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陪同年吴冲卿登宿州北楼望梁楚之郊访古作是的诗词

陪同年吴冲卿登宿州北楼望梁楚之郊访古作是

司马光 宋

大禹息洪潦,画野经九州。

波沈露群山,嶷嶷相婴鉤。

漩洄澹兹土,平敞仍寡分。

乘高极回望,坦坦无陵丘。

先王崇皞济,建祀邦诸侯。

玉帛从会同,赴告书春秋。

六雄方逐鹿,为嬴弱姬周。

兹为会战场,蹀血无时休。

汉错削七国,祸生东南陬。

亚夫闭高壁,坐折强吴谋。

曲竿倒太阿,辟户延旃裘。

淮泗漫腥膻,房心掩旄头。

人移烟火绝,榛茂豺狼游。

唐纲日浸衰,盗起如螟蟊。

相携聚萑蒲,袒臂担耡耰。

蟠薄数千里,焚劫无余留。

圣朝定多壨,剑戟包貔貅。

蓁蓁荆棘林,朊朊良田畴。

耒耜趋时雨,黍稷丰岁秋。

昔为车骑利,今睹桑麻收。

我来宦东土,莨菪乘春流。

行行次符离,固为亲交留。

樽罍且为乐,携手登高楼。

是时新雨余,风日方和柔。

云鲜乱花薄,波绿迷芳洲。

羃羃游丝转,哀哀野阳浮。

调簧语双鹂,翻雪矫群鸥。

爱兹登昨美,况复依良俦。

聊适笑言乐,尽忘霸旅忧。

翔阳向冉冉,渐与西山遒。

驿程前有期,恋此当何由。

分首下岧峣,账然登暮舟。

《秋晚登城北楼》陆游

《秋晚登城北楼》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赏析: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幅巾”指不著冠,只用一幅丝巾束发;“藜杖”,藜茎做成的手杖。“北城头”指成都北门城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就衰颓的情况。“卷地西风满眼愁”是写诗人当时的感受。当诗人登上北城门楼时,首先感到的是卷地的西风。“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卷地”形容风势猛烈。时序已近深秋,西风劲吹,百草摧折,寒气袭人,四野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当这种萧条凄凉景象映入诗人眼帘时,愁绪不免袭上心来。“满眼愁”,正是写与外物相接而起的悲愁。但诗人在登楼前内心已自不欢,只有心怀悲愁的人,外界景物才会引起愁绪。所以与其说是“满眼愁”,勿宁说是“满怀愁”。“满眼愁”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愁”字可以说是诗眼。它既凝聚着诗人当时整个思想感情,全诗又从这里生发开来。这句诗在这里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这两句是写对边境情况的忧虑和对关中国土的怀念。大散关是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诗人过去曾在那里驻守过,今天登楼远望从那里传来的烽烟,说明边境上发生紧急情况。作为一个积极主张抗金的诗人,怎能不感到深切的关注和无穷的忧虑呢?这恐伯是诗人所愁之一。深秋来临,北地天寒,鸿雁南飞,带来了“杜陵秋”的信息。古代有鸿传书的典故。陆游身在西南地区的成都,常盼望从北方传来好消息。但这次看到鸿雁传来的却是“杜陵秋”。杜陵(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秦置杜县,汉宣帝陵墓在此,故称杜陵。诗中用杜陵借指长安。长安为宋以前多代王朝建都之地。故在这里又暗喻故都汴京。秋,在这里既指季节,也有岁月更替的意思。“杜陵秋”三字,寄寓着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沦陷的.怀念之情。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不觉愁绪万千,涌上心头。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这联诗句,抒发了诗人的忧国深情。“山河”在此代表国家,国家可兴亦可废,而谁是兴国的英雄?“身世”指所处的时代。时代可安亦可危,谁又是转危为安、扭转乾坤的豪杰?山河兴废难料,身世安危未卜,瞻望前途,真令人搔首不安,愁肠百结。再看,自己投闲置散,报国无门,只能倚楼而叹了。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这—联既承前意,又总结全诗。“横槊赋诗’意指行军途中,在马上横戈吟诗,语出元振稹《唐故捡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其后苏拭在《前赤壁赋》中也曾写过“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横槊赋诗”在这里借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于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幕府职时在军中作诗事,他经常怀念的,正是“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多少感慨啊!诗人虽然离开南郑已有五年之久,但金戈铁马,魂绕古梁州”,正是报国心志的抒发,诗虽结束,而余韵悠长。

yjbys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

1.陆游《卜算子 咏梅》赏析

2.陆游《读书》

3.陆游《游山西村》赏析

4.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沈园二首》陆游古诗赏析

6.《示儿》陆游古诗赏析

7.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赏析

8.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及赏析

9.诉衷情 陆游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的诗词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两个小题。(11分)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谢朓北楼,为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谢朓以文学知名,但仕途上多有不如意之处,被人诬陷,下狱而死。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第三联)。(5分)

2诗人为何要怀念谢朓?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寒”、“老”二字运用了使动用法,(1分)形象地描绘出人家炊烟在秋空里袅袅升起,炊烟笼罩下的橘树柚树,已带有几分寒意,梧桐也已染 上枯黄的秋色,显出了衰老的姿态。(2分)“寒”“老”点出了秋凉的特点, 使人感到已是秋光渐老之时。不仅写出了秋景,而且也透露出诗人带有微微凉意的心境。(2分)

(2)①诗人登谢眺楼而临西风,见秋景生感慨,直抒胸臆。(2分)②谢朓才华横溢,仕途却不如意,被人诬陷致死,和李白命运相似,所以他心有所戚戚焉(同病相怜)。(2分)③诗人政治失意,年华已老,壮志难酬的苦闷与寂寞之情,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2分)

霜降诗词《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诗词之一。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综合看来约生于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