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过年优美句子 彝族过年的风俗作文 过年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一个节日,少数民族也不例外,我们看看下面的彝族过年的风俗作文,一起阅读吧! 彝族过年的风俗作文1 中国少数

彝族过年的风俗作文

过年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一个节日,少数民族也不例外,我们看看下面的彝族过年的风俗作文,一起阅读吧!

彝族过年的风俗作文1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歌声飞扬的壮族三月三歌会、载歌载舞的傣族泼水节、有花香弥漫的藏族采花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我们快乐无比的彝族年,你如果走进凉山彝家山寨,你会被彝族淳朴的风土人情深深地折服,你会为彝族传统文化的精深厚重而拍案叫绝,而走进彝家的彝族年,你一定会驻足不前,流连忘返。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重要节日。彝族年一般选定在农历的十月,是庄稼收割完的日子,是丰收的季节。彝历年带有庆祝当年、祭祀祖先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之意思。

彝族杀过年猪十分讲究,过年猪一般要喂养一年,喂得越肥越好。经过腊制后猪膘越肥、越厚,就表示主人的勤劳,是富裕的象征。过年前一个月,家家户户就准备好一坛荞麦酒,过年前三天,各户人家都要劈够过年三天烧的柴禾,备够吃的米面、盐巴等。在过年前一天上午,每户人家把屋内外、院子周围打扫干净,以表示除旧迎新

彝族年的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阿玛(外婆)家四周就响起了一阵刺耳的尖叫声,每家每户都在杀年猪庆贺这一年的丰收。阿玛家也不甘落后,爸爸和舅舅合力拉出早已准备好的年猪,将它摁在地上,猪侧躺着,四脚朝左,拼命地挣扎。爸爸赶紧双腿跪在猪的身上,手脚并用让猪动弹不已,舅舅拿着一把锋利的尖刀刺进猪的喉咙,顿时,猪的尖叫声震耳欲聋,刺破青天。渐渐地,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弱,身体也停止了挣扎。

彝族年砍猪肉也非常讲究。一般人们会将最好的猪后腿整块的砍下来给老人拜年,有的地方也将猪头肉整个拿去给老人拜年,以表敬意,祝愿老人们幸福健康、长命百岁。剩下的就砍成小块小块的放到火盆里烧烤,等考好后放在碗里。撒上盐,供奉给死去的先灵,烧肉敬仙灵之后全家人方能坐在后盆边,吃着烧烤,喝着美酒,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拜年是彝族过年的一大内容。彝族年猪宰杀后的第三天,各家各户都要外出向亲友、长辈、家门拜年,哪怕路程再远、路途再艰辛,也要翻山越岭、爬山涉水去拜年。一到彝族年,县城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只见背背篓的、提竹篮的、挎口袋的人络绎不绝。年幼的到长辈家拜年、弟妹到兄姐家拜年,出嫁的女儿带着女婿回家拜年、亲朋好友们偕老扶幼也加入到拜年的`队伍中……有彝家谚语为证:“每到彝族年,天有大雁过,地有拜年人。”拜年的人个个脸上喜气洋洋。每到一家都争着唱丰收歌、说祝福词、送拜年礼物,主人家热情地端上美酒、拿出佳肴款待来客,其情其景令人难忘。

“过年三天尽情地吃,没有吃错的道理。”彝族年就是嘴巴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全家团聚,丰衣足食,共享天伦之乐。如果您有机会来到彝家山寨,您一定会被彝家美酒的香甜所陶醉、被彝族人民的热情所感染、被彝族人民美满的生活所感动……

彝族过年的风俗作文2

彝历年,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彝语叫“枯识”。在农历10月,公历11月内举行。彝族聚居的村寨,从农历10月16日开始择吉日过彝历年到30日完。由于各地择吉日的差异,公历时间有的在上旬,有的在中旬,有的在下旬。各村寨过3天彝历年。所以有着彝历年过一个月的诠释。彝历年带有庆祝当年、祭祀祖先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之意思。为什么在农历十月过年?相传有两种原因,一是彝族历史上有十个月为一年的历算。按这历法计算,十月份为年终岁首,正当过年,故习惯上又称“过十月年”。二是因这个时候,彝族地区庄稼收割完了,五谷丰登了,农事空闲,正宜过年。

彝族年像汉族的春节一样,是一年中最喜气,最令人向往的节日。彝族年有很多传统的规矩,主要有:过年前一个月,就准备好一坛荞麦甘酒。过年前三天,各户人家都要劈够过年三天烧的柴禾,备够吃的米面、盐巴、豆花等。在过年前一天上午,每户人家把屋内外、院子周围打扫干净,以表示除旧迎新。

彝族年传说

很早以前,山上住着一户三弟兄的彝族人家。他们年年辛勤种植,却年年被天王派来的神兵天将拱翻土地,破坏庄稼。有一年他们逮住一个天将,大哥主张杀,二哥主张打,老三则主张问清楚了再打再杀。老三问天将,天将说他是奉天王的旨意,被迫干坏事的,并且知道了天王妄图垄断大地,将要开决天河的事。弟兄三人问天将怎么办,天将说:“老大在山脚下修一座锡房,老二在山坡上修一座铁房,老三在山顶上修一座泡木房,就可以避难了。”弟兄三人按天将说的各人造好房子住了进去,结果十三天后,浩浩荡荡的洪水铺天盖地而来,住在锡房子的老大和住在铁房子里的老二,都沉没在水底淹死了,只有老三住的泡木房子浮在水面,水退后停留在一个山头。

老三的泡木房子引来很多逃难的飞禽走兽,老三热情地接待了这些死里逃生的客人。后来老三想娶天王的女儿为妻,那些寄居在家的飞禽走兽,就商量着成全他的婚事。

有一天,天王拨开云头,巡视人间,发现山头还剩下一座房子,房顶上还有一只乌鸦正鸹鸹高叫。乌鸦高叫,是不祥的预兆,天王忙叫妻子翻看天书,他的妻子开柜翻书时,发现耗子已把天书咬得破烂不堪。天王气愤地追击耗子,途中被一条蟒蛇咬伤了脚趾,痛得他死去活来。这时,一只云雀飞来告诉天王,青蛙能治好他的创伤。天王的妻子立即请来了青蛙,青蛙要他答应把女儿嫁给老三,才给他治病,逼得天王没法,只好应允。

青蛙眼见这个成全老三婚事的计划圆满实现,便扑通一跃,跳进了池塘。天王抓不住青蛙,伤口越来越厉害,就此一命呜呼了。老三娶了天王的女儿为妻,花狗献上了他尾巴上粘的三粒谷子。。老三夫妻把这三粒种子种下去,秋天收获了三吊谷穗。次年春天,他们又将这三吊谷穗播种,获得了九百吊,第三年,老三收得了千斤稻谷。夫妇俩为了庆祝丰收,在夏历十月初一至十五的一天,煮起了白花花的米饭宴请曾救过老三的天将和成全他们婚事的飞禽走兽们。

这一天,就逐渐成为了现在彝族的年节,每年秋天丰收以后,都要隆重地庆祝彝族年,以祭奠祖先,庆贺当年丰收,同时预祝来年取得更好收成。

彝族的风俗800字作文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歌声飞扬的壮族三月三歌会、载歌载舞的傣族泼水节、有花香弥漫的藏族采花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我们快乐无比的彝族年,你如果走进凉山彝家山寨,你会被彝族淳朴的风土人情深深地折服,你会为彝族传统文化的精深厚重而拍案叫绝,而走进彝家的彝族年,你一定会驻足不前,流连忘返。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重要节日。彝族年一般选定在农历的十月,是庄稼收割完的日子,是丰收的季节。彝历年带有庆祝当年、祭祀祖先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之意思。

彝族杀过年猪十分讲究,过年猪一般要喂养一年,喂得越肥越好。经过腊制后猪膘越肥、越厚,就表示主人的勤劳,是富裕的象征。过年前一个月,家家户户就准备好一坛荞麦酒,过年前三天,各户人家都要劈够过年三天烧的柴禾,备够吃的米面、盐巴等。在过年前一天上午,每户人家把屋内外、院子周围打扫干净,以表示除旧迎新

彝族年的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阿玛(外婆)家四周就响起了一阵刺耳的尖叫声,每家每户都在杀年猪庆贺这一年的丰收。阿玛家也不甘落后,爸爸和舅舅合力拉出早已准备好的年猪,将它摁在地上,猪侧躺着,四脚朝左,拼命地挣扎。爸爸赶紧双腿跪在猪的身上,手脚并用让猪动弹不已,舅舅拿着一把锋利的尖刀刺进猪的喉咙,顿时,猪的尖叫声震耳欲聋,刺破青天。渐渐地,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弱,身体也停止了挣扎。

彝族年砍猪肉也非常讲究。一般人们会将最好的猪后腿整块的砍下来给老人拜年,有的地方也将猪头肉整个拿去给老人拜年,以表敬意,祝愿老人们幸福健康、长命百岁。剩下的就砍成小块小块的`放到火盆里烧烤,等考好后放在碗里。撒上盐,供奉给死去的先灵,烧肉敬仙灵之后全家人方能坐在后盆边,吃着烧烤,喝着美酒,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拜年是彝族过年的一大内容。彝族年猪宰杀后的第三天,各家各户都要外出向亲友、长辈、家门拜年,哪怕路程再远、路途再艰辛,也要翻山越岭、爬山涉水去拜年。一到彝族年,县城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只见背背篓的、提竹篮的、挎口袋的人络绎不绝。年幼的到长辈家拜年、弟妹到兄姐家拜年,出嫁的女儿带着女婿回家拜年、亲朋好友们偕老扶幼也加入到拜年的队伍中……有彝家谚语为证:“每到彝族年,天有大雁过,地有拜年人。”拜年的人个个脸上喜气洋洋。每到一家都争着唱丰收歌、说祝福词、送拜年礼物,主人家热情地端上美酒、拿出佳肴款待来客,其情其景令人难忘。

“过年三天尽情地吃,没有吃错的道理。”彝族年就是嘴巴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全家团聚,丰衣足食,共享天伦之乐。如果您有机会来到彝家山寨,您一定会被彝家美酒的香甜所陶醉、被彝族人民的热情所感染、被彝族人民美满的生活所感动……

彝族春节风俗作文600字4篇

彝族春节风俗作文600字1

彝族的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传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本词条将从彝族火把节起源、传说、主要活动和意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万岁。

啊!彝族的火把节真好,我爱彝族的火把节。

彝族春节风俗作文600字2

“五十六个名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名族是一家。”是啊!中国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民族就像每个子女。而我,却对傣族的泼水节很感兴趣。

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平静。后来,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火魔。火魔无恶不作,她抢走了七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人们对他恨之入骨,但谁也没有办法。七个姑娘得知用火魔的头发可以勒死他的消息后,便开始行动起来。可是火魔的'头却到处乱滚,滚到哪里,哪里就受灾,只有火魔的妻子抱住才可以停下来。姑娘们便轮流抱火魔的头,每轮一次是一年,这样,村民才免于灾难。后人为了纪念这七位姑娘,就在这一天相互泼水,这就是泼水节的由来。

泼水节那天,人们早早地为佛洗了尘,接下来就是相当精彩的泼水活动了。傣族女子本就貌美如花,穿上五彩缤纷的服饰后,更像孔雀一般美丽。男女老少纷纷赶来,他们拿着各种装水的器具,尽情地相互泼洒,最终一个个都变成“落汤鸡”。天空中,一朵朵象征吉祥、幸福的水花在绽放。人们的头发被淋湿了,衣服被淋湿了,可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活动中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人们在你泼我、我泼你的过程中泼出了感情,泼出了对新年的期盼与向往!

节日期间,人们除了泼水,还有很多其它节目,如划龙舟、丢花包、放孔明灯、放烟花等。人们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我想,这朵永不凋零的“花”,一定会越开越盛!

彝族春节风俗作文600字3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彝族春节风俗作文600字4

说起彝族,除了人人知晓的火把节之外,那就要说祭龙节了。

彝族的祭龙节即“花脸节”。丘北的彝族群众把农历的二月的第一个属蛇日或猪日定位祭龙节的起始日。每年都要举行比汉族的春节还要热闹的盛大节日活动。寨子里的老人向各户分摊分一些酒肉,每户都由一名男子携带,先有毕摩率领全村的群众举行祭山神、祭树神的活动,参加者都在神树前野炊。

男女青年在村头河边,一边互抹花脸,一边对唱情歌。村中还举办摔跤,斗脚架、唱山歌、跳民族舞、挝脚架、爬树等盛大活动。

在节日期间,那个人的脸被抹得越黑,吉祥和幸福就会降临在哪个人的头上,他的庄稼就会长的好,丰收多,做任何事都心想事成。

丘北彝族的祭龙节一直延续至今。随着国家AAA级风景区的发展,丘北县政府把祭龙节定位丘北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都举行祭龙节已经成为丘北民族的代表了。

“百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还要继续去了解其他的民族和风俗与习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的视野。那就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彝族春节风俗作文600字

彝族的风俗习惯:彝族先民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很早就产生了分支。史籍载,几千前的笃慕之后就有了武、乍、糯、恒、布、慕的六祖分支。那么怎么写一篇作文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彝族春节风俗作文

彝族的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传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本词条将从彝族火把节起源、传说、主要活动和意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万岁。

啊!彝族的火把节真好,我爱彝族的火把节。

第2篇:彝族春节风俗作文

“五十六个名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名族是一家。”是啊!中国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民族就像每个子女。而我,却对傣族的泼水节很感兴趣。

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平静。后来,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火魔。火魔无恶不作,她抢走了七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人们对他恨之入骨,但谁也没有办法。七个姑娘得知用火魔的头发可以勒死他的消息后,便开始行动起来。可是火魔的头却到处乱滚,滚到哪里,哪里就受灾,只有火魔的妻子抱住才可以停下来。姑娘们便轮流抱火魔的头,每轮一次是一年,这样,村民才免于灾难。后人为了纪念这七位姑娘,就在这一天相互泼水,这就是泼水节的由来。

泼水节那天,人们早早地为佛洗了尘,接下来就是相当精彩的泼水活动了。傣族女子本就貌美如花,穿上五彩缤纷的服饰后,更像孔雀一般美丽。男女老少纷纷赶来,他们拿着各种装水的器具,尽情地相互泼洒,最终一个个都变成“落汤鸡”。天空中,一朵朵象征吉祥、幸福的水花在绽放。人们的头发被淋湿了,衣服被淋湿了,可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活动中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人们在你泼我、我泼你的过程中泼出了感情,泼出了对新年的期盼与向往!

节日期间,人们除了泼水,还有很多其它节目,如划龙舟、丢花包、放孔明灯、放烟花等。人们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我想,这朵永不凋零的“花”,一定会越开越盛!

第3篇:彝族春节风俗作文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第4篇:彝族春节风俗作文

说起彝族,除了人人知晓的火把节之外,那就要说祭龙节了。

彝族的祭龙节即“花脸节”。丘北的彝族群众把农历的二月的第一个属蛇日或猪日定位祭龙节的起始日。每年都要举行比汉族的春节还要热闹的盛大节日活动。寨子里的老人向各户分摊分一些酒肉,每户都由一名男子携带,先有毕摩率领全村的群众举行祭山神、祭树神的活动,参加者都在神树前野炊。

男女青年在村头河边,一边互抹花脸,一边对唱情歌。村中还举办摔跤,斗脚架、唱山歌、跳民族舞、挝脚架、爬树等盛大活动。

在节日期间,那个人的脸被抹得越黑,吉祥和幸福就会降临在哪个人的头上,他的庄稼就会长的好,丰收多,做任何事都心想事成。

丘北彝族的祭龙节一直延续至今。随着国家AAA级风景区的发展,丘北县政府把祭龙节定位丘北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都举行祭龙节已经成为丘北民族的代表了。

“百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还要继续去了解其他的民族和风俗与习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的视野。那就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