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圆子的经典散文

只要在饭店吃饭,一看到有油炸糯米丸子,就肯定抢着吃。这习惯很难改。

在老家,这道菜叫做“炸圆子”。虽然不免有方言发音之缪,但对于文化古城的老百姓来说,取名“圆子”肯定自有道理。原来,这圆子平时是见不到的,只有到了过年,家家户户才早早准备,不仅在年夜饭上把它当成一道寓意阖家团圆的佳肴,整个正月都将它当成佐餐的美味。

上个世纪中叶,家里很清贫。平日里,粗茶淡饭。过年了,父母总是要做点好吃的给孩子们刹馋。每到年边,母亲就忙开了。其中,炸圆子,就是一个重要活计。

煮好糯米饭,冷却后拌以山粉糊,加上姜末、小葱、酱油、味精、咸盐。沾湿两手,沾着粉芡,将中和好的糍黏黏的糯米饭搓成一个一个鸡蛋大小的丸子。锅里菜油沸腾了,将丸子轻轻地擦着锅边溜下去,翻几个身,圆子炸黄了,捞起来冷却沥干。这时的圆子是最好吃的,香脆可口,松软糍黏。

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在桌子边,弟妹们争着要吃炉子锅里烫的圆子,母亲只有不停地烫的机会,却没有吃的份儿。那时,吃圆子简直就是一种奢侈。能吃上圆子,就好比做了上等人。

不成想,女儿的出世竟跟炸圆子有关。

那年腊月二十八,母亲照例炸圆子,妻挺着大肚子硬是要帮忙。于是,母亲在下,妻子在上,一个负责烧锅,一个负责炸圆子,这一站就从下午三点站到了晚上九点。结束时,看着木盆里堆得金字塔似的黄橙橙的圆子,妻脸上露出疲惫的笑容,一只手支撑着酸疼的腰急切找个椅子坐下。除夕早上天寒地冻,我骑自行车送她上班。在一段下坡路上,忽地连人带车滑倒,妻子仰面朝天。等我爬起来,她已经先站起来了。下了坡,她又坐上自行车,我一路小心翼翼载她去单位。下午放假,妻感觉肚子有动静,我们急急送她去医院,不到三小时就顺产了。提起早产,当护士长的表姐说,虽然摔倒是直接原因,但炸圆子过于劳累,也是促成早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随着生活条件好转,过年炸的圆子越来越小,越来越少。年饭时,除了取意思,谁也不会多吃一个。正月里,再也不会有人见到圆子就抢了。

可我还是对圆子情有独钟。每年正月离家返程,母亲给的东西什么也不带,除了圆子。在我眼中,圆子不仅仅是一种食品,它浓缩了深深的母爱,寄寓了挥之不去的思乡情结。

年关在即,香味扑鼻的油黄的炸圆子又在招引着我。我该回家了。

鱼圆子情感散文

每到过年,乡村人家的餐桌上总少不了一道鱼圆子,寓意“年年有余”和“万事圆满”的双重好兆头。

鱼圆子,是皖江地区的一道特色菜,也是徽系菜谱中“吃鱼不见鱼,吃肉不见肉”这一说法的经典作品。民间相传为舜帝携女英、娥皇二妃南巡,途经安庆时,因舟车劳顿,娥皇染疾,喉咙肿痛难忍,唯欲吃鱼而厌其刺,于是心地善良的女英根据当地一渔民的单方,融入了自己的手艺,用鱼、肉、配置适量清凉泻火的莲子粉、荞麦粉原料,做成了一种柔软滑嫩的.鱼药丸子。娥皇吃了这纯白色,用清水煮熟的鱼药丸,觉得味清甘美,不到几天,气色红润,病情迅速好转。舜帝听闻,亲自品尝,并对鱼丸子赞赏有加。后来,为了提高口感和便于保管一段时间,又新创了一种用菜油炸制出的鱼圆子。从此,这两种鱼圆子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到了腊月廿七八,乡村的空气中飘荡的全是炸鱼圆子的味道。记得有一年腊月底,父亲突然奢侈起来,一改往年尽买水鲢子或胖头炸鱼圆子的习惯,他从街上买回了一条七八斤重的青鲲子。母亲麻利地片下鱼肉,去掉刺,和剁碎的猪肉泥一起加上姜汁、葱花、适量蛋白、淀粉,用手使劲匀速搅拌、拿捏至所有食料蓬松方罢。搁置半小时后,将菜油加热到起烟时,一个个白色的鱼圆坯子,像吐钱机似的从母亲左手空心拳口滑溜而出,再经右手汤匙放入涌着油花的滚锅中。此时,我的几个弟弟妹妹们像几只馋猫似的蹲守在锅台周围。一双双小眼里充满着焦灼的期待。我也是心神不宁地在灶下添柴加火。母亲反复提醒我,食料下锅时火候不能太旺,只需炆火保持油温。那些丸子周身吐着气泡,边翻滚边脱去银白色外套,转眼间就成了妩媚诱人的金果果。刚捞出炸好的第一锅鱼圆子,堆了满满的一大碗。不消片刻,这些“尝品”,很快就被围在锅边的几只馋猫们一一瓜分了。

五十多年前的农村,还不知道冰箱是什么东西。鱼圆子炸好冷却后,只能装到一只新买的箩筐中,盖上几片散发着清香的荷叶后,便挂在高高的房梁下面的铁丝钩子上,然后作为招牌菜,用来慢慢地招待春节里的宾客。刚炸好的鱼圆子有着一种钻心入肺的香味。到了夜里,那诱感的香味竟招来了一群老鼠们折腾。这些精灵们忽而爬上了床顶,忽而跳到橱上方、忽而攀爬到房梁之上,突着贼眼,朝着那可望不可即的“美食”,发出一声声吱吱地哀嚎,却久久不愿离去,扰得人心烦意乱,难以入眠;白天,饥饿难忍的我们这些“米老鼠”,也会背着大人,攀上凳子,用脏兮兮的手爪偷偷地抓上一把,躲在角落里慢慢地解馋。那金黄油亮的丸子一入口,便有一种外脆内嫩,轻轻一咬,满口喷香。饥饿难奈时,我们往往一口一个地直接咽下,连咀嚼也免了。

如果在食材原料中加了些蛋清,那炸出圆子既蓬松又有弹性。入口即化,鱼鲜满口,而且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即使是没有牙齿的老人也不用担心吃多了不好消化。要是用它来招待北方来客,你不告诉,他根本看不出来这是鱼肉做的!

如今,鱼圆子越做越精美,一些讲究的家庭还融入了牛羊肉、山药、香菇等食材。由此可见,鱼圆子作为一种年味,带着一种美好的记忆,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饮食习惯,而是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积淀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民俗文化,完成了一种食品向文化印记的转换。

上灯圆子落灯面散文

儿时,有一段耳熟能详的顺口溜:“十三上灯、十四新春、十五元宵、十六牙召、十七请客、十八落灯、十九准备、二十动身。意思是说,一般情况下,正月20以后,年就真正过去了,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人就得开始起程上路,种田的也开始忙碌田间的农活,以至,上灯圆子落灯面的文化便应运而生。人们特别重视这年后的又一个重要节日,试图将已经淡去的年味挽留,让出外的人们恋家眷口,不为外面的景色所迷。

元宵节一般在五九尾六九头。没有特殊的气候变化,应当是春意盎然了,人们不再缩手缩脚。因此,从上灯开始,大人小孩陆续地拎着、拉着、推着纸扎的灯笼走出家门,将原本黑暗的小街、小巷点缀。有些别特别顽皮的小孩,还专门躲藏在黑暗的角落,用砖头袭击灯笼,然而,少有人恼怒。说来也怪,这个灯节也只有与那时老式的房屋相映,才能显出传统节日的韵味。

以往扬州基本年年都会搞一次灯展,先是东关街、皮市街,罗湾街,后来就发展到在国庆路、广陵路等。记忆中,最大的一次灯展,是在刚刚开辟但还没有完全通行的琼花路与三元路两旁进行的。从解放桥下来一直到文昌楼,两旁尽是花灯,各单位部门各显神通、尽显其能,当然,也想借机展示自己。后来由于发生了轰动全国的江都事件,开始谨慎小心了,从而,元宵节再也没有搞过大规模的灯展。

元宵节是必定吃汤圆的,我最喜欢吃汤圆了,特别是那些有着各种各样馅的汤圆。可是儿时吃一顿汤圆是多么的期待。三年自然灾害时,家里人口多,元宵节只是在菜烫饭里面下了几个实心圆子,而且是个人个份,还没有吃出滋味,锅里已经没有了。

一次随姐到三汊河外公家过节,就是高昊寺对面的三汊河。原指望到了外公家可以放开紧缩一年的小肚皮饱吃一顿了,因为小脑袋里,总觉得农村是长粮食的地方,既然出粮食,还能没有吃的,况且还是元宵节。那知,到了外公家,也就是将大年初一都舍不得吃的一直珍藏的粘玉米面取出当作糯米面搓成圆子,但极珍贵的却是破例拿出积攒多时计划供应的白绵糖,给我们蘸着吃,当时美得,好像几个世纪没有过甜味似的。

下放后,就再也享受不到全家团聚共度元宵的温馨了。农场虽有探亲假,仅仅只有俩星期,也就是十四天。除去来回途中耽搁两天,实际在家的时间只有十二天。刚刚下放不久的前两次探亲,谁也不敢超假。因此,初十一过就得动身,刮风下雨也得动身。一次返场时,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知青们依然相约准时动身。家里知道我喜欢吃糯米面圆子,特地为我留了一些糯米粉,让我带到农场慢慢吃。那时三年自然灾害已经过去,粮食稍许有点放松了,因此,家里就为我多备了一些并用那种装红葡萄酒的圆筒子,满满地灌了一筒子。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到了农场后,所有知青从家里带去的食品必须与未能回家探亲的知青共享,另外,我也不会搓圆子,吃时,只有将糯米粉用水调和,煎成油糍粑,非常香,一个个都喜欢吃,所以,没有多久,糯米粉就完了。

农场空荡荡一片,没有卖灯的商人也没有玩灯的场所,所以,元宵佳节在农场没有丝毫的节日景象。老农工压根也没有把元宵节当回事,因而糯米面的市场需求也不大,再加上,食用糯米面费计划,食量大的人,一顿能吃一二斤,因此,除了婚姻大事,喜庆招待,平时根本吃不到糯米面的食品。当苏州知青、扬州知青,尤其是大批的新知青涌入农场后,不同食品的制作、加工方式,在农场也悄悄地改变着。不少农场老农工家开始使用味精、办酒开始添加冷盘,也有开始吃粘食甜食,文明习惯在潜移默化的.进入寻常农家。农场的粮站在重要节日也开始出售糯米,春节时期家家户户也磨起了糯米面。当然全是那种原始的加工方法:如石磨、石冲,非常的辛苦。

我成家后第一次在农场过年就亲身经历了磨糯米面的艰辛。那时孩子刚刚一周岁,还没有完全会走路,妻在八大队也就是蔡花岗的地方挑河,其实那些河都是劳而无功的作品,今天挑了明天填,瞎折腾。当时的形势就是如此,要学大寨、拼命干,什么千里百担一亩田等。挑啊挑,一直挑到年三十晚上的中午,终于感动老天了,天空落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指挥部终于同意收兵回家过年。

回到家,妻来不及换下已经湿了的衣服,赶紧找有石磨的人家磨糯米面。看到住在我们后面的老农工梁家的石磨正好闲着,我们将已经泡了一上午的糯米扛了过去,将小孩子用被子裹了也带去,放在一个摇篮里,我一边推着磨一边有脚轻轻地摇着摇篮,让孩子入睡。妻扶着石磨的摇柄,一把一把地向石磨的洞口投入糯米,粉子便从磨的四周一圈圈落下。糯米磨完了将粉子过筛,筛完了再过一遭细,周而复始接连过了两三遍方才完成。没有想到,吃一顿糯米面是那样的不容易,因而心中一直期待着能有先进的加工方式出现,当然,不久农场粮油加工厂便开始用机器加工糯米粉了,只是没有土法加工的细腻。

如今,全家进了城,每遇节日,我不再插手,等着吃现成的圆子了。可今年的灯节,刚好赶着孩子们开学,下午又赶上变天,听着外面寒风呼号,我蜷缩在暖烘烘的空调房里,就是不想出去,等着妻包的汤圆。这时,妻已经和好面,六点还没有到,已经整整包出来了两大筐,为两个女儿各备了一塑料袋。实际,忙来忙去,忙的就是儿女。随后,下了几只不同馅的汤圆,当她把香喷喷的圆子端到跟前时,我早以被香味诱惑。

以往灯节,天气虽冷,但节味甚浓。而如今的元宵,虽已有几分暖意,街上竟然空荡荡地看不到灯。这沿袭几千年的旧时的节日气氛似乎已经荡然无存。我吃了汤圆后,风也停了、雨也住了,我们照例还是走上街头沿着新城河路、秋雨路闲逛,可能是出来的时间还早,终于还是没有看到灯。

节日已被平素的生活所掩蔽。元宵的风俗,小城小镇还有一些遗存:礼拜天地祖先,香火燎绕;人神鬼共过节,社戏舞龙。一到正月十五,到处都是锣鼓喧天,乡下玩社火故事的纷纷涌进小镇,耍大龙,舞狮子,走高跷,跑旱船,扭秧歌,背挠竿等等,比谁舞得精彩,比谁聚拢人气。但这些,城区已经难得一见,或只在电视中回放:听扬剧声、食维扬圆,摩挲鞭炮碎片,看社区那些个浓妆艳抹,打扮得妖艳入时的老太太组成的秧歌队、舞蹈队、合唱队在表演广场舞,听城市频道主持人的“胡大逸说”,过节的色声香味尚能触及,让人回到过去。

穿过彩衣街进入东关街,路过一家甜品店,服务员正忙碌着搓四喜汤圆,粒粒个大,一锅俱满,各呈姿态的汤圆也如人间百态浮在水面,竟然有口水反应。现在,生活好过,节日的食物一切均不希罕。可是,不知什么缘故,人们的感觉,并不比以前幸福。

生活平淡得如水,没有节日时想过节日,其实,如今的日子天天都是过节。快到东关老街时,终于感受了一股灯节的喜庆热闹氛围:熙攘的人群,绽放的礼花,明亮的花灯,各式猜谜纸条。随着滚滚人流,我们俩亦步亦趋,缓缓向街中心行进。不时,有硕大的礼花在我们的头顶上灿然开放,用瞬间的美丽,给我们以惊喜和快乐,终于有了元宵节的喜庆,只是,仍然找不回旧日的感觉。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炸活鱼》

引导语:梁实秋以文学笔调记写食谱促成了57篇美文,不仅以吃 寄托情怀,更体现了其具有民本性 、地域性 、民俗性 、审美性的特征的独特饮食观,下面是小编收集他的《雅舍谈吃》散文集中的一篇美食文章《炸活鱼》,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报载一段新闻:新加坡禁止餐厅制卖一道中国佳肴“炸活鱼”。据云:“这道用’北平秘方‘烹调出来的佳肴,是一位前来访问的中国大陆厨师引进新加坡的。即把一条活鲤,去鳞后,把两鳃以下部分放到油锅中去炸。炸好的鱼在盘中上桌时,鱼还会喘气。”

我不知道北平有这样的秘方。在北平吃“炝活虾”的人也不多。杭州西湖楼外楼的一道名菜“炝活虾”,我是看见过的,我没敢下箸。从前北平没有多少像样的江浙餐馆,小小的五芳斋大鸿楼之类,偶尔有炝活虾应市,北方佬多半不敢领教。但是我见过正阳楼的伙计表演吃活蟹,活生生的一只大蟹从缸里取出,硬把蟹壳揭开,吮吸其中的蟹黄蟹白。蟹的八足两螯乱扎煞!举起一条欢蹦乱跳的黄河鲤,当着顾客面前往地上一摔,摔得至少半死,这是河南馆子的作风,在北平我没见过这种场面。至于炸活鱼,我听都没有听说过。鱼的下半截已经炸熟,鳃部犹在一鼓一鼓的喘气,如果有此可能,看了令人心悸。

我有一次看一家“东洋御料理”的厨师准备一盘龙虾。从水柜中捞起一只懒洋洋的龙虾,并不“生猛”,略加拂拭之后,咔嚓一下的把虾头切下来了,然后剥身上的皮,把肉切成一片片,再把虾头虾尾拼放在盘子里,虾头上的须子仍在舞动。这是东洋御料理。他们“切腹”都干得出来,切一条活龙虾算得什么!

日本人爱吃生鱼,我觉得吃在嘴里,软趴趴的,粘糊糊的,烂糟糟的,不是滋味。我们有时也吃生鱼。西湖楼外楼就有“鱼生”一道菜,取活鱼,切薄片,平铺在盘子上,浇上少许酱油麻油料酒,嗜之者觉得其味无穷。云南馆子的过桥面线,少不了一盘生鱼片,广东茶楼的鱼生粥,都是把生鱼片烫熟了吃。君子远庖厨,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今所谓“炸活鱼”,乃于吃鱼肉之外还要欣赏其死亡喘息的痛苦表情,诚不知其是何居心。禁之固宜。不过要说这是北平秘方,如果属实,也是最近几十年的新发明。从前的北平人没有这样的残忍。

残酷,野蛮,不是新鲜事。人性的一部分本来是残酷野蛮的。我们好几千年的.历史就记载着许多残暴不仁的事,诸如汉朝的吕后把戚夫人“断手足,去眼,熏耳,饮喑药,置厕中,称为人彘”,更早的纣王时之“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杀人不过头点地,不行,要让他慢慢死,要他供人一笑,这就是人的穷凶极恶的野蛮。人对人尚且如此,对水族的鱼虾还能手下留情?“北平秘方炸活鱼”这种事我宁信其有。生吃活猴脑,有例在前。

西方人的野蛮残酷一点也不后人。古罗马圆形戏场之纵狮食人,是万千观众的娱乐节目。天主教会之审判异端火烧活人,认为是顺从天意。西班牙人的斗牛,一把把的利剑刺上牛背直到它倒地而死为止,是举国若狂的盛大节目。兽食人,人屠兽,同样的血腥气十足,相形之下炸活鱼又不算怎样特别残酷了。

野蛮残酷的习性深植在人性里面,经过多年文化陶冶,有时尚不免暴露出来。荀子主性恶,有他一面的道理。他说:“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炸活鱼者,小人哉!

梁实秋笔下的美食文化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他的《雅舍小品》系列散文一经出版便风行不衰,至今已发行五十余版,创中国现代散文发行的最高记录。人们在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和优雅的美学风格的同时,会发现梁实秋还是一位资深“美食家”。

梁实秋一生颠沛流离,走南闯北,得以有机会遍尝天下美食,于是也就有了《雅舍谈吃》这本散文集。其实关于吃的话题不少散文名家都曾涉及过,但是象梁实秋这样系统地“谈吃论喝”恐怕绝无仅有,由此可见其美食功底之深厚。《雅舍谈吃》包括37篇佳作,如数家珍地介绍了西施舌、佛跳墙、醋溜鱼、烤羊肉、咖哩鸡等南北名吃,令人读后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雅舍谈吃》颇具知识性和趣味性。我们经常把老师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强行灌输知识比喻为“填鸭式”教学方法,而“填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烧鸭》一文进行了详细介绍:原来,北平苦旱,并非产鸭盛地,鸭子大多来自通州运河一带,在挂炉烤制之前需要填肥。即把高粱等饲料揉搓成条状,用手掰开鸭嘴,把食料蘸着水挤送至鸭胃,直至其饱涨。鸭子需连续填若干天,这期间只是让其喝水。如此填制的鸭子烤出来又肥又嫩,堪称一绝。

梁实秋谈美食并不仅仅停留在描述色香味这一层次上,他还经常在文中详述做法,使这本散文集兼具菜谱的功用。如介绍河南馆的生炒鳝鱼丝:鳝鱼切丝,一两寸长,猪油旺火爆炒,加进少许芫荽,加盐,不须其它任何配料。这样炒出来的鳝鱼丝,肉是白的,微有脆意,极可口,不失其本味;介绍东兴楼的芙蓉鸡片:取鸡胸肉,细切细斩使成泥,以蛋白搅和之,拌到融为一体,入温油锅中摊成片状,片要大而薄,薄而不碎,熟而不焦。起锅时加嫩豆苗数茎,取其翠绿之色以为点缀。如洒上数滴鸡油,风味更佳……让人疑是在捧读一本名家菜谱,几欲下厨付诸实践。

《雅舍谈吃》还堪称一本美食向导。京城各大酒楼饭庄的特色美味,梁实秋在亲自品尝之后最有发言权:东兴楼的乌鱼钱、正阳楼的螃蟹、厚德福的核桃腰、致美斋的四做鱼、信远斋的酸梅汤、玉华台的汤包……以及散落于北平街头巷尾的各色风味小吃,如豆汁儿、糖葫芦、面茶、豌豆黄等,还有西湖醋溜鱼、扬州名菜狮子头、金华火腿等,无不体现出中华美食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雅舍谈吃》一书出版于1985年,那时梁实秋已是83岁高龄。作为一个历经风雨坎坷,临近迟暮之年,远在海峡对岸的老人,极易陷入对故乡的深切怀恋之中,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萦绕在《雅舍谈吃》的字里行间。看来,梁实秋的《雅舍谈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分明是在借怀念故乡美食来寄托对故土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