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韭菜合子的诗句 怀念母亲的韭菜合子随笔 我一直认为,韭菜合子不算是健康食品。因为好几次我因为吃韭菜,而闹得肚子疼,那是因为喝了凉水。特别是韭菜本身,同葱、蒜一样,有

怀念母亲的韭菜合子随笔

我一直认为,韭菜合子不算是健康食品。因为好几次我因为吃韭菜,而闹得肚子疼,那是因为喝了凉水。特别是韭菜本身,同葱、蒜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口味和气息,自己感觉无比舒爽,却没有想过周围人的感受。再加之韭菜合子属于油煎的食品,所以我觉得不能算是健康食品。

而母亲却并不这么认为,40后的人与共和国同龄,在她看来,饺子是奢侈的,而合子完全是饺子的变形或是进化,因此与合子与饺子有着同等奢侈的身份。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电视剧《渴望》,刘大妈在电视剧第一集就张罗着全家吃饺子,而直到最后一集也没有吃上,差不多一两集就要提到吃饺子,但最终还是没有吃上。而母亲差不多与刘大妈是同一个年代的人,从中看出生活的艰辛和贫苦。

我是70后的人,论吃苦只能算是赶上一个“尾巴”,不能算吃过什么苦,但母亲很不容易,家里的兄弟姐妹多,我在姥姥身边长大,因此作为家里最大的母亲,在别的家里看来是奢侈品的饺子,总是能让全家最快的吃上饺子。在其他家庭看来,饺子是否奢侈关键在馅儿,而母亲的本领也就在于馅。也许别人家的饺子能放上半斤肉,而我们家的饺子里只有一两肉,其余的全是大白菜。或者在大白菜馅里放上一小撮韭菜,这时的韭菜既能提起味道,完全起到了肉的作用。即使是这样,那时候的我,最爱吃饺子,哪怕是天天吃都不腻,吃饱了就到院子里与小伙伴玩。别人问:“小生子(我的小名),吃的什么饭?”我会毫不犹豫大声的回答:“包饺子!”显得十分兴奋。小伙伴也会叫喊着说:“我们家也吃包饺子,那可是一个肉丸的!”此时的我,会马上收起全部的笑容,绞尽脑汁的去想,一个肉丸的饺子是什么味的`呢?难道不放白菜,甚至多放韭菜吗?

我满脸不高兴的回家了,回到家里,母亲满头大汗的收拾着碗筷,桌上还放着剩下的饺子,我拉了拉母亲的衣角,母亲回过头问我:“什么事?”我仰着头对母亲说:“小二子他们家今天也吃饺子,妈妈,我也想吃一个肉丸的饺子!”那一刻,母亲竟然没有说一句话。我不依不饶,就那样追着问,五姨一把拉过我,好大的力量,指着我的鼻子说:“你这孩子不许犯混。”我十足的不理解,我怎么犯混了,追问一下一个肉丸的味道就算是犯混了?

如今,我长大了,每每和五姨谈起这件事,五姨总会忍不住辛酸,紧接着五姨一定会把话题岔开,只是淡淡说一句:“那时候能吃饺子就已经很不错了。”然后就会说别的高兴的事,不再提及此事。也正是得到了五姨的这句话,我才明白,当时的我是多么的混呀。

后来,日子过得好了,母亲总会时不时的包饺子吃,而长大的我已经不再喜欢吃饺子了,而且是一点都不爱吃,因为小时候吃白菜馅的饺子吃得太多了,无法再把美妙的滋味与童年的回忆衔接。也许母亲从没有忘记我拉她的衣角,向她问起“一个肉丸”的事情,每每包饺子一定是一个肉丸的,或是些许少少的放一点点白菜和韭菜,而且包的饺子也不会是一大大盆,只是三两小碟,而且还会配上素菜。但就是这样,我也不爱吃。无奈之下,母亲变换了方法,把饺子改成了合子。

合子的做法与饺子的做法差不多,只是在最后做熟的时候,用平底锅慢慢的煎熟,双面都会金黄色的嘠,吃起来非常的过瘾。每当此时,母亲还会煮上绿豆稀饭。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父亲负责搅馅,将切好的细细的韭菜放入一大盆肉馅之中,母亲负责包成一个小包子模样,我负责将小面团擀成皮。包好之后,父亲开始抱着小炉子,将小包子挨着个的按下去,就变成了小合子,等着小合子发出滋滋的声音,这时小合子已经慢慢变成金黄色,父亲很快的将小合子翻个,接下来再等待着另一面慢慢变成金黄色。几个回合之后,只见父亲一手抄起锅盖,另一手拿起小水壶,往锅里倒上一点点水,马上盖上盖子,只见白色的水汽从四周逃逸着,随即满屋充溢着韭菜和肉香,那滋味直让人咽口水。

第一锅熟了之后,父亲马上会先盛出一个,让我吃。我知道应该让父亲母亲先吃,父亲总会擦了一把脸上的汗的说:“你来帮爸尝尝熟没熟。”我欣然领下这个任务,不用咬下去,只见那外焦香溢的小合子,就能知道已经熟了,而且是刚刚好。一顿风卷残云之后,加一碗稀稀绿豆稀饭,真的是美妙绝配。

如今,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将近五年时间了,韭菜合子真的成为了奢侈品。这种奢望不同于那年一个肉丸的饺子;这种奢望不同于白菜韭菜、韭菜白菜的焦灼;这种奢望不同于那年五姨骂我混的疑惑;这种奢望不同于父亲揭开锅盖让我第一个尝熟的任务;这种奢望终将成为永远的思念。

再好的香水也斗不过韭菜合子阅读答案

再好的香水也斗不过韭菜合子

李筱懿

我曾是公司销售团队的负责人,徐曼曼是我曾经共事的一个女孩。

刚接触徐曼曼时,我对她并不看好。在我的观念中,一名销售,尤其一名女销售,一定外形漂亮伶牙俐齿,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但徐曼曼不具备这样条件。她素面平平穿着朴素,没有一丝亮色;话很少且语速轻缓语调平和,缺少煽动和诱惑。对于分配的指标,她总是说“好的”,不挑不拣;对于实在完成不了的指标,她只是轻声抱歉“拖后腿了,争取后面补上”,而无一言辩解和抱怨。我真担心这个沉静的姑娘会因业绩不佳而影响团队。

可就是这样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姑娘,却在整个团队中取得了上好的业绩。准确地说,在徐曼曼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为人这样平和而业绩却这么好的销售,以至每当核算月度、年度指标时,只要徐曼曼表情泰然,我就觉得心里有底。

五年来,低调的徐曼曼在两件事上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销售部门难免因为业务划分产生矛盾,大客户给了谁、难度小的客户给了谁往往决定个人的业绩和收益,在这种关乎个人利益的核心问题上,任何人都寸土必争,尤其在界定模糊的领域分配时,这样的争执总让团队负责人头疼。

有一天,部门最强势的销售王岚向我告徐曼曼的状——徐曼曼抢了她的一个大客户,并且把销售单签了下来。这个不依不饶的女人在我办公室里用大嗓门申诉她如何最早拿到客户信息正在努力运作且已有眉目正准备签单却被徐曼曼抄了近道。我看着她因为恼怒而扭曲的脸,说:“你先别急,这里恐怕有些误会。假如真如你所言,是你最早联系的客户,又准备签单,对方为什么不与你签单,而是把单签给了她,而且也没有对徐曼曼说起你?再假设一下,如果徐曼曼是其他公司的销售,你找谁告状?你是不是需要反省一下自己工作的'疏漏?”

她一时语塞,恼羞成怒,立刻暴跳起来,要求和徐曼曼当面对质。

虽然这种纷争我遇上过多次,可是,依旧棘手;即使解决了,由于撕破脸,双方也有芥蒂。谁不愿意团队团结呢?

我请徐曼曼到办公室,当着俩人的面说了事情的原委,中间若干次被王岚的插话打断。

我说完之后,徐曼曼思索片刻,对王岚说:“我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对不起了。不过客户从来没有跟我提起过你,如果说了,我不会再跟单,这是我的原则。”然后,她转向我接着说,“好在这个客户已经与我们签单,这样吧,我的签单记在她的名下,相信她也能服务好这个客户。”说完便主动给客户打电话联系交接。

徐曼曼一下子解了我的围,王岚也满意地离开,团队纷争顺利平息。

事后我找客户了解情况,事实并不如强势女人所言。我心里有些愧疚,但徐曼曼情绪如常,工作如常。

业绩突出的员工,往往脾气也很“突出”,能力强脾气好的人太罕见,徐曼曼的大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于是我主动补了一个稳定客户给她。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争了高下,而实际上无论胜负,得失大体守恒,我们自己却被那些并不重要的缠斗影响了情绪,损伤了口碑,打乱了前进的脚步。

后来,团队里一个负责大客户的女孩由于业绩不佳被调离岗位,公司分配徐曼曼接手她原来的客户,她在临走时被要求提供一份详细的交接清单。徐曼曼根据交接资料全力投入客户交接中,但还是丢失两个客户。我于是对徐曼曼有些不满。

年底,一位客户方负责人在一次招待会上跟我开玩笑:“虽然你们员工很优秀,但是,基础工作太粗糙,居然把我名字和电话号码都写错了。”

我很气愤也很诧异,徐曼曼怎么能把这么重要信息弄错?我气哼哼地把徐曼曼叫到办公室。

“她提供的交接资料里所有的联系人姓名、电话、职位都是错的。我开了公函,跑了半个月,才捋顺业务关系,尽力留住尚未转移的客户,其中包括两个已经开始转移业务的大户。”徐曼曼很平静地说。

我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我本来不想告诉您,因为我已经搞定,没有必要引发更多矛盾。”徐曼曼接着说,“但为了吸取教训,我还是说了,同时建议销售部盘点、核准所有的客户资料,建立由部门领导直接管理的资料库。”

那次,我们做了销售部最全面的客户资料整理,并制定了由部门负责人直接负责的客户管理与交接制度。

我再次对徐曼曼刮目相看。

一次,我私人请她午餐,我笑着问她:“那些事情你真的一点都不介意?” 她笑答:“再好的香水也别跟韭菜合子斗。韭菜合子真正的劲敌是时间。”

我心里一动。

是呀,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既有香水,又有韭菜合子。假如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你的周

围有不少这样的家伙:嘲笑别人的失败,好像那样有助于自己成功;看到别人跌跤,比自己进步还高兴。因此,把精力放在完善自我上,而不与韭菜合子缠斗的人,才有可能走得最远。

后来,我升职了。

徐曼曼成为我的继任。

16.结合下文,说说第二节使用了哪种写作手法?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7.文中说“徐曼曼在两件事上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分别概括徐曼曼在两件事上的形象。(6分)

18.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标题似与文章内容相悖,不如改为“再好的香水也别跟韭菜合子斗”谈谈你的看法。(6分)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中的“韭菜合子”和“香水”分别指两种人,徐曼曼就属于韭菜合子之类的人,她朴素低调,不张扬,在工作中却很有成绩。

B.作者对人物描写很到位。如描述王岚申诉时,使用55字的长句,中间无停顿,把王岚急切申诉“冤情”的心理和神态展现得活灵活现。

C.文中主要写了与徐曼曼有关的两件事,在这两件事中分别有一个与之发生矛盾的人物,这两个人物表现虽不尽相同,但属于同类人物。

D.结尾用一句“成为我的继任”收束全文,虽只有7个字,但言简意丰。一是照应全文,二是突出题旨。

E.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通过叙述徐曼曼的几件事说明外在条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成才,只有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人,才能走的更远。

参考答案

16.第二节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1分)先说徐曼曼作为一名销售人员资质较差,担心她会因业绩不佳拖累团队,与后文她的种种优秀表现形成反差,使人物性格形象更加鲜明,使情节波澜起伏,从而突出了主旨。(3分)(共4分)

17.第一件事:团队意识强,(1分)在非原则问题上宽容、大度、无私、忍让、顾全大局(2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件事:勇于担当,不把矛盾上交,(2分)聪明,有管理才能。(1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

18.(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共6分)要点:①同意改题目。从全文看,徐曼曼成为部门主管,王岚继续做她的销售,另一位被调离岗位的女孩做出这样的事,虽未交代怎样处理,结果可想而知,“香水”最终超过了韭菜合子。并非“斗不过”,而是“香水”不愿与“韭菜合子”计较而已。改题目更贴切。②不同意改题目。“再好的香水也斗不过韭菜合子”是一句较为流行的话,用这样的话做标题,醒目。这句话中的“斗不过”,指的是短时间内或某件事上“香水”可能“不占上风”,并不是说永远斗不过。还有一层含义是“韭菜合子”可能不讲理,不择手段,所以“香水”斗不过。既然斗不过,最好是不斗,以免影响团队团结,也不失原则和风度。

19.A、E(解析:A项,本体理解错误。E.主旨归纳不准确。)(共4分)

韭菜饼随笔

说起韭菜饼,得先说一下韭菜。

韭菜真是一种很奇怪的菜,如果培育好了,种一次可以连着收获好多年。割完一茬又一茬,一般15天就能割一刀。头一天割完,第二天就能冒出泛着黄色的小芽芽,非常喜人。当然春天的头刀韭菜是最好吃的,相反,6月天的韭菜就一般了。

在我们老家的院子里娘就种过一畦韭菜,稍微割上点就能吃一顿。因为不是一起割,菜畦里的韭菜就像是梯田一样层次分明,往往还没吃到这头,那头又长起来了。也许是因为出生于农村,骨子里还是农民吧,所以能有一块自己的园地,种上一畦生生不息的韭菜,也是我的终极理想了。张贤亮小说《绿化树》的女主人公马缨花会唱好听的民歌,其中一首词是这样的:

园子里长的是绿韭菜,不要割,你叫它绿绿地长着。

哥是阳沟(嘛)妹是水,不要断,你叫它清清地淌着。

绿绿地长着的绿韭菜,就在自己园子里,真好啊!

家乡有句俗语,“擀擀烙烙(我们读作luo),强似窝窝”。每当娘给我们做了菜饼,我们夸真好吃的时候,娘一般就会稍带点辛苦后的满足说出这句话。这很可能是在那个经常吃窝窝的年代创造流传下来的,而韭菜饼也就是一种很家常的饭食,几乎家家都会做的。

烙韭菜饼看起来很简单,先擀出大小相同的两张圆饼,其中一张摊上一层调好的韭菜馅,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上鸡蛋、虾皮、木耳等。然后把另一张盖到上面,把边缘处捏好。锅里放上一点油,油热了把饼放进去,面皮就会慢慢收紧变色,看着差不多了就翻到另一边,如是者两三次,饼就差不多熟了。说起来简单,但其中难以把握的是火候,烙饼适宜的是小火,以前老家用的那种蜂窝煤炉子烙饼是最适合的,那样烙出来的饼软硬适中,饼上会有一层黄灿灿的油皮(我们老家话叫“饹馇”),咬起来,硬硬的,脆脆的,再加上鲜香可口的韭菜,真的是色香味俱全。

如果在燃气炉上,就不太好办了,稍不注意,就会烙成“黑脸包公”,焦煳煳一片。娘说,那叫“皮焦骨头生”,是不会做饭的笨老婆常干的事。所以必须注意要把火调到最小。有人说用高压锅烙饼好吃,现在还有比较方便的电饼铛,但我虽然爱吃,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擅长,所以一年也难得做一次。

在济南很多超市都有韭菜饼卖,但是饼很薄,面色白得像生的一样,没有黄色的油皮,所以吃起来没什么咬头,感觉很松得慌,不是家乡饼的味道。去年好友琴来济南时,我俩曾路遇一户做菜饼的济南人家,吃得我们心满意足,赞不绝口。

当时我俩沿着曲水亭街一路向南,在济南的老街老巷里走走停停,悠闲自得。正值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我俩就在那古色古香的泉畔石板路上闲逛,那种日子仿佛是老天特意的恩赐,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愉悦。逛到中午饭点,走到了恰如戴望舒《雨巷》中所言的“悠长、悠长又寂寥”的窄窄小巷,名字好像叫西更道街。一户老济南人家的门口摆着烙饼摊,一位白发老太太正气定神闲地擀饼,看上去像她儿子模样的胖胖中年人手脚利落地边拌馅边烙饼。虽然当时有不少人在那里排队,我俩还是如同“他乡遇故知”一般地钻进了古老的屋子里,坐等饼来。我们还看到那位老人穿着干净的'白棉布大褂,后背上有一个用细密的针脚补着的小补丁,那小补丁一下子让我们感觉那么亲切,像是看到了自家的老人一样。而上来的饼不但比超市的那种大,而且厚实有味,甜丝丝,香喷喷,柔中带刚,回味悠长。我俩不禁边吃边夸,而且屋子里的陈设特别古朴,真感觉像回到老家一样。那顿饭我俩要了两张饼,喝了两碗粥,一共花了7元钱。像做梦一样。

其实,韭菜饼是不难吃到的,但难的是吃到那种家乡的味道。另外一种做法就不太常见了,我们那里叫蒸饼子。

如果看着韭菜不是特别嫩,就可以做成蒸饼。其方法与烙饼相似,只不过不是二合一了,而是擀成和自己家锅的大小差不多的一张大饼;在上面摊上拌好的韭菜馅,留一点边不要放菜;之后卷起来,卷成粗粗壮壮的一个筒,两头用手按好,轻轻端着放到笼屉里蒸。当然,这是可以一锅蒸好多根的,视笼屉大小而定。锅冒热气后再蒸大约20分钟就熟了。熟了以后的蒸饼白白胖胖的,白色的面皮里透着青色的菜,看上去非常诱人。吃得时候用锅铲切成豆腐块一样一段一段的(我们老家话叫“轱辘”),可以用手拿着吃。这种饼不如烙饼香,但因为蒸得时间长,韭菜的味道和汁液充分融到饼里,最外面一层是筋道的,里面的饼是软软的,再加上卷过的饼是一层一层的,所以吃起来口味很别致。

最后还要提醒一句,为了保持面粉特有的筋道,做这两种饼都用死面不用发面,死面不是很好消化,所以胃不太好的人,还是要少吃为妙!

怀念母亲随笔

前天,农历三月十二,是母亲去世三周年纪念日。

仿佛就在昨天,我还津津有味地吃着母亲给我擀的面。现在的我坐在电脑前,却没有一点睡意。端庄的母亲还是那么和蔼可亲,慈祥的母亲依然那么笑容可掬。我是家里老小,母亲始终对我是疼爱有加的。

据伯叔们讲,我小时候是多灾多难的。我刚出生那阵子,体弱拙笨的我不会吃奶,寒冬腊月天里,母亲就把棉花缠绕在吃饭的筷子上,然后蘸白糖水以点滴形式滴答在我的小嘴里,来维系我的小生命。我得过那年代九死一生的“四六风”,中过两次要命的农药毒,都是母亲不离不弃的信念把我拽回了生死线。

打我记事起,母亲的勤劳善良永远是那么无怨无悔的。我最忘不了的是我每次回家,都能吃上一顿母亲擀的'可口面条。我最后悔的事是我十九岁那年,没有听母亲的话,执意去了土壕,出了车祸,伤痛欲绝的母亲以泪洗面祈求苍天睁眼,精诚所至,天地感应,伤情严重流血过多的我,最后在西安四医大脱离了生命危险。

元月,辛劳成疾的母亲因脑血栓病倒了,这一倒下就是八年多,再也没有向常人那样行走过,躺在炕上的母亲时刻也还没有停止过对家里生计的操心和对我的期挂。

在母亲病瘫的日日夜夜里,我究竟为母亲尽了多少孝道,端饭给药。擦药治褥疮,扪心自问,是微乎其微的。母亲逝去,恩情难忘,儿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