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成语智慧和中国的传统文化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与人生哲理。

一、前言

《周易》是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一部展示中华民族智慧的著作,包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它是古代中国古代文人对自身生存与发展进行思考和探索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与人生哲理。数千年来,“易学”绵延不绝,滋养着华夏文明。

二、《周易》成语中的精神文化意蕴

《周易》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源泉,从古到今这种观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现代汉语中能找出许多诗词、格言、成语和谚语都来自于《周易》。了解这些格言警句、成语,可以加深我们对于《周易》的认识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1.《周易》成语中展现坚强不息精神

“自强不息”这一成语出自于《易经・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中表达了古人十分重视和强调天地万物生命的变化、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生生不息、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这正是中华民族坚强不息伟大品德的真实写照。

“持之以恒”,这条成语出自《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这也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面对各种坎坷磨难,没有停止过对民族进步和发展的追求。可以说,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品格,才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

2.《周易》成语中展现包容精神

《周易》中表示中华民族包容精神的成语有:“厚德载物”、“殊途同归”。

“厚德载物”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是说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它以自己宽厚的品德负载着万物生长。人们应该学习和效法大地的这种品德,包容和吸收一切生命和智慧。

“殊途同归”,出自《周易・系辞下》有“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后形成了这个成语。这条成语,一般是指“走不同的道路而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但其语源却是提倡不同派别、不同类型的思想相互渗透、彼此交融、从而在共同的目标下实现有机的融合,实际表现的是宽容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强烈的`兼容意识。

3.《周易》成语中展现谦虚美德精神

《周易》中表示中华民族谦虚美德的成语有“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谦尊而光”、等。

“谦谦君子”,即谦虚而严于律己的人。源出于《周易》第十五卦―――谦。“谦卦”初六爻辞为:“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意为:一个谦虚而严于律己的人,即使是过大江河(象征艰难险阻),也是吉祥平安的。

“卑以自牧”也出自《谦》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意思是要求保持谦虚的态度,提高自身的修养。

4.《周易》成语中展现自身做人的成语

《周易》中还有一些关于做人的成语:“进德修业”、“乐天知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进德修业”出自《易经: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所谓“进德修业”,一是通过读书修身养性,使道德达到至美至善之境;二是通过读书来增强学识,获取专长,以便在社会上谋求必要的生存与发展

“乐天知命”该成语出自于《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乐天”就是乐观、开朗。“知命”,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保持乐观的心态,用豁达的心胸面对每个人每件事。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来自《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这句话的意思是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志趣、意见相同、价值观比较一致的人,还是比较容易能够得到彼此的认同,进而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从而互相响应,自然地聚集在一起。

以上成语讲的是个人的做人和交友的一些基本原则。此外,还有我们常常说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些都来自于《周易》。这些的成语从很多方面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进行了诠释,它们自身都包含的哲学思想与智慧直到现在对我们的生活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

总之,这些来自于《易经》中的成语经过了历史的洗练并且保留下来,表明它们所蕴涵的思想与智慧仍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而作为这些成语来源的《周易》,依旧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

《周易》成语智慧与中国的传统文化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与人生哲理。

一、前言

《周易》是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一部展示中华民族智慧的著作,包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它是古代中国古代文人对自身生存与发展进行思考和探索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与人生哲理。数千年来,“易学”绵延不绝,滋养着华夏文明。

二、《周易》成语中的精神文化意蕴

《周易》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源泉,从古到今这种观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现代汉语中能找出许多诗词、格言、成语和谚语都来自于《周易》。了解这些格言警句、成语,可以加深我们对于《周易》的认识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1.《周易》成语中展现坚强不息精神

“自强不息”这一成语出自于《易经・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中表达了古人十分重视和强调天地万物生命的变化、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生生不息、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这正是中华民族坚强不息伟大品德的真实写照。

“持之以恒”,这条成语出自《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这也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面对各种坎坷磨难,没有停止过对民族进步和发展的追求。可以说,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品格,才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

2.《周易》成语中展现包容精神

《周易》中表示中华民族包容精神的成语有:“厚德载物”、“殊途同归”。

“厚德载物”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是说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它以自己宽厚的品德负载着万物生长。人们应该学习和效法大地的这种品德,包容和吸收一切生命和智慧。

“殊途同归”,出自《周易・系辞下》有“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后形成了这个成语。这条成语,一般是指“走不同的道路而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但其语源却是提倡不同派别、不同类型的思想相互渗透、彼此交融、从而在共同的目标下实现有机的融合,实际表现的是宽容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强烈的兼容意识。

3.《周易》成语中展现谦虚美德精神

《周易》中表示中华民族谦虚美德的成语有“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谦尊而光”、等。

“谦谦君子”,即谦虚而严于律己的人。源出于《周易》第十五卦―――谦。“谦卦”初六爻辞为:“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意为:一个谦虚而严于律己的人,即使是过大江河(象征艰难险阻),也是吉祥平安的。

“卑以自牧”也出自《谦》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意思是要求保持谦虚的态度,提高自身的修养。

4.《周易》成语中展现自身做人的成语

《周易》中还有一些关于做人的成语:“进德修业”、“乐天知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进德修业”出自《易经: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所谓“进德修业”,一是通过读书修身养性,使道德达到至美至善之境;二是通过读书来增强学识,获取专长,以便在社会上谋求必要的生存与发展

“乐天知命”该成语出自于《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乐天”就是乐观、开朗。“知命”,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保持乐观的心态,用豁达的心胸面对每个人每件事。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来自《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这句话的意思是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志趣、意见相同、价值观比较一致的.人,还是比较容易能够得到彼此的认同,进而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从而互相响应,自然地聚集在一起。

以上成语讲的是个人的做人和交友的一些基本原则。此外,还有我们常常说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些都来自于《周易》。这些的成语从很多方面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进行了诠释,它们自身都包含的哲学思想与智慧直到现在对我们的生活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

总之,这些来自于《易经》中的成语经过了历史的洗练并且保留下来,表明它们所蕴涵的思想与智慧仍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而作为这些成语来源的《周易》,依旧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

周易与中国的侠文化

《周易》是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思想深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影响。

《周易》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是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周易》的深邃之处,在于它由一阴一阳排列组合,包罗时空万象,阐释天人义理,包含宇宙的真理。同时它对中国的侠文化影响至深,本文将探讨周易对中国侠文化的影响。

一、侠文化的思想核心――厚生爱民,仁德,天人合一

侠文化中的厚生爱民意识,与《周易》如出一辙。金庸大师借郭靖之口道出了侠的思想道德核心:“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易・系辞下》说道:“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这种厚生爱民的意识,使这些侠士们的形象光辉灿烂。周易六十四卦第二卦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中非常强调德的重要性。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等,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而侠文化,没有这样的精神内核是无法发扬光大的。

天人合一是《周易》的基本哲学思想,而中国侠文化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指的是与宇宙自然界的生生之德完全合一的存在状态。这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包罗天、地、人、事和物的完整的宇宙世界。另外侠文化中所强调的“道”,也是集道德、道义、中庸之道、天地之道的统一体。这些在周易中都有论述。

二、孔子与《周易》

《周易》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孔子即是三圣之一。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对周易做了极其深入的研究,并作了《易传》。他将儒家的哲学思想带入了《周易》,丰富了它的意义。孔子提出了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这九个卦加以解说。履,是道德的基础;谦,是讲谦虚;复,是讲及时回复到正道上来。恒,就是讲坚持操守,不能二三其德;损,是说减损个人身上的缺点私欲;益,是道德上的增进;困,是道德好坏的分辨;井,是道德的立足之地,利人而不搬迁;巽,是道德的制宜,不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道德就成了教条主义。这些就是孔子认为《周易》所表达的人生的道德标准。这对中国的侠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能遵守这些标准的侠士我们称之为儒侠。《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他不仅是儒侠中的侠之大者,而且也是一切侠中的侠之大者。他在《射雕英雄传》及《神雕侠侣》中矗立起真正的大侠形象,突出了他“忧国忧民”的宝贵的儒家精神,这种忧虑的精神,也即《周易》所强调的“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三、侠文化与《周易》

为了更好地探讨侠文化,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文侠文化和武侠文化。文侠文化同儒家思想是分不开的。儒教,使得侠士们天下为公,他们代表着社会的良心,同样也代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文侠们的人生哲学,是儒。儒,在中国,是哲学,同样也是宗教。文侠们当有苦闷,便写诗作画,抒发惆怅。文人墨客们喜诗书,好丹青,晓金石,通音律,他们是中国璀璨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同时,为了体现自身的人生哲学,他们撷取了诸多元素,赋予其哲学内涵,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愈加生动。

说到武侠文化,不得不提到这些侠士们的武功。首先武功的指导思想是:阴阳太极。《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他认为整个世界是在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的互相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生成、更新的。而太极更发展为张三丰独创的一个武功门派。那么,《周易》中是怎样论述太极的呢?太极,为初为一,可化成万物,又可至无穷。太极原是天地、乾坤、刚柔、阴阳、理气等一切相对事物的混合体,可以不断一分为二。“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就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上达于天命而复归于宇宙的太极。

侠文化中的布阵之法与武功套路,无不与周易息息相关。 “易”这个字本身表现的就是变化,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太史公自序》中说:“《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系辞中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道也屡迁,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为变所适。”布阵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各种因素都配以五行、干支,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生、克、冲、合关系。之后又变化莫测,可以说将变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诚如古诗所讲:“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至于武功路数,我们所熟悉的“降龙十八掌”就来自于周易的乾卦,如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等。《周易》中的很多爻辞,成为了武功招式的名称。

《周易》的阴阳,是一种世界观和宇宙观。当阴阳与中医结合,便成了一种方法论。中医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五行,即金、水、木、火、土,它们在中医理论中,与人体的五脏相配合。中医的理论经典《黄帝内经》就汲取了《周易》的精华,并把它创造性地和医学相结合,使中医成了一门具有很高哲理水平的自然科学。所以我们说医易同源。因此,我们看到那些侠士们会诊脉、会调理内吸,为自己运功疗伤,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所熟悉的气功,一是要吸收大自然中的天地之气补充自己,二是要强调保持体内的阴阳二气的平衡状态。被历代奉为“万世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就是根据《周易》写出的练功书。

四、结语

《周易》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单单只是启发了侠文化,它的历史功用还有待我们去发掘、去探索。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经历种种坎坷与考验,为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要认真学习《周易》蕴含的哲学思想,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形成我们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同时,我们也应保有一种侠的精神,成为常变常新的人。

《周易》易经简介

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辞,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经的內容最早只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传,始为哲理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亦称为《羲经》、《周易》。

周者,周人也;易者,变易,简易,不易也,周人所作之《易》也。《周易》,乃群经之首。古代占筮之书及其解说,后被列入儒家经典。《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有时称为《易经》或《古经》,是在专门从事卜筮的巫史们长期经验和记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传》是战国时人对《经》的.解释说明,又称《易传》。《易经》部分分六十四卦,《易传》分为七种十篇,汉代学者称之为“十翼”,“翼”即副翼经文之意。

古代典籍,夏曰《连山》、商曰《归藏》、周曰《周易》。

《周易》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渊薮,奠定了中国哲学的一些基本范畴,如“阴阳”,对中国人影响功莫大焉。至今,上至鸿儒硕学,皓首穷经;下至街头卜者,研读谋生,无不奉为圭臬,浅人浅解之,深人深究之,也算是十三经中最深奥、最神秘的书了。所以,作为中国人,不可以不读《周易》!

易经通释:

易的释义四种:

1、上日下月为易,

2、如蜥蜴变化为易;

3、化繁就简为易;

4、金乌,大日,生命。

经的释义三个:

1、通“径”字,路径;

2、经典;

3、方法。

综合起来,易经的作用就是指导人们深入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认识天地、阴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科学奥秘,充分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之际遇,在比较好的环境中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易经实际上涉及了六项内容:科学、数学、逻辑学、哲学、修行学、占卜学。因此,它成为道教、儒教、阴阳术数的经典,三教在各自领域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应用。

后汉郑玄在《易赞》中将“易”定义为:简易、变易、不易。

分宫卦象次序歌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上下经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上下经卦变歌

讼自遁变泰归妹,否从渐来随三位。

首困噬嗑未济兼,蛊三变贲井既济。

噬嗑六五本益生,贲原于损既济会。

无妄讼来大畜需,咸旅恒丰皆疑似。

晋从观更暌有三,离与中孚家人系。

蹇利西南小过来,解升二卦相为赘。

鼎由巽变渐涣旅,涣自渐来终于是。

宇宙万物,时刻变化,人事亦如此,故曰“变易”;

大宇宙之变化,井然有序,循环不已,有规律可循;小宇宙人之命运,同具法则性,故曰“不易”;

正因有“不易”之法则,即能了解宇宙天地法则,可以遵循;同样,小宇宙人的动向,亦能预知,并可规范,故曰“简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