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药》赏析

《药》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创作的一篇小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鲁迅的《药》赏析,欢迎阅读借鉴。

鲁迅的《药》赏析1

鲁迅在《药》中给我们描写了两个悲剧,一个是华小栓之死,另一个是革命者夏瑜之死。鲁迅在描写时采用了双线结构,以两条线索来展开。一条是明线华老栓为了治儿子的痨病,听信侩子手康大叔的话,买人血馒头来为小栓治病,但服后无效后死亡。一条是暗线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为了解救苦难的百姓,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可以看到文章中鲁迅《药》最讽刺地方莫过于华老栓买的人血馒头就是蘸的夏瑜的血,夏瑜是为无数人的未来和幸福牺牲的,最终却被为之付出生命的人,吞噬了自己的鲜血。这是极其让人感到悲凉的事实。夏瑜作为革命的先行者,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勇敢,当他身陷牢狱时,并没有因此气馁,还积极的劝牢头造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乐观与坚强。在狱中他敢于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的”。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在小说中夏瑜的形象是正面的,鲁迅对他的精神进行了高度的赞扬,但他的努力与付出又有什么用呢?在茶馆里无聊的看客们只认为夏瑜的行为是在“作秀”,对他因宣传革命道理挨了打,不仅不同情,反尔还幸灾乐祸。当夏瑜要被杀时,又有多少人想他快点死呢?这些人像恶兽般窥视着夏瑜的鲜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革命者和被拯救者之间存在很严重的隔膜。对于革命者来说,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为何而牺牲,不能不得不说这是极其具有悲剧性的。

华老栓为代表的这些人,他们一面是受害者,另一面又充当了“吃人”者,华老栓听信迷信。买人血馒头来治儿子的病,病不但没治好也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华老栓一家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但另方面华老栓又充当了这些侩子手的帮凶,间接的也吃了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华老栓为代表的这些人们的迷信、麻木不仁。

夏瑜的死并没有在群众中引起强的反响,也没有惊醒这些麻木不仁的群众,鲁迅用这两个悲剧告诉我们,只有唤醒群众,当群众能解除他们的'奴性思想自觉的支持革命时,革命才可能取得胜利。

鲁迅的《药》赏析2

传统评论小说《药》中几个微不足道的人物,其结论是建立在阶级论的基础上,大多将康大叔与小说第一部分中的“黑衣人”混为一谈。但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这种说法似欠推敲。本文尝试从《药》的原文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提出了自己的浅见——“黑衣人”和康大叔并非一人。关键词:康大叔黑衣人血馒头鲁迅的短篇小说《药》以秋瑾的英勇就义为背景,用民间的“人血馒头治痨病”为故事主体,“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本文试图从原文的语言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对康大叔和“黑衣人”的形象作以比较分析。一、康大叔和黑衣人不是一个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的目标一般设定在历届小说主题的多样化、鉴赏双线结构和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形象分析被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对小说中的人物分析,尤其是对众茶客中核心人物康大叔的分析,也多建立在阶级论的基础上。康大叔形象分析语言描述为: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是直接杀害夏瑜的凶手,他凶暴、残忍、贪婪、无耻。他对群众蛮横凶恶,对革命极端仇视,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从这些大同小异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大都把康大叔与小说第一部分中的“黑衣人”混为一谈。但我们如果仔细读一读《药》中有关黑衣人和康大叔的描写,就会明显发现那“黑衣人”和康大叔并非一人。

(一)从外貌特征描写上来分析。在小说的第一部分,作者是这样描写“黑衣人”的:“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象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而在小说第三部分则是这样描写康大叔的:“……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钮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地缠在腰间。”从这两段描写中可以看出,“黑衣人”和康大叔除衣服的颜色黑和玄色接近外,肖像特征没有相似之处,仅凭相近颜色的着装来判定二者同为一人,实为不妥。

(二)从“黑衣人”和康大叔二者跟华老栓的关系来分析。从小说第二部分看出,康大叔是华老栓茶馆的常客,甚至康大叔还亲切地称华老栓为“栓叔”。而在小说第一部分,那“黑衣人”与华老栓则如同路人:“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黑衣人”“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若“黑衣人”和康大叔是同一人,那为何他对华老栓的称呼和语言动作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实在令人费解!

(三)从康大叔的表白中分析。在小说的第三部分,康大叔当着华老栓的面有一句不满的表白:“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得到好处。”从华老栓手中“一手抓过洋钱”的若真是康大叔,他再狡诈、再贪得无厌也只能报怨自己得的好处少,也不能睁着两眼说“一点没得到好处”!从以上三点分析可以看出,康大叔和“黑衣人”确实是各具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的两个人物,杀夏瑜、塞馒头、抓洋钱都是“黑衣人”所为,而并非康大叔。

二、康大叔是怎样的一个人康大叔既然不是杀害夏瑜的刽子手,也不是将人血馒头交与华老栓的人物,那么康大叔是个什么人物?他在小说中又是一个什么角色呢?我们还得从原文中找依据分析。

(一)康大叔与人血馒头康大叔并非为华家提供人血馒头的有功之臣,他为什么在华老栓夫妇面前一再表功?华老栓夫妇又为什么因得到人血馒头一再感谢他呢?“要不是我信息灵”——康大叔的这句表白就是作者给读者的答案,也就是说康大叔为华家提供了枪毙人犯的信息,并凭着康大叔与那“黑衣人”的关系,使华家有幸优先买到为儿子治病的人血馒头。由此看出,为华家得到人血馒头提供情报,是康大叔炫耀自夸的资本。

(二)康大叔的身份康大叔一进茶馆,便使得华老栓夫妇及满座的人“恭恭敬敬”,甚至“花白胡子”这样上了年纪的人也须“低声下气”,这待遇是刽子手身份的人难以得到的。明代人徐谓曾说过:“侩伍,亦贱民耳。”康大叔之所以有此礼遇,也正说明他并不是刽子手。我们从康大叔的穿戴和他对狱中情况了如指掌的情况来看,康大叔只不过是一个狱卒之类的角色而已,其“玄色”的衣服使人们误把他当作刽子手。事实上,真正的刽子手——“一个浑身黑色的人”——只是在交“人血馒头”时露过一次面,而且还未待华老栓看清便消失了。

《药》 鲁迅(包括赏析)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里边的小屋子里,也发出一阵咳嗽。

“唔。”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⑵,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老栓候他平静下去,才低低的叫道, “小栓……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

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里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的铺子,蹩进檐下,靠门立住了。好一会,身上觉得有些发冷。

“哼,老头子。”

“倒高兴……。”

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⑶上暗红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⑷,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 “这老东西……。”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老栓走到家,店面早经收拾干净,一排一排的茶桌,滑溜溜的发光。但是没有客人;只有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夹袄也帖住了脊心,两块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老栓见这样子,不免皱一皱展开的眉心。他的女人,从灶下急急走出,睁着眼睛,嘴唇有些发抖。

“得了么?”

“得了。”

两个人一齐走进灶下,商量了一会;华大妈便出去了,不多时,拿着一片老荷叶回来,摊在桌上。老栓也打开灯笼罩,用荷叶重新包了那红的馒头。小栓也吃完饭,他的母亲慌忙说:“小栓——你坐着,不要到这里来。”一面整顿了灶火,老栓便把一个碧绿的包,一个红红白白的破灯笼,一同塞在灶里;一阵红黑的火焰过去时,店屋里散满了一种奇怪的香味。

“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呀?”这是驼背五少爷到了。这人每天总在茶馆里过日,来得最早,去得最迟,此时恰恰蹩到临街的壁角的桌边,便坐下问话,然而没有人答应他。“炒米粥么?”仍然没有人应。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小栓进来罢!”华大妈叫小栓进了里面的屋子,中间放好一条凳,小栓坐了。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

“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

“睡一会罢,——便好了。”

小栓依他母亲的话,咳着睡了。华大妈候他喘气平静,才轻轻的给他盖上了满幅补钉的夹被。

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

“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

“真的呢,要没有康大叔照顾,怎么会这样……”华大妈也很感激的谢他。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这康大叔却没有觉察,仍然提高了喉咙只是嚷,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

“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的问道,“康大叔 ——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

“谁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儿子么?那个小家伙!”康大叔见众人都耸起耳朵听他,便格外高兴,横肉块块饱绽,越发大声说,“这小东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连剥下来的衣服,都给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拿去了。 ——第一要算我们栓叔运气;第二是夏三爷赏了二十五两雪白的银子,独自落腰包,一文不花。”

小栓慢慢的从小屋子里走出,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饭,泡上热水,坐下便吃。华大妈跟着他走,轻轻的问道,“小栓,你好些么? ——你仍旧只是肚饿?……”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过脸,对众人说,“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劳里,还要劝劳头造反。”

“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小栓已经吃完饭,吃得满头流汗,头上都冒出蒸气来。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发了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说。

店里的坐客,便又现出活气,谈笑起来。小栓也趁着热闹,拚命咳嗽;康大叔走上前,拍他肩膀说:

“包好!小栓——你不要这么咳。包好!”

“疯了。”驼背五少爷点着头说。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

那坟与小栓的坟,一字儿排着,中间只隔一条小路。华大妈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那老女人徘徊观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

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他伤心到快要发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他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人点一点头,眼睛仍然向上瞪着;也低声吃吃的说道,“你看,——看这是什么呢?”

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他们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华大妈忙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那老女人又走近几步,细看了一遍,自言自语的说,“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想了又想,忽又流下泪来,大声说道: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许多的工夫过去了;上坟的人渐渐增多,几个老的小的,在土坟间出没。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便想到要走;一面劝着说,“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老女人叹一口气,无精打采的收起饭菜;又迟疑了一刻,终于慢慢地走了。嘴里自言自语的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一九一九年四月。

□注释

⑴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五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按:篇中人物夏瑜隐喻清末女革命党人秋瑾。秋瑾在徐锡麟被害后不久,也于一九○七年七月十五日遭清政府杀害,就义的地点在绍兴轩亭口。轩亭口是绍兴城内的大街,街旁有一牌楼,匾上题有“古轩亭口”四字。

⑵洋钱:指银元。银元最初是从外国流入我国的,所以俗称洋钱;我国自清代后期开始自铸银元,但民间仍沿用这个旧称。

⑶号衣:指清朝士兵的军衣,前后胸都缀有一块圆形白布,上有“兵”或“勇” 字样。

⑷鲜红的馒头:即蘸有人血的馒头。旧时迷信,以为人血可以医治肺痨,刽子手便借此骗取钱财。

⑸化过纸:纸指纸钱,一种迷信用品,旧俗认为把它火化后可供死者在“阴间” 使用。下文说的纸锭,是用纸或锡箔折成的元宝.

赏析:

老栓的儿子得了肺痨,现在话就是肺结核,那个时代里是治不好的绝症,当时人们流传人血馒头可以治好,所以老栓花了大钱买下了从判党(共产党)斩首时染好的血馒头,回去蒸给小栓吃,可惜他的努力只起到了安慰作用,小栓最终还是死了.和他的坟临近的地方是那个被斩首的革命党(夏家的小儿子)的墓,他的墓上有一圈鲜艳的小花,但小栓的却什么也没有……

《药》是一个比喻。救国的重任,在鲁迅看来,绝不是小资产阶级发动的革命所能胜任的。因为其脱离工农的固有缺陷,使他们在国家政治力量对比中始终软弱无力。尽管那些内心有着真诚的为救国不惜付出生命的热情的人,到死也得不到普通群众的理解,更得不到多数人的支持,最终为国捐躯,身首异处,自己的鲜血却被没觉悟的老百姓当作治肺痨的迷信药物吃掉。

《药》的明线是描写群众愚昧;其暗线歌颂了革命者的献身。用人血馒头将明暗两条线索连结起来,就更加突出了群众的愚昧,但却又使献身的革命者感到了一种难以忍耐的悲哀和孤寂。作者所揭示的不是夏瑜有什么错误和缺点,而是群众身上的弱点。并且不是一般的揭示,而是把这种弱点和革命、革命者联结起来,更加深刻地加以揭示。诚然夏瑜是孤寂和悲哀的,但作者并没有剖析他这孤寂和悲哀的主观原因,比如“脱离群众”之类,而是着重在揭示造成这种悲哀和孤寂的客观原因。就在剖析客观原因的时候,作者也不是着重在揭示反动统治者的凶残和狡猾,而是侧重描绘群众的麻木和愚昧。这就是说,革命者的悲哀和孤寂是因为深味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之故。鲁迅曾经与友人谈及这篇作品,他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⑥我们认为鲁迅的这一段话已经清楚地说明他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如果需要我们做出概括的话,《药》的主题就是:群众现在还很愚昧,他们对于革命本是迫切需要的,然而他们却毫不觉悟,甚至敌视革命。要革命,就必须用科学的、民主的思想,把他们从孔孟之道和封建迷信的长期统治下解放出来,否则,革命的成功就没有希望。

《《药》 鲁迅(包括赏析)》相关文章:

1.《药》 鲁迅(包括赏析)

2.《药》 鲁迅(包括赏析)(2)

鲁迅的药文章赏析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的双线结构,了解标题的含义及主题,药教案。

2、环境描写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3、理解本文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双线结构、环境。

教学难点:标题及主题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四课时

预习要求:

1、阅读课文,弄清主要情节和人物,各部分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事件。

2、查字典给生字注音解释词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本文的双线结构。

教学步骤:

一、导语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后,并没有放弃医生的本职工作,他挥起犀利的.大笔,给中国人开了第一副良药。这是一副什么样的药呢?今天我们就学习鲁迅先生的《药》。

二、交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明暗交织的双线结构。

三、学习课文

1、介绍时代背景:

本篇小说是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成的,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对于辛亥革命,早已作出正确的评价,一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由于领导这次革命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发动群众,所以这次革命最后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创作了这篇小说。

秋瑾(1875——1907)子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小说中夏瑜的名字就是根据秋瑾的名字仿造的。

夏——秋——季节

瑜——瑾——美玉

2、分析本文的双线结构

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各部分所写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药教案》。

②归纳各部分的内容,理出文章结构线索。(附:双线结构图)

情节华家(明线)时间地点夏家(暗线)

↓↓↓

开端:老栓买药→秋天后半夜←→刑场←夏瑜就义

↓↓↓

发展:小栓吃药→当天早上←→茶馆←夏瑜血被吃

↓↓↓

高潮:茶客谈药→当天上午←→茶馆←茶客谈夏瑜

↓↓↓

结局:华母上坟→次年清明←→坟场←瑜母上坟

联想

左手康右手

与人血馒头大屠刀

文治叔武功

思考欺骗镇压

鲁迅《药》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的课题是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

首先,我对本课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 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与作用。

《药》是苏教版中职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悲喜人生的第一篇小说。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着重培养学生欣赏我国现当代小说及外国小说的能力。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刻画、环境的描写,即小说的三个要素已经有了初略的了解。本单元欣赏的重点是关注它们的时代背景,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药》是一篇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小说,作者鲁迅以辛亥革命为背景,描写了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被当成了平民华老栓为儿子治病的“药”这一发人深省的典型事件。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利用钢刀镇压革命和利用“软刀”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这篇小说主题深刻,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安排精巧,环境描写典型,既是鲁迅短篇小说的代表,更是作为小说教材的典范。编者把它放在教材小说单元的第一篇对于教会学生如何读懂小说,如何欣赏小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重难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以及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如下:

(1)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中职学生在本学期第一次接触小说这种文学样式,要求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如小说的三要素;识记有关文学常识,如作家作品;积累文中的字词;培养学生欣赏小说的能力,理解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含义以及为连接线索的作用。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示小说主题的写作方法;分析结构(双线结构)与人物性格,分析环境的作用,学习归纳主题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和分析,认识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鲁迅小说以扶植国民、疗救中华为目的,在上个世纪的烟火中完美地体现了政治和艺术的结合,因此要把握它们的主题就不得不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创作意图,并从感受小说的艺术形象出发,进行具体的分析。落实到本篇课文《药》,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一是主题的深刻性。辛亥革命的志士被杀,他的血却成了愚昧国民用来医治痨病的药引;二是双线结构中的人物塑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华老栓盲目迷信人血馒头的愚昧,透过血淋淋的馒头我们看到的是在看客围观中的革命志士的无辜被害。

要想很好地了解小说的主题,要从小说的结构与其塑造的人物形象上入手。因为了解结构特点是理解人物和概括主题的基础,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所在。《药》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因而将它作为本课的一个重点;而在情节的推动下,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展现了出来,因而是另一个重点。

对于《药》的主题,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批判辛亥革命脱离群众。而相配套的语文综合拓展教程里摒弃了这种“传统”意见,而采取了较为符合作者思想实际的“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一说,很有见地,而小说结尾处“乌鸦”与“一圈红白的花”的景物描写也表达了这一个主题,因而将“药”深刻内涵与《药》的主题以及结尾处景物描写的作用确立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据此,确定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①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概括五个场面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在情节的推动下对作品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

②教学难点:《药》的主题和结尾景物描写的作用。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1、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中职一年级的学生,中职生阅读小说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上,很少有学生对小说的结构、人物及环境等进行过多的关注,更不用说进行分析与鉴赏;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上课积极配合老师;有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学习不太自觉,课堂思考效率较低;还有的学生能够跟上老师的步伐,但是缺乏自主思考的积极性。

所以教师应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必要的知识和背景,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欣赏现当代小说的能力,把握住欣赏的重点是小说的主题、结构、人物性格及描写技巧等。

2、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复述法、鉴赏式讨论法、线索追踪法、图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复述法。通过复述,既使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让学生对本小说的情节有了大致的了解。

鉴赏讨论式教学。运用讨论法可以使学生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有助于对知识的深入探讨;还可以活跃学生思想,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篇小说的主旨、人物刻画、结构展现、环境描写等都具有很大的学习探知的价值。在研读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小说鉴赏能力的提升和对小说的深入了解。

线索追踪法。小说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抓住线索,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作者谋篇布局的用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发展过程、把握文章主题不断深化的进程,培养学生的小说阅读鉴赏能力。《药》是典型的线索小说,寻找小说线索,更容易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

图示教学法。文字的学习易给学生带来疲劳感,穿插图片与图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课文的情节结构与线索一目了然。

3、学习方法:

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学生学法指导,如自学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学习方法,通过学生的复述,初步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通过小组讨论,分场面理情节,把握作品的线索,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展开教师、学生、作者、文本及现实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和谐平等、互相对话的语文课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教学手段:教学手段上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

接下来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因小说时代较远,加之中职一年级学生要真正读懂《药》相对困难,因而本课教学计划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简要回顾小说的相关知识,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着重读懂小说内容和理清情节结构;第二课时着重研讨场面描写、景物描写及其作用;第三课时着重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示小说主题的写作方法;第四课时着重主题的归纳、赏析文中的暗示艺术以及写作特色等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2.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教学设计:

一、 回顾小说知识:小说的发展线路、小说三要素、阅读小说的方法及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与作用。

简要回顾一下小说的相关知识,是为了使学生的新旧知识相联, 能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课文的内容,并借此教给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为鉴赏本课奠定基础。

二、教学导入。用一副对联导入《药》:

一个馒头,串起华夏两家辛酸故事;

两出悲剧,引出中华百年求索历程。

这是一个怎样的馒头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药》。

用一副对联导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介绍时代背景:

简要介绍写作背景及课题的含义。鲁迅的小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要想把握其小说的主题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写作背景的介绍以及解释课题的含义,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小说的主题及作者的情感。通过介绍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的“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引起学生去探寻本课中的“病苦”的好奇心,并让学生联想“秋瑾”与“夏瑜”这两个名字之间的关系,引起学生探究作者写作目的的兴趣。

四、自习课文,整体把握全文

1、解决生字词;

此环节既检查学生的预习,又是疏通课文的必要步骤。

2、梳理情节,把握结构

复述:指名学生口头叙述华、夏两家悲剧故事的梗概。要求主要情节不遗漏,时、地、人、事交待清楚,并说清两家之间关系。(口述时间不超过3分钟)

此环节旨在检查学生对小说六要素的把握、信息的筛选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了解结构特点是理解人物和概括主题的基础。

《药》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根据该篇的特点采用以下方法:分清场面,理清故事情节;理出情节线索,了解小说整体结构 。

3、分场面,理情节。

因为情节是由不同的场面组成的。随着场面的转换,情节才能随之展开。

学生小组讨论五个场面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从而理清小说的情节,并给每一个情节各拟一个小标题。

此环节旨在检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学生对课文情节的把握。用图示法帮助学生很好的给每一个情节命名。

4、梳线索,理结构

线索,对小说的结构有重大作用。小说的一系列发展着的事件,情节中的一个一个场面,均是由情节线索贯穿起来的。为了帮助学生理清线索结构,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

(1)两家故事就有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是怎样交织在一起的?

(2)讨论:这篇小说如果不采用明线和暗线相交织的方法来安排情节,可以不可以?比如,能否只用单线,或两条都用明线?请说出理由来。

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在情节把握的基础上,经过小组讨论,从而能够理清课文的线索与结构,并且明确为何作者要用双线结构来安排情节。

通过这几个步骤,整体把握小说的全文,为下面分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鉴赏环境描写

教学过程:

一、 鉴赏环境描写: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物生存的空间,人物活动都离不开特定情境。环境描写不仅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题服务。小说的环境描写比其他文学体裁更注重具体可感性,人物的真实性、典型性、情节的可能性、合理性,都必须放到一定的环境中才能确定,因此,把握小说中的环境对小说的理解显得很重要。因此,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先示范讲解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而后让学生举例说明,之后师生共同点明环境描写的作用。

1、举例说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特点以及作用。

社会环境:

(1)刑场上,士兵号衣上“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

(2)描写茶馆“点油灯,用洋钱,茶客无所事事。”

(3)夏瑜在牢里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4)坟地:埋葬方式,摆菜,化纸。

(5)坟场的一条细路两边“……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自然环境:

(1)“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

(2)华老栓得到人血馒头后,作品写到“太阳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3)“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举例说明之后,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环境描写的作用特地重点分析一段环境描写。

2、重点分析(3)的环境描写。

①这一段描写的目的,在于写一个“静”字,“死一般的静”。假如这么写“周围一点声音也没有,死一般的静”,这显然是很拙劣的。鲁迅先生怎么写这个“静”字呢?他从各方面来烘托这个“静”。请寻找。

②发抖的声音是什么?它“越颤越细,细到没有”,说的是什么呢?

③为什么要写静?

④最后乌鸦飞走一段“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为什么这样写?换个写法“只见乌鸦飞去了”。不就完了吗?为什么要写“张开两翅,一挫身”,还要“向远处的天空”,还要“直向着远处的'天空”,还要“箭也似的飞去了”呢?为什么如此地强调呢?

二、探究

为了突破本文的难点,更好地把握小说的主题,故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1、小说末尾提到的花环应如何理解?

讨论:上坟情节中的“一圈红白的花”是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性?怎样理解鲁迅以后对这情节的看法?

(1) 提问:从小说前后描写看,“一圈红白的花”是指什么?它是怎么来的?这样描写是否脱离生活实际?

(2) 提问:坟上“平添”一个“花环”,对表现人物性格以及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否有影响

2、乌鸦的作用和意义?

给出四个选项,让学生讨论,以此来把握自然环境描写对主题的揭示的作用。

《药》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十分清晰传神,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对作品典型环境的形成与主题思想的揭示起了重要作用。

对小说结尾环境描写的重点分析与探究的两个问题,是本文难点的所在,师生的讨论分析使得学生对于小说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把握。

三、布置作业:

课外预先探讨华老栓、康大叔、夏瑜三个人物形象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示小说主题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先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小说中的人物,接着逐一分析各类人物,提醒学生注意描写方法。

一、鲁迅《药》里的人物可以分为几类?

(引导:大家通过阅读这篇小说,觉得这是一幕悲剧,还是喜剧?是谁的悲剧呢?)

二、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一)华老栓的人物形象

华老栓的身份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华老栓有哪些性格特征?(先发动学生找出关于华老栓的描写,看看作者使用什么方法描写的,再逐一分析。)

(二)康大叔:

1、他的身份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2、康大叔有哪些性格特征?(学生寻找文中表现康大叔的描写,结合描写方法讨论分析其性格。)

(三)夏瑜:

1、夏瑜在小说中,并未出场,他是如何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的?他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找出文中关于夏瑜的描写片断,进而分析)

2、请分析他的性格特征。

通过分析三种代表人物,让学生不仅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同时也学习了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描写方法,积累了写作方面的知识。

(四)茶客

理解茶客们的对话(要求学生先将茶客们分类,而后从他们的谈话中分析茶客们的性格特征)

通过分析茶客的性格特征,了解鲁迅笔下“看客”这一特殊的人物类型,从而更深的明确作者写《药》这篇小说的目的。

三、布置作业

《药》中的一群“看客”们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反而越来越多,请看:

CCTV的新闻:2022年5月9日,湘潭市,“怎么还不跳呀,我的腿站麻了!”、“快点跳呀,我还有事儿呢!”、“别磨蹭了!”、“你到底敢不敢跳呀?”一位名叫蒋建明的轻生男子在拿起楼上的砖头扔向“鼓励”他跳楼的看客后,悲愤地从五楼上跳下,当场死亡。

请以 “冷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600字左右。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归纳《药》的主题,赏析独特的暗示艺术及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归纳《药》的主题:

在学生归纳主题之前,先讲解分析主题的方法:

1、教师讲解主题(中心思想)跟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者关系。

2、要求学生回顾第一课时所讲的阅读小说方法的知识,归纳分析小说主题的几种方法。

进而通过三个问题分析本课的主题:

3、课文为什么以“药”为题?

4、小说以“药”为题,有何作用?

5、概括小说《药》的主题

这一环节,学生在学会归纳小说主题的方法之后,能学以致用归纳本课的主题。

二、赏析独特的暗示艺术

1、标题暗示

2、线索暗示

3、人名暗示

4、人物暗示

5、环境、景物描写暗示

这一环节,使学生欣赏鲁迅先生独特的暗示艺术,并学习这一手法的运用,学会含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艺术手法

请概括一下本文运用的艺术手法。

鲁迅的小说魅力无限,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总体上欣赏鲁迅先生创作小说的特色。

四、作业:运用所学知识预习下一课《警察与赞美诗》并体会外国小说的特点。

通过练习,检查学生课上的掌握情况;要学以致用,注重本单元教学的连贯性。

最后我说一下上完这篇课文后的教学反思。

四、教学反思

(一)优点

《药》是一篇小说,在开始进行课文之前,首先回顾了小说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温故而知新,注意了新旧知识的牵引联系。在进行课文讲解过程中,能注意到知识的循序渐进,能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导,师生共同讨论完成教学内容。还能适时穿插一些资料的补充,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更准确。

(一) 不足

在上这篇小说的时候,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没有完全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复述这一环节的时候,很明显的看出学生概括复述方面的薄弱,若是事先布置预习作业,或许上课就会节省不少时间。而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若是教师先做示范分析一个人物而后学生自主讨论分析其余的人物,则效果或许会好一些。

(二) 改进措施

首先应该重视上课五环节之一的预习,事先布置预习作业对于课堂的进行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其次,注重学生主导地位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引导作用,两者不可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