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行于元代的元曲诗句

1、长江万里归帆,西风几度阳关,依旧红尘满眼。夕阳新雁,此情时拍阑干。——吴西逸《越调·天净沙》

2、月缺终须有再圆。圆,月圆人未圆。朱颜变,几时得重少年?——吴弘道《南吕·金字经》

3、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无名氏《正宫·醉太平》

4、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薛昂夫《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

5、红叶落火龙褪甲,青松枯怪蟒张牙。——一分儿《双调·沉醉东风》

6、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无名氏《中吕·朝天子·志感》

7、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关汉卿《窦娥冤》

8、更蛾眉强学时妆,是老子平生懒处。——冯子振《正宫·鹦鹉曲》

9、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张鸣善《双调·水仙子·讥时》

10、杨柳深深小院,夕阳淡淡啼鹃。巷陌东风卖饧天。——马致远《中吕·红绣鞋》

11、投至两处凝眸,盼得一雁横秋。——马致远《汉宫秋》

12、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白朴《中吕·阳春曲》

13、伸玉指盆池内蘸绿波,刚绰起半撮,小梅香也歇和,分明掌上见嫦娥。——马致远《仙吕·赏花时》

14、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蒲道源《黄钟·人月圆》

15、自天飞下九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

16、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无名氏《商调·梧叶儿·嘲谎人》

1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徐再思《双调·蟾宫曲·春情》

18、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19、忆疏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怨他?吟鞭醉袅青骢马,莫吃秦楼酒、谢家茶,不思量执手临歧话。——白朴《仙吕·点绛唇》

20、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查德卿《仙吕·寄生草》

21、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盍西村《越调·小桃红》

22、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沙鸥笑人闲未得。——任昱《双调·清江引·钱塘怀古》

23、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王实甫《西厢记》

24、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25、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无名氏《正宫·塞鸿秋·山行警》

唐诗宋词元曲注释诗句

给大家介绍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注释,请阅读。

绝句·无题· 押平声十二文

柳下清风眼中尽,楼前细雨心里纷,

可怜明月三千梦,不及巫山一段云。

·

解释

(四句皆对仗,可惜,诗中不合人意,距先贤还差的远哪。)

·

绝句·望月思故人·押平声十一尤

东君夜渡小西楼,满院春风也似秋。

自古重逢都问月,而今月下一人愁。

·

解释

(东君有三种解释,此处为司春之神,可见《柳枝词》:“东君爱惜与先春,草泽无人处也新”)

·

绝句·重游西湖有感,特赋·押平声一东

你看西湖四月风,春光犹似那年同。

迎风柳叶参差绿,羞涩桃花次第红。

·

解释

(全诗都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低吟,起句的“你看”,只不过是在与回忆中的某个人说话。)

·

毕竟我喜欢词,所以,当然少不了上几首词给大家欣赏。

·

西江月 词林正韵

杨柳散枝飞絮,桃花落水流香。

人间六月好时光,四处悠哉闲逛

十里莲荷娇嫩,几分云雨清凉。

初晴湖畔写华章,收拾残春一场。

·

西江月 词林正韵

竹影三更明月,桃花几度春风。

银河水里挂帘栊,喜鹊桥头相送。

浅酒小斟无味,空楼长饮千盅。

此身唯以寄孤鸿,了却余生心痛。

·

卜算子·赠伊人 词林正韵

楼上独凭栏,空望楼前柳。

流水残花那得休?唯饮相思酒。

对镜理红妆,又恨红颜旧。

别后郎君不识愁,心似珠帘扣。

·

卜算子· 赠伊人·词林正韵

楼上月明清,楼下风初静。

一段琴音一断伤,寂寞离人影。

借酒可消愁,复醉明朝醒。

画尽鸳鸯不肯停,得了相思病。

·

虞美人·劝伊人·词林正韵

伊人莫唱钗头凤,都是柔肠痛。

垂扬金缕话团圆,还似情丝难理又当年!

桃花院里春犹笑,怎说红颜老?

悲欢离合古难全,且看西江明月彩琉天!

·

中吕宫调虞美人·慰伊人·词林正韵

深闺寂寞伊人苦,枕上寒宫路。

旧词新曲慰芳颜,泪如秋雨落窗前,我心怜。

人儿廋比枝条细,还念重逢地

郎君还是不回家,教人魂梦绕天涯,似飞花。

(这几首赠、劝、慰伊人之词,实为赠人之作)

·

另外,我也很喜爱元曲,在上几首元曲给大家欣赏,皆可入曲,只是可惜,这里不能演奏。

·

元曲·仙吕调·深闺怨·中原音韵。

嫣红谢罢话春迟,垂杨金缕谁知?小楼细雨复声声,桃花院里看我独自一人。

愁边剩有相思句,不共旧时相许,摇红烛影是迷茫,乌桥送别阑歌葬了彷徨。

·

元曲·越调·天净沙

人间四月春风,桃花十里开红,烟水几番朦胧,休言无梦,江南细雨曾逢?

·

元曲·大石调·初生月儿

西厢明月子时风,梦里朦胧两不同,醒来冷炬没残红。叹空空,在难逢,心儿里落叶梧桐。

浅谈元代戏曲对柳永的接受

元代大量的文人士子走向了民间,推动了元曲等市井文艺的发展。词无法逆转逐渐衰落的进程。元代对柳永的接受并不在他的词上,而是对柳永人生遭际的认同和对柳永形象的塑造上。元代的书会才人混迹市井的生活处境和柳永确有相同处,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也继踵柳永在歌妓词和一些自抒怀抱的词作中表现出的放浪形骸、狂放反叛的精神。元代书会才人对柳永的接受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市井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柳永虽生于习儒之家,但仕途的蹇塞使他长期混迹于市井间,写下了大量带着世俗情味的歌词。他虽怀揣用世之心,但浪漫直率的个性使他流露出愿摆脱名利羁役,沉醉世俗生活的叛逆精神。如他的《传花枝》: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口兵嗽,表里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满限、鬼使来追,待倩个、淹通着到。

人生命运的相似,使元代的失落士子在柳永身上找到的知音之感,他们也如柳永一样,大声地喊出了对自己才华的自负,和对追欢买笑的浪子生活的褒赞。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表现出的狷介个性便与柳永相同,对浪子生活的自豪感也与柳永《传花枝》有异曲同工之妙。

乔吉的(正宫绿幺编)《自述》同样写出自己批风抹月式的浪子生活:

不占龙头选,不传名宦传。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

“烟霞状元,江湖醉仙”颇有柳永《鹤冲天》“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意味。而“流连,批风抹月四十年”则是直言不讳地宣扬自己大半人生的市井生活。再如贯云石的《斗鹌鹑》:

柳七乐章集,把臂双歌真先味。幽欢美爱成佳配。效连理鹣鹣比翼。云窗共寝。闻子规,似繁华晓梦惊回。

则直接通过对柳永词和柳永倚红偎翠生活的肯定,陈福升评道:

“元代文人流连倡楼妓院,从声色之娱中获取精神上的慰藉,而且毫不避讳地把这种声色之乐表现在自己的曲中。这和柳永在词中表现自己流连温柔乡,醉生梦死的生活如出一辙。”

元代书会才人对柳永混迹市井的生活态度的体认,还表现在他们的戏曲作品中对柳永式的浪子才人形象的塑造。元代杂剧中叙写与柳永相关故事的作品据钟嗣成《录鬼簿》有关汉卿《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戴善夫《柳耆卿诗酒玩江楼》等。关汉卿的《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是完整保存下来的杂剧作品。

柳永在关汉卿的笔下成为了一个风流才子的形象,表现出了他对世俗情爱生活的肯定和对传统儒家观念的突破。柳永、谢天香亦成为了才子佳人的代名词,不断在元曲中出现,如《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我比谢天香名字真,(卜儿云)他可做得柳耆卿么?”、《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哎,你个谢天香肯把耆卿恋’。

此外,还可以从钟嗣成《录鬼簿》对各个书会才人的评语中看到他们对柳永式的放浪生活方式的继承。如评白朴:“拈花摘叶风诗性,得青楼、薄幸名。”评马致远:“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海方内皆美谈。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将书会才人拈花摘叶、批风抹月的生活方式表现了出来。

二、市民化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情趣。

柳永市民化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情趣也与元代的书会才人相同。一是他们都大胆地运用市井文学形式。词在宋代是市井中深受欢迎的新文学,文人们喜欢作词,却又看不起词。柳永则不然,他主动地接触这种文学体裁,而且还大量地运用市井新声,开拓慢词一体。元代的书会才人同样有着如柳永一般对新兴文艺的宽阔胸怀。他们元代市井的文艺形式——元曲的主要创作群体,像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这样的既有丰富人生阅历,又擅长诗词写作的书会才人加入到元曲和杂剧的创作中来,对元曲这种新兴的文艺形式的成熟和兴盛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袁行霈所说:“当他们掌握了戏剧特性,驾驭了世俗喜闻乐见的叙事体裁,便腕挟风雷,笔底生花,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为文坛揭开了新的一页。”二是他们都具有市井化的审美情趣。柳永之词多为歌妓市民写心,一方面有迎合市井民众口味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柳永自己的审美情趣受到市井细民的.审美情趣的影响。元代的书会才人同样热衷于市井文艺的创作,在他们的杂剧作品中,大多都代表了广大市民“真、善、美”的生活追求,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和抗争。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就说:“以宋词喻之,则汉卿似柳耆卿。”这句话就揭示了柳永和元代的书会才人在文学创作的方式和文艺观念上都走的是市井化的道路,因此诸多评论者指出柳词与曲相近,开曲之先声。

元代戏曲中的柳永,都不是历史上真实的柳永,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柳永形象。一方面杂糅了元代市民阶层和书会才人的价值观念,另外一方面也表现出了这个群体对柳永的认识和看法。本文认为元代叙事文学中的柳永形象,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宋代词话笔记中的记载,如《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中入话部分就取自罗烨《醉翁谈录》。另一方面,柳永的形象还来自于他的词作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和精神。柳永在词中表现出的价值取向实际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放浪形骸,摆脱名利羁役,追求个性自由的浪子才人精神;一方面又是希望被士大夫阶层容纳,积极用世的儒士精神。元代的书会才人根据自己和市井民众的生活状态、价值取向接受了作为浪子才人的柳永,而舍掉了有着积极用世的儒士精神的柳永。就这一点来说,元代书会才人和市井民众对柳永形象的塑造也是对柳永其人其词的一种接受,只是这种接受不是针对柳词发表评价的显性接受,而是对宋人笔记和柳词所传达出的柳永的精神个性、价值取向的体认。这是一种隐性的接受,而且也是元代柳永接受的主要特征。

浅析元代戏曲对柳永的接受

元代大量的文人士子走向了民间,推动了元曲等市井文艺的发展。词无法逆转逐渐衰落的进程。元代对柳永的接受并不在他的词上,而是对柳永人生遭际的认同和对柳永形象的塑造上。元代的书会才人混迹市井的生活处境和柳永确有相同处,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也继踵柳永在歌妓词和一些自抒怀抱的词作中表现出的放浪形骸、狂放反叛的精神。元代书会才人对柳永的接受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市井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柳永虽生于习儒之家,但仕途的蹇塞使他长期混迹于市井间,写下了大量带着世俗情味的歌词。他虽怀揣用世之心,但浪漫直率的个性使他流露出愿摆脱名利羁役,沉醉世俗生活的叛逆精神。如他的《传花枝》: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口兵嗽,表里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满限、鬼使来追,待倩个、淹通着到。

人生命运的相似,使元代的失落士子在柳永身上找到的知音之感,他们也如柳永一样,大声地喊出了对自己才华的自负,和对追欢买笑的浪子生活的褒赞。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表现出的狷介个性便与柳永相同,对浪子生活的自豪感也与柳永《传花枝》有异曲同工之妙。

乔吉的(正宫绿幺编)《自述》同样写出自己批风抹月式的浪子生活:

不占龙头选,不传名宦传。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

“烟霞状元,江湖醉仙”颇有柳永《鹤冲天》“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意味。而“流连,批风抹月四十年”则是直言不讳地宣扬自己大半人生的市井生活。再如贯云石的《斗鹌鹑》:

柳七乐章集,把臂双歌真先味。幽欢美爱成佳配。效连理鹣鹣比翼。云窗共寝。闻子规,似繁华晓梦惊回。

则直接通过对柳永词和柳永倚红偎翠生活的肯定,陈福升评道:

“元代文人流连倡楼妓院,从声色之娱中获取精神上的慰藉,而且毫不避讳地把这种声色之乐表现在自己的`曲中。这和柳永在词中表现自己流连温柔乡,醉生梦死的生活如出一辙。”

元代书会才人对柳永混迹市井的生活态度的体认,还表现在他们的戏曲作品中对柳永式的浪子才人形象的塑造。元代杂剧中叙写与柳永相关故事的作品据钟嗣成《录鬼簿》有关汉卿《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戴善夫《柳耆卿诗酒玩江楼》等。关汉卿的《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是完整保存下来的杂剧作品。

柳永在关汉卿的笔下成为了一个风流才子的形象,表现出了他对世俗情爱生活的肯定和对传统儒家观念的突破。柳永、谢天香亦成为了才子佳人的代名词,不断在元曲中出现,如《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我比谢天香名字真,(卜儿云)他可做得柳耆卿么?”、《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哎,你个谢天香肯把耆卿恋’。

此外,还可以从钟嗣成《录鬼簿》对各个书会才人的评语中看到他们对柳永式的放浪生活方式的继承。如评白朴:“拈花摘叶风诗性,得青楼、薄幸名。”评马致远:“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海方内皆美谈。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将书会才人拈花摘叶、批风抹月的生活方式表现了出来。

二、市民化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情趣。

柳永市民化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情趣也与元代的书会才人相同。一是他们都大胆地运用市井文学形式。词在宋代是市井中深受欢迎的新文学,文人们喜欢作词,却又看不起词。柳永则不然,他主动地接触这种文学体裁,而且还大量地运用市井新声,开拓慢词一体。元代的书会才人同样有着如柳永一般对新兴文艺的宽阔胸怀。他们元代市井的文艺形式——元曲的主要创作群体,像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这样的既有丰富人生阅历,又擅长诗词写作的书会才人加入到元曲和杂剧的创作中来,对元曲这种新兴的文艺形式的成熟和兴盛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袁行霈所说:“当他们掌握了戏剧特性,驾驭了世俗喜闻乐见的叙事体裁,便腕挟风雷,笔底生花,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为文坛揭开了新的一页。”二是他们都具有市井化的审美情趣。柳永之词多为歌妓市民写心,一方面有迎合市井民众口味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柳永自己的审美情趣受到市井细民的审美情趣的影响。元代的书会才人同样热衷于市井文艺的创作,在他们的杂剧作品中,大多都代表了广大市民“真、善、美”的生活追求,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和抗争。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就说:“以宋词喻之,则汉卿似柳耆卿。”这句话就揭示了柳永和元代的书会才人在文学创作的方式和文艺观念上都走的是市井化的道路,因此诸多评论者指出柳词与曲相近,开曲之先声。

元代戏曲中的柳永,都不是历史上真实的柳永,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柳永形象。一方面杂糅了元代市民阶层和书会才人的价值观念,另外一方面也表现出了这个群体对柳永的认识和看法。本文认为元代叙事文学中的柳永形象,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宋代词话笔记中的记载,如《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中入话部分就取自罗烨《醉翁谈录》。另一方面,柳永的形象还来自于他的词作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和精神。柳永在词中表现出的价值取向实际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放浪形骸,摆脱名利羁役,追求个性自由的浪子才人精神;一方面又是希望被士大夫阶层容纳,积极用世的儒士精神。元代的书会才人根据自己和市井民众的生活状态、价值取向接受了作为浪子才人的柳永,而舍掉了有着积极用世的儒士精神的柳永。就这一点来说,元代书会才人和市井民众对柳永形象的塑造也是对柳永其人其词的一种接受,只是这种接受不是针对柳词发表评价的显性接受,而是对宋人笔记和柳词所传达出的柳永的精神个性、价值取向的体认。这是一种隐性的接受,而且也是元代柳永接受的主要特征。

作者简介:戴永恒(1986-),男,汉族,贵州威宁人。硕士研究生,六盘水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唐洁(1986-),女,汉族,重庆万盛人。硕士研究生,贵州大学,研究方向:宋元明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