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紫砂器花盆原文鉴赏

紫砂类器物中除去茶壶外,于实用角度来看,最能体现材质优越性和特殊性的的类别,当属紫砂花盆。紫砂材质优异的透气性最为适宜植物生长,紫砂材质古朴的质感和色泽有利于陪衬各色各类树桩和山水。清代的紫砂花盆由于受到宫廷审美的影响,在明末紫砂花盆的基础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材质、形体、线条、工艺、装饰都更加的丰富和多彩。多样性是清代花盆的根本性特征,且在构成花盆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来:

第一,气息转变为华丽,明代紫砂花盆以敦厚、朴素、浑然为主要特征,清代紫砂花盆以典雅、华美、俏丽为主要特征。同时泥料使用更为丰富,明代花盆几乎以乌泥为主,兼有少量白泥,清代增加了紫泥、清水泥、朱泥、段泥等种类。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朱砂四方西番莲纹云角飘口盆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段泥海棠口贴塑螭龙纹阴阳筋囊盆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紫泥篮彩莲纹仰钟式盆

《盆栽艺术》著录长方云角炉钧釉花盆

《侘寂》杂志著录长方枪足开光白底五彩花卉盆

《侘寂》杂志著录长方枪足开光黑泥绘飘口盆

北京同好收藏朱泥贴花长方倭角如意四足盆

第二,器型转变为丰富,明代紫砂花盆基本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主,少有筋囊器。清代紫砂花盆的形制变得极为丰富,造型多变。除了几何造型的.光素器型外,还创造了各类筋囊器型和仿生器型。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紫泥筋囊渣斗型巨型花盆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桃花泥刻绘三角形套盆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紫泥泥绘四足签筒式兰花盆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紫泥三角形白泥绘花盆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紫泥回纹俯首白泥绘连壸门托套盆

《侘寂》杂志著录红泥长方如意枪角飘口盆

《侘寂》杂志著录乌泥四方抽角如意四足飘口盆

《侘寂》杂志著录四方抽角本色堆泥飘口盆

第三,清代花盆局部的细节处理也更多样化,比如抽角、开光、变化多端的花盆底足类型,口部装饰线条、腰部装饰线条、底线装饰线条等。

《盆栽艺术》著录朱泥仿汝窑香炉足长方飘口盆

《盆栽艺术》著录紫泥六方连托双拱如意四足飘口盆

《盆栽艺术》著录朱泥调砂连托四足如意束口飘口盆

《盆栽艺术》著录四方墨绘连托墙角飘口盆

第四,明代紫砂花盆的装饰除去简单贴塑和极少的挂釉装饰外,绝大部分都是以素面为主。而到了清代,紫砂花盆装饰受到重视,且类型繁多,在紫砂茶壶上使用的各类装饰基本都施用在花盆之上,堆泥、泥绘、贴塑、印版、刻绘、粉浆、彩绘、挂釉等都异常精美。

《侘寂》杂志著录白泥挂天青釉长方飘口盆

《侘寂》杂志著录白泥挂天蓝釉长方抽角唇口盆

《侘寂》杂志著录四方开光贴花如意四足斗型盆

《侘寂》杂志著录桃花泥黑泥绘长方带托枪足飘口盆

《侘寂》杂志著录长方带托四足本色堆泥飘口盆

《侘寂》杂志著录本色堆泥龙纹带足腰圆敛口盆

《侘寂》杂志著录开光墨绘山居长方抽角工型如意四足盆

《侘寂》杂志著录长方抽角贴塑福寿飘口盆

《盆栽艺术》杂志著录朱泥贴塑花卉如意纹斗型敛口盆

《侘寂》杂志著录段泥贴塑紫泥筋囊翻口盆

上海植物园收藏乌泥本色堆泥四方抽角束口如意四足束口盆

上海植物园收藏乌泥贴底线飘口盆

王度旧藏四方黑泥绘山水人物签筒式盆

第五,清代紫砂花盆根据种植不同盆景植物的需要不断改变样式,逐渐形成比较定型的范式。比如蒲草盆、兰花盆、水仙盆等。

《紫砂印象》著录刻绘蒲草盆

茶器山房收藏紫泥带底线四足枪角景观盆

茶器山房收藏紫泥长方抽角四足水仙盆

茶器山房收藏紫泥紫泥海棠型篮彩绘水仙盆

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旺盛,生活空间在满足了基本的起居饮食空间之后,开始向雅生活的书斋空间、茶室空间、庭院空间延展。而象征着旺盛生命力的盆景与庭院生活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求雅生活人士的青睐。它不仅使空间主人的日常生活变得生机盎然,亦是彰显个人艺术品位、审美情趣的重要表征。

《侘寂》杂志著录各式植物盆景景观

茶器山房秉承传统、坚持原创。

走进茶生活、体验茶文化

……

清代礼器砂器鉴赏

【提要】《[鉴赏]清代紫砂器(三)礼器》由应届毕业生友情收集整理的,谨供需要鉴赏的朋友参考。内容如下:

礼器有别于日常实用器的民俗趣味,也不同于书斋案头文房清供的小巧。礼器通过器物本身的庄严造型及其传递出来的文化内涵,使得欣赏者获得更多地精神层面的愉悦和内心世界的满足。礼器从功能上侧重于“礼”,其由高古时代帝王贵族在重要的祭祀、丧葬、征伐等大型活动中所使用的,象征着王权、地位、等级的器物演变而来。礼器在原始社会晚期随着氏族贵族的出现而产生的,商周之后开始逐渐规范化、用途分类也更加清晰、严格起来,材料多以古玉和青铜为主。古代礼器所蕴含的深厚的思想价值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以至于历朝历代都在使用不同的材质模仿商周的重要礼器。从礼器自身所蕴含的意义来看,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而从其自身的材质和形态来看,它属于物质基础范畴,故而才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谭嗣同在强调道随器变的观点时,提出“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清乾隆五彩泥绘兽首四方壺

江苏同好旧藏清雍乾彩绘俯首四方壺

《紫砂印象》著录篮底彩绘四方凤尾尊

历代宜兴的能工巧匠利用紫砂材质种类的丰富性、极强的可塑性以及烧成后自然的色泽和质感,制作了极为精美的'仿制青铜器的礼器。通过与青铜器的对话和互动,古代紫砂匠师不但为紫砂器找到了全新的艺术语境和形式语言,并且开拓了紫砂艺术的创作空间、赋予了紫砂艺术创作无限的可能性。无论是对古代的匠师还是今天的爱好者,这既是一次穿越中国传统文化长廊的深切体验,亦是一次被时代幽光所映照的艺术漫游。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清乾隆紫泥饕餮纹出戟花觚

香港茶具博馆馆藏段泥凤纹出戟四方簋

《宜兴陶器》著录陈鸣远款玄纹长颈瓶

江苏同好旧藏清康熙玄纹俯首尊

江苏同好旧藏玉成窑三足式渣斗

北京同好旧藏清乾隆兽型如意纹觥

礼器由于基于这样的属性,它的地位在同一范畴的器物中等级就比较高,这个确定器物等级的方式就是古玩行中常说的路份。路份并不仅限于通常认知上的品相、年份等因素,还包括器物的艺术价值、审美品位、工艺难度、独特造型、存世数量、流传有序等诸多构成要素。例如在瓷器范畴有句老话儿,叫做趴着的不如蹲着的,蹲着的不如站的,意思是盘子没有罐子路分高,罐子没有瓶樽路分高。虽然是简单的两个字,但它包含了器物等级划分的各个重要维度。再比如古典家具收藏早就形成了一个基本概念,即最贵的是书房家具、其次是厅堂家具、再次是卧房家具,画桌的路份永远都比麻将桌要高,代表雅文化的器物永远都比代表俗文化的器物等级高。紫砂收藏过去是杂项中的杂项,小众当中的小众,器物价格、等级高低的确定也仅仅是从工艺难易程度和材质精细与否来确定,因而尚未建立起一个完整、理性、科学的收藏系统和理论体系。这就需要紫砂收藏界的学者专家进行学术研究,其成果必将对整体收藏起到推动和规范的作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清乾隆段泥大漆描金天鸡尊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清康熙紫泥四系抱月瓶

茶器山房收藏清早期四系开光贴花穿带抱月瓶

茶器山房收藏清乾隆桃花泥粉浆篮彩玄纹蒜头瓶

浙江同好收藏清乾隆泥绘菊鹌双系抱月瓶

浙江同好收藏堆泥御题诗泥绘双系抱月瓶

邦瀚斯拍卖拍品黑泥绘蒜头瓶及壁瓶

北京同好提供资料紫泥泥绘四方俯首壶

紫砂器物虽然总体数量较少,但是其自身所包括的类别却十分庞大,除了最重要的茶壶、花盆外,还有文房、清供、礼器、陈设、杂项等诸多子项,本号也在最近几期的内容中着力将一些梳理、研究的成果与大家分享,以为抛砖引玉。在今后的收藏之路上,与同好们一起更深入研究,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北京同好提供资料紫砂胎挂釉盘螭龙胆瓶

浙江同好收藏鼎甫款紫泥大梅桩瓶

浙江同好收藏玉成窑刻绘象腿瓶

不管我们以哪种途径欣赏到这些精美无比的紫砂器物,构成它们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仿佛穿越了尘封的时间,依然向今天的我们尽情诉说着几百年前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紫砂故事,让几个世纪后的我们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历史上宜兴窑火的辉煌与杰出匠人的荣耀。在当下这个工作、生活、交通、信息已经完全被高速化了的时代,唯有放慢了脚步的挚爱才是对遥远时代那份匠心报以的最深沉的回响。

茶器山房秉承传统、坚持原创。

走进茶生活、体验茶文化

……

《为有 》原文及鉴赏

作者: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原文注释】:

1、云屏:以云母饰制的'屏风。

2、凤城:京城。

3、衾:被子。

【翻译译文】:

云母屏风后,锁着无限娇媚的人儿;

京城寒冬已尽,我还害怕春宵难捱。

呵,为什么我嫁个佩戴金龟的夫婿?

辜负了锦衾香帐,为早朝将侬撇开。

【赏析鉴赏】:

这首诗是描写宦家少妇闺怨的。首句点明官宦人家,云母屏风,人儿娇媚;二句写寒冬去尽,春风送暖,气候宜人,然而不得贪眠晏起;第三、四句,写因为丈夫在朝内为官,每日必须早起上朝,自己仍是孤零寂寥。无端嫁得金龟婿,语浅意深,春情春怨,和盘托出。这首诗与王昌龄的悔教夫婿觅封侯,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都是异曲同工,八度和弦。

《漆园》原文及鉴赏

原文: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枝树。

《漆园》赏析:

这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漆园是辋川二十景之一。不过这首诗的着眼点不在描绘漆园的景物,而在通过跟漆园有关的典故,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

诗的用典自然贴切,且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环境经历融为一体,以致分不清是咏古人还是写自己,深蕴哲理,耐人寻味。

诗的前两句,反用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的诗意。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载,庄子曾为漆园吏,楚威王遣使聘他为相,他不干,反而对使者说:子亟去,无污我!这就是后世所称道的庄子啸傲王侯的故事。郭璞称庄子为傲吏,其实是赞美他。王维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说庄子并不是傲吏,他所以不求仕进,是因为自觉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这也是一种赞美,不过换了个角度罢了。显然,王维是借古人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也决无傲世之意,颇有点看穿悟透的味道。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做漆园吏这样的微官呢?

三、四句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含蓄地透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两句意思说,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不过是形迹之偶寄而已。在王维看来,只要身心相离,理事俱如(《与魏居士书》),便无可无不可了。做个漆园吏,正好可借漆园隐逸,以婆娑数株树为精神寄托,这样不是也很不错吗?《晋书》中有此树婆娑,无复生意的说法,婆娑用以指树,形容其枝叶纷披,已无生机。郭璞《客傲》中又有庄周偃蹇于漆园,老莱婆娑于林窟的说法,婆娑用以状人,形容老莱子放浪山林,纵情自适。王维用在这里,似乎两者兼而取之:言树婆娑,是以树喻人;言人婆娑,是以树伴人。总之,做这么一个小官,与这么几棵树相伴,隐于斯,乐于斯,终于斯,又复何求哉!这就集中地表现了王维隐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