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写山水的诗

【诗人介绍】

李贺,字长吉,福昌县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年仅27岁。李贺自小聪颖,才思横溢,善工诗文,名震京师。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风格瑰丽奇峭,意象繁密浪漫,用字坚锐狠重,给人以力的震撼,梦的神往,美的享受。是唐诗,乃至我国诗坛中的一枝奇葩,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一代伟人毛泽东尤爱李贺诗。

多种版本的`李贺诗集,如《李长吉歌诗集》、《李长吉集》、《李昌谷诗集》、《李昌谷诗选》等,几乎每本都被毛泽东圈划过。至今传世的李贺诗共240余首,毛泽东圈过的就有83首,有的多达四五次。毛泽东在五十年代一则有关王勃的批注中,称李贺是“英俊天才”,但“死时二十七”,“惜乎死得太早了”。在五十年代末,每次提到历史上年轻有为的人物时,总是提到李贺,称他多才而短命,有特殊成就。

【诗歌欣赏】

《浪淘沙》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竹枝》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楚水巴山江雨多,

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

回入纥那披绿罗。

《西塞山怀古》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其他描写山水的诗句】

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代刘禹锡描写登上岳阳楼眺望洞庭湖的美景

2.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同簪,zān〕。----唐朝著名诗人韩愈描写桂林山水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5.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8.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9. 疯疯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10.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栾家濑

11.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写山水的诗经

写山水的诗经有那首呢?全诗主要写的是什么?下面来看看!

十月之交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四国无政,不用其良。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

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

家伯维宰,仲允膳夫。

棸子内史,蹶维趣马。

楀维师氏,醘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日不时。

胡为我作,不卿我谋。

彻我墙屋,田卒污莱。

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

择三有事,亶侯多藏。

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

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下民之孽,匪降自天。

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

四方有羡,我独居忧。

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

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拓展:

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305篇。《诗经》本名《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学者把它尊为经典,故称《诗经》。

2.《诗经》按音乐性质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民谣、土乐,有十五国风,106篇,大多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根据音节、律吕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

“颂”多采用庙堂祭祀舞曲,有商颂、周颂、鲁颂,共40篇。

3.《诗经》的艺术手法,前人曾概括为赋、比、兴。据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一书中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说,赋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比就是比喻;兴是先借用别的事物或所见的眼前之景起头,然后引出要歌咏的人或事。赋、比、兴是前人对《诗经》艺术手法的总结,其实《诗经》的艺术手法远不止这三方面。

4.《诗经》以四言为主,节奏简约明快;常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写景抒情极富艺术感染力。语言质朴优美,韵律和谐悦耳。

5.《蒹葭》选自《诗经》里的《秦风》,是十首秦风中的'第四首。秦,国名,其地即今天陕西、甘肃部分地区。

内容分析

《蒹葭》是《诗经》中历来备受赞赏的一首抒情诗。

1.主要内容。

《蒹葭》写抒情主人公在一个结着霜的秋晨,沿着河水去追寻所仰慕思念的人,可是不管他怎样努力也没法接近。道路艰难而遥远,河水迂回而曲折。“伊人”一会儿在水那边,一会儿又像在水中央,一会儿又似在水之岸。总是扑朔迷离,可望不可即。

2.层次分析。

《蒹葭》共分三章。每章均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每章前四句。首两句借景起兴;三四句点明主题:深切思念,隔河企望,追寻“伊人”。

第二层,每章后四句。描述追寻伊人而不可得的境况:道阻且长;幻象迷离。

全诗流露出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

3.“伊人”所指何人?

关于“伊人”之所指,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秦之君子隐于河上,秦人慕之而作;有的认为是想念朋友之词;有的认为是贤人隐居不仕之作;有的认为是一首思慕恋人的情歌。

据毛传说:此诗为针对秦襄公在取得西周自岐山以西的土地后,未能寻求深明周礼之贤才来协助自己治理国政而作。作诗的目的,是“劝君求贤人使之”。按《史记·周本纪》中记载诸侯叛周幽王,联合西部少数民族武装于公元前771年伐周,杀幽王于骊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作战有功。周平王因此在东迁时,封襄公为诸侯,“赐之以歧以西之地,襄公于是治国。”为此诗人切盼秦要摆脱文化落后状况,要渴求贤德之人振兴西周的礼乐教化,以巩固秦在西周旧址的统治。像这样把所怀之“伊人”,理解为国君应当渴慕、追求的能够安邦定国的贤才,亦可备一说。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一般来说,研究者都认为《蒹葭》确系怀人之诗。至于所怀何人,因年代久远而不可考。但从诗人所流露的情绪来看,全诗只有敬慕之意,渴望之思,而无亵慢之情、儿女之私。显而易见,这个诗中的“伊人”是超凡脱俗、可钦可敬的人。

李白描写山水的诗教案

李白描写山水的诗优秀教案有哪些呢?下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李白描写山水的诗教案。

李白描写山水的诗教案

追寻李白——山水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能够有感情朗诵李白的四首山水诗。

B、能够初步掌握搜集信息的能力,并借助搜集的资料与课后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C、体会李白抒写山水诗的表达方法,感受情景交融、想象大胆奇特的浪漫主义诗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吟诵、品读诗歌,培养语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独立理解古诗的内容,品味诗歌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在不同时期寄情山水的心境,感受诗人寄情山水间的那份洒脱、爽朗与豪情。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学古诗的方法,能够自己借助资料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从中感受诗人的心境。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作品,感受诗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搜集李白的有关知识及优秀作品。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主题。

对一代诗仙,我们并不陌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那“儿时天真浪漫”“寄情山水”“注重友情”“思念故土”的印象似曾相识。

今天让我们追寻诗仙的足迹,走进那瑰丽的艺术诗篇,感受诗人浪漫奇特的情怀。

二、初读四首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 自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流利。

2、指名朗读。

开火车每人读一首,师生相机正音。

字音重点指导:朝、重、霭、倚。

三、借助资料、注释,了解诗意,初建画面。

1、明确要求,自学古诗。

借助我们查找的资料和课后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歌大概的意思,看看每首诗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小组讨论。

指名说诗歌大意。

3、全班交流。

这四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A《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

“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

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

“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

B《独坐敬亭山》

(用课件做辅助)

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前两句写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虽然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

后两句写了人与山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鸟飞云去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C《夜宿山寺》

诗人隐居在山间寺庙的一个夜晚看到高不可测的寺庙,感到伸出手去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在这里不敢大声说话。

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D《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1、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诗人顺溪而上,穿林进山,为我们展现出一派桃园景象,这进山第一程就使人流连忘返。

2、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这进山的第二程明写山林之幽静,却暗示道士不在寺院内。

诗人通过景物烘托环境气氛,委婉地抒发了自己访友不遇的惆怅心情。

3、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野竹与云气相接,本是一幅静景,诗人用一个“分”,使人联想到徐徐移动的云雾,不断从野竹梢头飘来。

飞泉本是动景,诗人用一个“挂”字,就化动为静,使人联想到山峰的陡峭和山泉的直落图景,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真是一片淡泊高洁的净土。

4、在诗人笔下,蜀中的戴天山,山奇水秀,淙淙的溪水、带露的桃花、林中的麋鹿、亭亭的野竹,还有那碧峰泻下的飞泉,色彩明丽,境界幽深如同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图。

第二课时

一、体会意境,追寻李白。

在这些山水诗中,你最喜欢哪首诗为我们描述的景象,试着用心读一读,看看在字里行间你品味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早发白帝城》。

预设点:

1、抓住“彩云间”、“一日还”、“啼不住”、“轻舟”等词语,感受作者轻松愉快,归心似箭的心情。

2、相机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江两岸的景色。

充分感受美丽的景象,情感诵读。

3、相机交代写作背景,感受李白为人: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突然得到赦免。

在返回江陵途中,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从而充分感受诗人的情感。

诵读这首古诗。

B《独坐敬亭山》

预设点:

1、抓住“独坐”,相机介绍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从诗中追寻李白是个怎样的人?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年,距他离开长安整整十年。

长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

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2、你是怎样理解“相看两不厌”的?从中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相”和“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

在纯净的空间,只有敬亭山与诗人进行着精神上的交往;诗人的精神与敬亭山的神貌完全融汇在—起了。

诗人把山人格化的同时,表达了自己从欣赏自然美的乐趣中获得的精神自由和超脱凡俗的自我肯定。

表面看来,这里是写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有情”,愈是表现出人“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C《夜宿山寺》

预设点:

1、诗人是怎样表现山寺之高的?找出有关词句说一说。

“手可摘星辰”以星夜的美丽引起我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诗人用夸张的笔调和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山寺高楼耸入云天的情景。

2、从“不敢”与“恐惊”心理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相距很近,这样山寺之高就不言自明了。

3、你从中又读到一个怎样的李白?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李白诗奇思涌溢,想人所不能想,说人所不敢说,敢于冲破一切束缚,破浪直前,无所顾忌,所以想象奇特,善于夸张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点。

D《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早年的游仙问道的生活,与飘逸豪迈的性格分不开。

整首诗“不遇”之字未见,“不遇”之意满篇皆是,真可谓妙笔生花。

诗人将他在山中所见的种种事物信手拈来,写入诗中,青年时期的李白,开朗高远的个性在诗中初步显露出来。

二、延伸拓展,感受李白的写作风格。

1、回忆以前学过的李白诗歌,说说哪些诗句也具有想象奇特、善于夸张的特点?

2、搜集李白的描写自然、山水、风光的诗歌,写在小本本上。

推荐阅读:《蜀道难》、《游泰山》其六、《渡荆门送别》、《望天门山》、《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写山水的诗句古诗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不需要隐匿什么,也不需要雕饰什么,一切都是那样的自如、随意,我们可以暂时摆脱一切烦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山水的.诗句古诗,欢迎来参考!

写山水的诗句古诗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李白《行路难三首》

3、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牛殳《琵琶行》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8、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曹操《苦寒行》

9、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10、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2、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13、草绿裙腰山染黛,闲恨闲愁侬不解。——文廷式《天仙子·草绿裙腰山染黛》

14、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15、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16、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17、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8、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黄庭坚《醉蓬莱》

20、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1、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22、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23、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

24、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2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26、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2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28、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29、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30、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3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3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汉江临眺》

33、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34、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35、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卢纶《长安春望》

36、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陆游《沈园二首》

37、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3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39、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40、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八处士》

4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2、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4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44、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45、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46、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7、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蒲松龄《地震》

48、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鲍溶《襄阳怀古》

4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50、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51、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杜甫《古柏行》

52、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53、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54、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王令《暑旱苦热》

55、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56、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7、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58、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陆游《自咏示客》

59、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60、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61、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6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63、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6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65、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66、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67、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68、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69、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70、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71、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72、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王维《画》

7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7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7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76、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7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8、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柳宗元《饮酒》

79、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姜夔《庆宫春·双桨莼波》

80、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81、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8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83、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84、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沈周《题画》

85、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刘彻《秋风辞》

86、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吴潜《水调歌头·焦山》

87、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高珩《春日杂咏》

8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89、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9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91、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92、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李白《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93、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94、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9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9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97、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98、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王维《送别》

99、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00、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卢思道《从军行》

101、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02、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韦元甫《木兰歌》

103、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104、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105、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106、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10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108、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109、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序》

110、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111、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罗隐《蜂》

112、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苏轼《后赤壁赋》

113、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欧阳修《画眉鸟》

114、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司马光《客中初夏》

115、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116、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117、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