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格言读后感 《人生》读后感(精选11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

《人生》读后感(精选11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生》读后感(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生》读后感1

记住人生这条路需要我们好好的走,要记得曾经对我们好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做事要凭自己的良心,不能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变化,保留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记住生命里,对你好的人。这句话,说的真对啊!

带着一种自省的心情,怀着对路遥的作品的敬仰。再次重读路遥的《人生》,那句话说得对了,有时候,往往经历多了,看得多了,每次的收获都是与众不同的。

情感总是在内心里流淌,压抑久了,那感情也许就会升华,思考也会慢慢变得沉重。

于是,在一周里二次遨游在《人生》这本书里,是准备写下点什么的,就当勉励自己,勉励思考下当下自己不知道是不是颓废的,荒芜的大学生活,算给自己一点思考的余地吧!

往往人生如同我喜欢的那个透明的玻璃杯,容不得一点污垢,那样你就可以很清楚容易的看到你不喜欢的某些东西。因为人生的路漫漫,漫漫的求索的人,真的还多吗?也许很多,有梦想的人生,值得赞许的,值得肯定的,人活得光景,也就是这样,让你给你的精神注入了一种动力。

人是一个矛盾体,纠结中沉沦,纠结中丢失自己,大概这是对此的一种解读吧。

二十元买一本值得读的书,值得。

我是喜欢这本书的,喜欢那种文字,朴素。

封面的淡雅的水墨画却像一缕青烟在脑海中萦绕。是那句“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我记住了这句话,这不正是我现在的人生道路吗?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遭遇什么挫折和遗憾。

当你有一天你真的接触了得到了这本在无数人嘴边提起的巨作——《人生》。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的,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无论哪一个,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于是你渴望继续读下去这本书。

一个寂静的夜晚过去了。一个早晨来了,我合上书,脑海中还浮现着《人生》中一幕幕动人的画面。我是认为这本书没有结尾的,人生的路很长,很长,他们都还有很多路没有走呢?

回忆这本书,高加林曾是一个老师。《人生》从他被退回农村当农民开始,他在懊恼中相遇了一个美好的女子刘巧珍。他们有过一段浪漫的故事。然而,幻想终究被现实打破。高加林因为叔父回乡当官,通过县劳动局副局长马占成为县里通讯组的记者。巧珍并没有放弃对高加林爱的追逐,但高加林却觉得他们之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而高加林恰好遇见在县里当播音员的高中同学黄亚萍。两个年轻知识分子有共同崇高的理想,于是在一起。高加林也在纠结中放弃巧珍,选择亚萍。

人生,听起来多么华丽庄重地词语。在这本书中,给了不同的诠释。如同《致青春》中的台词“你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就注定要失去另一样”。生命中很多人注定无法预见。很多人,一旦错过了,就是陌路。就如同高加林自己选择了亚萍,放弃了巧珍,那巧珍不会傻傻的在原地等他。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珍贵的,没有谁可以蹉跎别人的青春。

给我最多感动的还是那个没读过书却有金子一般心灵的刘巧珍。她对生活有着深深的热爱,对土地也有深深的热爱。高加林抛弃了她,她并没有因此埋怨他。她外表柔弱,但内心却坚强的让人佩服。她没有放弃生活,反而转为对农村的热爱。

高加林一样,我觉得需要同情。其实所有的路都是他自己选择的。但他走的并不潇洒。人生这条路需要我们好好的走,要记得曾经对我们好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做事要凭自己的良心,不能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变化,保留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月光明亮,终究冰凉。朦胧的月光中,在我不一样的年代中我看到了不同的人生。或许很多年之后我仍然会想起这本曾感动过我的《人生》,或许我也终将面临人生的抉择,不管人生走的是否和想象中的一样潇洒。

正如路遥所说,书中的高加林的故事还没有结局,他只不过是人生长途中艰苦跋涉的探索者,而不是绝对的失败者或者成功者。。重要的是坚定和积极地心态,生活有时会开玩笑,但是人生还要继续,为了理想,为了爱我们和我爱的人们。

致我亲爱的,尊敬的路遥先生,谢谢你在我的年轻的时候,给予我这本好书。

《人生》读后感2

人生就是这样,如此的变幻莫测,人好像总处在一个怪圈中,一个希望诞生、尔后希望破灭这不断循环的怪圈。一种希望的产生使人生霎时一片光明,似乎前路不再渺茫与难走;一种希望的破灭又使人生突然间一片漆黑,似乎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与动力。可我们也许还不能弄清楚什么才是我们的希望,我们其实仍困惑于希望的真实含义,我们不懂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追求属于我们的希望,所以在人生路上我们走的并不平坦。

高加林就是处在这个怪圈中的一分子,命运不断地戏弄着他抑或是因为他失去了人生的原则因此注定要被命运打倒。巧珍的朴实、可爱、百依百顺没能最终留住高加林,高加林离开了巧珍而投入亚萍的怀抱,高加林与亚萍的结合与其说是两个人之间旧情复炽更确切的说是高加林为他的前程而作的铺垫。高加林与亚萍的爱情远不如与巧珍的那般纯洁,他注入了地位、家庭背景、学历在婚姻中所以使得这段婚姻变得不纯粹因而禁不起考验。高加林在面对两个女人而作出抉择时,实际上是在为他的前程与人生作抉择,这种加入功利性的婚姻令人厌恶与唾弃。因为他追求着他的希望,一个飞黄腾达的希望、一个他自以为是的希望。于是他抛弃了爱他胜过爱自己的巧珍,那个时时刻刻为他前途着想的女子、那个有着杨柳般摇曳身段和粉嫩脸庞的女人;于是他走向那个城市中的女子、那个有着高学历的女子、那个有着很好家庭背景的女人。是的,他的那个希望实现了可他并不幸福,这也注定了这个不合适的希望终究会破灭的。一个有高学历的女子是否就是妻子的最佳选择?一个没受过教育但心地善良、一生无怨无悔的女子是否更佳呢?时间车轮留下的车辙向我们证实了亚萍与加林感情的脆弱和巧珍金子般的心。高加林遗弃生他养他的土地去追求城市里带来的希望,最后又在那光怪陆离的城市中绝望以致不得不重新回到原点。可桃花依旧人面全非,巧珍———这个原本是他人生的一个希望的女人早已为他人之妻了。高加林人生道路的曲折蜿蜒、他挣扎在幸与不幸的边缘,这两个女子让他欢喜让他忧让他拥有希望让他希望破灭。他诠释了一种典型的人生模式,他身上其实有着我们每个人的影子。

人生可能就是这样,有很多机遇和挫折,这就要看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去迎接它们?人生道路上有很多的诱惑,我们又该以何种方式去抗拒呢?这些就是路遥向我们提出的问题,而高加林并非结局的结果似乎让我们看到了答案。有些人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可能是最适合的,他或她可能就是你希望的源头。农村的土地不一定不好只要积极向上加上党的政策,在农村这块地方也能开垦出自己的人生也能诞生出新的希望。我们拼命去追求那些泡沫般的希望却漠视身边那些垂手可得的希望,于是我们不断期盼、绝望、希望直到我们身心疲惫、悔不当初。我们都无法挣脱这个怪圈,我们束缚着自己。

或许这就是人生…

《人生》读后感3

不同的选择,就此有了别样的人生。

我们各自的'人生中,无一例外,要时时做出人生选择,太多的抉择。而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会伴随着舍与得,失去与得到。重要的是我们在给出这道选择题的答案时,是不是没有丢掉自己的本心、自己最初的梦想,使身随心动。

读完《人生》,走近高加林,我不想从人物形象的表层系统上探讨才子高加林的悲剧性,也无意对他的人格心理作出怎样的深刻剖析。不要说当时社会因素的纷杂,使他失去本我,没了自我。失去本心,纵然空降再多再大的机遇,也无法实现超我的境界。

自始至终,高加林是不清楚自己的本心的,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此错过了太多,空留太多悔恨而终。由此,他的人生得以与茶具为伴,不乏“悲剧”。

起初,我与同上帝一般、众多读者一样偏爱着高加林,这位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才子。而我却在读完此书之后要说,才子固然讨人喜欢,讨我喜欢,而道德品性是不是更为重要,更为致命呢?而名利地位权利金钱面前,是不是能把握住爱他的人,把握住自己的本心呢?这些问题显得又格外重要。

《人生》读后感4

昨晚看完了平凡的世界,今天看了人生,路遥先生的书都是悲剧,可能是悲剧更能引人深思吧,喜剧都是一笑而过,但是人生不总是喜怒参半,蔡康永老师说过,开心和难过不是生活,平和才是生活最好的情绪。

说回这本书,很短的一篇小说,男主角高加林本来是农村的教室,被别人走后门挤成农民之后,每天郁郁不得志,总惦记着自己在当时可以说是光鲜亮丽的教室工作,对务农赶集这种农民生活嗤之以鼻,却在期间收获了巧珍这个单纯善良,用情至深的纯真感情。不久其叔父从军归来在地方当官,叔父的手下人自以为是的帮高加林安排了县上记者的体面工作,加上高加林本来外形不错,会打篮球,也有墨水,在县上都成为了明星,和以前高中的旧相好亚萍重新相遇,亚萍不比巧珍,是城里孩子,见多识广,谈吐高端,于是高加林决定抛弃巧珍和已有男友的亚萍走到一起,巧珍在伤心欲绝之下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一个老好人。后来高加林走后门被曝光失去了工作,和亚萍分手,回到了乡里,巧珍还是为着他好,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我不知道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什么,不敢妄自猜测,也觉得对读者来说并不重要,要紧的是你从中读到了什么,我觉得还是有一些点值得思考的

首先是站在高加林的角度,他在失去一切之后才发现自己真正爱的是巧珍,那如果他没有被举报走后门了,他会哪天醒悟吗?我觉得应该不会。当他失去一切,他觉得自己又是个农民了,巧珍的好才被无限放大,占据他所有的心,如果他和亚萍去了大城市,他级别越来越高,他就会觉得自己当初和不识字的巧珍分手是正确的,哪怕巧珍多么爱她,可是他们没有共同话题啊,巧珍不会和他聊国际冲突能源危机啊,这时候如果再出现一个人,比亚萍还见多识广,谈吐高端,讲的都是火星移民,飞船动力,他是不是又会变心?那爱情究竟是什么?难道换一个环境就要换一个能聊的来的伴侣,你进步快了伴侣没跟上就要换一个?那人一辈子如果不断进步,不断迁徙,得换多少伴侣?人生有太多问题没有答案了,哪怕没有答案生活也会继续,你的答案也会被时间所翻译。

巧珍,好姑娘,嫁给了不爱的老好人,也许结婚生子有一天终会被感动,就像润叶一样;和高加林在一起也许有一天人老珠黄就会被厌弃,加林在我眼中还是比较好高骛远的,你说哪一种好?都不好!有更好的吗?没有,哪有那么多选择啊人生!

其他的我就不一一说了,路遥先生写的书很现实,也许我过几年再看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哪怕到时候的体会不一定是对的,人生真的没有绝对的对错,有些东西,你今天觉得是对的,明年的今天可能又不对,难怪诗人要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了。

我们总是想寻找人生的标准答案,总是希望有人可以告诉我们标准答案,可是人生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如果有,只能时间来告诉你了。

《人生》读后感5

我是个男子汉,我不怕跌倒,就怕跌倒了爬不起来变成一条死狗。

读罢《人生》,心中五味陈杂,不禁感慨:人在命运面前就像是一只小蚂蚁,渺小,不堪一击!

《人生》描写了农村青年高加林两出两进农村的故事,故事开头,主人公高加林教师工作被撤。他没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也没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于是,他一蹶不振。

那次父母让他去县城赶集卖馍,母亲对他说:“卖东西要吆喝,不然别人怎么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他的自尊心太强,他做不到。就在这时,那团让他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出现了:那个叫巧珍的女人。

渐渐的,他们恋爱了。他们每晚都在麦地里约会,此时此刻,高加林觉得也许这就是幸福吧!他不再赌气的折磨自己,他开始认真面对生活,日子好像好起来了。

他的叔父高德智的归来使他人生经历了一次三百六十度的大转折——他要去县城里当记者了。他很优秀,工作不久就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曾经的同学知己黄亚萍也对他表达了深深地爱意。他渐渐地在灯红酒绿中丧失本心,迷失自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决定和巧珍分手。每当我读到这里,我总是止不住的心痛,就像德顺老汉说的一样:“巧珍是一块金子啊,你怎么把她弄丢了!”

是的,巧珍是一块金子。

恶有恶报!不久,高加林被张克南的母亲举报走后门,他被撤职。

黄亚萍和刘巧珍两个女孩子同样漂亮,同样善良,同样爱慕高加林,巧珍大字不识一个,一辈子与土地离不开关系;黄亚萍有文化,家庭背景好,渴望大千世界的高加林必然更亲近与他有种同样思想交流的黄亚萍。这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个启示。

老光棍爷爷德顺老汉的爱情故事虽然简短,但足以催人泪下。就凭那两句“取个不如意的媳妇如同喝白凉水,寡淡无味,不如不娶。” “我活着,她就死不了,她一直揣在我的心里。”

好多路要自己走,不是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德顺爷爷。

其实,高加林是无数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徘徊的青年缩影;是无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的青年的缩影。他有一定的实力和野心。他的能力和骄傲不允许他一辈子生活在这贫穷落后的地方,但是他没有独自挣脱的能力,当他有机会做出选择时,他必然不择手段让自己爬得再高些。所以他必然接受巧珍,必然接受后门,必然丢弃巧珍选择黄亚萍,然后走向那早已注定的结局。

最后,高加林扑倒在德顺爷爷面前,两只手紧紧的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两声:“我的亲人呐……”是的,他本来就是大地的孩子,正是这些让他看不起的土地,供养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曾两次选择背叛土地,如今潦倒归来,大地又以宽阔的胸襟重新接纳他。

相信命运的人,跟着命运走;不相信命运的人,被命运拖着走。网上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往后余生,且行且珍惜!

《人生》读后感6

故事不是很难懂的故事,道理也是很明白的道理,但是却很有分量。做到的人大多都是出众的人,即使没有获得物质的极高享受,最起码也是得到了灵魂的安稳。

民办教师被大队书记儿子三星夺取以后的高加林,在家里浑浑噩噩呆了几天,暂时回归了农民本身,和土地打交道。此时一直钟情他的刘立本的没有读过书的二女儿刘巧珍,勇敢地向他表达了她的心,从此二人私下里开始联系。黑暗转为光明。高加林有了对生活新的信心。高玉德的弟弟高玉智转业回来,任职县劳动局局长,为人正直。时任劳动局副局长的马占胜自以为的讨好局长,安排了高加林的工作,通讯干事。光明再转光明。进入县城的高加林,才华横溢的他将才华发挥了出来,本就是农民的儿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他身上体现了出来。慢慢的,他与在县广播站的黄亚萍联系密切起来。两人甚至商讨好了为了的出路,一起去南京,去更远的远方,去实现各自的宏图伟业,高加林心动,与巧珍分手,和黄亚萍在一起了。黄亚萍为了高加林,为了自己所谓的追求爱情,抛弃了在一起两三年的张克南,张克南的妈妈为了报复高加林,将高加林“走后门”的事情向纪委举报,高加林被撤职,马占胜也被撤职等待重新分配工作,高加林再次回到农村。此刻的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失去了一份最真挚的情感,但村里的人并没有对他横眉冷对,而是用土地般厚重的情感去安慰他,使他宽心。

这大概是我看过的最明白晓畅的故事了,平凡的故事情节,平凡处的一两点,人的命运就这么来回翻转,谁知道会翻转成什么样子。于是,我慢慢的回想,想起了一些关于生存的话语。

生存的环境。我其实一直在想“人不能忘本”中的“本”到底是个什么,是抽象还是具象。有的时候它会变成很具体的事情,但绝大多数它是抽象的。在《人生》中,“本”是根基、大地、我们赖以生存的这块田地。路遥的书中,大概很重视土地的作用,土地是生长一切的载体,没有它万物谈不上形体,土地不仅要我们成长,还要我们成为土地般的人,广袤无垠、厚重而又有生机。“本”还是良心。人活着的良心,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是其一,遵守道德是其二。自己得有真感情,也得对得起别人的感情。高加林对待感情太随意了,没有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考虑感情。但关于他对自己未来的考量,在我看来,是对的。人不能忘本,但是人依然要向前看。农民的儿子对得起一切,也依然有高飞的可能。

生存的心态。是善良、是坚韧不拔。巧珍的善良、玉德的宽容、德顺的疼爱以及乡亲们的关心,这些所有都是难得的。高加林第一次回到农村的时候,他的父母对他的无限怜爱,他抛弃巧珍之后,他父亲和德顺去找他,给他讲的那段大道理,我也是记在了心里。人要有根,人的根应该在各自的土里,根上没土。那是长不大的。

生存的希望。高加林的两度跌下来,希望的两次变为绝望。但是这些并没有使高加林绝望,第一次他变态式的像是在发泄一般的投入了农民的行列中,第二次他虽然一样投入到了农民的行列中,但是他丢失了巧珍,可爱的巧珍已经是别人的妻子了。但高加林是绝对不会放弃的,不会自暴自弃的,他会重新站起来,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不会被生活的苦难打败的。时代在变化,政策也在变化,他一定会重新把握时代,成为时代中的佼佼者。只是谈起巧珍,始终是个遗憾。

《人生》里的人,没有一个让我很讨厌,即使是为了让自己儿子教书而下了高加林的民办教师的大队书记高明楼。高明楼可以说是思想觉悟很高的一个人了,他能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一些良心上的不安,能有政策变化而带来的时不待我的思想,能够直接的明白自己身上的缺陷,这是很难得的。当代的一些人,是对自己的错误都视而不见的,他们的良心似乎永远都过得去。我还喜欢德顺爷的豁达,虽然一辈子没有娶妻,但是他所蕴含的道理并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别看他整天潇洒恣意,他有的是普通人所缺乏的东西。其实有的时候“知识分子”反倒不如一辈子扎根土地的农民。他们了解时令,劳动带给他们的,他们一样也没少,他们的根扎的很实。

其实对于高加林所经历的一切,我是抱着同情的态度的。至始至终他只做错一件事,那便是对待感情牵扯其他的杂质太多了,不纯粹了。感情就是感情,容不得掺杂一些其他的东西。其余的,上进、向大城市发展,我都能理解。

《人生》读后感7

《人生》是我看路遥的第二本书,第一本书是《平凡的世界》,路遥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四十岁的年纪活到了六十岁的经历,不敢相信,路遥的人生究竟经历了什么,他似乎是为数不多的作家里面把人生看透了的。从孙少平到高加林,都记叙的是文革期间黄土高原人民生活的现状。

《人生》,记叙了高加林从高中毕业回到黄土到离开黄土,在回到黄土的起起伏伏的人生经历,也反应的高加林内心的变化以及与农村姑娘、城市姑娘之间的感情瓜葛的一生,读完这本书对高加林的评价我不敢说不好,只能说是遗憾,人都会败给现实,导致高加林悲催命运的,只是这个社会,有的人普普通通,平平凡凡过完一生,而我却欣赏高加林这种敢于反抗命运,即使结局是悲惨的,即使他抛弃了巧珍,即使他最后失败,但是他是那个敢于反抗命运的战士,在那个年代想要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他还能做什么,他只是一个文化人,只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他对不起巧云,但是你成功了,别人不会在乎曾经是怎么样,他也希望有一天他可以成功,他可以让他们村里的人为他感到自豪。最后书籍《人生》带我们走进不一样的生活,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可以这么说,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

《人生》读后感8

假日无聊,偶然在抽屉中翻到一本书,拂去灰尘。雪白的书上赫然印着两个大字“人生”。作者路遥,想起之前曾看到过其另外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让我收获良多,于是便带着性子看了下去。

终在某一日,我看完这本书,忽然感慨万千,写下此读后感。

讲述了70年代,一位叫做高加林的青年。他本是一位民办教师,他热爱学习,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能吃苦。立志做一个有用之才。可是村长却让自己的儿子顶替了高加林的位置。于是乎,高加林失业了。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成为一位农民。刚开始他拼了命的去干活,拼了命让自己适应拼了命,让自己遗忘。他开始沉沦。这时候一位农村姑娘出现了。她朴实善良,而且他一直深爱着高加林,她陪高加林度过了人生中最困难的时候,然而当她开始幻想与高加林的幸福生活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高加林去了附近的镇子工作。

他完成的很好,便就此留了下来,并且重新从新认识自己的昔日恋人。在这里,高加林真真真正开始了新生活。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有能力的小伙子,受人敬重,昔日恋人重求复合,一下子拥有了名誉,金钱,地位,爱情。他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从前的追逐,放弃了爱他的农村姑娘。他开始适应名人的生活。最终犯下大错,回到以前,开始做农民,刚到家,便看见那个曾经爱他的姑娘再出嫁。故事写到这里,便戛然而止。

他高家里人联系那么踏实,上进,为梦想拼搏的青年,为什么说变就变了,他在名利权势面前迷失了自己。他为了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放弃了自己的初心,或者说,忘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纯心,可是在成长的路上,有一部分人被其他东西所蒙蔽,从而忘记自己的那份初心。就像现在我们坐在教室里,心中所念脑中所想莫不是可以站上那三尺讲台,能够桃李满天下。但是亲爱的同学们啊,若有一天,你或你们出息了,身旁有了许多让人眼红的东西,请不要忘了当初的那份心。

人这一辈子,总会迫不得已放弃一些东西,可是初心是绝不可以放弃的。

《人生》读后感9

人生有无数的选择,我们总希望选择正确的道路。就像做题总想做一百分一样。

但是成年以后才发现,哪有那么多是非对错,黑白分明,生活大多是灰色地带,每种选择都没有标准答案。选择了走下去就对了。

当然,为了避免重走前人路,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前辈会给我们无数告诫,但是年轻气盛的小青年们总是听不进去的,千人言万人语不如实实在在的跟头最教育人。第二种就是多读书,经历并体会别人的人生,增加间接经验也可以避免多走弯路。

关于爱情,这玩意无法捉摸,没有特点可循。高加林和亚萍是相似的一类人,张扬聪敏有大野心。有共同语言有共同理想,三观非常合适,但同样自私。爱自己比爱别人多。

巧珍如同金子般的女人,温柔贤惠,善解人意。因为环境局限导致没有文化,和加林没有共同语言更没有相同的三观,更像是两个世界的人。

加林在最初失意的情况下是巧珍给了他温暖,所以相爱相恋,但加林更爱自己和自己的前途。所以有机会成就自己的时候他选择了亚萍,三观合适,物质乐观,事业爱情双丰收,又有多少人能抵得住这种诱惑?

命运爱开玩笑,人生跌宕起伏。加林再次跌入人生谷底才看明白了一切的真相。亚萍爱他,但更爱她自己,本就是一类人。至于他自己,真的爱巧珍吗?还是爱巧珍对他的爱?

物是人非,爱情如烟,说不清道不明。不如像巧珍那样,选择了就努力去热爱,热爱生活,热爱身边对自己好的人!

《人生》读后感10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人生通过讲述高加林的爱情故事,向人们展示如何走错人生这条路。仅以此爱情故事告诫人们,做人不能忘本。

“万事皆有定数,福祸皆因果”。高加林错误的认知注定了他要承担无知带来的恶果。

在人生风光无限的时候,高加林迷失了自我,在物欲横流中忘记了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高加林三代贫农,父母以种地为生,在落魄潦倒的时候,巧珍给了他自信,他们不顾世俗的眼光,骄傲的向世人展示他们的恋爱关系。在高加林以非正规手段获取国家公职人这个职位后,他的才能获得了极大的展示,此时的他开始心浮气躁得意忘形了。在黄亚萍的疯狂追求下,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深爱着他的巧珍,选择了与黄亚萍在一起,他急于摆脱农村的桎梏,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而走进生活中的黄亚萍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她任性而又喜欢支配对方,物质上获得极大满足的高加林发现,一切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在高加林走后门事件被揭发后,他与黄亚萍的爱情也随之走到了终点。黄亚萍无法放弃城市优沃的生活环境,无法去过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而巧珍虽已为人妇,却在背后帮助高加林苦苦哀求自己的父亲帮助他谋求一份工作。正如德顺爷爷所说,巧珍是一颗闪闪发光的金子啊,这种好姑娘哪里去寻找的到啊。高加林迷失了了自我,丧失了初心,最后变得一无所有。

人生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不能一味的只顾眼前利益,殊不知冥冥之中,因果循环。人生是需要苦心经营的,认真做好自己面临的每一个选择,脚踏实地的才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人生》读后感11

本书的主人公――高加林,一个读过高中但未考上大学的农村人,本在学校当老师的他突然被人(关系户)顶替回到农村,因丢失了体面的工作而要沦为一名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村人令他痛苦万分,开始消糜度日,与此同时,他懈垢了爱情,与一位俊俏且深沉喜爱他的农村姑娘巧珍(没文化)开始了一段甜蜜的恋情。原本以为就这样度过往后余生,没想到,却因在外当官的叔叔回乡的关系人生有了很大的反转。受人巴结有机会去县城工作,也开始有了点小名气,由于与巧珍话不投机,对原先的恋情厌倦,就移情别恋与生长在富裕家庭的亚萍相爱,本以为即将走上人生巅峰,生活似乎又跟他开了个玩笑。关系户的身份被揭露,一下子又沦落为了农村人,而昔日的恋人也已转嫁他人,人生似跌入谷底。万幸的事,家乡的亲人们并没有打算对他冷嘲热讽,反而给予亲切的问候,使得这颗落寞的心灵得到了一丝温暖。

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起起伏伏,那么,当我们身处高光时刻时,是否能坚持初心不改,砥砺前行;而遭遇逆境与挫折时,是否又能重拾信心,勇往往前。《人生》这本书很短,可“人生”这条路很长,走在这条道路上的我们,在面对种种境遇时,又该如何做出选择呢?

《人生》精选读后感

《人生》精选读后感1

路遥的《人生》是一部小说,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条件下年轻人在选择道路时经过的“人生”,让人深思。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张克南、马拴等人各有各的优秀之处,在高加林的身份转变(农村户口——城市户口——农村户口)的同时,这几人各自有各自的爱情跌宕起伏。巧珍、克南、马拴守住了自己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加林和雅萍,违背了人生的原则,在失去爱情的同时,也对人生迷茫起来。

高加林的悲剧包含诸方面的复杂因素。他自身原因,社会原因……高加林有才华,工作能力数一数二,就是缺一个城市户口。他向往美好生活没有错,但他在追求美好生活时没有正确衡量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抛弃了自己爱的人,结果待到身份再次改变时,他只能独自承受这痛苦了。

选择是要付出代价的,选择一条路走下去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读《人生》,也是读自己。在看书的时候,可以当它是故事,指责高加林和黄亚萍三心二意背叛爱情,批判高加林得陇望蜀想要更安逸的生活。如果把自己放到故事里面呢?你会是里面的哪一个?

《人生》能引起千万人共鸣,它的意义在于:这也是写我们的人生,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每一次岔道口的选择依然很重要。

《人生》精选读后感2

这本书是由季老的随笔散文整理汇编而成,每一篇文字都在探讨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而所有这些问题汇总在一起,就可以相对比较全面地了解季老对待人生的哲学和态度。当然,季老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宝贵而丰富的,可这本书却编得让人不敢恭维,实在是有太多重复的东西了,看到后面,有些篇章感觉有凑数之嫌。话虽如此,编排的失误依然挡不住季老的光辉,此书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不过大可不必像我这样买书来读,网上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读到此书。

要说感想的话,个人认为书中有两个话题特别值得谈一谈,一个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问题,一个是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

关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季老明确告诉我们,他认为一个人存活于社会的意义在于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窃以为季老说的这个传承应该包括生命的传承(也就是繁衍)、文化的传承、精神的传承以及环境的传承等所有这些需要或者是应当传承的东西。这个观念跟南师(南怀瑾)经常在自己书中提到的颇为互通,不过南师喜欢引用宋代张载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这种崇高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是非常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的,在我国很多知识分子身上都有体现,它是中华民族的特产,在民间也有很多体现,譬如中国人重祖先就是一种“承上”。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华夏民族的文明历程才得以一枝独秀地延续五千年之久,而不像其它的文明曾经辉煌一时,却无法延续。写到这,我想起了以前有一个人曾跟我说过的话:“我现在车也有了,房也有了,人生还有什么好奋斗的啊”,相比之下,他的人生价值是否有点太少了呢?

关于安身立命的问题,季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问题,二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三是个人的思想感情之矛盾与平衡的问题。对于人与自然的问题,季老一直都是忧心忡忡,他看到现今环境污染严重、臭氧层空洞、物种灭绝、淡水短缺、温室效应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等问题,反复强调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才是出路,不要老学习西方的“征服自然”,还引用恩格斯的话“人对自然的每一次征服或胜利,都会遭到自然的报复”,我想这些大家都有体会,可以自行判断。对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季老只谈了对待好人的二字箴言“真”、“忍”,这两点我认为不必细说,大家自己玩味下会更有感触,那么如何对待坏人呢?又如何区别人之好坏呢?都是很有意思的问题。第三个是个人的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问题,这点其实是季老在书中谈得最多的,因为说白了,也就是如何自处的问题,书中探讨的关于命运、福祸、礼仪、道德等等诸方面的问题,都是关于如何自处的,如果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平衡心,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最后,我写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受季老启发而来,如果觉得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就去看看季老是如何思考的吧。在这个思想混乱、价值观缺失的末法年代,能够通过向大师们学习而使思想得到一点涤荡,会是非常有助益的一件事情。

《人生》精选读后感3

乔治·古斯里奇,美国作家,1982年8月,全家一起来到爱期基摩人生活的圣劳伦斯岛,在当地的学校任教。

圣劳伦斯岛原住民是爱斯基摩部族之一西伯利亚尤皮克人,初到岛上,女儿被满脸暴怒的爱斯基摩孩子扔石头;在学校,学生们游离在老师的讲解之外,对这些无关爱斯基摩人的知识没有兴趣,有几个孩子想着法子修理老师。再看看学校里的老师们,他们有的认为这里的孩子不需要现代化的教育,有的认为这里的孩子只适合接受特教,甚至说这些孩子大部分是不能教的,这是阿拉斯加教育的弃民,这个学校是个动物园,精神病院。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接下了一项任务 “未来问题解决项目”,它是面向年轻学子最困难的学术竞赛,由佐治亚大学一位叫保罗·托伦斯的博士首次组织的,希望激发资优生的潜能,让他们像一个团队那样在竞赛中一起努力,进行头脑风暴,激发他们提出新的创意,以及让他们学习在受限制而非紧迫的环境中实践这些奇思妙想。

然而面对一群连阅读都成问题的孩子,这可能吗?

事实上,结局令人意外,乔治·古斯里奇带领这群爱斯基摩孩子拿到了高中组全国冠军、初中组全国冠军,并有几名队员在短篇故事获得了个人奖项,乔治·古斯里奇也被评为杰出学业教练,评委会对他高度评价:“他不仅教会了爱斯基摩学生如何赢得比赛,还教会了他们如何赢得人生!”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教育是靠启发的

当作者要带领这一群奇葩学生参加比赛时,他想引导这些孩子阅读时,他是怎么做的?虽然,在他与学生接触时,他发现这些孩子在不羁的行为背后隐藏着特殊的潜质。但怎样启发这些孩子主动学习,并投身于项目中去?真是一个问题。

这是很重要的一节课,课上他要求孩子学会阅读,他从爱斯基摩人的角度解读阅读,在外出捕鲸鱼或海象时,要“阅读”海水、风、冰、潮水,在夏天“阅读”冰原苔类生长的方面,“阅读”即将潜行接近的动物。

并对孩子们提出规则:行为符合年纪,在学校应该学习阅读并完成作业。因为每个人都将是老师,在自己的弟弟妹妹面前,以后在自己的小孩面前,我们需要学习怎样教小孩。教育与狩猎一样,没有准备就出门狩猎是有危险的。行事像小孩,就会得到小孩般的对待,没有准备就来上学的,放学后就要留下来。或许是作者语言的力量,或许是尊重的力量,这节课开了个好头。

看到这里,我常常想起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情景,有时我“苦口婆心”,女儿却是“充耳不闻”,教育需要启发,启发是技术活,需要我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适当的契合点,让孩子愿意接受。

阅读的重要性

在未来问题解决项目中,首先需要阅读测验内容,阅读能力是必备的一项能力。在准备参加全国决赛时,面对“基因工程”这一陌生的领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每天要保证十个小时的阅读时间,这真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数字。当然这也得益于当西雅图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因为阅读,参加项目的队员们了解了基因科学的最先进的信息。

一直以来很重视阅读,女儿喜欢读书,能坚持每日阅读,但她只读自己感兴趣的,在阅读面上一直没有拓展开来。虽然我想方设法引导她,但却无济于是。真希望她能参加这样的活动,“迫使”自己不断地扩大阅读面,了解更广阔的世界。现在,只有耐心等待。

方法挺重要

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哪怕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讲究方法。完成这个项目,作者运用了很多方法,首先调动起参加项目的孩子的好胜心,激发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准备中去;大量阅读的方法;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思考“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写出论文的方法等等。

什么为什么,这是作者引导选手思考的重要方法。要挖掘出什么为什么,需要大量的阅读作基础。有知识的底子,外加发散的思维,才能提出与众不同的创意。在突击准备一个新的,对孩子几乎是盲区的基因工程时,使用了记忆的方法。

方法的确很重要!得法的教育可以翻转人生,不得法的教育或许会逆转人生。

《人生》精选读后感4

季老生前我对他以及他的书籍的了解也仅止于泛泛,关于他生病入院有所耳闻,却不曾想我对一个耄耋老人的离世反应如此之大。09 年夏天的那个早晨我站在窗边对着报纸默默地流了很久的泪。为了季老,为了生命的流逝,为了那一句“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大师的年代”…… 也许吧。岂止是没有大师,在这个充斥着“秒杀”、“山寨”,甚至连真正的牛奶都不复存在的今天,我们还拥有什么?

在这个鸡飞狗跳的年代读季老的书让我恍若隔世。那种熟悉又遥远的感觉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触动着我那自以为强大的神经。书中讲述的这些那些,发生在季老的身上也在你我身边。他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你们的将来。

时间从不曾改变过什么,变了的是你我的心。

书中的.文字是如此的简单、朴素,没有华丽的修饰,没有夸张的感叹和傲视一切的结论,就这样在这些朴实的文字里,我被我自己的情绪所感染,因为——我自卑。我自卑是因为我的欠缺和不足,那个东西叫作——平静的心。

《人生》精选读后感5

一本书看完了,就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觉得应该从中找到一些能让自己受用的东西,不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有时就在想,也读了些许书,而有的到头来只记得只言片语,甚至有的一点也记不起了,那这样有用吗?我能肯定是有的,因为正是在这个忘记的过程中在不断找寻自己心灵的平衡点,明白生活的意义与乐趣。

人生是什么?我想这个是没有人能、也没有人敢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人生是一个变化莫测的万花筒,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饿吗?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就会让我的头脑清醒点了,也减少了一些糊涂。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好多人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这一生。其实有时我也不明白人要活着,但当我和家人,朋友,爱人在一起时由心的幸福感,我就明白了;当我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学习,努力生活时的愉悦感,我又明白。人生就是能让自己的家人,朋友,爱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觉更加快乐、幸福;能让自己因为自己的存在而不迷失前进的方向,能让自己感觉到生活的能量与快乐。

《人生》精选读后感6

《人生边上的边上》第七部分都是书评,所评的书涵盖心理学,哲学,中国文学,传记,游记,散文,诗歌,考据甚至辞典,可见钱锺书兴趣之广,知识之渊。来自西文的词必会在后面括弧列出,方便理解,又可见作者极其咬文嚼字。内容极富文采,简直像是在看散文。说起散文,其实《写在人生边上》里还有一篇书评,聪明狡黠,那便是:《读<伊索寓言>》

若要写一篇此书的书评,或许可以引用原书书评里的话“本书中名言隽语,络绎不绝”(《<不够知己>》)“感荡了无量数读者的心,跟随作者的心一同颤动,跳跃!”(《<落日颂>》)然后引用完毕,全文结束。

何也?其一,若是真正仔细地看过了钱的书评,那么再看书评的书评就会忍不住对比,最终兴趣索然,然后把手里的玩意儿挪到右上角,用手指去触摸未知数X。其二,本书不仅内容杂,而且风格不一,《写在人生边上》幽默中浸润着思索,而后面则愈加严肃(虽然作者一直会忍不住插上几句俏皮话),若是从前后两部分各抽出一篇文章,估计没人会以为是同一人所写。其三,文章极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别看《写在人生边上》看似在不停地掉书袋和卖笑,里面的东西深的很。最富代表性也是最简单的一篇就是上文所提的《读<伊索寓言>》。在此摘引一段: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它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她。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伊索错了!他该说,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读后感 )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弃,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就是吃到了,他还要说:“这葡萄果然是酸的。”假如他是一只不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他对自己说,因为现实终“不够理想”。假如他是一只很感满意的狐狸,这句话他对旁人说,因为诉苦经可以免得旁人来分甜头。

驴子跟狼的故事: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子踢伤逃去,因此叹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医生呢!”这当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几篇散文都是幽默首当其冲,然后讽刺大军随之而至。欲修炼吐槽功底,可日观此书,夜观此书,饮食观此书,如厕观此书,如此苦练,必有所成。

必须要说明的是,在观看这些文章的时候,必须把做阅读理解走火入魔的恶习戒除,千万别妄想去找什么中心思想,这太幽默了。如此,观此书会有心情舒畅,神清气爽之感觉。

至此只能停笔,只能写这么多。我只能发发对于《写在人生边上》的小小的议论,再写下去恐怕不伦不类,难以阐尽。这并不是我的懒惰,而是“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写在人生边上·序》)

《人生》精选读后感7

《季羡林谈人生》这本书大部分是季羡林先生在八十多岁到九十多岁之间写的一些散文。既有对人生起伏的回忆,也有写景抒情的美文。包含了对恩师,同事的评价,对生命生活的理解。文字平实而不华丽,反映了作者本身对待人生的态度。

书中描写了自己贫苦的幼年,在日本殖民时期的生活,在清华求学以及教书并在德国留学十年的经历,以及后来的文革中的牛棚中的绝望和后来的荣耀。作者本身就是一部中国二十世纪的历史,从八九十年的生活经历来看人生看得更加透彻。虽然一生经历过大起大落,但是作者能够从容的面对过去的一切以及现在的荣誉和将来的生死。谈到了自己的恩师陈寅恪以及有知遇之恩的胡适之,当然也有对自己的母亲的遗憾和在德国的爱情的回忆。虽然是大师级的人物,但是从文中表现的非常的谦虚,而且非常的敬业,虽然是高龄,任然努力为后人留下一些知识。

整本书读完,发现人生总是有潮起潮落,但是在任何时刻都不能放弃。发现作者最终的成绩,离不开他年轻时候的努力。在清华期间偶然的旁听课,影响了他的一生,在德国期间因为二战自己无法回国,但是正是这段时间奠定了其学术基础。这个和乔布斯有类似性,谁知道乔布斯在大学时候旁听了书法课而迷上了书法,后来苹果的字体影响了世界。人生有很多的偶然性,但是也有其必然性。无论如何,努力是必须的。这又让我想起了游戏《第七封印》中的“主动面对积极深入”,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持这种心态。

《人生》精选读后感8

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谈人生问题的短文的汇集,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来的人生感悟,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令人爱不释手的是,季羡林的人生感悟,是以十分简洁、通俗的百姓语言娓娓道出的,通篇难以找到时下一些教科书式的人生哲学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说教。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季羡林赞成张载“民胞物与”的世界观,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伙伴,对自然界的利用要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强制的手段。也就是说,是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否则,人类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或惩罚。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季羡林提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绝无仅有。反之,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坏。”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上,季羡林的化解之法是,惟有消灭私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读后感《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正是基于这种人生观,季羡林对人生具体境遇的态度,无论是对人生的不完满、世态炎凉,还是对爱情、老年等等的论述,都显得豁达、宽容、乐观和实用。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和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意义和价值基于平实的真理。季羡林的人生哲学也许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是平实而真挚、引人向善、切实可行的。

人民大道被丛丛的树叶所簇拥着,连滤过的阳光也是绿色的。

在天一书店的路上,远远看见两位老人在行乞,记得很久以前他们也在,穿着朴素而破旧的衣服,脸庞干洁,微黄却不失笑容,我都会在他们的塑料碗上放上一些硬币,我不用理会他们是否骗我,一位活了近半个世纪的人心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尊严,他们会出来行乞一定有他们自己的苦衷,我会尽我所能来帮助他们。

虽然我没遇见过,但我对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深恶痛绝,也许是出自本能,他们拥有双手却不努力工作,拥有头脑却不努力思考,拥有双脚却不脚踏实地,这种人更应该被指责,相比于那两位老人,早已步入垂暮之年,生活自理已成难事,行乞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他们理应被我们所尊重,去帮助。

我们一些人常抱怨自己的人生。环境时,却挤得出时间去几趟KFC,逛几次ktv,从他们身上我看不出什么好得到的,我想他们才应该被指责,被批评。

但我常常只听过乞丐被鄙视,却从未听说他们这类人被鄙视的。

这真是奇怪啊?

《人生》精选读后感9

在这一个月空余的时间里~终于把这本书认真的读完了,一开始觉得不怎么好?读完了才感受到这本书的美妙,《平凡的人生》的确很平凡。感觉与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相比,它就逊色许多。它既没有《西游记》那样神奇瑰丽的想象世界,也缺乏《三国演义》那样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故事情节不如《水浒传》头绪纷繁,人物情感不像《红楼梦》缠绵悱恻··但是这本书立足于现实,通过复杂的矛盾以及纠葛,表现了农村城乡社会生活,也刻划了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书中描述了平凡人孙少平的奋斗及成长历程,孙家的奋斗历程。从孙少平到孙少安;从田润叶到田润生、田晓霞;从兰香到秀莲、兰花;从金波到金秀;以及郝红梅、顾养民、少平的师傅、师娘和师兄等;还有孙玉厚、田福堂甚至胡永合、胡得福等;金强、孙卫红、刘根民、田海民…这的确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群平凡的人,但是他们有世间的真情,有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意,有亲情、友情、爱情,朴实然而真挚。孙家一家人之间相濡以沫的亲情,润叶与福堂血浓于水的亲情,晓霞与徐爷爷的隔辈亲情…少安与润叶青梅竹马的爱情,少平与晓霞相知相恋的爱情,金波与藏族女子凄美的爱情,润生与红梅朴实的爱情…少平与金波、兰香与金秀同伴加同学的友情,少平与师傅师徒加朋友的友情,少安与金俊武竞争对手加猩猩相惜的友情…书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语是:亲爱的。亲爱的大地,亲爱的双水村,亲爱的父亲,亲爱的弟弟,亲爱的朋友等,所有人世间的真情都在这里得以展现。

先看少安;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将要和学校的大门永远地告别了。他多么不情愿啊!他理解父亲的痛苦——爸爸也不愿意断送他的前程……就这样,他参加了全县升初中的统一考试。在全县几千名考生中,他名列第三被录取了。他的学生生涯随着这张录取通知书的到来,也就完全终结了!

孙少安从13岁起,为了帮助爸爸撑起这个家,牺牲了他的学业,前程,爱情…他是一个多么有情有意的人啊!亲情是一条永远剪不断的线。友情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少安后来勤劳致富了。我们知道他是靠为县城中学工地赶骡子拉砖起家的,而这个活计的介绍者就是他的朋友、同学刘根民。如没有友情的帮助,即使他那样能干,缺少机遇,顶多也就像金俊武一样,多打几斤粮食而已。但是,受家庭环境的制约,少安的媳妇,只能是甘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吃苦耐劳的贺秀莲。所以他,一个泥腿子农民,和已经吃了公家饭在县城当了老师的润叶之间,那欲说还羞的爱情只能成为永久的美好回忆。少安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山西姑娘贺秀莲,不图钱,不图权,就图他这个人,以朴实真挚的爱情,鼓励他帮扶他走出了困境。

再看少平:孙少平上这学实在是太艰难了。象他这样十七、八岁的后生,正是能吃能喝的年龄。可是他每顿饭只能啃两个高粱面馍。…现在这一点吃食只是不至于把人饿死罢了。家里能让他这样一个大后生不挣工分白吃饭,让他到县城来上高中,就实在不容易了。他现在除过深深地感激这些至亲至爱的人们,怎么再能对他们有任何额外的要求呢?

《人生》精选读后感10

季老在《成功》篇里说到,成功的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这个道理作为成人都不难理解,但现实生活中如遇失败,我们总是找出一大堆理由来,虽然这个话题说的很多,概括的经验也是一大箩,可今天对于浑浑噩噩的我无疑是一鞭子,一个激灵觉得自己好像是一具行尸走肉,无聊的我把季老的话摘抄如下,如果你也很空虚,不妨看看下文。

什么叫成功?《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他说,人与人的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谁也否定不掉,对于自我的天资要客观和实事求是,不要自命天才,毕竟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

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他本人为例,如果清华不派自己到德国留学,就不会有它后来的样子。

他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项上狠下功夫。古人的教导很多,为大家熟悉的韩文公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应该不是疏漏吧,而是写的角度不同。

《人生海海》精选读后感

人生海海,海海人生,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这是20xx年读完的第18本书,历时7时45分钟,时间不长不短,然而,我却真真正正耗费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看完。

为什么?

因为我沉浸在上校的剧情里无法自拔,因为心里有爱,有恨,有情,有义,还有欢笑与泪水,看得透彻,所以走得缓慢,走得深沉。

也许读完这本书,我们会学到很多人生哲理,学到如何去做一个有良心的人,也也许,我们只是把他们的人生当作我们学会活着的一种方式,但不管怎样,感谢麦家,给了我们人生不一样的真谛。

生活,不是我们该活过的样子,而是我们该记住的样子。

人生百态,世态万千,我们不求自已活到多么高不可攀的境界,我们也不奢望自已活到人生多么仰望不及的高度,但至少,我们尽量做到像上校那样,做一个有本事有担当又睿智的人。这世间天大的'事都要觉得不足为惧。凡事看得淡,却又不随波逐流,有自已的思想,有自已做事的方式,不浮夸,不张扬,不躁不娇,凡事尽握我手的强大气场,才不负青春,才不负人生,才不枉此生千辛万苦的来到这世上。

这是我看完这本书,心底最深的感触。也许还有很多很多的想法想要倾诉出来,比如,上校;比如,上校的一切。整个人生里,别人的一切,星河万里,不及我看上校的一眼。

但是,我却选择了放弃,只因为,对于上校,多少的语言,都无法去书写,去记录,唯有放在心里,沉淀,定格,直至永恒。

人生海海,海海人生,活着不易,且行且珍惜。

《无人生还》读后感(通用11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无人生还》读后感(通用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无人生还》读后感1

对我来说,结局是出人意料的。我一直坚信看似最不可能的人往往就是幕后玩家,所以先入为主的认为维拉小姐就是凶手。但随着情节的推动,瓦格雷夫法官一直主控全场,阿姆斯特朗医生又很有嫌疑,我又怀疑岛上还有不为人知的第十一个人。最后大boss的叙述证明了凶手竟然是瓦格雷夫法官,而精心策划这场谋杀的原因也不是出于正义,而是他想杀人,想实现一次天才般完美的谋杀案。他确实做到了,我想,如果没有人发现他写下的那封信,可能真的会成为一个谜团。

童谣暗示了每个人的结局,岛上人们的互相隐瞒和猜忌是全书最恐怖的地方。正义的审判就在眼前,瓦格雷夫法官不仅审判了另外九个确实有罪的人,也审判了自己。

人的承受能力真的是有限的,法官见识过太多的罪恶,自己也有罪恶。所以他最后的自杀也可以理解为自己内心已经无法承受,死是一种解脱。当然,对另外九个人来说也是。罪恶埋藏在他们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正义凛然的为自己辩护、大言不惭的否认罪过、心安理得的自我催眠,但这些都改变不了他们内心恐惧的事实。瓦格雷夫的策划也完美的利用了这一点——良心的自我审判。

《无人生还》读后感2

引子

在推理小说的世界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是我们所不应忽略的作品。这本书无论是作者本人,还是广大读者,都公认是作者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就小说本身而言,其中首创的封闭山庄童谣杀人的杀人模式,以及《无人生还》问世后,后世的许许多多的作家写的向《无人生还》的致敬或挑战之作,又或是戏谑之作,都无不从某种角度上证明了《无人生还》一作在推理文学史上所占有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位。笔者有幸得空连原作在内,阅读了这一系列的6部作品,又早闻由阿加莎克里斯蒂所写的同名剧本《无人生还》即将首次在沪上演,现在记下读书心得,算是在公演前对作品进行一番温习,也算是向诸位推荐一下这个作品吧。

一、《无人生还》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犯罪小说作家,而阿加莎-克里斯蒂则是统辖他们的女王”

——贵州版《无人生还》封底语

《无人生还》讲述的是一件离奇的案件:十个身份不同的人,因为收到署名信件而一起来到了黑人岛上的别墅。在封闭的小岛上,谋杀伴随着流传于黑人岛上的童谣发生了。十个人陆续按照童谣中所描写的那样,以不同的方式走向了生命的尽头。没有外人,一切都合乎逻辑,那么真凶究竟是谁?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平心而论,这的确是一部伟大的推理杰作。第一次读这样类型的作品,带给你的是震撼和不可思议。诞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这部作品,一方面保持了阿婆所特有的女性细腻的笔法,另一方面,不得不让人惊叹她卓越的构思布局能力。阅读这样的小说,面对这样的杀人动机,我们能体会到阿婆所认同价值观,但更重要的是享受其中本格推理所带来的妙味。

一口气通读完这个作品,我心中惟有赞叹不绝,如果说要我其中挑出稍许不满的地方的话,我想如果阿婆的另一个作品——《帷幕》能和《无人生还》结合的话,让波洛成为黑人岛的主人,主宰这整个杀人事件,或许更佳。因为,我想不出,一个以塑造大侦探波洛而闻名于世,有着世界侦探小说女王之称的作家,却以这样的一部没有侦探出现的作品,成为其一生的最高杰作,这是一种荣幸,又或是其他呢。但是,时至今日,我们无法否认的是,《无人生还》已经超过了其本身的文字所能代表的意义,成为了阿加莎-克里斯蒂,乃至推理小说的代名词。

二、《双曲线杀人》

“本书是西村京太郎大展才华的登峰造极之作,是他的作品中评价最高的一部”

——林白版《杀人双曲线》封底语

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第一个赞扬花美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赞扬花美的人是庸才,第三个赞扬花美的人是蠢才。或许这句话适用于大多数的场合,但是在推理世界里是行不通的。正如我前文所说,自从《无人生还》诞生以后,后世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仿作。一些推理小说大师通过和《无人生还》中所运用的相类似的模式(童谣杀人或封闭山庄的杀人模式),来向阿婆的这个作品发起了挑战。在这些仿作之中,出现了不少构思巧妙,甚至比阿婆更甚一筹的作品。西村京太郎的《杀人双曲线》就是其中之一。

读推理小说,作为读者,欣赏作者的文笔是次要的,主要的则是跟随着作者的文字和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故事中的侦探或刑警进行一番智力竞赛,看谁先发现真相。也因此,一般的推理小说家是不会在小说开头公布出他所描写的凶犯所使用的诡计的。但《杀人双曲线》却是一个例外。

小说的开头,作者西村京太郎就告诉了我们他在这个作品中所运用的是双胞胎诡计。故事以孪生兄弟抢劫商店为开端,伴随着在日本东北部的封闭雪山旅馆连续杀人案件,而逐渐走向高潮。两个看似不相关联的刑事案件,犹如平面几何中的双曲线没有交点,在阅读的很大一段时间内让我摸不着头脑。直到小说的高潮部分,真相逐渐被揭开,我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本以为是两个毫无关系的事件,却因为双胞胎的关系,在某一点上达到了交汇。发生在封闭雪山旅馆的案件虽然没有童谣杀人,但是以保龄球瓶的消失来代替死者的个数,从一些细节的描写不难发现,作者所仿照的是《无人生还》的模式。虽然是模仿,却因为双胞胎诡计的运用,而使这部作品在诡计运用方面较之《无人生还》,可谓青出于蓝。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在《杀人双曲线》中,和《无人生还》不同的是,封闭环境下的连续杀人事件,凶手所采取的不被怀疑的方法又是一种独特模式,看完全书,不得不让人钦佩作者的构思巧妙。

总之,在向《无人生还》的挑战之作中,我首推这部作品。如果说读这本书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我在读完后发现,很大程度上,当年李幼斌、于小慧主演的国产刑侦剧《情有千千劫》,在主要的情节构思方面,有抄袭《杀人双曲线》的嫌疑,当然核心的双胞胎诡计除外。所幸的是,这更显示出《杀人双曲线》在向《无人生还》挑战作品中,占有令人瞩目的地位。

三、《童谣的死亡预言》

“不愧是行人最高杰作,诡计、气氛、文字水准均在馆系列之上,不过建议还是先读馆系列,不然会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觉”

——网友GFinger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使得剧团一群人迷失了方向,误打误撞地来到了带有梦幻色彩的雾越邸别墅。在这幢神秘的别墅中,一群人发现了许多和自己名字巧合的事物,而伴随着北原白秋的童谣《雨》的节奏,童谣杀人在这幢封闭的暴风雪别墅中发生了……

打算有意阅读绫辻行人的《童谣的死亡预言》,完全是几位网友推荐的结果。由于小说开篇及中段的连续杀人事件发生,参照的是《无人生还》中封闭环境下的童谣杀人模式,也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用着《无人生还》的模式去推断着小说的结局。但当我看到小说结尾,我只有讶然。和《无人生还》以及《杀人双曲线》相比,这部作品的诡计设计又是别具一格。看着被赋予侦探使命的剧团负责人枪中秋清在《从网中逃逸》一章中,向众人逐一说明所谓的四起连续杀人事件真相以及凶手在封闭环境下逃避嫌疑的方法时,我只有惊叹。而当最后真相的完全揭露,我只有讶然。读完这部小说,无论是凶犯的作案的动机还是小说情节设置,它让我颠覆了我之前所认为的固有的《无人生还》的模式。我甚至一度认为在《童谣的死亡预言》问世之后,运用在封闭环境下的杀人模式作为推理小说中的情节构思已经达到了极限,后世或许已经很难有人超过此作。虽然我很期待这样的作品出现。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这部小说的一些细节方面,诸如日本人所特有的审美观、有关日本文学史的介绍,都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兴致盎然。尤其我觉得小说的收尾,模仿的是《桃花源记》结尾的模式,更让我称道。主人公“我”在事件发生过后的某一天,重新按照当年的路径,打算再次寻找当年的雾越邸别墅时,没有结果,失落的心情,更增添了雾越邸别墅的神秘色彩,同时也反映了当年发生在雾越邸别墅的一连串的杀人事件的神秘性,联想到事件中合乎逻辑,一切人为的罪行以及那脱离现实的神秘力量时隐时现,更让人觉得一切是不可思议。以致让我在读完此作后难以忘怀。

四、《雪地杀机》

“我觉得,这部作品虽然凶手的诡计并不多么高明,但是作者的巧妙安排和意外结局还是让这部作品成为独特的向《无人生还》致敬的作品之一。

个人觉得,东野圭吾是个很少让我失望的作家。”

——网友ellry

又是《无人生还》的模式,又是封闭环境下的连续杀人。同样类似的情节,出现在了东野圭吾的笔下。对于这位作家,正如我上次写《恶意》时所给的赞语,和他生活在一个时代,能够读到他的作品,我很幸运。也因此,我是满怀期待读这位作家的这部作品的。

7位通过试镜成功的演员,因为收到邀请函而聚集在了四季山庄内,便开始了为期四天的排练工作。由于排练的是个推理剧,剧情要求是在封闭的山庄内发生连续杀人。于是四季山庄便临时被假想成为了一个封闭空间。谋杀按照着剧情渐渐发生,但出人意料的是,伴随着扮演死者的演员逐一失踪,所有的幸存者开始疑惑了,这真的是一出推理剧,而不是真正的杀人事件么?……

不可否认的是,东野圭吾的确是个写实风格的作家。像《无人生还》这样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在他的构思下,赋予了新的意义,至少它有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可能。

7位演员逐一失踪,幸存者想报警却又怕失去参演资格的矛盾心理,透过东野圭吾的文字而展现地淋漓尽致。东野圭吾在小说中所设置的三重构造,结局的意外性,让我值得细细回味。如此的结尾赋予了《无人生还》的一种全新可能,一切是充满着脉脉温情。当然就整篇作品来说,至少和此前读过的东野圭吾的《嫌疑犯X的献身》以及《恶意》相比,个人稍显失望。不过此作毕竟诞生于《嫌疑犯X的献身》和《恶意》之前,也就不多苛求了。在向《无人生还》致敬的作品中,算是上乘之作了。

五、《名侦探的守则》之《要杀趁现在》、《最后的选择》篇“我个人实在是不太能明白,身为现代的作家,究竟是为了什么,还要去写活像金田一耕助那种带着复古风的推理小说?”

——东野圭吾

写到这里,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看阿婆在《无人生还》中所使用的诡计。不难发现,是运用了封闭环境下的连续杀人和童谣杀人两个诡计。但是两个诡计并不是处于并列地位,童谣杀人诡计为辅,其核心诡计是封闭环境下的连续杀人,如此,我们在提到无人生还模式的小说,更多的,是指其运用的诡计和《无人生还》中的核心诡计类似。如果说之前我所列举的几个作品是向《无人生还》的致敬之作的话,那么接下来我提到的作品就带有戏谑的成分了。

摆在我面前的东野圭吾的《名侦探的守则》是一部以名侦探天下一大五郎为主角,大河原番三警部为配角的系列短篇推理小说集,天下一大五郎所面对的12件凶杀案,其中所使用的诡计,是我们广大读者在本格推理中所常见的。诸如密室杀人、无头尸体等等。东野圭吾用夸张、戏谑的笔法将推理世界的秘密,这些诡计的真相展现在我们面前。其中《要杀趁现在》、《最后的选择》篇则是针对《无人生还》中所运用的两个诡计而写的。读这样的两篇作品,我始终是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要杀趁现在》中,东野圭吾将阿婆的黑人岛童谣复制成鹅妈妈摇篮曲,用他所理解的童谣杀人内涵去构思故事情节。《最后的选择》中,天下一大五郎收到一个叫做西野刑吾(个人怀疑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寥寥数语的描写实际上是对作者自我的评价及期望)的人的邀请函,和其他9位类型不一的名侦探们聚首在孤岛之上,一起起的杀人事件随之发生。读着这样的文字,我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时而甚至是会心一笑。东野圭吾假托故事中主人公,让其时不时地脱离故事情节,给出自己对于该类型诡计故事的评价则反映了作者本人对本格推理发展至今,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观点,一方面是对本格推理诡计的总结,另一方面作者带有讽刺的文风的笔调下,展露的是对时下推理小说的不满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如果说读《无人生还》等我之前所提到的四部作品,犹如是在品尝一道无人生还模式的大餐的话,那么再读《名侦探的守则》中的这两篇作品,则犹如是在正餐之后品尝一道精致的点心。如此作为阅读无人生还系列作品的收尾,我想是再好不过了。

尾声

写完了,第一次写那么长的系列读后感,写完的感觉就是轻松。回顾我所记下的6部作品,我以为能够读过它们,我始终是幸运的。起初写这些读后感的时候,我对无人生还模式的定义是模糊的,但伴随着读后感写作的深入以及广大友人的探讨,让我对这样的模式有了更多的认识。当然在写的过程中,我依然有着些许的遗憾。首先,我列举的几部向《无人生还》,虽是名作,有些甚至是公认的推理大师们的最高杰作,但由于于个人能力所及,基本都是日系的,有一定片面性。其次,由于这些书的中译本大多尚未在大陆出现或说已经难觅,使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了些许不便。庆幸的是,印象中除《童谣的死亡预言》外,其他都有电子版本,或许这能虽满足囊内羞涩,仍渴望一读这些作品的读者之期盼。再次,正如我之前所提及的那样,在推理小说中,有不少是向《无人生还》挑战、致敬的作品,其他的一些评价甚高的佳作,如绫辻行人的《杀人十角馆》等,限于个人看过的推理小说有限以及个人选择收藏推理小说的类型癖好,就不在这里继续写下读后感吧。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自行选择阅读。

最后我想说的是,期待《无人生还》11月的在沪上演,毕竟阿婆自己创作的剧本和原著在结局方面有不同之处。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这样一部在推理文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无人生还》读后感3

即使在炎热的一天看这本书,也感到身上凉飕飕。

看完之后我只是在想法官到底是不是对了。虽然有很多事情在不同的方向对错也许不是那么明显,可能有对有错,但我还是认为法官这样的人有些可怕了。

不论看小说还是看电影,看到杀手设计的“天衣无缝”的局或者游戏时,虽然很佩服这样的头脑,可终究还是害怕,只是期望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最好永远也遇不上,永远也不要认识。

有句话说坏人不可怕,有知识的坏人才可怕。运用高深的知识造诣去设计一些满足自己非同于常人的刺激,或是布下完美的局去报复,这样用别人生命填补的快乐实在是太可怕了,但尽管是你以为的天衣无缝,也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这本书里法官布下的一切,即使他不写下漂流瓶我想终有人会解出来,但他也总想别人去瞻仰他的“艺术”,才自信满满地写下所有。可我不觉得他对了,法律灰色地带的案件或许还有很多,但这应该是促进它进一步完善的不是吗?法官认为让他们死在对所做之事的恐惧中是惩罚,可也正如将军所说这何尝不是等待的解脱。当每个人听到自己日日精心掩饰的罪行曝光之后,恐惧顿时充满了内心,他们时时刻刻的煎熬被放大,或许他们不死是一种更大程度的惩罚,我想害死别人还能心安理得的永远开心的生活下去的人毕竟很少吧。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内心的恐惧,良心的谴责永远比刀剑更能伤人。所以,做一个善良的人比什么都重要。记起实习的时候老师讲到的四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让他人被伤害,爱人比伤人更具挑战也更有价值。

《无人生还》读后感4

初拿到这本《无人生还》,乍以为是一本常规小说。翻了下作者简介,顿时发现自己错了。本书的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是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的创作生涯持续了五十多年,共创作80多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著作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无人生还”的源起是一首童谣,“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一个小士兵,落单孤零零;悬梁了此生,一个也不剩。”作者将故事场景设置在一座无人到达的孤岛上,通过邀请信的形式,约了十位不同背景的人物来到岛上的别墅,为信里的“邀请人”服务。这十位受邀人,形色各异却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有着法律难以约束,但无法逃脱道德的制裁。最终的结果,十个人“离奇”在岛上死亡,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前来调查的警察也束手无策。

故事的最后,作者通过死亡策划者的自述,以“飘流瓶”的形式将故事真相进行了告白——这使得之前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滴水不漏。用今天的“潮”语来说,就是细思极恐。作为读者,不得不由衷佩服作者的慎密构思与细致描述,特别是对人物心理和人物对话的口语化描述,令人不忍释手。

除了那有些冗长的姓名,《无人生还》确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侦探佳作,值得一读。

《无人生还》读后感5

“凡事得往好的想,我就知道有个话剧特别适合悠悠演,可以演主角。”

“什么戏?”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

刷一发我对爱情公寓的执念。

当然也是这段话让我去查找了一下这本书,看了看故事梗概,瞬间就吊起了我的胃口。虽然推理小说一般都不会再翻第二遍了,但我还是买了下来。

故事的大概就是:八个素不相识的人受邀来到海岛黑人岛上。

他们抵达后,接待他们的却只是管家特夫妇俩。用晚餐的时候,餐厅里的留声机忽然响起,指控他们宾客以及管家夫妇这十人都曾犯有谋杀罪。每个人的房间里都贴有一首相同的儿歌,儿歌讲的是十个小士兵相继死去的故事。餐桌上还有十个小瓷像。从第一天晚上开始的几天时间里,每天都有人按着儿歌里述说的方式死去,每死一个人,餐桌上的瓷瓶就会少掉一个。人人都想保护自己,可是海上起了大风浪,不可能寻得救援或者逃出生天。唯一的求生办法就是找出凶手。

荒岛已经被他们搜寻数遍,不可能有容身之处,所以凶手必然在他们中间。幸存着的人们彼此怀疑,彼此试探,可是一切的警戒一切的提防还是没有能阻止那最后一刻的到来。风浪停息了,岛上的明争暗斗也停息了,只留下了十具尸体……无人生还。

这本书看的特别快。我尽量在推理,而且还是比较接近的,到了最后三个人的时候发现都不是,感到很奇怪。但是我这人就是拐不过来弯啊,只能硬让自己继续思考剩下的三个人,万万没想到结局会来这么一出。

某些地方还是觉得很奇怪,但毕竟这是小说还是不要较真了,描写很细腻尤其是心理和环境。我是大白天看的没觉得什么,但豆瓣上很多人都说千万不要在晚上或者没人的时候看,会觉得越来越瘆得慌。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相信人性本恶的,我也是。我在看前面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自动脑补只剩下几个人的时候,人人疯狂,彼此不信任互相拔刀相向的样子。但是总体来说作者的文笔比较平淡,丝毫不夸张,但是很多地方能从细节揭露出人性阴暗的一面。

小说里的天气几乎都是狂风暴雨,使我联想到了高一上期语文课本里的那篇澳门从英国收回的文章。最后的独白看完了之后有一种很安静的震撼感,小岛上的人也死了,警察也没能把凶手找出来,这些人背后的故事也被永远地埋葬了起来,可能连作者心中的悲哀也不会被发现。

《无人生还》读后感6

关于这本书,我想,多年之后,我最为深刻的记忆应该是:

那家伙掏出一本书,说:我最近在看这个——《此地无人生还》

我有点惊讶,说:不是这么巧吧。于是也把我的那本与他交换——《无人生还》。这本书,在我的生命里,带来了一点点小巧合,小惊喜。

经过了《lost》《GSI》以及无数惊险悬疑故事的轰炸,大脑已经麻木,《无人生还》自然无法再带给我高峰体验。可是,阿加莎同学几十年前就能编出这样的故事,据说开辟了荒岛杀人的经典故事模式,不得不令人脱帽致意。

阿加莎自己在序里写道,这部作品所耗费的心里是空前的,我相当相信。如何按照一首童谣的模式逐个杀人,如何将十人的故事和心理逐个展开,如何将困境中的猜疑、绝望逐渐推向恐惧的疯狂,这功力,还是相当厉害的。

《无人生还》读后感7

一、天上的大馅饼突然间砸中十个身份各异“幸运儿”,莫名的免费超级豪华知名孤岛游,似乎熟悉的邀请人,想想这必是一次充满欢愉,惬意的旅程!

二、遍查全岛,除其十人外,完全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藏身之处!不具备任何案后逃生的条件!近乎完美、巧妙的杀人设计——十个故事人物悉数死亡,一切的一切都在不可思议中发生…给警方留下一个“嵌套死循环式”的悬案!

思路设计、框架提纲

1、剧中人物的具体情况介绍(包括身份、职务、特点、联系),影映作品展开的线索,看似冗长乏味的叙述,实则是埋有隐晦的伏笔

2、由一碟审判录音公诉,十个故事人物的接连神秘离奇死亡,映射小诗,彼此猜疑!(室内摆设的布置、死亡方式、人物即时,事后的心理入微的描写)

3、始终挥之不去的谋杀疑云,究竟这是怎么回事?是上天的无意玩笑,还是人为的蓄意谋杀?每个人疑意重重,心态失衡!下一个会是谁?

4、警方第一次陷入一个自立自破的两难困境,这注定又是一个千古疑案…

5、罪犯漂流瓶解疑,真相大白,喔!原来如此,好一个杀人于无形的副本!

跟随子吟掘亮点

一、一部没有侦探的侦探小说,酣畅淋漓,水到渠成的心理描写,将阿加莎自己一贯的写作风格、特色——‘犯罪心理学’发挥到了极致

二、精彩的情节设置,生动的对白描写,极致的心理捕捉

同时这部作品已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有兴趣的亲们可以自己下载观看,改编得还是可以的!相信加上影视的音效,图像,剧情衔接等技巧的搭配、结合,一定能给你不同的视觉感受与冲击,帮助更好地理解,把握作品的精髓!

《无人生还》读后感8

“十个小兵人,外出去吃饭,一个被呛,还剩九个人……七个小兵人,用刀砍木棍;一个砍自己,还剩六个人……四个小兵人,出海去逞能;一个葬鱼腹,还剩三个人……两个小兵人,坐着晒太阳;一个被晒焦,只剩一个人。这个小兵人,孤单又影只;投缳上了吊,一个也没剩。”一切的阴谋都从这一首童谣开始。

十、九、八……三、二、一小兵人的数量在不断减少,活着的人也在不断减少。一种亡的气息,一种在劫难逃的感觉慢慢逼近。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骗局,一张网,一张凶手为每个人量身定做的天衣无缝的网。用不同的人名,不同的方式;将十个人聚集在一座岛上,一座荒岛上。此时,审判与亡就已开始。

叮~~生命开始了倒计时。

晚餐时分,一个不知名的声音开始控诉所有人的罪责。贵族少年撞人,管家夫妇拒给主人解药,女子引诱孩子向深海游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背负着人命,可却都是在法律范围内无法制裁的案件。于是,凶手顶着伸张正义——绝对的正义之名开始了他的谋杀。

第一晚,一个人便在吃饭时了,第二个人中了氰化物,在昏迷之后长眠不醒了;接着第三个、第四个……每一个的亡方式都与那首童谣不径相同。这首英国的古老童谣成了贯穿小说的线索,也成了十个人的亡方式。

耳旁似乎总有一个呓语式的`童声,它在轻轻吟咏这歌谣,在漫不经心的语调中带着挥之不去的亡气息;犹如在童真的面庞上忽然出现嗜血的表情一般,让人在极端的对比中感动无形的痛苦。像被人噎住咽喉一样,不得喘息,无法逃脱。

凶手就在十个人之间,没有人知道下一个的人会是谁。随着人数的减少,恐惧、彷徨、不安一点一点吞噬着自己的内心与理智,活的时间越长的人,罪恶也就越重。因为他最后所承受的不仅是亡的痛楚,更是精神的折磨;在绝境中的苟延残喘,去争取下一秒活命的可能。

在《无人生还》当中,谋杀手段的巧奇自然不言而喻,整人的布局更是令人目眩神迷。但在华丽地作案手段之下,阿加莎?克里斯蒂对人性的了解,对人性的剖析更令人敬佩不已。这早已超越单纯的侦探解谜,步入了心里剖析的殿堂。

在绝境中,有人心头坦然,因为多年来已无法承受负罪感所带来的痛苦;有人不以为然,因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下的罪行;有人惶然,以为自己所作所为并无过错,却真实地造成了他人的自杀;有人凄然,梦里都能看见去的无辜者不甘地模样。从贵族到底层,来到岛上的所有人都揭去了身份的伪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表露了最真实的一面。其中一部分人渴望生命,他们不惜利用一切代价来确保自己的平安,却在良心的谴责与幻像中送上了自己的命。可全部的人都在渴求解脱,或生或,被岁月掩盖了这么久的事实终究铺在了阳光下。

在文章的最后,凶手交代了一切。根据事实,人们可以推断谁是凶手,可是那样不容松懈的境地,理性与判断力已经为零,每个人都是凶手。所以,十个小兵人,一个也没剩。

人性的悲哀在文末的剖白中无法抑止。海中的荒岛犹如失落的人心,在罪错的反忍中变得无所凭依。文明在孤岛上荒芜,道德的流放地万物萧条,无人生还。

《无人生还》读后感9

《无人生还》是英国推理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八个素不相识的人分别因为不同的原因被U·N·0邀请到一座无人的小岛,并由两位管家接待,十个人在岛上生活最终被一一杀害的故事。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侦探推理小说,不得不折服于阿加莎对人物角色的塑造,个性鲜明又矛盾冲突,以及细腻的心理分析,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造,开启了“童谣杀人”和“孤岛模式“,整个故事结构故事情节紧凑,读起来一气呵成,在读的过程中,随着作者预设的剧情,不断进入故事情节,也不断进入作者的陷阱,在阅读过程中,凶手是谁,下一个是谁,不断的在不同人之间猜疑与判断,这样在作者的引导下,一直到尾声,感觉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中,无法完美的解释。一直看到结局,我都没猜到凶手是谁,在看完最后的那封信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ta!谁能想到呢?原以为ta之前就已经被谋杀了。所有的侦探推理都要有一个结局,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对凶手进行了一段自白的描写,凶手将自白信装入漂流瓶被人拾起寄往苏格兰场,最终真相大白。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杀人案件,凶手借助童谣制造恐怖氛围,从第一天晚上开始的几天时间里,每天都有人按着儿歌里述说的方式死去,每死一个人,餐桌上的瓷瓶就会少掉一个。古老的童谣犹如恶毒的诅咒笼罩着所有人,或许从踏上这座岛的那一刻开始,死亡的威胁已经无处不在。活着的人彼此依靠又彼此怀疑,但是一切的警戒与提防都是徒劳的。风浪停息了,岛上的明争暗斗也停息了,只留下了十具尸体,无人生还。

这篇文章作者借助于对人物进行塑造,揭露出人性的自私、贪婪与罪恶等真实面目,折射出受害者受冤、无处申诉的现实,完成了“文学反映生活”、“文学即人学”的文学使命;另一方面又在引发人们对道德与法律的思考,何为犯罪,何为犯法?文章中的这几个人都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是这十个人真的就是无辜的吗?当法律处置不了他们时又有谁能够为那些无辜的受害者伸张正义呢?在法律之外的犯罪,这种灰色地带的犯罪如何处理?

看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想到,近年来儿童拐卖事件频频发生,之前网上有流传每年会有20万儿童被拐卖,虽然这个数字多少有夸大的成分,在"团圆"平台上,从2022年5月到2022年5月,过去整整一年中国失踪儿童的数据:平台共发布失踪信息1317人,找回1274人,尚未找回43人,找回率96.74%。但我觉得被拐卖的儿童远不止这个数字,这只是一个平台发布的信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平台,导致数据统计不全面。现如今儿童拐卖是如此猖獗已经不仅仅去偷了,而是明目张胆的去抢,去学校门口蹲点,想想都非常可怕。然而这些人贩子即使被抓到最多也就被关个三五年,而那些被拐走的孩子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生活,最幸运的莫过于被卖到一个没孩子的家庭,至少能健康的成长,有的被刨心挖肺拿到黑市去卖器官,最悲惨是那种被打残沿街乞讨的,这一生就真的毁了,当其没有利用价值后就直接抛弃。当孩子被拐走的那一刻,就是家破人亡的时候,可能是三个家庭的毁灭。而人贩子三五年的有期徒刑能够弥补其犯下的罪过吗?还有经常被报道的儿童案件,被叛十几年,也不足以惩罚其犯下的罪过,这将影响其一生的成长。这些人真的是死不足惜,真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然而现如今的法律讲究人道主义,那些酷刑终究因为太过残酷而被废除了。当我们对侩子手讲人道主义的时候,他们是否对这个受害者讲过人道主义。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真的恢复了千刀万剐、五马分尸,甚至是株连九族,是能起到威慑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或许是惩罚太轻了,才会有人铤而走险。

《无人生还》读后感10

以前一直很喜欢读关于推理类的小说,因为这很惊险,很刺激,能带给人新鲜的感觉,喜欢有惊喜,喜欢有期待的感觉。随着一层层薄纱被揭开,随着一层层迷雾被推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结果,喜出望外的感觉总是让人舒服,又惊奇。每次读一本推理小说,总是会受益匪浅,越看越喜欢。荒岛上仅有十个人,其中有一个是凶手。但他们接连死去,无人生还。那么谁是杀人犯?是最后一个死去的人吗?如果不是,那么他(她)如何在死去之后,还能使自己的杀人计划照常实行?他(她)为什么杀人,又为什么给自己也贴上死亡标签?在《无人生还》中,阿加莎·克里斯蒂显然把自己逼入了创作的险地。面临此景,侦探小说作者有两种选择,一是用天才的构思自圆其说,另一就是假托“心理悬疑”“奇幻”一类低劣手段胡说八道。

“十个小兵人,外出去吃饭。一个被呛死,还剩九个人。九个小兵人,熬夜熬得深。一个睡过头,还剩八个人。八个小兵人,动身去德文。一个要留下,还剩七个人??”这首英国的古老童谣成了贯穿小说的线索。十个被害者先后像歌谣中描述的那样死去,使之带有谶语的色彩。它使这小说的文字冷飕飕的。你的耳旁似乎总有一个呓语式的童声,它在轻轻吟咏这歌谣,那漫不经心的声调中带着一丝死亡的气息,犹如在童真的面庞上忽然出现嗜血的表情一般,让人在极端的对比中感到无形的恐惧。

从风和日丽到惨雾弥漫,小岛由度假胜地变成了人间地狱。这部英国的小说,会很容易地让你联想起英国的天气:多雨、阴冷。暗夜中的大海隐去了波澜壮阔的一面,冷峻地窥视岛上的一切。当海边也成为谋杀现场之一时,从沙滩上退去的海浪便留下一抹忧郁,让人担忧死亡之吻的再度来临。尼罗河上的扑朔迷离,扰乱的是读者的智慧,而《无人生还》中的大惑不解,扰乱的是人们的心弦。

克里斯蒂似乎是深信人性本恶的。在谋杀案中,几乎每位出现在现场的人都有作案动机。克里斯蒂在对每一位嫌疑人加以排除时,都顺便嘲讽着他们的阴暗一面。凶手预先在留声机中放置了录音,在众人上岛后逐个宣布了他们的罪状。原来每位上岛者的心头都藏有一个秘密:军官为了泄私愤故意将下属派往危险之地;医生醉酒后动手术致使病人死亡;女孩儿为了帮情人获得遗产故意制造了一起事故??所有的人都受到了指控,小岛变成了审判之所。

在绝境中,有人心头坦然,因其多年来已无法承受罪恶感带来的痛苦;有人不以为然,因其从不曾以自己的罪错为忤;还有人惶然,有人凄然。但无论怎样,从贵族到底层,岛上的所有人都揭去了身份的装扮,在最残酷的现实面前表露了最真实的一面。渴望生命是其中一部分人的想法,渴望解脱则是所有人的企盼——困境或道德上的解脱。如果说“波洛三部曲”里还有波洛的幽默作为调剂,那么《无人生还》则从头至尾充满压抑的悲腔。克里斯蒂的嘲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声色俱厉的批判。同时她也变得更无情——那首童谣无异于一份判决书,将这些待死的囚徒送至刑场,先让他们看到黑洞洞的枪口,而后蒙上头罩,再将枪口抵上他们的额头。那种等待中的煎熬带来了无法承受的沉重感。也许,当你在深夜读这本书时,会听见他们大口的喘息声。

“他们究竟是谁杀的呢?”直到小说临近终结,这谜团一直困扰众人。最后是一份神秘的自白解开了谜。真正令人吃惊的,不是行凶者那难以为人察觉的作案手段,而是他(她)的身份和动机。人性的悲哀在最后的剖白中无法抑止,海中的荒岛犹如失落的人心,在罪错的反思中变得无所凭依。文明在小岛上荒芜,道德的流放地万物萧条,无人生还。这部小说在此时变得深刻起来,当后世的读者一再感叹克里斯蒂“目眩神迷”的写作技巧时,似不应忽略她笔下流露的哀叹之声。

《无人生还》读后感11

看的让人很不爽,不过本书制造的气氛很好,晚上躺在被窝里看,确实感觉到脊背发凉。

本书描述的故事,如果是一个真实案件,永远也不会有解,已知的条件不够,无法推断出来。当然,看完小说,也不可能推理出来,如果靠感觉猜对了凶手,只能说感觉真准。

这本书仍然没有打破我对悬疑类作品的预期,正如所有悬疑剧或者悬疑小说一样,隐藏关键的部分,制造混乱的部分,不同的是,本书中加了很多不知真假的内容,给推理制造了极大困难,因为那离真实远了十万八千里,但读者难以分辨,比如,开局就讲法官收到了一封信,来自卡尔明顿,我还记下了这个细节。如果把这当做真实的确定发生的事情,就完美的把法官排除,离幕后之人远了十万八千里。

作者精心构思了这个故事,但压根就没想要读者去解出谁是真正的凶手,作者想要的是完美的讲完这个故事,把自己精妙的构思,对人性的剖析写入书中,把悬念留存到最后,由作者亲自揭晓,让读者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如果是这样的话,作者很成功,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混乱,然后,就没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