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岷江的诗句 岷江河畔我的家乡散文随笔 小青瓦,白灰墙,带给我许多零零碎碎的回忆。掩映在川西坝子一隅的楠竹林中,这一座座老房子和我几年前去世的祖母一般年纪,称得上是百

岷江河畔我的家乡散文随笔

小青瓦,白灰墙,带给我许多零零碎碎的回忆。掩映在川西坝子一隅的楠竹林中,这一座座老房子和我几年前去世的祖母一般年纪,称得上是百年老宅了。

据说,这一带方圆数十里早先是一片深幽不见天日的老林子,一条大河穿林而过,流淌至今。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先祖寻到这里,在河此岸的老林中落户生根。

老房子里已孕育了四、五代人。就像老楠竹在地下把根系四处伸展,长出一丛丛的新楠竹,越积越多的后人陆续四处扩散,扩散到大河上下游沿岸的村庄,扩散到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城市,散得最远的,甚至已把血脉迁延到海峡的彼岸。我还是一个懵懂稚童的时候,发生过一件让全村沸腾的事:村里回来了一个讲闽南语的人。消息不胫而走,周围几里的老少乡亲也都争相前来探看。那一家的老房子,里里外外围了好多人。我也去看了,但具体事由已忘掉,只记得院子里几个头发花白、上了年纪的老人围坐在一起抹眼泪。岁月如流,尘事如烟,这一幕至今还驻留在我记忆的深处。

走过几家老房子,依稀感受到当年的暖意。老房子是L形的,一侧自内向外依次是堂屋、卧室。堂屋就是正屋,里面供奉着神龛和祖先的牌位,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不忘点香燃烛,拜祭祖先。另一侧是卧室、杂物间,最边上的一间是猪舍。两侧相接处,也就是L交角处,就是做饭、吃饭的灶屋间。怕冷的我几乎是在我家的灶屋里度过儿时的冬天。灶屋里有生着蜂窝煤的小炉子,我常常把炉灶膛口关起来,好让煤炉一直微火燃着。炉灶上铁壶里的水慢慢被煮热,隔着铁皮壶身向外辐射着薄薄的暖意,坐得近点,也足以驱赶寒冷。我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炒上一碟黄豆或者黑豆或者豌豆,坐在这炉灶边,一边吃,一边看书。说是看书,其实也没什么书可看,不过是父亲因为工作的关系带回来的文汇报、半月谈之类的书报。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读这些,显得是那么不相称。但无聊的我竟也能专注于那些严肃的文字,多半就是因为有了那暖暖的小煤炉和那碟醇香的炒豆子吧。运气好的时候,会在村里小伙伴的哥哥或姐姐那里借到一些武侠小说、琼瑶小说、经典小说什么的。我最痴迷的是武侠小说。十几岁的我,把《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冰川天女》,还有《楚留香传奇》、《绝代双骄》、《笑傲江湖》看了个遍。时隔多年,站在老房子前,我仿佛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在灶屋里偎着小煤炉,一边咯嘣咯嘣吃豆,一边沉浸在侠女剑客们旷古绝世的飘零生涯和凄婉感人的爱恨情仇中,与他们同甘共苦,抛泪洒笑。

一提“岷江村的老鞋匠”,方圆几里的人几乎都见过的。老鞋匠不仅饱饮岷江河水,而且饱经世间风霜。他的那台老式补鞋机,少说也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他每天以它为伴,在岁月的阴晴风雨中走过少年、青年、壮年,直至佝偻蹒跚垂垂老矣的.耄耋之年。八十多岁的老鞋匠,已经枯成一把老骨头,曾经硬朗的腰杆弓成了九十度,但仍不歇旧业。他补鞋的样子,仍是那么专注,他的目光也还是那么敦厚,只是已经浑浊,给不了他好的视力;他穿针引线的手有些抖嗦,动作迟缓了许多。老汉以这台补鞋机和几亩田地,把自己的血脉延续到了第四代。两口人的原生家庭已经扩大到了七口,像大树开枝散叶。老汉的儿子也很能干,早年靠着父亲辛苦补鞋挣来的钱学了驾驶,又买了一辆二手中巴车,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地跑客运。儿子成人后娶妻生子,孙子念书还算用功,中学毕业后考进一家建筑学校,两代人省吃俭用,把第三代送进了学校。几年后,孙子毕业,在县城里找了工作。老汉和儿子几乎倾其所有,给孙子在城里买房装修买家具,让他在城里结婚生子,过上城里人的体面日子。而老汉和他的老伴、已上了年纪的儿子儿媳仍住在日渐衰败的老房子里,几十年如一日地忙着各自的营生。

这几年,镇上搞城镇化建设,兴修了崭新的小区,老房子真的成为历史了。老房子里的人已陆续搬到新建的小区集中居住,人去林空,一座座老房子也被修缮并封存起来,作为文物,供人参观、缅怀。林子里蒿草丛生,我已然成为一名陌生客,不知脚下的小路通向哪座老房子,只依稀记得,有一条小路上,我和小伙伴们当年曾忘情嬉戏追逐;还有一条小路上,几个贪嘴的小鬼恋恋地跟着挑米凉粉走乡串户的货郎走出好远……我还记得,多年前的一大早,这里曾儿母呼应,鸡鸣犬吠,而今只闻啾啾鸟雀鸣,不见依依墟里烟……

老房子的后面是一大片竹林,高大青翠的楠竹遮天蔽日。穿过林中幽径,那条不知年岁的大河就横亘在眼前。这条河终年不枯,世世代代朝着日出的方向奔流不止。乡人把它称作岷江河,据考证,是岷江的一条支流。源自松潘岷山南麓的岷江,是川西地区的母亲河,一路从松潘大山深处奔流而来。她有东西两个源头,西源潘洲河,出自松潘县朗架岭;东源漳腊河,出自松潘县弓杠岭斗鸡台。二源汇流后,南流经松潘县城,在都江堰境内被都江堰引水工程分为内外两江,外江为干流,流经我的家乡新津平原,是为岷江河,故而也是家乡的母亲河。无数大大小小的沟渠纷纷在河的各处独立了门户,流过田间,淌过村庄,把家乡打造成了一个沟渠纵横、水系发达的美丽水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一定富庶,却安逸而满足。

家乡既是水乡,自然水润。春夏两季,村野焕然,干净透明;秋冬时节,水汽氤氲,白雾濛濛,尤其是朝夕两时,陡然升起的雾气使得座座村落如飞升于缥缈薄云间,让人恍惚生出何似在人间的幻觉,我常常在放学路上看得痴痴如醉,乐而忘返。“汽蒸云泽烟波淼,此身何似在凡尘。陌上遥知天阙广,湖边弥觉瑶池深。何须水墨着宣纸,往来皆是画中人。”我多年前写下的这首诗,就是故乡留在我记忆中的最美景致。

水牛也是水乡一景,也是水乡一宝。家乡的水牛也像家乡人一般温厚笃实。一年四季,耕田犁地全靠它们,而它们呢,吃糠嚼草,所求无多。宽而厚实的牛背,一直都是带给小孩子欢乐的地方。可不要小看这牛背。若有哪个小孩儿不小心溺水了,抱起来俯面朝下,横放在牛背上,牵着牛绕着村子慢跑一圈,小孩肚子里的水就哗、哗地吐出来,人就安然无恙了。

河对岸也是一个令人忘返的去处。那里曾经只是密林和鸟类的天堂,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森林公园。在森林中散步,也能时时与岷江河不期而遇。因了她终年不涸的浸润,森林里茂林修竹,郁郁苍苍。森林里的音乐会一大早就开始了,群鸟唧唧啾啾,既像在齐声合唱,又像在争论不休,突然间猛地响起一声粗声粗气的闷哼,顿时又鸦雀无声了。我猜测,发出这粗声的大鸟一定也长得面目狰狞,才把喧闹不已的众鸟震慑住了。许是时辰尚早,林中空无一人,一路伴我的只有树梢翻飞争鸣的鸟儿,林中青翠的楠竹和伟岸不知名的大树,间或也能听见河水流淌的哗哗声。我时时幻想,林中如此静谧,有没有树精在暗地里窥视我这个入侵者呢。

西部的天黑得迟。晚上近八点钟,天光才渐渐敛尽,天地之间只剩下些许暗淡的暮光。夜色之下的岷江河依旧在不急不缓地从容流淌。乡村的夜晚笼罩在空旷无边的苍穹下,静谧且神秘。路上走乡串户的三五人群已经散去,唯有座座村落静默肃立。即便现在寒意颇重,栖息在田野的小生灵们并未“冻若寒蝉”,唧唧啾啾的鸣唱从远远近近四面八方响起。倘若在夏天,还会有蝉鸣加入,夜夜营造热闹盛大的交响音乐会。这时,从我身边跑过一双小狗,一黑一白,并肩赶路,不知是约好出门,还是结伴回家。两个小家伙还时不时交颈密语,说着它们自己才懂的知心话。

岷江河畔家乡的味道,少时出川的我从不曾停止过思念与回味。我想象着有那么一天,我回到这片故土,在岷江河畔伴水而居。我的左邻右舍说着我熟悉的乡音。我的房子不需要高大的围墙和牢固的铁门。老少乡亲每天从我房前经过。农夫扛着锄头去除草松土或牵着水牛去犁地;农妇挽着篮子去摘菜,也可能是去打猪草;脊背佝偻的老年人虽不胜脚力,仍一步不停地赶往集市,因为已同老哥老弟约好时间在老地方喝茶摆龙门阵;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小不点儿一家家你呼我喊,互相追撵。见着这或忙或闲的场面,听着如此鲜活的声音,就让我觉得生活如此丰实美好。等做活的收工了,赶集的下集了,读书的放学了,他们也乐意走进我的房子,同我聊一聊一天的劳动和收获,说一说多年以前的掌故或哪个老哥老弟的家长里短,或者声情俱茂地模仿一下哪个倒霉小鬼在学校出洋相的样子。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仍对那些纷繁或平淡的、有趣或哀伤的人事追念不释,毫无睡意。我用文字把那些充满情谊的人事留在纸间,让更多的人,包括我自己,可以品味到,这岷江河畔的烟火生活,原是这般有滋有味儿。

行吟在唐诗的河畔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行吟在唐诗的河畔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行吟在唐诗的河畔,宛若走进了百花盛开的花园,那些诗句闪着灵动的光,是那么缤纷耀眼;那些诗歌大咖,从一张张古旧泛黄的书页走款款走来,沿着字里行间,或清癯或飘逸或踽踽的身影在我眼前渐渐清晰。不论是初唐四杰,还是高岑王孟;不论是大小李杜,还是诗狂诗佛;不论是郊寒岛瘦,还是元轻白俗……每一种人格范式,每一个人生际遇,都让我扼腕慨叹;每一种称谓,每一个标签都足能体现出当世后辈对他们的敬仰。不说旁的,单是一曲思乡恋歌,不同人吹奏,就生发出不同的情怀……

人在江南,神驰乡里,故园之思,情怯于孤舟扬帆;岁暮腊残,时序交换,漂泊羁旅,流露于字里行间……冬末春初,诗人旅行江中,停靠在北固山下。置身水路孤舟,满眼所见的江南景除了清秀俊逸,还有几许羁旅惆怅,诗人远眺若隐若现的天边,故乡的思念油然而生。幸而春潮涌涨,使得崖岸宽阔,加之和风劲吹,船帆鼓起,这风正帆悬的和顺情境,冲淡了他的别绪之情。旧年未过,新春将至,时序交替是那样的匆匆不可待,当江上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了凛冬的严寒,那份乡愁也得到了些许慰藉。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心灵走在回家的路上,思乡情怀像一缕清风缠绕在异乡的码头……

八月既往,夜阑人静。几缕时断时续的笛声牵惹着诗人的清梦。谁家笛声?何处飞来?诗人思忖着。吹笛者难寻,笛声却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折柳》曲的`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打开了诗人乡愁思绪的扇门,多年漂泊的经历,幻影般地在眼前一一闪过;岁月风尘,留在心底的是波澜不惊的隐痛。此时,诗人起身,携一壶杜康,站在苍穹之下,如痴如狂般灌醉,唯有此,才能消减那份愁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彼时的乡愁化作两行清泪,狠狠地滴落在异乡的土地上……

“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中,我好似看到问者希望的眸光闪现,以及听见答语之后失望的幽怨与落寞,还听见诗人苦涩与无奈的叹息。此时,秋天、深夜、大雨,诗人吟哦着离人心上秋的词句,那种痛苦像那句问答声声传响,回荡在异域巴山之中,难以消减,难以释怀。回忆那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是诗人多少年来漂泊异乡的心灵倚靠啊,这温暖动人的场面,几时又能再续?

“巴山夜雨涨秋池”,包含了诗人多少欲说还休的潜台词。千丝万缕的思念在巴山飘荡,撩动起诗人的热泪,进而化作久久不归的伤痛……

同是思乡别样情。在这些平平仄仄的诗句中泽畔行吟,我的心似乎也亲近着那一颗颗饱含深情而厚重深远的心灵。行吟在唐诗的河畔,丰富自己的阅历,品味不同的人生……

散文随笔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在微笑中让我读懂了你,美从生活中来,只有走进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

我爱我的家乡

我真想成为诗人或作家,把一切好听的好看的优美的词句浸在自己的血液里,啼出我家乡的俊美来。让那些文人墨客也能随着我的笔去我的家乡看看。就像因王勃写《黄鹤楼》,苏轼写《赤壁》,梁衡写《晋祠》一样。

我爱我的家乡,可我说不出来,也找不到最贴切最动人的词来表达。可我就是爱我的家乡,我爱那里的一切,花草树木,家前屋后,邻里乡亲,甚至是自家养的小猫小狗。直到二十几岁才离开那里,我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几年,我的童年,我的青春我最美好的年华都是在生我养我的那个地方度过的。

记得当初刚到这座城市来,看到林立的高楼,闪烁的霓虹灯,光滑的柏油马路,竟忘返了,竟迷恋了,发誓再也不回去了,我嫌我的家乡一逢雨天满是泥泞深一脚浅一脚的,地上满眼都是牲畜的粪便。每天更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除了各式农作物就是鸡鹅鸭。我当时就想要一个全新的生活,无论有多艰难有多辛苦,我也会咬牙坚持的。

我终于如愿了,在心怡的城市安了家,我的孩子还享受了城里的教育,我从来不教他说家乡话,甚至在他面前自己也不说老家的方言。我希望他从骨子里有城里孩子的气质,别一张嘴就漏了馅。但我想错了,我的根在农村,就像一根瓜秧,爬的.再远,枝叶再茂密,只不过是不小心到了别人的地盘,寻根溯源我还是个农村人。包括我的孩子,他在这座城市出生,生活,却不会说这里的吴家侬语,倒是老家的话一学就会。

呆在城里时间久了,对自己的家乡反倒是越来越牵挂了,动辄就想回家一趟,看看我那些熟悉的一草一木,看看那些鸡鸭鹅,还有我的邻居儿时的伙伴们。每次回去之前我都会兴奋好几天,有时父母会告诉我一些村里发生的事,哪家结婚了,哪家死了谁。再以后回去,一些陌生的面孔却要母亲指点了,真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了。

我的亲人也正一个一个的离开了,莫名其妙的走着走不小心就少了一个。我每次回去不用说话,别人都会说,你在外面的吧,刚回来呀。我在外面别人依然会说,你老家哪里呀,不是本地人吧。我当然有自己的家乡,我才不是你们这里的人呢,我于是骄傲的回敬他们。我的家乡多美啊,长江里下河,是个鱼米之乡。春天的时候,一块块菜园,各种蔬菜碧绿碧绿的,生机盎然。夏天的时候,麦浪翻滚,浓荫里的蝉鸣和着稻田里的蛙鸣,草丛下的蝈蝈此起彼伏。秋天的时候,棉花大朵大朵的,雪白雪白,有机肥种出来的蔬菜瓜果特别的香。冬天的时候所有的树木都褪去了繁华,光秃秃的满树枝桠胡乱地伸向了四面八方,偶尔还会架着一俩个鸟窝,给你留下无尽的想象。

我的家乡不美,也没有什么奇异风景,甚至连个名垂青史的人物我都说不出来。但这不影响我爱我的家乡,我就爱那个小小的天地,爱那里的一砖一瓦,一沟一渠,因为那里浸染着我的血液,渗透在我的骨髓里。离家越久,年龄越大越想念自己的家乡。

我爱我的家乡

虽然我已经离开家乡很多年了,但是家乡的美景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里!

春天,小树才刚刚发芽,小草也悄悄的从地里钻出了头,小溪里的冰雪融化了,溪水唱着歌儿奔向远方,小燕子在枝头高声歌唱,欢唱着春天的到来。

夏天,似火的骄阳炽烤着大地,小草低下了头,小树垂下枝条,小狗也耷拉着脑袋,蝉在枝头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尽管天气这么炎热,但是水池中的荷花却开得一个比一个鲜艳,一个比一个光彩夺目,碧绿的池水加上白里透红的花瓣,形成了多么美丽而又新奇的一幅画卷啊!

秋天,小草被染成了金黄色,小树的枝叶像是用金子雕琢而成的,大地一片金色,唯独枫树林还是那么红,红的像熊熊燃烧的大火。

冬天,大地已经变得雪白了,可天空仍然还在飘着鹅毛大雪,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我们可不愿待在家里,我们结伴在雪地上玩耍,有的在玩着堆雪人,有的在玩打雪仗,还有的在忙着抓野兔呢!个个都玩的不亦乐乎。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更爱这美丽的景色。

我爱我的家乡散文随笔三篇

散文随笔我爱我的家乡(一)

我真想成为诗人或作家,把一切好听的好看的优美的词句浸在自己的血液里,啼出我家乡的俊美来。让那些文人墨客也能随着我的笔去我的家乡看看。就像因王勃写《黄鹤楼》,苏轼写《赤壁》,梁衡写《晋祠》一样。

我爱我的家乡,可我说不出来,也找不到最贴切最动人的词来表达。可我就是爱我的家乡,我爱那里的一切,花草树木,家前屋后,邻里乡亲,甚至是自家养的小猫小狗。直到二十几岁才离开那里,我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几年,我的童年,我的青春我最美好的年华都是在生我养我的那个地方度过的。

记得当初刚到这座城市来,看到林立的高楼,闪烁的霓虹灯,光滑的柏油马路,竟忘返了,竟迷恋了,发誓再也不回去了,我嫌我的家乡一逢雨天满是泥泞深一脚浅一脚的,地上满眼都是牲畜的粪便。每天更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除了各式农作物就是鸡鹅鸭。我当时就想要一个全新的生活,无论有多艰难有多辛苦,我也会咬牙坚持的。

我终于如愿了,在心怡的城市安了家,我的孩子还享受了城里的教育,我从来不教他说家乡话,甚至在他面前自己也不说老家的方言。我希望他从骨子里有城里孩子的'气质,别一张嘴就漏了馅。但我想错了,我的根在农村,就像一根瓜秧,爬的再远,枝叶再茂密,只不过是不小心到了别人的地盘,寻根溯源我还是个农村人。包括我的孩子,他在这座城市出生,生活,却不会说这里的吴家侬语,倒是老家的话一学就会。

呆在城里时间久了,对自己的家乡反倒是越来越牵挂了,动辄就想回家一趟,看看我那些熟悉的一草一木,看看那些鸡鸭鹅,还有我的邻居儿时的伙伴们。每次回去之前我都会兴奋好几天,有时父母会告诉我一些村里发生的事,哪家结婚了,哪家死了谁。再以后回去,一些陌生的面孔却要母亲指点了,真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了。

我的亲人也正一个一个的离开了,莫名其妙的走着走不小心就少了一个。我每次回去不用说话,别人都会说,你在外面的吧,刚回来呀。我在外面别人依然会说,你老家哪里呀,不是本地人吧。我当然有自己的家乡,我才不是你们这里的人呢,我于是骄傲的回敬他们。我的家乡多美啊,长江里下河,是个鱼米之乡。春天的时候,一块块菜园,各种蔬菜碧绿碧绿的,生机盎然。夏天的时候,麦浪翻滚,浓荫里的蝉鸣和着稻田里的蛙鸣,草丛下的蝈蝈此起彼伏。秋天的时候,棉花大朵大朵的,雪白雪白,有机肥种出来的蔬菜瓜果特别的香。冬天的时候所有的树木都褪去了繁华,光秃秃的满树枝桠胡乱地伸向了四面八方,偶尔还会架着一俩个鸟窝,给你留下无尽的想象。

我的家乡不美,也没有什么奇异风景,甚至连个名垂青史的人物我都说不出来。但这不影响我爱我的家乡,我就爱那个小小的天地,爱那里的一砖一瓦,一沟一渠,因为那里浸染着我的血液,渗透在我的骨髓里。离家越久,年龄越大越想念自己的家乡。

散文随笔我爱我的家乡(二)

如果有人问你爱不爱自己的家乡,我想,你会毫不犹豫地说:“爱!”

我的家乡在农村,她虽然没有城市那样繁华,但有着秀丽的风光。

家乡的南面是连绵不断的群山,这些山一座连着一座,就好像许多小朋友手牵着手做游戏,显得亲密无间,谁也不想离开谁。它们好像在告诉人们要团结起来。

家乡的山不像泰山那样雄伟,也不像香山那样红叶似火,可山上栽满了各种树木,那些树木一棵连着一棵,长得枝叶繁茂,远远望去,一片苍翠。整个南山,就好像是一道巨大的绿色屏障,守卫着我的家乡。

两山之间往往有清澈见底的小溪,它们唱着动听的歌曲,欢快地穿过山林,好像永远不知疲倦。溪边有数不清的野花,在溪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精神,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丽。

村子里,昔日低矮的土坯房早已不见踪影,一座座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宽阔的316国道穿过村子中央,川流不息的车辆满载着货物从这里驶向远方。巨龙似的陇海铁路经过村子的北面,一列列火车时而呼啸而过,那飞快的速度,不正是家乡飞速发展的象征吗?

越过铁路,是一片片肥沃平坦的土地。金秋时节,这里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果园里,紫色的葡萄,火红的石榴,黄澄澄的梨,红红的苹果挂满了枝头,让人看了垂涎欲滴。田间小路上,到处是农民伯伯忙碌的身影,他们忙着摘水果,收庄稼,人们脸上无不露出丰收的喜悦。漫步在家乡,好像步入了人间仙境,我爱我的家乡。朋友,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来做客,到时候,我还可以给你们做个小导游呢!

我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我爱家乡的四季,我更爱家乡勤劳的人民。我爱我的家乡。

散文随笔我爱我的家乡(三)

每个有都有自己最爱的家乡,而我也不例外。我最爱的家乡是武汉,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我先跟大家介绍介绍我们家乡的风景名胜——黄鹤楼,登上台阶,迎面一对一米多高的铜塑黄鹤,全身金灿灿的。黄鹤楼有五层,大约有五十米多高,气势宏伟。正门楼项有三个大字——“黄鹤楼”赫然醒目。每层的八角檐上都挂着风铃,一阵风吹来,风铃就“丁丁当当”的响了起来,那清脆的声音,显得黄鹤楼更加古老和庄严。

我们武汉最有名的小吃是热干面,吃一根到嘴中,味道好极了。热干面的做法是先把面放在开水里烫一下,然后再加佐料。还有豆皮……都是我们武汉有名的小吃。

每次有人到我们武汉来作客时,我们便会拿出我们武汉的特色菜——莲藕排骨汤,先把排骨放在水里慢慢小火煨,在排骨煨得八成烂时,再把藕放在罐中一起小火煨。煨好的汤色香味美,让人吃了还想吃。

我们武汉还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江滩。白天那里的景色非常漂亮;晚上那里闪闪发光,我先以为是别人在放爆竹,走近一看,原来是夜灯。

我有这么一个好家乡,我真感到骄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