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事尽天命的经典句子 惟尽人事方知天命杂文随笔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垂暮之年的孔子,用

惟尽人事方知天命杂文随笔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垂暮之年的孔子,用简短的语言对自己人生的各个年龄段做了总结,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而言,整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以后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自认为我是个唯物论和无神论者,不相信世间真的有鬼神与上帝的存在,只相信“天道酬勤,汗水凝金。”虽然自己各个方面都平平凡凡,家庭出生于草根,相貌一点也不出众,学习文化的悟性不高,也没有什么超人的记忆力,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日渐减退。但是,知道“笨鸟先飞”的道理,自幼开始,一直刻苦用功地读书。虽然,没有达到古人“头悬梁,锥刺骨”那种求学欲渴的地步。但是,基本上也算得上是一个喜爱学习,勤学苦练的人。所以,在整个少年求学时期,可以说书读得是顺顺溜溜,一路过关斩将,在1980年代初期,成为让人羡慕的“天之娇子”。大学毕业后,在人生的“黄金岁月”里,仍然奋发图强,不停地拼时间,拼身体,拼汗水,拼毅力,拼意志。加之,正赶上了改革与发展的大潮,幸运地遇上一个又一个好的发展机遇。时至今日,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成就。但是,也算是家中的顶梁,单位的中坚力量。所以,我一直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工作和努力拼搏也可以改变命运。

今年“五一”期间,有中学同学从广州回老家探亲,当年关系要好的几位老同学小聚了一下。一晃,三十八年过去了,大家都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讨论的话题自然不再是风华正茂之年的“如何改变世界”的梦想,而是对已经走完人生大半生路程的'回顾和对不能再浪费的未来的展望。尽管,每个人走的路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人都认为找到了自己的“天命”,对自己的现状表示不满的人很少,极少有人还壮怀激烈地幻想着今后如何改变自己将来不长的人生。

天地之间,与大自然相比,人是极为渺小的。“时也,运也,命也”,中国人是比较相信命运的。其实,这并不是迷信,而是对人力资源有限性和自然力不可抗拒性的一种明察,代表着中国传统文明对“天时”与“自然”的一种特殊的敬畏。

人们经常说,人有两条命。从一出生开始,上天就给了你一条“天命”,这是先天的,比如你的家庭出身、大致相貌、家族名望、个人性格、健康状况等等,这些东西,你是很难改变的。但,上天还给了你另一条命,那就是“现世命”。什么是命?“命”字就由“口”和“令”组成的。天命注定的东西,在现世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的。如果你听天由命,随波逐流,那主宰你命运的就只能是上天了。如果你听命于自己,掌控自己的行为,那结果就一定会有所转变。命运为什么会多姿多彩,就是因为它是后天可能改变的,是可以由你自己去转变和创新的“现世命”。因此,我们应该“尽人事,听天命。”一方面不迷信天命,努力去改变现世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去奋斗。另一方面,又要安守天命,不强求,不妄为,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不尽人事,焉知天命!”“知天命”的前提是“尽人事”,“知天命”并不是让你安坐家中,听天由命,等待结果,倘若不付出丝毫的辛苦操劳,不作任何的努力拼搏,其结果不是守株待兔,就是坐以待毙。诸葛亮虽然感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他始终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入世,这种既能生命不止、拼搏不息,又能安时顺世、乐天知命的德行,确实令人钦佩,更是我们处世行事的风范。“尽人事,听天命。”如果你努力了拼搏了,但依然屡遭挫折,甚至连栽跟头,那就要理智地找出自己遭受挫折和失败的原因,勇敢地接受事实,承认现实,即使再怎么不如意,再怎么不得志,也要“安听天命”,解放与超脱自己,这才是智者的选择。一项事业,如果你想做并且做成了,是天道酬勤,是上天对你的恩幸;如果失败了,是天公不作美,是命运对你的磨练。所以,面对失意挫败,要保持泰然自若,不必颓废丧志,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要逆天道而行。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凡事既能克尽人事,又能安听天命,自然会胸襟开阔,通乐达观,把一切都看得很淡,失意泰然,得意淡然,没有忧虑也没有烦恼,无忧无虑,无烦无恼,无怨无责,心身愉快,无处不适,无处不安。可见,凡事既能克尽人事,又能安听天命,这才是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惟尽人事,方知天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尽人事是因,知天命是果。一个人只要把人事尽到了,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命运。即使是到了不再是干事创业的最好年华,越是要珍惜春光,越是要尽本分,尽良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至于做到什么程度,那是另一回事。只要做到问心无愧,不留遗憾。足矣!

天命的杂文随笔

直到走近,孙红云才看清老道的模样,老道刚才盘坐,如今起身,才发觉其身长七尺有余,岁在天命花甲之间,剑眉星目中精气内敛,细形长耳外器宇轩昂,三绺长髯,道尽神仪威韵,举袂拱手,隔断俗世凡尘。孙红云赶紧回了一个拱手礼,一边气喘吁吁地说:“道长,我想请你算一算我的父亲的病。”

老道士看了孙红云一眼,眼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福生无量天尊,贫道研证道家经典,敬修人神相显,上感天心,下修道形,不做占验之术,施主你应该找王道长,他是占验修士,最擅长占卜命书,尤为精通奇门遁甲之学,意窥天道而巧立道果。”说完,道士转身就走,孙红云看到铜钹上的红色丝带,幡然醒悟,赶紧从布袋里掏出钱包,急忙把折叠多次的钞票拿出来,正要追上去。道长并未回头,传来一声:“施主,请留步。”翩然而去。

孙红云还想再追,可是老道的一番话断绝了她的念想,她收回折叠得皱巴巴的钞票,心中自是奇怪,明明刚才收了那人钞票,为何拒绝她,难道说她给的钞票不够,或者说老道只给有钱的人算命?孙红云左思右想不得其意,只得作罢。她依照记忆,走回到刚才的厢房,想继续打听一下王大师回山的具体时间。

走到厢房,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原来是方才一起上山的男人和女人。孙红云正准备打招呼,过去看看情况,又突然想到上山的时候大家相处得不是那么愉快,为了避免尴尬,她放弃了原先的.想法,隔着一段距离观察。

眼前的厢房开了一扇门,门口立了一张桌子,一个身着得罗的道士用毛笔写着什么,桌上有一个看起来像是檀香木做的笔挂,笔挂上悬着粗细不等的几支毛笔,笔挂边摆着一小盏墨斗,既可当做笔舔,又可做笔架,倒是省事,最边上是一盒一得阁的墨汁。小道士坐在竹凳上,撸起袖子,写着字,桌子正中间有一个文牒,不知道上面写的什么。

年轻女子排在前面,给了小道士几张钞票和身份证,小道士先拿起钞票,一一对着阳光看了水印,才小心翼翼收到抽屉里,然后看着身份证对照了一下模样,便在文牒上边写边喊:“东一房,瞿施主。”然后说:“沿着过道往里走,有人接待你。”

年轻女子走了后,后面的年轻男子也按部就班交了钱,“西一房,张施主”,旋即也沿着过道往前指引的方向。

待二人走远,孙红云这才走出来,走近这个厢房门口,小道士听到脚步,抬头就看到她,孙红云硬着目光,也直直盯着小道士。

“唉,施主,你倒是给钱啊?”小道士伸出手说。

“我又没算卦,也没烧香,给什么钱?”孙红云捂住口袋,紧张地问。

“施主,这是里挂单的地方,你怕不是走迷路了吧?”小道士看着孙红云,大概知道她并不是来挂单的。

“挂单什么意思?”孙红云不解的问。

“通俗的讲就是住宿。”小道士看到孙红云不是来交钱,便掏出手机开始玩起来,回答地漫不经心。

“我能问一下前面两个人为何挂单吗?”孙红云试探着问小道士。

“抱歉,这个是人家的隐私。”小道士白了孙红云一眼。

“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和刚才那两个人一起上山的,是一起来的。”孙红云赶紧解释。

“那又如何?”小道士眼睛依然没有离开手机。

“不和你说了,我是来找王大师算卦的,他下午就回来了。”孙红云转身就要离开。

“哈哈”小道士突然笑了出来。

“你笑啥?我很好笑吗?”孙红云有点生气了。

“王师叔今天回不来了,明天才能回来,你下午等破天也等不到。”小道士又哈哈大笑。

孙红云一下子明白为何刚才两人要挂单了,他们两个想等到明天王大师回来,然而孙红云并不因为知道这个而开心,因为孙红云今天无论如何都要回家,一方面是背着丈夫出门,另一方面奇奇也不能一直让田蓉带着。

“小道士,你可不能乱说,我刚才听说王大师下午回来。”孙红云不死心,想验证消息的可靠性。

“喏,你看,微信群里王师叔刚刚发的消息。”小道士得意洋洋,把手机屏幕反过来给孙红云看。

看着屏幕上滚动的文字,孙红云失落万分,她背着丈夫,坐了几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又走了多少山路,才到大音山这儿,哪里想到王大师竟然不在,孙红云就像把石头从山脚推到山顶的普罗米修斯,推到山顶的那一瞬间,石头又滑落到山脚,她一下感觉天空暗了下来,她这一刻只想回家,离开厢房的这几步耗费了她太多精力,她恍惚间觉得双腿灌铅,一早上坐车爬山的疲惫一下子像陨石一样把她砸到地底,身体一点儿都挺不起来。

小道士一下子愣住了,这种相似的场面他经历过很多,王师叔给人算命后,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场面出现,有豁然开朗、眉飞色舞的,也不乏突然面如土灰、如丧考妣的。虽然年纪尚青,但看到人世间的大悲大喜阅历不浅。

小道士不知所以,以为刚才孙红云是被他嘲笑才有此状,一下子耸起肩膀,缩回脑袋,把手机收起来,不再言语。

孙红云就这么浑浑噩噩挪着脚步,有一步没一步的朝山下走去。

惟有爱情的杂文随笔

生命中让你有奋斗精神的唯有爱情,感觉生活有意思的还是爱情。让你有的渴望有激情的还是爱情,所有的欢笑和幸福都是爱的渲染。

但是你又知道什么会让你伤感。什么让你挫败感?什么让你荒凉感?当你爱上一个人而不能完整的'拥有他或她,你会很伤感无助。当你得不到你爱的人身心,你会有挫败感。当你一生无爱没有遇到爱,你就会有荒凉感寂寞感。

生命如树叶,爱情如潮水。从嫩芽到茁壮到旺盛。再到变黄到枯萎。爱情从激动到缠绵到高潮到逝去。每个过程都是生命的感受和记忆。

一生中有一次让你感动,让你记忆犹新的恐怕只有爱情。这不同于一切地感动。但是最可悲的还是爱情。爱情有他美好的一面也有他最悲哀的一面。这与亲情不同、也与友情不同。亲情有让你割舍不了的血缘,让你有连绵不断的责任,你可以放弃爱情放弃友情,就是不能放弃亲情。悲哀的爱情就在亲情面前投降了。拥有一份真诚的友情你会做人做事,如鱼得水。

人生没有十分如意的事情,没有一个人三种情缘全部拥有的。但是有最让你感动的,最让你有魅力,有激情的,有信心的;有奋斗的,有渴望的;有梦想的;其中有心酸、有心疼、有苦恼、有伤感、有思念——这恐怕恐怕只有爱情了。

世上万物皆会枯槁,惟有超然的爱情是世外的情缘,永不熄灭。

竭尽人事之所能杂文随笔

电影中,导演为了观众暗示情节的发展,总喜欢在故事发生转折或高潮时配以背景音乐和环境的变化。就像坏人登场时都有令人不安的音效和压抑的阴影;男女主分别之际老是下雨,并不时有小提琴隐隐沉吟。

说到底,都是为了煽情而搞的幼稚的把戏。生活是不会给任何人暗示的。当你终于获得了久违的成功,你的身边不会有鸟语花香,也没有激昂的鼓点。

生活的转折总是沉默的,它会在不经意间给你个措手不及。所有那些对你来说无比重要的人,在离开时都是那么突然,所有那些对你来说至关重要的事情,总发生得那么悄无声息。

是的,人生是无法预测的。千百年来,人们对于这无法预测的人生,都交上了一份份不同的答卷。

就这样,在一次次并不成功的人生道路的探索中,人们不禁开始叩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许久之前,很多哲学家都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是有其例如:土地的目的是让草木生长,雨水的目的是滋润万物。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里,生物的器官顺着功能而演变,功能不是顺着器官而来。”这就好像是在说,人是为了得看见东西,所以才长了眼睛。就此推论的话,那人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这种目的论的.观点如今看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却真实地反应出了人们对自身意义的迫切需要。

就这样,世界历史由两种思潮的此消彼长构成的:一种为希伯来思潮,提倡苦行、克制,重来世,重理想与修行;一种为希腊思潮重现世,重快乐,关注于肉体、欲望、享受。前者认为,人生的意义便是为了追求来世的幸福,最典型的表现便是宗教上的“入天堂”或是“成佛”。而后者认为人生的意义便是享受与欢乐。

人们若由着两种思潮来支配自己的人生,只会造成两种结果。前者重,人们在对来世的殷切期望中承受着自己所本无法负担的重量。后者轻,无数的人们因其轻而成为无根的浮萍,沉溺于灵与肉的欢乐,走向自我毁灭。

那些最终被历史所铭记的伟人们,无一不是在此两种思潮中保持住了一种危险的平衡,放出自己最大的热量,照耀着人类前进的道路。

可就算这样,也不可否认,这两种思潮似乎都指向了一条不怎么明亮的道路,带领人们走向的也不是什么皆大欢喜的结局。因为人们在此时对于自己存在的意义的判定是借助于上帝。二者都无可避免地预先为人的存在赋予了终极意义,因为上帝早已为人类的存在赋予了一个意义。上帝告诉了人们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的。于是人类也不需要再去思考存在的意义了,因为上帝早已把它定好。人们只需要去遵循上帝的旨意去实现自己的意义就好了。这种意义的赋予,可以借助宗教。当然,也可以借助政治。

而在传统宗教与政治都在激烈动摇的十九和二十世纪,人们对于意义的信任也开始动摇。由此诞生了虚无主义。生命从开始起就决定了它将永恒消逝,如同影子一般了无分量,无论它曾是残酷、美丽或是绚烂,它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虚无主义否认掉了人生的一切传统意义,甚至认为人的存在其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就在人类思潮走向虚无之时,就在人生变成《麦克白》中所说的“不过是一个过路的影子”与“傻瓜口中的故事”之时,一些哲学家站了出来,为人们找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这便是存在主义。

“上帝已死!”尼采这一句响亮的宣言如同闪电一般划破了阴云密布的十九世纪。尼采已然发现,如果我们仅仅依靠上帝给予的这种道德标准来生活,那么在信仰被打破时,我们势必会走上虚无的道路。而这里所说的上帝,并不是单指宗教中狭义的上帝,而是代表着一种绝对权威的,普遍的价值标准。当人们失去这样的一个标准时,就会变得茫然而不知所措。于是,存在主义者挺起了胸膛,将自己化为利剑,杀死了上帝。这种看似毁灭的行为其实并不是为了破坏,而恰恰是为了重塑。存在主义者们为了重新构建,否认掉了一切旧的秩序,旧的标准,同时也否认掉了人们存在的意义。就在丧失存在的意义的同时,我们得到了选择的自由。

存在主义的三大观点:其一,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是荒诞的。第二,存在先于本质。三,便是自由选择。人生下来是一张白纸,其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是加缪说的人生没有有意义的原因。一把剪刀被造出来了,它的意义就是去“剪东西”,剪刀一旦诞生其意义就被赋予了。而人则不同,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通过行动去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这也是人生有趣的地方。我们生下来活着,这是存在,只有活着才能给自己创造意义,也就是本质,这就是所谓的存在先于本质。那么怎么去创造意义呢?怎么选择自己人生的方向呢?这就是自由选择,人若想完成自己所设下的意义,只能依靠自己在荒诞的世间进行自由的选择。发现沙漠之后,便不得不学着活下去。“一个人的失败,不能怪环境,要怪他自己。”人们需要在充满磨难的世间坚定不移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反抗者先把上帝否定,旨在否定之后取而代之。”萨特、尼采与基里洛夫抹杀上帝为的是要自己成为神明,为的是要用现世即唯一一次生命实现圣经中所说的永恒生命,并且这种永恒并非上帝所赐予,而是自己赐予的。存在主义认为,虽然人的存在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存在先于本质,我们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赋予自身以意义与目的。也就是说,我们能自由选择我们的本质,自由的选择去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否定上帝和否认上帝责任,唯其如此,才能拯救世界。”就这样,存在主义者们将人类从日渐崩溃与腐烂的上帝手中救出,让每个人类获得了与上帝平起平坐的地位。

所以加缪说,人生越没有意义越值得过。

人生是荒诞的,我们就好像是一个没有经过排练就登上舞台的演员,因为人生的初次排练就是其本身。而人生便像是一张空白的,凌乱而又无法画出图形的草图。就如昆德拉抱怨的那样“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图,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人生精彩,就精彩在其无意义。人生不是计算机代码,而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因为无论完成或未完成,这像白纸一样的生命允许我们每一个人在上面尽情地自由绘画。而行走在这张白纸上的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坚持行走在自己的路上,坚信心中为自己赐予的意义,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忍受苍鹰的啄食;像伊卡洛斯一样朝着太阳振翅高飞;像西西弗一样在缄默的群星之下一次次扛起巨石的重负。哪怕我们明日还需受到悬崖上烈日的暴晒;哪怕我们终将摔落地面粉身碎骨;甚至哪怕我们的所承受的一切只不过是造物主对我们进行的无意义的惩罚,我们也需要时刻仰起高傲的头颅,向苍天疾呼:“吾魂无求乎永生,竭尽兮人事之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