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席现象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父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缺少父亲教育的孩子,在认知、性格、情感、意志和思维方式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浅谈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席现象,希望有所帮助!

一、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席的主要原因

(一)外出务工,鞭长莫及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很多农民工都进城务工,他们长时间在外地工作,平时很难有时间在家陪孩子。于是,在农村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父亲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家,回家后也只是给孩子们一些物质上的补偿,之后很快又回到了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中。所以作为父亲,他们不能关注到孩子们成长的心理需求,更不能给予他们持久有效的关爱和教育。

(二)工作太忙,有心无力

有研究表明父亲的工作压力越大,与孩子的互动就越少,越显得不耐烦,容易急躁。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每一个人的大脑神经都像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家庭也面临着各种压力,很多父亲们即便是有心想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也倍感无力。因为作为家庭的重要经济支柱,他们整天为工作忙碌,早出晚归,早上孩子还没有起床,他们已经早早起床上班,晚上很晚才能下班回来,这时的孩子早已进入了梦乡。虽然他们每天都能够回家,可是却没有时间陪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于是,由于工作太忙,很多父亲即便是想陪陪孩子也苦于无分身之术,有心无力。

(三)受传统观念影响,怀有错误教育理念

很多父亲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男人应该主外,女人应该主内,所以他们觉得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情,自己只要努力工作,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经济条件,为孩子提供最优越的发展平台,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于是,他们就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即便是有时间在家也不会主动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认为教育孩子的事情就应该找他们的母亲。也有很多父亲觉得,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也很少参与到家庭教育,不是也能发展的很好嘛,于是他们就认为家庭教育未必就一定要有父亲的参与。同时,也有部分父亲觉得,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正是他们各种天性和能力萌发的关键期,不能对孩子成长干预约束太多,管教太严,于是他们倾向于放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任其发展。

(四)家庭关系失和或破裂

夫妻双方对婚姻关系的满意度会影响到他们参与孩子家庭教育的积极性和卷入度。近些年,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改变,全国离婚率的也在逐年攀升,单亲家庭里母亲带孩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在这样的单亲家庭里就缺少了父亲的角色,孩子们更多的是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父亲就很少参与孩子的成长教育,孩子也无法体验到来自父亲的影响和关怀。

(五)父亲自我角色意识的不确定性

德国学者费纳克斯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父亲角色意识与他感受到的父亲行为和关系有关。也就是说,父亲的角色行为与他们的角色意识和观念有一定关系,在他们明确并认同自己的父亲角色前,他们的角色意识非常模糊,不愿在家庭中承担责任,对家庭教育表现出逃避或无力感。特别是很多年轻的父亲们,他们自身并没有急切生育孩子的愿望或是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大孩子,认为养育孩子的时机根本还不成熟,但是苦于家庭压力,不得不要个孩子。虽然他们客观上已经是孩子的父亲,但他们对自己的父亲角色一直有阻抗心理,不愿真正接受孩子,无视孩子的成长,对家庭教育推卸责任,甚至表现出消极对待和漠不关心的态度。

二、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的个性品质

一般来说,父亲通常具有独立、坚毅、勇于克服困难、有进取心等积极个性特征。在和父亲的相处中,孩子容易通过模仿学习,潜移默化中获得这些积极的个性品质,在以后的生活中,当再次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们就会通过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积极个性品质勇敢的面对困境和挫折,处理问题会更加自信、果断、乐观应对挑战、学会承担责任,抗挫力也会增强。

很多时候母亲照顾孩子更多是看重孩子吃饱睡好和注意安全等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安全的需求,不会让孩子做有任何危险性的活动,她们必须把孩子控制在自己肢体活动范围内。但很多父亲就会鼓励孩子敢于尝试,适度冒险,勇于探索。

(二)帮助孩子处事更加理性,考虑问题更全面

如果父亲积极参与家庭教育,他们的孩子处事会更加理性,情绪会更加平稳,自我控制能力较强,长大后较少出现过失行为和精神失常。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这可能与父亲的处事风格有关。在处理问题时父亲往往会更加冷静和理性,能够从一些感性事件中找到问题根源,就事论事没有太多的情感联想,有时更倾向与多角度考虑问题,从中找到最优的解决办法。受父亲思考与处理问题方式的影响,孩子更懂得客观、冷静、理性的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这恰好与母亲的感性温情育儿方式互补,帮助孩子既能够理性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又能够情感细腻,注重他人感受。

(三)能够促进孩子多元智能的发展

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尤其男孩更是如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研究结果呢?或许多元智能理论会给我们一个答案。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人的智能是有多元结构组成,除了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外,我们还有其他一些智能成份。父亲之所以促进孩子智能的提高,这与男性在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以及自然探索智能方面更占优势有关。

(四)促进社会性的发展,提高人际交往技巧

很多研究表明,父亲对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比母亲更大更有力。一般情况下母亲对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更注重言传,而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往往是在孩子和别人发生了矛盾后才会告诉孩子人际交往的方法。而父亲更多是通过在活动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就开始有意识用更加积极的态度,主动平等的心态鼓励孩子尝试和别人交流,让孩子观察别人情绪变化,及时调整自身行为反应。因此,父亲更擅长以身教的方式对孩子产生影响,让孩子在行动化的活动中学会人际交往技巧,懂得如何赢得小伙伴的喜欢,从而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况且,父亲的性格一般都有宽容、合作和善交际的特点,父亲与孩子为伴,能扩大孩子的社会活动范围和活动内容,这有助于孩子积累社交经验和交往技能,更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变化。

(五)对儿童性别角色认同有重要影响

性别角色的形成是儿童逐渐表现出与自身性别相同的社会期望的性别行为的过程,而父亲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成长过程中,男孩有了对父亲性别角色的认同,就会从父亲那里观察、模仿男性的语言和行为,发展出更多男性行为,逐渐形成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而女孩通过父亲性别角色的示范,更清晰的意识到男性和女性的差异,在强化自身性别意识的同时获得对异性品质的参照,进而学会对男性的适当反应,长大后更懂得与异性交往。

三、好爸爸是怎样炼成的?

(一)明确自己的父亲角色,创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要想做一个好父亲,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父亲角色,认识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勇敢的从妻子背后走出来,与妻子一同担负起照顾、养育子女的责任。其次是创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满足孩子安全感的需要。因为孩子在3岁之前,对母亲的依恋感更强,母亲为他提供了生理和情感上的依靠,孩子的安全感更多来源于母亲。可是3岁之后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崛起,他更加意识到父亲更有力量和能力,对父亲的崇拜更强,这时父亲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安全感。

(二)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催化剂,通过亲子之间稳定的情感联结,孩子更容易接受父亲的教育方式和思想,从而放大了家庭教育功效。而共同的游戏活动是亲子间最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父亲可以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活动过程中通过亲吻、拥抱和抚摸等肢体语言,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温暖,这样持续有效的亲子互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同时,父亲要懂得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通过尊重平等的方式和孩子谈心,一起分析问题,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努力成为孩子成长中的知心朋友,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提供无条件的情感支持。

(三)学会欣赏,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与鼓励

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发掘孩子的潜质,培养他们的能力,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和勇气。比如,教育孩子时,我们不要过度横向比较,而是注重孩子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他们的进步多一些鼓励与支持,肯定他们的努力与付出,并表达出自己看到孩子进步后喜悦兴奋的内心感受。

但有时,很多父亲即便是对孩子的表现很满意,也羞于表达,更少有肯定和鼓励。有个小学语文老师曾经谈到,当问孩子们最希望得到谁的表扬时,有八成以上的孩子都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其次才是母亲,他们在作文里写到,父亲除了给他们买喜欢的东西以外,好像就没有别的什么更好的'鼓励方式了。由此可见,作为父亲,我们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的赞赏与鼓励,而要通过各种方式表示和传达自己的父爱,使孩子感受到来自父亲的肯定和关心。

(四)懂得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学会陪伴孩子的成长

每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期望,都希望他们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作为父亲可能会对孩子的要求更高,希望孩子马上就可以长大,希望他们的将来比自己有更大成就。可是,毕竟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历练,我们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要越俎代庖。我们需要给他们多一点时间,相信孩子有能力和潜力,让他们在犯错和顿悟中茁壮成长。傅国涌先生在《民国教育的花开花落》中就指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养育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历练。

(五)通过榜样示范作用,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感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脱离于社会孤立存在,唯有适应社会的发展,遵循社会规范,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强烈的道德感,才会融洽处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具有良好人格特质,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赢得社会的认可。子不教父之过,父者何谓也?父者,矩也。在孩子的眼里,父亲代表着一种权威和力量,父亲的教诲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所以,父亲应该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感。

3-12岁是孩子道德观念萌芽与道德行为塑造的关键阶段,他们往往以父亲为榜样,通过对父亲的行为准则认同,并在多次强化下,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社会行为,发展出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有研究发现,如果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席,他们的孩子在内在道德判断、接受批评、道德价值和规则的得分较低,反社会和攻击性症状更明显。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当孩子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遇到两难事件需要抉择时,父亲一定要站出来,明确告诉孩子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让孩子学会勇敢承担责任,增强规则感和道德意识。

总而言之,母爱似海,父爱如山,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都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千万不要让父亲这个词语,在孩子嘴里只是一个称谓,仅此而已,若果真如此,那将是作为父亲的悲哀。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父亲意识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用自己实际行动担负起一个父亲的角色。所以说,父亲参与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事情,希望每一位父亲都能够早日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真正的玩伴、朋友、师长与榜样,为孩子提供成长的力量源泉,助力孩子的成长梦想。

浅谈林清玄现象

林清玄的禅理散文艺术在当今文学创作史上是首屈一指,更为重要的是经他的禅理散文所引发的对“林清玄现象”的思考也是层出不穷。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浅谈林清玄现象,欢迎大家阅读!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散文八大家之一,连续十年雄踞“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单”。被誉为“天才作家”。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主编、主笔等。

八岁立志成为作家,十七岁正式发表作品;二十岁出版他生平的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三十岁之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三十二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三十五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20世纪90年代台湾最畅销的作品;四十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被推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图书之一,同时创作的“现代佛典系列”,掀起学佛热潮;五十岁完成《茶言观色》《茶味禅心》和“人生寓言系列”,被选为青少年最佳读本;五十二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欢》《玄想》,被选为中学生优秀读物。

林清玄的文章曾多次入选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中小学国华语材及大学国文选,他的《光之四书》(《光之香》)一节曾被收入大陆高考语文试卷,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其作品风靡整个华人世界,被海内外誉为最具影响力的当代华语散文作家之一。

林清玄的童年时代

一、宗教信仰对林清玄的潜移默化

童年时代的林清玄生活在一个有十几个孩子的农民家庭里,但这个大家庭却是一个宗教信仰气氛极为浓厚的家庭。父亲以上三代,对寺庙事物都非常热衷。为了回答先辈们的这种举动,如云: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如此为宗教活动忘情忘身地参与?我想有两点,一来是基于崇敬祖先的心理,因为寺庙所供奉的神明,大部分是我们的民族伟人。二来是那些层出不穷的神奇现象,确实带给了民众强烈的鼓舞力量。①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不得不让林清玄学着去感知、体味宗教。林清玄说:从小,我便经常随着父亲四处区参拜。 正是这种宗教思想的潜移默化使得林清玄从小就对宗教信仰有着强烈的崇敬。然而,在这些言之凿凿的神迹及浓烈的宗教气氛之外,我也开始有了些反思。[1]

二、林清玄与同龄孩童的现实世界

童年时代的林清玄有吃母亲烧的红心番薯的欣喜,有看父亲放鸽的乐趣。可以为了得到一块糖果而和母亲弄别扭,可以为了一直丧生的小松鼠而抱头痛哭。它的童年在物质上虽然是贫穷的,但他在精神心灵上是富足的。 如云:“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知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能居陋巷而依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②与同龄孩童相比,林清玄拥有的是精神世界的充实,追求的是心灵世界的富足。他比同龄孩童更懂得如何去感知,去体味。真如林清玄所思: “宇宙天地是怎么形成的?人又从哪来?我为什么会是今天这样的我?在我们身心感受到的世界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的世界?或许林清玄孩童时代的思索与领悟也是他后来取得惊人成就的一个缘由吧!

林清玄的菩提路

一、心灵的空虚

林清玄在开始学佛之前,曾一直担任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后来又升为主编、主笔。但是在林清玄的眼里,职位看似越来越高,但心灵却愈来愈空虚,工作量很大,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如云:“随着年龄日渐增大,志趣愈来愈小,不知道将来的日子要如何过下去。于是,我心想,如果我能重新回到青年时代,不知道自己会用什么态度来面对社会?”③正是这样没日没夜的工作,才导致林清玄的头发快掉光了,人发胖,肌肉松弛,这种情形不禁让林清玄陷入了沉思。

二、文章的意境

确实,在生活上,林清玄并没有遇到什么难题,遇到的困难都只是内心的关卡,那就是如何突破生活的层次,文章的意境。在写作问题上,如云:“最初写作,我也总是围绕着自己的朋友、爱情等零碎的琐事上大做文章。一段时间之后,我写不下去了,你一直告诉读者你自己、家人以及你的朋友在干吗等等,这有什么意义呢?”④当林清玄意识到自己的文章是很平淡的时候,他开始反思写作的方向。因为童年时代受到过宗教的熏陶,所以林清玄对佛经还是有一些知识层面的了解。如云:“信佛之出,我曾很积极地想传扬佛法。后来知道该顺其自然,不要强迫别人来信,要在别人因为你的改变,主动询问时,再告诉他佛法的殊胜,否则,你还没来得及把菩萨道的观念传播出去,别人已经被吓跑了。”⑤

三、感情的破碎

根据林清玄的自白,自己走向佛学道路,与自己的婚姻也有密切的关联。如云:“在我几十年的婚姻生活,就好像走入泥泞之地,或者陷进流沙,愈走愈荒凉、愈来愈深陷,我感到非常的痛苦和恐怖。”⑥林清玄以此想通过学佛来寄托其婚姻的痛苦,渴望能从菩提的智慧中,探求自己生命的身心安顿之法。如云:“在我生命最困苦的时候,也曾寻找过万灵丹,向天求告:‘请给我一帖灵药吧。’我曾乞灵于宗教,探寻生命的终极安顿之方;也曾炼丹于文艺,追求情爱的平息烦恼之法。”⑦经过感情的挫折,对情爱的描绘,也从往昔的迷醉痴情,提升至一种晴朗明净的境界。[2]

林清玄禅理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对人强烈的好奇和热情

有人认为林清玄的多产是某几部宗教典籍,其实更重要的是他对人强烈的好奇和热情。林清玄曾说,小时候,他家在林厂里,要走很远的路才能看到另外的人家,因此总是盼望能见到人,对人非常敏感。直到写了很多书之后,他还是每天在发现人的奥秘,其中包括对自己的发现。读书的时候,我是有点仙风道骨,腰围只有二十四英寸,现在的腰围是三十二英寸,这么胖,不做菩萨也不行了。[3]林清玄在弘扬佛教教义的时候,把自己对人的种种发现连在一起,因此也反过来发现了佛教与人之间的活泼关系。这是这种发现,决定了他在表述方式上作出必须与人亲近,然后让人觉悟的选择。由此他提供了一种令人瞩目的.写作生态。 二、对佛学思想的独特体验

在“身心安顿系列”和“菩提系列”等禅理散文著作中,林清玄大批量的引用了“智慧”、“菩提”、“心性”等佛学词汇。这些词汇的引用从而使得他的作品充溢着浓郁的宗教气息,加深了文章的通俗性、哲理性与可读性。我在学佛以后,读了许多佛书,发现很多书都把佛教说的太深奥、神秘,或者复杂,使人读了很担心自己不能接受或学习佛教,这样不但无法起信,反而使人畏惧佛法。尤其有一些书把佛教说成一门学问,失去了佛教实践修行的特质。[4]林清玄把佛学深奥的经典转化成平常朴实的语言来探寻娑婆世界的现象,又通过自己对佛学思想的独特生命体验来阐发佛典。所以林氏禅理散文是集佛典、禅道与自我反观于一体的。林氏的禅理散文中,到处都充斥着人的心性与人的智慧。读之使人若捧香茗,久久回味。

三、对佛学经典的深入探究

对于佛学经典,林清玄曾明言:“我的文章不是佛教思想的研究,因为我注重学解的佛教,很容易专门化、复杂化,不能满足我们对宗教实践的渴望与景仰。我期望的不是提出个人的主张或思想,而是唤起人人自我的觉悟。”[5]由此可见,林清玄的写作行为首先是道义行的,而不是技术性的。正是基于这一点,使林清玄对佛学经典的阐述发人深省。林清玄以获得身心的终极安顿的理性境界制造了一个动态的实践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企图以积极有效的行动,把个人、群众与社会从问题丛生的状态中,转变到佛法共证的神圣境界中,用来消除或改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窘困状态。[6]林清玄自觉认识到身为作家的责任而不单纯是佛家宣扬者的身份,所以在阅读佛经,审视现实生活时常常有火中慧影的发现。

“林清玄现象”的思考

从“菩提系列”、“人生对话系列”到“现代佛典系列”、“禅心大地系列”,其许多作品一版再版,由此他也成为了各界争聘演讲的对象。他是台湾学生心中的“青年导师”,并被评为“对青年最有影响力的当代人物”。确实很难避开他,在辽阔的海外华文阅读圈内,林清玄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有些学者从纯文学的角度来研究林清玄现象,而有些学者则将林清玄现象视为宗教现象来研究……为什么林清玄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为何其作品会风靡整个海外华人圈呢?

对于“林清玄现象”,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认为:学术界谈论精神需求和生存意义的哲学、心理学、宗教学著作早已不少,但大多数是分门别类的专业成果,艰涩枯燥,不可能直接渗透到社会。林先生要交待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美好的心情,他把这些专业区一一打通,而且坚信自己与读者是“同一种人”,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存在,因此可以凭着自己的生命体验,把读者自身的生命点燃。这种诚恳态度,使广大读者找到了一个亲切祥和的交谈者,而交谈的范围又必然会快速扩大。⑧一个作家在写作时怀着感恩的心,燃香祈祷,读者应该也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那样的心情。而东海大学的一位社会学教授对“林清玄现象”这样揭示:林清玄现象说明,一个社会的发展,在解决生存为题之后,必然会开拓谈论生命意义的空间。为解决生存问题,大家冲锋,拼搏,无暇顾及精神领域,但时间一长就会造成群体性的心理残缺,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开始在生命意义上的反省、觉悟,变成了一种广泛的自然需求。

林清玄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其禅理散文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在当代文坛散发出熠熠光辉,照耀人类被物质文化笼罩下逐渐蒙蔽的心灵。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试图寻找一种思想来满足人们的的精神需要,而林清玄的作品很好的抓住了人们心灵的这种渴求,把寻找自性、开启清明的禅宗智慧融入如画的描绘之中,为在万丈红尘中空茫挣扎的万千灵魂洗涤着心灵的尘埃和负重,引导他们回归自性,融入天人合一的智慧境界。如云:“寄情,不是在外面寻找寄托于慰藉。寄情,是在转动的世界中,有自己不变的内在风格;是在世俗的花草中,有自己一片清朗的天地。⑨

由“林清玄现象”引发的思考,笔者认为中国一批优秀的作家,不应该变成布袋戏里“秘雕”和“怪老子”这种的人物,其文字也不要深奥难解,而是应该关注现代人生活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与思考。

父亲不能缺席孩子教育

核心提示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深沉而厚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父亲在他们的成长中总是扮演着沉默少语的领航者形象。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男孩子却因为父亲在成长教育中的缺失出现了女性化、叛逆强等特点。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中,记者调查发现,很多父亲“忘记”了这难得的亲子沟通时刻,即使有陪着孩子过节的父亲,他们也在更多时候充当了“后勤部长”,忽视了他们也应当是一名家庭教育者的责任。

爸爸咋成了“后勤部长”

爸爸拿着衣服、提着水,大包小包地坐在一旁悠闲地看着妈妈追着孩子跑……这样的场景出现在长假里很多旅游景点之中。到了吃饭的时候,妈妈负责问孩子想吃些什么,而爸爸就负责到处找饭店,与孩子沟通基本都是妈妈的职责。而在孩子们玩耍时,只有碰到妈妈难以处理的问题时,爸爸才会走到孩子身边,话依旧不多。

“平时都是他妈管孩子,我就做好后勤工作,让他们娘儿俩玩得高兴就行。”家长赵先生长假时和爱人带着孩子到威海去玩,当初选择去威海就是爱人和孩子商量的,前期准备的物品以及行程安排赵先生都没管,他只负责准备钱。到了威海游玩时,赵先生虽陪着娘儿俩,但他直接与孩子玩耍、交流的时间很有限,基本上都是爱人与孩子商量好了,他就是一个“陪客”。

“当爸爸的话多了不好,我们只负责把握大方向,生活中的小事还是妈妈做比较好。”赵先生说,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父亲也是话不多,更多的时候父亲是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教育孩子,他觉得这种方式很好,“男人婆婆妈妈的不太好”。

记者在长假外出时发现,像赵先生这样充当“后勤部长”的爸爸还真是不少,有的爸爸干脆连“陪客”都不做,很多孩子都是跟着老人或妈妈外出游玩。还有一部分爸爸长假时一直在忙自己的应酬,在孩子难得放假的时段,想见见爸爸的身影依旧很难,更别提亲子交流了。“我爸爸这几天就忙着出去喝酒了,回来时一身酒味,我才懒得理他。”12岁的宋佳嘟着嘴说。

父教缺失埋下成长隐患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父亲究竟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呢?17世纪的英国诗人乔治·贝格尔曾说过:“1个父亲胜于100个教师。”教育专家孙云晓在济南的一次讲座中曾说,中国是一个父教缺位的国家,甚至有小孩子质问“要个爸爸有啥用”?这实质上是家庭教育的隐患。

孙云晓认为,中国的家庭教育正由传统的“严父慈母”向“严母慈父”转变,更多的家庭是父亲不管不问,母亲一手包办。很多男人忙于工作,认为挣钱养家是自己最大的功劳。有一次,孙云晓在外讲完课打出租车回家,司机问他做什么职业,他说自己是研究儿童教育的。司机笑言:“一个大男人,研究什么儿童呀?那还不是女人的事儿?”而在孙云晓眼中,作为一名父亲,挣钱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爱有其特殊的价值。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父亲对孩子关注最多的是学习成绩,而对孩子其他良好品质和良好习惯关注较少。大多数被采访的孩子表示,和父亲缺少沟通是他们和父亲之间存在的最大问题。而由于缺少来自父亲的教育,部分男孩子已经出现了性格女性化或者严重叛逆不服管教的不良倾向。

女孩小雨(化名)今年15岁,她的父亲是一名单位负责人。“爸爸经常居高临下,以教训人的口气说话,我一和爸爸说话就感觉不自在。”因此,小雨很少主动找爸爸谈心,缺少了父亲的关爱和教育,小雨性格变得越发孤僻、冷漠。等到小雨开始在外交朋友,父母再想和她沟通时,为时已晚。

14岁的家明(化名)现在整天沉溺于电脑游戏,性格叛逆。他有什么想法,从不和父亲沟通,因为在他心中,父亲没听过他的心里话。他觉得父亲不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不知道他到底需要什么,不会挤时间陪他,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爸爸忙应酬,经常喝醉了才回家,我们的时间很少有交集。”缺少了父亲的管教,本就缺少自制力的家明对游戏几乎到了上瘾的地步,而且不求上进,少言寡语。

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求教:“我儿子小天今年10岁了,一点男孩样也没有,比女孩子还文静,让他跟生人说句话都要扭捏半天,他妈妈还说这样好,听话、省心。可是我总觉得男孩子这样不好。请问他这样正常吗?我应该怎么训练他?我想让儿子有点男孩样,哪怕淘气点都行。”经过交流,记者得知这位网友和孩子交流较少,平时孩子都是由妻子带,等他发现孩子这些女性化特征时,孩子已经不怎么愿意听他这位父亲的管教了。

在由“中国调查网”组织的“父亲和孩子关系”调查中,612位参与调查的父亲中约三分之一不了解孩子,也从不陪孩子出去玩,这说明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父亲和孩子之间越来越疏远。记者在我市部分学校及幼儿园也了解到,在与校方或园方的交流中,父亲出现的频率较少,特别是在家长会上,总是母亲更多地出现并与老师进行关于孩子成长的细致交流。“很多家庭都对孩子教育有着特意或不经意间的明确分工。从我们幼儿园来看,成长中父亲‘缺席’的孩子会表现出各种负面特征。”济南市直机关幼儿园园长宗桂萍说,长期缺乏父亲教育的孩子经常表现出自信心缺乏、做事瞻前顾后、没有锐气、女性化特点较强等特点,这样的孩子在幼年时总让人感觉他们好像缺乏“靠山”,胆子比较小。从目前的一些研究中发现,来自父亲的教育从孩子胎儿时期就非常重要,经常有父亲陪伴的孩子成长得会更加阳光和健康。

宗桂萍说,孩子在成长中不仅需要来自母亲或女性的细心照料和陪伴,更需要父亲具有男性特点的教育,特别是父亲活动性强,能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让孩子自然学会面对挫折,同时开阔孩子的视野和心胸。另外,孩子在面对困难时更需要来自父亲的支持,作为父亲,要让孩子感觉到,父亲很勇敢,能给他撑起一片天空,是自己的榜样。“很多父亲总觉得自己忙,挣钱也是为了孩子,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父亲的教育是不能缺失的,一旦在孩子成长期缺失了这些积极的教育,家长就是花再多钱也买不回孩子这些积极的品格。”宗桂萍说。

家庭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希望有所帮助!

所谓教育,是指一切能积极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活动。而与此相反的,或者说抵御、消解积极教育力量和效果的行为,概为反教育。此其一。这里我要说的“反教育”是指与过去传统教育——(过去总是成人影响、教育孩子的社会化模式)发生变化的教育。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和摇篮,它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和生活化的方式熏陶着孩子的心灵,且伴随着他们走向独立谋生的全过程。任何一个孩子的人格发展都深深地打上了家庭教育的烙印,而且这种自幼接受的教育“印染”将深刻恒稳地影响他们一生发展的全过程。

如今各种报刊杂志迅猛充斥街头巷尾,只要信手翻一翻《家教指导》、《家教周刊》诸如此类的刊物,不难发现,“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孩子们多一些做人的道理”、“家教不可有‘官’念”……的醒目标题满眼挤来。年轻的父母们,当你们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向孩子们传经授道时,你们是否留心过听取过孩子们的一声声被你们认为的所谓“小孩子,懂什么?”,甚至从不曾引起你们注意的幼嫩语言,但它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深思一番,是否会给我们为人父母者带来一些反教育呢?

面对种种家庭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作为家长,我们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从今天的家庭教育现状中,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拈来种种反教育行为事例。

1、一个周日的晚上,教师例会后,我手牵5岁的儿子有说有唱。这时学校一位老教师从身边走过,摸着儿子的头很是亲切地叫了声“中中”。儿子居然翁声翁气,似乎不加理会的应了声:“干什么?”我听后极不舒服,随即纠正道:“中中,怎么能这样回答爷爷呢?,你应该笑着回答‘嗳,爷爷好!’”没想到儿子马上振振有词的回击:“那,怎么平时我叫‘妈妈’时,你还不是回答‘干什么?’”我一下子哑然失笑,无言以对。简短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多少父母认为是家常便饭似的,经常脱口而出的类似的.话语,竟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烙下如此深刻的印痕,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从此以后,我时刻提醒自己千万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时。

2、一个周六的晚上,我正陪着儿子做作业,看他那副认真的样子,我随口说了声:“中中,好好写,妈妈去阿姨家借点东西,很快就会回来的,等会儿我回来会检查你的作业。”这当然是一句谎话,因为我已被邻居家传来的麻将声吸引了,一看就是个把钟头,猛然间想起儿子还在写作业等着我去检查呢。心想肯定是已经睡着了,可是推开门的一刹那,我感动了,儿子居然还那么诚心诚意地坐在沙发里等着,桌子上平平整整地摊放着作业本。我抚摸着儿子,心里不知是啥滋味,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对我随口说的一句话竟成了圣旨一般,我们作父母的该作何感想呢?没想到,此事还没完,几天后,我又对正在写作业的儿子说了一句同样的话(这回可是真的)。没想到,儿子竟然向我抛出这样一句话:“妈妈,你不要又去看人家打麻将了?”我一下子愣住了,很快回过神来,对着孩子十分肯定地说:“不会的!”几分钟后,当我三步并作两步跨进门时,儿子脸上露出了可爱的笑容。

3、夏天到了,市场上各种儿童饮料琳琅满目。这一年我买了一箱“乐百氏”AD钙奶,放了一些在冰箱里。我想,这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肯定不消三两天准喝个精光。可还没等我下个规定,儿子先说话了:“妈妈,我一天只喝两瓶,上午一瓶,下午一瓶,可以吗?”我十分怀疑:“真的吗?能做得到吗?”儿子很有把握,信心十足的样子仍然让我认为这只是幼儿戏言,没有把它放在心上。整日里忙于工作,也没有去留心儿子是否按他的诺言在做。当有一天我拿出一瓶来尝尝味道并递给儿子一瓶时(并不是有心考验他),儿子却回答说:“我不喝,今天我已经喝过两瓶了。”虽然话听起来有点勉强,眼神中也流露出渴望,可他终究没喝。

我再一次震动了,感动了。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能如此克制自己去遵守诺言,作为家长,父母,我们又曾遵守过多少诺言?又曾有多少给孩子许下的诺言没有实现?我们知道,做一个说话算话,说到做到的人的确相当困难,当你答应带孩子去玩玩,带孩子去买玩具、讲故事、逛公园之类的事,却又被你的工作、你的生意冲掉了时,你是否只是敷衍一句“爸爸妈妈工作忙,下一次一定带你去?”有多少个“下一次?”又有多少个“下一回?”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们一次次、一回回的希望化为泡影后的心理呢?

4、平时我爱看球赛,儿子调频道时,一旦有球赛,马上就会蹦蹦跳跳大嚷大叫:“妈妈,打球啦!打球啦!”可难办的是,下午17:30——19:00的动画世界时间,倘若有球赛,我跟儿子争抢频道时,儿子冷不防地说了声:“你看球赛,我都不打扰你,现在不准我看动画片,这样的妈妈!”噘起那个小嘴的委屈样让我觉得很是过意不去。

想想,也是的。尊重是双向的,孩子尚且知道尊重大人,何况我们为人之父母呢?其实,成人之间是懂得相互尊重的,可为啥对待小孩就未曾想到过尊重呢?大人们之所以随意撕扯孩子的本子擦东西,随意阻止、中断孩子的说话,随意否定孩子的想法,随意翻看孩子的日记等等,还不是把他们看成是“小孩子懂什么”的观念在作崇吗?孩子也有自己的自由、权利、观点,同样应该得到大人们的尊重。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家长们叫其孩子做作业,孩子就是不愿意,再三吓唬呵斥下,小孩满脸不屑的神情顶嘴道:“你自己还不是就知道打麻将,打扑克!”听了这些话,很多的家长仍是我行我素,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让孩子不去玩闹?

这些存在于家庭教育中的反教育行为,仅仅是随手拈来的例子。应当看到的是,更多的教育行为存在于许多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年轻的父母们,当你们疲命于工作,奔波于赚钱,劳碌于生意的闲暇之余,对孩子大加“命令”,严格“要求”这样那样的时候,是否该静心地留意一下,倾听一下孩子们的言语来反省自己,注意自己,探讨一下该让孩子要求我们一些什么呢?

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试一试,做一做:

一是家长要以身作则,处处做好样子。家长作为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模仿性,可塑性极强,无言的身教比什么都重要。家长行得正,不令则行;家长行不正,有禁不止。家长应长期地以自己的模范言行来影响孩子,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行影响品行。

二是家长要恪守诺言,让孩子有健康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讲,孩子长大成人是其家长形象的折射,是家长身影的延长。作为家长,不要轻意许诺孩子,否则一旦失信,孩子的话语也会随口而出,慢慢地可能就谎话连篇了。家长的一次次“下一回”的搪塞,无形中就带来了孩子的一次次“下一回一定不敢了。”

三是要注重正面教育孩子,在照料孩子的同时,在心理上要把孩子当大人看待,一样地给予他们尊重,学会倾听,让孩子说心里话,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生活中多一些“你说说看”,少一些“小孩子懂什么”。

四是要美化家庭环境,以求整齐、舒适、清洁。确立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抵制在家中孩子面前开展那些无休止、无节制的麻将扑克和赌博等低级趣味的活动,让那袅袅“吹”烟,声声争输赢远离孩子,让那充满童稚的“你还不是天天打麻将”的不满声永远消失。

家庭教育中的这种种反教育现象当引起我们的深思,但愿所有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在呕心沥血地教导孩子的同时,能静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共同提高,共同成长,拥有一个快乐健康平等的幸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