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经典语录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的力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本日记。其中有许多值得人们领悟的句子。

《千年一叹》经典语录

1、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

2、胆大包天的现代人,在历史和自然面前要懂得谨慎。再高亢的歌咏,怎么敌得过撒哈拉的`夜风在金字塔顶端的呼啸声。

3、人折腾人,人摆布人,人报复人,这种本事,几千年来也真被人类磨砺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4、其实,人折腾人的本事,要算中国最发达。五六千年间不知有多少精彩绝伦的智慧耗尽在这里。

5、金字塔至今不肯坦示为什么要如此永久,却透露了永久是什么。

6、一种文明,能安顿个体精神已经不错,而如果能安顿群体性的政治智慧和社会理性,则就更好了。

7、大地所负载的精神流向,比它所负载的其他一切都更难判断和预见。但我们已经看到,大地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决定力量,那么,就让我们先来阅读大地。

8、月光下的沙漠有一种奇异的震撼力,背光处黑如静海,面光处一派灰银,却有一种蚀骨的冷。这种冷与温度无关,而是指光色和状态,因此更让人不寒而栗。这就像,一方坚冰之冷尚能感知,而一副冷眼冷脸,叫人怎么面对?

9、谁都有千言万语,谁都又欲哭无泪。

10、历史感受和现实感受很难分开,因为文明本身就有上下的粘连性。

11、干净的痛苦会沉淀成悠闲。

12、最恣肆的汪洋直逼着百世干涸,最繁密的热闹紧邻着千里单调,最放纵的游弋熨帖着万古沙漠,竟然早已全部安排妥当,不需要人类指点,甚至根本没有留出人的地位。

13、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因此那些答案也是值得怀疑的。

14、原来我们的历史只是游丝一缕,在赤地荒日的夹缝中飘荡。

15、站在金字塔前,我对埃及文化的最大感慨是: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却不知道它如何构建;我只知道它如何离开,却不知道它如何到来。

16、恶浊的烟尘全都融入了晨雾,恒河彼岸上方,隐隐约约的红光托出一轮旭日,没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静上升。我看着旭日暗想,对人类,它还有多少耐心?

17、美,竟是这般寂寞与无奈

18、几个文明古国的现代步履艰难,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历史负担太重,玩弄历史的人太多。

19、佛教是一种智者文明,印度教是一种土著文明,伊斯兰教是一种外来文明。

20、一种文明离开宗教是不完整的,同样,一种宗教脱离了文明的走向也是要不得的。

千年一叹余秋雨名句

千年一叹记录了余秋雨在2023年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千年一叹余秋雨名句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千年一叹余秋雨名句

1、 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 ——余秋雨 《千年一叹》

2、 胆大包天的现代人,在历史和自然面前要懂得谨慎。再高亢的歌咏,怎么敌得过撒哈拉的夜风在金字塔顶端的呼啸声。 ——余秋雨 《千年一叹》

3、 人折腾人,人摆布人,人报复人,这种本事,几千年来也真被人类磨砺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余秋雨 《千年一叹》

4、 大地所负载的精神流向,比它所负载的其他一切都更难判断和预见。但我们已经看到,大地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决定力量,那么,就让我们先来阅读大地。 ——余秋雨 《千年一叹》

5、 其实,人折腾人的本事,要算中国最发达。五六千年间不知有多少精彩绝伦的智慧耗尽在这里。 ——余秋雨 《千年一叹》

6、 一种文明,能安顿个体精神已经不错,而如果能安顿群体性的政治智慧和社会理性,则就更好了。 ——余秋雨 《千年一叹》

7、 金字塔至今不肯坦示为什么要如此永久,却透露了永久是什么。 ——余秋雨 《千年一叹》

8、 月光下的沙漠有一种奇异的震撼力,背光处黑如静海,面光处一派灰银,却有一种蚀骨的冷。这种冷与温度无关,而是指光色和状态,因此更让人不寒而栗。这就像,一方坚冰之冷尚能感知,而一副冷眼冷脸,叫人怎么面对? ——余秋雨 《千年一叹》

9、 干净的痛苦会沉淀成悠闲。 《千年一叹》

10、 历史感受和现实感受很难分开,因为文明本身就有上下的粘连性。 ——余秋雨 《千年一叹》

11、 谁都有千言万语,谁都又欲哭无泪。 ——余秋雨 《千年一叹》

12、 "恶浊的烟尘全都融入了晨雾,恒河彼岸上方,隐隐约约的红光托出一轮旭日,没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静上升。我看着旭日暗想,对人类,它还有多少耐心? ——余秋雨 《千年一叹》"

13、 站在金字塔前,我对埃及文化的最大感慨是: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却不知道它如何构建;我只知道它如何离开,却不知道它如何到来。 ——余秋雨 《千年一叹》

14、 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因此那些答案也是值得怀疑的。 ——余秋雨 《千年一叹》

15、 最恣肆的汪洋直逼着百世干涸,最繁密的热闹紧邻着千里单调,最放纵的游弋熨帖着万古沙漠,竟然早已全部安排妥当,不需要人类指点,甚至根本没有留出人的地位。 ——余秋雨 《千年一叹》

16、 原来我们的历史只是游丝一缕,在赤地荒日的夹缝中飘荡。 ——余秋雨 《千年一叹》

余秋雨简介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中国著名当代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家。

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读余秋雨千年一叹有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余秋雨千年一叹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余秋雨千年一叹有感1

《千年一叹》追其根源,它像是马可波罗游记一样的日记,记录的是余秋雨四万八千里行程中的经历,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

然而,生命总是在不断前行,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切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每重拾,都会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就如他在《废墟》中所说的,"我热爱废墟,又寄情于废墟".多少个王朝,反反复复,一千年一回,留下的只有一阵阵叹息。轻轻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传来,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传来,也从恒河畔边传来,当曾经的辉煌成了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开始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文明已经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了。他不畏"孤独与艰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了《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一叹千年",我是一个没有长途旅行过的人,什么名胜风景、文化古迹、都没有真正的体会过。虽然他语带锋芒被人称作"毒舌",但他用"文字追述文明消逝的沧桑,用镜头记录历史遣落的怀抱。用一枝笔,记录了10个国家的人文地理".让我对"旅行"有了一种认识与期望。就如他所说,不仅仅是荒原,荒原下有断壁残垣。他将自己的恐惧掩盖,甘愿独自去面对这一切。他站在那里,沉浸在眼前的只有落寞的荒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一时。

于是冒险开始,抵达希腊时他所见的只有狭小、陈旧和人民的闲散。干净。痛苦一定会被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今天的.希腊也就是在冷落中与世无争,闲散自如。再到埃及,它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样子。而古巴比伦遗址的复原,更让人语塞,他们铲平重建古城遗址,却连带着将那份强烈的历史沧桑感也湮灭了。

"废墟本应是进化的长链"而人们却都要毫无保留的想要去铲除废墟。不去面对废墟,正视它,而是一遍又一遍去改变,因而让他再一次的语塞了……"重建古罗马角斗场;去抛光的远年古铜器;和去上塑宋版的图书,因而,它们又有何价值而言那。联想到自己,不正是这样吗?

不敢面对一切,缺乏悲剧意识,常常将自己藏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小天地",遇到问题,不是想着去克服它,而总是想着去逃避。常以林黛玉自喻,虽有她那般的性情,却没有她那般的才情。文章永远是那种小家碧玉型的风格。只有经历过的,面对过的,你才能身临其境。谁都有千言万语,谁都又欲哭无泪。是余秋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面对挫折,屈服是最无能的对白。他把苦心钻研所得的历史成果慷慨地分享给世人,不做作、不扭捏。曾经的天一阁居然如此辉煌、神秘。因而是他让我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如果可以,我愿意像余秋雨一样去旅行。

读余秋雨千年一叹有感2

从尼罗河往东到两河流域再到恒河平原,这片地域寂寞了千年。战争来了,它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也渐渐被淡忘了。人们对它好奇而又畏惧,索性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相比之下年轻得多的欧美。强国觊觎这里的资源,却任由宝贵的遗迹经受时间的风霜雨雪。旅行者们来到这里,用相机记录下它的面貌一隅便离开了,他们永远是这样步履匆匆。终于,在千禧年到来之前,它等到了一位真正希望走进它的旅人。他从一个同样古老的国度赶来,在枪弹的威胁中潜行了数万里,用脚步丈量了几千年人类文明横跨的距离。三个月的时间,虽然他也是匆匆走过,但正如他在自序里所言,“如果这种匆促出自于一种万里恐怖中的生命重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同于《行者无疆》的轻松活泼,这片孕育了多种古文明的土地使余秋雨的笔调愈发冷静和深沉。他在漫漫黄沙中挥笔,《千年一叹》便在一路枪口中写就。

读罢全书,最令我担忧的还是这片土地上的子民。在《寻找底线》一文中,余秋雨写到了坐落在耶路撒冷城西的大屠杀纪念馆。一大片从遗物中找到的照片在一个拐弯后突然呈现在所有人眼前,“男孩,女孩,微笑的,大笑的,装大人样的,撒娇的,调皮的都有。短发似乎在笑声中抖动,机灵全都在眼角中闪出。但他们,全被杀害了!”如果说那些无畏的战士在看到死神临近时仍保持微笑,是在捍卫他们最后一点尊严,那么那无数消逝在枪口下的孩子们呢?他们在搭上开往天堂的列车之前,面对着镜头,面对着罪恶的刽子手,绽放出最烂漫的笑容,则应当是对世界无情的嘲讽。这让我想到了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尽管影片中穿插了许多喜剧成分,而且关于父亲的死,也只用三两声枪响带过,没有过多的渲染,却足见其中无言的悲壮。我相信纪念馆设计者的用意也是如此,不陈列带血的刀剑,不展出锈蚀的枪炮,而用由一群笑脸组成的拼图,使得这份震撼、这份对战争的反思抵达人们内心最深处。

同时,余秋雨也无意间向我们透露了战火背后人们的生活情形。在烽火和硝烟消散之时,他们的生活同我们的一样平静。无论是认为其他国家嫉妒巴格达美丽的伊拉克老人,还是以家乡拥有的众多古迹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荣的埃及青年王大力,他们言语之中无不表明这里的和平,彰显着人们共有的对世界的爱。记得曾在杂志上读过一篇题为《奇怪的西方记者》的文章,说是一位叫安娜的欧洲记者到尼日利亚采访,在与当地同行乔什夫到一家餐馆吃饭时竟然抱怨餐馆“太干净了”。安娜对非洲的印象是“嘈杂、拥挤、混乱、花花绿绿”,显然,她对非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遥远的从前。而中东,自然也有其除却战火之外的另一面,每个普通人都幸福着那些属于自己的幸福。

《千年一叹》它厚重,因为它装满了沉甸甸的文化与历史。余秋雨,这位年过半百的学者,穿过狂风扬起的大漠沙尘,用文字唤醒了险些被人们遗忘的记忆。这是全人类共同的根,人类文明从那里起步。有了根,我们便有了阔步前行的理由。

余秋雨《千年一叹》赏析

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是2023年1月出版的,该书的出版,在社会上曾一度引起热读的浪潮,但我仔细阅读该书,却是在新千年之后的2023年5月。我是一个不愿追赶任何潮流的人,对于读书,也是同样。这一段时间,在我们这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正在发生着一个不寻常的事情,“非典”―――一种让人谈之色变的传染病。正是由于它,刚从南方学习归来的我,就有了一段相对较为平静的日子,可以推远尘世的浮躁,闭起门来品味大师的卓作了,于是我选择了余秋雨。

关于余秋雨,以前主要是一种崇拜,此种心理缘自他的《文化苦旅》。我可以断言,《文化苦旅》是迄今为止我所接触到的最好的、最为深刻的文字之一。

《文化苦旅》的出版,在多年沉寂的中国散文界以及整个中国文坛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那时,读《文化苦旅》的感受用震撼来形容是不为过的。

说它是散文,我亦认同,因为那里的文字是一种充满语言张力、具有审美情感体验的文字,但我更喜欢把它看作是一部反思历史的哲人之作。作者有极高的悟性,文思泉涌,由点及面,纵横捭阖,扬扬洒洒,深入历史的骨髓,透着生命沉思的火花。因此,它是我案头必不可少的读物。

也许是我们的散文作家们在中国散文“小摆设”、“小位置”的境地里浸淫得有些久了,把真正散文的大智慧、大思考、大魂魄失落了。我们一味地追求着一些所谓的自我体验、鸡零狗碎的东西,我们真的缺乏冷静而睿智地对中国文化历史和中国文人命运、人格进行系统地穿透,我们已经被世俗的生活消解了强大的内心力量。特别是在这个唯利是图的年代,我们浮躁的心已承载不了思考的灵魂,我们无法达到知识的渊博和丰厚,我们只能囿于个体生命和感情做一些小文章,发一些小感叹,甚至玩一些文字的玄虚,有病呻吟,无病也呻吟,……这是当代散文的可悲之处。

选先生的《千年一叹》,既是出于以上的原因,也是对先生《文化苦旅》的那份偏爱,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散文的大灵魂、大气派、大内涵、大境界。那时读《文化苦旅》的感受,真是醍壶灌顶,酣畅淋漓,尤如大潮之波撞击情感的潮汐。我想,《千年一叹》不会让我失望。

先生的作品,最可取之处余以为是语言的锋芒和思考的力量。

他的语言是鲜活的,没有呆板和木讷,永远保持着诗人的品质和韵味,准确、到位、干净、利落。尤其是对视野所及的客体对象,用艺术家审美的眼光,表达给我们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生态景观。如反思文明故国、凭吊古迹的文字,具有极强的视角效果和审美的穿透力,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作家笔下希腊的蓝,埃及的黄,以色列的象牙色,伊拉克的灰色,伊朗的'黑色,印度的油腻的棕黑色,泥泊尔的绿色……这些代表着各自国家不同的色泽,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性和深邃的内涵。

语言是文学作品中灵魂的载体,文学的灵魂在思想、在语言。没有好的语言传达深邃的思想,你的思想就会显得平庸。一些当代文学作品为什么仅限于故事情节的离奇怪诞?为什么面临写作资源枯竭的危险而使一些作家走上了低级庸俗的抖售隐私和不顾廉耻的身体写作?为什么一年内文学作品的创作量在上万种而没有一部可以称得上伟大的作品?这些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语言的贫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先生语言的张力,语言的生动,语言的精谨,语言的穿透力,都堪称一流。先生对语言的保鲜方法,在他的自序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他说:“就我个人而言,这次割断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我从学术研究、教育行政到实际考察、随笔写作,经历了不少次彻底的拦断和转换,每次都是在别人认为状态最好的时候离开的,一遍遍从零开始,可称得上是自弃名位、自离积累、自拆楼台,为的是生命的惯性僵化。我是行路者,不愿意在某处留恋过久。安逸的山寨很容易埋葬憧憬,丰沛的泉眼很容易滞留人生,而任何滞留都是自我阻断,任何安顿都是创造的陷阱,任何名位都会诱发争夺,任何争夺都包含着毁损。”

在先生的这段文字里,使我们懂得了文学创作之大忌:生命惯性的僵化。要避免它,就必须主动地彻底地拦断和转换!也就是从零开始,打碎过去的一切。而此举,则需要大勇气和大信心。但为了突破,你就必须这样去做,

思考的深刻,这可以说是《千年一叹》最为耀眼、最为美丽也是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思想是光彩夺目的奇苑!深刻的思想更是美不胜收,具有改变一切的无穷魅力。秋雨先生的思考是深刻的,思想因之而深邃。这是一个作家的文学生命之所在。

在《千年一叹》中,几乎所有的篇章都透着思想的光芒。如他在《交缠的圣地》一文中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冤怨相报、无有穷期的深层原因是这样剖析的:对于耶路撒冷,“三个宗教都以感人至深的方式在这里吐纳着无数信徒的精神寄托,把一层层神圣的悲剧叠加给这座城市。任何像样的宗教在创始之时总有一种清澈的悲剧意识,而在发展过程中又因与民族问题紧紧相连而历尽艰辛,彼此都承受了巨大的委屈。结果,原始的悲剧意识中又加入了历史的悲剧体验,谁都有千言万语却谁都又欲哭无声。这种宗教的悲剧感有多种走向,取其上者,在人类的意义上走向崇高;取其下者,在狭窄的意气中陷于争斗。因此,耶路撒冷的路途也有多种方向,在淤积着无数次毁城血泪的街道上,每天存在着相知、相融、相悦的无限可能。”

那他们为什么不能握手言和呢?这是由于长期的以暴易暴把本该遗忘的恩怨一次次强化了。他们应该多一点遗忘,让往事如烟,然后搁置情绪,用现代政治智慧设计出最理性的方略。

“历史有很多层次,有良智的历史学家要告诉人们的,是真正不该遗忘的那些内容。但在很多时候,历史也会被人利用,成为混淆主次、增添仇恨的工具,有的人甚至借着历史来掩饰自己、攻讦对手,因此更应警惕。……只有把该遗忘的遗忘了,历史才会从细密的皱纹摆脱出来,回复自己刚健的轮廓。”这是先生为此开出的一剂良方,可惜有病的人讳疾忌医。

先生以一个文学理论家、文化史学家和作家的多重身份,依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居然借助人类文学的薄体―――散文,洋洋洒洒地揭示着世界文化的巨大内涵。在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和古老、神秘的文明古国的历史中,以轻扬的散文做着最深刻最潇洒地穿越!

他对世界几大文明衰落原因的思考同样是深刻而严肃的。限于篇幅,在此不再细述。

他在《向谁争夺》一文中对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暗伤有着最清醒的认识。“其实,人折腾人的本事,要算中国最发达。五六千年间不知有多少精彩绝伦的智慧耗尽在这里。但是我们今天要用最简明的线索来描绘中华文明,一定会把这种本事搁置一边。中国历史发展最快的段落,也是这种本事最收敛的时期。既以最近二十年的超常发展而言,就是以公开宣布对斗争哲学和争论癖好的放弃为前提的。”

历史是复杂的、多元的,没有一个人可以把历史穷尽,它所反映的只不过是部分的真实,不可能是全部的真实,我们可以把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对历史的阐释比较起来看,从而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思考。秋雨先生对中西文明由比较而引发的思考,给我们诸多启示。他那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敏锐的思维、强烈的忧患意识、独特的文化视角以及对世界文明历史的人文观照,留给我们一部沉甸甸的《千年一叹》。历史仍在继续,先生仍在思考。思考是美丽的,我们还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