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训斥张学良语录 张学良传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

张学良传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张学良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张学良传读后感1

张学良,堪称传奇的一生,中国历史上闻名的人物,他传奇的一生经历与他所处的历史背景深深吸引了我,所以我阅读了《张学良传》。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对张学良将军一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那时中国的历史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张学良传》通过大量翔实的历史事实为依据,对张学良将军公正评价,是一部很优秀的历史着作。这本书叙述了从张学良将军的青少年时期一直写到他住在台湾的晚年生活,包含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众多,书中展现出了张将军的曲折坎坷、又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道路,并从多方面角度表现出了他那纷繁复杂的精神世界,揭示出了他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成长为一个杰出爱国将领的过程,他的一生,更是从民国初年至今的一部历史画卷的缩影。在我看来,张将军面对中华民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者蹂躏,国破家亡的局势,主张爱国一家,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力谏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要改弦更张,联合同抗日。

1928年,在张将军父亲被日本人炸死后,也就是“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统治东北。张作霖被炸死后一星期,张学良将军以“东北易帜”的果断行动,宣布服从南京政府,改旗易帜,背负国耻家仇的他,为国家的统一和对外抗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张学良将军在个人利益的与国家利益选择中,选择中选择了国家利益;在个人安危与祖国安危的选择中,选择了祖国安危,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安危与祖国安危的关系,使日本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企图变为泡影,使南京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他这种顾全大局的行为以及他将民族、国家放在首位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都说是时势造英雄,但我认为张学良将军能成就一生,还在于其优秀的各种品质。从张学良早年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自幼处于“东北王太子”地位,年纪轻轻就带兵打仗的年轻将领来说,他能虚怀若谷,团结部属,并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随波逐流,确是难能可贵的。但他的不同凡响之处,还不止此,在瞬息万变的政治军事斗争中,他也是敢作敢为、雷厉风行的。据说,他有一把刀,那是大帅的珍贵遗物,他很喜爱,一直把它带在身边。这刀做工精致,锋利无比,刀柄上有一行字,写的是:事到临头须放胆。看得出来,这对他以后的行动也不能说没有影响。

张学良一直在探求着救国救民的出路,为了追求一统的中国,爱国情怀一贯始终。在他28岁的时候他以少帅身份成为东三省的领袖,按理他完全可以独树旗帜称霸一方,但他深明大义,以统一祖国为己任,怒斥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利诱,拒绝日本顾问要他做满洲的皇帝,毅然宣布东北易帜,归属南京政府,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游历欧洲期间,受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影响,相信领袖至上,以为这样就可以救国,可以实现统一,但在后来的实践中他发现,单单的领袖至上,仅仅依靠蒋介石是不能救中国的,必须联合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敢于承认错误,知错必改,敢于承担责任,胸怀坦荡。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团结,他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顾全大局。晚年的张学良,他反对台湾脱离祖国,期盼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并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在答记者问时,借于右任的诗“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表达思乡之情。

看了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他是一个性情中人,有雄才有大略,可是一辈子因为一个西安事变再也无法为祖国的建设出力,这怕也是他的一生的遗憾,看完张少帅,突然联想起三国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觉得这两位在气质上到真有些相仿——“出身官宦,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壮志未酬。”但是,张学良将军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也是十分重大的,其为国贡献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实践的。

张学良是现代爱国主义者的典范,尽管爱国主义征程中也有过挫折,但暇不掩瑜,他为祖国和平统一, 为东北的建设,为抗日民族解放大业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以及那种心地纯洁的爱国主义和举世罕见的牺牲自我精神将永垂青史。

张学良将军的历史,也是中们,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时刻以他为榜样,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为祖国的繁华民族近代史的一个缩影,读完整部书,让我看到了在那个年代,一个铮铮青年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兴亡的顽强拼搏,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高风亮节。张将军已经离开了我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时刻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扞卫国家主权,随时响应国家号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新的年轻一代,我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那个年代对我们来说也很遥远,但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要为祖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祖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挑战,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读完这本书,深深感受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作为个人一个时时将民族、国家放在首位,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在世界真正的站起来。

张学良传读后感2

他在1901年6月降生于东北的一驾飞奔着的大马车上。19岁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开始了戎马生涯。此间,奉父命参加军阀混战和对抗北伐军的战争。1928年6月,日军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张作霖遇难。28岁的张学良执掌东北军,创办东北大学。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从封建军阀变成国民军。1930年4月,爆发了蒋、阎、冯各派军阀的中原大战。9月18日,张学良全力支持蒋介石,进行武装调停。事后,30岁的张学良在沈阳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蒋、张关系情如兄弟,在此后的八年间,张学良“一切唯蒋之命是听”,但蒋却有意削弱东北军的实力,不把张的军队作为嫡系部队。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张学良想保存自己东北军的实力,希望蒋能出兵一起全力抗日,从而东北军做出了不抵抗的行为。但蒋坚决将“安内攘外”确立为南京政府的一项基本方略,最后东北沦陷。张学良也背上不抵抗将军的骂名。后来由于外部的压力而被迫下野,出国考察\。回国后又升为陆军一级上将。后来蒋让张学良兼任西北剿总副司令并代行总司令职权,让东北军全力剿共。张学良不愿国共内战,消极对待蒋的命令,暗地寻求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机会。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亲临西安,严令张学良进剿红军。张学良当面表示反对,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遭到了蒋介石的训斥。经过多次面谏后,终没得到蒋的同意,最终张学良发动了兵谏,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划时代的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及其随行的军政要员,发表了八项抗日救国主张的通电。蒋介石被迫下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六项诺言。西安事变结束了内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后来,周恩来总理称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直到周恩来死时还不忘身在台湾被软禁的张学良,对手下说“不要忘记老朋友”。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亲自送蒋回宁,到后蒋翻脸不认账,将张送上了军事法庭,被判了监禁十年。后来监禁满十年后又被蒋以“家法”一直监禁,直到蒋在1975年4月5日,由于心脏病突发,蒋介石在台北士林官邸去世,终年八十九。蒋直到临终前,在同“后主”蒋经国谈到张学良时,他还郑重交代:“不可放虎!”,可见他对张有多么的痛恨。

蒋介石在西安成了阶下囚,张扣蒋十四天,后是蒋扣张五十四年。张学良三十七岁被蒋软禁,从大陆到台湾,一直被蒋不停地换地方关押。再1990年6月1日张学良90大寿为标志,他恢复了全面自由,结束了54年的铁窗生涯,1995年定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l0月15日,张学良先生与世长辞,走完他长达101年的漂泊人生。

阳明大传读后感

后世评价阳明,英明豪迈、文武双全,左手执卷讲学授业,右手抚剑叱咤三军,是旷世罕见的大圣人、大豪杰、大儒学家。小编为你收集了阳明大传读后感,希望给你带来一些借鉴的作用。

之前读了好几本有关阳明的书,有中华书局的《阳明与阳明文化》、董平著述的《阳明传奇》,还有通俗版的《明朝那些事儿》,前两册太简易,后一本呢又太妖魔化,典型明代诸葛亮的味道,都不能让人发自内心的去体认阳明的圣人之意味。

非常遗憾,真正研究阳明最深入最透彻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这个人就是冈田武彦。非常幸运的是有人为研究阳明穷毕生精力,亲访八省区八十余县,行程两万里,并且为恢复阳明遗迹【墓碑、故居、书院】亲自捐款而且募捐,这个人也是冈田武彦。冈田先生倾毕生精力研究阳明学,终为阳明学之一代儒宗。自1977年以68岁高龄始,到2002年93岁止,历时25年,完成了88万字的《阳明大传》,2004年以95岁高龄辞世。这个人、这本书、还有这个人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应该让我们中国人惭愧。这并不是一本出色的文学书籍,但应该是目前为止我看到的研究阳明方面最好的著述。比较详细记述了阳明的历代先祖,非常详细记述了阳明心学发展史,不惜浓墨重彩叙述儒学的历代沿革,详细记述了其足智多谋、赫赫军功,而从前的有关书籍关于阳明的军功描写,或者让你觉得那是阳明运气好,无非就是三次剿灭土匪、一次平定宁王的乌合之众行凶作乱而已;或者让你觉得不可信,类似妖魔化的能掐会算的诸葛亮;而本书关于阳明的军功描述让你我觉得可信。

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中的一个【另一个是孔子,半个是曾国藩】,从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角度,这书给出的答复是让人信服的,作为阳明的传记,这书是成功的。我个人感觉要讲这三不朽的话,孔子也不及之,孔子仅仅是立德立言而没有立功。读这本书,与读曾国藩时感受完全不同,感觉曾国藩高出我们常人的地方不是智而是韧,而阳明高出常人的地方数不胜数,高度也无法丈量,唯有用高山仰止来表述。阳明之后的有明一代,心学代替朱子学成了学术主流。但至有清一代,心学在中国渐入式微,反而在东瀛日本兴旺起来。原因是,清军大举入关时,大批心学传人自愿投入到反清复明当中,失败后他们不愿降清,只得流亡海外,其中以朱舜水为代表的心学传人到了日本,心学在日本逐渐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很大影响。据说日本海军名将东乡平八郎有块腰牌“一生俯首拜阳明”,但该书没有提及,未知真假。这也就难怪,研究阳明最权威的居然是日本人而不是我们中国人了。“故处今之世,孔孟之外,当首推阳明;而欲借他山之石攻吾之玉,阳明学失于我国而求诸异邦,舍冈田武彦又何者哉?”

为了读这套书,通过天宇读书,听了14集的《阳明大传》讲解好几遍,听且看了百家讲坛《传奇阳明》,看了《明朝十六帝》、《明朝十六臣》;看了度阴山的三卷本《知行合一阳明》启发颇多,其中天宇先生关于知行合一的理解,的确高明,非常非常的透彻,而度阴山对阳明的理解也很独到,他的书可作为普及书读物。谈谈这本书的几点印象与看点。

一、作者显然发自内心的敬佩阳明

喜爱阳明心学,以致于爱屋及乌,阳明祖上从卧冰求鲤的大孝子王祥,东晋名相王导,书圣王羲之,到明代阳明的前六世祖,都有详细的介绍。而且奇了怪了,这一系列的祖先,个个都是道德完人,这,应该是不太可能的,明显有作者的爱屋及乌之心在起作用。而且阳明对他的先祖之一的王导的品性就很表示怀疑,认为王导是个伪君子。

二、在述及阳明的方方面面时

作者不厌其烦的把方方面面特别是是儒学发展的来龙去脉都表述的异常清晰,这样的表述,经常让人难免有跑题的感觉,但省却了你去翻阅其他资料的闹心。譬如讲阳明心学的领悟历程,先是讲五溺时代: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氏,任侠精神,精通骑射兵法,演习辞章书法并有大成,精研佛道,最终确认了儒学为圣学。

对儒学思想的发展,从两宋的程颐程颢、朱熹,到元明时期的各个阶段的发展沿革,都有详细的表述,中间还经常穿插着孔子、颜回的论述,最后顺理成章,发展到阳明心学。这样的表述,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圣人之成圣也就理所当然了。

思想成功转型的阳明,转而批判佛学、老庄思想,认为佛道弃绝人伦,追求个人的得道超度其实是一种自私自利。这个结论很有味道,的确是佛道的软肋吧。书中有一个关于阳明批判佛教的故事,充分显示了阳明的才智。具体附录二《阳明虎跑寺妙劝禅僧还俗》。但是,对于这种砸人家场子的做法,我是不赞同的。大千世界,信仰自由,你儒学就是绝对真理吗?天底下没有绝对的真理。

三、由于书中大量引用了阳明的诗文

这些古诗文给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没有一定的古文功底,这书读不下去。每次遇到大段大段的古文时,我也是需要两遍以上才能领会。所以,我断定这书绝对难以畅销。但若是研究阳明,倒是省了不少心,因为这书包罗万象,比较全。

四、引用有关阳明的神奇传说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作者在引用时也专门做了说明,并不会引起误解,同时增加了书的可读性。

五、大哲学家阳明与他的先祖不一样

不是愚忠愚孝的书呆子,他可绝对不会干卧冰求鲤的呆事。书中专门有一段与不贤的继母斗智的故事,很精彩,详情见附录一《巧用智谋惩戒继母》。但类似的事情也给了儒学中的书呆子们攻击阳明的口实,说阳明善权谋计策,阳明心学充满了权术和霸术。但单从最终促使继母悔悟从善的事实看,比他的愚不可及的先祖王祥高明何止万千倍,后世的伪儒学书呆子们根本没资格对阳明横加指责、说三道四。

六、阳明对科举的态度

阳明对科举的态度,与当时其他的某些洁身自好的大隐不一样。圣人之学为己,重在完善自己的人格,而科举之学则重在出仕,但阳明并不排斥科举,把举业比做臣子向君主进献的贡品,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里,如果不考取进士,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经世济民的理想;同时批评通过科举考试沽名钓誉的行为。

他说:仕非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认为贫困的人,做不到孝养之责,就应该参加科举。他自己也是身体力行,二次会试失败后说,世人以不得第为耻,我以不得第心动为耻。并且他还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违其所乐而投之于其所不欲。

同时他还说:通过科举学习与考试,最终级的目标是修德,“德业外无事功,不由天德而求聘事功,则希高务外,非业也。”从这里我们看出,阳明之所以成为圣人,不仅仅是学问、人品、事功,关键的是他对世间事物正确的既灵活又原则的态度,书呆子是成不了圣人的。

但令人纳闷的是,阳明这样经天纬地的大豪杰,居然特别特别欣赏孔子的弟子颜回和曾点,而不怎么喜欢有事功的子贡、子路。就是因为颜回、曾点的德行好?这两个人一生无成,何得大名于千秋万代呢?

七、阳明的诗文与书法成就

首先阳明先生是个大书法家,其书法骨挺神骏,有鹰击长空之态,继承了远祖王羲之,融合了李北海、黄庭坚和文徵明等人的书风,与同时代的文徵明比,情有余而巧不足。这方面我没有欣赏的水平,只能抄袭前人的结论。

其次阳明先生是个诗人,书中介绍了阳明先生大量的'诗与文。我个人感觉,阳明先生的诗歌,龙场悟道之前期,生活优哉游哉顺风顺水,对人生的体悟不深,整体感觉一般,是在明代也就中上游水平,当然也不乏佳句,如,山行风雨瘦能当,再如,乡心草色春同远;后期佳作多多,可能与生活的磨难有关。从这个角度看,对人生的历练与磨难,你如果挺过来更类似于财富。后来读到钱谦益的评价,居然一致,甚是得意了一把。钱谦益说,阳明的诗歌以龙场前后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刻意为文,后一阶段,龙场悟道,不复在意工拙,为文反多俊爽之气。总之阳明的诗文洋溢着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气质。

再次,是个古文大家,古文绝对超一流,纳入《古文观止》的文章不过222篇,而阳明先生独占3篇,可以想象其文的水平,其中《瘗旅文》读来涕下,《象祠记》富有哲理,《尊经阁记》大气磅礴,其他的文章也是行云流水般美文,甚至给皇帝上疏的《边务八策》读来也是鞭辟入里、荡气回肠。这个人就是一个中华历史上可遇不可求的大天才。但读古文很辛苦,第一遍基本如同嚼蜡,第二遍才看出味道,想享受要等第三遍之后,如果不读第三遍,就真的白白辛苦一番。

八、阳明的哲学成就,阳明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阳明的心学发展并非坦途,年轻时笃信朱子学,格竹子失败且身体留下病根,转而五溺(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氏),最后得罪宦官刘瑾发配贵州龙场,经过生生死死的波折后,终于了悟生死之道,最终实现龙场悟道。

阳明觉悟到,原来圣人之道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一直以来沿用的朱熹的向心外求理的方法是错误的,应该向自己的心内求理,这就是所谓的龙场悟道。是年阳明36岁,此后心学诞生、快速的成熟、蓬勃发展起来。

心学的核心思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阳明先生主张求道于心,故曰心学。这书用了相当大的篇幅介绍阳明心学与朱熹学说的异同以及发展、成熟的详细过程,这也是这书的看点,或者这书时时让人感到枯燥的原因。但如果你想研究阳明心学,那这应该是最好的读物而没有之一。

九、阳明的教育成就,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凡是有志之士,必求助于师友;无师友之助者,志之弗立弗求也。”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推动儒学发展。收门徒,门人弟子遍天下,包括朝廷大员【阳明的上级及上级的上级】、朝中同道同事、在野名仕大儒;办书院,与阳明有直接关系的书院就有七所;授课传业,心学得以风行于天下。可以说阳明之所以名扬天下,与门徒、书院、授课有绝大的关系。这点与孔子类似。

十、阳明的军事成就,一个天才的军事家。

一个儒生,不仅仅懂得计谋,而且对排兵布阵的细枝末节都了如指掌,其能耐真的无法想象。关于剿匪,一般人的感觉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是大大的了不起。当时阳明授命为赣南巡抚的时候,这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烫手山芋,人人畏惧,前任文森宁可拒绝赴任而获罪,也坚决不到任。阳明先生一生四次较大的军事行动,基本上的策略,十家牌法掐断土匪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不请狼兵避免劳民伤财,自己选拔训练乡勇组成精干的部队,然后以极少精兵对土匪,战而胜之。第一次漳州剿匪,以杀伐为主,几千精兵,不到俩月,斩杀匪徒7600人。第二次赣南剿匪,以招抚为主,基本上一个月多点不战而胜,这两次战役清除了明朝50多年的匪患。第三次对宁王之乱,仓促之间,拼凑队伍,诸般计谋连环出台,搞得宁王七晕八素,一个月用3万军队全歼宁王10万大军,活捉宁王,而自己的损失仅仅68人,让人叹为观止。晚年受命追讨南方诸族的时候,不仅仅使用武力,更多的是通过抚慰让对方驯服。

总结阳明的军事战略战术,有几个显著特点:第一是,知己知彼,不打无把握之战;第二是孤立敌人;第三是麻痹敌人;第四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第五是严惩首恶,不在多所杀伤;第六是强调军队纪律。阳明的很多军事实践,给予后人启发多多。仔细看看阳明的战略战术,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何其相似。这样的军事天才,只能让人高山仰止。

十一、阳明为什么不受重用?

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阳明,历经明孝宗弘治皇帝、武宗正德皇帝、世宗嘉靖皇帝,尽管有非凡的政治与军事才能,却始终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原因何在呢?世宗说,王守仁放言恣肆,诋毁先儒,号召门徒,声附虚和,用诈任情,坏人心术。世宗认为,阳明肆意传播自己的学说所造成的后果,远不是他的军功所能抵消的。阳明以中等官吏的身份,门生多为朝廷大员【阳明的上级及上级的上级】、朝中同道同事、在野名仕大儒,如果得到重用,那他的影响还了得?皇帝怎么能够不忌惮?

其他朝中大臣如一心为国、清正耿直的大学士杨一清辈也是竭力反对重用阳明,这书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就是坚守朱子学的儒生,坚定的认为阳明的心学是异端邪说。杨一清也不例外。通读了全书,仔细思考,阳明心学的问题在于包容性不够,阳明心学既反对老庄与佛教,也反对朱子学说。这就为他的学说树立了太多太多的敌人。刚愎自用、不学无术的嘉靖皇帝排斥阳明心学,陷于教条的朱子学儒生也排斥阳明心学,佛道更是排斥阳明心学。阳明心学及阳明先生更应该多从自己的角度寻找原因。这才是朝廷对阳明始终不得不用,但绝不重用的原因啊。

十二、孝宗托孤,所托非人。

史书说,明孝宗算是有明一代屈指可数的贤君,但对边防毫无建树,对阳明的《边务八策》也是无动于衷。临终托付的顾命大臣刘健、谢迁等人,也只是一些忠诚义愤有余、智慧谋略不足之士,武宗即位伊始,刘瑾大打感情牌,轻松打垮了这些所谓的顾命大臣,导致刘瑾八虎擅权。儒家口口声声讲“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那么谏君呢,就可以苦逼与威胁吗?后世儒生居然嘲笑阳明先生的智慧谓诈,可悲。孝宗皇帝的贤字也值得推敲。

十三、圣人述而不作?

阳明重在龙场期间,曾写过一部《五经臆说》,没有出版,反而晚年一把火烧了。此后再没有什么专著,若无弟子们编篡的《传习录》,阳明可能就真的只能是个普通的文人了。孔子如此,阳明亦如此,圣人都述而不作吗?这种智慧的浪费殊为可惜。古人叹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哪里是没有英雄,盖英雄不发声耳。

十四、道德完人

因夫人诸氏不能生育,阳明一直到52岁仍然无子无女。直到52岁时,主夫人去世,阳明续弦张氏生子正忆。那个年代的人,即使普通人,这样的情况也是不能想象的,何况类似阳明这样的高官大员。佩服阳明的道德情操,圣人就是圣人。

史上关于阳明的负面记载一丁点儿也没有。但可爱的度阴山同学依据阳明的新建伯府第工程浩大,猜测阳明可能在平定宁王之乱时,发了横财,认为这是伟大阳明的另一面。我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试想在宁王之乱后,武宗身边的佞臣一直在找阳明的麻烦,如果真有贪占巨额财宝的事,那不是自寻死路?而且当时,阳明的政敌那么多,阳明心学也从来没有在朝廷占据主导,这样的事怎么会没有一点点蛛丝马迹呢?所以对阳明的道德财产不靠谱。史书记载,嘉靖皇帝刚上台时,赐阳明新建伯府第,这庞大的府第应是嘉靖同学为拉拢朝臣为之。

十五、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

如果没有兵部尚书王琼的慧眼识英、鼎力举荐、竭力放权,绝不会有阳明的盖世军功。当然,如果没有这盖世军功,阳明仍然是个了不起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但应该不会让后世之人那么高山仰止吧。韩愈说的好:世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

苏东坡传读后感「精品」

导语:《苏东坡传》,作者林语堂。书中讲述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性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以下是小编整理苏东坡传读后感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苏东坡传读后感1

《苏东坡传》,作者林语堂。写书人与被写人的名字都如雷贯耳,所以,这是一本含金量非常高的经典之作。

当时读它依然带着一些目的性和应急性——为了讲好《大学语文》的一节专题,即《宋代文学的集大成者——苏东坡》。后来了解到,这本书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古人之中,我最喜欢苏东坡,首先是喜欢他那些“明月几时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等等朗朗上口的诗文,再就是被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乐观态度所折服,读完这本书后,更觉得他“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也只有林语堂林大师的如椽之笔能把他夸尽、写真、写活。林大师说:“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而我们知道,有时我们爱上一个人,或者将之视为偶像,()是因为我们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这样的人是我们穷极一生也无法成为的,无论是先天的天赋,还是后天的风骨气韵,或者是大时代给与的波澜壮阔。我们挣扎在自己的人生里,一不留神就变成了尘埃,那么渺小,那么为现实所迫,一切都是有理由的不得已,因此别人的闪光天赋和放任性情就成了我们在暗夜里羡慕嫉妒恨的标的之一。

对韩寒如此,对迈克尔杰克逊如此,对苏东坡更是如此。苏东坡的智慧与才情,不但惊艳了同时代的人,还穿越了千载的'悠悠岁月,温暖着我们,和我们同悲同喜。这样活泼泼的生命,这样平易近人的古人,这样的心胸才华,这样跌宕起伏的命运和他在命运流转之间表达出的达观幽默,享受生命的态度,真的是古今中外再找不出第二个出来。

每当想到世间曾经有一个这样伟大而温暖的灵魂生活过,我就觉得非常感动。苏东坡用他的文,他的行,他的人,让我看到了生命的一种境界。

苏东坡传读后感2

上次挑灯夜读,还是上大学那会干的事。那时宿舍晚上11点断电,为了应付第二天的考试,熄灯后只得跑到楼道借着路灯临阵磨枪,天冷时还得背床厚厚的被子。时过经年,最近竟又为了一本《苏东坡传》心甘情愿地熬到深夜。

平素读书机会甚少,更难得一本书读两次,唯独这本《苏东坡传》在几年前读过之后让我念念不忘,特意买来再次拜读。这本书何以如此吸引我?不外乎两个人的原因--主人公苏东坡和作者林语堂。

苏东坡之天纵才情已不必多说,书中妙手着文章的例子比比皆是。苏诗不少见,但书中引用的诗文都结合了诗人的生活情景,每一句都是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借诗人之口自然吟咏而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读来更觉鲜活可感。

东坡先生生性豁达,喜好交游,常人也有机会和他举杯共饮,寻幽探胜,当他在月夜孤舟上发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慨叹时,孰能不神往?这是和东坡先生同时代人的幸运,但他们也是不幸的,苏东坡所在的时代正是宋朝由盛转衰的几十年,对黎民百姓来说这就意味着动荡和灾难。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就苏东坡个人而言,急剧变革的时代和积极入世的他相互成就,但其坎坷的命运从一开始也就已经注定。数十年宦海浮沉,陷于流俗与通变之争,苏东坡历经颠沛流离,妻离子散,一度穷困到无炊米度日。作为元佑党人的精神领袖,他为民请命,忠言直谏,抗争不息,却未曾有丝毫妥协与退却。

自始至终,苏东坡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超凡的智慧在出世与入世的钢丝上行走得游刃有余。他又是至情至性之人,对亲人、爱人、友人的厚重感情浩浩汤汤,充盈在胸,随意喷涌即是锦绣文章。

面对多面的、立体的苏东坡,细数其功无疑是徒劳的,往往挂一而漏万--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天才可以感知却无法琢磨。读苏传,其实是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和心灵的伟人生活,即便诗人已作古,但他留给我们的心灵的喜悦和思想的快乐却如江风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回到题目,不得不提另外一个才子--林语堂。老实说,这本书和现下主流文学风格相去甚远,缺乏足以引爆眼球的元素,但它的吸引力恰恰来自于它的纯粹。诚如作者所言,他写这本书只是“以此为乐”,当然也是源于他对苏东坡的喜爱。

在这样一种创作动机下,写出的作品自然格外隽永耐读。作者不是隔岸观火,读者就容易置身其中,着了迷的人好像和这本书订立了某种盟约,只要一翻开书就身不由己地紧随内容的铺陈或喜或悲,及至读到苏东坡去世一节,终于忍不住掩卷长叹。

叹息未已,忍不住又翻开继续往下读,再翻页,书行此处戛然而止--读者肯定会嫌不过瘾--书也许可以续写,但人生没有续集,世上断不会再有第二个苏东坡式的人物了。不过,又何必拘泥于此呢?“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诗人在千年前就已经给我们留下了答案。

昨天一时兴起和友人夜访月湖,兴尽归来已是丑时。随心而至,寄情山水,自谓有东坡遗风而窃喜。及至翌日,信笔而书,千字乃止,是以为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3

回想我对苏轼的记忆,从小学开始就开始接触他,中学时期更多的诗词,说起来人人会唱的《但愿人长久》……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宋代的著名书法家、画家。除此之外,大概就是初三那年一位讲作文的语文老师的讲述了吧。老师非常喜欢苏轼,仔细的讲述了苏轼的生平,讲到最后竟声泪俱下,让人动容,给我很深的印象。然而,以后想想也并没有什么实感。

这次看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颇有感触。为东坡潇洒之诗词所倾倒,为东坡人生之坎坷而叹息,为东坡不羁之情怀而钦佩,为东坡之真性情而感动。林语堂先生形容东坡为:“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以为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的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所有这些都可以和东坡一生的轨迹吻合。在这所有中,我觉得真性情的乐天派最能形容东坡。他是那种心中有感触不得不吐之为快的人,因此后代有了无数的好诗词,也因此他自己一生都被小人诽谤,但也不知“悔改”情动嘴开,自己也说“我真是不可救药”;他是那种游离在入世和出世之间的人,从年轻时的积极入世为官,到几经升迁贬职最后只想卸甲归田,他执行着佛教的思想在他所任职的一方为百姓造福也为自己修炼;他是那个一生都不缺乏声誉的人,既以此享过好处同时也牵累过不少人,然而却能毫无架子躺在菜田里同农人谈天说地纵使农人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是那个纵情于山水、美酒之人,纵情山水的同时也装点山水,这便有了苏堤,品酒之时也尝试酿酒,虽然只是在酿酒过程中把自己灌醉而已;他是那个可以忍受人生巨大起伏的人,坎坷的道路上我没有看到泪水,看到的是坦然、淡然和心平气和的喜悦,每到一处地方,他都与自然融合与当地的百姓融合;他是那个翛然落拓的浪漫主义者,在深夜扁舟,在承天寺夜游,在月下饮酒赋诗;他是那个深得几代皇后喜爱的诗人,让我对这几位女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是一个胸怀宽广如海的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予生”。

这些所有的零零碎碎的感触,其实都能是一个真性情的表现吧--只有最纯真、最率性、最真实的人才能如此的可爱、如此的潇洒、如此的热爱生活、如此的另人感动。从东坡的身上,我可以感受到一种爱、喜悦、快乐、平和的力量,从他的诗中,从他的经历中散发出来。我彷佛可以看到他举着酒杯漫步在月下、拿着锄头快乐的耕耘并自比陶潜。在人的一生中,总要有几个精神偶像的,苏东坡就应该是其中一个。在面对人生的坎坷的时候,我们自己的态度很重要,是笑对苦难呢?还是一蹶不振?有的时候是我们自己圈住了自己的心,慢慢得使自己不能放开,不能释怀,不能真真实实的去感受生活。不要怕苦难,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生活赋予我们的是什么,才能真正用心去珍惜!从今天起:“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予生”。

内经:阳明脉解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

阳明脉解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

【翻译】黄帝问道:足阳明的.经脉发生病变,恶见人与火,听到木器响动的声音就受惊,但听到敲打钟鼓的声音却不为惊动。为什麽听到木音就惊惕?我希望听听其中道理。

【原文】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

【翻译】岐伯说:足阳明是胃的经脉,属土。所以听到木音而惊惕,是因为土恶木克的缘故。

【原文】帝曰:善。其恶火何也?

【翻译】黄帝道:好!那麽恶火是为什麽呢?

【原文】岐伯曰: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

【翻译】岐伯说:足阳明经主肌肉,其经脉多血多气,外邪侵袭则发热,热甚则所以恶火。

【原文】帝曰:其恶人何也?

【翻译】黄帝道:其恶人是何道理?

【原文】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翻译】岐伯说:足阳明经气上逆,则呼吸喘促,心中郁闷,所以不喜欢见人。

【原文】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

【翻译】黄帝道:有的阳明厥逆喘促而死,有的虽喘促而不死,这是为什麽呢?

【原文】岐伯曰:厥逆连藏则死,连经则生。

【翻译】岐伯说:经气厥逆若累及于内脏,则病深重而死;若仅连及外在的经脉,则病轻浅可生。

【原文】帝曰: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

【翻译】黄帝道:好!有的阳明病重之时,病人把衣服脱掉乱跑乱跳,登上高处狂叫唱歌,或者数日不进饮食,并能够越墙上屋,而所登上之处,都是其平素所不能的,有了病反能够上去,这是什麽原因?

【原文】岐伯曰: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

【翻译】岐伯说:四肢是阳气的根本。阳气盛则四肢充实,所以能够登高。

【原文】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

【翻译】黄帝道:其不穿衣服而到处乱跑。

【原文】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

【翻译】岐伯说:身热过于亢盛,所以不要穿衣服而到处乱跑。

【原文】帝曰: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

【翻译】黄帝道:其胡言乱语骂人,不避亲疏而随便唱歌,是什麽道理?

【原文】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翻译】岐伯说:阳热亢盛而扰动心神,故使其神志失常,胡言乱语,斥骂别人,不避亲疏,并且不知道吃饭,所以便到处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