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论语中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一天,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事后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何不这样说,他这个人,一发愤学习就忘记吃饭,内心一快乐就忘记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呢。”这个故事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正是有了这种勤奋不倦的为学精神,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天道酬勤,一个人如果有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再配合科学的工作、学习方法,一定会取得成功。

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的一个词语,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在孔子心目中,“君子”是理想的人格标准,仅有两万余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君子”呢?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这个典故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关于君子的标准,孔子还有一些名言。如,《论语里仁》里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论语宪问》里的“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过犹不及

子贡问老师说:“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贤德?”孔子说:“子张做事总是过头,而子夏总是做得还不够火候。”子贡说:“那么是子张要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这段话出自《论语先进》: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师”即子张,“商”指子夏,两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成语“过犹不及”就出自此处。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了头和没有做到位效果都是不好的。“过犹不及”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把握好“度”。比如在人际交往上,过于冷漠不行,过于亲密也不行。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对对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便在亲近的人中间也该保留。无论对待朋友还是对待亲人,都应该把握好分寸,适度最好。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曾经教导他的弟子说:“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原文是: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在工作中并非总是事情做得越多越好,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清楚地知道“我是谁”。只要把你应该做的做好就可以了,越俎代庖反而会把事情搞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仲弓问孔子怎样做才称得上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要做到在诸侯统治的国家里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统治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这段话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卫灵公》中也有这个成语,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回答道:那不就是“恕”吗?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这段话的原文是: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弟子中,子贡才华很高,不但生意做得好,在外交、政治方面的才能也都十分突出。孔子对子贡讲的这席话,很有针对性,是提醒子贡不要恃才傲物。与人交往时,我们要善于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欲速则不达

子夏要到鲁国的莒父当地方官,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不要一味求快,不要只顾眼前小利。如果一味求快,往往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反而使得大事不能成功。”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子路》,原文是: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急功近利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大忌,凡事要有长远眼光、长远打算,该慢的地方不要求快,该放弃的小利不要贪图,成功方可水到渠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教导学生,喜欢用“设喻”的方法,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奥的道理。子贡问推行仁政的方法,孔子说:“工匠想要顺利完成工作,必须先把工具磨锋利。居住在一个地方,必然选择这个地方有贤能的大夫为师,结交有仁德的士人为友。”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是: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对子贡的教导,意思并不是说把贤德者作为工具来使用,而是说要充分吸取他们的优点,使自己的.认识更加敏锐,策略更加明智。现在我们使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往往是说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逝者如斯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是朱自清《匆匆》一诗里开头的几句。古往今来,对光阴易逝的感叹在文学作品中不胜枚举。南宋儒学家朱熹在《劝学》中也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其实,这种感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论语》里就出现了。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息地奔流。”这话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后人从中提炼出一个成语“逝者如斯”,用来比喻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见贤思齐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从朋友身上往往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如果交到好的朋友,获益匪浅;但如果交友不慎的话,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遇到的人总有“贤”与“不贤”之分,那么在交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努力向他学习,做到和他一样;看见德行有亏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缺点。”这段话出自《论语里仁》,原文是: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其实,“贤”与“不贤”这两种人,为我们朝不同的方向打开了两道门,而“思齐”和“自省”,则是我们自身不断进步的动力。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他知人善任,举用贤良,能够从贤者身上汲取优点。他有著名的“三镜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说,以铜镜自照,可以整理好衣帽;以历史为镜子,可以从中看清楚朝代兴衰的缘由;把别人当成镜子,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优劣得失。

论语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论语成语故事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一天,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事后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何不这样说,他这个人,一发愤学习就忘记吃饭,内心一快乐就忘记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呢。”这个故事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正是有了这种勤奋不倦的为学精神,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天道酬勤,一个人如果有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再配合科学的工作、学习方法,一定会取得成功。

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的一个词语,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在孔子心目中,“君子”是理想的人格标准,仅有两万余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君子”呢?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这个典故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关于君子的标准,孔子还有一些名言。如,《论语里仁》里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论语宪问》里的“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过犹不及

子贡问老师说:“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贤德?”孔子说:“子张做事总是过头,而子夏总是做得还不够火候。”子贡说:“那么是子张要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这段话出自《论语先进》: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师”即子张,“商”指子夏,两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成语“过犹不及”就出自此处。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了头和没有做到位效果都是不好的。“过犹不及”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把握好“度”。比如在人际交往上,过于冷漠不行,过于亲密也不行。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对对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便在亲近的人中间也该保留。无论对待朋友还是对待亲人,都应该把握好分寸,适度最好。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曾经教导他的弟子说:“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原文是: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在工作中并非总是事情做得越多越好,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清楚地知道“我是谁”。只要把你应该做的做好就可以了,越俎代庖反而会把事情搞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仲弓问孔子怎样做才称得上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要做到在诸侯统治的国家里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统治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这段话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卫灵公》中也有这个成语,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回答道:那不就是“恕”吗?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这段话的原文是: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弟子中,子贡才华很高,不但生意做得好,在外交、政治方面的才能也都十分突出。孔子对子贡讲的这席话,很有针对性,是提醒子贡不要恃才傲物。与人交往时,我们要善于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欲速则不达

子夏要到鲁国的莒父当地方官,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不要一味求快,不要只顾眼前小利。如果一味求快,往往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反而使得大事不能成功。”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子路》,原文是: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急功近利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大忌,凡事要有长远眼光、长远打算,该慢的地方不要求快,该放弃的小利不要贪图,成功方可水到渠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教导学生,喜欢用“设喻”的方法,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奥的道理。子贡问推行仁政的方法,孔子说:“工匠想要顺利完成工作,必须先把工具磨锋利。居住在一个地方,必然选择这个地方有贤能的大夫为师,结交有仁德的士人为友。”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是: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对子贡的教导,意思并不是说把贤德者作为工具来使用,而是说要充分吸取他们的优点,使自己的认识更加敏锐,策略更加明智。现在我们使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往往是说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逝者如斯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是朱自清《匆匆》一诗里开头的几句。古往今来,对光阴易逝的感叹在文学作品中不胜枚举。南宋儒学家朱熹在《劝学》中也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其实,这种感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论语》里就出现了。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息地奔流。”这话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后人从中提炼出一个成语“逝者如斯”,用来比喻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见贤思齐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从朋友身上往往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如果交到好的朋友,获益匪浅;但如果交友不慎的话,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遇到的人总有“贤”与“不贤”之分,那么在交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努力向他学习,做到和他一样;看见德行有亏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缺点。”这段话出自《论语里仁》,原文是: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其实,“贤”与“不贤”这两种人,为我们朝不同的方向打开了两道门,而“思齐”和“自省”,则是我们自身不断进步的动力。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他知人善任,举用贤良,能够从贤者身上汲取优点。他有著名的“三镜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说,以铜镜自照,可以整理好衣帽;以历史为镜子,可以从中看清楚朝代兴衰的缘由;把别人当成镜子,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优劣得失。

《论语》中的文与质

读《论语》,不能不注意儒家对“文与质”关系的论述。

《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照杨伯峻先生的翻译:“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按照我的理解,“文”,顾名思义,是一个人外在的风度,所谓“文采”;“质”,是一个人内在的本性,所谓“气质”。儒家强调一个人外在风度和内在本性的统一,所谓“文质彬彬”,这是非常合乎儒家“道中庸”思想的。

儒家文质并重,是受到道家批评的。《论语·颜渊》中,引述一个叫棘子成的话,这个人问孔子弟子子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棘子成的思想就是当时流行的道家思想,也就是“重质轻文”的思想。子贡的回答很聪明,他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子贡进一步强调了儒家“文质一体”的思想,而且通过比喻将“文”的价值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说:“假如把虎豹去皮,那么它们和犬羊就没有区别了。”言外之意,正因为虎豹的斑纹,使它们区别于犬羊。“文”,怎么可以少呢?

但道家不这样看问题。庄子说,“虎豹之文来畋。”那意思是说,正因为虎豹有漂亮的皮毛,所以遭致杀身之祸。假如虎豹没有漂亮的皮毛,猎人们是不会捕杀他们的。庄子由此引申,做人,也不该有漂亮的纹饰。人有了漂亮的纹饰,就让自己从众人中凸显出来了,而这是很危险的。民间不是有“出头的椽子先烂”的说法吗?人最安全的状态,是“泯然众矣”的状态,而要做到“泯然众矣”,去掉外在的“纹饰”是重要的手段。

道家讲“明哲保身”,所以反对“文”。还不止此。《庄子·缮性》中,对儒家“重文”导致人心扰乱的事实做了尖锐的批评,他说:“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应该说,道家对儒家“重文”的批评,还是搔着了痒处的。中国人的确因为“重文”,有走向虚伪的倾向。《红楼梦》说王熙凤“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就是这样。庄子认为“文灭质”,也的确不是危言耸听。社会上的确有那样一套,很吃香。一个人,只要外在给人热情如火、礼数周到的印象,他在社会上就会很吃得开,不管这个人内在本性是否很自私很阴暗。我们中国人在为人处世上很“重文轻质”,这一流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伤害很深,所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文化遭受到最猛烈的抨击。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原始儒家,是讲“文质并重”的,我们批判儒家,应该指的是被官方化了的、被歪曲了的儒家,而不应该是原始儒家。

《论语》讲“文质彬彬”,那是非常好的。一个人,只有外在的风度和内在的善良、无私的本性有机结合,才可能接近完美。“文”与“质”如何结合?《论语·卫灵公》给出了答案: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这句话杨伯峻先生译为:“君子对于事业,以合宜为原则,依礼节实行它,用谦逊的言语说出它,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真个是位君子呀!”

按照我的'理解,君子以“义”为质,以“礼、逊、信”为文,从而达到“文质彬彬”的高尚境界。孔子把“义”放在首位,可见在他心目中,“质”还是首要的,然后才是“文”。就像在他心目中,“仁”是首要的,然后才是“礼”。只不过,原始儒家的思想被官方化之后,实在也开始妖魔化,以致最终在社会上演变成了“重文轻质”的东西,走向虚伪,这是很可悲的。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恢复儒家的本来面目,让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

今天的中国人,外在的“文”和内在的“质”都有欠缺。就外在的“文”来说,言行粗鲁,不讲逊让,不讲诚信,不讲公共道德,随地吐痰,随地乱扔东西,不排队,随意损毁公物;就内在的“质”来说,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没有同情心,没有自省意识,不是以“义”为质,而是以“利”为质,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做。所以,在当代社会,重提儒家的“文质彬彬”,讲求“文质并重”,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所以,弘扬儒家“文质彬彬”的思想非常必要。大家可能会有一种感觉,觉得魏晋时代,道家佛家思想居主流,人们不大会重“文”的,酒鬼刘伶不是奉行裸体主义的吗?那个时代似乎应该以“任诞”为主潮,其实不然。举《世说新语》中的一则很能说明问题:

“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由此可见,即使在魏晋时代,人们还是很反感放浪形骸的人,“名教中自有乐地”,应该代表当时社会中很大一部分的观点。所以,就像英国有所谓“Gentleman(绅士)”一样,中国人,也应该恢复“文质彬彬”的传统。中国社会的和谐完美,实在是需要“文质彬彬”的中国人呀!

半部论语成语故事

半部论语成语故事1

【拼音】bàn bù lún yǔ

【典故】参见“半部论语治天下”。

【释义】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用法】作宾语;强调学习儒学的重要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半部论语治天下

【同韵词】一丝半缕、一介不取、羊肠九曲、檀郎谢女、离魂倩女、班师振旅、唯才是举、红男绿女、重规迭矩、三千珠履、......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赵普为太祖出谋划策,发动兵变,拥立太祖赵匡胤,被任命为宰相。宋太祖死后,赵匡义当皇帝,别人认为赵普一生只读《论语》,不学无术,当宰相不恰当。赵匡义问是不是,赵普说我是以半部《论语》帮助治天下的

【示例】况且从前古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半部亦何妨。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四回

半部论语成语故事2

[成语拼音] bàn bù lún yǔ

[成语解释]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典故出处] 参见“半部论语治天下”。

成语故事

赵普,原先是赵匡胤手下的推官。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做了皇帝,建立了宋朝,史称宋太祖。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统一了全国,做了宰相。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

宋太宗时,赵普仍然是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学识浅,所读之书只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当宰相不恰当。

有一次,宋太宗问赵普:“有人说你只读过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我用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我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天下太平。”

后来赵普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箱,里面果真只有《论语》二十篇。

半部论语成语故事3

【注音】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赵普为太祖出谋划策,发动兵变,拥立太祖赵匡胤,被任命为宰相。宋太祖死后,赵匡义当皇帝,别人认为赵普一生只读《论语》,不学无术,当宰相不恰当。赵匡义问是不是,赵普说我是以半部《论语》帮助治天下的。

【出处】: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赵普为太祖出谋划策,发动兵变,拥立太祖赵匡胤,被任命为宰相。宋太祖死后,赵匡义当皇帝,别人认为赵普一生只读《论语》,不学无术,当宰相不恰当。赵匡义问是不是,赵普说我是以半部《论语》帮助治天下的

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解释】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用法】作宾语、定语;强调学习儒学的重要

【近义词】半部论语

【示例】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成语辨析: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1130-1200年)谢世之后,首先是一个叫林駧(dòng)(具体生卒年未详)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在这段话下面,有个小注,写着这样的话:"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与这个典故有关的另一位人物是,与林駧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罗大经(约1196-1252年)。在其所撰《鹤林玉露》中有这样的记载:"杜少陵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个记载说明《论语》在当时"为儿童之书",当过私塾先生的赵普自然熟悉。罗大经在此比林駧在《儒吏》中所记载的话,除了前半句的文字有所不同外,还多了后半句"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并且说明了具体时间,是"赵普再相"后,听到人们说赵普所读的书就只有《论语》,于是宋太宗就此问赵普,赵普毫不隐瞒,并说出上面的话。

但是,罗大经并没有直接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将罗大经话的意思敷衍成"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的,则始自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高文秀(具体生卒年未详)。他在其所著《好酒遇上皇》的杂剧曲文中的第三折,有这样一句话:"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是,《好酒遇上皇》写的并非赵普的事迹,而且作为杂剧曲文,本不该作为讨论历史问题的依据,然而"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不但成为罗大经上述话语的衍生品,与赵普联系在一起,而且借助杂剧这一大众化的文艺形式,硬是广泛流传开来,以至于使得当今迷信《论语》的人们,竞相对此津津乐道。

半部论语成语故事4

成语名称:半部论语

成语拼音:bàn bù lún yǔ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强调学习儒学的重要

成语解释: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成语来源:参见“半部论语治天下”。

成语造句:况且从前古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半部亦何妨。;况且从前古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半部亦何妨。◎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四回

半部论语的成语故事

赵普,原先是赵匡胤手下的推官。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做了皇帝,建立了宋朝,史称宋太祖。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统一了全国,做了宰相。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

半字开头的成语

半部论语 半老徐娘

包含有半字的成语

半老徐娘 事半功倍 半部论语 凉了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