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白塔的诗句 从“白塔”的象征意义分析《边城》主旨 在《边城》的故事描写中,多次地写到了白塔,究竟白塔有什么的象征意义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从白塔的象征意义分

从“白塔”的象征意义分析《边城》主旨

在《边城》的故事描写中,多次地写到了白塔,究竟白塔有什么的象征意义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从“白塔”的象征意义分析《边城》主旨。希望大家喜欢。

在白塔中获得重生——从“白塔”的象征意义分析《边城》主旨

金介甫先生在《沈从文传》中指出:“研究沈从文首先应该认识到他是一位边缘人,是自我放逐者。在中国文学中,从屈原的流浪放逐、李白杜甫,一直到曹雪芹,这种边缘人的作品就是跟一般的作家不一样。”

沈从文是一位很纯洁的作家,他用清澈的目光看这个世界时,看到的只是一个蓝晶晶的世界,是清明,是充满温馨。对世俗的复杂、丑陋、仇恨、恶意、心术、计谋、倾轧、尔虞我诈往往没有感觉。《边城》写到的就是一个“安静和平”的世界。

当然,“婴儿的目光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人类的婴儿阶段——这个阶段实际上已经沦丧了。”(见曹文轩《回到“婴儿状态”的艺术——读沈从文小说<边城>》) 这种古朴的民风也正在消失,沈先生在《长河•题记》中说:“一九三四年的冬天,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惟实惟利的人生观。”《边城》所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但到《边城》写作时(1933--1934)已经几乎不复存在。《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见《汪曾祺读<边城>》,选自《独坐小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由此,大家都一致认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但实际上,作者尽管“只想造希腊小庙”来“供奉的是‘人性’。”但他所要赞颂的“人性美” 已经在蜕变了。作者自己还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故事中充满了5月中的斜风细雨,以及那点6 月中夏雨欲来时闷人的热和闷热中的寂寞。”人性的率真与善良在“文明”社会古旧的礼法与习俗在自然人性面前难以施威,整部小说笼罩着一种无奈的命运感。这种“人性美”是生存还是死亡,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话题。当我注意到作品中“白塔”这一意象时,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作品开篇就讲到白塔:“……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管理渡船的老人在塔下住了五十年。爷孙俩一直生活在白塔的世界里,白塔守护着渡头,守护着翠翠一家,守护着翠翠的梦(在白塔下午睡,在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也飘上了白塔。)

“翠翠无意中回头一看,见屋后白塔已不见了。一惊非同小可,赶忙向屋后跑去,才知道白塔业已坍倒,大堆砖石极凌乱的摊在那儿。翠翠吓慌得不知所措,只锐声叫她的祖父。祖父也在雷雨交加的夜里死去了。”

作品结束时,白塔就在老船夫去逝的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圮坍了,到了冬天,大家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作品开关结尾都扣紧白塔来写,说明它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是探讨作品的主题的一个关键。

象征、意象在建筑艺术、诗歌、音乐和绘画中,都是很重要的。荣格认为,建筑也是充满了象征意义的,人同建筑除了具有实用的居住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一层更加休戚相关的感情关系和精神关系。不过,就像大自然永远给蒙上了一层薄纱一样,人们几乎忽略了这层关系的存在。只有通过对“象征”意义的破译,才能认清建筑对人的影响。

荣格在《回忆录》说道:“从一开始我就觉得从某些方面来说塔是个孕育生命的地方——一个子宫或者是一个可以造就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母体。它给我一种感觉,我好像在石头中获得了重生。”“塔”象征着母亲温暖的“子宫”。在那里,可以把远离尘嚣,沉浸到内心深处,放松警戒,松弛紧张的神经。世俗的荣辱得失,都显得无足轻重了。这便是住宅对人的生存的意义。它把人的灵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仿佛把人带回到母亲的“子宫”,隔绝、排除来自外部世界的严重干扰和由它引起的一切焦虑,把过去的生活静静地进行反刍、消化,从而酝酿对未来人生的一种新的.感觉和情绪。正是这个“塔”使他确确实实感到自己获得了“新生”(Renewal)。

“‘塔’象征精神的圆满(‘灵与俗’原是西方形而上的两极。荣格在现实、外部世界受到挫折,世俗方面是失败了。但是他追求的是人类精神的完整与圆满。于是,他更倾向于为一般人所忽视的内在生活,一种灵性的生活);它是由石头筑成的,象征着简朴与坚定。”(见李沫来《荣格“塔”的象征意义——兼论建筑与心灵的关系》)

“白塔是苗族传统价值观念的象征,如风俗淳朴、重义轻利等,也就是沈从文说的‘正直素朴人情美’”。(见向刚《梦断边城——沈从文<边城>分析》)这么重要的白塔为什么会圮坍?既然“为了这塔成就并不是给谁一个人的好处”,但茶峒人为什么又要将它修好呢?

“碧溪岨的白塔,与茶峒风水有关系,塔圮坍了,不重新作一个自然不成。”可见白塔对茶峒是至关重要的,城中营管,税局以及各商号平民百姓以及各大寨子都捐了钱。还特别在渡船上也放了个两头有节的大竹筒,让过渡人自由把钱投进去,竹筒满了马兵就捎进城中首事人处去,另外又带了个竹筒回来。过渡人一看老船夫不见了,必一面用同情的眼色瞧着翠翠,一面就摸出钱来塞到竹筒中去。“天保佑你,死了的到西方去,活下的永保平安。”翠翠明白那些捐钱人的意思,心里酸酸的,忙把身子背过去拉船。其实是世人对翠翠这个无所归依的孤雏的象征湘西苗族文化的同情,同时,到了这种时候,为了这塔成就并不是给谁一个人的好处,应尽每个人来积德造福,尽每个人皆有捐钱的机会。让大家求得心安理得罢了。

其实白塔是茶峒人的“内在生活”,“灵性的生活”,是他们的精神寄托。特别是当固有的风俗被一种新的变异已经楔入,像都市现代“文明”一样畸形发展,占据了主导地位,人已经沦为金钱的奴隶时,白塔的支柱意义就显得尤其重要。重新捐资修好白塔,就是找回心灵安慰,让精神得到重生。

1、翠翠是最后一个坚守者。

翠翠这个无所归依的孤雏无疑是湘西苗族文化的象征。她依然天真纯朴,美丽自然,生活得无忧无虑。当爷爷为她努力争取一切时,她仍然不知晓。当爷爷去逝后,她才从马兵那里知道一切,但她仍然不愿去城里住,坚守她的渡船和白塔。她与白塔、渡船是密不可分的,二老要想得到翠翠,就必须继承爷爷传下来的古老的渡船,换句话说,爱上翠翠的唯一方法和结果就是继承渡船。离开了白塔、渡船,翠翠将不成其为翠翠;与翠翠所代表的湘西苗族文化完全异质的都市文明将吞噬这“半原始的生物肉体和灵魂”。

要碾坊就是追求金钱,就是要娶王小姐,但它将碾碎人性的美好。碾坊是个封闭、循环的意象,它将水的线性流动转换成石碾的周期循环,可以看作是汉族文化(沈从文的父系文化)的象征。是汉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普遍性的象征。“碾房陪嫁”预示的生活方式就是在“一个公式里发展”的“庸俗生活”,这与沈从文来自苗族古老文化的十分旺盛的热情与幻念和少安定性发展的性格是十分不相容的。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我用不着你们名叫‘社会’为制定的那个东西,我讨厌一般标准,尤其是什么思想家为扭曲蠹蚀人性而定下的乡愿蠢事”。

要渡船就是忠于爱情,就是选择翠翠。渡船“是一个封闭、单调的意象,是一种与河流(线性时间、一元历史)无关的存在状态,隐喻苗族古老的生活方式。”是苗族文化特殊性的象征。

选择渡船意味着捍卫苗族文化的传统和特殊性。选择碾房意味着认同汉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普遍性,放弃自身的特殊性。这样,翠翠这个历史的孤儿将永远被历史遗弃,沈从文本人也将失去他安身立命之处。(见向刚《梦断边城——沈从文<边城>分析》)。

二老不要“碾房陪嫁”,对汉族文化霸权的反抗是软弱的,他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房多个人,你可以快活,你就答应。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但是,二老“记忆着哥哥的死亡”。或许,在二老看来,翠翠就象那个象征着爱情的虎耳草一样,“美丽的常常是有毒的”。最后,他只好采取逃避的办法,坐船下桃源,一直没有回来。但翠翠不愿就此放弃,不愿搬进城去住,坚信地守着渡船,等待二老的归来。

2、“车路”与“马路”

在两兄弟之间,也存在斗争。走“车路”还是走“马路”(托谋说亲与唱歌求爱),是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态发生着强烈的碰撞。具象为婚姻的不同生命形式、不同的义利取舍,金钱变异人性与人与自然的契合(封建买卖婚姻与原始自由婚姻)在发生着冲突。人类文明的进步,似乎正与道德的退化作代价!天保当真请了媒人,走车路向老船夫提亲。最终得不到一个爽快的结果,二老走马路,仅唱了一夜的歌,翠翠就被打动了。“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习。崖壁三五丈高,平时攀折不到手,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尽管他们的爱情没有一个结果,但从翠翠和二老的态度上来看,他们是在竭力坚持的,无声努力的。

傩送就是作者的化身,说明作者内心深处渴求保持原始自由婚姻,体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者是借婚姻来表现这一伟大愿望的。

3、老船夫的去逝

就连阅尽人事、饱经风霜象征苗族古老历史的的老船夫也变了,过去,面对女儿的选择“不加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迂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但当翠翠长大后,自己已年迈衰老时,他开始回忆起女儿翠翠父母的悲剧,“口中不怨天,心却不能完全同意这不幸的安排”。开始思索“翠翠大了,他也得把翠翠交给一个人,他的事才算完结!交给谁?必需什么样的人方不委屈她?”害怕翠翠会重蹈她母亲的悲剧。当他发现天保喜欢翠翠就主动去探天保的口风;当天保被水淹坏之后,就厚着老脸主动找二老傩送;当碾房成为拦路虎时,他更是厚颜无耻地找顺顺问清楚。

这位一直居住在白塔之下的老船夫,本是一个快乐、豪爽而略带幽默感的老人,是勤劳、善良、本分、敦厚、正直、仗义的,但到最后,竟也变得世故。当然,透过他的言行,我们却能感觉到老人心中的那种爱的矛盾和无奈的孤独。可见,湘西苗族文化受汉、西文化冲突之大。

老船夫在傩送父子的冷淡,中寨人关于傩送决定要碾坊的谈话,翠翠外柔内刚的脾性,当年女儿悲惨的死,全都综合在一起,“命运”仿佛给了老船夫当胸一拳,他终于无力再抵抗,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伴随白塔的坍塌而死去了。这是一个很有象征意味的部分。老船夫是这场斗争的第二位牺牲者(第一位是天保),他的死宣布了健康人性的死亡,白塔也坍塌了,象征着人性也随之坍塌了。当然无论社会怎么演变,人性是不能坍塌的,所以,不管怎样,茶峒人还是要把白塔重新建起来,表现了人们重建人性的美好愿望。

4、何谓“边城”

作者为什么要将作品取名为“边城”?汪曾祺指出,“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个边地的小城。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见《边城题记》)。沈先生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深恶痛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

边城已不是“改土归流”前的边城,那时,这里的婚嫁,还保留着充分的自由形式。爱情需要的,不是门第,不是金钱,而是从心里流出的热情的歌。而眼下,固有的风俗虽没有完全消失,一种新的变异已经楔入(这种变异在都市现代“文明”的畸形发展里,已占据了主导地位,人已经沦为金钱的奴隶),“常”与“变”在这片土地上,交织成一种复杂的人生形态。

《边城》,这“边”字,就有了一丝孤独。作品一开头:“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这孤独便又深了点。那独立山头的白塔,那类似于“夜渡无人舟自横”的渡口景象,那一幅幅黄昏与夜晚的凄清幽远的景色……无一莫把孤独托现出来。作品背后,是一个无底的企盼(张德蒂的雕塑《边城》以翠翠的盼望做画,极传《边城》之神)。

对于外面世界而言,边城是一个“边城”;对于边城而言,白塔就是“边城”。“白塔”被排挤到了边城的边上,人性美也就被现代文明排挤到了边缘,甚至在边缘上坍塌了。茶峒人虽然把它重建起来,但它还是在边城的边缘上。甚至会越人们越来越远,只有翠翠一人守护着。

总的说来,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的小说诗意化,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我们试着从意象分析其中的象征意义,更便于我们对作品的理解。

《边城》的时代意义分析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边城》极力讴歌的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边城》的时代意义分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边城》的时代意义分析

【摘 要】《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不朽名作,也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作品的时代意义:一、《边城》中“人性美”是中国乡土文学中一朵更显“另类”的奇葩;二、自然健康的“人性美”灼照人性中扭曲变态的“人性恶”; 三、《边城》对今天构建新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边城 时代 意义

一、《边城》中“人性美”是中国乡土文学中一朵更显“另类”的奇葩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以鲁迅、茅盾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以冷峻峭拔的现实主义态度,给我们创作了诸如《故乡》《祝福》《阿Q正传》《春蚕》《秋收》《残冬》等,反映农村生活,刻画农民典型的乡土文学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乡土文学的主流。

在这些主流的乡土文学作品中,闰土、祥林嫂、阿Q、老通宝等这些旧中国农民典型,要忍受阶级的压迫,遭受强者的欺凌,倍受社会的冷眼,在社会的最底层痛苦的挣扎直至灭亡。与老船工及翠翠的衣食无忧,自给自足,邻里相依的淳朴生活是无法比拟的。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不到“人性的美”,只有人性的“痛”。残忍的战争,残酷的剥削,命悬一线,水深火热的社会现实,与湘西“世外桃源”式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也是天然有别的。我们在《故乡》《祝福》《阿Q正传》《春蚕》等作品中,看不到“人性的真”,有的只是“人性的假”。

而沈从文在《边城》中塑造了老船工、翠翠、傩送等典型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人性美”,丰富了中国乡土文学这块园地的内涵。是二三十年代中国乡土文学中显得“另类”的一朵奇葩。《边城》并非是对当时社会二三十年代的湘西现实社会写真。人物与故事是对当时社会的超脱与超越。作者在“边城”世界里,有意识地消除了种种对立因素,既无阶级的对立,又无经济利益的冲突,更无人际关系的矛盾,有的是慈爱孝顺,恬静祥和,相濡以沫,同舟共济,因此“边城”因人性的魔力,升华到了一个非对立因素的自然和谐、返璞归真的理想境界。天真、纯情、美丽、善良的翠翠是人性至善至美的化身。而老船工,顺顺,杨总兵、商贩、过渡客人等身上体现出的淳朴、好客、乐善好施的“人性美”与鲁四老爷、赵老太爷、假洋鬼子等的“人性丑”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自然健康的“人性美”灼照人性中扭曲变态的“人性恶”

朴素,充满原始气息的湘西,作者构筑的理想世界,是与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城市文明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对被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压抑扭曲的灵魂的矫正。他要使人的灵魂得以复苏,使心的纯美得以张扬,让人的尊严得以恢复,因而他竭力赞颂“人性美”。显然是期待用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之光去照亮、激活这些生命力,要塑造民族的新灵魂。用自然健康的“人性美”灼照扭曲变态的“人性恶”,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人性恶”形成鲜明的对照。我们不妨把《边城》与同时代的作家张爱玲的《金锁记》进行比较。

(一)纯净、善良、真诚的“人性美”与虚伪、自私、变态的“人性恶”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金锁记》中,我们触摸到了“人性恶”的一面。张爱玲以娴熟、老练的笔调深刻地揭露出人性中虚伪、自私、变态的方面。“生命就像是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美的袍”,张爱玲冷冷地撕开了生命外表的华美,向世人展示了人性深处的丑恶、扭曲与变态。曹七巧是苍白、渺小的,她没有高尚的情操,没有善良的心,有的只是扭曲、变态的灵魂。温情的缺失、众人的歧视与侮辱扭曲了曹七巧的灵魂,也扭曲了她的人性。曹七巧褪去了母爱的伟大神圣的光环,她把所有的仇恨发泄在子女身上,不择对象地用子女的幸福来抵偿自己的不幸,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性恶”的血淋淋的例子。如曹七巧对儿子有着病态的占有欲,一步一步毁灭儿子的幸福。对女儿长安也耍尽心机,进行了病态的报复。在自己儿女婚姻痛苦上得到了快意,心理得到了补偿,她已经沦丧了最基本的母性和人性,彻底偏离了道德轨道,她是一位由正常走向扭曲而不自觉的悲剧性人物,是一个体现了“人性恶”的典型。翠翠、傩送、天宝等身上体现的纯净、善良、真诚的“人性美”让我们感动,而曹七巧体现的虚伪、自私、变态“人性恶”让我们寒彻骨髓。

(二)原始、淳朴、自然,又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与曹七巧苍凉惨淡的人生构成对比

生活在“边城”的人,世世代代安居乐业,诠释着生生不息的亲情爱情友情,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令人荡气回肠的动人故事。通过近乎原态的翠翠与傩送,揭示一种新的、健全的、理想的、自主自为的生命存在形态.这种生命存在形态的内涵是纯洁、勤劳、朴实、善良、热情,信守自己的爱情初衷,保持乡民的淳朴本色。在爱情、婚姻关系上,它表现为自然、纯真、健康,而且又自主自为地抗拒着封建文明与城市商业文明的污染。在关系到人生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它还自主自为地把握着人生之舟的航舵。这一切,都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图景。

(三)翠翠、傩送他们的生命原始、淳朴、自然,又充满活力与曹七巧苍凉惨淡的人生构成鲜明的对比

曹七巧原是个平民阶层的女子,生活清苦但也有自己的幸福,可是命运之神却狠狠的捉弄了她,她被贪财的哥哥嫂嫂被当作货物,无情地卖到了姜家,嫁给了一个富家小姐不肯要的活死人一样的残废公子。姜家老少的歧视与侮辱,昏暗沉寂的畸形婚姻,使曹七巧的灵魂扭曲,一步步的迈向毁灭的深渊。在男权社会里,曹七巧放弃了爱情、亲情,沦为金钱的奴隶,金钱的枷锁永远的.锁住了曹七巧。曹七巧认为,“人都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钱”。“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在《金锁记》中,曹七巧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深渊,她生命的一丝丝亮色被一点点湮灭,直至消失。张爱玲通过曹七巧身上体现的“人性恶”及苍凉惨淡的人生,冷冷地揭示了金钱、命运对人的嘲弄与摆布。与《边城》讴歌的爱情、生命,两相比照,让人不禁唏嘘不已。

三、《边城》对今天构建新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今天,我国正处在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受商业文化的冲击,使社会出现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现象,人性呈现严重的扭曲和异化状态。如何在今天的社会里,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完善自己的人性,选择优美、健康的人生,是时代必须思考的话题。

《边城》是湘西土地中成长出的一粒瑰宝,值得人们永久地回味。看着边城的至真至善,这能不令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艳羡?今天,人与人之间虽然没有了空间距离,但心里的距离却是那么遥远。无疑,边城那种朴素的人情美,成了当今多少善良的人们羡慕而又遥不可及的奢望。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极力地表现了湘西边城的环境的美、亲情的美、人情的美、爱情的美,描写的是美好的人性,展现得是人性的光辉。这曲人性美的赞歌应该成为我们现代人重新审视、认识人性的善与恶的参照作品。读《边城》,以美好的人性净化人的心灵,促使人性回归自然、善良、健康!

【参考文献】

[1]张爱玲.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金锁记第一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433-459.

论《边城》的美学主旨

《边城》这部小说之所以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就是由于它的美学艺术。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边城》的美学主旨。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边城》的美学主旨

内容摘要: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一片人间净土。但边城虽然是一片人间罕有的净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却并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他们的生命里也充满了悲剧,充满了苦难,充满了无常。在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中,我们也确实读出了他对一切真、一切善、一切美的生命发自内心的祝福,从中读者也能获得心灵的具有形而上意味的慰藉。或许,这是沈从文作品具有恒久艺术魅力的最重要根源。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祝福生命 主旨意蕴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一片人间净土,一片让人心醉,引人神往的人间净土。与沈从文的其他作品一样,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边城》在中国大地也被尘封了许多年。当沈从文的作品在中国大陆受到冷遇之时,海外学者们则对它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包括《边城》在内的沈从文作品终于得以在中国大地上重见天日之后,大陆的读者和文学研究者同样被它们深深吸引了,竞相投入到对它们的研究中去,相关的学术论著不计其数。关于边城作为人间净土所特有的自然美、风俗美和人情美曾被读者和文学研究者们津津乐道。或许时至今日这些观点几乎已经变成尽人皆知的老生常谈了,但湘西世界的魅力却并未有任何消退。相信每一个读者均可感受到边城作为人间净土所特有的美,无需多说。

但边城虽然是一片人间罕有的净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却并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他们的生命里也充满了悲剧,充满了苦难,充满了无常。比如翠翠的父母因对歌而相恋,又最终因无法结合而双双殉情;大老和二老同时爱上纯真秀美的翠翠,因而展开了爱情竞争,大老因在与二老的爱情竞争中失败而在乘船而下的途中遇险身亡;老船夫为了翠翠的幸福而积极奔走,却屡受顺顺父子的误解,在未能为孙女找到理想的幸福归属之前就在雷雨之夕抱憾终天;二老因感到自己对大老的死负有责任,且因得不到翠翠的爱并被父亲逼着接受碾坊而出走不归;而经历了一系列变故后懂事了的翠翠则一边守着渡船来回摆渡,一边痴心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虽然希望是那么的渺茫。可见,无常命运的阴影笼罩在边城这一片明丽的人间净土的上空,作为人间净土的边城和其中无处不在的人生苦难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

作为人间净土的边城摆脱不了苦难如影随形般的纠缠实不奇怪。人世就是苦海,苦难是人生所避免不了的。自古以来,不论帝王豪杰还是凡夫俗子,其实都是在这苦海中沉沦,无人能够幸免。这是古往今来的无数宗教家、哲学家已经一再向世人揭示过的真理。沈从文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他并没有回避这一点,否则《边城》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部有深度的艺术作品。古往今来,人类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恐怕都未曾放弃对人类苦难的关注。

应当说,揭示人类的苦难也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的最重要主题之一,作家们以这一主题创作的作品不计其数,并非只有沈从文在揭示人类的苦难。而且作家们揭示的苦难多种多样,触目惊心。就这一点而言,沈从文也未超出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但那时的大多数中国文学作品往往受时髦思潮的影响,认定社会制度的不良、阶级的存在是人类苦难的唯一根源。所以这些文学作品也就认定,要消除人类的苦难就应当从改良社会制度,消除阶级分化着手。这些作家大多是乐观主义者,认为只要改良社会制度,消除阶级分化之后,人类的苦难就必将烟消云散,人间就会变成欢乐的海洋。当然也有一些不受时髦思潮影响的作家把人类苦难归于别的原因,比如归咎于人性的险恶等等。或许是由于洞察了人性的稳固性特别是人性的险恶从古到今都未有多大变化,因而持这一主张的作家大多比较悲观,他们并不怎么相信人类有超越苦难的可能。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沈从文并没有对人类的苦难之根源进行上述两种简单化的归因。固然,边城里的人们并非没有贫富之别,也并非没有身份之异,但这里却没有上层阶级对底层阶级敲骨吸髓的剥削,也没有底层阶级对上层阶级不共戴天的仇恨,也就没有血与火的相互杀戮,因此边城人们的苦难不具有鲜血淋漓的特征。同时,边城里虽也不乏势利之人,却并没有一个心如蛇蝎之徒,更没有这样的恶徒在人与人之间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因此边城人们的苦难也不是人心险恶造成的。分析边城里的人们遭遇的苦难即可发现:它们与社会制度、阶级分化无关,甚至与人性险恶也无关系,它们更多来自无常的命运。

古往今来的人类社会都充满了苦难,古往今来的哲人也都在苦思消除苦难的良策。或许我们能通过一些途径来消除一部分苦难,如通过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之苦,发展教育消除愚昧之苦,建立良好的`制度来消除不公之苦,等等。应当说,在上述诸多方面人类确实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人类的苦难。但必须承认的是,不管时代如何进步,生老病死、聚散离合等命定的苦难是我们永远无法消除的,因为它们来自无常的命运。对于无常命运带来的苦难,我们其实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就是祝福生命。祝福不是许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有不少文艺作品以先知的口吻信誓旦旦地告诉苦难深重的芸芸众生,只要他们追随某个理想,采取某项行动,就能赢得一个堪比黄金世界的完美未来。这类文艺作品在它当初许诺一个完美未来之时,未必没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但一旦未来果真到来,需要兑现许诺时,这类文艺作品往往就显得那么幼稚可笑了。沈从文的作品中并没有给芸芸众生许诺一个未来的黄金世界或别的完美世界,片言只字的许诺都没有。任何一个仔细阅读过沈从文作品的读者均可发现,在包括边城在内的沈从文的作品中往往都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对于未来的忧虑。这说明他并不是肤浅的乐观主义者,因此他无法信心万丈地许诺。他所能做的只有祝福。相对于那种激动人心的关于黄金世界的许诺,祝福不能改变什么,也不能兑现什么。它只是污浊人间里的一泓清泉,黑暗世界里的一道光源。有了这一丝清泉和一道光源,世界未必会变得更纯净和更温暖;但没有了这一泓清泉和一道光源,世界必将变得更污浊和更阴暗。由于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完美,因而那种许诺一个未来的黄金世界的文艺作品总有一天会丧失其魅力,最终被弃如敝屣。但只要人心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异,只要人类心底还存有对于纯净和温暖的渴望,那么污浊人间里的一泓清泉,黑暗世界里的一道光源就不会丧失其魅力。沈从文的湘西系列诗化小说之所以无法被永久埋没,原因恰在于此。

祝福也不是悲悯。悲悯可以施于任何人。人类的生存本来就具有悲剧性:要受生老病死之无常的折磨,要受悲欢离合之命运的摆弄,终日在大地上往来奔波,追名逐利,却最终只能归于尘土,一切都化为虚无。想想芸芸众生的悲剧意味,怎能不悲而悯之?即使是坑蒙拐骗的小人,阴险残忍的恶徒,卑鄙无耻的丑类,乃至杀人如麻的暴君,其实也都是可怜的生物,因而也同样值得悲悯。不是吗?佛祖释迦牟尼就将悲悯施与了一切人,不管那人是贵是贱,是善是恶,是正是邪,是忠是奸,无不可以悲悯之,无不可以普度之。可见,只要我们拥有了博大的悲悯情怀,则芸芸众生无不可以成为我们悲悯的对象。但只有善良的人们才需要我们的祝福,才值得我们祝福。可悲的是,在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上,总是善良之人最容易遭受各种伤害,承受各种厄运,而邪恶之人则往往春风得意,尽享荣华富贵。古往今来,世界各地,无不如此。对于这种状况,我们无比迷惘,无比困惑,更无力改变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祝福普天下一切善良之人。而祝福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艺术。尼采说得好:“艺术本质上是对生命的肯定和祝福,将生命神性化。”[1](p385)艺术如果丧失了对于生命的肯定和祝福,对生命漠不关心,那就丧失了艺术之为艺术最根本的东西,这样的艺术注定是速朽的。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中的人们是那么的淳朴善良,古道热肠,那么的富于神性,却又遭受着无常命运的簸弄,隐含着深刻的悲哀。他们需要我们的祝福,他们也值得我们的祝福。而在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中,我们也确实读出了他对一切真、一切善、一切美的生命发自内心的祝福,从中读者也能获得心灵的具有形而上意味的慰藉。或许,这是沈从文作品具有恒久艺术魅力的最重要根源。

注 释:

[1][德]尼采.权力意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22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边城》的时代意义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不朽名作,也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关于《边城》的时代意义大家清楚吗?

一、《边城》中“人性美”是中国乡土文学中一朵更显“另类”的奇葩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以鲁迅、茅盾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以冷峻峭拔的现实主义态度,给我们创作了诸如《故乡》《祝福》《阿Q正传》《春蚕》《秋收》《残冬》等,反映农村生活,刻画农民典型的乡土文学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乡土文学的主流。

在这些主流的乡土文学作品中,闰土、祥林嫂、阿Q、老通宝等这些旧中国农民典型,要忍受阶级的压迫,遭受强者的欺凌,倍受社会的冷眼,在社会的最底层痛苦的挣扎直至灭亡。与老船工及翠翠的衣食无忧,自给自足,邻里相依的淳朴生活是无法比拟的。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不到“人性的美”,只有人性的“痛”。残忍的战争,残酷的剥削,命悬一线,水深火热的社会现实,与湘西“世外桃源”式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也是天然有别的。我们在《故乡》《祝福》《阿Q正传》《春蚕》等作品中,看不到“人性的真”,有的只是“人性的假”。

而沈从文在《边城》中塑造了老船工、翠翠、傩送等典型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人性美”,丰富了中国乡土文学这块园地的内涵。是二三十年代中国乡土文学中显得“另类”的一朵奇葩。《边城》并非是对当时社会二三十年代的湘西现实社会写真。人物与故事是对当时社会的超脱与超越。作者在“边城”世界里,有意识地消除了种种对立因素,既无阶级的对立,又无经济利益的冲突,更无人际关系的矛盾,有的'是慈爱孝顺,恬静祥和,相濡以沫,同舟共济,因此“边城”因人性的魔力,升华到了一个非对立因素的自然和谐、返璞归真的理想境界。天真、纯情、美丽、善良的翠翠是人性至善至美的化身。而老船工,顺顺,杨总兵、商贩、过渡客人等身上体现出的淳朴、好客、乐善好施的“人性美”与鲁四老爷、赵老太爷、假洋鬼子等的“人性丑”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自然健康的“人性美”灼照人性中扭曲变态的“人性恶”

朴素,充满原始气息的湘西,作者构筑的理想世界,是与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城市文明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对被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压抑扭曲的灵魂的矫正。他要使人的灵魂得以复苏,使心的纯美得以张扬,让人的尊严得以恢复,因而他竭力赞颂“人性美”。显然是期待用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之光去照亮、激活这些生命力,要塑造民族的新灵魂。用自然健康的“人性美”灼照扭曲变态的“人性恶”,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人性恶”形成鲜明的对照。我们不妨把《边城》与同时代的作家张爱玲的《金锁记》进行比较。

(一)纯净、善良、真诚的“人性美”与虚伪、自私、变态的“人性恶”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金锁记》中,我们触摸到了“人性恶”的一面。张爱玲以娴熟、老练的笔调深刻地揭露出人性中虚伪、自私、变态的方面。“生命就像是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美的袍”,张爱玲冷冷地撕开了生命外表的华美,向世人展示了人性深处的丑恶、扭曲与变态。曹七巧是苍白、渺小的,她没有高尚的情操,没有善良的心,有的只是扭曲、变态的灵魂。温情的缺失、众人的歧视与侮辱扭曲了曹七巧的灵魂,也扭曲了她的人性。曹七巧褪去了母爱的伟大神圣的光环,她把所有的仇恨发泄在子女身上,不择对象地用子女的幸福来抵偿自己的不幸,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性恶”的血淋淋的例子。如曹七巧对儿子有着病态的占有欲,一步一步毁灭儿子的幸福。对女儿长安也耍尽心机,进行了病态的报复。在自己儿女婚姻痛苦上得到了快意,心理得到了补偿,她已经沦丧了最基本的母性和人性,彻底偏离了道德轨道,她是一位由正常走向扭曲而不自觉的悲剧性人物,是一个体现了“人性恶”的典型。翠翠、傩送、天宝等身上体现的纯净、善良、真诚的“人性美”让我们感动,而曹七巧体现的虚伪、自私、变态“人性恶”让我们寒彻骨髓。

(二)原始、淳朴、自然,又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与曹七巧苍凉惨淡的人生构成对比

生活在“边城”的人,世世代代安居乐业,诠释着生生不息的亲情爱情友情,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令人荡气回肠的动人故事。通过近乎原态的翠翠与傩送,揭示一种新的、健全的、理想的、自主自为的生命存在形态.这种生命存在形态的内涵是纯洁、勤劳、朴实、善良、热情,信守自己的爱情初衷,保持乡民的淳朴本色。在爱情、婚姻关系上,它表现为自然、纯真、健康,而且又自主自为地抗拒着封建文明与城市商业文明的污染。在关系到人生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它还自主自为地把握着人生之舟的航舵。这一切,都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图景。

(三)翠翠、傩送他们的生命原始、淳朴、自然,又充满活力与曹七巧苍凉惨淡的人生构成鲜明的对比

曹七巧原是个平民阶层的女子,生活清苦但也有自己的幸福,可是命运之神却狠狠的捉弄了她,她被贪财的哥哥嫂嫂被当作货物,无情地卖到了姜家,嫁给了一个富家小姐不肯要的活死人一样的残废公子。姜家老少的歧视与侮辱,昏暗沉寂的畸形婚姻,使曹七巧的灵魂扭曲,一步步的迈向毁灭的深渊。在男权社会里,曹七巧放弃了爱情、亲情,沦为金钱的奴隶,金钱的枷锁永远的锁住了曹七巧。曹七巧认为,“人都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钱”。“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在《金锁记》中,曹七巧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深渊,她生命的一丝丝亮色被一点点湮灭,直至消失。张爱玲通过曹七巧身上体现的“人性恶”及苍凉惨淡的人生,冷冷地揭示了金钱、命运对人的嘲弄与摆布。与《边城》讴歌的爱情、生命,两相比照,让人不禁唏嘘不已。

三、《边城》对今天构建新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今天,我国正处在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受商业文化的冲击,使社会出现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现象,人性呈现严重的扭曲和异化状态。如何在今天的社会里,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完善自己的人性,选择优美、健康的人生,是时代必须思考的话题。

《边城》是湘西土地中成长出的一粒瑰宝,值得人们永久地回味。看着边城的至真至善,这能不令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艳羡?今天,人与人之间虽然没有了空间距离,但心里的距离却是那么遥远。无疑,边城那种朴素的人情美,成了当今多少善良的人们羡慕而又遥不可及的奢望。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极力地表现了湘西边城的环境的美、亲情的美、人情的美、爱情的美,描写的是美好的人性,展现得是人性的光辉。这曲人性美的赞歌应该成为我们现代人重新审视、认识人性的善与恶的参照作品。读《边城》,以美好的人性净化人的心灵,促使人性回归自然、善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