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公开课

教学目的

1、理清课文线索,揣摩作者的感情变化,了解作者的生死观

2、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诗句中的“王谢”指谁?(引出作者,请学生简介王羲之,同时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如果能够结合温州历史,引入有关王羲之的故事,五马街,墨池坊,引入谢灵运的故事,谢池巷,康乐坊等,可能情趣盎然可惜,外地教师难免不太了解温州历史出示PPT,以介绍《兰亭序》书法,其实课本上就有插图问学生如何评价《兰亭序》的书法艺术,太难了所以,竟至于一学生起立回答:“写得真好,字写得有的大,有的小”】

【记得上个月到了镇江焦山公园,看到了梦寐欲见的《瘗鹤铭》残石,如朋友所言,以“朝拜的心情”,细细瞻仰可是,身边竟发生了一段令人哭笑不得的.笑话:一女导游带着四位年轻游客,指着墙上的残石对他们娓娓道来,“关于《瘗鹤铭》的作者,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是东晋的王羲之”一游客插话,“王羲之是谁?”导游微笑着耐心介绍……不意他竟如被骗般,大叫:“王羲之的字有什么好看?这几个字难看死了一定是他的名气太大了……”导游窘然,无言苦笑我望着这些游客,心想,如果今天我们没有把我们的学生教育好,明天也将会在《瘗鹤铭》前出丑!】

【二十一中学的蔡舒雯老师,书法功夫颇好,在上《兰亭序》时,在黑板上挂出了自己的临摹作品,令学生佩服之至】

【某学生起立说:“《兰亭序》中的“之”字,变化很丰富,写得很好”梁老师即表扬他观察仔细其实,郭沫若先生曾专就《兰亭序》中二十个“之”字,七个“不”字的丰富变化,写过文章我还曾将这篇文章抄下来,夹在《兰亭序》字帖之中】

二、读课文

1、关注字词读音

2、提问: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

明确:(可)乐 (可)痛 (可)悲

【三个词,概括全文但是,对于古文,还是应该先解决语言障碍,如英语课,再深入分析应该先建立“感性认识”,再进入“理性认识”应该反复品读】

3、作者缘何乐?

明确:

时间(暮春)

地点(兰亭)

人物(群贤)

事件(修禊事)

补充:人生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如引用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则好】

再读第一段:朗读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引入汤显祖《牡丹亭》“赏心乐事”,22中学校园里的“流觞园”,好】

第一自然段是文章语言的优美之处,应指导学生反复品味

【一女生朗读第一段,抑扬顿挫,停顿准确,极好!可见教师平时之功】

品味角度:

①骈散结合②生命力极强的词语

4、“四美具”,乃人生乐事,第二段“痛”缘何袭来?

①文章的第二段写了哪两种人?【为什么肯定是“两种人”?为什么不能是“两种情绪”?】

②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③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慨?

明确:

①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②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感觉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③有两个感慨:一个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述”(生命短暂);另一个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无常)

【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述”,应该再次引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前呼后应,则妙哉】

(再读课文)

5、“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思想是很多人共有的,联系所学,说说有哪些“乐极生悲”例子

明确: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滕王阁序》

【此部分很好,可惜未用PPT如一带而过】

6、怎样理解“一死生,齐彭殇”?(背景)作者的人生观如何?(此“悲”可否理解为悲观)

【此部分甚难,教师近乎强制灌输矣;估计学生尚未明白其实,我也未明白:“一死生”,何等旷达超脱?“齐彭殇”何等逍遥无涯?何至于“虚诞”?何至于“妄作”?杜甫《醉时歌》:“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有文章指出,郭沫若认为这不是王羲之的思想,并将这一条作为论据之一否定《兰亭序》,《兰亭序》既不是王羲之所撰,这一书法作品也是伪托的不过,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友好相聚,感受到人生乐趣,但“盛事不常”,生命有限,不胜感慨!由此想到古人的话,“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联系生与死的问题发表对庄子生死观的看法,对“一死生”、“齐彭殇”观点开展了批判,认为是“虚诞”和“妄作”,从文章看这是符合逻辑的,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要把这些道理与高中学生说清楚,谈何容易?记得当初我上课时,就一带而过了,绝无大碍】

课后反思:

上完课,感觉我搭建了一个房子,架子有了,但是没有温暖的火炉,也没有可口的饭菜,屋子里空落落的,学生得到了什么,可想而知光想着仰望星空却忘了脚踏大地

【此乃带领学生看清了文章的结构与大意,而未能让他们深入体味美妙的文字语言后者最重要,却最见教师功力】

第一:我有一个偏见:开文言文公开课,对字词过多的涉及,总是有枯燥乏味的嫌疑,但是今天谷老师、傅老师的一番话让我明白了,对于1600年前的文章,又加上魏晋时期玄学的影响,王羲之的文词艰涩难懂,思想沧桑斑驳,很难理解,这样的文言文就要“文不离言,言不离文”,【或为“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字词语法是一定要涉及的,读懂文章就证明学生已经很不容易了人文性、艺术性、工具性的侧重,要视文而定,这篇文章的语言一定要细嚼慢咽,深入品读比如: “临”文嗟悼的“临”本义“靠近水”,可引申为“对着”“所?a href='/wenxue/zawen/' target='_blank'>杂文砍一?rdquo;中的“所以”和“所以兴怀”中的“所以”,前者解释为“用来,借以”后者为“…的原因”

第二,教师的古文底子一定要扎实,修养要广泛,最近我对于文字学越来越感兴趣,想想汉字构造真是“善解人意”,这方面一定要加强

第三,阅读能力和板书还有待提高

【由于只安排一课时,所以显得很急,从学生看来,大概只能是“浮光掠影”】

【学习古文,首先要注意对于古代汉语的学习,对于古代文化的了解如“临问嗟悼”的“临”字,可查《说文解字》,乃“监”也,从人,从目,从皿,人看皿中水,如照镜子也鲁迅之《藤野先生》中有“油光可鉴”,“鉴”,镜也;绍兴有“鉴湖女侠”秋瑾女士,“鉴湖”又作“镜湖”】

【傅明乔老师提出:“山阴”,应注意古代地理之“阴阳”;“所以”,有不同意义;很有道理】

【如今教师很少讲古代汉语语法,是为缺陷如:“一死生”,“一”形容词,带了宾语“死生”,翻译时,将“宾语”提前至“一”前,作意动用法,加“认为”,成为“认为死生是一样的”】

【教师备课,最为根本者,认真品读】

【必须注意词语对比学习:如,两个“修”字,两个“会”字即使表达感慨意思的词就有许多,如:感慨,兴怀,兴感,嗟悼,兴怀,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 公开课

备课思考: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安排在必修五“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专题中的“心连广宇” 板块,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认识宇宙人生的问题。《兰亭集序》通过对宴游之乐的渲染、铺垫来引发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感情由“乐”到“痛”再到“悲”,线索十分明显。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睿智的先贤对人生的终极意义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求索,但似乎都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唯一相同的感受就是:人生永远面对变化,永远带着遗憾。这是一个问题,却永远无法解决。王羲之说:“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悲夫!”这是文章中最能打动读者、最能拨动人们心弦的一句话。关键的问题是作者因何而“悲”,如何理解这个“悲”。

如果仅仅将这个“悲”理解为悲叹生命无常、人生短暂,那它就与前文的“痛”没有什么区别了;或者即使认识到和前文的“痛”相比,这个“悲”“有所超越”,“不是完全的悲痛而是一定程度的悲壮”(参见配套《教学设计》和相关参考书),那也是失之肤浅的。

鉴于以上思考,我在苏州市的一堂公开课上,对《兰亭集序》按照以下解读和思路设计教学,感觉课堂对“悲”字内涵的挖掘比较到位,也更易于学生把握这篇千古美文的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第五步“深深‘悲’叹为哪桩”环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以成语“入木三分”引入作者王羲之及其书法成就。

2、播放PPT,展示《兰亭集序》的唐朝冯承素、元朝赵孟頫摹本

二、自读质疑。

师: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要反复阅读,读准字音,读通句意,读出感情,并争取读出心得。做到每一遍读书都有目的,每一遍读书都有收获。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做好正音和词句疏通工作。

三、赏析暮春宴游“乐”。

师:人们都说《兰亭集序》是一篇美文。美是需要欣赏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对它们进行赏析。

示例:(1)“此地有崇山峻岭……映带左右。”

这是一段环境的描写,很少几个字就写了山、水、竹、清泉,写得很美。

(2)“引以为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在这样葱幽的环境里,诗人饮酒赋诗,畅叙幽情确实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而且可以看出诗人优雅的志趣。——批文以入情

(3)“仰观宇宙之大……信可乐也。”

这几句话对仗比较工整,语句整齐,而且展现出作者旷达的胸怀,还可以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

师:请同学们选择几句写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写了怎样的优美环境。其他同学闭目想象。

示例:暮春三月,暖风习习,万物复苏,百鸟争鸣。在这样一个良辰佳日,我们少年才俊、年长贤士会聚于山阴兰亭。只见山高林深,翠竹青青。一条清澈的小溪绕着葱绿的堤岸逶迤前行,倒映着两岸窈窕的竹影。溪水中一个个精致玲珑的小杯像小舟一样在清澈的泉水上漂流而至。一杯酒起,一首诗成。顿觉心中气爽神清。

师:作者在第一小节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乐

师:作者因何而乐?

明确: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师:反复吟诵“是日也……信可乐也”。

四、乐极而“痛”因死生。

师: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人快乐到极点时,常常会心情陡转直下,产生“痛(忧)从衷来”的感觉。作者在快乐的宴集上,感情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的?

明确:由“信可乐”到“岂不痛”。

师:读第二小节,用文中原话回答作者“痛”从何来?

明确: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世事无常

师:反复吟诵“况修短随化……岂不痛哉”,注意要一字一句慢读,“大”、“痛”等词语要重读。

五、深深“悲”叹为哪桩?

师: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是多愁善感的一己之“痛”吗?

明确:不,是前有古人。

师:从第几段的哪些文字可以看出?

明确:第三段中的“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可以看出。

师:解析“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喻之于怀”。

明确:每当看到古人对生死兴发感慨的文章,就悲伤感叹,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师:这样的人生感叹不仅前有古人,现有今人,而且还后有来者。从文中那句话可以看出?

明确:“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师:解析“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明确:后人看到我们对生死兴发感慨的文章,同样悲伤感叹,且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师:我们读古人生死感慨之文,未尝不悲伤叹息,且不知是什么原因。后人看今人(我们)的生死慨叹之文,同样会悲伤叹息,而且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一代代感慨生死,一代代“临文嗟悼”,一代代不能喻之于怀。

时人和古人都这样就已可悲,后人如果还是如此,那是多么大的悲哀啊!

所以作者深深地呼喊了一句:“悲夫!”

师:作者“深深悲叹为哪桩”?!

明确:人生代代无穷已,“嗟悼”年年是相似!

师:我们可以这样说,作者所感到悲哀的是:人类在认识生死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个几乎永远无法彻底摆脱的“局限性” ——人生永远面对变化,永远带着遗憾,却又永远无法解决这个遗憾。而作者的伟大、高妙之处,或者说《兰亭集序》的动人心弦之处也就在于它揭示了这个局限性!

师:读“每览昔人兴感之由……悲夫” 。(请注意:跳过“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

师:那么,王羲之对生死的感悟和当时人们对生死的普遍认识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如果有,从那一句话可以看出?

明确:有。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可以看出。

师:作者为什么会在文章中间深沉地呼喊出这样一句呢?

明确:PPT出示背景。

两晋政治恐怖,社会急剧动荡,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和自由放任的生活。他们要么谈玄说道,“悟言一室之内”,要么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文学创作也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

师:有人读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后说,作者对生死的.慨叹也是悲观消极的,你的看法如何?

明确: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悲观,他的一句“固知”,他的一声“悲夫”,恰恰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眷恋,对人生意义的不断求索!

师:齐读“每览昔人兴感之由……悲夫”。

师:诵读简析“故列叙时人……有感于斯文”,明确写作目的。

六、思考拓展。

师: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王羲之的文章,应该算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请谈谈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明确:人生短暂,我们要做些积极的事情。

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

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清秋时节这个稍带几分凉意的上午,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那穿越了1600多年时光的对于人生的一声深深的悲叹,体验了古人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是的,我们人类确实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我们的精神却可以光照千古!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来的人看我们,就象我们看过去的人一样!

王羲之虽然已经作古千年,但他的《兰亭集序》却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点什么呢?这是同学们读《兰亭集序》应该留下的永远的思考。

最后,让我们再随着音乐诵读一遍全文,体味王羲之这一声深深的悲叹……

兰亭集序公开课ppt

学习《兰亭集序》,同学们可以认识了解王羲之与兰亭序,了解王羲之艺术成就及兰亭序艺术特点,认识了解行书。

设计说明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亦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其实,作为入选教材,文章也是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至今脍炙人口,熠熠生辉。而作为一篇文言文来教学,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言”后“文”教学模式,却值得探讨研究。鉴于此,笔者以“文言融生”(详见拙文《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为教学理念指导,试图将“因言释文”和“因文悟言”相结合,尝试另辟一条文言文教学之蹊径。下面设计则拟从这一角度作如是探讨。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写景言情时关键词语(重点文言词语)的作用及影响。(“因言释文”)

2.在了解兰亭宴会的基础上,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思考的哲理性。(“因文悟言”)

3.了解本文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行文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长诗文。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出示临摹图),只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临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而失传。但是,作为散文佳作的《兰亭集序》却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真可谓是“文质双绝”。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欣赏这篇文章。

二、审读课题

提问:《兰亭集序》这一标题如何断句?(或问:这是一种什么文体?在文中哪几句话能看出来?)

明确:“兰亭/集序”还是“兰亭集/序”? A.会于会集山阴之兰亭。B.后之览者,亦。C.故列叙时人。

(掌握“序”这种文体:书序与赠序区分;为下文“兰亭集会”展开垫本)

三、朗读文章,研习文本

1.朗读课文,提问:既然《兰亭集序》是一篇序文,它与通常序文有不同之处吗?

明确:作为书序,除了具备一般书序介绍写作缘由、成书过程和本书意义外,最大的不同是:文章由事及理,从一次宴会上升到对生死的思考。

2.文中作者是如何从一次宴会上升到对生死的思考的?(或者问: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这篇作品的情感变化流程是一个由“乐---痛---悲”的过程。作品也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来建构的。

接下来具体研读作者是怎样表达三种不同情感的。默读第一自然段。

(一)第一段

1.提问: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盛况,这是一个怎样的集会?何以见得?最好用原文回答。

明确:良辰—美景--佳处—乐事:“信可乐也”。师生共同研习如下:

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即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结合“癸丑”,简介古代干支纪年及相关知识。

佳处:“会嵇山阴”即浙江诏兴,兰亭在诏兴兰诸山,当年勾践曾经在那种过兰花所以就以此为名为兰亭。

乐事:“修禊事也”。“修禊事也”,禊事,类似于云南傣族的泼水节。这种祭礼要挑个黄道吉日,古人规定三月上旬的“巳”为修禊日。但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用“巳日”(提问:春天在古代分几个阶段?明确:孟--仲--暮)。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重点落实“咸”字。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解释词语并板书)

重点落实研习“修竹”、“清流”。

明确: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2.赏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我国古代有流觞而饮、吟诗歌赋之雅俗,因此,贤士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贤士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同时教师补充“滥觞”一词:江河发源处水浅,仅能浮起酒杯。后来比喻事物的起源、开始。

3.出示"流觞曲水"图片: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做一段宴会场景描写,然后与原文两相比较,从中理解一些文言词语的文化意味。

明确: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惠风”:“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洲。”只有春风才算得是惠风,和风。)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要求学生翻译此句,并能分析“俯”“仰”所指,同时体会这两个骈散结合的句子)

总结:有人说,自然是心灵的风景。的确,自然是人心灵的外化,诗人和艺术家笔下的“风景”,往往不是纯粹的客观外在物,而是贯注了诗人和艺术家心情的情致化之景,是主客观交融的产物。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都特别强调天人和一,天人感应,相互交流与相互共鸣。自然的存在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体现人的精神生活,展示人的精神品格。

(二)第二段

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第一段宴会描写是如此欢快自在、酣畅淋漓。为何这一段却让我们咀嚼到痛感呢?

1.提问:接下来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

明确:“痛”-----这是痛心?痛惜?悲痛?先不忙作答,看看作者因何而痛?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其一是“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其二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2.提问: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譬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赏析:王羲之所处时代是“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而,有的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3.重点研习以下语句,深度明确作者的“痛”是什么?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来满足。自然是永恒的,人生却如此短暂且欲望无止尽,而更多时候是“心想而事不成”,这样“人生的矛盾”又是绵绵无尽的。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三)第三段

前面两段分别讲到了“乐”“痛”,那么接下来作者的感情会有怎样的延伸转变呢?(请一学生朗诵,师生感受作者字里行间的情感)

1.理清本段的思路。

明确:首先,作者陈述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的.深入书写,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随后作者发出“后之视”的感叹。最后交代了作品的成因,总结全文。

2.提问:很多人都说这段以“悲”为感情基调,那么到底是不是真的“悲”呢?重点研习以下几句:

“每览”一句:每看到古人对死生发出感慨的原因都像契那样感触相合,我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

“若合一契”一句:像符契那样相合。“契”是古人借贷的一种凭证,从其甲骨文字形可一目了然。(写出甲骨文用刀在木上刻字,古人把它分成两半合起来就是凭验)

“一死生”和“齐彭殇”一句:这里“一”“齐”是同义词,都是“把什么看作一样”的意思。“一 ”和“齐”都是庄子的看法,“彭祖”(活到3800岁懂得养生之道,所以把他当作长寿的代名词)。

“后之”一句: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

教师总结:钱钟书曾说:“目光放远,万事且悲。”魏晋时代,由于社会黑暗,现实残酷,人们便转向了内心世界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魏晋时代人们的精神是最解放最自由的。近代“生命情调”、“宇宙意识”的哲学思想,都是从其超脱的境界里萌芽而来。他们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没有必然导向消极悲观,反而起更强烈的创造冲动,以扎实的现实努力,来抗拒人生的“空无”。就这一段而言,可以说,虽然王羲之在尽述古人、今人和后人之后,慨叹了人生的无常,但是他的这种慨叹,不是消沉,不是沉寂,而是一种奋起和抗争。

三、课文总结

“在山阴道上走,如在画中游”。读罢《兰亭集序》,那掩映其间的森森林木,那穿插云霄的处处绿竹,还有那清幽水中自在嬉戏的鹅群,也许会在某一天“复活”在你的头脑中,激活起你对那个时代文化的深沉遐思。也难怪有人这么说:欣赏《兰亭集序》一文,亦如欣赏其书法作品一样:夏饮甘泉,神清气爽;秋日登高,天晴气朗;严冬围炉,温暖如春。

《兰亭集序》公开课优质教案

引导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兰亭集序》公开课优质教案,希望能帮到大家,还要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应届毕业生文学网(http://www.qianwenw.com/wenxue)。

《兰亭集序》公开课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及认识生命的价值。

3、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并进而了解作者对山水钟情的性灵。4、积累文言实虚词知识。

教学重难点:

依托于文言语言的学习,并进而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认识是教学的重点;深入理解作者在感情的起伏变化中寄托的的生命感悟,并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赏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环节:

[课前预习]

1、运用字、词典,疏通全文,读准句子,尝试口译全文,标清难以理解的字词(读一读、译一译、标一标)

2、了解王羲之的生平事迹和晋代的思想潮流,把握文章感情(查一查,找一找)

3、评价王羲之的生命观,写写自己的人生观(想一想,写一写)

[课堂流程]

一、赏帖悟性

1、字如其人

说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很多人想到这是部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一行书”,观书贴,悟性情。

(1)字的特点:古雅秀美,潇洒自然 古人常用一个字来形容它——“雅”

(2)字如其人 王羲之的“雅”:出身名门[其伯父为东晋元勋王导“旧时王谢堂前燕”(王导.谢安)其父王旷.官至淮南太守]又少有美誉,自然兴起名士之雅。(羲之简介)

2、检查预习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所?a href='/wenxue/zawen/' target='_blank'>杂文砍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虽世殊事异 / 虽取舍万殊 (归类记忆)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对称推求)

▲向之所欣 / 及其所之既倦

游目骋怀 / 人之相与 (结构推断)

2.解释下列句子

▲引以为流觞曲水 (省略宾语)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省略主语)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省略介词)

二、赏景识趣

主题:文如其人——王羲之的“雅”在写景中的体现

(1)自由朗读前两段,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A 辰雅

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天高气爽,玉宇澄清)

惠风和畅(微风拂拂,暖意融融)

B 景雅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比较:①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上中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同为写暮春江南风光,二者有何不同?(丘迟文中是姹紫嫣红,争奇半妍的香艳之美;而本文却弃香艳,只写山、水、林、竹而已,只素淡而已

②“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白诗是明艳之美)

C 人雅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杜牧诗“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见注释①)

D 事雅 △修禊事也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2) 辰雅、景雅、人雅、事雅换得作者如何心境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对大自然的一种感悟——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其中,往往使人达到“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

游:在水中为游,人自由地观赏也是游,如游览

骋:驰骋,自由的.联想、想象,因而可突破时空局限

B 小结: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游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我们观察,最后落实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的感召下抒发的情怀,这就是山水诗的兴起,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是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从他们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了,山水是我们这个民族精心打造的精神或理想的标尺,如同“田园”一样,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累了时候,它成了皈依。成了“诗意的栖居”

(3)这种感情浓缩成一句话“信可乐也”

南朝诗人谢灵运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兰亭之会,四者并具,怎不可乐?

信,的确、确实

“也”为什么不用“矣”?

“也”语气平缓,“矣”语气激越,这同样是作者的淡泊宁静,清新雅致的人品、文风的体现。

三.情感初探

1.启疑: “乐”是不是在全文中一以贯之呢?学生找“痛”与“悲”字

2、“痛”、“悲”

当代学者郭沫若先生曾认为:《兰亭集序》“高高兴兴在饮酒赋诗,悲得太没有道理”,认为作者兴怀悲慨,与兰亭集会情境不合,如何认识。

A痛:

(1)“痛”在何处?人老、事迁、景陈、寿短→岂不痛哉?

(2)“痛”指什么?不是痛苦,痛伤,而是痛惜

B悲:

(1)为什么会有“悲夫”的感慨?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人看待今人,就像今人看待古人)

“今之视昔”→“每览昔人…… 不能喻之于怀”说明我与古人同悲(同悲“死”与“生”的感慨)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说明: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前人文章一样

(2)“悲”与“痛”的比较

不同,“痛”是个体之痛,自痛、自悼、自怜,而“悲”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已悲人的,更加深刻。

(3)小结: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进行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已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的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的体验是一致的,王羲之正道出了“千古同悲”,才能深深打动我们(“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 亦将有感于斯文”)

昔人 、自我 、后人→千古同悲

(4)悲不是悲苦、悲痛,而是悲叹

四.深度探究

(1)理解:《晋书·王羲之传》“羲之素好服食养生,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羲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王羲之的自我之“志”究竟何在?

关于本文的写作主旨,有下列不同说法,你赞成哪一种?

A、篇中从可乐处说到可悲,着眼生死二字,有深意存焉。晋尚清谈,当时士大夫无不从风而靡,剽窃老庄唾余(喻别人一些零星言论或意见),漠然无情,外其形骸,以仁义为土梗(泥土塑的偶像),名教为桎梏,遂致风俗颓弊,国步(国运)败移。右军有心人也,虽欲力肆抵排,而狂澜难挽,不得不于胜会之时,忽然以死生之痛,感慨伤怀,而长歌当哭,以为感动。(〔清〕林云铭《古文析义》)

B、玩此文中段,因乐极生悲,感生死事大,见不可不随时行乐之意,乃旷达一流。或以右军非把生死看不破,为当时清谈误国者箴。看来文中原无此意,就文论文,不必深求。(〔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

△“死生亦大矣”这是文章中心,言下之意是生、死是大事,要正确地认识死与生,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能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王羲之所生活的东晋是政治极为严酷的时代,杀伐严重,社会动荡,因此有人谈玄悟道,混同生死,及时行乐),总之,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对待生死(生命)的态度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古今中外的哲人对此都做出了探索。下面列举出几种观点,你赞成哪一种?或者,你还有什么别的看法?

羲之,我想对你说…… [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对生命对人生有思考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

五.收束全课

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深沉的感慨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既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就应该追求真正的人生之乐,这人生之乐便是开头的兰亭雅集,那是形象化的表现。也正因此,作者倍加珍惜,“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期在混浊的人世间留下会稽山的一叶苍翠,在混浊的人生长河中溅起兰亭曲水的一脉清波,真正实现“诗意地栖居”。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论老之将至》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

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六、总结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