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纳木错的优美句子 纳木错优美散文 我们在拉萨市参观了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后,我就开始有胃部不适的感觉了,我知道这是高原反应。再怎么努力都忍不住胃内翻江倒海般的折腾,头部

纳木错优美散文

我们在拉萨市参观了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后,我就开始有胃部不适的感觉了,我知道这是高原反应。再怎么努力都忍不住胃内翻江倒海般的折腾,头部也有很不舒服的感觉,我放弃了吃晚饭,无论同事怎么劝我都不敢吃,甚至不敢坐到他们吃饭的桌子旁边。不一会儿,一位同事向我走来,她说她也不想吃饭。我们远远地静坐着等他们,甚至不敢说话,唯恐刺激了那敏感的、引起不舒服的神经。

回到宾馆,我来不及洗漱就躺下,睡了一觉才感觉清爽了。

第二天早起,我告诉同事说,我不想去纳木错了。她问为什么,我说我怕高原反应。她说,我们这么远来了,应该挑战一下自己。我说到了这把年纪,我不想挑战了,再说,我知道高原反应的严重性,不敢冒险。但吃过早饭后,我感觉一切良好,就又和同事一起出发了。

一出拉萨市,驶上通往纳木错的路上,我就觉得来值了,不来就真的后悔了。因为晶莹的蓝天,剔透的白云,明朗的太阳,使我更加明白“清新”这个词的含义。辽阔的草原泛着冬天草的金黄,金黄的草原在太阳的照射下,仿佛熠熠闪光。群群牦牛在金黄上,在蓝天下,有白云陪伴,在悠闲吃草。我发出惊呼,发出赞叹:原来天真的.可以这么蓝!云真的可以这么白!太阳真的可以这样明朗!草原来还可以黄的像绸缎(因为,随着车子的奔跑,黄色的草原仿佛像飘动着的绸缎一样后移着)!

途中还看到了座座雪山。座座雪山静默在高原之颠,仿佛是忠实的卫士,守卫着高山上的草原、湖泊。

途中经过羊八井,羊八井海拔4300米,有我国温度最高的地热水,出水温度竟高达92度,要知道此处开水的温度才80多度。据说若是在寒冷的冬季,就会看到远处的白色雾气虚无缥缈。到达羊八井的时候,导游让我们下车观看,果然在远处看到袅袅白烟冉冉升起、飘散。我惊呼着让同事快拍下这一景观,可惜的时,我下车时谁都没有带下相机。

经过四个小时的车行,我们到达5190米的那拉根山口,这是青藏高原的最高峰,站在那拉根山口瞭望,前方山下一片辽阔的蓝色水域呈现眼前——圣湖那木错! 此时的纳木错像是一条深蓝色的粗线,横在雪山脚下。

纳木错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近2022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南岸就是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山水相依,传说它们是一对情人。我避开喧闹的人群,静静地漫步在圣湖边,仰望与她相依的念青唐古拉山,联想翩翩。

湖水时而涌动拍岸。她是不是在深情地呼唤?还是撒娇呢喃?唐古拉山含情默默无言。他是不是在用他的伟岸把木措湖环绕在怀间?还是在温柔地回应着木措湖的深情地呼唤、享受着木措湖的撒娇呢喃?

美丽神奇的纳木错的写景散文

我在西藏工作多年,曾先后两次到海拔50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那根拉山口,从高处远远看到纳木错湖,像一块巨大的通灵宝镜静静地卧在蓝天白云之下,心中充满了神奇和向往。

车子沿着曲折山路,左转右拐,盘旋而下,直到山坡下纳木错扑入了眼帘。到了湖边,才真切感受到纳木错的神奇。

我兴奋地在湖边走着,伫立着,细细观赏湖面,近岸处,湖水清澈见底,偶尔能见到鱼在水里游动跳跃;远一点,浅蓝色的湖水泛着珍珠似的浪花;再远一点,水天交际处,湖水蓝得格外纯粹,如雨后初晴的天空,又如光滑莹润的宝石。

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湖面海拔4718米,湖水悬在空中,形成一个美妙的“天湖”的美名。在晴好的天气,纳木错湖呈现出蓝白相间之色。蓝的天伴有漫天变化着不断滚动的白云,是那么的`透亮。随着微风吹动,湖面卷起层层浪花,浪花犹如人的呼吸,有节奏地曼妙地向远处推进。水天相融,浑然一体,似有身临仙境之感。处于水天之间的,还有连绵不断的念青唐古拉山皑皑白雪,好似白色盔甲,宛若勇敢的卫士守护着这颗冰川上的明珠。

这如海水的蓝与洁净的白相间相融,也在雪域高原编织出神奇的传说。相传,纳木错是帝释天的女儿,与念青唐古拉山结为伉俪,相依为命。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诸神灵中最具权威,拥有广大无边的北方疆域和丰富的财宝。念青唐古拉山神化为凡人相貌,着一身白色绸缎,头戴白色盔甲,骑着白马,右手高举马鞭,左手拿着念珠;纳木错骑着飞龙,腾云驾雾,右手持龙头禅杖,左手拿着佛镜。马龙相亲相爱,相伴飞腾。这是多么富有想象力的神话故事。

沿湖岸行走,看到两块巨石兀立面前,名为迎宾石。不远处两堆碎石上插满大小不同颜色的经幡迎风飘扬,表达广大信徒对神湖的敬仰。湖中有三个小岛屿立于蓝湖之中,民间传说那是佛的化身。很久以前,藏传佛教的高僧,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认为是胜乐金刚的道场,并创立藏历羊年设坛大兴法会。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所以每到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长途跋涉,前往转湖一次就感到心满意足,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和幸福。纳木错神湖名气很大,具有很高的神圣性,是善男信女朝圣必去之地。从古至今,中外香客纷至沓来,不惜长途跋涉,虔诚顶礼膜拜,一面用手捻珠,一面口中念念有词,绕湖转经,磕长头。

纳木错湖从东岸到西岸全长70多千米,由南岸到北岸宽30多千米,200多千米长的湖岸,有的人甚至要好几个月才磕完一圈。信徒们磕累了或到天黑自己记下记号,第二天继续往前磕。我两次去纳木错,都是深秋,高原气候已经寒意逼人。我看到许多信徒穿得很单薄,磕得大汗淋漓,有的磕得头破血流。有一个男孩只有七八岁,额头和膝盖都磕破流着血。我劝他把受伤的地方包扎好再磕,他幼稚黑红的脸蛋上,闪着黑豆似的眼睛,看着我点了点头,似乎明白我的意思,但又一往无前地磕了起来。那种虔诚到忘我的精神,让人难以想象,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纳木错湖边还有五个半岛,从不同的方位凸立湖面。扎西半岛最大,岩洞里常年住着很多在此修行转经的喇嘛,全靠藏民众供养生活。岛上林立很多石柱石峰,似象鼻,如人形,像松柏等多姿多态。岛上还分布很多形状各异的溶洞,且各有其名,诸如量身洞、阴阳洞、合掌洞、善恶洞等,各有其意。藏传佛教认为,一个人做善事还是做恶事,上天会知道的。无论何人,只要行得正就能从每个洞中穿过,反之就要反省自己的言行,这是佛祖的警示。

纳木错湖,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盆地,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湖水退缩,湖面逐渐缩减而形成如今的神湖美景。由于湖水的滋润,湖滨草原水草丰美,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初夏,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湖泊周围常有狗熊、野牦牛、野驴、岩羊、狐狸、旱獭等野生动物栖居。湖中盛产高原的细鳞鱼和无鳞鱼类。湖区山坡上还产虫草、贝母、雪莲等名贵药材。

身在神湖的美景中,深感大自然造化之绝妙。山与水相依相融,冰雪消融,滋润湖水;湖水又像慈母,养育了湖畔绿茵茵的丰美草场。触动我们心灵的还是这片美丽神奇的湖水,荡涤着人们的心灵,使雪域高原孕育出这块蓝白相间的通灵宝镜,留下大自然神奇之美。

西藏纳木错的导游词

纳木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现存的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

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两县之间。湖南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湖开狭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为1940平方公里。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运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层受到挤压,有的褶皱隆起,成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间盆地。纳木错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早期的纳木错湖面进非常辽阔,湖面海拔比现在低得多。那时气候相当温暖湿润,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就如同一个大海。后来由于地壳不断隆起,纳木错也跟着不断上升,加上在距今1万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是干燥,湖水来源减少,湖面就大大缩小了,湖泊则被抬升到现在的高度。现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青藏高原的窝尔巴错,湖面海拔虽达5465米,但窝尔巴错面积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虽有著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积达8330平方公里,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仅3812米,比纳木错低将近1000米。

纳木错的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内陆湖。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湖水苦咸,不能饮用,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

纳木错,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蒙语腾格里,意为“天”,这是因为湖水湛蓝明净如无云的蓝天,所以名之。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银涛,倒映于湖中,肃穆、庄严,极自然之致。湖中有3个岛屿,东南面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半岛,发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桥、溶洞等,景色美丽多姿。

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亦为一自然奇景。

纳木错的资源相当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藏量均很大。湖中盛产鱼类,细鳞鱼和无鳞鱼成群结队在湖里游弋,主要是鲤料的裂腹鱼和鳅科的条鳅。这些鱼和平原地区的同类鱼不一样,是200万年以来,由这里原有的鱼类,随着地壳地隆起,适应高原的特殊环境,逐步变异演化而来的。有些鱼还保留着头大尾短的原始特征。裂腹鱼一般可长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长到七八公斤甚至几十公斤。过去由于藏族没有吃鱼的习惯,湖鱼自生自灭,从不怕人,人近湖边,鱼儿纷纷游来。每当夏季,湖中的鱼群从湖泊深处游到湖边滩地、河口产卵时,往往随手即可抓获。

纳木错有罗萨、打尔古藏布、查哈苏太河等水注入。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台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寒冬。夏天的纳木错最为欢腾喧闹,野牦牛、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在广阔的草滩上吃草;无数候鸟从南方飞来,在岛上和湖滨产卵、孵化、哺育后代;湖中的鱼群时而跃出水面,阳光下银鳞闪烁;牧人扬鞭跃马,牛羊涌动如天上飘落的云彩,高亢、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响。幽静安谧的纳木错生机勃勃,意趣盎然。难怪藏族人民要把纳木错看作是美好、幸福的象征了。纳木错确实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赐。

新疆纳木错导游词

纳木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现存的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我们看看下面的新疆纳木错导游词吧!

新疆纳木错导游词

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两县之间。湖南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湖开狭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为1940平方公里。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运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层受到挤压,有的褶皱隆起,成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间盆地。纳木错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早期的纳木错湖面进非常辽阔,湖面海拔比现在低得多。那时气候相当温暖湿润,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就如同一个大海。后来由于地壳不断隆起,纳木错也跟着不断上升,加上在距今1万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是干燥,湖水来源减少,湖面就大大缩小了,湖泊则被抬升到现在的高度。现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青藏高原的`窝尔巴错,湖面海拔虽达5465米,但窝尔巴错面积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虽有著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积达8330平方公里,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仅3812米,比纳木错低将近1000米。

纳木错的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内陆湖。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湖水苦咸,不能饮用,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

纳木错,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蒙语腾格里,意为“天”,这是因为湖水湛蓝明净如无云的蓝天,所以名之。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银涛,倒映于湖中,肃穆、庄严,极自然之致。湖中有3个岛屿,东南面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半岛,发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桥、溶洞等,景色美丽多姿。

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亦为一自然奇景。

纳木错的资源相当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藏量均很大。湖中盛产鱼类,细鳞鱼和无鳞鱼成群结队在湖里游弋,主要是鲤料的裂腹鱼和鳅科的条鳅。这些鱼和平原地区的同类鱼不一样,是200万年以来,由这里原有的鱼类,随着地壳地隆起,适应高原的特殊环境,逐步变异演化而来的。有些鱼还保留着头大尾短的原始特征。裂腹鱼一般可长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长到七八公斤甚至几十公斤。过去由于藏族没有吃鱼的习惯,湖鱼自生自灭,从不怕人,人近湖边,鱼儿纷纷游来。每当夏季,湖中的鱼群从湖泊深处游到湖边滩地、河口产卵时,往往随手即可抓获。

纳木错有罗萨、打尔古藏布、查哈苏太河等水注入。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台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寒冬。夏天的纳木错最为欢腾喧闹,野牦牛、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在广阔的草滩上吃草;无数候鸟从南方飞来,在岛上和湖滨产卵、孵化、哺育后代;湖中的鱼群时而跃出水面,阳光下银鳞闪烁;牧人扬鞭跃马,牛羊涌动如天上飘落的云彩,高亢、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响。幽静安谧的纳木错生机勃勃,意趣盎然。难怪藏族人民要把纳木错看作是美好、幸福的象征了。纳木错确实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