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碧螺春的诗

诗歌一:哦,碧螺春

那天是你的节日

晨雨后的江滩

风筝在蓝天上摇曳

你走向了江滩

带着柳色的情结

一把椅子松软了沙砾

释放着一身的疲惫

瞌上双眸,五叶柳顺着眼线排列

等待出镜

这时,端起一杯清茶

把所有的休闲放入茶水

好香,碧螺春

江的对岸绿动着小雨刺不破的风景

斜斜地融入了杯中

碧螺春,女人节的温馨

一杯茶,打发了休闲

一杯茶,淡了明天的日子

午后的碧螺春

女人要用一周的时光去回味

诗歌二:碧螺春

如初相见洞庭碧螺的敷衍,

清泉一壶你说有山鸟鸣涧。

海底春染一期一会玻璃杯的.简单,

氤氲中牛饮而尽的我,

禅诗未解沉浮错对你浅笑的幽怨。

二探兰芷论香浓清淡,

看君轻啜慢品细呷温香语暖。

余韵缈缈空谷幽兰花开半。

惺惺处空杯以对,

何必恪守这茶道纷繁。

伊人读罢青玉案,

闻香品茗,

却只留下那七分浮生三分情缘。

邀月品茗黄菊南山携君隐。

种茶一片香得吓煞人,

人影憧憧江南谷雨的早晨。

佳人抢茶云边探竹凭青云,

冰心半生素志辛苦只为碧螺春。

酒醒后总有香茗入唇,

口齿噙香水色浅幽悠杏眼抚瑶琴。

信你至清、至醇润莲心,

师法自然饮涤烦尘,

似我怡养太和一杯盛尽离恨。

诗歌三:碧螺春

方圆始有容,立世了为根。

可怜沉与浮,梦惜碧螺春。

诗歌四:泡一壶碧螺春,听箫

用一场雪覆盖的梅花,更红

似乎有无尽的心思

正在轻轻地对雪倾诉

冷,在天地间弥漫

暖,相依相偎,在颤动的枝头

用一阵风,飘飞我的思绪吧

任雪后的柔情,纷纷而下

喜欢,这曼妙的感觉

循着雪地里的脚印,我总能

找到,最近的梅花

内心的星光,一闪一闪

即使落泪了,那泪

也满溢着,幸福的味道

长长的距离,阻隔不了

一颗心的广大

冬天的云彩,它的理想

就是变成一朵一朵

轻盈的雪花

安静地落下来

请穿上你的冬靴,来这

无垠的雪地,踩出

那咯吱咯吱的声音

童话的小木屋旁

雪人已经堆起

所有的树木都排好队

将自己的玉树琼花

一一呈现

请坐在那棵梅树下

泡一壶,上等的碧螺春

闭上眼,听箫

诗歌五:七律·与茶·碧螺春

太湖云雾洞庭山,翠叶凝香碧水间。

卷曲成螺银羽细,绽开飞絮白毫鲜。

清纯秀色芬芳味,淡雅甘醇幽静禅。

或许青瓷堪沐浴,冰心春染玉壶烟。

诗歌六:碧螺春

碧螺春,

江南魂,

袅袅绿波透重门。

中间画眉莲花语,

含烟沁露梦中身,

香雪见回文

碧螺春,

燕子魂,

难忘泪眼笑殷勤,

散花不觉云霄远,

息羽曼珠又红尘。

难忘水畔真。

关于碧螺春的作文

落日,无昏黄。

禅房外掩不住的春色,房内一碗清茶:黛素的颜色,升腾的烟气,如云雾一般,带着一股微甘的香气,掩不住的清凉由心而生,朦胧中仿佛可以窥见千年前的一幕——英雄白发,美人迟暮的样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气势扑面而来,竟势不可挡,蜂拥进那充满尘世纷扰的心里,有股感慨自然而发。一缕斜阳竟优美之极,舔着茶香,吟唱这传奇。

抚摸着青花,感慨:这长髯的茶香中是否蕴藏着千年的味道?——碧螺春。

云昔年,在太湖的西洞庭湖上住着一个孤女名叫碧螺。她生得十分秀丽,美妙的歌声传遍湖的那边,也使一位勇敢的少年阿祥为之倾慕。流水般的歌声结下了一段佳话。当碧螺被恶龙抓走时。阿祥毅然与恶龙搏斗救下了碧螺。而自己却受了重伤。碧螺得知后很感动,便主动要求照顾阿祥。碧落每天采摘那颗用阿祥的鲜血浸润过的茶树的叶,使阿祥一天天的康复,但自己却憔悴而死了。悲痛欲绝的阿祥将碧螺埋在茶树下,以吿碧螺的魂魄。这就是碧螺春的传说故事。

如今,碧螺春已经香遍大江南北,香入了人的心,带着江南人特有的韵味上路了,淡淡的香气芬芳了一个国度的骄傲。

从古至今,江南人的处事原则一如碧螺春的特性“清且纯”。苏州出官家,这些官家在各个朝代冒出,带着江南人的个性,在朝廷之上为国为民地担忧考虑,带着青茶的淡然,渐渐地融入了一个朝代的骨架里。现代的苏州人也和官家一样,在现代的生活中,他们向着最初的目标,静静地发力,默默地又收回,只有在不断地跳动的都市画卷,告诉我们苏州创造的芬芳。苏州人用他们的双手在属于他们的土地上创造着他们的金黄与碧绿,构建着苏州的品牌。

而碧螺春作为苏州的品牌,已经融入千家万户的生活之中。对于碧螺春,也许每个苏州人都有一种来自内心的认同感,而我也不例外。

那一年的夏天,夜未眠。

我们一家人坐在庭院中,淡淡的一阵清爽的风跃过大家的发梢,顷刻,茶香四溢,每个人捧起手中的青花瓷装的碧螺春,带着温热,令人放松。淡淡的清茶之上,飘着几片茶叶,看着他舒展、绽放,竟有种错觉——我觉得我看到了云卷云舒的惬意和花开花落的'诗意,他们行云流水般演绎着碧螺春独特的味道。父母和亲戚谈论着近来的家常小事,那种温馨的气氛更加的浓郁,每个人脸上都带上了舒心的笑。再一口入心,感慨油然而生,但心境却更加深远了……

此刻,我坐在年后明媚的阳光下,望着古楼外的那纷纷扰扰的尘世,感受着楼内江南的古韵的气息——来自佛动心的最倾城的演绎。隔了一张桌子上,棋子被散落,檀香幽幽的点燃着,红木的桌椅浸润在阳光中,溢出淡雅的味道。闭上眼,远处古代仕女的歌声悠悠不绝,帷幔的嗓音,一曲醉人国也不为过。

手抚着青花茶盖,品尝着碧螺春,觉得自己更接近历史了。千年一味——佛动心,名动天下,明智所归。这是来自苏州的锦绣——碧螺春。

碧螺春教学反思

《碧螺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碧螺春名字的由来和采摘、焙制、品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充分利用本地是茶果之乡的“资源”,把阅读教学与生活体验紧密联系,把生活带进课堂,把课堂引向生活。

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几组围坐,准备好碧螺春、绿杨春(本地特产)茶叶及简易茶具,创设一个围坐品茶的情境,从品茶入手学习课文。在教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个词──生活、体验。一开始就由生活中给客人倒茶谈起。这并非多余,一方面自然地不失时机地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一方面又调动生活经验,引起本地茶绿杨春和碧螺春的初步比较,训练学生留心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似乎与语言文字的训练无关,但却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暗含了思维的训练,善观察善分析,不仅仅是语文学习所需的。

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泡上一杯碧螺春,在课堂上给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这个实践环节中,我将生活中的沏茶搬到课堂上来,学生对沏茶的过程会有丰富的体验感受,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交流。因为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交流,“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这种综合能力,只有通过交流才能显现。师生间的交流、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互相启发,加深感受与理解,在交流中老师可以理解感受所达到的程度。

最后,通过学生满含真情的交流,我见时机已到,便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来“享受”沏茶这一过程,自然地将教学流程引到朗读品位这一重点,水到渠成。

课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从以下几个题目中选择一项认真做好调查,精心构思,试着写一篇文章。通过走访参观等,对家乡茶绿杨春作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然后:①、模仿《碧螺春》写一篇介绍绿杨春的文章;②、比较绿杨春和碧螺春的异同,并围绕这一内容写一篇文章,如《绿杨春与碧螺春之比较》;③、家乡茶绿杨春虽然已小有名气,但名气还不及碧螺春,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绿杨春,请你为它构思一个宣传方案。可以同他人合作(2—4人),共同完成一题。

综合实践活动领域极广,教学时我将活动引向课外生活实践。一个多星期后,我聆听了学生们的活动经过,仔细阅读了他们的“文章、方案”。原来,利用节假日,有的学生结伴去捺山茶园采茶,亲身感受清晨“捺山脚下采茶图”的美景;有的学生“聪明”得很,以学雷锋的名义去茶厂帮助打扫卫生,“顺便”参观了茶叶的筛选、焙制过程,还获取了不少绿杨春的知识;有的学生家中名茶较多,邀请了同学来家中品茶聊天,既饱了口服,又长了见识;还有的学生特别留意了家乡茶的包装、广告,把电视广告和动画片摆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通过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学生们写出了自己的小文章。虽然非常优秀的并不多,但篇篇都很用心。后来,我还建议他们:把自己的文章、方案给茶厂的负责人看看,说不定真有大用处哩!

碧螺春的作文

“入淮清洛见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高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

每次回到老家,推开那扇陈旧的,被风吹动偶尔还会发出“吱呀”声音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总会是弥散着淡淡雾气的茶盏,摆放在同样老朽的木桌上,然后坐在桌边的老人总是和蔼地笑着道一句“回来了啊,回来就好。”不同于其他人那般热烈激动地握手或开怀大笑着拥抱,相互嘘寒问暖。他就如同他手边的那盏茶一般的安然,静若远山,却又犹自带着不温不火暖人心脾的热度,没来由的让久经路途颠簸的心中缓缓漫入宁静。因为不知道是什么辈分关系,所以只能就着岁数叫一声“爷爷”。

拉开一旁的藤椅,同样也坐到了桌旁边,爷爷从一旁拿出一套紫砂茶具,静静地开始泡茶,从洗茶开始,每一步都细致入微,动作如同行云流水,茶杯缘和茶盖的咬合声如同古时高楼亭台屋角挂着的玲珑清脆之声,而水入茶盏回转上升的音色,却又好似还混杂着隔着时空传来的品茶人的细言碎语,同样传递过来的还有古时人们心中的那份闲适。

爷爷泡好了茶,伸手递给了我一杯,我接过,入手的茶杯,触感细腻,默默地泯了一小口,透到舌尖的苦涩让人不禁缩了缩舌头,尝惯了大鱼到肉,酸甜和辛辣的舌头,自以为已是“久经风雨”,就算是再吃之乎于川蜀辣椒也能够经受得住刺激的舌头,竟没能忍受住这一点小小的苦涩。但过了片刻,那咽下去的苦涩却变成了清香,在口中千回百转,禁不住又咂了咂嘴,品味这份清香,桌旁的爷爷也同样呷了一口茶,然后用茶盖轻轻地拨弄着杯中浮起的茶叶“雨后新笋刚出地时间的碧螺春,温到和掌心相差无几的`温度,尝一尝,这可是最好的味道。”然后他又继续讲起那时在茶楼听戏时,在众人口中津津乐道的佳话。不知为什么,静静地听着这样悠闲的话语,莫名的心中升起似乎遗忘了许久的倦意,不禁意间看见窗外斑驳的树影中摇曳的艳红的海棠花,记起它还有个别名叫“解语花”,恍然之间,仿佛眼前浮现出戏子那婀娜的身段,鸦鬓一朵海棠花,用婉转的唱腔诉着或欢喜或悲凉的故事。都说“海堂偏入梦”是不是在浮华谢尽的夜晚,这些故事又会随着那朵盛开的海棠花,在人们的睡梦中重现?

在慢慢扩散的倦意里,缓缓的松开了一直紧绷着的弦,或许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胃一样,不论五味杂陈的咽下所谓的“玉盘珍羞”,到头来不过劳苦了自己,麻痹了自己。为什么不好好的安定下来,品一品清闲的味道。

正所谓“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