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享受一个人的生活,再过好两个人的余生杂文随笔

今天便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七夕情人节,想必很多人都会去想尽办法度过这个节日,有人陪伴的,和没人陪伴的,都似乎很重视这样的一个节日,明明这个节日,对于单身的人来说,意义并不大,但对某些单身人士而言,影响却很深远,他们很快就将自己并入到了“单身狗”这样一个行列中,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难道“单身贵族”这个词语不好听吗?

我的老友油头几天前便向我提及了这个节日,她说:“我突然想起,你说你30号约了驾照考试,而28号是七夕,你有时间陪对象过节日吗?”我的回答是绝对的:“我们不过七夕,没有时间过。”而转过头来我问起她和男友是否过七夕的时候,她也是这样回答我------“不过”,即使他们两个就在同一个县城,依旧选择不过这个节日。有很多人会很想不通,明明这个节日,可以约另一半出去玩,顺便着秀一下恩爱,那么为何选择待在家里呢?原因我想很简单,幸福是两个人的事,何必要非得和别人同一天出去秀?

其实在这个节日,我很想说的是,先享受一个人的生活,然后再过好两个人的余生,这个似乎你已经听腻了,认为我是在这样的一个节日安慰你,其实不然,一个人的生活,和两个人的生活,会有不同,但是,在怎样的年纪,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我早期的工作是课外辅导机构的老师,所以我的交际圈里不免会出现小学乃至初高中的学生,在前不久的时候,我的一个学生就发了这样的动态,“七夕谁要跟我表白,我就和他在一起,今年,我再也不做‘单身狗’了。”我在底下评论道:“你才初二,干嘛要着急谈恋爱,最重要的是学习和交际圈,而不是一个陪你待一阵子的男朋友啊!”随后她给我发来了消息:“老师,你不知道,我身边的好几个朋友都有对象了,而我还是一个人,我真的不想在七夕被他们虐狗啊!”看到这样的回答,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因为接触他们时间久了,我知道他们很多人都开始步入了早恋,但作为老师,我只能去劝导和游说,但这样的力量微乎其微。

坦而言之,我也曾是早恋大军中的一员,上初中开始,我就和我的初恋在一起了,可是并不在一所学校,所以就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异地恋,三年下来,我们并没有见过多少次,因此,即使是早恋,我的学业和生活并没有被影响太多,她在三年中很关心我,但是初恋,很少会有结果,三年过后,我们无疾而终。然而,三年里,因为我的生活改变不多,所以我结交了几个好友,是那种可以一起同甘共苦而无怨无悔的老友,一直陪我走了下来,也许,这就是那个年龄段该干的'事,去尽力的完成自己的学业,然后结交一些好友,增加自己的人脉,而不是去谈一场自己认为感天动地,其实回想起来青涩而又幼稚的恋爱。

在怎样的年纪,就去做怎样的事,如果今天,你到了谈恋爱的年纪,那么我鼓励你,去向心爱的人告白吧,只要不违背伦理道德,就大胆的去求爱吧,爱要大声说出来,一个打死不说,一个装聋作哑,那么很难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所以去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让对方知道,你喜欢Ta很久了,也许,那个人也刚好喜欢你很久了。

还有,今天毕竟是七夕佳节,我要在这里祝福那些有另一半陪伴的人,祝福你们此刻正有佳人相伴,愿一生一世一双人,淡淡陪伴久久安,生活就要在该浪漫的时刻,费尽心思去制造属于两个人的甜蜜,而要在平淡的日子里,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矫情,永相伴。

先懂得自己,再懂事杂文随笔

大多时候,我们懂事不是为了戴上沉重的皇冠,而是寻求内心无比的舒适感。

你的一声该懂事了让她背负的好难常常会在耳边想起你的一声“该懂事了”,而后勾勒出一幅青葱岁月。还是戴着红领巾的年龄,却被灌了“该懂事了”,就是那句话,让你知道:未成熟的桃子不能摘,不能将路上不知名的小狗带回家;不能拿泥巴捏小人;不能把纸撕得到处都是。

后来的后来,那些“不能”,“不许”,让你看到班里的同学在一起嬉戏玩闹,捏泥巴,你追我赶,做你想做的事的时候,你眼里带着希望之光;当你去同学家做客,你一副乖乖女的样子坐在那,被人说这孩子可真懂事,一点也不像……,懵懂中的自己发现懂事那么辛苦,不能和同龄的小朋友肆意的玩闹,只能成为一个与此场景格格不入的远观者。

你逐渐长大,脑子便带着一个希望,希望在远离父母的地方可以肆意的笑,傻傻的疯。那一年你如愿了,你成了寄宿生,每个星期回家一次。你有那么一瞬间想大干一场,快乐到旋转,有一天,你突然和女同桌拌嘴,她骂你,还推你,你也毫不逊色的说:“谁怕你。”随后,她打了你的脸,撕画了你的小裙子,你咬了她胳膊,之后就是家长的互相见面,她妈妈宠溺的将孩子护在身后然后便对我的一段训斥;我妈妈却在一旁像个旁观者一声不吭,还连声低头道歉 ,当她瞥见那个小女孩身上的咬痕淤出血来时,她打了我一巴掌,那响声似乎也宣告了这次战争的提前结束。

可是在我心里它才真正开始,我不明白她为何打我,不该护吗?当月光下母亲径直的朝前方走去,我好像想到了,记忆中她不曾为谁低过头。晚上枕边的她,似乎哭了,比我还像个孩子。

那一刻,懂事所带出来的瘾如吸毒一般,想戒戒不了,想收收不下,哽咽在喉咙,还附带传染。

那一声懂事,在许久前你也曾听过黄昏的夕阳虽很柔美,但却让人不禁遗憾它的苍老和易逝感,不可以触碰却让人想接近。

渐渐你随时间变好,而你的亲人在变老。人老了总会有一种让人想亲近的感觉,就如我外婆。阳光下的'外婆躺在摇椅上,微风吹过摇椅随风摆动,而外婆就像摇篮里的婴儿面带微笑,哼哼着,“外婆”一声稚嫩的叫喊,她从摇椅上坐起张开了大手,把我拥入怀里。从那一天到现在已经近十年了,而如今她变成了“摇篮里的孩子”,需要他人呵护。

躺在床上的她,望着天花板发呆,我刚到这场景时吃惊的说不出话来脸变的阴沉,怎么也想不到再见以这种形式。看见我的她笑了,嘴里不知说这啥,仿佛是心事又或是喜悦……后来,我因上学,变离开了。

之后的一个月里,我见到妈妈的次数掰手指都能数的过来,有一天,学校开期末表彰大会,老师说受表彰的同学的家人务必到学校一起参加。我拿着老师的手机拨下了我妈妈的电话,说了这事之后,妈妈回了句:我走不开。我撒娇的说:你就过来一下,不会很长时间的。电话的那头沉默了一会说:孩子,你外……,还没等她说完,我便嚎啕大哭:那舅舅呢,姨妈呢,他们在哪,为什么只有你一个人一直在那?泪似乎这一次没想过要停,更长的沉默之后:孩子,你要懂事。

那一次颁奖,她真的没有来,是老师作为我的代替家长一起和的影。

有些事,我可以支持,但我不赞同就像我明白我妈妈与我一样,受着懂事的魔。可我不赞同她的一个人懂事,那句许久未听到的懂事作为支持送你。

如果总是承担、背负,那句懂事不听也罢。也许总是当过了那个年龄之后,你才会知道没有尝试,没有起伏的生活,看似平稳,却也无味。

最好的莫过与在对的时光里做你想做的事,做懂自己的事,而后再去好好的懂事。

以后的我想要先懂自己,再随着心性慢慢懂事,而后懂你们。

一个人的生活杂文随笔

在没有光线的房间里面,光亮和喧闹被四面的墙壁与窗帘隔离,音乐似乎活了起来不再是其他平凡事物的陪衬,她像一位舞者在桌面上跳跃回旋,又想一阵风穿过你的耳廓与头顶,最后在你的心上停留,化作一段往事一位故人,以及一滴属于过去的眼泪。

一个人生活最大的困难不是习惯没有交流和陪伴的.日子,以及这种生活所天生携带的孤独,而是主动向世界伸出双手,走向没有孤单却寂寞四伏的日子。

有些人讲求宿命,有些人却不讲,因为谈起宿命,总是带着一股无奈的味道,我不想让无奈成为人生的主题,所以换一种态度生活。

我拉开厚实的窗帘,阳光试探着一寸寸向室内迈步,就像钟楼上钟声响起,城门被一点点推开,晨光熹微也跟着一点一点漏进来,室内的物件仍随意的昏睡,不过,阳光偕光明来访,他们总会醒来。

人生是什么?

不过是一个人在生命之花绽放之时的所听、所见和所为,叠加在一起便成为我们的别样人生。

我们带着赤裸的身子来这世间,在这世界看够了万千风景,尝够了心酸苦楚,又带着奇妙的感慨离去,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般,本也是青埂峰下一块的顽石。因通了灵被那僧人携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走一遭,才有了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在生命之河奔流不息时,我们踏浪破风,一往而前,拨桨撑篙,无所顾忌。

至于日行千里还是原地倾覆,要看自己是让时间悄悄溜走还是认真把握每一分钟的生命。

生命从诞生之初,就被时间绑定,墙上的挂钟一刻不曾停步,风中之沙不停飞散。我们所能做的只有跟时间奔跑,将自己的人生之路尽可能走的更远。

时间给予我们生命的长度,种种经历铸就生命的厚度,我们所能做的唯有全力以赴,而不论归途何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再随想杂文随笔

人们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好像有人专门论述过。我不是学者或领袖是不敢奢谈的。

但是,我还是觉的正确的认识是智慧的儿子,是理想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不同时代,不同情况的具体体现,是爱心,不私心,不偏颇,公正,客观,全面,辩证的大融合。它需要闪光的思想,豁达的胸怀,坦荡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修养。

认识,无非认识人,认识宇宙万物万事,认识问题充其量还可以分成普通百姓的认识与领袖从政者的认识。我们普通百姓的认识,是人与人相互间的认识,是对政府政策法规的认识,是对自身能力与条件的认识。我们不仅要大度地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头论足,也要大度,客观,辩证,不带私心,不偏颇,充满爱心地认识别人。人人各有其优点,各有其缺点。以其优掩其劣,或以其劣盖其优,都会是有所偏颇的。人学习其优而摈弃其劣,就会有所益处,就会提高自己。人只有这样,才会相互理解,相互容人,相互帮助,相互服务,相互合作,相互互动,相互补充。在国家大政策法规下,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和条件选定自己的职业,在相互服务中,贡献社会,生存生活自己,融洽人际关系。

至于领袖与从政者的认识就更具风格,智慧,远见,更具抽象性。他们的认识旨在全局,兼顾局部,心怀理想,面对实际,奋斗现实,面对未来,体现群众愿望,不专个人意志。他们总结综合着人民的认识,他们疏导着人民的认识,他们引领着人民的认识,他们发挥着人民的认识,他们利用着人民的认识。他们把人民的认识提炼成一种思想意识形态而上升为理论,凝结成精神支柱,创造成指导思想方针,又通过实际操作与斗争,把人民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拧成一股民族大团结的力量,朝着政治设想努力奋斗和前进。近代的领袖们认识到了这些,并致力于发动,团结,利用,统一群众行动,统一着人民的'认识,统一着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态,同时升华着自己的认识,领导着人民进行艰难的实践,于是其效益,其速度,其功劳,超过了五千年历代帝王将相及各资本主义社会的领袖。

其实,人没什么,只要不带极端的私欲,知人知己,不偏颇,不私心,有爱心,不片面,不以一概全,有诚心,客观,辩证,哲理,放的下,拿的起,有哲学思想头脑,善于吸取人的优点,善于利用人的优点,善于避免别人的缺点,你就会产生正确的认识,就会升华自己的认识,你就会事业有成,你就会在别人对你认识的评头论足中释然,从而在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认识社会中去认识事物,通达事物的道理,在正确对待处理人际关系中超然起来,成就事业。这是任何人成长,成熟,处世,做事,成功的必经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