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日前两句意思

《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古诗春日前两句意思,仅供大家阅读,希望帮助到大家。

古诗春日前两句意思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河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题、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诗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朱熹的这首诗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中“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这一首诗的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两句关于春天的古诗

导语:春天的天空是那么湛蓝,春天的树叶是那么翠绿,春天是无法比拟的`,它是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画。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句关于春天的古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古诗出处::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2、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古诗出处::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3、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古诗出处::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古诗出处::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古诗出处::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6、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古诗出处::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7、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古诗出处::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8、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古诗出处::查慎行《晓过鸳湖》

9、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古诗出处::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10、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古诗出处::武则天《腊日宣诏幸上苑》

1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古诗出处::李白《清平调·其一》

12、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古诗出处::白朴《天净沙·春》

13、一春不识西湖面。——古诗出处::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14、时时自有春风扫。——古诗出处::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15、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古诗出处::李白《劳劳亭》

16、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古诗出处::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17、更谁情浅似春风。——古诗出处::晏几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18、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古诗出处::李白《落日忆山中》

19、画楼影里双飞燕。——古诗出处::谢逸《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20、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古诗出处::王维《送别》

21、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古诗出处::杜甫《春日忆李白》

22、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古诗出处::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23、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古诗出处::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24、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古诗出处::庄棫《定风波·为有书来与我期》

25、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古诗出处::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26、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古诗出处::雍陶《天津桥望春》

27、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古诗出处::陆游《沈园二首》

28、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古诗出处::毛熙震《清平乐·春光欲暮》

29、楼头画角风吹醒。——古诗出处::张先《青门引·春思》

30、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古诗出处::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31、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古诗出处::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32、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古诗出处::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3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古诗出处::王维《山居秋暝》

34、造化可能偏有意。——古诗出处::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35、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古诗出处::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3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古诗出处::杜甫《春望》

37、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古诗出处::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8、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古诗出处::杜甫《绝句二首》

39、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古诗出处::纳兰性德《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40、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诗出处::李华《春行寄兴》

4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古诗出处::杜甫《春望》

42、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古诗出处::苏轼《和董传留别》

4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古诗出处::孟浩然《春晓》

44、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古诗出处::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45、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古诗出处::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46、风前欲劝春光住。——古诗出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47、东城渐觉风光好。——古诗出处::宋祁《玉楼春·春景》

48、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古诗出处::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49、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古诗出处::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50、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古诗出处::张敬忠《边词》

题西林壁古诗后两句写

《题西林壁》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赏析,一起看看吧。

题西林壁古诗后两句写

作品原文

题西林壁题西林壁⑴

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

词句注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2]

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创作背景

题西林壁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赏析

题西林壁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3]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