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彝家娃娃的语录 《彝家娃娃真幸福》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辉南县实验小学的音乐教师——于婷婷,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第二册第八单元“幸福生活”中《彝家

《彝家娃娃真幸福》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辉南县实验小学的音乐教师——于婷婷,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第二册第八单元“幸福生活”中《彝家娃娃真幸福》一课。

一说教材

这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作品通过对彝家娃娃在喜庆佳节中狂欢歌舞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歌曲的歌词简洁形象,旋律欢快、跳跃。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用有表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掌握简单的彝族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

3.了解彝族民俗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思想感情。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放在对彝族舞蹈动作的熟练掌握上。

三. 说教法学法

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针对儿童好新、好奇、思维活跃,集中注意持久性较差,但容易对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产生兴趣等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采用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1.音乐律动 引入新课

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课的开始我设计了复习音节,唱音节做律动环节,这一环节的出现,不但巩固复习了音乐理论知识,为唱好歌曲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歌曲导入部分教师置疑: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学生思考,答疑。紧接着教师引入本课内容: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另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想一想 。这里先不告诉小朋友是哪个少数民族,给他们设个悬念,引导他们认真欣赏歌曲。

2.视听结合 学唱歌曲

(1)课件展示了解民俗

通过多媒体的图片展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彝族民俗,从视觉上感受彝族人们的风土民情,了解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特色,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的整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意识。

(2)初步了解歌曲结构

请同学们欣赏歌曲第一段,听完后找出歌曲中哪句歌词印象最深?它在歌中出现了几次?是出现在句首还是句尾的呢?(欣赏两遍)通过这三个问题,让学生了解到这首歌曲一共有四个乐句,从而对歌曲有个整体把握。

(3) 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再次欣赏歌曲第一段,教师与学生共同律动,用手势区分出四个“阿里里”的低位置,中位置和高位置。在这里,教师按照歌词的旋律走向把四句“阿里里”音乐卡片贴在黑板上。然后通过师生接唱歌曲初步把握歌曲;(教师用“LA”和学生接唱“阿里里”,)教师把相同的乐句用红花表示,不同的用树叶表示。通过这种图形的方式,学生对歌曲的结构和旋律就一目了然了,为学唱这首歌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降低了学唱的难度。

(4) 熟练记忆歌曲内容

教师请学生再次欣赏歌曲第一段,说出歌曲唱了什么内容,同时,教师把歌中的内容都用文字和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把歌词记住了。通过前面几遍歌曲的欣赏和接唱,学生已能熟练地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此时注意:要提醒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5)合作讨论 创编歌词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词创编: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我们能不能把唱歌和跳舞也编进歌里唱一唱?学生可以采用相互讨论的形式完成。这一环节,很自然的解决了这首歌曲的第二段歌词,同时,课件出示歌名《彝家娃娃真幸福》,请学生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6)加入律动 激发热情

歌曲基本学会以后,教师示范简单的彝族舞蹈律动。等学生熟练地掌握律动后,一起听着歌曲手拉手跳一跳,在“阿里里”的地方双手举过头顶,同时口里喊“嘿嘿“。此时,教室里气氛达到高潮,学生情趣体验和体态语言水乳交融。

3.课堂延伸 结束总结

最后,教师请问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少数民族的歌舞?并且告诉他们,以后我们还会接触到更多更好听的少数民族音乐,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

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着眼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的研究,用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但是教育研究是永无止境的,请评委老师直言批评和指导。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教学反思

一、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律动、歌唱、舞蹈、为歌曲伴奏、创作等等,这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程度的差异,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与爱好,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在教授学生歌唱技巧的时候,我说的是“声音要甜美一些,轻巧一些,表情要笑起来,咬字吐字要清晰”,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些话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概念,太笼统,学生并不理解其真正的含义,所以如何使用让低年级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问题,也是下一步教学中急需改进的。

三、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师和学生水乳交融的活动中展示评价的总结、矫正、促进和催发的教学功能。教学中,我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方法,及时准确的评价学生。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反思

轰轰烈烈的艺术课改实验至今已有四个年头,在这过程中我们曾困惑、迷茫,也不断地研究、探索,总结,在思索中前进。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艺术课中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淡化基础技能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知识,整合的内容太多、大杂烩等。针对这些现象,我一直在思考,在上这课时,我考虑既有艺术课的特色,又围绕音乐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我努力在艺术课教学模式上加以改革,融入新的教育思想,力争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扎实有效、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一、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音乐的艺术,最好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才能表现的,但是艺术的音乐关键首先要使人有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欲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要让他们愿意学、乐意学。有感才有受,有感才有智,要不然,再简单的音乐技能技巧训练,也只能成为机械的操练,呆板的重复。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选择了2/4X X | XX X ||的节奏,先念拍、再击拍、然后用脚跺拍,还让学生围着桌子跺节奏,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熟悉旋律。在识谱教学中,先采用柯尔文的手势分别练唱音符,再采用划旋律线的方法使学生对音高有一定的概念,然后由老师和学生接口唱,使学生对为新授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的识谱教学做了铺垫,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这样,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开发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才干。

二、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教师主导”是实,“学生主体”是虚,习惯于教师唱,学生学,这种学习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情绪之中,他们不可能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要使学生乐于学习,就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学习情绪。在本课教学中,从识谱、歌曲处理、表演,教师尊重学生的创造和实践,教师不是一味的讲授,而是以多种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例如:在学生学会歌曲后,教师采用领唱和轮唱的演唱形式,提高学生的歌曲演唱能力,轮唱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我采用了全班学生和蝶片播放的声音进行轮唱,学生就易于掌握,而且达到了轮唱的效果。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融歌舞于课堂教学中,使教学生动活泼,特别是最后的《阿细跳月》的舞蹈,老师能利用课堂资源,带着学生围着圆圈跳舞,使气氛达到高潮。

三、重视艺术人文素养

艺术课程把自己的课程性质定位为人文性,强调围绕人文主题进行艺术学习;重视营造艺术能力形成的环境,强调学生在所营造的环境下学习探索艺术;重视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在明确艺术知识技能与艺术审美能力教学目标的同时,强调提高生活情趣,培养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的品质等充满人文关爱的教学目标。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彝族的乐曲、歌曲、舞蹈中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图片出示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服饰文化等,最后跳起《阿细跳月》,浓浓的民族风情贯穿始终,体现了艺术教学的美。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着不足,如语言不够简练,学生阿细跳月的舞蹈的舞步不够整齐,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

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教学反思

《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彝族舞曲,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采用典型的彝族民歌音调和节奏写成,短小简洁,适合边歌边舞,体验彝族音乐的特点,感受彝族民歌特有的韵味。 二年级学生对少数民族掌握的不是很多,对于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程度的差异,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与爱好,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在教授学生歌唱技巧的时候,我说的是“声音要甜美一些,轻巧一些,表情要笑起来,咬字吐字要清晰”,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些话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概念,太笼统,学生并不理解其真正的含义,所以如何使用让低年级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问题,也是下一步教学中急需改进的。 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如何聆听音乐。

(1)初听,要求学个民族的`人们是怎样唱歌的?听出次数最多的是哪一 词?“阿里里”这个词。

(2)复听。接着倾听时,要求听出歌曲中出现了几个“阿里里”?每个词里里的高低位置相同吗?

3)再听。学生用轻声哼唱。熟悉后,师生接唱。 在歌曲的拓展部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彝族的自然风光、彝族服饰、歌舞等一一呈现,深深的吸引了学生,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上完这一课,学生对彝族充满了向往之情。总之,这堂课充分高效地利用了多媒体。另外,注重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做到有要求的聆听,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聆听音乐。再次就是学科间的整合在这一节课中也充分体现,学生不光领略到音乐的魅力,还了解了地理、美术等相关学科的综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