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堤上行三首其一》刘禹锡

《堤上行三首》是唐代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堤上行三首》选取了日暮争渡、月夜对歌、酒家迎客这三个场面,描绘了江中商船来往不绝、江边居民安居乐业的兴旺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派兴旺景象的礼赞。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唐诗《堤上行三首其一》刘禹锡,希望大家喜欢!

《堤上行三首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古诗如下: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前言】

《堤上行三首》是唐代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堤上行三首》选取了日暮争渡、月夜对歌、酒家迎客这三个场面,描绘了江中商船来往不绝、江边居民安居乐业的兴旺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派兴旺景象的礼赞。在这三首诗中,诗人没用一字来表达对自己所描写的景象如何赞美,但是却让人感觉出来这三首诗字字都是对这种兴旺景象的礼赞。

【注释】

樯:原指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船。

幽轧(yà):划桨声。

中流:在水流之中。

烟波:烟雾苍茫的水面。

桃叶:乐府歌曲名。《乐府诗集》第四十五卷引《古今乐录》说:“桃叶歌者,晋王子敬之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于笃爱,所以歌之。”(《桃叶歌》,是晋朝王子敬所作的。桃叶是王子敬的妾的名字,因为爱情深厚,所以才歌唱她。)《乐府诗集》载《桃叶歌辞》四首,没有作者姓名,属于吴声歌曲,应该是江南民歌。这里借指民间流行的表达爱情的歌。

竹枝怨:《竹枝词》诉说哀怨。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刘禹锡把民歌变成了文人的诗体。这些民歌中有一些情歌,但多表达怨苦之情。夔州一带,是竹枝词的故乡。

月明:月亮光。

次第: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轲峨:高大的.样子。

【翻译】

酒旗相望着在大堤的上头,堤下船连船,堤上楼挨楼。天色将晚,行人急忙争渡,桨声幽轧轧,船儿满中流。

【赏析】

《堤上行三首》大约写于刘禹锡任夔州刺史到和州刺史时,即公元822年(长庆二年)到公元824年(长庆四年)。唐代的大堤是商旅荟萃之地,所以多声伎歌酒之娱、南来北往之人,是十分繁华热闹的地方。每到一地,学习当地的民歌,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或者描写当地的风土人情,是刘禹锡的一大优势。这一类的诗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这首诗描写了傍晚时分,大堤上常见的景象,选取极为普通的镜头,描写世俗生活的场景,语言质朴天然,不假修饰,而富有人情味,读来令人感到强烈的生活气息。所描写的事物如酒旗、樯橹、行人、桨声等,都是常见的生活物象。人们的活动也似乎是未加修饰的大堤生活中一个画面。但是诗人就是能够把这样普通的事物谱写成诗歌。这种取自生活、提炼生活的作诗态度使得刘禹锡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貌。

堤头酒旗相望,堤下船只密集,樯橹相连。“酒旗相望”写出了酒家之多,说明此地贸易往来频繁,可以想见这个江边码头是个人烟稠密、顾客云集的热闹所在;一面面酒旗在宽阔的大堤上迎风招展,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富有世俗人情的生活气息。“堤下连樯堤上楼”寓有心于无心中,意象朴素,语言朴素,不见一点雕琢痕迹,大堤上乱中有序、一派生机的景象一下子呈现在眼前。前两句诗为读者展示了江南水乡风俗画的完整背景,这样写是为“日暮行人争渡急”张本的。

三、四两句,描摹近景,增强了画面感,画出了一幅生动逼真的江边晚渡图。“日暮行人争渡急”先点明时间,然后“争”“急”二字把江边居民忙于渡江的神情和急切的心理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来。诗人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揣度他人之心,却并没有直接刻画人心,而是在看似无心的客观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来。“桨声幽轧满中流”一句状写景色,摹拟声音,不写人声的嘈杂,只用象声词“幽轧”两字,来突出桨声,写出了船只往来穿梭和船工的紧张劳作,把“争渡急”写足,意境与诗味俱佳,使人如有身临其境之感。

诗人很善于捕捉生活形象:酒旗、楼台、樯橹、争渡的人群、幽轧的桨声,动静相映,画面灵动,将诗情与画意揉在了一起,把诗当作有声画来描绘。但无论是画面还是其中情思,都突破了传统的景物描写窠臼,立意新颖、手法娴熟、笔调清丽自然,流淌出世俗人情的诗化美。

刘禹锡《堤上行三首(其一、其二)》鉴赏

堤上行三首

刘禹锡

其一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其二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注】?幽轧(yà):划桨声。桃叶:乐府歌曲名,这里借指民间流行的表达爱情的歌。竹枝:古代巴蜀间的民歌。

⑴有人说这两首诗是江边居民生活的速写,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生活画面?请简要概括。(4分)

⑵两首诗的结句在表达上各有特色,请分别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

⑴(4分)日暮争渡 月夜对歌 (各2分,每幅画面中的时间、场景各1分)

⑵(6分)答案一:其一侧重听觉,摹写桨声,描写行人渡河情状;表现船只往来穿梭和船工紧张劳作的热闹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其二从视觉入手,描写眼前自然风光;描绘出流水和月光无穷无尽的静谧之美;以流水和月光的无限来表现歌中“情”与“怨”的无限,意韵悠长。(每点1分)

答案二:

角度不同:其一侧重听觉,摹写桨声,表现行人渡河情状;其二从视觉入手,描写眼前自然风光。(2分)

动静不同:其一描写船只往来穿梭和船工紧张劳作的场景,是动态;其二绘出流水和月光无穷无尽的静谧之美。(2分)

效果不同:其一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其二以流水和月光的无限来表现歌中“情”与“怨”的无限,引人无限遐想。(2分)

两种方式的答案均可。

赏析:

《堤上行》三首大约写于任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刺史期间,即公元822年(长庆二年)到公元824年(长庆四年)。

第一首活像一幅江边码头夜市的素描画:堤头酒旗相望,堤下船只密集,樯橹相连。可以想见这个江边码头是个人烟稠密、估客云集的热闹所在。前两句诗为读者展示了江南水乡风俗画的完整背景。三、四两句,描摹近景,增强了画面感,画出了一幅生动逼真的江边晚渡图。“日暮行人争渡急”中的“争”字和“急”字,不仅点出了晚渡的特点,而且把江边居民忙于渡江的神情和急切的心理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来。诗人写黄昏渡口场面时,还兼用了音响效果,他不写人声的嘈杂,只用象声词“幽轧”两字,来突出桨声,写出了船只往来穿梭和船工的紧张劳作,使人如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首诗将诗情与画意揉在一起,把诗当作有声画来描绘。诗人很善于捕捉生活形象:酒旗、楼台、樯橹、争渡的人群、幽轧的桨声,动静相映,画面灵动,通过优美的艺术语言把生活诗化了。

第二首重在描写长江两岸的风俗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诗写入夜时堤上见闻。夜色中隔江相望,烟波渺茫。“烟波”二字,把迷蒙的夜色和入夜时的江景写得非常美。在静态的景色描绘之后,继而写出江边堤上歌声四起,相和相应,打破了静夜的`沉寂。他们唱的是什么歌,诗人用一句诗作了概括:“《桃叶》传情《竹枝》怨”,都是巴山楚水人民爱唱的民歌。句中的“情”和“怨”,很值得品味,可以想见,这歌声对遭贬谪、受打击的诗人来说,自然会惹动自身的“情”与“怨”的,这也是“含思宛转”之处。诗的结句高妙,极有意境。“水流无限月明多”是写眼前所见之景,契合江边和夜色。同时也是比喻,以流水和月光的无限来比喻歌中“情”与“怨”的无限。这句诗是以视觉来写听觉的,流水与月光,既含流动之势,又具明丽之色,这是用眼可以看到的,是视觉的感受;但是优美、动人的歌曲也能给人灵动、流丽的艺术感受,两者(指视觉与听觉)能引起“通感”。这种描写创造了优美的艺术境界,产生了良好的美学效果。

刘禹锡《堤上行三首其一》翻译赏析

《堤上行三首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古诗如下: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前言】

《堤上行三首》是唐代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堤上行三首》选取了日暮争渡、月夜对歌、酒家迎客这三个场面,描绘了江中商船来往不绝、江边居民安居乐业的兴旺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派兴旺景象的礼赞。在这三首诗中,诗人没用一字来表达对自己所描写的景象如何赞美,但是却让人感觉出来这三首诗字字都是对这种兴旺景象的礼赞。

【注释】

樯:原指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船。

幽轧(yà):划桨声。

中流:在水流之中。

烟波:烟雾苍茫的水面。

桃叶:乐府歌曲名。《乐府诗集》第四十五卷引《古今乐录》说:“桃叶歌者,晋王子敬之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于笃爱,所以歌之。”(《桃叶歌》,是晋朝王子敬所作的。桃叶是王子敬的妾的名字,因为爱情深厚,所以才歌唱她。)《乐府诗集》载《桃叶歌辞》四首,没有作者姓名,属于吴声歌曲,应该是江南民歌。这里借指民间流行的表达爱情的歌。

竹枝怨:《竹枝词》诉说哀怨。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刘禹锡把民歌变成了文人的诗体。这些民歌中有一些情歌,但多表达怨苦之情。夔州一带,是竹枝词的故乡。

月明:月亮光。

次第: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轲峨:高大的样子。

【翻译】

酒旗相望着在大堤的上头,堤下船连船,堤上楼挨楼。天色将晚,行人急忙争渡,桨声幽轧轧,船儿满中流。

【赏析】

《堤上行三首》大约写于刘禹锡任夔州刺史到和州刺史时,即公元822年(长庆二年)到公元824年(长庆四年)。唐代的大堤是商旅荟萃之地,所以多声伎歌酒之娱、南来北往之人,是十分繁华热闹的地方。每到一地,学习当地的民歌,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或者描写当地的风土人情,是刘禹锡的一大优势。这一类的诗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这首诗描写了傍晚时分,大堤上常见的景象,选取极为普通的`镜头,描写世俗生活的场景,语言质朴天然,不假修饰,而富有人情味,读来令人感到强烈的生活气息。所描写的事物如酒旗、樯橹、行人、桨声等,都是常见的生活物象。人们的活动也似乎是未加修饰的大堤生活中一个画面。但是诗人就是能够把这样普通的事物谱写成诗歌。这种取自生活、提炼生活的作诗态度使得刘禹锡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貌。

堤头酒旗相望,堤下船只密集,樯橹相连。“酒旗相望”写出了酒家之多,说明此地贸易往来频繁,可以想见这个江边码头是个人烟稠密、顾客云集的热闹所在;一面面酒旗在宽阔的大堤上迎风招展,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富有世俗人情的生活气息。“堤下连樯堤上楼”寓有心于无心中,意象朴素,语言朴素,不见一点雕琢痕迹,大堤上乱中有序、一派生机的景象一下子呈现在眼前。前两句诗为读者展示了江南水乡风俗画的完整背景,这样写是为“日暮行人争渡急”张本的。

三、四两句,描摹近景,增强了画面感,画出了一幅生动逼真的江边晚渡图。“日暮行人争渡急”先点明时间,然后“争”“急”二字把江边居民忙于渡江的神情和急切的心理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来。诗人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揣度他人之心,却并没有直接刻画人心,而是在看似无心的客观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来。“桨声幽轧满中流”一句状写景色,摹拟声音,不写人声的嘈杂,只用象声词“幽轧”两字,来突出桨声,写出了船只往来穿梭和船工的紧张劳作,把“争渡急”写足,意境与诗味俱佳,使人如有身临其境之感。

诗人很善于捕捉生活形象:酒旗、楼台、樯橹、争渡的人群、幽轧的桨声,动静相映,画面灵动,将诗情与画意揉在了一起,把诗当作有声画来描绘。但无论是画面还是其中情思,都突破了传统的景物描写窠臼,立意新颖、手法娴熟、笔调清丽自然,流淌出世俗人情的诗化美。

唐诗七言绝句精选其一 刘禹锡

刘禹锡的诗,不过分追求词藻的华美,于平淡之中寄托无限的感思,于细腻之中,又显开阔豁大的心胸,故被白居易称为“诗豪”。翁方纲曾把他的七绝和李益的七绝称为“堪与盛唐方驾者”。下面和小编赏析刘禹锡的七言律师中的一首诗《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怀古》

作者: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解】

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一名道士洑矶。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他在赴任途中,经过西塞山时写了这首诗。

⑵王濬(读jùn),晋益州刺史。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王气:帝王之气。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⑸石头:指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清凉山。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降幡:降旗。

⑹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韵译】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赏析】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所以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无能,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清代屈复认为此诗第五句甚妙。不过应该指出,若是没有前四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第五句是难以收到如此言简意赅的效果。第六句“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寒”字和结句的“秋”字相照应。诗到这里才点到西塞山,但是前面所写并没有离题。因为西塞山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军事要塞,之所以在它的身边演出过那些有声有色载入史册的“活剧”,就是以南北分裂、南朝政权存在为条件的。因此前面放眼六朝的兴亡,正是为了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从而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竦峭,而是突出“依旧”二字,亦是颇有讲究的。山川“依旧”,就更显得人事之变化,六朝之短促,不仅如此,它还表现出一个“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的`意境。这些又从另一个角度对上一句的“伤”字作了补充。

第七句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第八句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日”、江山一统的结果。怀古慨今,收束了全诗。全诗借古讽今,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

刘禹锡的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风调之中,诗人好像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并非如此,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当然,“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金陵五题·台城》),这个六朝覆灭的教训,对于当时骄侈腐败的唐王朝来说,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