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樟树的神韵散文

有村庄的地方就有树,树绕村生,村又以树为龙脉,保佑村庄年年风调雨顺。在江西省安福县,无论是公园、广场、绿化带和马路两旁,皆是以樟树为主体树种连成的树林。尤其是在乡村,依照传统风俗,村民每年都会相约在既定的时间祭拜树神,他们围着千年老樟载歌载舞,锣鼓喧天,鞭炮震耳,仪式庄严而充满封建色彩,踩着树神的鼓点,经受多年的历代变化,于是,便有了“安福樟乡” 的美誉扬名全国。

“有村便有樟,无樟不成村”,樟树构成了安福乡村一幅美丽的绿色景观。“五一”期间,乘着暖风,沐浴阳光,拾一份心情去往乡村,那满目的绿,那宜人的风光皆在樟树的清幽里。瞧,展现在眼前的一尊长方形的石碑,雕刻其上醒目的红色大字,从樟树科属、形状、树龄和生长习性方面介绍了安福樟乡。该树为国家一级古树,树的胸径有2.13米,树高24米,冠幅3亩,树龄1000多年。传说清朝年间,天降大灾,樟树的分枝被压至地面,重新生根独立成活,其旺盛的生命力形成特有“一林成林”的樟树景观。

也许是自然的天造地设,这一处蟠龙樟就在竹江乡的庄下村沙溪组,树杆虽沒有严田镇老屋村的粗壮硕大,但一棵老樟繁衍而生的其它小樟,组合成盘根错节的樟树群,实是我欣然踯躅于此良久的最美的风景,从树与树的虬枝、根与根的纠缠,想像树杆的各种形象,无穷无尽,只要放逐思想的野马,不管是天地造神,还是自然风物的雕刻,其枝杆似马似牛,似龙似蛇,栩栩如生。于是,不必太多顾虑,脚步快移,攀沿虬杆之上,来一个快速,作一个秀,这背景与人像成了相册里最倩的风景了。

所谓蟠龙樟,因其虬枝起伏,所以颇似“蟠龙伏地,昂首待飞”,凭添了几分势态,其华盖辐射散开,铺天盖地,荫庇了这方乡村,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往返,也成了村庄独特的景观胜地。

这是扎根于夯实的泥土的`老樟,故其深湮于地的根系无限延伸,不断扩张,枝与叶因而尤显老壮叶茂,深邃的表皮,老辣的腠理,刺向更深的土层。

而我在移步换盏中,尤其回望来时的路上,距蟠龙樟不远处的那些细长而又弯弯曲曲的樟树林了,依偎着碧静的一口塘,秀颀的杆,鲜嫩的叶,倒影在水面,静澜微波,偶尔有鸟鸣虫叽,风轻轻吹拂,这些樟树林才是蟠龙樟无与比拟的乡村又一隅。因为,这些樟树不与蟠龙樟攀比,即使人们由此泥巴小道而过,前往指定的蟠龙樟胜地观赏,也无太多心情把玩这一属地。

而于我,不经意间,竟然全神贯注起这些樟树林了,因为它们年青的容颜,尤其是润泽于身的这口塘,给予了它们营养需要的居所,就像杨柳,柳垂媚腰,婀娜多姿,而这些樟树似乎也脱不去这份妩媚,这该是由于有水的滋润的缘故吧。

塘中的水并不清澈,呈深绿色,尤其是多年生的树林在岸边繁衍,这些树林的叶子掉落塘里,经年累积,形成腐殖质,将塘水风化成了多元素的肥料,使得众多的樟树多枝柯地向外伸展,而且它们倾斜于水的诱惑,尤其是绝大多数的蜿蜒曲回的小枝近乎贴近水面,似有老鹰点水之势,蓄意待发。

忽然,有一句话从头脑里冒出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的月色》中,描写对月色的喜爱之情的句子,而眼前这口塘与这些樟树,相依相存,头顶淡蓝色的天空,一幅树与水、水中镜、镜与天的画图跃然而出,想来画家笔下着墨最多是荷的懈意、山的雄伟、树的苍动,却不知,樟与水的交融许是另一种幽然的情怀吧。

雪舞神韵散文

帘低垂,隐约的缝隙里,流出一线晨曦。拉开帷幕,蓦然扑来的冷风刺得我打了个冷战。抬眼望去,灵动洁白的雪花舒缓与长空,飘然而落。大地所有的景物都被融入些许浪漫,鹅绒般的白雪覆盖了一切,就这样,冬的序幕在雪花初绽中掀起了高潮。

雪粒飘洒,如醉纷纷,扑扑簌簌之声敲击着窗台。我伸出手,去托住轻盈而纤巧炫舞与上空飘落的雪花,看着它们如精灵般的落入我的掌心,融化成晶莹的水珠,清凉中,心境变得恬淡而平和。窗外光秃秃的枝干拥簇着,在雪地里伶仃的挺拔,更显得一种苍凉静美之感,陶冶着人的胸襟。雪地里的原野、村落,像是一幅泼墨的山水画,寥寥数笔,笔墨简洁,神韵无比。雪,以大地为画布,无拘无束的写意,到处都是圣洁的白,白的颜色在雪的画笔下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惊世骇俗。

雪花越来越大了起来,密密麻麻,竦然洒落。闻风而动的松树,壮美的屹立在风雪中,仿佛是暗香浮动花语,又像是生命葱茏的律动。渐渐地,雪又小了起来。它又以优美的舞姿,尽情的招展着身姿,在广袤的原野间舞蹈,一瓣又一瓣,纷纷扬扬的肆意裁剪着山野。它舞过天空,舞过大地,它无比安静,无比温柔,它虽没有颜色,却孕育着生机。

雪花继续曼舞于北方的天空,穿越与白杨林,驰骋与大草原。如一只寻梦的玉蝴蝶,那灵动的舞姿,萦绕着无限的柔情缱锩,在风中轻舞飞扬,尽情的摇曳着晶莹的梦幻,在空灵的绝美中,找寻着自己的山香一瓣。它轻如絮、柔如丝、洁如玉,以白的纯净的旋律,以花开一般的音符,宣告严冬的枝头即将萌生春意。它用一场白的靓丽的歌舞,演绎着即将重生的绿。

雪花,摇曳生姿,飘于天地间,织就着素洁而绰约的银花。它把大地装扮的银装素裹,它涌动着光芒,温暖了花朵的灵动。我似乎看到了,洁白的雪花,来自山间、小路、枝头,和风吟诉,和着清泉婉转浅唱。不觉思绪漫卷,抬头仰望,那如玉蝶般纷纷而下的雪花,领略那淡淡的纯美,感受那曼妙的妖娆。

雪是冬天的精灵,也是春天的精灵。片片雪花都是诗的倾诉,它们洋洋洒洒在天空与原野间尽情的舞着春之舞。洒落飘出的是,没有伴奏的天籁之音。这种旋律、这种意境、这种纯情、这种质朴和美仑,是没有一支笔可以图画的。雪是春天的序曲,是生命绿色的使者。当你走在雪后的.原野,你会惊奇地发现,厚厚的雪下面覆盖的是绿色的生命。空气中泥土的气息更浓了。不久将来,一个烂漫的春天,在雪的俪歌中一定会翩然而至。一个繁花似锦的春、一个热情奔放的夏、一个硕果飘香的秋,正在向我们招手!

漫天的雪花还在清扬而洒脱的挥洒。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飘逸。挥洒自如,漫天飞舞,飘洒着玲珑剔透的韵律。雪啊!你尽情的舞吧!舞出一个飞雪迎春的新希望!

神韵南武当散文

深秋的清晨,南武当太极湖出现了平流雾奇观,刹那间,湖面涌起缕缕乳雾,微风拂过,千万条雾龙环绕,整个太极湖幻化在仙境之中。我站在湖边,脚下全是白云,已分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水。

当年去六安舒州任通判的王安石路过此地,看到这里山峰巍巍、林海茫茫、溪流瀑泻,令他思绪遄飞,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九井》:“沿崖涉涧三十里,高下荦确无人耕。扪萝挽茑到山趾,仰见吹泻何峥嵘,野人往往见神物,鳞甲漠漠云随行”。

南武当山坐落在长江以北大别山南,古称“多云山”,也称“吴家山”。境内18个瀑布、99条涧水,还有九潭、九泉、九井、九宫、八坛、三院,与奇松怪石、云海相映成辉。融黄山之美、峨嵋之秀、华山之险。

每次上南武当,我都喜欢在这样的清晨去品读这座大山,放飞我的思绪,放飞我的遐想。在缥缈的雾霭中,我穿越时空隧道,仿佛看到了远古时玉皇大帝命令天兵天将下凡在这里建天堂;仿佛看到了汉武帝南巡下马朝拜,封禅“古岳衡山”;仿佛看到了农民领袖马朝柱在这里发动白莲教教徒起义,震惊湖广;仿佛看到了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沐浴告天,操练兵马……

一阵钟鼓道乐声荡过,将我从悠远的历史长河中牵回,只见一缕朝阳从玉皇尖上冉冉升起,七彩霞光盈满山峦。

从太极广场到灵官殿,殿前两旁矗立着两米多高黑色花岗岩龟驮背石碑,上面刻有“龟蛇合体雄大别,古岳衡山演阴阳”十四个大字。

据《英山县志》记载:英山历史上有七座武圣宫,都是供奉张三丰,民间一直有许多张道人的传说。至今这座大山里还留下了武显庙、仙人洞、道人尖、道士冲等地名称谓。相传六百多年前的一个初秋,张道人骑着黄鹤云游至此,日间隐居默思,夜间礼祀北斗,预言“余教十四代必开南宗,武当异日必大兴”。

至二十世纪初的一个金秋,武当派第十四代传人游玄德道长走进了这座沉寂千万年的大山,恢复修建武圣宫,印证了三丰祖师“余教十四代必开南宗”。

当我游至太极广场仰望天堂峰下的武圣宫时,“云外仙都”四个大字跳入眼帘,武圣宫迎日金辉,众峰回环,相拥而立。道观因玄而建,气势雄浑;钟鼓楼因妙而设,空谷回响,或隐或显,妙不可言。三丰宝殿主神张三丰仙祖慈祥威武、浩然灵气,充分显示出了圣者的尊容。

从太极广场顺坡而下到了山环水绕的道教养生院,这里是一排徽派建筑群,在翠竹掩映的灰瓦白墙上,“太极山庄”几个大字特别醒目。这是道人们生活的地方,道院四周山色翠微、林木蓊郁。青蒿夹道,有一条小溪从山后顺流而下,山泉水冲刷着光滑滑的山石,发出和谐的声韵。

穿过会仙桥,走进道院,一股强烈的混元之气涌来,难怪住在这里的道人们个个满面红光。他们每天与大山相伴,日出而起,日落而息,诵经、打坐、练功、悟道、烧着土灶、饮着山泉,在溪边洗衣,在山间对弈,品茶论道,逍遥自在,如神仙般。

南武当这座神秘的`大山是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升的故里。中华民族最大之龙脉在这里,山北诞生数百位将军,山南孕育了数百位著名专家学者,有四位矛盾文学奖获得者都出生在这座大山之中。现每年有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武当弟子和信徒来这里朝拜学习武当功夫。先后举办了两届南武当国际旅游文化节和国际武林大会,武当秘传太极拳已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武当是武当祖庭,是武当秘传太极拳非遗传承保护基地。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迷失在名利场上沦为物质奴隶的时候,我要坚守南武当这一方净土,静悟武当派三十六部真经,把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文化继承发扬光大。

记得十年前的一次梦中,当我置身于南武当老君峰下,耳边响起一个浑厚的声音:求真悟道何去是,南宗圣地好修行。

南武当,我心中的净土,我精神的家园!

故乡冰雪神韵散文

偶尔,也会追思前尘。诸日云烟在后来慢慢消散,渐渐地开始慵懒,好些都已经忘记了,而今再一次查阅资料,画册里,有别人所摄下的绝美时刻,淡而农烈地写下地点,便猛地想起曾经过去的冰雕雪城,那是2009年的冬季,今日忆起已是时隔7年之久。

那个时候的县城没有如今的繁华,道路两旁任凭零落的黄叶早已飘飞的无影无踪,只有那光秃秃的白杨树可怜巴巴地指向苍天。那日我同姐姐相继进入县城,极目远望,方圆几百里尽是冰雕的建筑物,街头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各种饰品,用品,应有尽有。那是一年一度的冰雕节,我们随着人群进入冰雕雪城,还记得门口游人甚多,一派热闹非凡的气氛。何曾与兜售小商品的小贩们讨价还价,清晰记得争先恐后地买好票,便要跨入冰雪所雕成的城堡。几经周折才入堡口,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矗立在假山边冰雕上的大型灯组,那时天色尚早,灯未开,但那些灯组在晶莹剔透的冰雕下仍显得十分雄伟壮观。园中的小径上,游人甚多,曲折的石板路上撒满了五花八门,色彩斑斓的小石子。

记忆犹新的是小道两旁各式各样的历史人物的冰雕象栩栩如生,巧夺天工,有的拿着书卷,有的舞着长剑,有的机灵可爱,有的斯斯文文……这些不仅把人物的本性显现,还把它超强的本领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是在“蒲类大观园”举办的,曾经的'古迹补修后依旧清晰,“公堂大殿”再现眼前,那四字匾额高悬于门楣之上,散出一股凛然正气。蹲卧在大门两侧的“石狮”是用冰雕刻成的,这种艺术不愧是鬼斧神工。它们直视前方,那种庄严逼人的气势,足以使你惊神骇骨,驻足不前。跨过高高的门槛,步入大殿,四周似乎略显空阔。细心一看,殿顶显得高不可攀,美不胜收,两盏火红的灯笼高悬于金色木梁上,周围巨龙盘卧显得富丽,威武。庄严的公堂桌面对正门,整张桌椅都用和谐的红色彩绘而成,显出灵秀之气,再看看,四周的壁面,那更是锦上添花,墙壁上画满了各式官人,就连天空中的浮云也镶得斑斓多姿,在这流光溢彩的琉璃瓦下,鳞次栉比的建筑群错落有致 照得金碧辉煌。在屋旁还有官人曾经坐过的轿子,我也曾坐上上去尝试了古人乘坐的轿子,不觉身临其境。

“蒲类大观园”用冰雕所装点的“衙斋”,“大佛寺”“菩萨庙”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这般古迹令人心旷神怡,难道不能叫人留连忘返?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岁月尘封的往事里,我依旧忘不了的终究是冰雪神韵的冰雕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