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的诗句相关讲解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课堂形象能否凝聚学生的目光;导语表述是否具有新颖性,是否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像一只无形的手调控着课堂的进程和气氛;叙述语言是否具有磁性,能否凝聚学生的思想和情绪;课堂情节是否具有曲折性,是否能够引人入胜;板书是否具有艺术性,是否能够对课堂教学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课堂教学过程是否创设了浓烈的情感氛围,是否能够给学生以向上的情绪和情感的`培养;课堂结尾是否具有拓展学习兴趣和空间的功能,是否能够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这些基本环节和要素是每一位教师都在孜孜不倦研究和实践的内容。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誓不休”。课堂教学的语言应追求“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效果,要精炼、生动、形象、活泼。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刹那,教师就开始用自己的服饰、动作、神态、修养等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和影响力的辐射。所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大方、得体、儒雅、潇洒,既要给学生无声的影响和熏陶,又要给学生无穷的活力。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好的导语,三两声,几句话,扣人心弦,情感铺垫,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说一堂课的节奏一定要有起伏、有跌宕,这样才能有滋有味。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应当用来形容我们一堂课的结束语。好的结束语,应当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审美效果。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节课引向下一课,学习空间从课堂拓展到课外。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对于课堂教学艺术的追求,每个教育工作者在精神状态上、气势上要有“举重若轻”的风度,敢于追求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超越自我。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借此诗形容教师的板书艺术。郑板桥认为竹子有三种:手中之竹,这是物;眼中之竹,这是形;胸中之竹,才是神。我们的板书设计,就是要求削尽冗繁留住“清瘦”,求得“精神”。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我们可以借此诗来形容课堂教学的情感要求。举手投足之间,顾盼神思之际,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某种感情。

关于秋雨的相关诗句

引导语:多明媚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这是千万座山风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下面就是关于秋雨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秋雨的相关诗句篇1: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长恨歌》【唐】白居易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应天长【唐五代】冯延巳

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一夜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

李凭箜篌引【唐五代】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应天长【唐五代】冯延巳

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一夜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

李凭箜篌引【唐五代】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应天长【唐五代】冯延巳

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一夜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

关于秋雨的相关诗句篇2: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4、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9、宴罢兰堂肠断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1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14、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

15、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王维《栾家濑》

花的勇气课文相关讲解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花的勇气》是一篇引发人们思考人生和感悟生命意义的课文,花儿在冷风冷雨中怒放,其实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今天给大家分享花的勇气全文解析,希望对大家理解全文有帮助。

花的勇气

1.课文简说。

本文节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

本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体会花儿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气魄,领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寂寞一般是指人孤单冷清,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大片大片的草地上没有明媚的小花的点缀,只是绿色连着绿色,显得非常单调。

②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

这句话与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这句话相照应。改天换地是指同一块草地此时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草地变成了花的原野,小花的各种鲜艳的色彩覆盖了大片大片的绿色。

③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

居然是指出乎意料,气魄是有魄力、有气势的意思。这里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赞叹了小小的花儿不惧冷风冷雨,傲然开放的勇气。

④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这是课文的中心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小花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傲然挺立的气魄,令作者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作者从小花的身上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勇气。这句话意味深长,富有哲理: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对一切风风雨雨,无论你多么弱小,无论你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

(2)对词语的理解。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本课是指草地上绿色连着绿色,看不见其他色彩,非常单调、枯燥。

壮观:指景象雄伟。文中是作者猜测小花刚冒出来时的景象一定令人惊心动魄。这里用壮观一词形容花儿的开放,似乎不够贴切,但是当读到下文作者对数不尽的小花几乎同时开放的景象的描写时,感到这一词语的运用极为准确。

3相关链接

冯骥才 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从小喜爱美术、文学和音乐。1975年开始创作,先后在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天津作协从事专业创作。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他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主要作品有:《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他的作品多次获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

花的勇气课文原文

《花的勇气》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富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寻味。

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连着绿色,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我对驾车同行的小吕(lǚ)说:“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làn),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小吕听了,将车子停住,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让我蹲下来扒开草好好看看。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lí)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shuā)刷地冒出来……

“什么时候才能冒出来?”我问。“也许过几天,也许就在明天。”小吕笑道,“四月的维也纳可说不准,一天一个样儿。”

当天夜里,冷雨伴着凉风下了起来。后来的几天,雨时下时停,太阳一直没露面儿。

我很快要离开维也纳去意大利了,小吕为我送行。路上我对小吕说:“这次看不到草地上的那些花儿,真有点儿遗憾,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小吕驾着车没说话,大概也有些为我失望吧。

外边毛毛雨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车子开出去十几分钟,小吕忽然对我说:“你看窗外——”隔着雨窗,看不清外边,但窗外的颜色明显地变了,白色、黄色、紫色,在车窗上流动。小吕停了车,伸手拉开我这边的车门,未等我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说:“去看吧——你的花!”

迎着吹在脸上的细密的、凉凉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pū)满了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花的勇气》教学实录

一、揭题导入,巧妙质疑

师: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又是一年三月三,鲜花遍地开,看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板书"花")

看到这个字你想起了那些词?

生1:看到了这个字我想起了美丽;

生2:想到了百花斗艳

生3:争奇斗艳,百花齐放

生4:花团锦簇,婀娜多姿

生5: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师:大家的语言非常丰富!一看到"花"这个字,我们总是习惯地把它和美丽、鲜艳、芬芳迷人、娇小可爱联系在一起,可今天的课题却是--"花的勇气"

师:请大家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一笔一画地把课题板书完整。"勇"字注意是横折,千万不要加小勾。

师:看到这样的课题想想你刚才的词,你脑海中会产生怎样的疑问?

生1:花怎么会有勇气呢?

生2:花会有怎样的勇气呢?

生3:花的勇气表现在哪里?

【点评:从学生熟悉的"花"入手导入新课,既消除了上课初的紧张感,又帮助学生积淀了词语,丰富了语言积累,同时为本课学习做好了铺垫。"善思者善学"教师巧妙的引导,使大家对于"花"的印象产生了强烈反差,促使学生学会了思考。】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读通句子。

(生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注意到课题中有一个小小的"*"了吗?这是提示什么呢?

生: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师:阅读课文给我们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孩子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的学习过程,要学习阅读课文,首先得读什么?

生:读阅读提示(课件出示阅读提纲)

师:谁愿意把阅读提示读给大家听?这节课谁一次也没有回答过问题?我就把机会留给你了。来吧,小姑娘。

生读阅读提纲。

师:你读得很不错,能有勇气站起来,就值得大家称赞,但是我们以后读的时候要更准确--不多一字也不少一字。孩子们,这是一个短短的阅读提示,聪明的孩子能借助阅读提示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大家认真读读这段话,给自己制订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生边读阅读提示,边制订学习目标。

生:我想达到的目标是:谈谈我读完课文的感受,还要想想作者他为什么会失望,遗憾,惊奇,心头怦然一动?然后我还会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理感受。

师:要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作者的感受,还要思考那么多问题。那程老师告诉你:会读书的孩子能把一段话读成几个字,仔细想想,我们能把目标归纳为哪几个字?老师和你一起合作可以吗?我们首先应该怎样做?

生:读一遍,(师板书:读)

师:首先应该读一遍,了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真聪明,那第二步你们要干嘛?

生:想

师:(师板书:想)你们都代替程老师了,你们要想。你们想什么?

生:作者为什么会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板书)。

师: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抓住这几个关键词好好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一连串的变化,那你第三步要干什么?

生:我觉得应该就是说,把自己读到的,想到的和大家交流,说出来。

师:(板书:说)孩子们,现在看黑板,长长的'一段话就变成了黑板上的三个字,这就叫读书。

【点评:"教是为了不教"!引导学生学会借助"阅读提示"制订学习目标是本环节的最大亮点。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使学生意识到"阅读提示"很有用,今后应该去认真阅读。2、要善于读书:即提炼书中要点,善于化繁为简.3、巧妙地渗透了一生受用的读书方法--读、想、说】

三、自主学习,达成目标

1.借助文本,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师:现在就请大家根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文,试着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生:读课文自学

师:我发现我们班有很多会学习的孩子:那个小男孩他没有出声的朗读,而是选择了默读,因为默读有利于思考!这个小姑娘一边读,一边画关键的词句,在说话的时候会更有条理。好的学习方法我们都可以借鉴,现在我们来一起交流一下学习成果:

生1:我知道了作者为什么"失望":因为从文中可以找见,他只看见大片大片的绿色,却看不到明媚的小花。

生2:因为他马上就要离开维也纳去意大利了,没有见到一朵小花而感到遗憾。

生3:他惊奇的是小花不是在暖和的天气中长出来,而是在冷风冷雨中长出来的。

生4:因为作者在去意大利的路上看见了花,使作者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勇气,所以作者怦然一震。

师:智者善听!聪明的孩子总是会听的孩子!对这四位同学的发言你们有意见吗?最会听的孩子一定能学好语文。

生1:第二位同学说"遗憾"是因为一朵小花没有见着,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他已经看见藏在草地下面的花了,只是没有看见花从草丛中"冒"出来!

师:一个小小的"冒"字,已经让你找到了语文学习的秘诀,一字值千金,好!你很会听,你是智者!还有吗?

生:我觉得前三位同学都有一个通病,没有根据这个关键词来联系上下文发言。

师:你听得真细致!你注意到最后一个孩子说话时用上了"因为……所以……"其实说话时用上一些关联词可以让我们听得清楚而又明白。那么谁能这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

学生练习。

师:大家既会听也会表达,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学会倾听,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

【点评:这一环节较好地体现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达成学习目标,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既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又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学习习惯。】

2.巧妙引导,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来概括?(学生几乎无人举手)

师:这个问题把大家难住了。我们这个学期的训练重点就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试试吧!

生:我想试一试。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去维也纳却没看见一朵冒出来的小花,作者觉得很失望,接着他同行的小李把他带到一片草地上,看到了藏在草底下还会冒出来的小花,可他就要离开的时候,小李又把他带到了那片草地上,那片草地上已经有许多小花冒出来了,作者在这时感到很惊奇,最后作者由这件事想到了生命的意味是勇气。

师:智者善听!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听出来她是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生:我听出来她主要是把"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几个词连起来。

生2:我觉得她就是找出"点",在中间连线,这四个"点"就是关键词,连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师:孩子们,听到了吗。他找到了点,点在哪儿呢?就是这四个关键词,把这四个点一连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请同桌说说课文的主要的内容。(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谈论主要内容)

师:请大家仔细看这些词:失望,遗憾,惊奇,怦然一震,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

生:情感变化。

师:对了,这就是作者在文章中的一条情感线变化线,我们根据这样的线索也能巧妙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点评:以情感为线索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这个环节的教学亮点在于教师没有强行灌输而是善于引导,让学生告诉学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我学习的成就感。】

3.朗读抒情,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师:同学们,《花的勇气》令作者怦然一震,那文中是否也有让你心头怦然一震的语句呢?自己打开语文书,认真地读一读,如果说刚才的默读是为了思考,现在请你出声地朗读,读出你心中那份感受吧!

生读句子。

是:谁愿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读给大家听。

生:朗读:"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师:你选择了这句话一定是对它有很深的感受,能谈谈你的理解吗?其他同学有补充也可以说一说。我觉得这句话让我很震撼。

生2:我觉得这种小花的意志很像腊梅,腊梅也是在雪中怒放的。

师:他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来谈自己的理解:寒冬腊月中腊梅是傲然挺立,小小的花也能傲然挺立吗?什么叫傲然挺立,能谈谈你们的感受吗?(学生马上做出很骄傲的样子,神气十足)

师:你们在用姿态告诉大家,你们的表情这样神气,这样骄傲,你为什么骄傲呢?

生1:我骄傲我能在冷风冷雨中生长,而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成长。

生2:我觉得是为了自己的勇气感到特别的欣慰,我有勇气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

生3:我感到我傲然挺立是因为我和其它花不同,我虽然是一朵小小的花,没有牡丹那么华丽,但是我可以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

师:孩子们如果现在你就是那傲然挺立的小花,傲然挺立的你在向谁发出挑战?

生:冷风冷雨!

师:你向风发出挑战,请你对风说话!

生1:风我不怕你,你来吧,瞧,我已经站起来了!

生2:我还能向雨发出挑战:雨你下吧,尽情地下吧,我才不怕你呢。

生3:我向风发出挑战:风你尽情地刮吧,无论怎么刮都刮不倒我的勇气!

生4:我向那些不敢在风雨中开放的花发出挑战:我要说,懦夫们,你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勇敢的人!

生5:我向那些漂亮的花发出挑战,因为他们只能在家里,靠人给它浇水,但我却在风雨中成长!

生6:我想对城里面那些雍脂俗粉的花说,你们只能躲在阔佬们的花盆里面,我们却能在风雨中成长!

师:你们真是一朵朵令人敬佩的小花!别忘了除了风吹你,雨淋你,还有谁在压着你,你还能向谁发出挑战呢?

生7:我向草发出挑战:草你虽然压着我,但是你压不住我的勇气,我一定能把你压倒。

生8:我也想给草发出挑战:我对草说,草我不怕你,我一定要冒出来,

师:孩子们,从你们的发言中我看到了一朵朵傲然挺立的小花。挺起腰板读读这句话吧!(学生挺起腰板齐读:"在冷雨中......神气十足。" )

师:你们一个个神气十足,你神气什么呀?小小的花?

生1:我神气:因为别人不能干的事,我能干到。

生2:我神气:因为我不怕风不怕雨,能在风雨中傲然挺立。

生3:我神气:因为我不像平时惯养在家里的那些玫瑰、杜鹃花,而且我还不是在阳光中开放,我是在风雨中冒出,

生4:我神气:因为我已经开放了,给大片大片的绿色增添了色彩,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叫"改天换地"!

师:你能改天换地吗?

生:能

师:这么小的小花?你怎么能改天换地呢?

生1:一朵花不行,但我们许多朵花聚在一起就能改天换地!

生2:由于我们冒出来,大地已经变了颜色,变成了五颜六色,不再是那种单调的绿色,寂寞的绿色,我们就在改天换地。

生3:我为绿色又增添了生机色彩!

生4:我认为一根筷子容易折,十双筷子难折断,即使我一朵小花不能改天换地,但是千千万万朵小花总能把绿色的维也纳变成彩色的维也纳!

师:在绿绿的维也纳,在让你感到寂寞的维也纳,在让你感到单调的维也纳,你们--一朵朵小花齐刷刷地冒出来了!你已经为大地增添了色彩,你已经改天换地,你的脸上会是什么样?露出神气十足的表情,腰板挺直,再把这句话读读,看谁最神气,谁能傲然挺立。(学生挺起腰板,神气十足,声音异常响亮地齐读:"在冷雨中......神气十足。" )

师:这就是神气的小花,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让你怦然一动。

生:"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师:能读出你心中的感受吗?这时候你是什么感觉?把你的感觉读出来。你再试一试!

生:再读:"小小的花……勇气!"

师:你心里肯定有感受但是你自己好像还没有完全表达出来,谁愿意帮助他?

生:我认为最后那个"勇气"读得拖长一点,就更能表现出勇气的坚定!而且那里还有一个破折号!

师:你真细心,这一个破折号是要告诉别人什么呢?

生:生命的意味是勇气!

师:谁还能读一读?

生:"这小小的花……勇气!!"

师;孩子们现在你对花是种什么感觉?

生1:敬佩!

生2:佩服!

生3:我还对它有一种尊敬的感觉。

师:也许集体的力量更能展现勇气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小小的花……

【点评:将朗读与理解巧妙结合,讲理解与表达巧妙结合,将知识传递与精神升华巧妙结合。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这里的朗读指导不是技术上的指导而是心灵净化后的提升!在学生一遍遍动情的朗读背后传递的是他们内心深处一次次心灵的震撼!】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师:我想学到这里课前的问题大家都恍然大悟了。其实,岂止是花需要勇气,我们人也需要勇气。(呈现贝多芬头像)

师:他就是被称为乐圣的贝多芬,他要靠自己的耳朵,靠自己的笔来为人创作不朽的诗篇,可是在他49岁那一年他双耳失聪了,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致命的一击,但是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完全使我屈服",贝多芬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创作了不朽的诗篇--《命运交响曲》,认真地聆听这首曲子,联系今天的课文,联系你以前学过的课文,联系你听到的故事、你读过的书,想想勇气究竟是什么,在纸上写出来。

(学生写对勇气的认识)

师:请你们大胆发表自己对勇气的认识吧!

生1:勇气是让人前进的动力,是让人进步的阶梯,是让人奋发向上的助力。

生2:勇气是支持灵魂的支柱,如果一个人没有勇气那么他也会随时倒下。

生3:勇气是力量、是财富,要好好保护它,不要把它丢掉。

生4:勇气犹如一颗钉子,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手把它钉进命运里。

生5:勇气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东西,一个人没有勇气,它有再大的努力也不会成功。

……

师:我知道你们有许多对勇气的理解,程老师也带来了德国诗人歌德的一句名言:(课件呈现名言,学生齐读)

"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

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

你若失掉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

同学们无论你多么弱小,无论你遇到多少挫折,只要我们有勇气就有愿望,勇气与生命同在!这节课我们上到这,下课。

【点评:将音乐引入课堂,既淡化了学科边缘又有利于情感的升华!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写下对"勇气"的认识,意在将课文所传递的人文精神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