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在所有经典中的地位
《涅盘经》是佛教经典的重要部类之一,有大乘与小乘之分。西晋后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大乘《涅盘经》的.译本。
其中影响大的主要有三个:
一是东晋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僧人法显和觉贤合译的《大般泥洹经》六卷,但该译本不是《涅盘经》的全译,只是译了原经初分的前五品;
二是北凉玄始十年(公元421年)由著名的译经师昙无谶所译的《大般涅盘经》四十卷,该译本首次将原经的完整面目现于中土世人面前;
三是刘宋元嘉年间(公元424—453年),慧严、慧观与诗人谢灵运等根据上述两译本进行改编的《大般涅盘经》三十六卷,又称作《南本涅盘经》。
时佛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是诸大乘方等经典,虽复成就无量功德,欲比是经不得为喻,百倍、千倍、百千万亿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善男子,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善男子,以是义故,说言如来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迦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赞《大涅槃经》,犹如醍醐最上最妙,若有能服众病悉除,一切诸药悉入其中。我闻是已窃复思念,若有不能听受是经,当知是人为大愚痴,无有善心。世尊,我于今者实能堪忍,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折骨为笔,书写如是《大涅槃经》;书已读诵令其通利,然后为人广说其义。世尊,若有众生贪著财物,我当施财,然后以是《大涅槃经》劝之令读;若尊贵者,先以爱语而随其意,然后渐当以是大乘《大涅槃经》劝之令读;若凡庶者,当以威势逼之令读;若憍慢者,我当为其而作仆使,随顺其意,令其欢喜,然后当以大般涅槃而教导之;若有诽谤大乘经者,当以势力摧之令伏,既摧伏已,然后劝之令读《大涅槃经》;若有爱乐大乘经者,我躬当往,恭敬供养,尊重赞叹。”
尔时,佛赞迦葉菩萨:“善哉!善哉!汝甚爱乐大乘经典,贪大乘经,爱大乘经,味大乘经,信敬尊重供养大乘。善男子,汝今以此善心因缘,当得超越无量无边恒河沙等诸大菩萨,在前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亦不久复当如我广为大众演说如是大般涅槃如来佛性,诸佛所说秘密之藏。
《北本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四圣行品第七之四
从世尊的法语开示中我们不难明白《大般涅槃经》与其他方等经典的关系以及《大般涅槃经》最上最妙的地位。我们学佛人当顶礼持诵《大般涅槃经》!
《金刚经》在佛法中的地位
《金刚经》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是记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
《金刚经》是大乘佛法的根本与前提。《金刚经》中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由此可证明,此经是成佛的根本法所在。据《解深密经》中佛判释一代说教,可分为三时,一是有相教,二是无相教,三是不有不空中道了义教。无相教是大乘教,有相教是小乘教,第三时了义教是大乘教的圆满教,是以无相教为基本而圆满无量义。
《金刚经》是属于第二时无相教的核心,也就是大乘佛教的基础与前提。《金刚经》直显无相法性究竟彻底,又于无住广大甚深行上做种种阐释,可为理事兼备。然也有隐而未显之密意存在,如全部般若经都没有广开心识结构分析,对于第八识没有阐释,所以在转识成智还有操作上的细节没有显明,这正是唯识了义教在第三时所要补充的。所以学修《金刚经》必须还要进一步地学修瑜伽唯识教,这样才是圆满的大乘佛法之实践。
《金刚经》在佛法中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是最根本的教义。然而,至高无上与根本前提并不意味着其中实质内涵的妙义都已详尽,所以佛在第三时中,广演唯识所现之义,从而使得转识成智的方法是一种具有精密的结构系统与可操作性之方法。《金刚经》之所以至高无上,就在于其开启一切法平等性义,也就是不二法门,也就是一真法界理。这个妙义在唯识教里得到充分的具体阐释。
如何正确地修学《金刚经》
若要正确地修学《金刚经》,就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修方法和观念。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和观念呢?就是要依据四依四不依为基本原则。所谓四依四不依者:一依法不依人,二依智不依识,三依义不依语,四依了不依不了义。以佛经为根本资源,以佛经解释佛经,让佛经与佛经互为参证。这样利于加深理解与悟入。以至诚真信为根本态度,以现量和比量为认知体悟门径,这样就可以契合一切经义,当然《金刚经》亦不例外。所谓正确的观念就是佛法的根本法印,也是最高法则,是佛法的真理性的所在。
所谓法印就是三法印和一实相印。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大乘专讲实相印,即一切法皆缘起性空。三法印与一实相印是开合不同其义全一也。只要以法印为法则,为指导思想,如理地作意,如法地受持奉行《金刚经》就是最为正确地修学。时下一些学人,或依某宗某派之义去学《金刚经》,或依世间学术以分别心去学《金刚经》,这样有不足,不要忘记《金刚经》是佛法的《金刚经》,不是某宗某派的专利,更不是世间学术所戏论的玩意儿。只有站在根本佛法的立场上,以根本佛法的观念、态度去如实奉持《金刚经》,这样才能契合真实佛法。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如实观
答:一般地认为小乘圣人可证人空,断烦恼障,出离三界,不受诸有。在三界中,烦恼障有见思二惑,所以小乘圣人虽然出离三界,但仍有所知障,不能圆满无上菩提。大乘佛法的殊胜性,就在于能断所知障,能成就无上菩提。大乘佛法之所以能够断尽所知障,就在于它是建立在万法唯识观上,只有唯识观才能除尽所知障。何以故?唯识观者,摄一切法归于识,又转识成智,烦恼障与所知障皆是虚妄分别的遍计所执自性之法,能破遍计所执自性,即可破尽一切障,《金刚经》的扫相观就是破妄想,也就是对治遍计所执自性。
大乘佛法的观行是有其独特性的。如从所观境上讲,一切法可划为三个层次,也就是三假法:一是法假,二是受假,三是名假。这三假中只有名假是从共相上作观行,《金刚经》处处讲“是名××”,也是从共相上作对治。共相是普遍的根本的,也就是法我执之所缘境。大乘法破共相,并不是从抽象上观共相,在大乘法中共相与自相是不可分的`,所以大乘法的观空,是将三假合一的一体同观。《金刚经》的如是观也是如此。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这就是一切法共相),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就是共相法的本质),应作如是观”,就是空尽一切有为法,这与《心经》:“照见五蕴皆空”是完全一致的。因此《金刚经》的具体观行主要是“空观”,也就是“观空”,观空有二门,一是总相观,二是别相观。在出离三界,断除二执,“观空”是第一法。所谓“空解脱”是也。大乘佛法《金刚经》之空观,是“观空不证”,不同于小乘法中之一相观空。由于《金刚经》的如实观是空有无碍的实相观,所以,金刚般若成就的是佛法的三身之妙德。三身者法身、报身、化身是也。小乘圣人能证解脱身,但不能证法身。唯有大乘圣人才能成就佛果三身之妙德。在《金刚经》中的离相所见之无相如来就是法身德。《金刚经》中的信心清净之菩提心就是圆满报身、一切智智。《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千百亿化身。三身是果,果由因生,依因成果,所以大乘佛法的具体观行就是实修三身妙德之法。它的具体实修是大乘般若经所要传授的成佛之道。
《金刚经》文简义丰,虽然具体的细节没有译述,但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的基本原理及其具体对治的法相,则完备阐释出来了。我们根据《金刚经》的基本原理来看,金刚般若智就是“夺情”,也就是广破一切执,但不破法。“夺情”就是解脱行,令心正念相续,不生妄情,不落世数,以无相无住之理念成就解脱行。情执多端,总括不过六烦恼而已,即一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六不正见。贪、嗔、痴、慢、疑是于情而执,不正见有五种:一是身见,二是边见,三是邪见,四是见取见,五是戒禁取见。这是于理而执。夺情明理就是金刚般若智,于三界中之依正二报不作相续因,唯对治生死法,念念生起菩提心,这就是如实观也。
从大般涅槃经谈起
《大般涅槃经》是大乘佛法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除了如来藏思想之外,还提到常乐我净的思想,有关无自性的部分与《般若经》见地相同,本超因果见地与文殊菩萨系列经典类似,即与大圆满法修行见地基本接近。大圆满法由于自然智启迪,所以苦乐平等对待,超越常乐我净看法,笔者只找几个相关主题与第二章龙钦饶降巴尊者见解做比较。
一、无自性
“一切诸法皆有因缘,若言不见故不说者,今见瓶等从因缘出何故不说,如瓶身先因缘亦复如是,善男子,若见不见一切诸法,皆从因缘无有自性。”[1]本段经文提到,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无有自性,此见地与大圆满法一致。
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实相宝藏论详释》提到:“如是若无境相之自性,即使有境菩提心之性,亦是无有体性如虚空,应知此乃离言说思维。三有轮回涅槃之现源即觉性之体,全不可得,犹如虚空。”[2]尊者并引用《普作续》:“菩提心者乃虚空之性,诸法皆是菩提心,其喻普喻犹如虚空之自性。”[3]尊者提到,菩提心体性如同虚空,离言说思维,此觉性不可得,缘生缘灭,无有自性。大圆满法见地与《大般涅槃经》看法相同。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无自性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六节及附录一第十八节。
二、童子瓶身
彼真宝者喻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譬如瓦瓶破而声[斯/瓦],金刚宝瓶则不如是,夫解脱者亦无[斯/瓦]破,金刚宝瓶喻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是故如来身不可坏,其声[斯/瓦]者如蜱麻子盛热之时置之日曝出声震爆,夫解脱者无如是事,如彼金刚真宝之瓶无[斯/瓦]破声,假使无量百千之人悉共射之无能坏者,无[斯/瓦]破声喻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4]
上段经文指出“金刚宝瓶喻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因此如来具有金刚宝瓶身,瓶身不破不坏,恒久长存。这与大圆满法修炼结晶的童子瓶身、法性身实在异曲同工。龙钦饶降巴尊者在《上师心滴如意宝》中认为,童子瓶身是:“心间觉性住于童子瓶身中,即面臂现基之相圆满安住于耀眼光芒中,其现相经光脉显现在金刚链中间。通过实修明点身相之现基的金刚链,觉性如量时,显现圣聚身相,即是所谓的觉性成熟为身。如颂云:身相大小芝麻许,圆满住于五光中,明空总集法身相,面臂圆满瓶身式”[5],及“此时除光中显现手指之光影外,无任何其它实质显现”[6],所以童子瓶身是一种脱噶修炼明点虹光身成就,大小如手指的光影,光芒耀眼,在大圆满法“四相”的“觉性如量”的阶段出现,会经过双眼智慧脉,四光脉显现在金刚链上面,到穷尽法性时,圆满显现,具有童子瓶身自性刹土的功能。也就是与金刚宝瓶身一样,恒久不坏而长存。另外,大圆满法五身五智中的五身,提到金刚不变之身[7],为法性身,与金刚宝瓶身同一概念。而童子瓶身比不变金刚之身,多强调了童子和童子身的特性。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童子瓶身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三节及附录一第十三节。
三、本超因果
“一切圣人所以修道,为坏定业得轻报故,不定之业无果报故,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修习圣道,若人远离修习圣道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不得解脱得涅槃者,亦无是处。善男子,若一切业定得果者,一世所作纯善之业,应当永已常受安乐,一世所作极重恶业,亦应永已受大苦恼,业果若尔则无修道解脱涅槃。”[8]此段经文指出坏的定业可以得到轻报,不定的业习没有果报,因此否定了种一定因得一定果的常识,因此累世多么重的恶业,修道都可以解脱。但坏定业得轻报,这与文殊师利菩萨的见地还是不同,文殊菩萨视业报如空,在《大宝积经》中,“文殊师利言,如我所见,实无有法业报熟者,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无业无报,无业报熟故”。[9]文殊菩萨对因果的看法是:一切法无业无报,无业报成熟(注:一切无因,没有起心动念,也就没有果,且业报如幻,龙树菩萨在《中论·观业品》中也持此种见地),比《大般涅槃经》见地更加干脆,而大圆满法见地与文殊菩萨一致。但超越因果论限制,并不是鼓励修行者胡作非为,而是以前业力并不需再强调,以当下空性修持为核心,此即修空性智慧,自然慈悲智慧显露,不伤害众生万物,而以救护众生为大悲应机的表现。
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实相宝藏论详释》引用《普作续》提到:“大圆满者本超因果故,寻求而修无修、修不成。导师虽说因果之教理,是依世间有相法安立,若要因中寻求才有果。心中本来无因亦无果,菩提心中本自无有生,乃以世夫之法而取喻,生即有灭故增益为有,因其未悟自生离因果,若以世间有相法推测,没有因则没有果生起,此为因果乘门自许理。”[10]上文印证大圆满法超越、脱离因果见地,与文殊菩萨教导相同,因文殊菩萨就是大圆满法的持有者,传承大圆满法。《大般涅槃经》对因果的`见地,是佛教因果论中进一步的开展,超越性论述,接近实相。而文殊菩萨无业无报、超越因果的见地,是佛教中崭新的篇章、新的概念。大圆满法继承此大乘新观念,保存至今。这种新的因果概念配合大悲心运作,以慈悲看透因果本质,以智慧看透轮回的假相。
有关龙钦饶降巴尊者大圆满法本超因果见解及相关佛经请参考第二章第五节及附录一第十五节。
--------------------------------------------------------------------------------
[1] 《大般涅槃经》卷四十,乔陈如品第十三之二,《大正藏》第十二册,第599页中,第847页中.
[2]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8页.
[3] 同上,第18页.
[4] 《大般涅槃经》卷五,如来性品第四之二,《大正藏》第十二册,第392页下,第632页下.
[5] 龙钦饶降巴.《上师心滴如意宝》(索达吉堪布译).香港: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第404、405、445页.
[6] 同上,第308~309页.
[7] 龙钦饶降巴.《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第806~826页.“不缘法性无迁变,自性本来清净分,称为不变金刚身,究竟基界尽法性。”
[8] 《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狮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五,《大正藏》第十二册,第548页.
[9] 《大宝积经》卷一百五,善注意天子会第三十六之四破二乘相品第七之二,神通证说品第九,《大正藏》第11册,第591页.
[10]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50页.
大般涅槃经 解题
大般涅槃经,40卷,北凉曇无讖译,收录於大正藏第十二册,经号374。
本经梵文作Mahaparinirvanasutra,又作《大本涅槃经》、《大涅槃经》、《大经》,经录家将它列為大乘五大部经之一,是曇无讖在北凉玄始十年(421),依河西王沮渠蒙逊之请,於姑臧译出。
《大般涅槃经》又常被略称為《涅槃经》,但涅槃部经典可分大乘小乘二类。大乘涅槃经有二本,一即為本经,又称為北本涅槃,分十三品;二是刘宋慧观与谢灵运等对照法显所译《泥洹经》六卷,增加品数,重修而成三十六卷,称為南本涅槃,天台章安即依此三十六卷本作疏。
小乘涅槃经则有晋法显所译《大般涅槃经》三卷,与白法祖《佛般泥洹经》二卷、失译《方等泥洹经》二卷及《长阿含?游行经》同本。此外,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至卷四十中,有与此经相当的记载。另外巴利《长部》第十六经〈大般涅槃经〉则与晋法显所译《大般涅槃经》最為相近。
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会寧传》以及由梵本译出的藏译本之经末所记载,本经的梵文原本似為二万五千偈,又其中前分〈大眾所问品〉(相当於译本前五品)约四千偈,一直到后世印度尚存有原本的。现今梵文断片,有日本高野山宝寿院藏有相当於〈如来名品〉第四之一的开始部分的梵文纸本一叶,收载於《大正藏》本经的后面。近世新疆出土的遗品中,有相当於〈如来性品〉第四之六末至之七初的梵文纸本一叶。
本经西藏译本有两种,一名《大乘大涅槃经》,由胜友、智藏、天月从梵本译出,相当於本经从初至〈大眾所问〉的前分五品;或法显所译的六卷《泥洹经》。另一名《大般涅槃经》,由王宝顺、善慧、海军从汉译本重译而出,相当於本经全部四十卷和《大般涅槃经后分》二卷。
此外,本经於六世纪间曾由汉译本转译成突厥语,而今英国学者比尔(S. Beal)在一八七一年也曾将本经卷十二、卷三十九译為英文出版。
本经以阿含、法句经為始,并援引《首楞严经》、《瞿师罗经》、《摩訶般若波罗蜜经》、《法华经》、《城经》、《杂华经》等,而且受般若经的影响不小。经中义理丰富而精要,主旨以发挥如来藏(佛性)思想,阐提成佛為要义。内容针对灰身灭智的小乘涅槃说,而阐述佛身常住不灭及常乐我净之义,但又不同於大乘中的三乘五姓说,而显示眾生悉有佛性,即使一阐提和声闻、辟支都当得成大觉,并且也广说与涅槃有关的一切菩萨法义。因此本经可称為大乘佛教的极谈,而其所述及的戒律与佛性思想,对中国佛教影响极為深远。
由於本经畅演大乘,议论宏闢,精义迭宣,因而从开始译出以来,即在中国佛教界发生重大的影响。
隋代智顗依据此经立五时教判,又广泛运用此经中的法义名相,开显天台一宗的教义,其后章安灌顶又以天台宗义疏释此经,為后世学人所传习。而中国古来学者在研究讲习中,对於此经文义的章段分剖,最早有「河西五门」说,是初期诸师讲习此经的指南。其后陆续有梁武帝萧衍的「两段」(中前、中后)说、开善寺智藏的「二分」(序分、正宗分)说、光宅寺法云的「三分」(序、正、流通)说等。至六世纪间,因元魏达摩菩提传译印度婆藪槃豆(世亲)的《涅槃论》而又有了的「七分」说,成為北方地论学者讲述此经所依用,与此相对的'则是在江南有山门法朗的「兴皇八门」说。但后世传播较广的,则為章安灌顶的「五门分科」说,即(1)召请涅槃眾(序品),(2)开演涅槃施(纯陀品至大眾问品),(3)示现涅槃行(现病品至高贵德王品),(4)问答涅槃义(师子吼品),(5)折摄涅槃用(迦叶品、憍陈如品)。此五门分摄全经始终文义,而广為后来学人所依据。
另外由於此经宣说半满二字、牛乳五味等形容佛所说法的深浅先后,因而啟发了中国佛教对释迦教相判释的施设。最初有道场寺慧观立顿、渐、不定三教(一说顿、渐二教),以此经為渐教中最高的第五时常住教;随后虎丘笈师在这三教的基础上,於渐教中立三时教,宗爱立四时教,均以此经相当於最后时的常住教。另在中国北地,慧光立四宗,以此经為第四常住宗。至隋天台智依此经〈圣行品〉义而立五时教,以此经為第五时教,味当醍醐;又立四教,以此经為非顿非渐非祕密非不定而追说追泯的圆教。由此可见本经在中国佛教流传史上,均被认為佛陀最后最高的教说。
中国佛教歷来对本经之注疏极多,较重要的有元魏达磨菩提译《涅槃论》一卷、陈真諦译《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梁代宝亮等集《大般涅槃经集解》七十一卷、隋代慧远《涅槃经义记》十卷、灌顶《涅槃经玄义》二卷、灌顶《涅槃经疏》三十三卷、吉藏《涅槃经游意》一卷、唐代法宝《涅槃经疏》十五卷、新罗元晓《涅槃经宗要》一卷、净挺撰《涅槃末句偈》一卷。
此经内容,分十三品,以下则略述各品大意︰
寿命品第一:卷一至卷三
述说佛在拘尸那城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接受优婆塞纯陀的最后供养,并為他说施食的果报。又告诸比丘应受持大乘,自他安住解脱、法身、般若三法;宣说无常、苦、空、无我,了知常、乐、我、净,离四颠倒。更為迦叶菩萨说佛身长寿的菩萨因行,以平等心视诸眾生,如来常住不变易法,世出世间的差别,涅槃即法性义,佛法僧三归依处等。
金刚身品第二︰卷三
佛為迦叶宣说如来法身常住、金刚不坏,及成就无量微妙功德,并说成就此金刚身是由於护持正法的因缘。
名字功德品第三︰卷三
宣说此《大般涅槃经》的名义和所具的功德等。
如来性品第四︰卷四至卷十
佛先為迦叶开示大般涅槃的自正、正他、能随问答、善解因缘四义,次说如来常住不变易义;如来随顺世间,神通变化示现种种色相化眾;如来所说实无祕藏,只因声闻少慧,為说半字九部经,机缘成熟便说大乘毗伽罗论。次述大般涅槃百句解脱义,四种人应持此经為世间依及比丘当依法不依人等四依;佛说与魔说种种差别,眾生悉有佛性,九部经中未说犯不犯戒的区别。并分别四圣諦法、四颠倒相、我与无我、三归依处、如来祕藏、眾生皆有佛性、十四音字义、一切异法常无常等、佛性常住真实无变等义。乃至闻此经得菩提因,重罪眾生得灭诸恶,唯除一阐提。最后又说此经是如来密语,唯有菩萨知其实义,為文殊师利说佛性非「本有今无」偈,及為迦叶说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同一佛性无差别等义。
其中释尊举贫女金藏喻,涂乳洗乳喻,力士额珠喻,雪山乐味药喻、二三指之喻、见性少分喻、梦语刀刀喻、二鸟双游喻、月无出没半满喻、日出三时长短喻等种种譬喻以说明。
一切大眾所问品第五︰卷十
佛受纯陀最后供养,又以化身受大眾供养,為纯陀说除一阐提、一切布施的功德;又為文殊说如来说法有餘、无餘之别;更為迦叶说无餘义及此经所得的功德。最后佛為此三人授记,自现身疾,右胁而卧。
现疾品第六︰卷十一
迦叶菩萨劝佛起坐,放光遍照,利益一切。佛為迦叶广说秘密教并说实无有病,大般涅槃是诸佛的甚深禪定。又三种人(谤大乘、五逆罪、一阐提)非声、缘、菩萨所能治,有五种人(四果及辟支)於大乘涅槃有病行处,而非如来
圣行品第七︰卷十一至卷十四
佛為迦叶说菩萨应修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五种行。并广说菩萨的圣行,应於大般涅槃闻思修行,护戒如护浮囊,得四念处,住堪忍地,观四圣諦,乃至住无畏地,得二十五三昧,坏二十五有。又為住无垢藏王菩萨说从牛出乳喻,以形容佛说法次第增胜乃至说大般涅槃。迦叶称讚此经并愿捨身书写流通,佛说往昔為雪山童子,捨身求半偈的因缘。
梵行品第八︰卷十五至卷二十
佛為迦叶说菩萨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七善法即:一知法,谓知十二部经;二知义,三知时,四知足,五知自,六知眾,七知尊卑。又说慈、悲、喜、捨四无量心的梵行,更说菩萨能得四无碍,名无所得。又重释「本无今有」偈义及说三乘、一乘、常、无常等义。并说明佛所说法,菩萨能知见觉,是由於菩萨念佛、法、僧六念处等。次述阿闍世王归佛的因缘,也為一阐提说法,并為阿闍世王说应索心观身二十事等使发菩提心。最后结说〈天行品〉「如杂花(即《华严经》)说」。
婴儿行品第九︰卷二十
说明如来如婴儿不起(不起诸法相)、不住(不著一切诸法)、不来(身行不动摇)、不去(已到大般涅槃)、不语(虽為眾生演说诸法而实无所说),故菩萨应修婴儿行。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六
佛為高贵德王菩萨说修行《大般涅槃经》得十事功德︰
一者有五:一所不闻者而能得闻,二闻已能為利益,三能断疑惑之心,四慧心正直无曲,五能知如来秘藏。
二者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见而今见之,昔所不闻而今闻之,昔所不到而今得到,昔所不知而今知之。
三是捨世諦慈,得第一义慈。
四有十事:一根深难可倾拔,二於自身生决定想,三不观福田及非福田,四修佛净土,五灭除有餘,六断除业缘,七修清净身,八了知诸缘,九离诸怨敌,十断除二边。
五有五事:一诸根完具,二不生边地,三诸天爱念,四常為天魔沙门剎利婆罗门等之所恭敬,五得宿命智。
六得金刚三昧。
七知四法 (一亲近善友,二专心听法,三繫念思惟,四如法修行)為大涅槃近因。
八除断五事(五阴),远离五事(五见),成就六事(六念),修集五事(知定,寂定,身心受快乐定,无乐定,首楞严定),守护一事(菩提心),亲近四事(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信顺一实(一道大乘),心善解脱(贪恚痴心永断灭),慧善解脱(於一切法,知无障碍)。
九初发五事(一信心,二直心,三戒,四亲近善友,五多闻),悉得成就。
十修集三十七品,入大涅槃常乐我净,為诸眾生分别解说大涅槃经,显示佛性。若四果辟支菩萨信是语者,悉得入大涅槃;若不信者,轮迴生死。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卷二十七至卷三十二
师子吼菩萨问佛性义,佛讚其具二庄严,并细答释。
其中阐明观十二缘智,共有四种:下者得声闻道,中者得缘觉道,上者住十住地,上上者得无上菩提,是故十二因缘,名為佛性,即第一义空,名為中道,即名為佛,名為涅槃。又凡有心者,定当得成菩提,故说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不可以有退心故言无佛性,若有修集三十二次明真修戒定慧相,答拘尸那城入般涅槃之因及何等比丘庄严双树之问,又答涅槃无十相(即色、声、香、味、触、生、住、坏、男、女),故名為无相,时时修习定慧捨相,能断十相;而成就十法,能见涅槃无相:一者信心具足,二者净戒具足,三者亲近善知识,四者乐於寂静,五者精进,六者念具足,七者软语,八者护法,九者供给同学,十者具足智慧。
又说明能修身戒心慧,是名智者,能令重业轻受;不修身戒心慧,名為愚痴,能令轻业重受。并说恆河七种人喻,眾盲触象喻以明菩萨当以苦行自试其心;而以大海有八不可思议,说明大涅槃经亦復如是。最后说如来示现胎生不受化身的意义,而师子吼说偈讚佛。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卷三十三至卷三十八
佛為迦叶演说三子、三田等譬喻,譬说如来先教菩萨,為菩萨说十二部经中微细义;次教声闻,為声闻说浅近义;后教阐提,為一阐提说可生诸善等世间义,并述说善星比丘的因缘故事,说一阐提尚未断未来世善根,故得成就菩提。而且如来具知诸根力,為调伏诸眾生故,对於有智的不作二说,无智的人作不定说,更列举诸弟子眾所怀的四十种疑执的见解,一一加以解说摧破,而劝诫弟子生决定想。
继之则说断善根人非是下劣愚钝之人,亦非天中及三恶道。而佛性中道,非有非无,亦有亦无。
次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等。而如来说法為眾生故有七种语。并以恒河七眾生喻,说明眾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必成菩提,四果、辟支必当成道;又眾生佛性常如虚空,非三世摄,遍一切处以及烦恼因果乃至梵行、无常等十想。
最后迦叶说偈讚佛。
憍陈如品第十三︰卷三十九至卷四十
佛為憍陈如说五蕴无常乃至非寂静,五蕴灭可得解脱常住乃至涅槃寂静,知道这个道理名具足沙门婆罗门法。这时有诸外道听闻此说,与阿闍世王同来佛处问难,婆罗门闍提首那、梵志婆私吒、先尼、迦叶、富那、清静、犊子、纳衣、婆罗门弘广等次发问,佛一一為之说法解答,令得正果。其时阿难在娑罗林外為魔所挠,佛讚阿难為多闻藏,具八善法,能持十二部经,令文殊摄归阿难,并令与梵志须跋陀同来见佛,佛度须跋陀得阿罗汉果,大眾皆得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