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上虞天气不好的句子 《陈书·徐陵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什么样的阅读答

《陈书·徐陵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陈书·徐陵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也。父摛,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母臧氏。光宅惠云法师每嗟陵早成就,谓之颜回。八岁能属文,十二通《庄》《老》义。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

梁普通二年,晋安王为平西将军、宁蛮校尉,父摛为王咨议,王又引陵参宁蛮府军事。中大通三年,王立为皇太子,东宫置学士,陵充其选。稍迁尚书度支郎。出为上虞令,御史中丞刘孝仪与陵先有隙,风闻劾陵在县赃污,因坐免。久之,起为南平王府参军,迁通直散骑侍郎。梁简文在东宫撰《长春殿义记》,使陵为序。又令于少傅府述所制《庄子义》。寻迁镇西湘东王中记室参军。

太清二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魏,魏人授馆宴宾。是日甚热,其主客魏收嘲陵曰:“今日之热,当由徐常侍来。”陵即答曰:“昔王肃至此,为魏始制礼仪;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收大惭。

天嘉六年,除散骑常侍、御史中丞。时安成王顼为司空,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直兵鲍僧睿假王威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者。陵闻之,乃为奏弹,导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世祖见陵服章严肃,若不可犯,为敛容正坐。陵进读奏版时,安成王殿上侍立,仰视世祖,流汗失色。陵遣殿中御史引王下殿,遂劾免侍中、中书监。自此朝廷肃然。

高宗纂历,封建昌县侯,邑五百户。太建元年,除尚书右仆射。三年,迁尚书左仆射。及朝议北伐,高宗曰:“朕意已决,卿可举元帅。”众议咸以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重,共署推之。陵独曰:“不然。吴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于是争论累日不能决。都官尚书裴忌曰:“臣同徐仆射。”陵应声曰:“非但明彻良将,裴忌即良副也。”是日,诏明彻为大都督,令忌监军事,遂克淮南数十州之地。高宗因置酒,举杯属陵曰:“赏卿知人。”陵避席对曰:“定策出自圣衷,非臣之力也。”

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七岁,谥曰章。陵器局深远,容止可观,性又清简,无所营树,禄俸与亲族共之。世祖、高宗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其文颇变旧体,缉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

(节选自《陈书·徐陵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宫置学士,陵充其选

充:充任

B.共署推之

署:签名

C.臣同徐仆射

同:赞同、同意

D.陵避席对曰

避:躲开

7.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徐陵“忠于职守”和“文才出众”的一组是

A.导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

光宅惠云法师嗟陵早成就

B.定策出自圣衷,非臣之力也

梁简文在东宫撰《长春殿义记》,使陵为序

C.陵遣殿中御史引王下殿,遂劾免侍中、中书监

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

D.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

又令于少傅府述所制《庄子义》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陵是东海郡人,父亲徐摛为梁朝将军,太子属官。陵从小聪明好学,八岁就能写文章,博览史书,能言善辩。

B.徐陵奉命出使北魏,北魏替他安排馆舍,设宴招待,魏收本想嘲弄徐陵,结果反受徐陵嘲弄。

C.鲍僧睿凭借安成王的权势,阻塞诉讼,大臣没有人敢对他提意见,徐陵听说此事,上奏弹劾,终于罢免了鲍僧睿的侍中、中书监职位。

D.朝议北伐,高宗让众臣推举元帅,徐陵力排众议,知人能荐,推举吴明彻主持北伐,终于收复淮南大片土地。

9.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御史中丞刘孝仪与陵先有隙,风闻劾陵在县赃污,因坐免。

(2)世祖见陵服章严肃,若不可犯,为敛容正坐。

参考答案

6.D(离席起立,以示敬意)

7.C(A项第二句说他早成才,不是说他“文才出众”。B项“定策”句是说他自谦。D项“今我来聘”句,是说他对魏收反唇相讥)

8.C(罢免了安成王陈顼的侍中、中书监职位)

9.(1)御史中丞刘孝仪和徐陵先前有嫌隙,他听说徐陵在上虞县有贪赃的事,就上疏参劾他,于是徐陵被定罪免官。(“隙”、“坐”“劾”各1分,语句通顺2分)(2)世祖见徐陵服饰严整,像不可侵犯,为此变得脸色庄重,正襟危坐。(“严肃”、“若”、“正”各1分,语句通顺2分)

【参考译文】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县人。父徐摛在梁做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母臧氏。光宅惠云法师常感叹说徐陵将来要早有成就,称赞他像颜回。他八岁就能写文章,十二岁已能读懂《庄子》《老子》的著作。长大以后,博览群书,对各种历史著作都有涉猎,而且口才好,能言善辩。

梁普通二年,晋安王做平西将军、宁蛮校尉,徐摛做晋安王的咨议。晋安王又引徐陵参与宁蛮府军事。中大通三年,晋安王被立为皇太子,东宫设立学士,徐陵被选中。不久,又任尚书度支郎。出京任上虞县令。御史中丞刘孝仪和徐陵先前有嫌隙,他听说徐陵在上虞县有贪赃的事,就上疏参劾他,于是徐陵被定罪免官。过了段时间,徐陵被重新任用为南平王府参军,提升为通直散骑侍郎。梁简文帝做东宫太子时撰写《长春殿义记》,命徐陵作序。又让徐陵在少傅府述他所写的《庄子义》,不久,调任镇西湘东王中记室参军。

太清二年,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奉命出使北魏。北魏安排他在宾馆住下,举行宴会招待他。这天天气炎热,魏方主客魏收嘲笑徐陵说:“今天这场热,应该是徐常侍从南方带来的啊!”徐陵当即回答:“从前王肃来到这里,才使你们懂得礼仪;今天我奉命出使,才使你们懂得天气的`冷暖。”魏收听了,感到十分惭愧。

天嘉六年,徐陵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当时陈世祖的弟弟安成王陈顼做司空,凭借皇帝弟弟的尊贵,势倾朝野。直兵鲍僧睿凭借安成王的权势,阻塞诉讼,大臣没有谁敢对他提意见。徐陵听说鲍僧睿的事情,就上奏弹劾,他率领御史台的官员,捧着奏文去朝见陈世祖。世祖见徐陵服饰严整,像不可侵犯,为此变得脸色庄重,正襟危坐。徐陵上前宣读奏文时,安成王也在殿上侍立,抬头看着世祖,吓得流汗变色。徐陵叫殿中御史带安成王下殿去,终于弹劾免了陈顼的侍中、中书监的职务,从此,朝廷风纪肃然。

高宗陈顼即位,封徐陵建昌县侯,邑五百户。太建光年,徐陵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太建三年,升任尚书左仆射。当时,朝廷计议出师北伐,高宗说:“我心意已决,众卿可推举元帅人选。”众臣商议都认为中权将军淳于量权位重而共同签名推荐他。唯独徐陵说:“不对。吴明彻家在淮南地区,对那里的风俗全都很熟悉。若论将略才学,在当今的将领中没有谁比得上。”于是双方争论好几天,不能定下来。后来,都官尚书裴忌说:“我赞同徐仆射的意见。”徐陵立即提议说:“不只吴明彻是良将,裴忌也是合适的副手。”这一天,高宗下诏书委任吴明彻为大都督,而命裴忌监军事。吴明彻领着北伐军出征,连战皆捷,攻下淮南数十州。高宗于是举行宴会,举杯向徐陵祝酒说:“这杯酒奖赏你知人善任。”徐陵从席位站起来谦让说:“大计是陛下定的,不是我的功劳啊!”

至德元年徐陵去世了,享年七十七岁,谥号“章”。徐陵作风大度,相貌举止可观,作风也好,秉性清正简朴,平生不置产业。所得俸禄都与亲戚共同享用。世祖,高宗的年代,国家有大的文告,都由徐陵撰定,他的文章“在体裁上对传统有所变化,写得精巧绵密,而且多有新意”。他的每篇文章写出来,那些喜爱他文章的人就传写背诵传诵。于是传遍华夏,好多人家都藏有他的著作。

《陈书》徐陵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也。父摛,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母臧氏。光宅惠云法师每嗟陵早成就,谓之颜回。八岁能属文,十二通《庄》《老》义。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

梁普通二年,晋安王为平西将军、宁蛮校尉,父摛为王咨议,王又引陵参宁蛮府军事。中大通三年,王立为皇太子,东宫置学士,陵充其选。稍迁尚书度支郎。出为上虞令,御史中丞刘孝仪与陵先有隙,风闻劾陵在县赃污,因坐免。久之,起为南平王府参军,迁通直散骑侍郎。梁简文在东宫撰《长春殿义记》,使陵为序。又令于少傅府述所制《庄子义》。寻迁镇西湘东王中记室参军。

太清二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魏,魏人授馆宴宾。是日甚热,其主客魏收嘲陵曰:“今日之热,当由徐常侍来。”陵即答曰:“昔王肃至此,为魏始制礼仪;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收大惭。

天嘉六年,除散骑常侍、御史中丞。时安成王顼为司空,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直兵鲍僧睿假王威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者。陵闻之,乃为奏弹,导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世祖见陵服章严肃,若不可犯,为敛容正坐。陵进读奏版时,安成王殿上侍立,仰视世祖,流汗失色。陵遣殿中御史引王下殿,遂劾免侍中、中书监。自此朝廷肃然。

高宗纂历,封建昌县侯,邑五百户。太建元年,除尚书右仆射。三年,迁尚书左仆射。及朝议北伐,高宗曰:“朕意已决,卿可举元帅。”众议咸以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重,共署推之。陵独曰:“不然。吴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于是争论累日不能决。都官尚书裴忌曰:“臣同徐仆射。”陵应声曰:“非但明彻良将,裴忌即良副也。”是日,诏明彻为大都督,令忌监军事,遂克淮南数十州之地。高宗因置酒,举杯属陵曰:“赏卿知人。”陵避席对曰:“定策出自圣衷,非臣之力也。”

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七岁,谥曰章。陵器局深远,容止可观,性又清简,无所营树,禄俸与亲族共之。世祖、高宗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其文颇变旧体,缉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

(节选自《陈书·徐陵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宫置学士,陵充其选 充:充任

B.共署推之署:签名

C.臣同徐仆射 同:赞同、同意

D.陵避席对曰 避:躲开

7.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徐陵“忠于职守”和“文才出众”的一组是

A.导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 光宅惠云法师嗟陵早成就

B.定策出自圣衷,非臣之力也 梁简文在东宫撰《长春殿义记》,使陵为序

C.陵遣殿中御史引王下殿,遂劾免侍中、中书监 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

D.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 又令于少傅府述所制《庄子义》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陵是东海郡人,父亲徐摛为梁朝将军,太子属官。陵从小聪明好学,八岁就能写文章,博览史书,能言善辩。

B.徐陵奉命出使北魏,北魏替他安排馆舍,设宴招待,魏收本想嘲弄徐陵,结果反受徐陵嘲弄。

C.鲍僧睿凭借安成王的权势,阻塞诉讼,大臣没有人敢对他提意见,徐陵听说此事,上奏弹劾,终于罢免了鲍僧睿的侍中、中书监职位。

D.朝议北伐,高宗让众臣推举元帅,徐陵力排众议,知人能荐,推举吴明彻主持北伐,终于收复淮南大片土地。

9.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御史中丞刘孝仪与陵先有隙,风闻劾陵在县赃污,因坐免。

(2)世祖见陵服章严肃,若不可犯,为敛容正坐。

参考答案

6.D(离席起立,以示敬意)

7.C(A项第二句说他早成才,不是说他“文才出众”。B项“定策”句是说他自谦。D项“今我来聘”句,是说他对魏收反唇相讥)

8.C(罢免了安成王陈顼的侍中、中书监职位)

9.(1)御史中丞刘孝仪和徐陵先前有嫌隙,他听说徐陵在上虞县有贪赃的事,就上疏参劾他,于是徐陵被定罪免官。(“隙”、“坐”“劾”各1分,语句通顺2分)(2)世祖见徐陵服饰严整,像不可侵犯,为此变得脸色庄重,正襟危坐。(“严肃”、“若”、“正”各1分,语句通顺2分)

【参考译文】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县人。父徐摛在梁做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母臧氏。光宅惠云法师常感叹说徐陵将来要早有成就,称赞他像颜回。他八岁就能写文章,十二岁已能读懂《庄子》《老子》的著作。长大以后,博览群书,对各种历史著作都有涉猎,而且口才好,能言善辩。

梁普通二年,晋安王做平西将军、宁蛮校尉,徐摛做晋安王的`咨议。晋安王又引徐陵参与宁蛮府军事。中大通三年,晋安王被立为皇太子,东宫设立学士,徐陵被选中。不久,又任尚书度支郎。出京任上虞县令。御史中丞刘孝仪和徐陵先前有嫌隙,他听说徐陵在上虞县有贪赃的事,就上疏参劾他,于是徐陵被定罪免官。过了段时间,徐陵被重新任用为南平王府参军,提升为通直散骑侍郎。梁简文帝做东宫太子时撰写《长春殿义记》,命徐陵作序。又让徐陵在少傅府述他所写的《庄子义》,不久,调任镇西湘东王中记室参军。

太清二年,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奉命出使北魏。北魏安排他在宾馆住下,举行宴会招待他。这天天气炎热,魏方主客魏收嘲笑徐陵说:“今天这场热,应该是徐常侍从南方带来的啊!”徐陵当即回答:“从前王肃来到这里,才使你们懂得礼仪;今天我奉命出使,才使你们懂得天气的冷暖。”魏收听了,感到十分惭愧。

天嘉六年,徐陵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当时陈世祖的弟弟安成王陈顼做司空,凭借皇帝弟弟的尊贵,势倾朝野。直兵鲍僧睿凭借安成王的权势,阻塞诉讼,大臣没有谁敢对他提意见。徐陵听说鲍僧睿的事情,就上奏弹劾,他率领御史台的官员,捧着奏文去朝见陈世祖。世祖见徐陵服饰严整,像不可侵犯,为此变得脸色庄重,正襟危坐。徐陵上前宣读奏文时,安成王也在殿上侍立,抬头看着世祖,吓得流汗变色。徐陵叫殿中御史带安成王下殿去,终于弹劾免了陈顼的侍中、中书监的职务,从此,朝廷风纪肃然。

高宗陈顼即位,封徐陵建昌县侯,邑五百户。太建光年,徐陵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太建三年,升任尚书左仆射。当时,朝廷计议出师北伐,高宗说:“我心意已决,众卿可推举元帅人选。”众臣商议都认为中权将军淳于量权位重而共同签名推荐他。唯独徐陵说:“不对。吴明彻家在淮南地区,对那里的风俗全都很熟悉。若论将略才学,在当今的将领中没有谁比得上。”于是双方争论好几天,不能定下来。后来,都官尚书裴忌说:“我赞同徐仆射的意见。”徐陵立即提议说:“不只吴明彻是良将,裴忌也是合适的副手。”这一天,高宗下诏书委任吴明彻为大都督,而命裴忌监军事。吴明彻领着北伐军出征,连战皆捷,攻下淮南数十州。高宗于是举行宴会,举杯向徐陵祝酒说:“这杯酒奖赏你知人善任。”徐陵从席位站起来谦让说:“大计是陛下定的,不是我的功劳啊!”

至德元年徐陵去世了,享年七十七岁,谥号“章”。徐陵作风大度,相貌举止可观,作风也好,秉性清正简朴,平生不置产业。所得俸禄都与亲戚共同享用。世祖,高宗的年代,国家有大的文告,都由徐陵撰定,他的文章“在体裁上对传统有所变化,写得精巧绵密,而且多有新意”。他的每篇文章写出来,那些喜爱他文章的人就传写背诵传诵。于是传遍华夏,好多人家都藏有他的著作。

《陈书·任忠传》原文阅读答案与译文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汝阴人也。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尤善骑射,州里少年皆附之。侯景之乱,忠率乡党数百人,随晋熙太守梅伯龙讨景将王贵显于寿春,每战却敌。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王琳立萧庄,署忠为巴陵太守。华皎之举兵也,忠预其谋。及皎平,高宗以忠先有密启于朝廷,释而不问。五年,陈军北伐,忠将兵出西道,击走齐历阳王高景安于大岘,逐北至东关,克其东西二城。进军蕲、谯,并拔之。径袭合肥,入其郛。进克霍州。以功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邑五百户。十一年,加北讨前军事,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步骑趣淮南路。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入为领军将军,加侍中,改封梁信郡公,邑三千户。出为吴兴内史,加秩中二千石。

及隋兵济江,忠自吴兴入赴,屯军朱雀门。后主召萧摩诃以下于内殿定议,忠执议日:“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宜且益兵坚守宫城,遣水军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断寇粮运。待春水长,上江周罗殉等众军,必沿流赴援,此良计矣。”众议不同,因遂出战。及败,忠云:“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忠辞云:“臣处分讫,即当奉迎。”后主令宫人装束以待忠,久望不至。隋将韩擒虎自新林进军,忠乃率数骑往石子岗降之,仍引擒虎军共入南掖门。台城陷,其年入长安,隋授开府仪同三司。卒,时年七十七。

(选自《陈书·任忠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B.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C.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D.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党,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

B.路,中国古代一种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或地区;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烽火扬州路”的`“路”就是这个意思。

C.“邑”和“秩”都是古代帝王对有功的臣子的赏赐,其中“邑”属于赏赐给臣子的禄米粮食,“秩”是分封给臣子的封地。

D.太守,官名,秦置郡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隋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宋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明清时专指知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侯景作乱,任忠随主帅击败叛军和土匪的攻击,为坚守国土、收复京城立下汗马功劳,被皇帝授予荡寇将军的头衔。

B.陈朝军队北伐,任忠从西路出击,击败历阳王高景安,将其追赶到东关,因为有功被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邑五百户。

C.隋军渡江南侵,任忠主张坚守,不宜出击,等待敌人粮断援尽,我军后援到达,一定会打破敌军。但众人没有采纳任忠的建议,仓促出战,导致失败。

D.任忠向后主表示出城部署好军队后就立即迎接后主,结果任忠向隋将韩擒虎投降,并带领韩擒虎的军队一起进入南掖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5分)

(2)忠云:“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5分)

参考答案

10.D(本题考查断句,答题时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大意,然后再根据名词、动词或句中表停顿的词来判断即可。原文是“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11. C(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邑”是赏赐给臣子的封地,“秩”是禄米。)

12. C(C项的错误在于“等待敌人粮断援尽”,原文是“断寇粮运”,不是等待敌人粮食断绝,是我军主动截断敌军粮道。)

13.(1)任忠小时候失去父亲,低微贫贱,不被乡里人所看重,长大,他狡诈多变,有许多计划谋略,体力过人。(得分点:孤微:失去父亲,低微贫贱。为……所……:被动句。谲诡:狡诈。膂力:体力。每点1分,语句通顺1分)

(2)任忠说:“陛下只有准备船只,向上游靠拢,我誓死侍奉保卫陛下。”后主相信了任忠,命令他出宫部署安排。(关键点:就:向……靠拢。奉卫:侍奉保卫。敕:命令。部分:部署安排。每点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是汝阴人。任忠小时候失去父亲,低微贫贱,不被乡里人所看重,长大后,他狡诈多变,有许多计划谋略,体力过人,尤其擅长骑射,州中少年都归附他。侯景作乱,任忠率领同乡数百人,随晋熙太守梅伯龙在寿春讨伐侯景大将王贵显,每次战役都击败敌人。当地人胡通聚众入侵抢劫,任忠与主帅梅思立合力讨伐平定胡通。恰逢京师陷落,任忠坚守晋熙,不久光复京师。侯景之乱平定后,(任忠)被皇帝授予汤寇将军。

王琳立萧庄,命任忠为巴陵太守。华皎起兵,任忠参与策谋。华皎之乱平后,高宗因为任忠在华皎起兵之前密告朝廷,便放而不治罪。五年,陈朝军队北伐,任忠率领兵马从西道出发,在大岘击退齐历阳王高景安,追击败军直到东关,攻克他东西两座城,进军蕲谯,将它们都攻下了。径直偷袭合肥并攻进外城。又进军攻占了霍州。凭借功劳被授予员外散骑常侍(并)被封为安复县侯,赏邑五百户。十一年,任忠被加封为北讨前军事,并封号为平北将军,率领各路步兵和骑兵前往淮南路。周朝派遣王延贵率领军队为援军,任忠大破敌军,生擒延贵。后主即位,加封任忠为镇南将军,供给一部鼓吹乐队。后入朝担任领军将军,加封为侍中,又改封为梁信郡公,赏赐采邑三千户。后来出京做吴兴内史,加封为秩中俸禄二千石。

等到隋兵渡过长江,任忠从吴兴入朝,屯军在朱雀门。后主召见萧摩诃以下大臣在内殿议事。任忠坚持说:“兵家认为客方与主方形势是不同的,客方看重速战,主方更着力稳重。我方应该暂且增加兵力坚守宫城,派遣水军分别向南豫州和京口道,断绝敌人运输粮食的通道。等到春天江水涨起来,敌人的后援一定丧失,上游周罗殉等各路人马沿江来援助,那时出击一定获胜。”大家商议不赞同他的意见,于是出战。等到失败,任忠说:“陛下只有准备船只,向上游靠拢,我誓死侍奉保卫陛下。”

后主相信了任忠,命令他出宫部署安排,任忠推辞说:“等我把事情处理完毕,立即迎接陛下。”后主命令宫人准备好行装等待任忠,等了很长时间没到。此时,隋将韩擒虎从新林进军,任忠就率领几个骑兵去石子岗投降他,并带领韩擒虎的军队一起进入南掖门。皇城被攻陷,这一年任忠又攻入长安,隋朝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不久病逝,享年七十七岁。

《曾巩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扬雄⑥,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减)

【注释】①委废:家境衰败。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③宦:出仕。④工:擅长。⑤行义:行为道义。⑥杨雄:人名。

【试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奉继母益()

(2)出其力()

(3)能过也()

(4)遂与异()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3.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答案】

1.周到、周全;全、都;少;代词,代指王安石

2.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

3.因为曾巩觉得王安石往往不能知错就改。关键词“孝顺、有担当、公正、待人真诚”(结合关键词联系文章作答)

【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