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松树的优美段落
段落是文章中最基本的单位。内容上它具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在文章中,段具有换行的标。段是由句子或句群组成的,在文章中用于体现作者的思路发展或全篇文章的层次。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赞美松树的优美段落,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赞美松树的优美段落
1、不知不觉,又飘起雪花了。也许只有洁白的雪才能映照出松内心的感受,也许只有纯洁的雪才最最了解她的心。然而,雪并没有为松拭去眼角的泪,只是轻轻地落在了她的身上,然后融化,化作一串串相思的泪。我想,梅也是如此吧。在冰冷的天地里强忍着严寒绽放,并不是为了彰显坚韧的品格,而更是一种孤自得寂寞的表达吧。
2、那灰褐色的树干,就像旗杆,高高地立在花坛中间。它的树干有碗口那么粗,树枝一层层地向四面舒展,好像一座塔,所以同学们叫它塔松。夏天,茂密的枝叶把阳光遮地严严实实,像一把绿色的大伞,同学们在树荫下快活地玩耍。有时,我们还会一起在树下写作业呢。冬天,一般树的叶子都枯落了,可是松树还是那么苍翠。它的叶子尖尖的,像妈妈做衣服的针,要是你用手去碰它,就会觉得很疼。
3、松树是没有牡丹那样娇贵,没有白杨那杨挺拔,没有春竹那样细长。但,它有一颗为别人着想的心,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当大自然受到暴雨的袭击时,松树手牵手,肩并肩,不让沃土流失,不让花草被雨淋,而自己,却昂首挺胸,坚强地忍受着暴雨的袭击。当骄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松树伸出手臂,为身旁的花草带来荫凉和爽快,自己,却为大自然蒸发身上的水分,去换取大雨的滋润。
4、春天到来,雪松又度过了一个春秋,又大了一岁,又长高长粗了。春暖花开,雪松在绿色丛中,显得更加的翠绿。那是它又积聚了一年的养分,使得自己更加灿烂。春风吹过,舞动着庞大的身躯,承受着如此大的力量,却从不弯腰,只是时刻向我们微微点头。它是如此的坚强。
5、好大的雪松啊!我们要十三个同学手拉手才能把它抱住。雪松的树叶有点像一根根绣花针,又像一个个小牙签,长得密密麻麻的,像是一片片绿色的海洋,一株株年轻的雪松碧绿滴翠,亭亭向上,雪松树干上的纹路一层一层的很像鱼鳞。
6、进入校园内部,总会看见几棵小树在茁壮成长。我们校园最高、最密的就数松树了,高大的松树耸立在国旗台旁。远远望去,显得一片碧绿。这棵松树很高大概有四层楼那么高。这棵树也很密,密得几乎没有一点缝隙。这棵松树是校园里的“老客人”了,它常年挺立在校园内。它总是无私奉献自己庞大的身躯-在炎热的时候为我们乘凉;在刮风下雨的时候为我们遮风挡雨。
7、来到宽阔的“松树道”,两旁载满了茂盛的松树。风姐姐来了,她扶摸着松树弟弟,松树弟弟发出了“沙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说:“欢迎你们的来到,欢迎你们的来到!”松树弟弟还不时给我们一些“松果”呢!
8、松树挺拔的躯干是它傲岸的脊梁,在冬天,大雪纷纷地下着,其它的花草树木全都奄奄一息了,唯有松树在树林里挺着胸,显得十分有精神。一棵棵松树,从从容容简简单单的立于天地之间,便成为生命不朽的形象。
9、在山村老家,不远处便是层峦叠障的崇山峻岭。无论是在那起伏的山坡上,还是在险峻的悬崖中,到处都生长着巍然挺立,枝繁叶茂的青松。万绿丛中的青松,是那么平凡脱俗,又是那么安然潇洒,默默无闻地奉献大地,为自然界增光添彩。它那永葆青春的精神,倔强峥嵘的品格,让人感到与人类冶炼历史多么雷同!青松的品格和形象给人以信心,催人奋进,真不愧为王者风范。
10、寒冷而又肃杀的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怒号着,鹅毛大雪在天空中飞舞着,雪花无情地压在松树的身体上。但是松树以它顽强的毅力和抵御寒风的傲气仍然站在原地,依然挺拔,一动也不动。用它坚定的信念等待着春天的到来,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暴风雪……
11、松树它之所以能四季常青,而不会枯萎,是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当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松树却默默无闻,做着自己的工作。春去夏来,万物忍受不了酷热,而渐渐死去。当秋风吹过大地,叶子飘落,花儿凋谢,草儿枯萎,只有松树和枫树还是那样富有生机。当严寒的冬天来到时,枫树也渐渐枯萎了,只剩下松树还顽强的跟隆冬做斗争,它坚强地承受着大雪,忍受着凛冽的寒风。一年四季过去了,松树还是四季常青。当春回大地,万物更新时,松树还是那样默默无闻,献上自己的一份绿意,让大自然朝气蓬勃,更胜从前。
12、古今中外,有许多古人都赞美松树,例如:白居易写的《松树》,胡仲弓写的《咏松》等。松树的品质最令我佩服,它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做出贡献,做出牺牲,松树还不怕狂风暴雨,坚韧不拔,松树不但为人们提供着木材,还陶冶着人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13、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美妙的词句,感人的情怀,讴歌过巍然屹立、笑傲苍穹的青松!宋代诗人苏轼的一句“高处不胜寒”,折射出多少达官贵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尤其是那些忤逆、贪婪、枉法者,更是终日生活在私欲膨胀和噩梦连连的矛盾中。外面风光,内心惶恐,害人损己。而青松则不然,它是高处更胜寒。就因其不贪图荣华富贵,不计较功名利禄。所以活得踏实,活得自在,活得有价值,活得受人敬仰。
14、寒冷的冬天来了。雪花一片片地落下,所有的树都把头缩在雪里冬眠了,而松树却仍然还挺着身子,坚强地雪中。看:“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5、松树四季常青。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它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春姑娘叫醒了沉睡的大地,许多树木抽出了新芽,松树也一样,吐出了嫩绿的牙儿。一丛浓,一丛淡,一丛深,一丛浅,不知春姑娘是怎样调出这迷人的绿色。夏天,松树更加旺盛,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来,斑斑驳驳的树影在风中轻轻的摇动,可好看了。有许多孩子最爱在树下做游戏了。秋风吹来,树儿脱下了绿衣裳,穿上了金黄色的盛装。只有松树仍然挺立在风中。冬天,北风呼呼地吹着,雪花纷纷洒落下来,别的树瑟瑟发抖,只有松树抖落了树上的积雪,显得十分苍翠。
16、笔直的松像士兵一样屹立在肥沃的土地上,坚实的根像巨龙一样稳稳地盘在地下。从早到晚,走过树旁的人啊,成千上万,有谁注意过这普通的松?然而,松是值得赞美的,我要赞美这平凡的松。
17、那直挺挺的身板矗立了好久,却一直都没有弯曲过。清晨,它注视着初生的太阳那粉嘟嘟的脸庞,太阳到哪里,它就注视到哪里,一刻也没有停过。若是被讨厌的乌云遮挡,它也一直望着太阳消失的地方。下雨了,它享受雨水的沐浴,它没有因下雨而感到不愉悦,因为它会非常认真的对待每一天,它把每一分,每一秒,每时每刻都看的很重要,珍惜着每一滴宝贵的雨露。
18、松树挺拔的枝干呈深褐色,笔直地向上长,像在和天比高。我伸手去抚摸,它那粗糙的树干,仿佛干裂的土地,又似老人的手。松树的枝干一层一层,平展着伸向四面八方,好像在比赛似的,形成了一把绿油油的大伞。它的树叶与众不同,一簇簇,一丛丛的,又尖又长,仿佛一根绣花针。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像在说悄悄话,又好似在窃窃私语。我用手碰了一下松针,很疼,松针就这样默默无闻、忠心耿耿地保护着松树。
19、松树是常绿树的一种。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极少数的松树为灌木状,比如有偃松和地盘松等等。较幼时的树冠为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一圈一圈的。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一排一排整齐的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松树的.寿命很长,如果环境适合它可以活5000多年呢!而且据说,现在寿命最长的松树已有6000多岁了呢!
20、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21、松树象征着坚忍、顽强,显示着高风亮节的精神。人们歌颂它、赞美它,甚至建议把它推举为国树。然而,松树并不仅仅只有一种。全世界共有80多种,我国约有20余种呢!而他们时时刻刻的都伫立在我们的附近:马路上、广场上、小区花园里、绿草坪上甚至家里都有它们的身影,这是不是很常见呢?松树不仅是老寿星,而且还很好看呢!如北京北海团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传说曾被清乾隆封为遮阴侯;泰山五大夫松传说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22、松树,你坚忍不拔。一粒种子,一阵风,一捧泥土,或是在悬崖峭壁中,只要有阳光、空气、水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恶劣环境,你都能生存、生长、成才。不是吗?风在你面前退缩,雨在你面前低头,雪在你面前无奈,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陈毅元帅赞美松树时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且挺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山坡上,两人合抱的松树,比比皆是。人站在树下向上看,树冠如伞盖,几朵白云飘动,真有挺天拔地的感觉。一棵松树,她的生命过程,历经雨打雪压,烈日曝晒。夏天,如一把巨伞,高傲地承受阳光的炽热;冬天,覆盖厚厚的积雪,不屈服恶劣气候的压迫,昂扬地挺起枝干,迎着寒风茁壮成长。
23、老家村西有一棵大松树,松树的主干不高,大概有一人来高,到了一人来高的地方就分叉了,各个主叉也很粗,并且伸展得很长很远,并且几乎都是平行展开的,所以形成了很大的树冠,但是整个树冠距离地面并不特别高,就像天女散花一样,整个树冠形成很大的绿荫,这样的松树是我们那里绝无仅有的,因为它距离村边并不十分远,站在村边就能够看见那棵大松树,树冠比距离它不太远的那片坟地的松树都加起来还要茂盛。长长的松针,在秋天的早晨,挂满露珠,当曙光普照时,闪烁晶莹的光芒;当夕阳西下时,晚露为她披上了一件红光灿烂的彩衣,给这片松林增添了几分色彩。
24、松树因为其特有的性格,历来被文人墨客讴歌赞颂,在国人眼中,松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挺拔向上、甘于奉献、心胸博大的象征。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家乡也叫松树,可以说,它是一个人人相知的名字。挺拔的枝干,象征你百折不挠的刚强意志!翠绿的针果,象征你追求生命的美好!阵阵松涛声,象征你迈步未来震撼人心的气魄!我家乡东北丘陵地带的松树多为红松,没有那么高大,也没有那么挺拔,但她高雅的气质,钢筋铁骨般的身躯,以及那苍翠的松枝绿,与其他松树如出一辙没什么两样。观赏松树一般要在两个季节,一是瑞雪纷飞的的冬季,另外就是如火如荼的夏日。
25、我面对这片松林,面对这千万棵松树,常常引吭高歌,一股激越的情感如火山爆发,美呵!壮丽的山河,漫山遍野的松树。因为你有翠绿的针果,有挺拔的枝干,有呼啸的涛声。我喜欢松树,喜欢它傲视风霜雨雪的姿态,不论严寒不论酷暑都能顽强生长,我最爱读陶铸的《松树的风格》,崇尚松树的品质。
扩展阅读:关于松树的诗句
1、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白居易《涧底松·有松百尺大十围》
2、松寂风初定,琴清夜欲阑。偶因群动息,试拨一声看。——白居易《松下琴赠客》
3、岁晚东岩下,周顾何凄恻。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宋之问《题张老松树》
4、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白居易《松声》
5、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杜荀鹤《题唐兴寺小松》
6、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范云《咏寒松诗》
7、雪霜知劲质,今古占嘉名。断砌盘根远,疏林偃盖清。鹤栖何代色,僧老四时声。郁郁心弥久,烟高万井生。——陆肱《松》
8、遥远山上松,隆冬不能凋。——谢道韫《拟嵇中散咏松诗》
9、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10、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11、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松柏翳冈岑。飞鸟鸣相过。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十三》
12、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白居易《寄题盩厔厅前双松》
13、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萧寺偃松》
14、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皎然《戏题松树》
15、一阵雨声归岳峤,两条寒色下潇湘。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狄焕《咏南岳径松》
16、雷电不敢伐,鳞皴势万端。蠹依枯节死,蛇入朽根盘。影浸僧禅湿,声吹鹤梦寒。寻常风雨夜,应有鬼神看。——齐己《古松》
17、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皎然《咏敡上人座右画松》
18、缘岸蒙笼出见天,晴沙沥沥水溅溅。——皎然《赤松》
19、耳烦闻晓角,眼醒见秋山。赖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闲。——白居易《松斋偶兴》
20、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白居易《题遗爱寺前溪松》
21、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海槎。——李涉《题苏仙宅枯松》
22、朝出上东门。遥望首阳基。松柏郁森沈。鹂黄相与嬉。逍遥九曲间。徘徊欲何之。念我平居时。郁然思妖姬。——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六十五》
23、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白居易《题流沟寺古松》
24、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吴芾《咏松》
25、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白居易《栽松二首》
26、步游三衢旁。惆怅念所思。岂为今朝见。恍惚诚有之。泽中生乔松。万世未可期。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嬉。岂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时。——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五十》
27、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柳宗元《孤松》
28、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李峤《松》
29、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松树》
30、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李商隐《高松》
31、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韩溉《松》
3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咏松》
33、自种双松费几钱,顿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却惹空山旧烧烟。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莫教取次成闲梦,使汝悠悠十八年。——曹唐《题子侄书院双松》
34、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韩溉《松》
35、松寂风初定,琴清夜欲阑——白居易《松下琴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