源,从而达到“无往而不乐”的最高境界。可见,苏轼的思想不是一家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以儒家为本,又博采道家之长,他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妄,于是便形成了他儒释道兼收的外儒内道的作风。

综观苏轼一生,得与失,功与败,逆和顺,荣和辱如影相随。顺境中,苏轼积极用世,心系天下;逆境中,苏轼旷达乐观,坦然面对。今儿,咱们欣赏苏轼的同时,更欣赏他词中所蕴蓄的入世与出世的人生态度,欣赏他那乐观与旷达的人生境界。

苏轼写的情诗

引导语:提起苏轼,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那么你知道苏轼写了哪些情诗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选自: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多情却被无情恼——选自:宋·苏轼《蝶恋花·春景》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选自: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选自:宋·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高情已逐晓云空——选自:宋·苏轼《西江月·梅花》

△、吾固不戚戚,而忧柳氏不能忘情于进退也——选自:宋·苏轼《满江红·遇东坡于齐安》

△、无情汴水自东流——选自:宋·苏轼《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白发卢郎情未已——选自:宋·苏轼《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末》

△、重客多情——选自:宋·苏轼《减字木兰花·庆姬》

△、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选自:宋·苏轼《翻香令》

△、回首惊尘卷飞雪,诗情真合与君尝——选自:宋·苏轼《次韵刘焘抚勾蜜渍荔支》

△、闵楚遗风万古情,沅湘旧俗到金明——选自:宋·苏轼《皇太后阁六首其一》

△、风叶落残惊梦蝶,戍边回雁寄情郎——选自:宋·苏轼《次韵回文三首其一》

△、便思绝粒真无策,苦说归田似不情——选自:宋·苏轼《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其一》

△、天厩新颁玉鼻騂,故人共敝亦常情——选自:宋·苏轼《和周正孺坠马伤手》

△、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选自:宋·苏轼《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有士常痛饮,饥寒见真情——选自:宋·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一》

△、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选自:宋·苏轼《颍大夫庙?颍考叔也,庙在汝州颍桥?》

△、肯伴老人春一醉,悬知欲落更多情——选自:宋·苏轼《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一》

△、废书一太息,可见千古情——选自:宋·苏轼《和陶咏荆轲》

△、别情何以慰,酒尽对空案——选自:宋·苏轼《送孙著作赴考城兼寄钱醇老李邦直二君于孙处》

△、多情妾似风花乱,薄幸郎如露草曦——选自:宋·苏轼《和人回文五首其一》

△、情亲有还往,清酒引樽壶——选自:宋·苏轼《归去来集字十首其一》

△、道丧士失已,出语辄不情——选自:宋·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一》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女——选自:宋·苏轼《鹊桥仙·七夕》

△、苦被多情相折挫——选自:宋·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破帽多情却恋头——选自:宋·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未信此情难系绊——选自:宋·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选自:宋·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情何限、处处消魂——选自:宋·苏轼《行香子·冬思》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选自:宋·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

△、未应春阁梦多情——选自:宋·苏轼《浣溪沙·春情》

△、落日多情还照坐——选自:宋·苏轼《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选自:宋·苏轼《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选自:宋·苏轼《江神子·江景》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选自:宋·苏轼《南歌子·寓意》

△、寒梅似与春相避,未解无私造物情——选自:宋·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老非怀土情相得,病不开堂道益尊——选自:宋·苏轼《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

△、百体喜坚壮,万象觉情悄——选自:宋·苏轼《待旦》

△、坎坷识天意,淹留见人情——选自:宋·苏轼《和陶九日闲居》

△、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选自:宋·苏轼《满庭芳·香叆雕盘》

△、馈奠化之,廓兮忘情——选自:宋·苏轼《和陶停云四首其一》

△、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选自:宋·苏轼《醉蓬莱·重九上君猷》

△、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选自:宋·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试探春情——选自:宋·苏轼《浪淘沙·昨日出东城》

△、明月多情来照户——选自:宋·苏轼《渔家傲·七夕》

△、一曲阳关情几许——选自:宋·苏轼《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选自:宋·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苏轼写的诗

苏轼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中,合称“三苏”,创作了不少的诗词名作。

《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行香子·过七里滩》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

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满江红》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苏轼按排行位居第二,故曰“仲”,至于取字“和仲”,则是苏洵希望儿子性格和缓(苏轼性格比较急躁),后来父亲另给他取字子瞻,则与他的名“轼”更相关,且希望儿子高瞻远瞩),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死后追谥文正。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书画家、文学家、美食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

在文章方面与欧阳修合称“欧苏”,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在诗歌方面与黄庭坚的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开创"尚意"书风,其作《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在绘画方面擅画枯木竹石,反对程式束缚,重视神似,为其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中,合称“三苏”。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曾在立新法中反对王安石,被贬到黄州。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清人敬称:“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词客”指的就是苏氏父子。

《水调歌头》《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浣溪沙》 《临江仙》 《题西林壁》《记承天寺夜游》等。

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宋词豪放派创始人,也作婉约诗词。

父子三人合称“三苏”,父子三人都是著名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