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及其影响论文

摘 要:汉语曾给日语带来极其巨大的影响,然而近代以来日语借词被大量引进汉语中,如“社会”、“物语”、“人气”等,对整个汉语世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分析汉语中日语借词的基本构成方式,并考察其对现代汉语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汉语;日语借词;构成方式;影响

一 引论

中日两国的交流历经几千年,在语言方面的交流尤为引人注目。众所周知,素有文明古国之称的中国对日本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语言方面更是如此。公元3世纪前后汉字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后来出现的假名也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但是另一方面,日本人利用汉字的造词功能,创造出了许多汉字词,并且明治维新后大量的日制汉字词由日本传入中国。例如“社会”、 “手续”、“经济”、“寿司”等。

这些大量存在的日语借词在中国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甚至成为了汉语的一部分。这在中日语言交流史上是很有研究意义的文化现象。本文将对汉语中日语借词的'构成方式进行分析,并考察这一现象对汉语造成的影响。

二 汉语中的日语借词的构成方式

下面将汉语中日语借词的基本构成方式的特点分为3个类型。

1.音译

所谓音译,就是根据日语原有的读音用相应的汉字来表示。这种类型的日语借词有卡哇伊(かわいい)、阿娜答(あなた)、纳斯库(スナック)、扒金宫(パチンコ)等,都是根据日语的读音用相应的汉字表示出来。

音译对于表音文字来说是很方便的方式,可是因为汉语同时表意,所以对于汉语来说并不是很适合。因此,音译这一类型的日语借词相对较少。

2.意译

所谓意译,就是汉语根据日语表达的意义用适当的汉语来表示。这一类型的日语借词有“生鱼片”(刺身)、“校园节”(学園祭)、“酱汤”(味噌汁)等。

这种形式的产生与长期使用汉语的中国人逐渐形成的要求望文生义的心理是分不开的。音译借词无法满足这种心理,于是就产生了意译类的日语借词。例如,日语中将“telephone”意译成“电话”,而当初汉语将这个英语译为“德律风”。当日语借词“电话”传入中国后,最初一段时期内这两种说法都通用,可是后来“电话”更被大家接受,最终“德律风”成了死语。

3.借形

所谓借形,就是照原样使用借词原形的汉字,不过以汉语的读音为准。例如,“景气”、“居酒屋”、“年金”、“单身赴任”、“不动产”、“宅急便”、“映画”、“暴走族”、“最终回”等。

这是在日语借词中数量最多的类型。这与汉语和日语同属汉字文化圈,都使用汉字这一点紧密相关。关于这一类型的日语借词要注意两点。首先,比起意译词,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借形词。例如,“弁当”这个词最初被意译为“盒饭”,可是当“便当”这个借形词出现后,人们更乐于接受后者,并逐渐变得更为普遍起来。其次,借形类的日语借词的产生,使汉语中出现大量以前并没有的概念。最具代表性的词语就是“人气”,另外还有“萌”、“耽美系”、“御宅”、“素人”、“痴汉”、“御姐控”等。

三 日语借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中国的汉字曾经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近代以来汉语开始从日语中大量借词,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曾将这种现象称为“逆输入”。日本的外来语权威吉泽典男说过:“外来語の多寡はその生命力を示一つの指標だとる。”(外来语的多少是显示一个民族生命力的标志之一)。外来语的存在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致,大量日语借词的存在也只是说明了中国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飞速发展。

然而,面对这种语言现象,并不是所有人都持肯定意见。例如当时中国近代第一译家严复就持坚决的反对态度,他认为日本对西方概念的翻译多不准确,不能无条件地借用。更有人认为大量使用日语借词是汉语的退步。那么,究竟从日本引进并扎根于汉语的日语借词对现代汉语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探讨日语借词对现代汉语所造成的影响。

1.积极影响——丰富发展汉语

首先,通过大量日语借词的引进,越来越多的新事物、新概念进入中国,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内容。例如“宅急便”,这在改革开放以前是完全不存在的概念,可是随着日语借词的引进,现在已经作为汉语的一部分成为日常用语了。

另外一种情况比较特殊,被称为“汉语的回归”。这种情况是指日语从古代汉语中借用过去,我们现在又再借用回来,所以称之为“回归”。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词语都已与古代汉语的意义有了很大的差别,它们被赋予了新的语义。

最后来考察日语借词对汉语构词的积极影响。近年来,汉语通过对日语借词的模仿学习,开始创造出大量新词。例如,“驾车族”、“上班族”等。

2.消极影响——产生语法矛盾

无疑日语借词为现代汉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得汉语丰富发展了自身。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存在着一些与汉语语法相违背的所谓新词。例如有人把日语“大感動”毫不犹豫地翻译成“大感动”,并且在日常生活甚至是杂志上使用。众所周知,在汉语语法中,一般用“很”或者“非常”这样的副词来修饰“感动”。而日语中可以使用是因为“大”在这里做了接头词,类似的日语表达还有“大歓迎”等。

关于以上消极影响,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态度,只要不盲目借用,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中大量日语借词的出现绝不是汉语的退步,恰恰说明了汉语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然而,如何最大限度地使日语借词有利于现代汉语的发展,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考虑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岑麒祥 汉语外来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0年

[2]金田一春彦 日本語 岩波新书 1988年

[3]高名凯,刘正琰 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语研究 中国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

[4]陈生保 中国語の中の日本語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年

汉语隐性否定动词的心理认知及其影响因素论文

一、引 言

隐性否定(concealed negation) 是指有否定的意义但是没有否定的明显外形,是通过间接或者暗示的手段表达否定含义的一种语用或修辞手段[1]

1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一个句子的形成过程需要经历由深层结构通过一些转换规则,转换为表层结构的过程。因此,我们把那些含有明显否定标志的否定形式看作是表层结构否定,也称为显性否定(explicit negation) ,把那些形式肯定但意义否定的形式称为隐性否定(implied/concealed negation) 。例如:

(1) 福州,依然在祥和平静之中,丝毫没有洪兽围城的感受。

(2) I can see nothing in the dark。

(3) Je ne sais pas。

(4) 避免摔倒。

(5) 他的能力受到了大家的质疑。

例(1) 至例(3) 句是显性否定,因为它们分别通过显性否定词如"没有"、"nothing"及"ne爌as"表达否定含义。例(4) 、例(5) 两句是典型的隐性否定,即它们在句法层面上没有显性的否定词,但在语义上却有否定之意。例(4) 中的"避免摔倒"意指"不要摔倒",例(5) 中的"他的能力受到了大家的质疑"意指"大家不认可他的能力"。

否定现象是国内外研究者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国内对否定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法和句法层面[2]

2国外现代语言学对否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词汇句法层面,研究否定的结构和意义,特别是否定的句法结构和否定的辖域等问题; 二是在语用层面,研究否定的预设和含意以及元语言否定现象等。而对于否定,尤其是隐性否定在话语中的理解过程的研究还不很充分。鉴于此,本研究以汉语隐性否定动词"避免"、"拒绝"、"否认"以及"怀疑"类为对象,以框架语义理论为视角,以"多维取向并举"为方法,力图探究受话者理解汉语隐性否定动词的心理认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二、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

(一) 理论基础

Langacker 在 2001 年提出了 Current DiscourseSpace(CDS) 的语篇分析方法。他认为实际语篇中的一个分句对应于心智中的一个视窗,每个心智视窗代表着被观察到的场景和听说双方语篇的发展阶段,这样一个实际语篇就是由这种与分句对应的视窗连续构成的,并且随着实际语篇按线性顺序向下发展,心智视窗就不断得到更新[3],如图1 所示。

Langacker 强调语篇的连贯性,一个完整的语篇理解过程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认知过程,并且连续性体现在不断更新和深入的层次拓展关系中。王寅也认为,语篇理解体现在语篇可以让心智构建一个完整的认知模式。这种观点,究其原因,来源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连贯性和完整性。这种认知的完整性的形成基于三个条件: 概念成分上的照应性; 命题发展上的因索性; 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4]。

因此,实际语言交际中,语用者需要对语篇整体性做出思考,不断调整认知世界,以实现语篇的正确理解。语用者要在必要时对认知框架(cogni—tive frame) 进行调整以适应交际需要。"框架"概念最早由 Fillmore 为研究词的分布特征而提出,Fillmore 认为,框架(frame) 是在我们心理上构建的全部概念系统[5]。理解一个词语的意义,就同时激活了理解与它相关的其他词语的意义,并自然地构建起一个事件或情境的框架。

认知语言学认为,框架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反应形式,是概念系统的组织方式,并因主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而产生,Fillmore 认为框架是由一系列具有相关性的范畴组成,即槽或空位(slot) 。框架可以将词汇和语篇联系起来,能够启动框架的词语被称为关键词(key elements) 。当认知主体接受到语言信息的刺激后,必然会激活与之对应的概念结构,即激活区[6]。同时根据胡曙中教授的研究,人们使用语言交际的过程是动态的[7],所以,框架构建(frame construction) 必然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就是说,激活区是会发生变化的,每一个认知框架都是由一系列关键元素组成,话语开始的关键词可以帮助构建一个框架,但是,如果槽(slot) 中出现的词与已构建的框架中的概念发生矛盾,这就意味着框架的透视域(perspective) 发生了变化,理解者就必须调整认知角度,构建起一个与意义相关的新框架[8]。这种意义构建中的框架转换现象,要求听话者对已构建框架中的信息进行重组,用新框架的结构完成即时语篇的处理(on—line discourse processing) 和新的意义构建。

隐性否定是一种隐藏在词语内部的否定,它没有明显的外在形式,它的外延对应着否定的意义,要理解它的意义就要找到心智中对应的一个视窗。然而,在话语理解中,受话者在寻找心智中对应的视窗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隐性否定词语的外延,受话者原有框架的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等。那么,受话者已有的框架是如何转换的?哪些因素诱发了框架的转换? 下面,将依据上述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二) 研究方法

"多维取向并举法"指本研究中既有"基于语料库法",又有"质化研究法"; 既有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应用,又有语用学相关观点的使用。采用这种"多维取向并举法",以期全面揭示汉语隐性否定动词框架的转换和诱发机制。

(三) 汉语隐性否定动词: 框架转换及诱发机制研究

1汉语隐性否定动词分类

关于隐性否定动词的分类,国内外学者如沈家煊、Jespersen、Givon 等人都有涉猎。沈家煊将汉语"含有否定意义却不是明确的否定词"的动词划分为"避免"类、"防止"类、"差欠"类、"否认"类、"小心"类、"后悔"类、"责怪"类和"怀疑"类等[9]。Jespersen 将英文此类动词分为"deny,forbid,hin—der,doubt"等。Givon 从历时角度提出了更多的隐性否定动词类,包括"refuse,avoid,fail,lack"等。

依据他们的分类,本研究筛选出英汉语中对应性较强的四组动词"避免""拒绝""否认"以及"怀疑"类进行研究。

2"避免"类隐性否定动词

根据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汉语"避免"类常用动词有"避免、以免、免得、难免、避讳、免费、免试"等。它们的词汇意义中都含有一定的否定意义。这一点可以从词典[2]的词语基本释义中得到证明,见表 1。

从表 1 基本释义来看,此类动词可以理解为"使某事不发生"。如"不避免"的意思就是"任由某事发生","不免费"的意思是要"收取费用"。当语篇中出现的词与概念中预期的成分发生矛盾,这就意味着框架的透视域(perspective) 即认知角度发生了变化,理解者就必须作出调整以完成信息交换[10]。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探讨透视域发生转化的条件。

(6) 所谓讲究卫生,就是指努力避免食物中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的摄入。

(7) 病情一般或慢性病者,最好不要呼叫救护车,以免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和影响危重病人使用救护车的机会。

例(6) 中,"避免"本身含有对宾语的否定义,这是"避免"的词语语义效果,但是"努力"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而两个词产生了前后矛盾的情感效果,即出现在前面"努力"的槽(slot) 中期待的积极意义和后面"避免"所含有的对宾语的否定义之间出现了不匹配现象。于是,"努力"所产生的.框架,因与其后面否定事件的槽中期待的消极意义没有达到平衡与合作的关系而发生了转变。这里,槽或空位是指构成框架的相关性的范畴,而框架(frame) 是在我们心理上构建的全部概念系统。

理解一个词语的意义,就同时激活了理解与它相关的其他词语的意义,并自然地构建起一个事件或情境的框架。通过分析"避免"后的宾语,我们发现,宾语的内容含有主观的否定意,即否定事件的主观否定性,从而取消了之前发生的矛盾效果,即否定事件的主观否定性使认知框架转化为支持的"避免"框架。这一过程用图 2 表示如下。

对于例(7) 来说,"以免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和影响危重病人使用救护车的机会"形成了"以免"+ 两组动宾结构的句子,分别是"以免增加经济负担"和"以免影响危重病人使用救护车的机会",此时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以免"的结构符合例(6) 分析的模式,"增加"带有的某种程度上的积极语义被"以免"抵消,从而凸显出"以免"的否定辖域内的"经济负担"这一宾语。

话语的意义建构过程是交际双方共同参与的认知过程,激活合适的认知框架是保证交际顺利进行的关键。在第二个"以免"+"影响机会"中,"影响"作为一个中性词语,没有任何语言色彩,只有协同后面的宾语和语境时,才会使中性语义发生偏离,此时,语篇的整体性的作用便体现了出来。

综合分析整个句子,我们发现,此时在"以免"的否定义的推动下,"以免"+影响机会 ="以免"+ 减少机会,宾语行为即被否定,而"影响"转化为"减少"就是在"以免"这一隐性否定动词和语篇的博弈效果共同作用下的框架转换产物,如图3 所示。

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语用者在交际过程中会借助话语信息建构一个能表征句子意义的框架,语言的解码过程同时触发听话者在长时记忆中搜寻一个可以表征当前话语信息的框架,并且激活的框架必须符合听话者和说话者双方的心理期待。此时框架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1]: 在合适的框架内,语用者更加容易理解框架内成分之间的各种关系; 框架有助于语用者推导出话语中缺损的信息。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否定事件的主观否定性和语篇内的博弈效果都可以作为隐性否定动词框架转换的诱发机制(即透视域发生转化的条件) ,从而造成框架转换现象的发生。

3"拒绝(refuse) "和"否认(deny) "类内隐性否定动词

根据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可知,汉语"拒绝"类常用动词有"拒绝、违抗、抵制、抵御"等,它们的词汇意义中一定程度上都含有否定意义。这一点可以从词典的词语基本释义中得到证明,见表 2。

从上述基本释义来看,"拒绝"类动词可以理解为"不 + 接受"的形式。此类动词的隐性否定意义是对这些动词所含断言语义的真值意义的改变,"不 + 拒绝 = 接受"。本文将"拒绝"类动词和"否认"类动词合并一处,是因为"拒绝"= 不接受,是对"要求"类谓词的否定,"否认"= 不承认,是对"指控"类动词的否定,都是一种抵触性反应和推论过程,在语义溢出方面有很强的相似性。

简而言之,这些动词的隐性否定意义是推论否定的具现形式[12]。

那么,这类动词在带宾语的情况下,框架转换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下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8) 对私自转让或拒绝退出军队住房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协助部队收回。

(9) 社委会一再催他,叫他本着"按劳分配"的原则,及早公布预分方案,抵制土地分红这股歪风。

从例(8) 和例(9) 中可以看出,此类动词管辖的宾语通常指对方要求自己做某事或满足某种条件,从"不做"的含义上来看,宾语事件一定是主观否定事件,即此类动词含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当需要让主观"拒绝"的意志显露的时候,此类动词就起到强调主观感情的作用。因此,在汉语这一表意语言中,听话人和说话人要根据语言色彩来实现博弈效果的平衡,实现交际目的,在博弈的过程中,隐性否定动词的认知框架就可能在一定诱发机制的刺激下通过透视域的改变而发生转化。

意义建构(meaning construction) 是心理空间的构建和空间内成分的连接过程。意义总是来自于特定的语境,没有语境即没有意义。如果明示的语境缺席,说话者会根据自己的典型情景知识和话语的缺损值(default value) 创造一个与当前话语适宜的语境[13]。在例(8) 中,"退出"一词即表示离开,在"拒绝"的作用下,转变为"不离开",这种在隐性否定动词的作用下凸显否定含义的现象,就是在框架发生转换的情下况发生的,是框架转化的语言表象,目的是为了构建合理的意义,使信息交换顺利进行,如图 4 所示。

4"怀疑(doubt) "类内隐性否定动词根据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可知,汉语"怀疑"类常用动词有"怀疑、质疑、猜测、疑心"等。它们的词汇意义中一定程度上也都含有否定意义。这一点可以从词典的词语基本释义中得到证明。汉语"怀疑"动词的否定溢出现象比较复杂。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怀疑"的基本释义: 疑惑; 猜测。"疑惑"即不很相信某一事件; "猜测"表示有点相信某一事件。通过这样直观的表达式,可以看出,"疑惑"的语义可以解析为两个方面: 否定大于肯定; 肯定大于否定。虽然这两种表达在汉语的使用中通常被忽视,但是当分析语料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种语义差异是确实存在的。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怀疑"所突显(profile) 的语义不同。

"否定大于肯定"和"肯定大于否定"的参与角色分别是认可和否定,两种语义角色的本体相同,但它们的框架是不一样的。一个明显差别是参与角色突显的情感不一样: "否定大于肯定"突显的是否定,后者则突显的是肯定。此时,要确切理解传达信息的真实含义,就必须借助新激活的框架来取消歧义,这属于隐性否定动词的语义内在矛盾性引发的框架转换现象,而且这两种语义的内隐性否定的效果又是不同的。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怀疑"+ 宾语事件这一结构有时会引起歧义,如例(10) 和例(11) 。

(10) 大家怀疑他的智商。

(11) 大家怀疑他的智商低。

在例(10) 中,"怀疑"+ 智商,具有高或低两种内涵语义,脱离文本语境分析,读者通常无法得到正确的讯息,这种歧义是由于中性词语的语义含糊所造成的。但是,即使将例(10) 改为明确的表述,即例(11) "大家怀疑他的智商高/低",歧义依然存在。

但是歧义发生了变化,上文中的歧义是由于"智商"一词的中性语义造成的,而例(11) 中的歧义是由于隐性否定动词"怀疑"本身的双重语义造成的,语义在"有些信"与"有些疑"之间发生歧义。

(12) 我轻车熟路就找到了目的地,大家都怀疑我曾去过那里。

(13) 大家都怀疑我曾去过那里,我被这里的景色震惊了。

在例(12) 和例(13) 中,"怀疑"都具有两种语义含义,读者从该词所在的语段中无法获知"我"是否去过那里,但是根据前后语言环境,两种语义含义受到影响从而达到取舍的结果。在例(12)中,"轻车熟路"突显了"怀疑"信大于疑的意义,而例(13) 中,"震惊"突显了"怀疑"疑大于信的含义。而这种歧义的消除,借助了新激活的框架,在适当的语境中,内在语义矛盾的隐性否定动词的透视域发生了变化,从而达到了成功交际的目的,使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歧义或障碍达到最小化,该类型隐性否定动词的框架转换模式如图 5 所示。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框架中核心框架元素(core frame elements) 即"怀疑"类隐性否定动词的交际实现方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也就强有力地证明了该类动词的语义内在多义性。因此,用框架语义学的理论来解释此类动词的框架转换现象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三、结 语

本文选取了中文中代表性较强的四组动词"避免"类、"拒绝"类、"否认"类以及"怀疑"类,对汉语隐性否定动词在关键词激活环境下的框架转换现象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在隐性否定的话语理解过程中,存在框架的转变,即从一个由隐性否定词激活的框架向另一个由隐性否定词和其搭配项共同激活的框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由 4 个刺激条件(诱发机制) 引起的透视域的转变而引起的: 语篇博弈效果; 否定事件的主观否定性; 事件表述的复杂性; 隐性否定动词的语义内在矛盾性。

隐性否定是一些特殊的否定结构,往往被忽视或误解,借助框架语义学的相关理论对汉语隐性否定进行探讨有以下启示: 第一,有助于深入了解这种语言现象的独特性; 第二,使我们认识到在实际语言交际中,话语使用者需要对语篇整体性作出思考,根据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认知世界,以期实现语篇的正确理解,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也就是说,语用者要在必要时对认知框架(cogni—tive frame) 进行调整以适应交际需要。这种意义构建中的框架转换现象,要求听话者对已构建框架中的信息进行重组,用新框架的结构完成即时语篇的处理和新的意义构建。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 疑问/否定/肯定[J]。 中国语文,1985(4) 。

日语学科毕业论文

日语学科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日本的语言文化。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日语学科毕业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摘 要:

中日属于邻邦国家,两国在文化基础层面上有着鲜明的共同性。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日本文化及其语言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尤其是对日本国家语言文学中的主流意识与社会文化进行了探讨,受到理论界广泛关注。本文就日语语言文学历史发展进程及其特点进行简要概述,并与日本典型的社会文化与语言文学案例相结合,对日语语言文学中蕴含着的家园意识及其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希望对日语语言文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日语;语言文学;家园意识

1.前言

由于日本与我国属于近邻关系,所以两国文化发展底蕴较为深厚,共同点较为广泛。日本文化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期影响与熏染下,遗留有我们很多历史文化符号与印记。但是随着时代变迁,西方国家掀起的资本主义思想潮流使日本文化受到严重冲击,西方文化印记也十分明显。所以,日本社会文化在我国历史文化和西方国家现代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语言文学成为我国各个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学生必修课程。通过对日语语言文学主题思想、发展规律及特点进行有效分析,能够掌握日语语言文学蕴含着的主流意识及其形态,使我国日语语言文学体系更加的完善。

2.分析日语语言文学及其特点

从日语语言文学历史发展进程角度来看,远古时期,日语语言文学长期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影响下,遗留由我国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与鲜明的文化烙印。进入二十世纪而后,日本国家挣脱了“闭关锁国”的束缚,积极引进希望国家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现代化日语语言文学带来了巨大影响。日语语言文学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语言文学时代标记较为显著

我国汉语发音、拼写与日语有着很大差异,所以日语语言文学有着鲜明且独特的时代标记。例如,在抒情诗歌创造上,公元时期,日语抒情诗歌主要由三十一个音节组合而成,并通过短歌形式展现出来,而十七世纪,日本抒情诗歌从原来的三十一个音节缩短为十七个音节,使得骈句表现力变得更强。由此可知,日本语言文学主要是新形势与旧形式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下形成的。

2.2语言文学社会特征较为强烈

从早期与近代日语语言文学典型著作中可以发现,其语言文学社会特征都较为强烈,是日语语言文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特点。尤其是近现代化日语语言文学著作,能够将日本国家某个时期社会状况进行充分揭露,并将国民对社会疑惑、对未来向往充分反映出来。由于日本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所以其国内语言文学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改变。远古时期,日本语言文学著作开始向着城市化方向发展,京都作为日本经济、经济与文化较为集中地方,所以很多日语语言文学著作都将日本京都作为创作背景。江户时期,武士被当做为日本国家新延生的贵族,其中很多参与日语语言文学创作武士,使日语语言文学重心发生了转移,这个时期经典语言文学著作主要有《古今著闻集》与《今昔物语》,其中《今昔物语》由芥川龙之介所创作,其在日本古典语言文学熏染与影响下,以历史小说作为创作题材,以国民喜而乐见的社会故事作为创作原型,并利用借古喻今方式,能够将现实与人生充分反映出来。

2.3语言文学家园意识较为浓厚

从日本国家社会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日本国家非常注重家庭,认为家庭不仅是促进社会发展、稳定的基础,也是维系情感的纽带。所以,日本国家早期很多语言文学著作中,都具有浓厚的家园意识,尤其是以离愁、思乡作为思想主题的抒情诗歌,将人们对家庭思念、眷恋及向往充分表现出来。而从日本国家近代史来看,国民受到战争严重摧残,家园在战争中受到破坏,所以这个时期的日语语言文学,能够将日本国民对家园深深的眷恋之情充分表现出来。由此可知,日本很多语言文学著作中,都以家园作为创作题材,同时赋予了日语语言文学鲜明的创作特点。

3.分析日语语言文学家园意识及其特点

通过对日语语言文学及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可知家园是日语语言文学创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题材,而本文也将从其创作题材出来,对语言文学家园意识进行分析与研究。日语语言文学家园意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具有“安宁”的象征意义

从传统日语语言文学至近现代化日语语言文学,很多日语语言文学家将家园塑造成具有“安宁”意义的象征。“安宁”不仅象征着人们安逸的生活,同时也象征着人们宁静的内心。从日本语言文学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其发展过程中并不顺利,自日本国家挣脱“闭关锁国”枷锁后,日本国家特有的农耕文化受到严重冲击,而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形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日本国家传承下来的农耕社会文化,能够给人带来安宁与安全感,当这份安宁感被破坏后,日本国家在给世界各国带去战争灾难的同时,也给国内民众带来了巨大的浩劫,这时日本国内民众对家园向往与渴望不断增长,从这个时期日语语言文学著作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当世界二次战争结束之后,很多日本语言文学家创作的语言文学著作中仍然带有浓厚的`家园悲剧色彩,由于残酷的战争,很多家庭骨肉分离,很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二战期间,日本国家涌现出很多女性文学家,如津岛佑子,通过细腻描述方式,将自己失去家园、失去亲人悲痛之情充分抒发出来,并对家园抱以新的向往与希望。《安魂曲》由日本著名作曲家――武满彻所创作,将人们对家园安宁感的向往与渴望进行了描述。

3.2具有“缩小”的意识特点

“缩小意识”属于日语语言文学较为典型的一个特点。在日本国家,很多语言文学作家喜欢将大的认知、观念及事件缩小,即缩小至一个家园中,并采取以小见大表现手法,将其对社会感知,对人生领悟表达出来。通过这种表现方式,能够将日本国民社会生活映射出来,日本国民所向往的精致生活,从生活环境到院子布设、饮食文化,都能够将缩小条件下完美展现出来。在日本语言文学作家笔触下,能够将家庭缩小,并蕴含着浓厚的亲情,达到日本国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而很多现代学派的日本创作家,将家园庭院作为重点描述对象,而庭院也是现代化居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庭院规划设计到整体布置,都能够将日本国民生活观念及文化观念集中展示出来。日本语言文学著作中都塑造了很多典型“庭院”,而庭院摆设物品也具有深刻的象征含义,都集中在庭院这个小小的环境中。所以,家园中的“缩小”意识,能够将日语语言文学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结合,使得语言文学更加的真实。

4.结语

家园意识作为日语语言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能够将日本国民对美好家园向往与追求充分体现出来。从中可以明确日语语言文学多以家园作为主要的创作题材,将日本国民思乡之情作为创作主题思想,从而引发日本国民的共鸣。因此,我国在日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可以从其家园意识角度出来,对完善我国日语语言文学研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日语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日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日语人才急需,掌握日语成了刻不容缓之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日语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日语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所选题目名称:

外来语の激増の原因とその影响について

外来语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

课题研究现状:

外来语是西方国家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流入日本的证明。而使用外来语是我们学习和使用日语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外来语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促使了日语本身的发展和日本社会文化的进步。同时随着外来语在日语中的泛滥,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引起了日语学习和研究者及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于日语外来语,《大辞泉》(小学馆)将其定义为:ほかの言语から借用して、自国语と同様に使用するようになった语。借用语。日本では、広义には,汉语を含まれるが、狭义には主として欧米诸国から入ってきた语を言う。现在では一般に片仮名で表记される。1956年日本国立语言研究所就日语中和语,汉语,外来语,混合语几类构成日语的词汇,对大众化的90种杂志进行调查,得出以下数据:和语36.7% 汉语47.5% 外来语9.8% 混合语6.0%。10年后的1966年同一研究所又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三大报纸一年的日报,晚报为对象,进行了日语词汇构成比的调查,得出以下数据:和语38.8% 汉语44.3% 外来语12.0% 混合语4.8%。由此可见,10年岁月的推移,外来语的比例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外来语在日本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日本学者荒川物兵卫在《角川外来语辞典》(1969)一书中指出:“一个个单词是民族文化的种子,一个个外来语则是一个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种子。”《实用最新外来语辞典》(1979)的.序作者富道勇夫也曾说过:“难于出口的话语用外来语说就容易多了。”

随着中日两国间的不断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和研究日语。日语外来语也受到了一些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学者的兴趣。皮细庚在《日语概说》(皮细庚,1996)专门辟章探讨了外来语,是外来语研究历程中的一块里程碑。皮细庚不但讨论了外来语的来源,揭示了外来语的本质,还分析了外来语的特点,着重将外来语和原语进行对比,对其中的“和制英语”作出了详细的解释。此后多年我国外语界的一部分学者深受外来语研究的启发,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和书籍。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国内学者对外来语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郑成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4期)上发表了名为《试析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的社会心理》的论文。郑成不仅深入研究了外来语的特点,还深刻分析了外来语使用的现状,提出外来语激增的双刃剑作用,更将外来语和日本历史社会的心理联系起来。沈宇澄在其主编的《现代日语词汇学》一书中就外来语的作用、表记、语义展开讨论。朱京伟则在《日语词汇学教程》(2005)中论述了外来语的特征和历史,同时也分析了外来语和原语的区别,特别提出了外来语和在来语的关系。《相识日语》(2005)的作者王冰从外来语词语的移植方式的角度对外来语进行了研究。

综上所述,近年来有很多学者都对外来语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来语的来源、特征、现状、作用及同原语的比较上,并且都已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对外来语近年来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的研究略有不足,所以本文将着重研究外来语的激增原因和影响。

课题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日语外来语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旨在加深对外来语的了解,以便为广大的日语学习和研究者带来更多便利,方便其更好地使用外来语。由于外来语在日语中的比例不断增加,所以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外来语对于我们学好日语,进行中日跨国交流有很大的帮助。外来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可以视作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因此对外来语激增原因及其影响分析对外语教学研究、翻译和实际应用都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课题研究要点:

1 引言

2 外来语的定义

3 外来语的现状(激增)

4 外来语激增的原因

4.1 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4.2 日本人的心理原因

4.3 日语本身的语言结构特性

5 外来语激增的影响

5.1 积极方面

a外来语高雅、新颖

b能委婉地表达事物

c 能精练表示事物的概念与区别

d 有利于日本的国际交流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5.2消极方面

a 日语丧失其纯正性

b 造成不同年龄段间的语言交流障碍

c 外来语的泛滥和误用

6 结论

课题进度安排:

10月30日,提交开题报告。

11月3日,参加开题答辩。

1月8日,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电子稿)。

3月18日,完成毕业论文终稿(纸质稿)。

3月27日,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富永道夫.实用最新外来语辞典[M].日本千曲秀出版社,1979(这是日本文献,请用日语表达)

2荒川物兵卫.角川外来语辞典[M].角川书店,1969

3铃木孝夫.闭ざされた言语 :日本语の世界[M].东京岩波书店,2000

4皮细庚. 日语概说[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5沈宇澄.现代日语词汇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王冰.相识日语[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7郑成 .浅析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的社会心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4)

8朱京伟 .日语词汇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