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丹麦哥本哈根句子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阅读训练及答案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凌晨2时15分。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阅读训练及答案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凌晨2时15分。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道: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

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

我记不得了。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天花板高吗?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关。中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吗?

然而,话洞里再没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清晨3时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的各个街区,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还听得见。2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

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分钟后,12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都黑了下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着。稍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有轻微跳动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1.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于凌晨2时15分的哥本哈根,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老夫人顺利获救。(每处不得超过16字)

2.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8个字以内)

3.从拉斯马森、中尉与老夫人的通话中,可以看出消防队员 的品质。

4.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一句与上文的哪句话呼应?

5.文中画线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中尉下达的12号车,停止鸣笛的命令,而是不厌其烦地从1号车说起?

6.下面两句话,写得很好。任选一句,说说好在哪里。[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

①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人。

②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7.对于本文叙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含标点60字以内)

答案:

1.起因:拉斯马森接到老夫人的求救电话。经过:消防队员全力寻找老夫人住址(消防队员全力救助老夫人。)

2.最动听的声音(爱心救助、爱心大营救、救命电话)

3.有责任感或有爱心;聪明或机智

4.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5.这样写真实地表现出寻找的过程,突出了寻找过程的紧张(有序)。

6.①(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焦灼(紧张、沉重、沉痛)的心情。 ②(拟人),形象地写出(渲染)了当时紧张(焦急)的气氛。

7.示例: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真情救助是最美丽的。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尽职尽责奉献爱心,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阅读答案

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阅读答案,更多杂文阅读欢迎访问文学网。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凌晨2时15分。

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道:“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

“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

“我记不得了。”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天花板高吗?”“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关。”中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吗?”

然而,话洞里再没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清晨3时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的各个街区,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还听得见。”“2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

“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分钟后,12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都黑了下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着。稍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有轻微跳动……”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小题1: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于凌晨2时15分的哥本哈根,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老夫人顺利获救。(每处不得超过16字)(2分)

小题2: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8个字以内)(2分)

小题3:从拉斯马森、中尉与老夫人的通话中,可以看出消防队员怎样的品质?(2分)

小题4:“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一句与上文的哪句话呼应?(1分)

小题5:文中画线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中尉下达的“12号车,停止鸣笛”的命令,而是不厌其烦地从1号车说起?

小题6:下面两句话,写得很好。任选一句,说说好在哪里。(2分)

①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人。

②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小题7:对于本文叙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含标点60字以内)(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起因:拉斯马森接到老夫人的求救电话。经过:消防队员全力寻找老夫人住址(消防队员全力救助老夫人。)

小题1:最动听的声音(爱心救助、爱心大营救、救命电话)

小题1:“有责任感”或“有爱心”;“聪明”或“机智”

小题1:“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小题1:这样写真实地表现出寻找的过程,突出了寻找过程的紧张(有序)。

小题1:①(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焦灼(紧张、沉重、沉痛)的心情。 ②(拟人),形象地写出(渲染)了当时紧张(焦急)的气氛。

小题1:示例: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真情救助是最美丽的。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尽职尽责奉献爱心,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凌晨2时15分。》阅读答案

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道:“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

“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

“我记不得了。”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天花板高吗?”“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关。”中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吗?”

然而,话洞里再没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清晨3时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的各个街区,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还听得见。”“2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

“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分钟后,12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都黑了下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着。稍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有轻微跳动……”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1.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于凌晨2时15分的`哥本哈根,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老夫人顺利获救。(每处不得超过16字)

2.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8个字以内)

3.从拉斯马森、中尉与老夫人的通话中,可以看出消防队员 的品质。

4.“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一句与上文的哪句话呼应?

5.文中画线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中尉下达的“12号车,停止鸣笛”的命令,而是不厌其烦地从1号车说起?

6.下面两句话,写得很好。任选一句,说说好在哪里。[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

①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人。

②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7.对于本文叙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含标点60字以内)

参考答案:

1.起因:拉斯马森接到老夫人的求救电话。经过:消防队员全力寻找老夫人住址(消防队员全力救助老夫人。)

2.最动听的声音(爱心救助、爱心大营救、救命电话)

3.“有责任感”或“有爱心”;“聪明”或“机智”

4.“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5.这样写真实地表现出寻找的过程,突出了寻找过程的紧张(有序)。

6.①(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焦灼(紧张、沉重、沉痛)的心情。 ②(拟人),形象地写出(渲染)了当时紧张(焦急)的气氛。

7.示例: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真情救助是最美丽的。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尽职尽责奉献爱心,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杞人忧天与哥本哈根阅读答案

“杞人忧天”与哥本哈根

阮直

①人类的忧天意识也许是从《列子》记载的那个杞国人开始的。那时别说天没有遭到破坏,连破坏天的物质人类都没有制造出来。杞人所忧之天要塌下来,连科学预言都不算,无非是没有根据的臆想。

②事实证明,直到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有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才有了环境的污染。

③当今世人的忧天,是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现实的问题:我们生存的环境恶劣了,说不定天真的要塌了下来。【现在,全世界每年有56亿吨矿物燃料变成烟尘,留在大气中。老实说,我们不仅失去了杞人时代的天,连一块净土都难觅了: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地球上每天大约有400万人患有各种环境病。

④如今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环保,都在忧天了。于是,政要们聚会到那个盛产童话的国度,去“共同忧天”了。有人预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要的国际会议”。话虽夸张,但从对世界格局的潜在影响看,有一定预见性。因为当今最危害我们生存的因素可能已经不是战争了,而是环境遭到破坏后所产生的灾难。

⑤气候变化问题的突出呈现,直接影响到了粮食、能源、环保、发展等全球性挑战,最有可能成为搭建世界新秩序的舞台。随着全球变暖和减排深入人心,“碳排放权”、“气候主权”……某一天或会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人权之类词语并列,成为一国重要属性。

⑥由此,围绕“碳排放权”和“气候主权”,建立起新的“集体安全机制”、新的全球贸易规则、新的能源产销格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又虚无缥缈。哥本哈根当年的童话,在今天也一半是童话,一半不是童话。

⑦蓝天白云谁都想要,可是让富人为此放弃别墅、汽车,放弃出门乘飞机可能吗?让各国把自己的发展速度降下来,保持在平均速度之下现实吗?让穷人继续住在低碳的茅草屋,过着冬不用暖气、夏不用空调,出门靠走、洗澡靠雨的“原生态”日子行吗?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差别巨大的生活方式就该永久定型吗?能穷国的归穷国,富国的.归富国,像世袭制一样代代相传吗?如果这样,还有公平吗?

⑧天“坏”了,是富国、富人捅的窟窿,自然要由富国与富人先补、多补才对。哥本哈根的会议,本意是为了我们的子孙生活得不再忧天,可如今看好像是在“争权夺利”。连碳的排放权都可以自由买卖了,那将来还不是谁有钱谁就享受现代物质文明,谁没钱谁就只能享受“丹麦童话”?果真如此,那哥本哈根的气候高峰会就与“杞人忧天”一样,都没什么意义了。

【问题】

7.纵观全文,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4分)

8.文章第③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9.就全球减排问题,各国应该怎样承担责任才合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7.环境保护、节能减排。

8.举例子、列数字。通过列举具体的数字和陆地、海洋、大气等受污染情况的例子,具体直观生动地体现了环境污染程度之严重,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9.(1)作为发达国家应当毫不犹豫地负起道义的责任,不仅要承担主要的减排任务,还应当资助那些贫困的国家,帮助他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困难和负担。

(2)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应当有一定的具体的减排二氧化碳的承诺,并把保护环境纳入国民的行为和生活准则中(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