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读后感(精选12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匠人精神读后感(精选1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匠人精神读后感1
匠人精神,是一种执着,是对事情不放弃的一种思想上的深度,从而淬炼心性,唤醒每个人的一流精神。
大学时,我经室友推荐读了秋山利辉的《匠人精神》,书中主要讲述了如何培养具有特色的合格“匠人”,作者经过列举秋山木工的“匠人须知三十条”,阐述了其心目中一流人才培养的核心:即对一个人的品格重视远高于对其技术的要求。同时,经过讲述自我从进入木工行业,努力自我培养,直到成长为一名行业领袖的人生历程。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若想实现真正的自我,企业若想恢复凝聚力,重拾失落的“匠人精神”势在必行。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是我最喜欢的,如果抱着“我只做我薪水分内的事”这种心态的话,就不会学到知识,做不成一名合格的匠人。在每一天的学习工作中,我们要拿出全身心的精力,持续做着有意义的事,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坚持开朗的心境,帮忙身边的人。拿门岗工作来说,有的保安员穿着邋遢,帽子歪着带,衣服扣子不扣,举止散漫,遇到外来人员不询问、不登记直接放行,遇到问题不汇报,能躲就躲,不愿承担任何职责。而有的保安员穿戴整齐,严格要求自我的言行举止,做好职责内的每一件事。这就反映出,不一样的保安员在相同工作中的不一样态度。
第一种人,就是抱着“我只做我薪水分内的事”想法的人,他们已经不是合格的保安员了。抱着这样想法的人,也是不可能传承“匠人精神”的。我们仅有战胜自我,每一天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抱着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态度,不仅仅把自我分内的工作干完,还要干好。“认真只能把事做对,用心才能把事做好”,仅有这样,才能到达所谓的“匠人品格”,从而更好地传承“匠人精神”。
书中提到“守破离”这个词,它的原型来自于确立了传统戏剧“能乐”的世阿弥之教导,泛见于艺术、茶道、武道、体育等领域。
首先是“守”。从跟着师傅学习,“守”就开始了。要模仿作为工匠的心理建设,以及作为工匠必须具备的一切技能。在这个阶段,对于师傅所说的事情,要全部回答:“是,我明白了。”忠实、全力地吸收师傅所传授的知识。
其次是“破”。所谓“破”,指的是将师傅传授的基本形式,努力下功夫变成自身本领的阶段。经过一边摸索、一边创新,在师傅的形式中加入自我的想法。此时,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自我擅加修改也是行不通的。
后是“离”。所谓“离”,指的是开创自我新境界的阶段,也就是从师傅那里独立出来。在“秋山木工”,工匠从第9年开始独立,迈向崭新的道路。
工作本就是一种修行,修行是指修正内心,改变行为。将毕生的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每个行业想要做好,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首先你必须热爱自我的工作,没有怨言。并且你必须穷尽一切的时间磨练技能,这也是让你的团队敬重你的关键。作为一名保安员,要时时刻刻把安全放在首位,努力钻研业务,认同团队,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原则,结合实际情景进取开展“抓预防、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的保卫工作。
正如秋山先生所说,所谓“执着”,就是对事情“不放弃”,“不放弃”也是一种“思想的深度”。为自我、为他人、为社会工作,生命将会熠熠生辉。对于安保工作来说,我认为“执着”,就是坚持不懈地抓安全工作,克服麻痹思想,}肖除侥幸心理,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安全隐患并把它排除,对安全隐患实行“零容忍”,对隐患整改情景进行“回头看”,做到发现问题、紧盯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安保水平。紧绷安全弦,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才能到达必须的思想深度,才能进取主动的为群众服好务,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匠人精神》这本书,不仅仅教会了我怎样做事,更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去做—个富有活力、有职责感的保安员。《匠人精神》通篇没有讲怎样运用哪些工具,也没有讲做家具的具体细节,只是讲在进入工作之前要做的一些准备工作,这些工作要做到实处。做一名保安员也是如此,首先做好工作前的准备工作,把安保工作做到实处,不断地严格要求自我,做到把保安工作真正融入到血液中,把专注、活力、感恩这些心理能量投入到工作中。
做一个匠人比较容易,只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技术就行;但拥有一颗匠心,却要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磨练,将自我的这种匠人精神内化到工作中,投射到事务上。仅有这样,我们才能传承真正的“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读后感2
奥斯特洛夫斯基有本书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今天要问匠人精神是如何炼成的?我想没有比《匠人精神》这本书更好的诠释。
今天的我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看完这本书后,如果要重新理解初心、学习初心、践行初心,那对于我们教师老说,初心是什么呢?我想,从选择师范的那天起,就意味着选择了这个行业,就注定了是一场曲折坎坷、充满挑战但又弥足珍贵的远行。这次旅行锤炼的将是人的耐性和意志,正所谓千锤百炼方成金。当你持之以恒的时候,内心的职业信仰也便开始觉醒。这时候,便会生出一股力量,它能在疲惫和厌倦的时候提醒你、激励你,帮助你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专注和专一。只要你一直专注和专一地工作下去,你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有所作为。初心是一种坚守与专注,是持续长久用功于一处而不改初衷、历久而弥坚的情怀,是对专注的事业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的德行。
初心能化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便能代代传于后世。历史的发展总是波浪式曲折式的向前发展,但这种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匠人精神,离不开长久的坚守和一次次的创新与突破。当我们真正了解到匠人精神如此重要的内涵,并有所启发、有所行动,便真正能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了。
匠人精神读后感3
《匠人精神》这本书是秋山利辉先生通过列举“秋山木工”的“匠人须知三十条”来阐释如何培养具有日本特色的合格匠人,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木工,对于各行各业都适用。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本书,这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会催人奋进助人成长。
“匠人须知30条”浓缩了礼仪、感谢、尊敬、关怀、谦虚……这些都是做人最重要的事和教育的基本。
我们做人做事要“严,实,勤”。
一是严,秋山先生对学徒制定了独特的“匠人研修制度”,凡是希望成为家具工匠的人,要进秋山学校需完成整整一年的学徒见习课程,接下去是开始四年的基本训练,工作规划,匠人须知的学习。之后要用三年学带徒弟,传承,合计八年时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
二是实,做人做事都要实,一个不愿意从头老老实实地蹲好每一个马步,不懂得从平地起高楼,聚沙成塔道理的人是很难成功的。真正的成功,是从最不起眼,最基本开始反复练习,才能打好最坚实的基底能力。
三是勤,只有勤奋,用心,持之以恒的去做事,终会取得好的结果。秋山先生从自己成功经历来证明勤能补拙的道理。秋山先生自认为不是个聪明伶俐的人,学生时期总是成绩倒数第一,但在十六岁时有机会进入大阪木工厂上班,尊敬师傅的一切,对师傅说的话言听计从,一点一点的学习技术,创办“秋山木业”,最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每个人都拥有成为一流人才的潜质,但如果没有人反复指点和指引,成才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在这个过程中,师傅无疑是那个最好的引路人,秋山利辉告诫年轻人,要想成为一流的匠人,必须放下自己的自尊心,全盘接受师傅们所授予的知识,不然无法获得成长,同时还需要提升自己的心性,学会感恩。
生活中我们要与父母通,每个人就像一个棵生命树,父母及祖是根,孝亲敬祖,就是我们的心,与父母紧密相连。工作中与师父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跟师傅不仅学做事学手艺,更在学做人。与同事通,集体生活,共同工作,彼此学习,互相帮助。与客户通,不要把顾客当别人,一定要把顾客当自己人,为人着想,乐于助人,为他尽责。还要与工具通,要热爱,感恩,我们的工具(虎符铜砭),随时保养工具,甚至恭敬工具。
其实工作就是一种修行,在修炼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披荆斩棘,要耐得住寂寞,我们要拿出自己101%的气力,持续做有意的事,为此,我们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要吸取《匠人精神》的精髓,要静心,安心,专心,脚踏实地,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感谢唐老师推荐的这本书,不仅使我学到了工作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使我终身受益,感恩遇见!
匠人精神读后感4
关于匠心,近期读了一本书,叫做《匠人精神》。
秋山先生“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孝顺父母,还生孝顺儿”,都是在讲德政和德行的教育。
其实中国五千年精神传承的主要核心即是“孝道,师道”。《弟子规》更是开宗明义: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秋山先生四十余年的探索,把做人的基本功,根据“老僧常谈”,总结出了“匠人须知30条”。
难能可贵之处,“秋山木工”要求在八年苦行僧式的学徒生涯中,每人能够每天背诵三至五遍“匠人须知30条”,八年累计一万遍左右。同时在相对封闭的集体生活、工作的环境中,时刻对照自己如何把“匠人须知30条”去落实和践行。学徒每天晚上都会静下心来,如实反省今日所作所为,并尽心尽力用日志形式向师长、父母“汇报”。每两周会把写(或画)满日志的素描本寄给父母,通常父母在阅读后会感动得泪流满面,并在日志上留下感动或祝福、鼓励的话语,然后再寄回“秋山木工”。每日的朝会上,学徒当众读出父母的寄语时,往往也感激涕零。自愿努力和奋发向上的动力,由衷升起。
秋山先生讲:我们培养的是一流人才,而一流人才首重人品,其次才是专业技能。我的时间和精力95%花在教育人品,5%花在教育木工技能。其结果是每年“秋山木工”的学徒都能在日本木工大赛上名列前茅。如此八年,不断磨砺心性,既圆融了亲情,又在“德”、“技”双修的道路上,增添了无穷而自然的动力。
匠人是从日常生活中修行而来的。
修行就是修正内心,去掉浮躁。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修行的过程。所以应该把日常生活都看作修行。
名、利、权这三样东西,让现在很多人浮躁,是人不能静心的根本原因,也是工作总难以认真完成的原因。有些人,他们不会被名声、利益、权势等蒙蔽,有了这三者,他们能坦然对待;没有,他们也依然能做好自己。有或者是没有,他们都不会觉得生活有什么不同。这样的人是智者。
正如玉衡人“白天干活,晚上读书”。不被功名利禄所动摇,一朝一夕只为做好当下的事情,只愿手中的虎符铜砭能为更多的人解决或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让千家万户受益于李氏砭法!
感恩李道政师爷,感恩李氏砭法,感谢静静老师的言传身教,我们将继续:“白天干活、晚上读书”,精进提升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疗法,愿千家万户受益于李氏砭法,造福于民。
匠人精神读后感5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使人进步,读书使人聪慧。在离开大学后,我已经好久没有这么认真和完整的读完过一本书,这次有幸获得月度三安之星,并获得了《匠人精神》的读书机会。
匠人精神,这是一种执着,潜心学习,扎实肯干的精神,是一种追寻精益求精的过程,这种精神不仅对个人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对个人的工作起到指引作用。匠人须知的30条,从性格塑造、工作方法到职场法则,每一条都可谓是金玉良言:学会打招呼;学会联络、报告、协商;做一个开朗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要有时间观念……这些通俗易懂的话语简单明了,却又充满了人生智慧。
匠人精神以木工为例但又不仅仅限于木工,这样的智慧在各行各业都是适用的。联系到我们自己的工作,我的部门总经办口号为:总办总办,服务无限;精益求精,服务前移。从口号到实际行动,我们总办每个模块都在致力于改善,从衣食住行用到服务、安全等,每一处都体现了我们潜心专研,不断挖掘改善点,只为更好的服务。
作为总经办的一员,我们更应当要具有集体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精神和身体上打好扎实的基础,不断挥洒汗水、锻炼自己的能力,努力让自己成为总办一流的人才,为三安提供一流的服务。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为社会、为他人工作,生命将会熠熠生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职责,生命在于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匠人精神读后感6
读《匠人精神》被作者秋山利辉的工匠精神所打动,这就是日本人能够在1945年被原子弹炸毁后,利用短短的几十年内时间迅速又称为世界前三的经济大国的原因吧。
忘记以前是从明白的一个对日本最正面的评价是:“日本是一个开放的国家,能够快速的.理解世界上别的国家的长处,并且快速跟本国的实体进行结合的国家,快速试错,并从过程中保留最原始的东西,加以宣扬。”
这就像中国的茶道,汉服一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以前的人,穷人就和粗茶,富人才会品茶,也就让饮茶成为了很多富人结交的工具。反观日本,从中国学习到神奇的树叶能够用来品后,传回日本,最终发明了茶道,把品茶创造成一种职业。(不是说中国人不行,是中国人有必须的局限性。)这就是泱泱五千年的大国最终会被日本侵略的原因之一,中国人过于封闭,即便是懂一些东西,可是习惯性的揣着,怕别人把自我的技术学走,而日本人呢,是把一个精神告诉更多的人,培养习惯。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吧。强调记忆,定制标签。
而本书的秋山利辉先生虽然只是一个“木匠”可是他自我却没有把自我当成一个简单的木匠工人,而是要把这个技术发扬出来,告诉大家木匠应当有怎样的精神,要怎样做。要想被人尊敬,必先自重;而自重的来源则是很多方面:技艺的精湛,做事的专注度,为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最主要的服务精神。我的爷爷也是一位木匠,他的技术远近闻名,能够说是当地最早从事木匠的工人之一,并且技艺精湛,只要是他手里出来的家具,必须能用很多年都不会坏。靠爷爷自我的努力从一名小小的木匠成为了之后了大工头,小的时候家里常常好多人。(开会分工或者发工资)
爷爷是最早一批做装修的人,在加上爷爷为人善良、诚实,从不坑蒙客户,也不欺骗工友,所以他的客户从不间断,最高峰的时候同期开11个工地,5、60的工人,随便走走基本上都是爷爷的徒弟,都被爷爷带过。秋山先生的徒弟工人一向也就是几十人,还没有爷爷手下的人多,可是秋山先生却成为了让人敬佩的手艺人。秋山先生用自我的做人做事身先士卒的行为去影响传递给更多人,让一些不懂木匠的人尊重木匠,让懂木匠的人更加尊重自我的技术也尊重自我的客户,并精神传承下去。这应当就是爷爷最终的影响力减弱的原因吧,虽然懂行的依然尊重他,可是也只是当时他手下带的那些人懂,而之后越多的人从事装修木匠这个工种,在求快速完成的时候忘记了当初强调的技艺达标。
匠人精神读后感7
《工匠精神》这本书,说真的,不是我会主动寻阅的类型。迫于无奈,我翻阅了:粗看;可是很多故事链接,却吸引我细看这本书。其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用智慧驾驭自我的情绪,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敬业会让自我变得出类拔萃,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本职工作,每一天不停的重复的工作说真的每个人都会厌烦,觉得工作没有一点挑战性,都是会累的,都会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这工作不归我管……从而我们会慢慢变得马虎、懒散等等,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状况屡屡发生。可是发生之后,更多的手尾等着你来跟……
作为一个海大工作三年的我,首先上述状况我亲身体会过:认为这可是就是一份工作,无论我是否认真对待,只要不出问题就好,我一样拿相应的薪水,领导一样不明白。
可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这种心态令自我情绪严重压抑,真的觉得自我很老很老了……透过这本书己受益匪浅,真的理解了许多,找到了自我工作的定位:做一个善良坦诚的人,因为仅有用感恩的心去对待人和事,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明白了即使不能带动气氛,但至少不做气氛的破坏者,有效沟通,永远持续初学者的心态,才能持续自我心态年轻,情绪愉悦;把化验结果和化验室管理做好了,才是对自我和别人负责,敬业会让自我变得出类拔萃。仅有找准了自我的工作定位,才能引导自我向价值型员工进化,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匠人精神读后感8
在国内,提到“工匠精神”,常混互联网的人定会想到罗永浩,且不论这是老罗的真实情怀表达或是营销策略,就工匠精神而言,确实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一种态度和信念。也很多人说老罗玷污了“工匠精神”,搞得其实是公关营销。我个人一直很景仰罗永浩,无论是当年的牛博网、后来的老罗英语、如今的锤子手机,老罗都是跟着自己的声音走,而且专注、专注、再专注,有了今天的成就。并且,当年正是有了乔布斯偏执狂般的挑剔,才成就了今天的苹果。
也有人说,工匠精神不适合当今的快节奏社会,现代社会应该有的是“商业精神”、“互联网思维”。但事实上是,快节奏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仍然需要对极致产品的追求,工匠精神更显宝贵。因为,什么叫“工匠精神”?其核心不是“制作”什么,而是一种心态,一直把东西做到极致的心态。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20万年薪招处女座体验师”的广告,想起了精益求精不断改需求折磨程序猿的产品经理,想起了一天工作14个小时不分昼夜可怜的前端后端工程师,还有做着枯燥乏味的工作却又不厌其烦力求完美的测试工程师。
我突然明白了,没有丝能够逆袭,对一夜暴富和骤然成功的巨大渴望,已经让我们迷失了心性。我们只看得见洋房豪车、专栏采访,却看不见他们的梦想、积累、心态,看不见他们的意志、气度、热情,以及坚持。这本《工匠精神》是一本集大成者书,讲述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华盛顿、麦克唐纳、卡门、爱迪生、梅尔沃德、格里菲斯、勃兰登堡等杰出的工程师、科学家、创业家。由于出生年代等因素,他们的背景、经历和成就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伟大的创举并名垂青史。
我记得小学还是初中第一次知道富兰克林,看到“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同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的描述觉得简直胡编乱造,长大后读了他的自传才知道原来每一个都是真的,而且单独把每一个职业挑出来他的成就都够普通人赖以生存一辈子了。其实在华盛顿那个年代,很多杰出的政治人物都是工匠,为什么?答案在哪里?答案其实就在第一章的第一页——“他们都是博学、充满好奇心的人,生活在一个并不便利的时代,电灯和能够打发大量时间的电视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试问,在这个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网络,跟别说电脑电视的年代里,又有多少人能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心中想?
我想起一位朋友,毕业于中国两所大学本硕核物理专业,毕业后也在保密单位从事相关工作,每一周会打开微信看一次消息,然后回复,平时从来不会打开。(说实话,当时让我这个时不时刷朋友圈的人、连着wifi上微博的人羞愧无比。)他不打鸡血、不喝鸡汤,也不是geek小说里幻想出来书呆子,相反,他开朗健谈,老婆漂亮。他与我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不会被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所干扰,一心一意钻研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工作。如果现在要我为“工匠精神”颁奖,我定会颁给他。因为在这个人心浮躁的年代,坚持认真做一件事情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我想,这就是《工匠精神》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吧。
匠人精神读后感9
本书是适应时代的一本书,当下,“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中国的年轻人有着无比高昂的创业热情。创业者是一个管理者,但这本书里所讲的匠人,并不是现代公司制度下的管理者,而是一个技术员工。现在貌似越来越多的人拿到了本科毕业文凭,毕业后都去从事脑力劳动,去做白领了。反而做为技术工人的蓝领现在有很大的缺口,工资也高,我其实很想有一技之长。也想去学木匠,还想去开火车,或者去做一个工程师,但我最后的路还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走进了一家公司,一点一点的磨练自己。
书中写的虽然是秋山木工工坊的带学徒的方法,但是里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也是值得所有想有一番成就的人学习的。每一件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值得用很多年去强调。比如和人打招呼、比如吃饭、比如和人说话该怎么回答,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可恰恰是这些习以为常的事情确实最应该注意的。
以前读过胡雪岩,知道了他也是从一个小学徒干起,学徒期间要为师父师娘倒夜壶,要没有怨言的去做好师父交代给他的每一件事。其实这样的带徒方法不止是秋山木工有,中国也有。只不过这些传统的行业在逐渐被机器大工业生产取代了,一个匠人在自己的专业技能上投入的时间、感情、精力在逐渐减少。很大一部分需要由手和心共同完成的事情逐步被机器取代了。现在到博物馆看一些展品也会经常感叹,独具匠心、能工巧匠、匠心独运等,可是机器生产出来的东西我们充其量也就感叹一下:窝草,这技术这么牛逼,等这技术普及了以后再也没人提起这牛逼的技术了。
其实对一项工作、对一个人、对待自己,是需要投入时间的,要坚信大器晚成这一信念。做事之前要学会做人,学会投入热情,学会担起责任,学会为自己的成果自豪、负责。
《匠人精神》这本书,不仅仅教会了我怎样做事,更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去做一个富有激情、负有责任的人。《匠人精神》通篇没有讲怎样运用那些工具,也没讲做家具的具体细节,只是讲在进入作业场、进入工作前要做的一些心理上和心情上以及思想上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要做到实处,做到融入血液中还真需要投入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不断的督促自己、要求自己。
虽然投入到了现代化的公司从事工作,但是这种传统的塑造人才的方法值得现代人去学习,去实践。那么从现在开始,用心和身边的人打好一个招呼吧。
匠人精神读后感10
听了樊登的《匠人精神》,又从网上下载了《匠人精神》,泛泛学习了一遍,感触非浅。秋山利辉是身体力行的一位日本企业家,他是秋山木工的创办人,秋山木工专业手作家具,不借助于现代机械,订制的家具供应给日本皇室,国会,知名大饭店等,要求自己制作的家具可以使用百年甚至200年以上。他不仅仅自己是一名杰出的工匠,还在40年间培育了50名杰出工匠,他们活跃在日本以及世界各地。秋山利辉先生创建了培养“超级明星”的师徒制度,一年预科,四年学做徒,三年学带徒,八年后自立,离开秋山木工开创新事业,新境界,践行“守破离”人生准则。在这个培育制度下,秋山利辉先生认为一流的匠人技艺只占到40%,60%都是在磨砺心性,人才品格的培养。为此他创立了一套世界瞩目的一流人才的育成法则--匠人须知30条。
秋山先生写到:我相信“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所以在每天的学习中,不仅磨砺学生们的技术,更注重锤炼他们的人品。如果人品达不到一流,无论掌握了多么高超的技术,在“秋山木工”也不承认他是真正的匠人。
秋山先生认为:要做一个“通人”,首先是和父母通,孝顺父母,让父母喜悦。再次是与师父通,严师出高徒,全盘接受师父的传承,“守”的境界;再次与同事通,木工是集体协作作业,良好的沟通协作;再次是与邻里通,营造舒适整洁的生活;再次是与客户通,让客户感动,做得超出客户预想;再次是与工具通,工具朝夕相伴,一生一世,犹如长在身上的器官;再次是与所制作的家具通,把家具当做自己的孩子,神情专注,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将心中的样式制作出来;再次是与徒弟通,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秋山先生订立的30条育人法则,并没有特别险峻离奇之处,更没有通篇大道理,都是可以马上实行的做人道路。可以说是普世价值,之所以不仅仅在本行业内流传,而在全世界各行各业共享,在于共通性,适合所有希望打磨自己和公司效率的职业人。
秋山先生认为,一流匠人的成长之路需要完成“守破离”三步过程。跟着师傅修业是“守”的开始,模仿作为工匠的心理建设,以及学习生活态度、基本训练、程序、心得、技术等做为工匠必须具备的一切。忠实全力吸收师傅所传授的知识。守正方能出奇,否则就是邪。“破”就是将师傅传授的基本形式努力变成自身本领的阶段,一边摸索一边犯错,在师傅的形式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自己擅加修改是行不通的。不破不立。“离”就是开创自己新境界,从师傅那里独立出来。秋山木工,第九年开始独立,迈向崭新的道路。
纵观整本书,其实非常好读,也往往是非常好读就容易读过忘了。尤其是这些道理,感觉老生常谈,每条都知道,而且还都做过,可是难能可贵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来这样做,不要有分别心,杂念地去值守。日本文化里本身就有谦卑客气,不给别人找麻烦的理念,可是在这30条里依然再次强调,比如打招呼,时间观念,好相处,责任心,打扫整理,明白自身立场,注重仪容,等等,按照秋山先生的理解是现在年轻人容易懈怠,所以要反复提醒。这30条是每天早上都要大声朗读的,也透视出秋山木工的企业文化是兼容并续的,做为一流工匠必须先做到这些,这也是和同行以及各行各业客户打交道的方法。虽然在这30条里没有提到怎么和其他家具品牌横向联络交流等行业问题,但是从这30条行为规范可以看出,将来学徒出师后一定也会有良好的沟通条件和各行各业来往,绝不会闭门造车,唯我独尊,陷入我执的烦恼。
同时,我也注意到这30条原则也反映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把事情做简单的能力,开始就把事情朝简单的、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方向去引导,得道者多助,这样可以让自己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在认真做事的方法上,一种是秋山木工这样,在做中不断磨砺心性,逐渐变为好好做事,和社会融合,包容一切,品行一流的匠人;还有一种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般的专研,后面这种很容易陷入我执的窠臼,恃才傲物,觉得自己不被大多数人理解是他们的愚蠢,人生道路越走越窄,大道多歧,做拥有一颗玲珑心的匠人还是匠气十足的匠人就由自己选择了。
同时,秋山先生反复强调60%是品行,40%是技能,没有一流的品行是不会产生一流的匠人的,秋山先生20多岁创建秋山木工,现在70多岁了,依然和40年前一样工作,甚至更忙,教出一流工匠这是一件多么费心的事情。依照我们国人的做事方式,必然早早就有资本家去忽悠他做木工界的黄埔军校,学生怎么只能有数十名,应该海选,二三千名学员是正常的,然后海选出一流工匠,做成超级IP,原则是超级IP生产超级IP,不浪费每一个IP资源。于是秋山利辉先生会经常出没于各大网络媒体,报刊杂志,企业内部宣讲会,介绍心得等,慢慢把自己变成超级IP之父。然后做品牌,原品牌比较高贵,就做个副品牌,打轻奢路线,交由学员完成。你看,多完美。学员以学校为骄傲,锻炼了技艺赚了钱。于是学员管理走韩都衣舍或者海尔的小组制管理路线,人人都是自己的CEO,在平台上自主创业,自主接单。公司负责运营,协作,宣传,物流。
哇!多完美,年产值上百亿的家具公司呼之欲出。可是为什么秋山利辉先生不这么做呢?在秋山先生的心中,是精工细作,以他的要求再增加十个学员都不可能。这个和中国国内的企业家的想法大相径庭。如果秋山先生真这么做了,你还相信他的匠人精神吗?你会认为他的匠人精神就是一种门面装点,摆设,这是百年企业基石坍塌的前兆,既然选择做一流匠人,就没有办法去商业化流水线作业,因为很难保证一流匠人技艺和品行不被商业行为去冲刷殆尽,最终只剩下一层壳来勉强维系。
秋山先生时时刻刻高要求学徒,目的是把他们培养成高贵的人,唯有高贵人格才能看到更多潜在的高级需求,自我钻研设计出符合家庭气质,深层内敛,实用好用,融为一体的好家具,甚至可以传承百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我们国家现在虽然提倡工匠精神,但是还仅仅停留在口号阶段,或者机械地认为死磕甚至闭门造车阶段,中央电视台的《大国工匠》更多的是讲一个人的技术能力之高,而缺乏一种精神层面的归纳,工匠精神是一种兼容并续,内外圆融,品行胜与技艺的行为,因为技艺总是会被超越、淘汰,唯有品行指导下的技艺才会长盛不衰,日新月异。在我们国内如果说迎合某些商业行为的工匠精神是种广告宣传,那么在很多功在千秋的行业更应该迫在眉睫地真正需要工匠精神,并且越早践行越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中国的经济建设的真正起步,是上世纪80年代,距今也才只有30多年,而且,这30多年里,我们急于发展经济,追回失去的几十年,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过于急功近利。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法潜沉下心来,考虑“匠人精神”和“职人文化”这些事,即便我们能组装制造出全球第一流的手机iPhone,即便我们能造出可以上天的神七、神八。
精神和文化这类事情,固然与制造技艺是相关的,但反过来说,也是无关的。说有关,是指唯有能造出一流产品的人,才能发掘出蕴含其精髓的精神和文化来,造不出一流产品的人,是没有能力发掘其深层次的精神和文化的。但能造出一流的产品,只是就技艺而言,并不代表其在精神境界上也达到了相应的层次。
说到这个,我就不得不说说我一直非常喜欢的吴清源先生。吴清源先生在围棋上的造诣,早已为大家所知,他年轻时在日本创造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十番棋”时代,被授予“昭和棋圣”,虽然影响力一时无两,但也仅是就他的棋艺而言的。但晚年,他真正超越国界的,是他提出的21世纪“六合之棋”,他认为围棋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生命的哲学。对弈的最终目的,是从中领略圆满调和的“道”,追求棋艺和人生的共同完美。因为他的这种淡泊名利、纯粹求道的围棋精神,使他远远超越了一个争胜负的棋士,而体现出一种极其充盈丰沛的人格。而这种精神使吴清源虽然远离赛场多年,却培养出了中日韩很多的围棋九段弟子,他的围棋思想更是长期指导着现代围棋,并将可能更长久地影响世界棋坛的未来发展。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其实不能仅仅只是追求造产品,谋求财富和利润,也应该在做好产品、追求财富的同时,发掘和培养那些能超越于功劳、地位、金钱、非议、毁誉之外,只专心于工作的本分,能指导和培养我们的新时代的员工有自己的精神,自己的文化。
日本的职业机构会专门调查13岁以下少年儿童的职业梦想,这些儿童心目中的理想职业往往具有指标性质,其统计显示,历年最为儿童憧憬的职业是“蛋糕师”,领先于专业运动员、医师和公务员,这放在中国简直无法想象。
日本另外一项我们没有的东西,就是他们的国家和人民对匠人和职人很“敬”。比如,他们会对那些技艺超群的匠人,或者某个领域和行业掌握着最高技术,技艺臻于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职人,杰出的代表人物,尊称为“神”,会给予非常高的礼遇将,国家也会将之认定为“人间国宝”,认为是国家的文化财富,会对他们给予特别的资助。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日本,一个小店铺或小作坊的老板会被成为“寿司之神”、“拉面之神”的缘故。
所以,我们说敬业,不能只是仅仅只是停留在从业者对业的“敬”上,用人的单位,乃至国家,整个体制,都应该“敬”这个业,只有大家都“敬”,这个业才能真正“敬”得起来。少年儿童见到大人与社会对某个业“敬”,才会心向往之;从业者除了自己“敬”,觉得周围的人,上司、单位、社会、国家也敬,才能在心理上和情感上得到认同和满足,也才可以一辈子“敬”得下去。
现在,中国经过了三十多年蓬勃的发展,慢慢也从粗放式成长,渐渐变成了精细化成长,无论是行业、产业,还是国家,都需要我们变得更专、更精,做得更细、更深。在新的竞争格局下,仅仅通过物美价廉争抢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是全球的第二大国,我们有很多关键的领域需要自己掌握核心,因此,也该是我们开始着手塑造我们的“匠人精神”“职人文化”的时候了。
匠人精神读后感11
原先就在网上看到介绍《匠人精神》这本书,想到日本传承百年的企业与中国进行对比,以及对日本产品的质量认可,日本公司在很多方面可以做到世界领先,在国家目前提倡工匠精神,反思公司发展中需要什么样的精神,需要什么样的公司文化。本次公司组织学习《匠人精神》读了几遍后感受颇深。秋山先生的这本书所体现的匠人精神、以及秋山先生本人历经四十几年为日本培养输送一流匠人的这种意志和民族情怀,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所谓“匠人精神”,其核心是: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匠人精神”在企业上与下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在的动力。
秋山先生作为制作传统家具木匠,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同的精神激励,看过《匠人精神》这本书就会体会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
如何做事:什么可以定位为会好好做事?为社会,为他人工作,带着关心他人去工作,带着关心他人去处理人际关系,让工作在爱中,让爱在工作。这是我们应该靠拢的方向。减少自己偏见的心,利己的心,不公的心。增强自己利他,助他,成他之心。心怀感恩,以博爱之心心怀感恩,以博爱之心力量深入工作,深入人心。想他人之所需,念他人之恩惠,满怀爱心,时时督促自己达成。事事力求完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终能修成正果。坚持不急功近利,不傲倨一时的成绩,真正沉下心来历练,挥洒汗水,处处严要求,时时高标准,把握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丝缺陷,探究每一个模棱两可,追求的是一生的造就,那么“好好做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真正的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不断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这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你的工作,都要用心去做好,这是一种工作态度,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的人碌碌无为,而有的人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最根本的原因只是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处理方法不同。有人经常会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越是抱怨,人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状况屡屡发生。而有的人将企业的事情当作企业给自己的发展的平台来做,不满足于普通的工作,努力做得最好、做到完美,为客户着想,满足客户需求,不可避免的做到成功。
作为普通的测试部一员,认真执行每一步检测流程,工作不抱怨,工作中勇于承担做。联想到企业文化与价值理念,企业不断追求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在任何艰难时期与困难境遇中坚持不懈,寻求突破,正是这种“匠人精神”的诠释与体现;企业员工对工作抱有满腔热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奉献自己,服务他人,也是“匠人精神”的解读。
匠人精神读后感12
强烈推荐的一本书,我抱着激动沸腾的心情2天读完。(内容精悍2小时即可读完)我决定分享给我所有的伙伴们,父母孩子朋友,每个人都可以吸取精华,此书可以将平凡人心性养成一流人才,普通人到通达之人版本,句句直击人心,实用明了,帮助你教育子女,孝敬父母,传承家风,企业永续经营,大到治国,对社会和谐健康起到积极推动力量!从来没有看到如此细腻简洁明快的书写了做人,做事历久弥新、亘古不变、颠扑不破的大意义,感恩友人关山大哥赠书,如获至宝,重获新生。
回顾最大的收获是:
1、自己要成为一个出现就不会让周围人产生一丝焦虑的人。
2、说话要能够感动到别人,时刻为对方着想。
3、做事还要超额101%的态度,完成让对方满意的结果,时刻不忘致谢客户,伙伴,导师。
4、生活、工作中的历练,一定要养成与师长,父母写信汇报总结的习惯,以此反观自己,以此牵动家族一起进步,感谢师长教导。
最震撼的一句话:心和厕所都是每天使用最多的,一定要及时清扫,清理污垢的时候就是磨砺心性的过程。
最大的见识:日本企业千年的有9家,500年企业的有39家,200年企业的有3416家,百年企业50000余家。
最深刻受用的一段:
趁批评的人有能量,被批评,因为批评的人比被批评的人拥有10倍的勇气,趁20岁之前越多接受批评。因品质高的问题被批评,被人格魅力高的人批评,绝不因为同一件事被骂,别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理你。
只要不放弃,专心致志做事,即使被批评也能感谢的话,实力也会增强。
人生全部是自己的时间,工作就是生活!感恩有缘人阅读一起进步,培养一流心性,成为一流匠人。
《匠人精神》读后感
《匠人精神》这本书是秋山利辉先生通过列举“秋山木工”的“匠人须知三十条”来阐释如何培养具有日本特色的合格“匠人”。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木工,对于各行各业都适用。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匠人精神》读后感,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匠人精神读后感1
在国内,提到“工匠精神”,常混互联网的人定会想到罗永浩,且不论这是老罗的真实情怀表达或是营销策略,就工匠精神而言,确实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一种态度和信念。也很多人说老罗玷污了“工匠精神”,搞得其实是公关营销。我个人一直很景仰罗永浩,无论是当年的牛博网、后来的老罗英语、如今的锤子手机,老罗都是跟着自己的声音走,而且专注、专注、再专注,有了今天的成就。并且,当年正是有了乔布斯偏执狂般的挑剔,才成就了今天的苹果。
也有人说,工匠精神不适合当今的快节奏社会,现代社会应该有的是“商业精神”、“互联网思维”。但事实上是,快节奏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仍然需要对极致产品的追求,工匠精神更显宝贵。因为,什么叫“工匠精神”?其核心不是“制作”什么,而是一种心态,一直把东西做到极致的心态。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20万年薪招处女座体验师”的广告,想起了精益求精不断改需求折磨程序猿的产品经理,想起了一天工作14个小时不分昼夜可怜的前端后端工程师,还有做着枯燥乏味的工作却又不厌其烦力求完美的测试工程师。
我突然明白了,没有丝能够逆袭,对一夜暴富和骤然成功的巨大渴望,已经让我们迷失了心性。我们只看得见洋房豪车、专栏采访,却看不见他们的梦想、积累、心态,看不见他们的意志、气度、热情,以及坚持。这本《工匠精神》是一本集大成者书,讲述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华盛顿、麦克唐纳、卡门、爱迪生、梅尔沃德、格里菲斯、勃兰登堡等杰出的工程师、科学家、创业家。由于出生年代等因素,他们的背景、经历和成就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伟大的创举并名垂青史。我记得小学还是初中第一次知道富兰克林,看到“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同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的描述觉得简直胡编乱造,长大后读了他的自传才知道原来每一个都是真的,而且单独把每一个职业挑出来他的成就都够普通人赖以生存一辈子了。其实在华盛顿那个年代,很多杰出的政治人物都是工匠,为什么?答案在哪里?答案其实就在第一章的第一页——“他们都是博学、充满好奇心的人,生活在一个并不便利的时代,电灯和能够打发大量时间的电视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试问,在这个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网络,跟别说电脑电视的年代里,又有多少人能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心中想?
我想起一位朋友,毕业于中国两所大学本硕核物理专业,毕业后也在保密单位从事相关工作,每一周会打开微信看一次消息,然后回复,平时从来不会打开。(说实话,当时让我这个时不时刷朋友圈的人、连着wifi上微博的人羞愧无比。)他不打鸡血、不喝鸡汤,也不是geek小说里幻想出来书呆子,相反,他开朗健谈,老婆漂亮。他与我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不会被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所干扰,一心一意钻研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工作。如果现在要我为“工匠精神”颁奖,我定会颁给他。因为在这个人心浮躁的年代,坚持认真做一件事情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我想,这就是《工匠精神》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吧。
匠人精神读后感2
当我翻开那一本用烫金色印刷字体一位名叫付守永大师写的《工匠精神》的时候,几乎是一气呵成看过了这一部著作,似乎它并不深奥,但中间的故事直入主题,顿时让我明白了许多。
我不仅在问自己,自己真的很迷茫,我们为什么工作,需要的是什么,一开始我个人觉得这不切实际,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人大部分都是自私的,有一句古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然而当我静下心从新翻阅这么书的时候,我才慢慢发现,这种精神是多么的高尚与执着。是的,这不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本书,这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一种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会催人奋进助人成长,直至造就职场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每一个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人有时候都是会累的,都会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都喜欢自由,喜欢家,因为在家觉得轻松自在不受束缚,于是我们越是抱怨,越是觉得累。越是觉得这简直就是再受罪。从而我们会慢慢变的迟到早退偷懒服务态度不好等等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状况屡屡发生,然而我们应该问问自己,这是不付责任的。
只有员工将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将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才可以造就一个充满生机,具有活力的企业。
敬业会让你出类拔萃。不要满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现,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你才能成为企业里不可或缺的人物。超越平庸,选择完善。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马虎虎的习惯,以及对待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终致一生处于社会底层,不能出人头地。你工作的质量往往会决定你生活的质量。
我深刻领会到,使自己由浮躁变为脚踏实地,由随波逐流,循规蹈矩变为积极主动工作,真正把热爱企业、热爱岗位、全心全意履行岗位职责落在实处。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有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工作,才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出类拔萃,这也是敬业精神的直接表现。不论你的工资是高还是低,你都应该保持这种良好的工作作风。
其实工作就是一种修行,在修炼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披荆斩剌,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冷讽热嘲,使自己变的强大。
“用心做事”是一种人生原则,它能使自己在生活中学到更多,做得更好,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出色。“用心做事”是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态度决定一切。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的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匠人精神读后感3
原先就在网上看到介绍《匠人精神》这本书,想到日本传承百年的企业与中国进行对比,以及对日本产品的质量认可,日本公司在很多方面可以做到世界领先,在国家目前提倡工匠精神,反思公司发展中需要什么样的精神,需要什么样的公司文化。本次公司组织学习《匠人精神》读了几遍后感受颇深。秋山先生的这本书所体现的匠人精神、以及秋山先生本人历经四十几年为日本培养输送一流匠人的这种意志和民族情怀,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所谓“匠人精神”,其核心是: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匠人精神”在企业上与下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在的动力。
秋山先生作为制作传统家具木匠,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同的精神激励,看过《匠人精神》这本书就会体会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
如何做事:什么可以定位为会好好做事?为社会,为他人工作,带着关心他人去工作,带着关心他人去处理人际关系,让工作在爱中,让爱在工作。这是我们应该靠拢的方向。减少自己偏见的心,利己的心,不公的心。增强自己利他,助他,成他之心。心怀感恩,以博爱之心心怀感恩,以博爱之心力量深入工作,深入人心。想他人之所需,念他人之恩惠,满怀爱心,时时督促自己达成。事事力求完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终能修成正果。坚持不急功近利,不傲倨一时的成绩,真正沉下心来历练,挥洒汗水,处处严要求,时时高标准,把握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丝缺陷,探究每一个模棱两可,追求的是一生的造就,那么“好好做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真正的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不断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这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你的工作,都要用心去做好,这是一种工作态度,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的人碌碌无为,而有的人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最根本的原因只是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处理方法不同。有人经常会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越是抱怨,人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状况屡屡发生。而有的人将企业的'事情当作企业给自己的发展的平台来做,不满足于普通的工作,努力做得最好、做到完美,为客户着想,满足客户需求,不可避免的做到成功。
作为普通的测试部一员,认真执行每一步检测流程,工作不抱怨,工作中勇于承担做。联想到企业文化与价值理念,企业不断追求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在任何艰难时期与困难境遇中坚持不懈,寻求突破,正是这种“匠人精神”的诠释与体现;企业员工对工作抱有满腔热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奉献自己,服务他人,也是“匠人精神”的解读。
匠人精神读后感4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称呼瓦工、木工等为“匠人”,那时以为“匠人”就是一个简单的代名词,后来才知道“匠人”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或有相当写作水平的人,但还指那些不知疲倦追求更高的技术和艺术境界的匠者。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是我最喜欢的,如果抱持着“我只做我薪水分内的事”、“尽量轻松获得成果”这种省事想法的话,就不会拥有真正的实力。在每天的修业中,我们要拿出自己101%的气力,持续做有益的事情。要不断地累积经验,保持开朗的心境,关心周围的人。
作为天然气行业中普通的一员,就拿我们日常工作中安装压力表为例,同样安装一块压力表,不同的员工安装出来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员工安装出来,后期一检漏,发现压力表有漏气现象;有的员工安装出来,一看方向就不正,使得巡检者在日常巡查时不能正视压力表表盘示数;而有的员工安装出来就很标准,后期不用进行任何调整。这反映出每一位员工在安装压力表时的不同技能和不同心境。
在安装压力表时,前两种人就是抱着“尽量轻松获得成果”这种省事想法的人,所以他们的成果就是不合格。而书中说到“每个人都拥有成功的潜质”,像这种抱着省事想法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也是不可能传承“匠人精神”的。
我们只有战胜自我,每天付出努力,抱着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心性的态度,不仅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干完,还要把工作干好,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一些份外的工作,提升自我心性,练就过硬的专业技术,才能达到所谓的“匠人精神”,从而更好地传承“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读后感5
近期,详细解读了所里推荐的书《匠人精神》,著者日本工匠秋山先生在受西方文化影响,人人急功近利,追求速效,刺激,追求创意,美学,带有浮夸,谜失的的社会大环境中,能不受外界影响,静心,决心,专心一致的做法,使秋山木工订制的家具能够使用百年或两百年,把“秋山木业”打造成著名企业。其实质文化内涵在于利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和“八年育人制度”,用“慢”字诠释了匠人的种种精神,使承袭与执着的精神得以唤发,我从书中得到的启发是做人做事要“严、实、勤”。
首先是严,秋山先生对学徒制定了独特的“匠人研修制度”,凡是希望成为家具工匠的人,要进“秋山学校”需完成整整一年的学徒见习课程,接下去是开始四年的基本训练,工作规划、匠人须知的学习。之后要用三年学带徒弟,传承,合计八年时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
二是实,做人做事都要实,一个不愿意从头老老实实地蹲好每一个马步,不懂得从平地起高楼,聚沙成塔道理的人是很难成功的。真正的成功,是从最不起眼,最基本开始反复练习,才能打好最坚实的基底能力。
三是勤,只有勤奋,用心,持之以恒的去做事,终会取得好的结果。秋山先生从自己成功经历来证明勤能补拙的道理。秋山先生自认为不是个聪明伶俐的人,学生时期总是成绩倒数第一,但在16岁时有机会进入大阪木工厂上班,尊敬师傅的一切,对师傅说的话言听计从,和师傅住在一起24小时朝夕相处,就像吸水的海绵一样,一点一点地吸收技术,创办“秋山木业”,最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为此,我们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要汲取《匠人精神》的精髓,要静心,安心,专心,脚踏实地,做好工作。
匠人精神读后感
《匠人精神》是作者秋山利辉的著作,看完了这本书,思想得到升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匠人精神读后感!
匠人精神读后感
读《匠人精神》被作者秋山利辉的工匠精神所打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读《匠人精神》有感,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读《匠人精神》被作者秋山利辉的工匠精神所打动,这就是日本人能够在1945年被原子弹炸毁后,利用短短的几十年内时间迅速又称为世界前三的经济大国的原因吧。
忘记以前是从知道的一个对日本最正面的评价是:“日本是一个开放的国家,能够快速的接受世界上别的国家的长处,并且快速跟本国的实体进行结合的国家,快速试错,并从过程中保留最原始的东西,加以宣扬。”
这就像中国的茶道,汉服一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以前的人,穷人就和粗茶,富人才会品茶,也就让饮茶成为了很多富人结交的工具。反观日本,从中国学习到神奇的树叶可以用来品后,传回日本,最后发明了茶道,把品茶创造成一种职业。(不是说中国人不行,是中国人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是泱泱五千年的大国最后会被日本侵略的原因之一,中国人过于封闭,即便是懂一些东西,但是习惯性的揣着,怕别人把自己的技术学走,而日本人呢,是把一个精神告诉更多的人,培养习惯。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吧。强调记忆,定制标签。
而本书的秋山利辉先生虽然只是一个“木匠”但是他自己却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简单的木匠工人,而是要把这个技术发扬出来,告诉大家木匠应该有怎样的精神,要怎么做。要想被人尊敬,必先自重;而自重的来源则是很多方面:技艺的精湛,做事的专注度,为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最主要的服务精神。
我的爷爷也是一位木匠,他的技术远近闻名,可以说是当地最早从事木匠的工人之一,并且技艺精湛,只要是他手里出来的家具,一定能用很多年都不会坏。靠爷爷自己的努力从一名小小的木匠成为了后来了大工头,小的时候家里常常好多人。(开会分工或者发工资)
爷爷是最早一批做装修的人,在加上爷爷为人善良、诚实,从不坑蒙客户,也不欺骗工友,所以他的客户从不间断,最高峰的时候同期开11个工地,5、60的工人,随便走走基本上都是爷爷的徒弟,都被爷爷带过。秋山先生的徒弟工人一直也就是几十人,还没有爷爷手下的人多,但是秋山先生却成为了让人敬佩的手艺人。秋山先生用自己的做人做事身先士卒的行为去影响传递给更多人,让一些不懂木匠的人尊重木匠,让懂木匠的人更加尊重自己的技术也尊重自己的客户,并精神传承下去。
这应该就是爷爷最后的影响力减弱的原因吧,虽然懂行的依然尊重他,但是也只是当时他手下带的那些人懂,而后来越多的人从事装修木匠这个工种,在求快速完成的时候忘记了当初强调的技艺达标。
匠人精神读后感
这是一本励志的书。所谓“匠人精神”其实就是指匠人具有专注、执着、细致、耐心、坚守、创新、精益求精等品质。“匠人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追求、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乔布斯曾经说过,工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体验,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能够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唯一的方法,就是认真、敬业、执着、创新。
做人也需要充满热忱,在工作中,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的职业普通又艰苦,要么跳槽,要么随波逐流。如果你热爱工作并对它保持激情,只要拥有了这两点,你就能释放自己身体内的潜能。当你持之以恒的时候,内心的职业信仰也便开始觉醒。这时候,便会生出一股力量,它能在疲惫和厌倦的时候提醒你、激励你,帮助你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专注和专一。只要你一直专注和专一地工作下去,你就能够有所作为。
匠人之美,不只是简单的沿袭和复古,不是老老实实的埋头苦干,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体现在对工艺技术和产品的传承与创新上。百年传承、执着坚守、工匠精神、责任担当,用这四个词来形容井口喜正的匠人精神,是非常恰当的。而这种精神,也是当今时代匮乏的。很多企业家为了商业利润,都忽略了执着,忘记了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所以他们成不了大师。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技术、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成为影响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国民教育。而一家企业只有创新,才能有发展。创新不是盲目地前往,而是要有序有方向的发展。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换位思考,找准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找到创新的出口,使产品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努力只是成功的力量。成功一定要靠努力,但是并非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认真做一件事情只能做好,用心做一件事情才能成功。一个人只要有了“匠人之专”之精气神,就能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情,也就具备了成为优秀工匠的潜质。匠人精神是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并能成就卓越的人生。
匠人精神读后感
通过这次的阅读,让我对自己从里到外通透的看了个清楚,也完全颠覆了我对“毕业”的理解。让我了解了一个企业可以坚持几百年的原因靠的不是运气也不是偶然,而是“匠人精神”的传承。我也很诧然为什么这些百年的企业都是在别的国家?中国也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和精神传承,也有“孝道,师道”的传承,却没有把“孝心”融入到技能研修或者企业管理制度里。虽然扯得有点远,但是,是我的真切的想法。
听完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不是匠人精神的三十条,虽然我也在一条一条的记,一条一条的对比自己是不是做到了这一点,哪一点我做的不够好或者我带领的团队应该怎样去做?重要的是听到樊老师在介绍匠人三十条之前提到的两个观点,一个是从打扫卫生分析出来的“自尊水平”一个是从匠人每天高喊三十条中分析的“培养下意识”。
他用心理学分析说:在自己收拾的很干净的环境里工作,会不知不觉提高个人的自尊水平,一个人自尊水平的提高,你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棒的人,你也会认为周围的伙伴都是很优秀的伙伴。自尊水平提高了自然而然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能够快乐的去实现。也提到了就像孩子学习,当你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棒的孩子,认为他自己就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的时候,孩子在学习上就会感觉并没有那么痛苦,反言之就会有反面的影响。这一观点我们可以用到我们的工作和教学当中。
第二个是“培养下意识”,我听到这个词突然感觉很神奇,正常我们理解下意识的动作,都是人们自身的防范保护意识的反射动作,把工作中的下意识培养成人的自然的反射动作。秋山木工的学员在八年的学习当中至少要喊上万遍的三十条,完全培养出了下意识的反应,把三十条规则融入到血液当中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可以想象下意识的力量是多么的可怕,所以这个世上没有学不会的技能,也没有记不住的复杂公式,只是看你有没有真正的用心去做。
秋山木工中的剃光头、不能使用手机、每年限制两次回家、早上坚持跑步、每天写总结等等,都是为了磨炼心性,以孝育人。“心性”这个词让我想到了佛家的修禅,提高心性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修炼过程。所以为什么一开始说秋山木工的“研修制度”,而不是说学习制度,这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全身心的投入以及心无旁骛的做好学习工匠这一件事。结合到现在的工作上面,我和我的团队真的欠缺很多,匠人三十条我们做到了几条?
匠人精神三十条自今天起每天读一遍,运用到自身的生活和工作中,养成“下意识”
匠人须知三十条:
一、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
二、进入联络场所前,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
三、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是一个开朗的人
四、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不会让周围的人变焦躁的人
五、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要能够正确听懂别人的话
六、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
七、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
八、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好回应的人
九、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
十、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爱管闲事”的人
十一、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执着的人
十二、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
匠人精神读后感
匠人精神读后感1
这是一本励志的书。所谓“匠人精神”其实就是指匠人具有专注、执着、细致、耐心、坚守、创新、精益求精等品质。“匠人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追求、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乔布斯曾经说过,工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体验,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能够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唯一的方法,就是认真、敬业、执着、创新。
做人也需要充满热忱,在工作中,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的职业普通又艰苦,要么跳槽,要么随波逐流。如果你热爱工作并对它保持激情,只要拥有了这两点,你就能释放自己身体内的潜能。当你持之以恒的时候,内心的职业信仰也便开始觉醒。这时候,便会生出一股力量,它能在疲惫和厌倦的时候提醒你、激励你,帮助你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专注和专一。只要你一直专注和专一地工作下去,你就能够有所作为。
匠人之美,不只是简单的沿袭和复古,不是老老实实的埋头苦干,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体现在对工艺技术和产品的传承与创新上。百年传承、执着坚守、工匠精神、责任担当,用这四个词来形容井口喜正的匠人精神,是非常恰当的。而这种精神,也是当今时代匮乏的。很多企业家为了商业利润,都忽略了执着,忘记了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所以他们成不了大师。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技术、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成为影响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国民教育。而一家企业只有创新,才能有发展。创新不是盲目地前往,而是要有序有方向的发展。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换位思考,找准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找到创新的出口,使产品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努力只是成功的力量。成功一定要靠努力,但是并非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认真做一件事情只能做好,用心做一件事情才能成功。一个人只要有了“匠人之专”之精气神,就能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情,也就具备了成为优秀工匠的潜质。匠人精神是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并能成就卓越的人生。
匠人精神读后感2
读《匠人精神》被作者秋山利辉的工匠精神所打动,这就是日本人能够在1945年被原子弹炸毁后,利用短短的几十年内时间迅速又称为世界前三的经济大国的原因吧。
忘记以前是从知道的一个对日本最正面的评价是:“日本是一个开放的国家,能够快速的接受世界上别的国家的长处,并且快速跟本国的实体进行结合的国家,快速试错,并从过程中保留最原始的东西,加以宣扬。”
这就像中国的茶道,汉服一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以前的人,穷人就和粗茶,富人才会品茶,也就让饮茶成为了很多富人结交的工具。反观日本,从中国学习到神奇的树叶可以用来品后,传回日本,最后发明了茶道,把品茶创造成一种职业。(不是说中国人不行,是中国人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是泱泱五千年的大国最后会被日本侵略的原因之一,中国人过于封闭,即便是懂一些东西,但是习惯性的揣着,怕别人把自己的技术学走,而日本人呢,是把一个精神告诉更多的人,培养习惯。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吧。强调记忆,定制标签。
而本书的秋山利辉先生虽然只是一个“木匠”但是他自己却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简单的木匠工人,而是要把这个技术发扬出来,告诉大家木匠应该有怎样的精神,要怎么做。要想被人尊敬,必先自重;而自重的来源则是很多方面:技艺的精湛,做事的专注度,为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最主要的服务精神。
我的爷爷也是一位木匠,他的技术远近闻名,可以说是当地最早从事木匠的工人之一,并且技艺精湛,只要是他手里出来的家具,一定能用很多年都不会坏。靠爷爷自己的努力从一名小小的木匠成为了后来了大工头,小的时候家里常常好多人。(开会分工或者发工资)
爷爷是最早一批做装修的人,在加上爷爷为人善良、诚实,从不坑蒙客户,也不欺骗工友,所以他的客户从不间断,最高峰的时候同期开11个工地,5、60的工人,随便走走基本上都是爷爷的徒弟,都被爷爷带过。秋山先生的徒弟工人一直也就是几十人,还没有爷爷手下的人多,但是秋山先生却成为了让人敬佩的手艺人。秋山先生用自己的做人做事身先士卒的行为去影响传递给更多人,让一些不懂木匠的人尊重木匠,让懂木匠的人更加尊重自己的技术也尊重自己的客户,并精神传承下去。
这应该就是爷爷最后的影响力减弱的原因吧,虽然懂行的依然尊重他,但是也只是当时他手下带的那些人懂,而后来越多的人从事装修木匠这个工种,在求快速完成的时候忘记了当初强调的技艺达标。
匠人精神读后感3
“君子不器”语出论语,孔老夫子对君子一直很感冒,估计是自己达不到,所以要不停的学习和宣讲。
人器不器的,往低了说不能成为一种工具,往高了说无非是努力做到“无用之用”。至于不拘泥于自己的格局,要勇于尝试突破,背后也无非是学习和眼界。中国人,对于成器这个事情,一直纠结的可以,爱恨交加。
匠气在过去我们多少有点鄙夷,因为大师们唯一需要甩掉的沉渣劣习,无非就是匠气。但物为之用,总要过了匠人的手,每个人拥有的总也不会都是大师力作,生活总是被各类匠人支撑着,也不管你喜不喜欢工匠。
现如今,工匠精神却又流行起来,有点跟老祖宗对着干的意思。还好君子不器里还有容纳的意思,我们也需要对工匠精神多点包容和理解。中国流行的是巨匠、巨擘,需要庞大或值得竖大拇哥。而Craftsman’sspirit,真到了现代社会,越是欲望繁多、网络虚拟,这个最实在的精神倒是大张旗鼓的流行起来。也不知道是因为我们确实需要,还是因为缺失。
有个朋友是做紫砂的,全手工,一般半年左右我会从他那趸个壶,林林总总,一大堆了。偶尔盘点,发现大多数都是光器,就是那种实用为主的传统器型,没有什么花活或是缀饰。又不能每把壶都用,偶尔换壶也是心情和季节使然,剩余的时间多少担负着摆设的作用,都质朴无华也不尽美么。于是,问他所以然,有点怪罪的意思。
朋友倒是安静,说,最简单的最难。壶这个东西是拿来用的,于是它的美在于用的便利、舒服,失了用的功能算艺术品其实也死了。在你使用的时候越没有存在感,不让你觉得别扭和不顺手,才是好东西。而任何一个壶,都是充满曲线和互相闭合的东西,它要顾及到里面的茶叶怎么翻滚和舒展,也要照顾水如何的流,然后才是壶的存在。壶的外形是要让你知道他能包容的东西,而不是他外形是什么样的。
光货的瑕疵是最显眼的,因为是光货,他表面的曲线带来的光影一定是确定的,充满美感和过渡的。任何的线条和造型的缺陷,是一眼的东西,拙了就笨,过于灵了又轻佻,圆润持稳、内敛光芒是没得什么可以掩饰、转移的,他们都明明白白在那。
而且壶要烧,要选泥料,光货的泥料显而易见,够不够纯够不够老,越大面积的展示,越能显露。全手工么,除了技艺和纯熟,和心境、环境都有关,匠人都傻,也必须傻,做壶就是做壶。依着流程做就好了,但一方面要想象做出来的壶整体是什么样的,但每一刻做的事情却只和这个环节的一个点有关,串起来就是好东西,有一个点败了,也就整体败了。
壶和别的东西不一样,艺术品或许需要激情,做壶要的是安静的力量。在做壶的时候,不管之前心情情绪如何,做完之后还有什么事情要办,做壶的时候必须安静,安静不安静做成的壶一眼看的出来。你不是常打坐吗?那种感觉跟做壶一样一样的。
这样的说教跟卖货差不多,要说一个东西有价值,无非要么是充满故事、要么费了心血,最高境界自然是说这个东西是有生命的。但是好在能知道工匠精神也不易,最简单的最难?这就是Craftsman’sspirit?那人生也就需要工匠精神?
其实这个世界是实用主义的世界,精致的利己主义大行其道,连贩卖思想、贩卖艺术,其实和卖东西都没什么差异。工匠精神,你再怎么喜欢或是鄙夷,总在你人生时时刻刻里如影相随。
人生的讲述总是只有开始和成功,中间的过程和失败总是被自己有意识的掩盖,除非那些失败值得炫耀。人生就是个怀揣梦想,却又埋头前行的旅者。回望的必然,在前行时都是犹豫不决的选择。你总以为技能和技巧可以成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却永远不明白你做出来的作品才证明你的价值。
人生的盛宴,不是你受邀参与、衣冠楚楚的出席,而是你在准备食材并下厨。你准备的材料,可能糊弄得了你,未必糊弄得了这个世界。你也或许暗暗操练很久,却在真正面对人生的时候惴惴不安。你梦想的筵席,和绝佳的食材中间隔着的,是安静的力量。即如一把壶和泥料之间,看似永远是个技能,其实是安静的去做,按部就班如仪轨,安静专注如婴儿。
或许你选择更灿烂、更美丽的人生,但前提是你不是为了遮掩你材料不好,中间不够安静,人生的技能不足。当你为了掩饰自己而装饰自己,为了无用而装出一副有用的样子,如那些花俏的紫砂壶,收获的或许是赞赏,其实是人生的硬伤。
世界从来都很诚实,你都骗过了自己,却骗不了世界;这个世界也很无聊,你以为费尽心血的人生,却被世界这个买家说三道四、指指点点。现实的生活,总被梦想叨扰的毫无心思前行。梦想和现实对立的时候,连安静的生活都变成了奢望。
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你的人生,你注定是你人生的工匠。锻造自己的材质,学习需要的技能,将技能转化为能力。很多的失败是因为梦想太大,或是因为梦想而无视当下。很多的失败,无非是懒得锻造材质,懒得遵循仪轨。更多的失败,是努力掩饰我没有安静对待我的梦想,只是害怕自己的人生被自己的努力戳穿,我越努力炫耀我人生的花活儿,越让我的人生无用和瑕疵尽显。
我还有个朋友是做玉雕的,他把玉的美归结为对玉的`敬畏,将作品归结为,在本质和祛除瑕疵之间寻找最美好的平衡。看似与做壶无关,其实如做壶一样,永远和人生有关。
最简单的最难,抱着对人生的敬畏,做一个自己人生的工匠。
左岸记:庖丁解牛,神乎其技!牛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掌握了它的肌理。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肌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肌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
匠人精神读后感4
在我拿到这本书时,粗略地看了一下书的名字《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
价值型?我是一个价值型的员工吗?我的价值体现出来了吗?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
当我读这本书时,却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在工作中每一名员工都应该具备的精神,一种信仰与力量。
这种精神与力量会催人奋进助人成长,这是每一个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剖析自己,离这种精神还有一段距离。所以,谢谢人力资源和经济核算部姬主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知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食粮。
要做一个价值型员工,首先体现在“心”上,所谓“治天下者必先治己,治己者必先治心”,心性左右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未来。那么,我们都要具备哪些“心”呢?即求知心,平常心,自信心,品质心,……。
求知心,是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永远保持新鲜,热情的心态,所有的一切都是刚刚触及的,用一颗谦卑的心去发现和洞察事物,每天进步一点点。记得自己刚刚进入机车检修中心的时候,对一切都是新鲜的,所以学习的比较快,但是现在的熟知和自满使得自己停步不前,每天只是在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没有去想过程,也没有去想方法。
平常心,是难能可贵的,遇事抱吃亏的态度,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也体现到这一点,不去因为某一件成功或者失败的事而使自己的心态忽高忽低,或者是嫉妒,或者是自傲,心性的控制比较难,如果保持不平衡,会使自己变的贪婪,变的虚伪,以及自私,或者自卑。自信心,不仅仅是对你自己的信任,更是对工作和学习的本身的信任。拥有自信,就会使得自己的工作更加充满激情,更加出色的享受工作的过程以及结果。
最后是品质心,也是最重要的一颗心,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它为中心,拥有好的品质,才能拥有更好的明天,就像书里提到的施华洛世奇,德胜洋楼,爱马仕等等无一不是在诉说着品质的重要性。还有所提到的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为什么没有中国,这是我深感痛心的地方,中国的文化历史是悠久的,积累的知识和智慧也是无尚的,但是我们的国家竟然没有一个悠久的企业。虽然我没有去过国外,但是我可以在在网络上了解国外,在国外没有“假”这个字眼,但是在中国,“假”无处不在,有假币,假烟,假酒,假奶等等,这就是没有把品质列为首位,或许一开始是在首位,然而随着时间和位臵而变成了二位,三位……。书上没有一一提到他们的企业之所以长久的原因,但是如果这些企业没有渗透着品质,它们也就不会存活这么长时间。
要做一个价值型员工,其次是正念,与心相秉相乘,又有所不同,体现在思维上,凭着某些念想和使命而最终活下来。可知,正念也在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工作是一种修行,是一种信仰,就像京瓷创始人滔盛和夫先生的“六项精进”一样,在工作中坚持不懈的努力,不去抱怨工作中的不平事,任何事都要改变自己的思想,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你就会集中12分精神全身心的投入,抛弃杂念,弃焦去躁,而不是只想着挣钱而挣钱,慢慢地使自己的身心疲惫,最终也没有所收获。工作是磨练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桥梁。因为不是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老板的,通过对工作的投入及精进,才能实现自我梦想和提现自我价值,当然这其中还要实现自我反省,不能一味地去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不管对与错,不去分析和总结;又或者过度的打击自己,一蹶不振,这叫愚念,所以自我反省和总结显得至关重要。它使得我们在工作中不被感性所困扰,激励自我,完成成长自我的过程。
要做一个价值型员工,再次就是找对方法。提到方法,就想到了一个词---事半功倍,但这决不是急于求成,或者是投机取巧。这就是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的重要性,不知道您有没有用过,但是我经常用,在家里干家务,在单位上班我都会用,还有我们书上提到的80/20法则,效率专家艾维`利的“要事第一”原则和管理学家菲利浦、克劳士比DIRFT原则等等,从而使我们的工作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当然目标的设立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要提高效率,做好事情,就要再一开始明确目标。
“心不唤物,物不至”,没有梦想及目标,就没有了动力和方向。所以,无论是工作中的每一件琐事,还是我们人生中的大事,都要实时的设定好前进的方向,用正确的方法,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实现它。
要做一个价值型员工,第四是做好沟通。人类的潜力远远超出人类对潜能的一切联想,永远追求更完美是是每个工匠都具备的品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发自己的能量,挖掘潜能。同时,也要懂得借助其他方面的能量,不同的专业知识,他人的信息以及社会的其他正能量。更因为,社会是由人做成的,人的行为离不开社会,离不开每个人。这就有了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处理人际关系是我们工作中,生活中不不可少的一部分。
现在听到对待关系上我们提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利用”。这是我们心中的魔性战胜了爱,慢慢地把人向恶性考虑。如果我们做到你心我心,将心比心,遇事抱吃亏态度,让爱深入内心,带着爱去跟人交际,就不会有利用,就不会有报复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有效的沟通,沟通是我们之间的思想和信息的转换,有效的沟通,可以消除误会,增进了解,融洽关系,所以要成为一个有价值型员工要做到:有问题,不抱怨,去沟通!同事之间要做到开诚布公,直接沟通,不饶弯子。良好的沟通指的是一种双向沟通过程,前提是用心沟通。
要做一个价值型员工,最后还要热爱。一个人对他所选择的工作,爱之至深,干之极致。带着“工作是一种修行”的工作观,每天享受通过努力获得的成长,取得的成绩,达成的结果。
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幸福,幸福不是我们拥有了财富,而是我们工作的过程。也正是带着修行的心去工作,我们的心灵财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也得到了成长。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钱上,而是要放在你所付出的工作的价值上。幸福是什么,是一种身心的愉悦。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投入热情,那就是快乐。热爱工作,发现工作的闪光点,提高个人价值,展现个人魅力——向价值型员工进化。
匠人精神读后感5
通过这次的阅读,让我对自己从里到外通透的看了个清楚,也完全颠覆了我对“毕业”的理解。让我了解了一个企业可以坚持几百年的原因靠的不是运气也不是偶然,而是“匠人精神”的传承。我也很诧然为什么这些百年的企业都是在别的国家?中国也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和精神传承,也有“孝道,师道”的传承,却没有把“孝心”融入到技能研修或者企业管理制度里。虽然扯得有点远,但是,是我的真切的想法。
听完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不是匠人精神的三十条,虽然我也在一条一条的记,一条一条的对比自己是不是做到了这一点,哪一点我做的不够好或者我带领的团队应该怎样去做?重要的是听到樊老师在介绍匠人三十条之前提到的两个观点,一个是从打扫卫生分析出来的“自尊水平”一个是从匠人每天高喊三十条中分析的“培养下意识”。
他用心理学分析说:在自己收拾的很干净的环境里工作,会不知不觉提高个人的自尊水平,一个人自尊水平的提高,你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棒的人,你也会认为周围的伙伴都是很优秀的伙伴。自尊水平提高了自然而然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能够快乐的去实现。也提到了就像孩子学习,当你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棒的孩子,认为他自己就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的时候,孩子在学习上就会感觉并没有那么痛苦,反言之就会有反面的影响。这一观点我们可以用到我们的工作和教学当中。
第二个是“培养下意识”,我听到这个词突然感觉很神奇,正常我们理解下意识的动作,都是人们自身的防范保护意识的反射动作,把工作中的下意识培养成人的自然的反射动作。秋山木工的学员在八年的学习当中至少要喊上万遍的三十条,完全培养出了下意识的反应,把三十条规则融入到血液当中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可以想象下意识的力量是多么的可怕,所以这个世上没有学不会的技能,也没有记不住的复杂公式,只是看你有没有真正的用心去做。
秋山木工中的剃光头、不能使用手机、每年限制两次回家、早上坚持跑步、每天写总结等等,都是为了磨炼心性,以孝育人。“心性”这个词让我想到了佛家的修禅,提高心性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修炼过程。所以为什么一开始说秋山木工的“研修制度”,而不是说学习制度,这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全身心的投入以及心无旁骛的做好学习工匠这一件事。结合到现在的工作上面,我和我的团队真的欠缺很多,匠人三十条我们做到了几条?
匠人精神三十条自今天起每天读一遍,运用到自身的生活和工作中,养成“下意识”
匠人须知三十条:
一、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
二、进入联络场所前,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
三、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是一个开朗的人
四、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不会让周围的人变焦躁的人
五、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要能够正确听懂别人的话
六、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
七、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
八、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好回应的人
九、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
十、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爱管闲事”的人
十一、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执着的人
十二、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