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蛙鸣的散文
窗外,抬眼望去就可以看到一片片的农田,一不小心,便拾起了蛙鸣。
冷月静静地挂在枝头,夜色匆匆,看不透颜色,载不动水波,缓缓地流淌着,伴着春虫蛙鸣,没有方向。蛙鸣是夜的声音,引领你走向春的土地上,轻踏,不留痕迹,推开夜色,也就打开了希望之门。
古风轻拂,唱响了一夜又一夜的歌谣,单调而不失韵味,只那么不经意间低低一呤,便引来了多少历史的咳嗽,牵起了多少人的神经与心魂。每当傍晚的落日将我包围的时候,心里就会升腾起一股莫名的虚无与狂躁,指掌间,有千百种光辉翻覆,变化莫测。此时,我最渴望夜色来临,谛听蛙鸣,虽然有些寂寥,我想要的只是安静。
风是带颜色的那种青,天底下谁还能画出如此美丽的画面?鸣是带着思绪的褶皱,舒展,我看见无数带着尾巴的蝌蚪在抖动。假使真要没有了这种声音,多少心事与嘈杂将要继续?
轻卷诗书,无数的声音在心底翻腾。谁的声音?透过夜色,钻进我的耳膜。一声声蛙鸣折叠了多少岁月沧桑的脚迹?一只只青蛙隐匿着,与日月星辰对视着,向着月宫中的蟾蜍,赤裸的与大地接触,简单地鸣叫,痛苦并快乐着。
这声音的到来,让我无法拒绝,离去的时候也无需理由,当记忆只剩下回忆,才知道生命中有一些声音是该铭记的,哪怕是最微弱的呼吸,都会在颤抖的记忆里做停留。况且这蛙鸣?
我伫立在空旷的庭院中,任凭月光洗刷,不曾言语,沉默如潮水漫过来漫过去,只有那蛙鸣此刻才是我想要的声音,只是人物殊途,我始终听不懂他们说着什么。然而有时候,不懂才有距离,距离靠心来融合。一种精神,栖息在心灵家园,等待春天,收获春天。
这样的夜晚最易挑起人的回忆,往事虽早已没必要去诠释了,天涯孤旅,疯狂生长的只是寂寞的愁绪。我发不出任何声音,甚至是学蛙鸣都有些困难。
喧闹,静谧,世间万物总是恒古不变的演绎着属于自己的轮回。沧桑过后,谁还在你的身边?蛙鸣点点,倾听心灵,我发现自己的泪早已沾上岁月的痕迹,随风而舞。听着蛙鸣,我分明感觉到那里面有一种快乐的存在,自由的音符,愿让这样的声音醍醐灌顶,洗濯我的心魂。在这样的氛围里获得片刻的欢愉,哪怕是梦。就算是把自己遗忘,我也会记得这样的声音,我明白自己内心的一声声窃唤正是这样的语言。当声音走过之后,我会不会充满期盼?
传说中蛙鸣是为了获得爱情,那么今夜的鸣叫也是为此?声音停止之日,也是爱情散尽之时?只剩下死灰般的沉寂?不是悲哀,是无奈。
多少冰冷的声音曾回响在耳边,而此刻蛙声成了这夜晚最柔和的亮光,城市的边缘才有的温暖与希望被我这样轻易获得,就算是暗淡无光的夜晚我也不会觉得孤寂了。
清醒的眼睛,在黑夜里闪烁着,边缘时代,一声蛙鸣即可划伤眸子的浅膜。思维跳跃着,说不尽的密语,是怪诞还是神圣?飞翔的翅膀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流浪,是谁占据了它的位置,呈现给我们的是幽深的秘密?
天籁,是天籁,一声呤唱,从衍生到流离,从唱响到栖息,感动了多少带伤的风情?精神的花瓣在平静中舒展开,我知道,我等待了许久的终于来到了。沉浸在蛙鸣之中,一次次陷入静止,虚空。
这也许是春季送给我的最好礼物,在这里度过的'这么多日日夜夜,我开始了人生旅途的长途跋涉。记忆中的蛙鸣距离今天过去竟有十多年了,十多年过去了,珍贵的是这声音还未变,每年都有春天,生命中有感动,有启示、有觉察的春天又有几回呢?今天的这些声音和故乡的蛙鸣一样虽万语难及,但在明天是否还可以重新拾得?唐朝诗人贾弇曾有诗曰:“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其实我想不管管弦还是其它,都与人的心情相关,青蛙它们只管诉说,并不需要谁去聆听它们的声音。事实上,它们的声音压迫着所有疲惫的、劳累的人的神经,让人难得有个好休息。它们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它们要在美丽的春天就要说出人世间所有的秘密,包括生命的永恒和岁月痕迹。只是从来没有人会过多的关注它们的真实含义,只是我清楚地记得,在汉朝的绘画上,蟾蜍一直是以神话形象而存在,备受人们的崇拜!
也罢,不管了,怀抱着一丝宁静,在细节中回味与谛悟,我且安然睡去。
蛙鸣经典散文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蛙鸣的文章,心生感慨,脑海中突然涌现出诸多儿时的生活碎片,因为曾经许多无数个烦闷的夏日,每晚都是蛙鸣伴我入眠!
我生长在农村,70年代人们的生活简朴清贫,记得那时村里的小路还都是坑洼不平的泥路,尤其是梅雨天,小路变得松软粘脚,每次走在泥泞的小路上,总是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不仅是担心滑倒,还因为鞋底沾满了厚重的泥巴,腿就像灌了铅一样的沉重,真是举步维艰……
小时候我家住在村子的最后一排,再后面就是那绿油油的菜地,和许多深浅不一的河沟,那片菜地曾是我们儿时的游乐场,那时一个个瘦弱的身影经常穿梭于田垄之间,奔跑于河沟两旁,欢乐无忧的笑声时常响起……
农村的夜晚深沉、静谧、悠远,唯有胡同头那盏昏黄的路灯散发出淡淡的光晕,站在门口向远处眺望,高高的'玉米地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影影绰绰颇有几分诡异和神秘……
那时的我们都早早的睡觉,人虽躺在床上,但耳朵依然如兔子般警觉,万籁俱寂的夜晚,不同的声响冲击着耳膜,首先是砖缝,墙角或草丛里传出的蛐蛐低鸣,那“嘟嘟”声清脆悦耳,委婉动听,很有穿透力,我好像看到它们昂着头振动着如薄纱的羽翼,那样子好开心!
有时夜里还会偶尔传来几声急促的狗叫,继而是“呜呜”的低鸣,可能是它惊扰了主人的美梦遭到主人呵斥,这声音犹如平静的湖面突然激起的浪花,又快速消散……
夏天印象最深的还是蛙鸣,沉闷寂静的夜晚,没有一点风丝,只有这天籁之声在星空下回响,和谐的蛙鸣声抑扬顿挫,此起彼伏,俨然是完美的大合唱,想起一句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虽然用在这里有点牵强,但蛙鸣带给我们的愉悦可是感同身受,那时的自己早想象着跑到河边去偷窥它们的表演了,去慰问一下青蛙总指挥,去聆听一下青蛙们的演唱,去看看它们鼓动腮帮可爱的样子,去发现那些五音不全或唱歌跑调的青蛙……想着想着,那“呱~呱”的天籁之声越来越远,逐渐模糊,只剩下夜的安静与平和……
岁月的脚步越走越快,儿时的记忆已被抛在脑后,如今穿梭于钢筋水泥中的我们,忙碌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我们早已失去享受蛙鸣的耳福了,繁忙的生活让我们无暇顾及花开花落、草长莺飞;无心倾听燕舞莺啼、夏虫低鸣;没时间欣赏云卷云舒,清风朗月,在奔忙中我们失去了曾经的本真,淳朴,甚至善良,我们已缺少感知美的情怀……
是啊!感受蛙鸣其实更多的还是怀念当初的自己……
蛙鸣的诗歌
唯有种植一亩水稻,才能生息养性
一直以为,蛙鸣是从泥土中孕育出来的鸟鸣
与土地平行。高于池塘,略低于田埂,不得不
沿着远古的方向,将一对目光盯紧一颗稻子生长的期限
于月光而言,弹奏荒原,弹奏一粒稻米,如何坦然
又如何剥离的史记
蛙鸣,随清晨的露珠跌落而深入谷底
深入一双脚印的漩涡,湿漉漉的。父亲的印记
不叫不喊。压低的身躯总是高不过一茬稻子的姿势
怀抱夜晚,置蛙鸣与额头之上
与城市的脚下落寞,沉寂。也偶得一两声蛙鸣
那是被雨水淋湿的坚硬。堵塞的通道,一两棵野草
不足以填写中年失去的田野——越来越小的村庄
时光的码头
是一个个人,一件件
事物,从一场暴雨中隐约现身
水漫过池塘,水从水中溢出来
蛙鸣声叫久了,也会停息
一件旧布衫,拆了,洗了
做为垫脚的鞋垫,是她缝补的念想
不需要拾捡,一直朝前走
就能抵达的方向
你只要站在时间的顶端
日子的拐弯处
站在一条仅有的支点上
那条生命的小船就会迎面
以撞击的方式,破碎
与瓦解
纸上的'河
日子积累的厚度,薄如纸页
一张足够。可以饮酒,可以坐下来
交谈
纠缠于一种陈旧,我有些醉意
白色的皱褶,如同白色的亮光
刺疼我的目光。我真的有些醉了
用目光触碰,春天的火苗一次比一次
来得旺盛。我看见雨落,雨滴的声响
比起一个人的脚步,来得快些
用手指触碰,我很担心
担心蜂拥而至的河水
从纸上掉下来,会令我无法阻挡
稀落蛙鸣道秋别的散文
出来工作的这几年,我竟养成了一个习惯,即每每吃过晚饭后都要小憩一会儿,说是小憩其实就是闭着眼睛海阔天空的胡思乱想一番:神游天地,无处不想。然而睁开眼睛的时候,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我是谁?难道这闭眼的一瞬间竟成了恍若隔世?瞬间,永恒,我很难能把这两个意思相左的词联系在一起,可它们却又偏偏的在我神情恍惚间相遇了。面对着摆在自己面前桌子上的一摞摞书本竟然不知所措——似曾相识却又很陌生。喜欢看书,但我却从不深思,因为我怕自己的浅见歪曲了真理。倘若是真理,却如何总是让人觉的困惑不已。看,我又在胡思乱想了。不想了,也不思了,真理就是真理;还是留着这一片无尘的空白,回忆那美丽的日升日落,回忆那晶莹的,轻一盈地浪花朵朵......
手中的烟卷已经燃去了大半。不知不觉中,夜已经很深了,但我却没有丝毫的睡意,习惯了,这也是我近几年来养成的习惯。伏一在靠近窗户边的书桌上,总喜欢习惯性的向那外面幽深的黑夜看去——经常什么都看不见,但我可以听的见,听见那丝丝微风在耳边吹过时发出的悉悉的声音。呵,夜的'幽思,夜的悸一动,兴许是那昔日流殇在月夜下的那一段稚一嫩的缠一绵......是那逝去的缠一绵的魂魄在撩一拨着我。不,那不曾有过——只是南柯一梦罢了。
楼下的荷塘内传来了一声声并不齐整且时隐时现的蛙鸣;这声音少了盛夏时的排场与响亮,更多的时候则是在沉默。伴随着一阵阵秋虫的鸣叫与一曲曲秋蝉的寂寥歌声,那曾有过的时隐时现的蛙鸣也渐渐的静了下来。是离去,还是退出了属于它的季节舞台?——我想它是慢慢的在向秋季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