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散文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心灵最初只是一汪澄澈的清泉,如婴儿明亮的眼睛,没有任何的杂质!怀着对世界的新奇,对繁华的迷恋,对人生的奢求,随波逐流,行走于滚滚红尘路上,在喧嚣纷扰中,在恩怨情仇中,在繁华奢靡中,渐渐的迷失了自我,背离了初衷,丢弃了太多的`快乐!

我们的心原本就很小,小到只有拳头般大小,只有一米阳光的承载,而我们却在前行的路上强行塞进太多太多的东西,有烦闷,有忧伤,有世俗,有贪恋,有欲望还有各种不满等等!让原本狭小的心房得不到阳光的滋养而阴暗,潮湿,甚至发霉,生锈!以致突然有一天,负重的心灵无法超负荷运转时,我们的生命也便在那一刻凋零!

所以,在我们行走的路途中,适时的停下脚步,回望下走过的旅程,打开我们的行囊,看看我们得到了什么,又丢失了什么,将那些无谓的烦恼掏出,摒弃存留的不快,在阳光下晾晒潮湿的心事,你会发现当再次背起行囊时,豁达敞亮的心灵会让你步履轻盈,心情舒畅!

当然,每个人都不是圣人,难免脱俗,但我们可以在喧嚣的背后觅一处幽静,在一曲云水禅心中放空心灵,在一卷诗书中找回风雅,在一盏茶香里回味悠长。对月可以举杯,但不要滥醉,对花可以谈心,但不要泛情,淡看春花秋月,静听高山流水!要适时的给心田清除杂草,注入阳光,让心灵之花得以滋养而芬芳馥郁!

人之初,性本善,保持一颗初心向善,不要让纯洁的心灵蒙尘,脆弱的心灵经不起重重折磨,更不能承受太多的污垢积存,用良好的心态面对尘世纷扰,富不可攀,贫不可欺,百善在心,孝字当先!即使暮年回首,打开回忆的包袱,里面都是美丽的过往,精彩的人生!

人之初性本善的三字经

《三字经》是元朝初年教育家王应麟编写的,主要是教小朋友们读书。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全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拓展:

《三字经读后感》600字

在我呀呀学语的时候,妈妈就经常背诵《三字经》给我听,它是我接触我最早的经典诵读书。

一开始,妈妈只要有空就在我身边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并没要求我也跟着学,后来听的多了,我也就慢慢会背了,从一开始只能背“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五子,名俱扬”,再到“弟于长,宜先知。”。再后来我就经常和妈妈一起配合背,有时候是一起背,有时候是接背,我背前面的',妈妈就对后面的,一句接一句。我越来越喜欢背《三字经》了。

妈妈看我背得越来越多,就开始给我讲《三字经》的故事,像《孟母三迁》呀,《孔融让梨》呀,我都特别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每天晚上,不听听这些故事就不肯入睡。这些故事让我明白了好多道理,我下决心要做个尊老爱幼,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在我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能自己借助拼音读《三字经》、看《三字经》故事了。一有空闲我就把《三字经》从头来一遍,那些经典的小故事,也成了我在小伙伴之间炫耀的资本。课间的我,身边总有很多“崇拜者”围在身边,那是我的同学在用羡慕的眼神看我背《三字经》、听我讲《三字经》的故事。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全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拓展: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

《三字经》把我国从古到今的许多故事、知识,以三字经文的方式展示给我们,其中有教我们做人的,有教我们做事的.,还有教我们学习的等等。

这些故事有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生动而有教育意义。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得就是孟母三迁和孟子逃学后孟母剪布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环境,特别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又比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段话讲得是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亲,冬天把被窝捂热后再请父亲睡。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启发,我觉得我要向黄香学习,多为父母做些家务,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经》里还有很多哲学故事,给我们树立了许多榜样,告诉我们很多深刻道理,让我们受益无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几句话是总纲,是《三字经》立论的基础,是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教育的准则,《三字经》所有经文都是这几句话的展开。

人为什么必须要接受教育?为什么要对人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这是“教之道”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个根本性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性”和“习”的关系 。

谈到人性,中国文化里面有三种学说,概括了诸子百家的各派学术观点,即“性善论”、“性恶论”、“性不善不恶论”。

孟 子提出性善论,孟子说:人有恻隐之心,人有羞恶之心,人有辞让之心,人有是非之心。人为什么有这四种心呢?因为这是天赋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如 果没有这四种心,是“非人也”,那不是人是魔鬼。既然是魔鬼,“人之初,性本善”就与他没有关系,他是“魔之初,恶之极”。

另一位诸子百家的 名人叫荀子,他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的观点是“性恶论”,《荀子》书中有“性恶”篇。他认为人性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 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小孩子生下来就会吃奶,两个小拳头攥的紧紧的,一降生就来捞世界。长大一点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就会抢别人的东西,这都不用教,天 生就会。善良之性在哪里呢?不教育绝对出不来善,所以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为通假,就是教育、转化的意思,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 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

与孟子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告子,在《孟子》七篇文章中 就有“告子篇”。告子认为,人之本性像一张白纸,无所谓善和恶,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好像生丝一样,染苍则苍,染黄则黄,生丝本身是没有颜色的,人性也是 如此,可东可西,可善可恶。中国历史上对人性的认识就是这三种结论:性善,性恶,性不善不恶。“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讲的话,“性 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前面几句话的出处。

人之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人性的真实面貌到底是什么呢?这三种观点各说了人性的一个方面,象瞎子摸 象一样,把三者综合起来就完整了。人之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天性,天赋之性,是纯善无恶的,这就是孟子说的“性本善”。人本来就有善良的天性,看到别人 受苦遭罪,你心里不忍,这就是仁爱之心的初起。孟子举了个“孺子坠井”的例子,看到别人的小孩子掉到井里,你赶快去救人。你是为了受嘉奖吗?不是。你与这 个孩子有亲属关系吗?没有。你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呢?是出于你仁慈的本能,基于你善良的本性,这就是天赋之性。

人还有一种生物属性,生物属性是恶 的。人作为动物的一种,其生命体是由遗传基因控制的。现代遗传学给基因下的结论只有两个字:自私,是“自私的基因”。基因的本质是无限制地占有一切资源, 无休止的复制自己,无限地扩张,疯狂地复制,只有自己不顾他人。这就是基因的本质,也是一切生物的本质。从这一点上来看,旬子的性恶论说得一点都不错。

人 既然作为动物的人,动物性需求就要首先解决。正如孔子在《礼记》中说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你不让他吃饭,不让他有两性的需求,这是不可能起码 是不人道的,天地既生人,人就有生存的权力。最新的行为科学研究发现,人不仅是生物属性遗传,人的.行为也是遗传的。父母有什么习惯,例如喜欢赌博、打牌 等,一点不会浪费,完全以基因的形式遗传下去。将来子女一但有条件,隐性基因爆发,也会吃喝赌嫖,行为也是遗传的。但这种隐形遗传基因什么时候发作?能不 能不让它发作?能不能化掉它?这可就是大学问了。这就是“习”的问题,也就是孔子讲的“习相远也”。

行为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动物生活的周围环境 和生活方式对动物的成长发育影响很大,有些时候几乎就是决定性的。动物园圈养的老虎,几代繁殖下来看见活鸡都害怕,再也当不了兽中王了。为什么?后天的生 活环境变了,习性也变了。人也是如此,人有盲肠,那是千百年以前茹毛饮血时代消化毛发用的,以后改为熟食盲肠退化,只剩下一个小尾巴,叫阑尾了。人类生活 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受到的感染,都会对人产生影响,形成人的习气,习气日久形成一种习惯势力,就是习性。习性一代一代积累并遗传下去,就形成人类的劣根 性,这种劣根习性会使人的动物属性膨胀,遮蔽人的天性,这就是为什么说“苟不教,性乃迁”。

苟本是一种草名,俗称“狗尾巴草”,其草子有刺,或沾 在动物身上,或随风飘荡,生命力极强,引伸义是“苟且”,就是凑凑合合、得过且过、随遇而安的意思。人生下来如白纸一张,善恶之性都潜伏着,只看外面的环 境,也就是佛家所说的“缘”如何。如果因循苟且、得过且过,不抓紧对小孩子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他的天性就会迁移变化。一旦习气形成习性,就如同“墨悲丝 染”一样,再也纠正不过来了。因此教育的第一目标即是教人“去习性,化秉性,圆满天性”,也就是韩愈说的“传道”。

“去习性”是将后天习染养成的恶习和坏毛病去掉,人的恶习古人总结为“吃喝赌嫖抽”,称为五毒,也叫五鬼。五鬼闹身会使人害病身亡,五鬼闹宅会让人家宅不安,必须戒掉恶习,改掉坏毛病,这是做人的第一步工夫。

“化 秉性”是要将父母遗传下来的人的劣根性,也叫做秉性,化掉。人的秉性古人也总结为“怒恨怨恼烦”,人的私欲一旦不能满足,秉性就发作,怒恨怨恼烦就来了,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人的禀性之根最深,最难拔除,因为它是人类始祖遗传而来的,修行没有别的,说到底就是化秉性,秉性一化就是得道。化不了的 一触即发,像被鬼迷住了一样,根本管不住自己,所以修行必须在这方面下手,才不会浪费时间。

“圆满天性”是前面两步功夫的果报,是自然而然实现 的,不是求出来的。天性是天所赋的天德之性,天之德就是五常之德,“仁义礼智信”是也。五常之德的根本是仁德,有仁才有“义礼智信”四德。仁是本体,表现 出来的形式就是慈,慈是无条件的爱,爱是有条件的慈,所以孔子说“仁者爱人”。果真能够去习性、化秉性,你的天性一定会圆满,就是成道了。自古成道的大 德,无一不是“性本善”的,所以“人之出,性本善”,是《三字经》的立论基础,也是教育的初级和终极目标,道家叫做“归根复命”,儒家叫做“返本还原”, 佛家叫做“明心见性”。

人都是由于习性作祟所以才争贪,争不来就生气,贪不着就上火,气火攻心,整天烦恼。“怒恨怨恼烦”一来,五鬼就现前了。毛 病越大的人脾气秉性越大,怒恨怨恼烦越厉害,就越遮蔽他的天性,仁义礼智信就越难表现出来,也就越没有办法做好人。即使他想迷途知返,但五鬼当家,本性说 话不算数,想当个好人太难了!常常见到这样的人痛苦挣扎,想摆脱五鬼的魔掌控制,有的干脆就自杀与五鬼同归于尽了,果报异常的惨烈,我们看得泪水直流,很 想救这些人。圣人都愿意代众生受苦,佛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基督耶稣被钉上十字架,还说“我替世人赎罪”。但是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的因果自己 了,圣人只能为我们现身说法,讲清事实真相,路要靠我们自己去走。自助而后天助,自立而后人立,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教育一定要尽早,越早越好。什么时候开始叫早?胎教就够早的了,不!胎教已经晚了。要从还没有做胎之前就对父母进行教育,这叫改种留良,是播种前的育种与 平整土地。要给你的后代提供一个优质的受精卵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将对胎儿心性的发育与成长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中国人对此已经实践研究了几千年,出了多 少代的圣贤之人,你如果相信、接受并且照着去做,你就生贵子,一辈子幸福。你如果不信,听什么“胎教是浪费时间”一类的鬼话,你将来会后悔一辈子。家里多 个逆子,社会上就添一个败类,父母造的罪业可就大了。我们做父母的要猛醒,要挑起责任的担子,不能把对孩子的教育都推给社会。父母自己动不动就耍性子、闹 离婚,你的孩子怎么办?他的心灵一旦受到创伤,心理就会扭曲、就会畸形,这个孩子就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