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咏秋诗词

一绝一律释秋怀

村外小河边,芦花问钓船,

尘缨搅我梦,此处可参禅?

四时有序水常流,义重情浓恰是秋。

霜揽红枫温旧梦,云追明月解心愁。

枯藤老树南飞雁,沧海巫山竹叶舟。

若问人生何所乐,清风佐酒唱灵修。

五律.中秋夜语

(一)

明月中天挂,相思又一轮。

年年花静好,岁岁草伤神。

欲请南飞雁,聊充座上宾。

务将莲子意,寄与梦中人。

(二)

丹桂飘香日,谁人未展眉?

观天风欲动,敲字泪难支。

户外霜千树,心头月一池。

仲秋深夜后,落纸两行痴。

(三)

五律.中秋游子吟

大雁南飞日,蟾宫结彩时。

秋高天未老,云淡雨成痴。

樽桂嫦娥泪,笳声楚客词。

乡情凝一梦,露重更相思。

(四)

五律.秋

天高心未老,日短影偏长。

枫子频添酒,松毛懒换装。

菊香调桂露,月色罩兰房。

莫怨秋风起,相思又一章。

七律.秋

肩挑春夏面朝冬,笑对流年树大功

陌上花姑搽玉露,田间野老戴金风

菊香入酒情难尽,红叶题诗墨不空

掠下斜阳三寸火,邻熟五谷养神龙

(新韵)

(六)

七律.无题

万里长空万里秋,江枫举火照归舟.

霜来游子追明月,雁去胡笳惊绣楼.

落叶常怜蝉影瘦,少年不识夕阳愁.

良宵美景团圆夜,海角天涯信可留?

(七)

七律.无题

陌上花开乱点头,谁怜碧水载情愁。

梧桐应懂单凰语,落叶何知孤雁秋。

借酒浇心心不醉,举杯邀月月含羞。

金风难度痴人梦,沧海无波泪自流。

(八)

七绝.中秋夜语

枫红菊艳夜生香,月满中秋情未央。

醉问门前花与柳,今宵可比去年长?

(九)

七绝.中秋独吟

三杯五盏话中秋,亦有风情亦有愁。

歌罢庭前无影树,缠绵仍是凤凰楼。

(十)

七绝.中秋游想

只身孤影落寒村,游想嫦娥共一樽。

恰是秋来八月半,海蟾今夜不关门。

(新韵)

咏秋绝句七首

其一

厚土高天总是秋,桑园着色翠如流。

农人带笑游芳径,玉米银花频点头。

其二

清风独恋九天秋,云也缠绵雨也柔。

虽近玄冬心不冷,一身流火著花稠。

其三

曾借春风开慧眼,从无雷震落唇边。

嫣然一笑山河醉,叠翠描红景万千。

其四

一身富贵不张扬,巧借西风织绿装。

淡看浮云头顶过,轻调玉露满天香。

其五

猎尽人间紫绿黄,掬来阆苑百花香。

慢摇清韵沾云露,巧做民功万担粮。

其六

蝉声渐远夜微凉,绿野摇风偶见黄。

莫道霜秋情已老,开镰遍地好文章。

其七

新秋叠翠老秋黄,一世豪情两袖藏。

饮罢蟾宫丹桂酒,仰天长笑解金囊。

鹧鸪天.秋天的思绪

当了金身换绿装,秋翁虽老却阳光

田间作画翻新土,犁下留情种旧粮

枫叶紫,菊花黄,长亭瘦柳意难量

人人都把西风恼,谁懂西风缱绻长

听过秋声不恋春,烹茶煮豆做平人

无财难赋相思曲,有酒能赊自在身

敲棋子,抚桐孙,菊花阵里会嘉宾

篱边种有三株柳,抱朴观风不算贫

鹧鸪天.秋心

大雁南飞丹若红,相思更比腊梅浓

题诗皆是缠绵雨,度曲全成缱绻风

君之韵,我幽衷,描山绣水不言功

老来且把金杯举,笑对冰壶煮玉龙

(新韵)

鹧鸪天.乐在中秋

春种秋收四季忙,晨钟暮鼓荡心房

晚风阵阵催花老,夜露清清恋果香

千亩地,万仓粮,红枫绿柳诉衷肠

农民自在农民乐,也把相思种几行

天净沙.思秋

残灯冷月诗书,瘦田薄酒茅屋,叶落风寒日暮。

哀鸿归处,转身风景全无。

(新韵)

喝火令.悲秋

叶落疏枝冷,枫红缱绻长。菊花开处月微茫。

篱外一团云影,今日去何方?

欲作相思引,诗愁两鬓霜。老夫徒有少年狂。

可叹心灰,可叹义难扬,可叹半身焦瘦,空守梦中香!

西江月.金秋有感

观赏金秋风景,笑收大地恩情。风调雨顺月星明,更有莺和燕诵。

宋祖灵知争赞,唐宗魂醉今荣。仙临盛世捻丝绒,锦绣人间圣境。

(新韵)

浪淘沙.秋望

玉露润高枫,意厚情浓。秋山不逊晚霞红。

雁舞长风人字阵,笑傲苍穹。

岁短恨云匆,去日难逢。余生不惰少愁容。

花鸟鱼虫诗苑客,白叟黄童。

仲秋诗词一组

一、秋晴南雁有感

雁字南归声唤急,白云高洁共蓝天。

江南菊桂芬芳溢,人近中秋月盼圆。

二、秋分

秋分小雨止轻凉,游子匆匆欲返乡。

暮晚西风思皎月,薄云羞怯半弦光。

三、秋思(古体)

凉意溶悲雨,夜孤染墨深;

推窗掬天泪,不语倾秋心。

四、无题

听雨冷寒侵,夜孤思念寻。

啾虫藏又唤,沥水滴还涔。

静卧人无梦,忽闻谁弹琴。

中秋不觉近,乡恋满归心。

五、中秋前夜思

月明已渐盈,思念如潮涌;

寂夜怨虫啾,孤风嫌草动。

茫茫四海同,皎皎婵娟共;

独在异乡居,心驰家国梦。

六、中秋晨晴

团圆今又临,暖日东方起;

江海碧无垠,山陵青不已。

田园秫米香,村舍榴梨美;

待到抢秋收,归家邀十里。

七、中秋月初升

日暮西乡远,天羞穹下绯;

无云空独廓,盈月漫圆闱。

一屋晴光黯,心身思念围;

倚窗邀玉兔,携我洒清辉。

八、醉花间晚雨怀思

秋风懒,月弦半,弦月羞云乱。馥桂恋人心,月隐香寻遍。

忽闻轻雨唤,点滴生幽怨。许是近中秋,海角连思念。

九、忆江南荷塘月色

姑苏忆,晚夕吻荷塘。滴翠娉婷葱叶紫,飞红羞怯粉花黄。落瓣舞心香。

荷塘忆,再忆满池芳。啼鸟归巢寻不见,银辉锁笼濯清凉。明月相思长。

十、声声慢中秋吟(声声慢3平韵)

穹绯日坠,空廓无云,檐廊渐黯晴光。盈月初东,迷濛又惹清凉。凭栏将酒揽月,与风儿,同饮苍茫。可怜个,玉兔偎桂树,痴守寒霜。

上古嫦娥奔月,不了传神迹,种种离殇。济惠天涯,春秋唐宋流芳。只言皓月逐远,正轻轻,飘向何方?且许我,将皎洁、留驻故乡。

十一、卜算子中秋后夜雨

夜寂觉风凉,墨染疑云袭。屏息倾听滴沥声,小院梧桐泣。

昨晚月还盈,此际天生水。想是嫦娥窥我心,又涌相思泪。

十二、浣溪沙假满离家

不觉归期一瞬间。来时小雨去依然。只怜岁月话桑田。

乡土故园秋渐远。离人游子泪如泉。始知夜晚客声寒。

苏轼咏中秋诗词赏析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咏中秋诗词赏析,欢迎阅读。

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一年中最美、最大的月亮高悬夜空,总是引得人们思绪飞扬,感慨万千。中秋夜晚赏月,是人们期盼阖家团圆、寄托美好愿望的主要风俗。在古诗词中有许多中秋咏月抒怀的佳作。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代表。

苏轼咏中秋的诗词,除了赏月、怀人等主题,更多的是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先看他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  绮户,照 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 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词人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当时,苏轼因与当权派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熙宁九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词一开始就提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词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不过,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风格。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高处不胜寒”并非词人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的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词人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词人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透过窗户,照着失眠的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难于入眠,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月圆人不团圆,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这里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我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词人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词人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词人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第二年,苏轼任徐州知府。苏辙于二月与东坡相见,四月间陪他同赴徐州,八月中秋之后方才离去。这是阔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东坡写下了《阳关曲·中秋月》,抒发了诗人与弟弟相聚后不久又不得不离别,不知以后何时才能再相聚的哀伤与感慨: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诗人以一种忐忑的憧憬,从暮云沉沉的时候就在企盼,云彩渐渐消歇下去,清寒之光流溢出来。天上的星斗随着夜色加深逐渐旋转,皎皎的月轮,仿佛洁白玉盘,在静谧的天空缓缓转动。面对这样的美景,诗人的心居然有一丝隐隐的疼痛,隐隐的不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美丽的夜晚终将会过去,相比起颠簸的人生,这种美丽是何等短暂,多么希望人生像今夜一样“长好”啊!而在明年,再见明月的时候,我已不知身在何方。为什么人人都说中秋月好?就是因为它太难得,太美丽,太短暂,而为了这一刻皎洁圆满,人心又要经过多少不同形态的残缺?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元丰三年正月到黄州,开始了他人生历程中最艰难的一段日子。这一年中秋节,他写了一首《西江月》,表现了谪居后的苦闷心情: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中秋”这一深具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写了远贬黄州的孤独悲苦的心情,同时又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中,表达出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围的营造中,读者可以见到豪放词人苏东坡在旷达超然背后悲情婉约的一面。

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上片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整个人生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人生几度新凉”,有对于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紧承起句,进一步唱出了因时令风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怅。词人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

下片写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词人遭贬斥,势利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以上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包含的情感非常丰富:有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这一结拍,是一个天涯沦落人带着血泪的人生呐喊与宣泄。它巨大的悲剧力量,确乎令人荡气回肠。

元丰五年(1082年),又逢中秋,被贬谪到黄州的苏轼触景生情,写了一首《念奴娇·中秋》,内容奇幻,情感深沉: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 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 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排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 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这是一篇内容奇幻、情感深沉的词作,融合前代的神话传说,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描写登高望远时幻想中月宫美妙的景象和抒发徘徊月下时乘长风翻然归去的愿望,充分表现出词人对精神解脱与身心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词的开头“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是写万里无云的中秋夜月。本来在中秋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是人们常见的,没有什么稀奇。但这里词人加上“凭高眺远”四字,就使得境界全然不同。词人置身高楼,凭高望远,所以视野开阔,而使得长空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毫无尽处,引人入胜。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由晴空写到明月。古时称月为魄,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意思是说,月儿的光辉从天上飞来,它所照射的地方,整个秋天的碧空都沉浸在清冷之中。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月光照耀的清辉夜色,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这竟引起了词人无限的幻想,以寄托着他的精神世界:”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词人让他的想象翅膀飞翔,幻想出月宫中有琼楼玉宇,仙女们乘飞鸾自由来往,那里是一个清凉的境地。由于词人处在一个不得自由的闲官职位上,才有向往月宫清静自由的幻想。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他想象着从月宫往下界眺望:秀丽的江山像图画那样的美,清晰可辨的烟火,历历在望。人间的江山越美,就越反衬出现实社会越丑,就越能见出词人内心世界的苦闷。

然而,词人毕竟是一个处于逆境而善于自我解脱的人。所以,下片笔锋一转写道:“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这三句化用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词人通过高超的想象,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的影子当作知心朋友,一起欢乐。这样写,既使词染上了浓厚的浪漫色彩,给人有一种奇异之感;又真实地展现出他孤单、凄凉的影子。

词人尽管邀月赏心,把酒浇愁,但悲愁仍在,这就使他不能不起舞了:“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希望愉快地度此中秋良夜,不要辜负这良辰美景。“今夕”句化用《诗经》“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表示这是一个良宵。词人之所以月下起舞,并非愉快而歌,得意而舞,恰恰是为了消除这股愁闷与抑郁不平之气。正如“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知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这里似乎使人听到他强颜为笑之声,但又使人深深地感到他觉得月亮才是自己的知音。唯其如此,所以,他便幻想起遨游月宫来了:“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他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与向往。豪情溢于纸背,令人读之神思飘渺。当然这种追求是虚幻的,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但词人这样写,正是人在苦闷时寻求解脱、自我安慰的无可奈何的举动;它表现出词人对自由生活、美好现实的追求。

中秋佳节,苏轼写给弟弟的诗词中,最长的一首是《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是夜,贾客舟中放水灯。)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近有一孙,名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这首诗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此诗前两句写时写景,道出在明月尚未高过群山之时,已出白芒千丈。“白毫”在此处指明月白色的光芒。银阙金宫,出瀛洲之下。道家谓天上有白玉京,故苏轼以银阙代指明月。一杯酒还未饮尽,明月已如水流般越涌而出。“乱云脱坏如崩涛”句应和前句的“涌”字,写云波因明月之涌如溃奔的涛水般四散开来,羁乱无缚。“谁为”两句,大展想象,以天上皎月喻天公的眸子,指出天公的眸子,应当以银河千斛的水才能涤洗。“湛然”在此指淡泊,于是令它静看世间之人,照得我深感恬淡,连心都静下来了。“角尾”指东方。西南边如火闪动的星星像弹丸一样渺小难见,东方星宿则光明熠熠宛若盘卧的青龙。“注眼”指集中目光看,“萤火”在这里应当指微弱的灯光。“舣舟”即泊舟,“鱼龙”形容灯火相连的景象。是何人靠近古汴城停泊,看一夜万千灯火舞动,如鱼龙所变。

“曲折”四句,描写当夜诗人泛舟行游时的情景。“青荧”指青光闪映的样子,“灭没”指无影无声。随着闪映的青光渐渐无影无声,小舟已转过了前山;这山日夜经受浪的摇动、风的环绕,岂能永远像初时一般坚固。明月容易低垂,人也容易散去;我泛舟归来以后也仍然可以呼唤童仆斟酒再重看明月。“青荧”四句,皆有哲思。“青荧”一句点出一种渐变之感,随后深感山峰也应该像这些青光一样在风浪中渐变,不复当日坚固。“明月易低”写出自然规律,“人易散”写出人情规律,渲染出一种物兴则将衰的世事之感。然而“归来”句笔锋一转,点出明月虽然低垂可是仍在,人虽散去可是还有我在,我自己依然可以斟酒望月,以尽情怀。“明月”两句,前句无情但后句有情,世事无情但人有情。我们不能改变世事的变化,却能掌控自己的心态。在这份无情与有情之间,一展诗人洒脱淡然的胸怀。而这般胸怀和哲思只凭轻舟转过前山的那一瞬、只凭归来的那一刻,只凭这四句诗便由诗人感受到并呈现在我们面前,如何不令人钦佩!在这份洒脱淡然的胸怀下,诗人写出“堂前月色愈清好”等四句,指出自己卷帘推门,寂无他人,只有在窗下哭泣的楚老。“南都从事”即诗人的弟弟苏辙,诗人此诗就是和韵苏辙之诗《中秋见月寄子瞻》,其中有“南都从事老更贫,羞见青天月照人”两句。因此诗人劝弟弟莫羞贫,像你我这样对月题诗的又有几人呢?“南都”两句正应和了诗人之前的那份洒脱淡然的胸怀心境。明晨人间百事又随着日出开始了它的兴衰更替,而如今一切都仿佛是在梦中做了一回瑶台的客人。

恍然一梦,正是诗人此刻的感觉,而这种感慨并非是只在此时才有,苏轼在《念奴娇》中也曾写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可是这种一切皆如梦境的慨叹是如何才有的呢?在本诗之中,诗人也写道“明月易低人易散”,道尽盈虚有数。可纵然是盈虚有数,依旧是卒莫消长。世间阴阳万物都在盈虚兴衰间不断变化更替,可最终却不会在总体上消减增长,不会真正的消亡。正因为诗人虽然明白盈虚有数,可他同样知晓卒莫消长,因此才有“归来呼酒更重看”一句;因此他才在历经磨难之时,依然心存乐观,依然胸怀一份洒脱,依然说出“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然而正因为盈虚有数,变化难定,诗人才会渐感人生如梦。可是人生真的如梦么?对苏轼而言,他心系的是天下兴衰,可是官场难容。面对宋朝政治上代代加深的弊端,他虽有心匡国辅政,却是不在其位,无能为力。所以他对天下的这份忧虑无可排遣,渐成悲戚。一句人生如梦,其中又有多少是无奈呢?

古韵诗词仲秋

八月十五夜,圆月高挂,温一壶桂花酒读月!

《人间天上》

秋风送爽,夜儿微凉

运河桥上,淡看长风逐浪

秀水倾天,一袭明月轻摇晃

江南夜光,玉宇琼楼尽辉煌

两岸固立,火树银花两相望

咫尺近在,各担风雨各逢霜

秋有几何,一壮杨柳绿又黄

流水何方,经年来去落又涨

浪敲岩石,借问岁月多沧桑

孤箫悠扬,盖过喧嚣传四方

旧景独好,鲜见游人驻足赏

箫声独唱,哀乐双生皆难忘

秋夕佳节,美景当年画里赏

今宵良辰,旧时人别来无恙

你若离去,后会无期愁断肠

拾阶轻上,斑驳亭台青瓦凉

不问夜长,闲数游船频过往

爱上风光,逗留人间胜天上

七言律诗·木樨香夜

作者:浪漫

鹤骑白凤九霄扬,径上银河入月廊。

身在广寒冰玉满,觉来帘外木犀长。

雪银四出剪霓巷,金粟千麸糁露浆。

芳茗细听几处有,一枝惹得许多香。

七言律诗·霜浓桂花香

岁又霜浓细蕊香,逸花飞跃画堂旁。

玉盘子落惊前夜,蟾窟枝青接夕阳。

素面松华犹耿介,彩裙溪女为谁妆。

愿君采撷多幽佩,莫笑孤鸿野鹤张。

五言律诗·秋色弄韵

作者:浪漫

桂馨飘广野,丹影墨秋光。

细细麸金落,纷纷夜玉扬。

太清低满月,银笛梦幽乡。

故院画屏启,阁帘听暗香。

七言律诗·金秋吟歌

万里长空月下低,疏桐柳色绕青枝。

谁吟陌上稻花雨,何处庭前歌舞姿。

紫燕恋家归院夜,桂香爱画入屏池。

莫言几许离人苦,卧兔冰轮远也痴。

七言律诗·秋色梧桐

帘外梧桐紫竹呼,千千碧玉洗乡庐。

清风飘洒山颠远,落叶纷飞草木疏。

但有三分霞逸彩,更填一曲霁云舒。

桂香馥郁邀明月,金菊如诗蝶梦书。

五言律诗·金秋之歌

长空明月怡,光烨露沾洗。

山鹊栖林里,飞萤卧帘底。

梧桐风影叶,丹桂雨香米。

牵手几何许,挥毫画卷启。

一丝风·仲秋月妖娆

盈盈丹桂舞妖娆,明月照九霄。

风来爽、散暗香,秋色也逍遥。

丝竹软,水流萧,酒魂消。

此时拌作,一度归鸿,一度良宵。

一丝风·金秋诗韵

秋风斗菊染山乡,锦树收斜阳。

东篱下,谷底里,野色又重阳。

横笛漫,水流香,九霄长。

此时更赏,别样飞鹤,别样云翔。

浣溪沙·金桂飘香时

绿韵枝头金桂香,广寒宫里素娥忙。

晚风和月上西窗。

数点青纱藏玉兔,白银揉破梦魂长,

飘然若雨叠箩筐。

七言绝句·说秋

莫说秋来寥寂逢,我看秋日胜春风。

晴云一鹤长霄上,引得诗情到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