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夏丐尊先生》阅读答案

悼夏丐尊先生

丰子恺

犹忆二十六年秋,卢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车,到梧州路去看夏先生。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我说:夏先生再见。夏先生好像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凝注的眼光,站立在门口目送我。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忧。岂知这一次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

后来我扶老携幼,仓皇出奔,辗转长沙、桂林、宜山、遵义、重庆各地。夏先生始终住在上海。初年还常通信。自从夏先生被敌人捉去监禁了一回之后,我就不敢写信给他,免得使他受累。胜利一到,我写了一封长信给他。见他回信的笔迹依旧遒劲挺秀,我很高兴。字是精神的象征,足证夏先生精神依旧。当时以为马上可以再见了,岂知交通与生活日益困难,使我不能早归;终于在胜利后八个半月的今日,在这山城客寓中接到他的噩耗,也可说是抱恨终天的事!

夏先生之死,使文坛少了一位老将,青年失了一位导师,这些话一定有许多人说,用不着我再讲,我现在只就我们的师弟情缘上表示哀悼之情。

夏先生与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具有同样的才调,同样的胸怀。不过表面上一位做尚,一位是居士而已。

犹忆三十余年前,我当学生的时候,李先生教我们图画、音乐,夏先生教我们国文。我觉得这三种学科同样的严肃而有兴趣。就为了他们二人同样的深解文艺的真谛,故能引人入胜。夏先生常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夏先生初任舍监,后来教国文。但他也是博学多能,只除不弄音乐以外,其他诗文、绘画(鉴赏)、金石、书法、理学、佛典,以至外国文、科学等,他都懂得。因此能和李先生交游,因此能得学生的心悦诚服。

他当舍监的时候,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个诨名,叫夏木瓜。但这并非恶意,却是好心。因为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压迫等手段。学生们最初觉得忠言逆耳,看见他的头大而圆,就给他起这个诨名。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我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凡学生有所请愿,大家都说:同夏木瓜讲,这才成功。他听到请愿,也许暗呜叱咤咤地骂你一顿;但如果你的请愿合乎情理,他就当作自己的请愿,而替你设法了。

他教国文的时候,正是五四将近。我们做惯了太王留别父老书黄花主人致无肠公子书之类的文题之后,他突然叫我们做一篇自述。而且说:不准讲空话,要老实写。有一位同学,写他父亲客死他乡,他星夜匍伏奔丧。夏先生苦笑着问他:你那天晚上真个是在地上爬去的?引得大家发笑,那位同学脸孔绯红。又有一位同学发牢骚,赞隐遁,说要乐琴书以消忧,抚孤松而盘桓。夏先生厉声问他:你为什么来考师范学校?弄得那人无言可对;这样的教法,最初被顽固守旧的青年所反对。他们以为文章不用古典,不发牢骚,就不高雅。竟有人说:他自己不会做古文(其实做得很好),所以不许学生做。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学生,对夏先生这种从来未有的、大胆的革命主张,觉得惊奇与折服,好似长梦猛醒,恍悟今是昨非。这正是五四运动的初步。

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譬如上课,他一定先到教室,黑板上应写的,都先写好(用另一黑板遮住,用到的时候推开来)。然后端坐在讲台上等学生到齐。譬如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他没有说,学生吃了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他话很少,说时总是和颜悦色的。但学生非常怕他,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学生便嬉皮笑脸,同他亲近。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

夏先生与李先生对学生的态度,完全不同。而学生对他们的敬爱,则完全相同。这两位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夏先生后来翻译的爱的教育,风行国内,深入人心,甚至被取作国文教材。这不是偶然的事。

我师范毕业后,就赴日本。从日本回来就同夏先生共事,当教师,当编辑。我遭母丧后辞职闲居,直至逃难。但其间与书店关系仍多,常到上海与夏先生相晤。故自我离开夏先生的缘帐,直到抗战前数日的诀别,二十年间,常与夏先生接近,不断地受他的教诲。其时李先生已经做了和尚,芒鞋破体,云游四方,和夏先生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在我觉得仍是以前的两位导师,不过所导的范围由学校扩大为人世罢了。

李先生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他是真正做和尚,他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夏先生虽然没有做和尚,但也是完全理解李先生的胸怀的;他是赞善李先生的行大丈夫事的。只因种种尘缘的牵阻,使夏先生没有勇气行大丈夫事。夏先生一生的忧愁苦闷,由此发生。

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优店,忧国,忧世。朋友中有人生病了,夏先生就皱着眉头替他担忧;有人失业了,夏先生又皱着眉头替他着急;有人吵架了,有人吃醉了,甚至朋友的太太要生产了,小孩子跌跤了夏先生都要皱着眉头替他们忧愁。学校的问题,公司的问题,别人都当作例行公事处理的,夏先生却当作自家的问题,真心地担忧。国家的事,世界的事,别人当作历史小说看的,在夏先生都是切身问题,真心地忧愁,皱眉,叹气。故我和他共事的时候,对夏先生凡事都要讲得乐观些,有时竟瞒过他,免得使他增忧。他和李先生一样的痛感众生的疾苦。但他不能和李先生一样行大丈夫事;他只能忧伤终老。在人世这个大学校里,这二位导师所施的仍是爸爸的教育与妈妈的教育。

朋友的太太生产,小孩子跌跤等事,都要夏先生担忧。那么,八年来水深火热的上海生活,不知为夏先生增添了几十万解的忧愁!忧能伤人,夏先生之死,是供给忧愁材料的社会所致使,日本侵略者所促成的!

以往我每逢写一篇文章,写完之后总要想:不知这篇东西夏先生看了怎么说。因为我的写文,是在夏先生的指导鼓励之下学起来的。今天写完了这篇文章,我又本能地想:不知这篇东西夏先生看了怎么说。两行热泪,一齐沉重地落在这原稿纸上。

1946年5月1日于重庆客寓。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主要记述了夏丐尊先生教授作者时的儿件往事,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夏先生的感激和缅怀之情。

B.文章开头写夏先生分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目光,作者却笑他多忧,流露出对夏先生消极、悲观心态的不认同。

C.木瓜本是因批评学生招致反感而得的外号,但当学生们看到他把学生的请愿全当作自己的请愿时,绰号就变成了爱称。

D.文章写李先生并非走投无路,遁入空门,而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行大丈夫事,这彰显了李叔同先生的高尚品质。

E.文章名为悼夏丐尊先生,却用了大量笔墨来写李叔同先生的行为品性,既有对比,也有类比,突出了夏先生的品格。

(2)第二段在记述夏先生赞美李叔同先生的话后,作者为什么说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文申多次提到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的多忧善愁源于他的爱,他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4)作者把李叔同先生与夏先生的教育方式分别称为爸爸的教育和妈妈的教育.你喜欢哪位先生的教育方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2.

(1)D E(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A.文中所叙述的并非都是夏先生教授作者时的事情;B.写夏先生告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目光,是为了突出夏先生对国运的担忧而非消极悲观; C. 两处错误,一是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我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二是如果学生的请愿合乎情理,夏先生就当作自己的请愿,并非把学生的请愿全都当作自己的请愿。)

(2)①因为二位先生都博学多能(或同样深解文艺的真谛),同样具有人格魅力。(2分)

②都深爱学生,得到了学生的敬重。(或他们的教育都是爱的教育)(2分)

③都痛感众生疾苦,对人世有悲悯之心。(2分)

(共6分。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3)①对国家的热爱。当时国运衰微,战乱频仍,他心系国运,愤然悲叹。(2分)

②对学生的关爱。像父母一样,叮嘱学生不喝酒,少花钱等。(2分)

③对众生的大爱。他痛感众生疾苦,为人世而忧伤。(2分)

(4)答案示例一:喜欢李先生的教育方式。(2分)

①李先生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使学生感动、诚服。他上课必先到教室,板书写好,端坐讲台等学生到齐。(2分)②他性格沉静,寡言少语,说话和颜悦色,学生对他畏惧又敬爱。学生还琴,若弹得不好,他不言辞责备,只说下次再还。(2分)

③爸爸的教育主要是重身教,以自身行动影响学生。(2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二:喜欢夏先生的教育方式。(2分)

①夏先生对学生的教育具体琐碎,无微不至。看见年纪小学生弄狗他也要管。(2分)

②夏先生有话直说,使学生容易亲近,感激而敬爱。如放假时反复嘱咐学生 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少花钱。(3分)

③妈妈的教育主要是重言教,率直开导,谆谆教导,更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凡有请愿都会告诉他。(2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三: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喜欢。(2分)

(理由可参考示例一、实例二。言之成理即可)

《笑谈大先生》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笑谈大先生(节选)

陈丹青

①我问自己:为什么我这样子喜欢鲁迅呢?我来试着以一种私人的方式,谈论鲁迅先生。

②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③文革中间我弄到一本日记本,里面每隔几页就印着一位中国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郭沫若、茅盾、老舍、冰心的样子,各有各的性情与份量。近二十多年,胡适之、梁实秋、沈从文、张爱玲的照片,也公开发布了,也都各有各的可圈可点,尤其胡适同志,真是相貌堂堂。

④五四那一两代人,模样就摆在那里。前些日子,我在三联买到两册抗战照片集,发布了陈公博、林伯生、丁墨村、诸民谊押赴公堂,负罪临刑的照片,即便在丧尽颜面的时刻,他们一个个都还是书生文人的本色。他们丢了民族的脸,照片上却是没有丢书生相貌的脸。我斗胆以画家的立场对自己说:不论有罪无罪,一个人的相貌是无辜的。

⑤这时我就想到鲁迅先生。老先生这张脸非常不卖帐,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

⑥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付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跟肖伯纳一般高大,跟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那把长胡子,或者象沈君儒那样光脑袋,古风是有了,毕竟还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五四”;非常地“中国”,又其实非常地摩登……西洋人因为西洋的强大,固然在模样上占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见优异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那种被彼得·卢齐准确形容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实在是西方人所不及。你将鲁迅先生的相貌去和西方文豪比比看,真是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⑦我这不是以貌取人么?是的,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但以上说法只是我对老先生的一厢情愿,单相思,并不能证得大家同意的。好在私人意见不必证得同意,不过是自己说说而已。

⑧我喜欢鲁迅,还因为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⑨“好玩”这个词,说来有点轻佻,这是现在小青年随口说的话,形容鲁迅先生,对不对呢?我想来想去,还是选了这个词。

⑩老先生去世,到明年整七十年了。七十年来,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愤怒激烈、疾恶如仇、“没有半点媚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则说他是▲、▲、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总之,这些正反两面的印象与评价,都仿佛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

19.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喜欢鲁迅先生的原因所在。(2分)

20.第④段中写道“五四那一两代人,模样就摆在那里”,仔细阅读③④两段文字,概括“五四那一两代人”的模样的特点。(3分)

21.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加以赏析。(5分)

22.根据上下文语意,在第⑩段的`▲处,填入相应的词语。(2分)

23.中国古语说“相由心生”,西方的谚语说“只要看见你的容颜,我便仿佛来到你的心灵深处”,对于“相”和“心”,结合以上文章,谈谈你的想法。(4分)

参考答案:

19.①鲁迅先生长得好看。②鲁迅先生很好玩

20.①各有各的性情与份量②各有各的可圈可点③一个个都是书生文人的本色

21.①运用了比较的手法。

②更加突出了鲁迅先生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和西方文豪比,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22.心胸狭窄、不知宽容(意思对即可)

23.(1)“相”和“心”有必然的联系,一个人的外在表象常常反应着他的内心状态。(老师有老师的范,屠夫有屠夫的范。)

(2)“相”和“心”没有必然的联系,从一个人的容貌体态并不能判断他的心灵是高尚还是卑鄙。(卡西莫多模样丑陋,心地善良。)

(从任何一个方面回答,或两方面都有兼顾,能自圆其说,均可给分。)

《忆田先生》的阅读答案

忆田先生

朱以撒

⑴田先生已经过世十多年了。他是我来到这个陌生城市比较早结识的一位长辈。他在这个城市的书法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着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威望。田先生待我还是比较友好的,他相貌清癯、言说平静,也使我有好感,也跟着尊他,敬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在学校的膳团里举办了一个书法展览,作品四百件。无钱装裱,就找来几块演戏的布幕,把墙体遮蔽起来,把作品别在布上。田先生和几位老先生来,逐幅看过,并题了四个字——渴骥奔泉,对整个展览的气势给了赞赏。后来,他给了我一封信,谈到几个字的不规范,也表示了他的欣慰之情,希望我给他一帧照片。

⑵一老一少开始了顺畅的交往。

⑶现在回想与田先生的交往,多半是一些碎片。比较深刻的是与他一同参加了安阳殷墟的国际甲骨文研讨会,田先生是甲骨文书法的好手,年高手硬,笔下清新脱俗,又能通过古文字借用撰写长篇诗文,总是高于同俦。他成了会议上的明星,会议期间为人拥戴,应接无算。会后我们一同游玩了龙门石窟,一个洞窟一个洞窟地看过。那时他七十多岁,居然毫无倦意。有人问田先生的行书出自何处,他笑而不答,我应接到,应该是从魏晋写经里来的。田先生感到惊讶。

⑷回来后继续交往,田先生送给我一幅甲骨文书法,一幅行书,还有一幅墨竹。我以为一老一少的良好交往会这样顺风顺水地下去。

⑸有位记者来采访我,问我对这个城市的书风如何看,我用了四个字来表达——陈陈相因。据我几年来的观察,为师的不是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而是局限于师门。宗派和流派的差异就是这样,屋下架屋,床上叠床,愈见其小。尽管为师的努力地传授,为徒的勤勉地吸收,其乐融融,毕竟硁硁小道。当然,这个弊端是在二十年后才彻底地让人看明白。听说田先生很不高兴。接下来就是一次有组织的例会,已经有几个人把稿子都写好了。田先生和几位老先生稳坐中军帐,看我一张嘴和他门徒的五六张嘴往来。我们各抒己见并不相让。午饭时间到,田先生进行了总结。有人好意邀请一起吃饭,便于缓解,我说回家喝稀饭会更舒服,扭头便走。这是一次无果的例会。也许每一个人的心中都隐藏着脆弱的情绪,年纪大起来了,也就越发敏感。辈分,地位,关系到言说分寸,哪怕是一点点的擦边,都会觉得不快。我渐渐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从事书法艺术的人,就是一个孤魂,不要天真地指望谁来帮助你、支持你,没有谁会帮你临摹,帮你创作,更不要奢求罩着你、捧着你。有许多门类可以合作,合作画,大合唱,集体舞,合作著书,至于巨片拍摄,则不知需多少人合作方可完成。惟有书法是孤独者之旅,寻寻觅觅,独来独往。自古以来我没有见过一件佳作是二人以上合作而成的,它是如此地私有。许多古代书法家被称为颠、狂、怪、痴,他们都是飘来飘去的孤独魂魄,迷醉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也正是由此。怀素说“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谁人能管?!

⑹自己努力要紧。

⑺此后,我与田先生再无私下的交往,即便在一些公共场合相遇,也只是礼节性地点头而已。

⑻再后来,到田先生处讨教的青年告诉我,从田先生言谈中流露的意思看,其实他还是很看重我的。那时,我已经破格成为教授,我勤快且独立地学习、研究,停不下笔,论文覆盖了所有的书坛刊物,散文创作也已上路,我想田先生一定不断地看到了我的各种各样直陈的言论,包括对书风的淋漓批评。只不过,再也没有人告诉我,他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⑼有人暗示过我,应该主动向田先生表示一下尊敬的态度,关系都是可以修善的'。可惜,我的修养境界还达不到那个高度,我觉得,等几年再说。

⑽接下来是田先生过世。

⑾每一届研究生入学,第一堂课我都会这般说:“每一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和自由,你们有什么意见都请直说无妨。”

⑿不如此,何以堪。

(选自《散文》2022年第3期,有改动)

11. 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渴骥奔泉:

(2)稳坐中军帐:

12. 第5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一个从事书法艺术的人,就是一个孤魂”?

13. 简述第6段“自己努力要紧”在文中的作用。

14. 写出结尾“不如此,何以堪”的情感内涵。

15. 古人说:文如其人。请结合文章分析“我”的性格和本文风格的相似之处,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

11. 渴骥奔泉:形容展览气势恢宏生动(或者:形容书法矫健刚劲)

稳坐中军帐:态度沉稳,也隐含着以权威自许的神情(或“居高临下的姿态”等)。

评分标准:共4分。答出一个短语“在文中意思”,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渴骥奔泉”答作“展览有气势”,“稳坐中军帐”只答出“态度沉稳”,各得1分。

12. ①追求书法艺术只有依靠自己努力,无人可以帮助你。②书法艺术特别要求“独特”且只能“独创”,自古以来没有一件书法佳作是二人以上合作而成的。③许多古代书法家都“迷醉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是“飘来飘去的孤独魂魄”。

评分标准:共3分。答出一点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

13. ①独句成段,强调作者对“自己努力”重要作用的深刻感悟。②承上启下,这句话既是前头与田先生的交往带来对书法艺术的独到认识,也是之后自己取得书法成就的开端(如答作“‘我’与田先生交往从‘顺畅’到‘无私下交往’的转变”也算正确)。

评分标准:共4分。答出“突出‘自己努力’”意思得2分;答出“结构上承上启下”并能结合内容作说明,得2分。

14. ①难能容忍“不直说”,即坚持自己“直说”态度,希望后辈学生对自己也能“直说无妨”。②对田先生的一点愧疚、遗憾,即对田先生赞赏自己而自己作为后辈却“冒犯”他且最终没能“和解”的不安。

评分标准:共4分。答出一点计2分,意思与“难能容忍不‘直说’”“对田先生的愧疚(或遗憾)”相近即可。

15. “人”和“文”都很“直”。“我”的性格率直坦诚,文中“我”对田先生虽然敬重,但在艺术见解上却“不给面子”,“直陈”弊端,有人想缓和矛盾时,却“扭头便走”。作品简洁直接,文章表达基本上按时间次序“一直到底”,而且几乎不用什么修辞手法,不用什么“优美”词藻,大都“直接”明了。

或者:“人”和“文”都很“独”。“我”的性格独立不羁,在书法艺术方面眼光独到,能发现弊端;主张“自己努力要紧”且“独立地学习”,认为从事书法艺术的就是一个孤魂。文章独具一格,文章有四处独句成段,简繁不拘,颇为挥洒自如;“硁硁小道”“同俦”“应接无算”等用语古雅,颇为独特。

评分标准:共5分。能答出“人”与“文”相似的“一点”,得1分。能结合文章内容,分别答出“人”和“文”之“直”或“独”的特点,各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分别答出“文”与“人”的特点但二者并不相似,最多得3分。如有“直”“独”特点之外的答案,可视其合理性酌情给分。

《“六怪”先生》阅读答案

“六怪”先生

公孙先生,民国时期金陵大学高材生,方面大耳,面白须稀,戴黑色圆框眼镜,身材伟岸,气宇轩昂。他原在省城重点中学任教,据说因为发了几句牢骚,说了不识时务的话,被打成右派,全家下放到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一个乡间小镇。那时候,农村师资奇缺,公孙先生得以重操旧业,到镇高中当了一名老师,既教数学,又教物理。先生这一教就是几十年,直到退休了才重返省城。

公孙先生是个很个性化的人,有人总结出先生有“六怪”。

一怪,零食不离口袋。先生人到乡下,生活仍然很“小资”,口袋里常装着牛奶糖和饼干,都是城里的亲戚寄到乡下来的。课堂上,学生完成作业的时候,先生就剥块糖或者拿块饼干放到嘴里,香香甜甜地吧嗒着嘴,津津有味地吃着,馋得下面那些面黄肌瘦、饥肠辘辘的学生直流口水。偶尔,有学生超常发挥,解了难题,公孙先生一激动,那这学生就有口福了——先生会奖赏他一块奶糖。这在农家孩子眼中,是无限光荣、实惠之极的大事。学生由此疯狂地爱上了数学,也在情理之中了。我的同事老李——当时的公孙先生学生,铁杆“爱数派”成员之一。

二怪,擦子不如手快。先生上课,板书不太讲究条理,这儿写道题,那儿写道公式,率性而为。黑板写满了,他就张开大手,“唰唰”几下,解决问题。冬天,先生的手生了冻疮,裂了口子,手不能当擦子用了。先生自有办法,他专门穿了一件旧的.列宁装大衣,需要时,衣袖就成了最好的黑板擦子。据老李讲,一冬天下来,先生的大衣袖竟同乡下剃头匠的荡刀布一般,厚黑发亮,绝对看不见布眼。

三怪,周一难题晒。在那知识贬值的年代,先生仍然不忘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的神圣殿堂。每个周一,他都会出一道有相当难度的数学思考题在小黑板上。有那热爱数学的学生搜索枯肠,百思不得其解,晚上抱着本子向公孙先生请教,先生总是很得意地一笑:“下周一再讲不迟,要是你实在等不得,可以去问其他老师,我没有意见。”当时农村的师资质量很差,问了也是白问,学生只好自己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竟有很多成功的实例。这些人自然都得过先生的奖励。

四怪,校长当“咸菜”。当年,领导是很权威的,一般没人敢说三道四。公孙先生虽说是“戴着帽子”下乡,耿直脾气却不见改,他就常常“干政”。校长行事,被先生抓住“眼扣儿”(不合理的地方),他马上就大声质疑、反驳,弄不好还要拍着桌子大骂,常常弄得校长下不了台。校长也不敢跟他计较——一方面口才没他好,斗嘴皮子讨不到好;另一方面也是短理矮三分,理不直气不壮;可能还猜度他是贵人落难,早晚要发达的,惹不起。当时,学校的教师有想法,不敢明说,都找先生出头。“尖嘴派”这样奚落校长:“万人之上,一人之下。”

五怪,助学搞摊派。那时,乡下条件差,常有学生因交不起学费和伙食费而辍学。先生知道了,二话不说,直接找到家长当干部的学生摊派钱粮。乡下人一直对有水平的人有一股敬畏之心,先生说了,没人违拗。再者说了,这些干部家长也不会掏自家腰包,集体“放血”而已。这种摊派救了很多学生的急。

六怪,押题如神在。恢复高考后,先生吃香得很,大家都想办法把子女送到他的班上就读。因为先生太神了,年年大小题目都能押中几道。某年,先生儿子参加高考,物理的五道大题目,他居然押中了三道。难怪家长们把他奉如神明了。

后来,先生退休回了省城,刚开始还跟乡下有联系,他家拆迁后,从此断了音讯。

公孙先生,不知您还安好吗?

1、为何不以公孙先生为题,你们都懂的。

答:因为公孙先生这个人有六个怪毛病,以六怪先生为题容易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且紧扣主题,突出人物个性。

2、本文第1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答:总领全文,介绍了公孙先生的长相和职业,让读者对他有个大致的了解,为后文的介绍作铺垫。

3、按要求填写下表:

先生的怪: 先生的个性特点:

零食不离口袋为人随和

擦子不及手快 不拘小节

周一难题晒 善于引导、激励学生钻研

校长当咸菜敢于挑战权威、富于正义感

助学搞摊派 有爱心、善心

押题如神在 教学水平高

4、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及他们的妙处:

1)周一难题晒【晒】

2)这些干部家长也不会掏自家腰包,集体放血而已【放血】

答:“晒”指出示、展示,“放血”指出钱,这两个词都体现了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

5、本文结尾一段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作者对公孙先生的感激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