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攻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紧扣中心,恰当地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二、掌握有关虚词的用法及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的有关知识。

教学要求:

理解“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著名军事思想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紧扣中心,恰当地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虚词的用法及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作品简介:

板书课题、请同学读课文注解,教师补充。

二、解释词句(边读边讲解,补充课本所未涉及的,重在句意。)

第一段:凡:大凡,副词,用在句首,表示对一般情况的总括,常出现在总结经验、概括规律的用语中。全:完全、使……整个降服,用作使动,全国:即“使全国”,意思是“使敌国整个降服”。下文“全军”“全旅”“全卒”“全伍”中的“全”用法同此。如何识别某个形容词在句中用作动词,并且是使动词呢?这要从具体的上下文来分析。假如一个句子的谓语是形容词,这个形容词后面还有一个名词,它们的关系不能解释为修饰关系时,应该考虑到可能是动宾关系,即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了,然后再分析它们之间是否是使动关系。“全国为上”,是用动词“为”表示判断的判断句,译为“……是……”形式。“破国次之”,是用动宾短语“破国”作主语,用名词“次”直接作谓语的判断句,译时相当于“……是……”。善之善者:是名词性的“者”字结构,这里指代情况或办法,译作“……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是用名词性的短语直接作谓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的判断句,构成“……非……”的形式,译成“……不是……”。

屈人之兵:动词的使动用法。如何识别某个动词在句中的用法是使动词用法呢?最重要的依据是具体的上下文。假如一个句子里的谓语动词及其所带宾语之间的关系不能用一般的支配关系来解释,或者虽然能这样解释,却不符合文意,这时我们就该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使动关系,那么这个动词就是致使性动词。其次:其,用在表示顺序的词前,表示顺序,可根据上下文适当译出,或不译,不得已:实为“不得(不)已”的省略,意即“不能不这样”,也可译为“无可奈何”。蚁附之:蚁,像蚂蚁那样,名词作状语。此攻之灾也:是用指示代词作主语,名词性短语“攻之灾”直接作谓语的判断句,“也”帮助判断,译为“……是……”。下面“此谋攻之法也”与此句类同,于天下:介词结构后置,译时移到动词“争”前。

第二段:十:即“十倍”,由于古汉语中量词不发达,数词常常单独运用,来表示数量,译时应补出适当的量词。十则围之:即“(吾)十(于敌),则围之”的省略,这是个表示条件的紧缩复句。“(吾)十(于敌)”表示必要的条件,“围之”表示在前面条件下产生的结果,中间用连词“则”连接,所以译成“(我军)十倍于敌人就包围他们。”下文的五个紧缩句同此。倍:两倍于敌。

第三段:夫将者国之辅也:是用名词性短语“国之辅”直接作谓语,句中用“者”表提顿,句尾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的判断句。夫:发语词,无实义。故君之所以患于军:“之”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此处可以不译。“所以患于军者”,“所字短语”作主语,“所以……者”,表示“患于军”的情况。由特殊指示代词“所”,加上介词“以”,加上动补短语“患于军”,再加上特殊指示代词“者”,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其中,“所”字指示,“者”字称代。患,祸患,这里是造成祸患的意思,动词,“于军”,介宾短语,作“患”的补语。“君”,作定语,修饰以患于军者。三军既感且疑:并列关系的紧缩句,“既……且”,“既……又”的意思。三军:古时大国多设三军,称中军、上军(左军)、下军(右军)。这里是军队的统称。

第四段:“知可以战……不御者胜”,几个分句结构相同,都是“者”字短语作主语,“胜”作谓语,只是“者”字短语的内部结构有所不同。五者:意即“五种情况”。“者”附在数词后面,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指代有关的事,可译为“……种情况”。一胜一负:“一”副词,“一……一……”的格式,表示两个行为并列关系,可译为“有时……有时……”或“或……或……”等。

三、范读

教师读,使学生体会句子之间意思的连接或间断。

四、作业

反复熟读,能背诵,完成三、四题,思考一、二题。

第二课时

一、全文要领(结合检查作业,按段提问,适当议论,逐步归纳,扣住原句,整体认识)

第一段:论述谋攻的原则和方法。

文章首先提出“以全为上”的作战原则,文章把“全”与“破”对照,“上”与“次”对比,连用五个排比句,层层深入地阐明求“全”的原则,自然地引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伐谋”的.中心论点,然后作者运用典型事例,极言攻城之弊,以反证“伐谋”之利,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加上正面论证:古今优秀将领“屈人之兵”“拔人之城”“毁人之国”都“非战”“非攻”“非久”,不采用“攻城之法”。通过正反论证“伐谋”的重要性之后,进而得出结论:“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第二段:阐明谋攻原则在战术上的具体运用。

作者用排比句列举六种情况,旨在说明:在战役中,是“围”,是“攻”,还是“分”“战”“逃”“避”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决定。总之,要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而不要以劣势兵力死守硬拼,不然就会被动挨打,乃至造成被“擒”的严重后果。作者在这段谈的虽然是战术问题,却是“谋攻”原则的具体化,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深化了“谋攻”的内容,强调了“谋攻”的作用。

第三段:论述将帅在谋攻中的作用。

这段论述了将帅在谋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将帅应善于辅国,将帅的作用不应受到削弱或抑制,否则就会给国家带来危难。这也就是说明只有充分信任和发挥将帅的作用,才能夺取全胜。

第四段:列举“知胜”之道,强调“知彼知已”,说明“知”是谋攻的基础。

作者列举可以预见胜利的五种情况,同时与第2、3段的内容相呼应。然后谈战术问题、谈内部关系问题。意在阐明“知”与“不知”决定着战争的胜负。这样文章很自然地得出传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二、小结

这篇课文围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中心论点,阐述了进攻敌人的战略和战术。作者认为军事是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要求把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武装斗争统一起来。他的用兵之法就是集中兵力,攻敌弱点,打歼灭战。在战略战术上,孙子主张灵活运用,将帅要做好国君的助手;充分发挥作用;国君要了解情况,正确指挥。他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集中反映了他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军事思想。

三、复习和练习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其用法。

1.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形容词作动词,使……整个降服。

2.毁人之国而非之也。久:形容词作动词,长久作战。

3.必以全争于天下,全:形容词作名词,全胜的策略。

4.十则围之。十:数词作动词,有十倍。

5.识众寡之用者胜。众:形容词作名词,众多的士兵。寡:形容词作名词,极少的士兵。用:动词作名词,运用方法。

6.以虞待不虞者胜。虞:动词作名词,准备。

7.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能:名词作动词,有才能。

(二)解释下列各句画线的虚词。

1.凡用兵之法         的(助词)

2.不战而屈人之兵     却(连词)

3.敌则能战之         就(连词)

4.以虞待不虞者胜     用(介词)

5.三军既惑且疑       又(连词)

6.必以全争于天下     在(介词)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一、二

预习下一课

高三语文《谋攻》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紧扣中心,恰当地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二、掌握有关虚词的用法及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的有关知识。

教学要求:

理解“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著名军事思想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紧扣中心,恰当地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虚词的用法及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作品简介:

板书课题、请同学读课文注解,教师补充。

二、解释词句(边读边讲解,补充课本所未涉及的,重在句意。)

第一段:凡:大凡,副词,用在句首,表示对一般情况的总括,常出现在总结经验、概括规律的用语中。全:完全、使……整个降服,用作使动,全国:即“使全国”,意思是“使敌国整个降服”。下文“全军”“全旅”“全卒”“全伍”中的“全”用法同此。如何识别某个形容词在句中用作动词,并且是使动词呢?这要从具体的上下文来分析。假如一个句子的谓语是形容词,这个形容词后面还有一个名词,它们的关系不能解释为修饰关系时,应该考虑到可能是动宾关系,即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了,然后再分析它们之间是否是使动关系。“全国为上”,是用动词“为”表示判断的判断句,译为“……是……”形式。“破国次之”,是用动宾短语“破国”作主语,用名词“次”直接作谓语的判断句,译时相当于“……是……”。善之善者:是名词性的“者”字结构,这里指代情况或办法,译作“……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是用名词性的短语直接作谓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的判断句,构成“……非……”的形式,译成“……不是……”。

屈人之兵:动词的使动用法。如何识别某个动词在句中的用法是使动词用法呢?最重要的依据是具体的上下文。假如一个句子里的谓语动词及其所带宾语之间的关系不能用一般的支配关系来解释,或者虽然能这样解释,却不符合文意,这时我们就该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使动关系,那么这个动词就是致使性动词。其次:其,用在表示顺序的词前,表示顺序,可根据上下文适当译出,或不译,不得已:实为“不得(不)已”的省略,意即“不能不这样”,也可译为“无可奈何”。蚁附之:蚁,像蚂蚁那样,名词作状语。此攻之灾也:是用指示代词作主语,名词性短语“攻之灾”直接作谓语的判断句,“也”帮助判断,译为“……是……”。下面“此谋攻之法也”与此句类同,于天下:介词结构后置,译时移到动词“争”前。

第二段:十:即“十倍”,由于古汉语中量词不发达,数词常常单独运用,来表示数量,译时应补出适当的量词。十则围之:即“(吾)十(于敌),则围之”的省略,这是个表示条件的紧缩复句。“(吾)十(于敌)”表示必要的条件,“围之”表示在前面条件下产生的结果,中间用连词“则”连接,所以译成“(我军)十倍于敌人就包围他们。”下文的五个紧缩句同此。倍:两倍于敌。

第三段:夫将者国之辅也:是用名词性短语“国之辅”直接作谓语,句中用“者”表提顿,句尾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的判断句。夫:发语词,无实义。故君之所以患于军:“之”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此处可以不译。“所以患于军者”,“所字短语”作主语,“所以……者”,表示“患于军”的情况。由特殊指示代词“所”,加上介词“以”,加上动补短语“患于军”,再加上特殊指示代词“者”,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其中,“所”字指示,“者”字称代。患,祸患,这里是造成祸患的意思,动词,“于军”,介宾短语,作“患”的补语。“君”,作定语,修饰以患于军者。三军既感且疑:并列关系的紧缩句,“既……且”,“既……又”的意思。三军:古时大国多设三军,称中军、上军(左军)、下军(右军)。这里是军队的统称。

第四段:“知可以战……不御者胜”,几个分句结构相同,都是“者”字短语作主语,“胜”作谓语,只是“者”字短语的内部结构有所不同。五者:意即“五种情况”。“者”附在数词后面,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指代有关的事,可译为“……种情况”。一胜一负:“一”副词,“一……一……”的.格式,表示两个行为并列关系,可译为“有时……有时……”或“或……或……”等。

三、范读

教师读,使学生体会句子之间意思的连接或间断。

四、作业

反复熟读,能背诵,完成三、四题,思考一、二题。

第二课时

一、全文要领(结合检查作业,按段提问,适当议论,逐步归纳,扣住原句,整体认识)

第一段:论述谋攻的原则和方法。

文章首先提出“以全为上”的作战原则,文章把“全”与“破”对照,“上”与“次”对比,连用五个排比句,层层深入地阐明求“全”的原则,自然地引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伐谋”的中心论点,然后作者运用典型事例,极言攻城之弊,以反证“伐谋”之利,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加上正面论证:古今优秀将领“屈人之兵”“拔人之城”“毁人之国”都“非战”“非攻”“非久”,不采用“攻城之法”。通过正反论证“伐谋”的重要性之后,进而得出结论:“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第二段:阐明谋攻原则在战术上的具体运用。

作者用排比句列举六种情况,旨在说明:在战役中,是“围”,是“攻”,还是“分”“战”“逃”“避”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决定。总之,要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而不要以劣势兵力死守硬拼,不然就会被动挨打,乃至造成被“擒”的严重后果。作者在这段谈的虽然是战术问题,却是“谋攻”原则的具体化,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深化了“谋攻”的内容,强调了“谋攻”的作用。

第三段:论述将帅在谋攻中的作用。

这段论述了将帅在谋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将帅应善于辅国,将帅的作用不应受到削弱或抑制,否则就会给国家带来危难。这也就是说明只有充分信任和发挥将帅的作用,才能夺取全胜。

第四段:列举“知胜”之道,强调“知彼知已”,说明“知”是谋攻的基础。

作者列举可以预见胜利的五种情况,同时与第2、3段的内容相呼应。然后谈战术问题、谈内部关系问题。意在阐明“知”与“不知”决定着战争的胜负。这样文章很自然地得出传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二、小结

这篇课文围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中心论点,阐述了进攻敌人的战略和战术。作者认为军事是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要求把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武装斗争统一起来。他的用兵之法就是集中兵力,攻敌弱点,打歼灭战。在战略战术上,孙子主张灵活运用,将帅要做好国君的助手;充分发挥作用;国君要了解情况,正确指挥。他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集中反映了他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军事思想。

三、复习和练习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其用法。

1.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形容词作动词,使……整个降服。

2.毁人之国而非之也。久:形容词作动词,长久作战。

3.必以全争于天下,全:形容词作名词,全胜的策略。

4.十则围之。十:数词作动词,有十倍。

5.识众寡之用者胜。众:形容词作名词,众多的士兵。寡:形容词作名词,极少的士兵。用:动词作名词,运用方法。

6.以虞待不虞者胜。虞:动词作名词,准备。

7.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能:名词作动词,有才能。

(二)解释下列各句画线的虚词。

1.凡用兵之法 的(助词)

2.不战而屈人之兵 却(连词)

3.敌则能战之 就(连词)

4.以虞待不虞者胜 用(介词)

5.三军既惑且疑 又(连词)

6.必以全争于天下 在(介词)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一、二

预习下一课

谋攻原文及翻译

《谋攻》是春秋时期孙武著作《孙子兵法》的第三篇,主要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谋攻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

谋攻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上;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谋攻全文翻译:

孙子说:大凡指导战争的法则,(使)敌国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一些;(使)敌人全军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军就差一些;(使)敌人全旅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差一些;(使)敌人一连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连就差一些;(使)敌人一个班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班就差一些。因此百战百胜,并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的,(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再次是击败(敌方的)武装力量,下策才是攻城。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制造了望敌军的高车和(攻城用的)战车,准备(攻城用的)器械,三个多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土山,又要三个多月才能完工。将官忍不住自己的愤怒而命令士兵象蚂蚁那样去爬敌人的城墙,士兵(被)杀伤三分之一而城还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灾害呀。所以善于指挥打仗的人,使敌人降服而不用硬打,夺取敌人的城堡而不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必长期作战。一定(要)以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因而军队不受损失而胜利可以完全取得。这就是谋划进攻的法则。

所以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他们,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同敌人兵力相等,就要能设法战胜他们,(比敌人兵力)少就要能摆脱他们,(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同敌人作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死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军的俘虏。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佐得周到国家就一定强盛,辅佐的不周到国家就一定衰弱。所以国君妨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让它前进却硬要让它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让它后退却硬要让它后退,这叫做束缚了军队(的手脚);不懂得军队内部事务而干预军事行政,就会使将士迷惑;不懂得指挥军队的'权谋而干预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怀疑。全军既迷惑又怀疑,诸侯乘隙进攻的灾难就临头了。这就叫扰乱军心,而导致(敌人的)胜利。

所以,能预见胜利的情况有五种: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和(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打的会胜利;懂得兵多兵少的不同战法的会胜利;官兵同心同德的会胜利;用自己的有准备来对待敌人的无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干涉的会胜利。这五条,是预见胜利的方法。所以说:了解敌人(并且)了解自己,百次作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负各半;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每次战斗都必然失败。

谋攻翻译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上;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说:大凡指导战争的法则,(使)敌国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一些;(使)敌人全军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军就差一些;(使)敌人全旅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差一些;(使)敌人一连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连就差一些;(使)敌人一个班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班就差一些。因此百战百胜,并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的,(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再次是击败(敌方的)武装力量,下策才是攻城。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制造了望敌军的高车和(攻城用的)战车,准备(攻城用的)器械,三个多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土山,又要三个多月才能完工。将官忍不住自己的愤怒而命令士兵象蚂蚁那样去爬敌人的城墙,士兵(被)杀伤三分之一而城还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灾害呀。所以善于指挥打仗的人,使敌人降服而不用硬打,夺取敌人的城堡而不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必长期作战。一定(要)以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因而军队不受损失而胜利可以完全取得。这就是谋划进攻的法则。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所以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他们,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同敌人兵力相等,就要能设法战胜他们,(比敌人兵力)少就要能摆脱他们,(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同敌人作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死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军的俘虏。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佐得周到国家就一定强盛,辅佐的不周到国家就一定衰弱。所以国君妨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让它前进却硬要让它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让它后退却硬要让它后退,这叫做束缚了军队(的手脚);不懂得军队内部事务而干预军事行政,就会使将士迷惑;不懂得指挥军队的权谋而干预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怀疑。全军既迷惑又怀疑,诸侯乘隙进攻的灾难就临头了。这就叫扰乱军心,而导致(敌人的)胜利。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所以,能预见胜利的情况有五种: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和(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打的会胜利;懂得兵多兵少的不同战法的会胜利;官兵同心同德的会胜利;用自己的有准备来对待敌人的无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干涉的会胜利。这五条,是预见胜利的方法。所以说:了解敌人(并且)了解自己,百次作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负各半;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每次战斗都必然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