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看问题要全面
引导语: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既描绘了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又蕴含了苏轼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字词注释:
题西林壁:题,书写,题写;西林,是指西林寺,位于江西庐山。题西林壁的意思就是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横看:从正面看。因为庐山是南北走向,所以横看就是从东向西去看。
侧:侧面的意思。
各不同:各不相同。
缘:因为,由于。
白话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他像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像高耸入云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不同角度去看庐山,它都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正是因为我自身就处在庐山之中。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当时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建树。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迈,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作品传世。
作品赏析: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看清庐山的真正形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作者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山峰的奇秀景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刻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语浅意深,借景说理,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完全没有刻意雕琢的习惯,他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舒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说过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时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题西林壁》作文
《题西林壁》是一首诗中优化的诗作,作者是苏轼。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题西林壁》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题西林壁》作文篇一
在这秋高气爽,金风送暖,秋色宜人的季节,大诗人我到江西庐山游玩。
我一下马车,就呼吸了一下庐山的新鲜空气。举目四望了一下周围,只见山峰连绵起伏;仿佛像骆驼,又像仙女。横着看像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看又像陡峭的山峰。
看了这边的景色,苏轼又像前缓缓前行。我停下了脚步,观赏了路旁的树木,“银树像一把扇子,风儿一吹它就不停的扇;银杏树的叶子像一个个火红的脸蛋,万物是多么美呀!”我不禁的赞叹。
接着我又往前走了走,又在一处美不胜收之地停了下来,我又赞美道:“这奇形怪状的石头里的水多么清澈;”并且还赞叹道:“庐山风景真美,处处是青山。”
沿着山峰行走,我在一个地方站了一下准备路准备看庐山的其他风景,却沉默了一会拿出笔,在一个石壁下写了一首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此庐山就吸引来了成千上万个游客,去看游客是否跟我写的一样奇妙。
《题西林壁》作文篇二
这天清晨苏轼刚起床,就收到了一封信,他好奇地拆开,只见上面写着:我听朋友说庐山的景色很奇特,明天庐山不见不散,你的好友张颖杉。苏轼看完了信件,自言自语地说:“庐山美名传千古,不过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明天就和她一起去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
第二天苏轼与张颖杉碰面了,苏轼一身白衫,手握折扇,文气邹邹地对张颖杉,做了一个揖,说,“小张,小张,好久不见。”张颖杉也作揖回答,“老苏,老苏,别来无恙?”二人寒暄过后一起来到了庐山,哇路上的景色真是美,苏轼赞叹道,他对张颖珊说,“原来真如大家口耳相传的这样啊,真是名不虚传!”只见庐山里一条美丽的瀑布像丝带一样,洁白如缎,飞流直下,山上的树都很青翠,郁郁葱葱,给庐山披上了一件朦胧的绿纱衣,云雾缭绕,使人感觉像进了仙境一般。
随着二人越走越深,只见在山谷仰头看,庐山像一位高大的将军,威风凛凛;走到山腰再看时,庐山像一个温柔的母亲一般,把一切轻轻抱在怀里;待二人正在山顶俯瞰,庐山则像一位披着青衣的舞女,翩翩起舞,云雾是她光洁如玉的肩上几条轻扬的丝带。
苏轼赞叹不已,出口成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刚念到这一句,张颖杉小友就来了个问题,“这句是什么意思呢?”苏轼回答道,“意思就是横看庐山就像绵延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则如峭拔的高峰。再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景色又各不相同。”张颖杉听完默默思考,你看你之前还不相信庐山的美,现在都念起诗来了。正想着,又听到苏轼继续念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张颖杉双手一拍,大喊道,“这句我知道,意思就是我不知道庐山真正长什么样,只因为我自己就身在庐山之中,对不对?”苏轼哈哈大笑,摸着张颖杉的头说,“对的,就这个意思!”
后来在回去的路上,我们二人还一起讨论着庐山的美,还有这首诗。我真的很佩服有才华的苏轼。
《题西林壁》作文篇三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夏姑娘悄悄地退到幕后,秋姑娘粉墨登场,苏轼带着他的老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妹妹苏小妹一起去庐山游玩。
庐山的空气真是太新鲜了,苏轼深吸一下,真像进了天然氧吧一样。苏轼举目四望,周围的山岭一座挨着一座,像一只只绵羊,又像一条条青绿色的蛟龙,它们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半山腰轻轻地笼着一层薄雾,一座座山就像一位位仙女披着面纱在舞动……庐山真是名不虚传!
苏轼一边牵着老父亲,一边喊弟弟妹妹跟紧了。他们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前行。路旁许多参天的古木挺立着——银杏树拿着小扇子,枫树在摇摆着自己的身子,好像在展现它那优美的身材,展示它如火般的热情……
沿着山峰前行,突然奇迹出现了——庐山的山岭改成了山峰的模样!山峰有的高耸入云,直插云霄;有的像一把利剑……那里怪石嶙峋,千姿百态。苏轼拿出毛笔,挥笔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此以后,《题西林壁》这首诗引来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人们慕名而来,想亲眼目睹庐山的神秘面目是否和苏轼写的一模一样。
题西林壁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品赏析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注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题西林壁作文改写
题西林壁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题西林壁作文改写,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yiyyy.com/wenxue)。
篇一:题西林壁作文改写
金秋时节,晴空万里,苏轼与他的父亲、弟弟、妹妹一同去秋色宜人的庐山西林寺游玩。 苏轼与他的家人来到庐山。苏轼他们下了马车,迫不及待地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仿佛来到了天然氧吧一般。 苏轼举目四望,只见山峰一座挨着一座,连绵起伏:像一只只绿色的小绵羊;又像一条青绿色的蛟龙;更像一个个披着面纱的仙女,一阵风微微吹过,仙女就翩翩起舞。 苏轼牵着年迈的父亲,与弟弟妹妹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地前行。一中上参天古木,郁郁葱葱。银杏树似乎在扇动着金黄的叶子,枫树叶火红的脸蛋,好像在欢迎苏轼与他家人的到来。小溪唱起了优美动听的歌:“叮咚——叮咚。”时而快,时而慢。 又走了一阵子,苏轼看了看庐山,突然奇迹出现了——苏轼看见了山峰的新面目!刚才连绵不断的山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它们直插云霄,有的山峰像把利剑,有的像嫩绿的竹笋……怪石嶙峋:有的怪石像一个桃子,有的像老人头,还有的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雏鹰……让苏轼觉得走进了梦幻一般的仙境。 苏轼诗兴大发,与家人快步来到西林寺,从包里拿出笔墨,在西林寺的壁上写下一首诗: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与家人游玩一日,尽兴而归。但这首吸引着许多人来庐山游玩,欣赏景色,诵读古诗……
篇二:题西林壁作文改写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夏姑娘悄悄地退到幕后,秋姑娘粉墨登场,苏轼带着他的老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妹妹苏小妹一起去庐山游玩。
庐山的`空气真是太新鲜了,苏轼深吸一下,真像进了天然氧吧一样。苏轼举目四望,周围的山岭一座挨着一座,像一只只绵羊,又像一条条青绿色的蛟龙,它们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半山腰轻轻地笼着一层薄雾,一座座山就像一位位仙女披着面纱在舞动……庐山真是名不虚传!
苏轼一边牵着老父亲,一边喊弟弟妹妹跟紧了。他们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前行。路旁许多参天的古木挺立着——银杏树拿着小扇子,枫树在摇摆着自己的身子,好像在展现它那优美的身材,展示它如火般的热情……
沿着山峰前行,突然奇迹出现了——庐山的山岭改成了山峰的模样!山峰有的高耸入云,直插云霄;有的像一把利剑……那里怪石嶙峋,千姿百态。苏轼拿出毛笔,挥笔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此以后,《题西林壁》这首诗引来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人们慕名而来,想亲眼目睹庐山的神秘面目是否和苏轼写的一模一样。
篇三:题西林壁作文改写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啊,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是看不够的.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都会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而就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经常如此啊.所以说,与苏轼同时代的文学家王安石先生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