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沙龙活动的发言稿

老师们,今天我们聚在一起,举行我校首次教师读书沙龙活动,这种交流座谈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要大家畅所欲言,谈谈自己读书的经验和感悟,同时也包括读书时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共同切磋探讨,交流读书方法,增加读书兴趣,提高读书效果,营造书香校园。现在,我就利用这次机会,就个人读书的一些点滴来简单谈谈。

南宋·陆游有诗云: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中说:“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老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

《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庄子·至乐》--颜渊东之齐,孔子有忧色。子贡下席而问曰:“小子敢问:回东之齐,夫子有忧色,何邪?”孔子曰:“善哉汝问。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夫若是者, 以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也,夫不可损益。主要意思就是说“小箱子装不下大东西,短绳子打不上深井水”。

教师如果没有深深的学养之水,是无法承载教书育人的大船的。水深者,如“百家讲坛”之易中天,朴朴素素,自自然然,可是人莫与之争。水浅者,或玩弄教法,常以专家自居,掩耳盗铃,比如那个叫俞敏洪的,到处演讲,就一个话题“生命”,实际上是把作家冰心的散文《生命》抄来,添盐加醋,再进行贩卖;或心烦气躁,现“万金油”之象,迎合庸人口味;更有甚者,自诩才高,作怀才不遇之状,骗去学生同情。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因此,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教学中最大的乐趣,把读书与“端正教风、增强素质、提高能力”结合,使读书应该是我们的职业习惯,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在阅读中与哲人交流,我们教师的形象就会更厚重、更雅致。

很幸运,在我教学生涯的最后岁月里,遇到了一个读书局长、两个读书校长,要说我个人最近几年有哪么一点点进步,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多少少受了读书领导的一点影响吧。学校要求每位教师买一本教育专家的教育名著,促进同志们的专业成长,说实话,这类书籍枯燥无味,如果不静下心来则很难深入地看下去,而且要深入思考,否则,可能只是一知半解,停留在表层。

对于如何去读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只有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不过无论你怎么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做读书笔记,写读书感想,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就是记读书笔记的益处。我读过去的书籍一般情况下都要做摘抄,写几句感想,并且我记笔记一般只记这几类:一是优美的句子,格言警句;二是教育小故事;三是风趣、幽默的字句;五是精彩简洁的各种评论,经典课例中的一些点评;最后一点,就是抄一些古诗词。另外在记的同时,我还坚持做到多读。读自己记的读书笔记,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读。只有把它读熟,才能把别人的东西内化到自己身上,书到用时方才不会恨其少。我觉得做笔记,读笔记,在不经意间慢慢地厚实了我的文化底子,滋润了我的工作,丰富了我的生活。伟人毛泽东就是一个“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典范。在他读过的几乎每一本书上都留有大量的批注,标有无数的读书符号。书的页眉页脚、字里行间都记得密密麻麻。这一读书方法和习惯值得大家学习。只要是自己的书,你就可以在书上圈点批注。对书中那些精美的句段要随时做摘记。南宋著名学者罗大经说:“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

如今的年轻人都喜欢网上阅读。网上读书有诸多好处:信息量大,观念新,作为教师,想要在网上读书成长,莫过于进入教育在线,浏览教育名家的博客。读读他们的文章,学习学习他们的思想,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提高。

不管以何种方式阅读,我想,只要能养成一种习惯,不久的将来,各位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收获很多,窦桂梅老师说:“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获得语言的魅力,文化的浸润,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滋养,在读书中培植书香气息;书读得多,起点就高,视野必然开阔,眼光必然深邃;书读得多,悟性就越强,新观念一听就能吸收内化,新方法一看就能巧妙运用;书读得多,就会充满创造精神,就能把别人的东西融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成为一名既有共性追求又有个性特征的优秀教师”。

第二个环节是:我读书的那些事儿。

记得当初大学临毕业之时,古文字学老师辛介夫先生告诉我们说,以前有个老师给他的学生说,毕业之后每人每年要坚持读一本书,当时很多学生都笑了,说一年读一本书,那还不容易吗?几年之后,学生回访老师,老师问学生读了几本书,学生惭愧地说几乎没有读什么书。辛老师讲话的意思学生也都能听明白,就是告戒我们不要忘记读书。

现在毕业已经24年了,回想起来,实在惭愧,还真没有读几本书。年轻时,我读过几本书,大概到2022以后,心性开始浮躁,加上懒惰,十几年了,一年就只读一两本新书,再就是重温《四书》和《庄子》,其次就是网上阅读,再其次就是读一些杂志什么的,最喜欢的是《散文海外版》、《读书》《新华文摘》等。

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读书的,已经记不起来了。小学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启蒙老师,当时的村学,条件很简陋,体育活动器材只有两副铁环,每天的活动课除了滚铁环就是老鹰抓小鸡,击鼓传花,丢手绢等。老师每天在活动之前就给我们讲个故事,第一天他就给我们讲故事“半夜鸡叫”,第二天是“武松打虎”,第三天是“永州某氏之属”,而后就是许许多多的寓言、童话和成语故事,《水浒》《西游》《三国》故事。我觉得我们老师特伟大,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故事。凤凰择梧而栖,那个每天将一个故事的语文老师第二年就飞走了。

读的第一部大部头的著作是上初一时,从邻居家的垃圾堆里捡来的,前后都掉页了,战斗英雄周大勇的故事很吸引人,自习课上偷看,被班主任老师(语文老师)发现,没收。过了几天,老师叫到他的办公室,问我从哪里弄来的书,还告诉我那书的名字是《保卫延安》,是“反动书籍”,让我带回去在家里看,不能拿到学校。

上高中时因看小说,耽误的功课,期末考试,九门课除了数学和英语,七门挂科。从此开始,给自己做了限制,读书(主要是看小说)每天不能超过30页,章回小说每天只读一章(回),一直坚持到临高考前。由于爱看书,而不爱听语文老师讲课,高中的语文老师很讨厌我,上语文课时经常被老师“请”出教室,这可好,又给了我自主的读书时间。这样,每天读一点,高中时还读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高中读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的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常识》《中国近代史常识》《中国现代史常识》(共七册),《高山下的花环》《潇湘夜雨》等。高考得益于读书,相对于其他课程,语文成绩很好。

大学四年时间,我在图书馆借阅量超过了一千本。不是自夸,很多人四年的借书量还没有我一年的多。可是,这个数字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有些书从图书馆拿出来又放回了,有些只大概浏览一下就归还。对于书,同认真阅读相比较,我更看重的是拿在手里的那种感觉。不管看不看,在手里过一次,心里就塌实,就高兴。所以,每天晚饭后,都要进“师大书亭”一次;只要到星期天,总要到街上的书店里跑一趟。收藏了一份西安市新华书店的地址目录,凡是能到的都去过了。还常在外面小书摊挑挑捡捡,尽管囊中艰涩,身边倒一直也就没有断过书。

我不断添置手头的书籍,似乎是为了满足我身体上两个器官--眼睛和手--的渴书症,我并不要求自己认真读书,不过放在床头舒服,而且渐渐地觉得又是一种光耀,甚至一种虚荣。渐渐地,有了一种贪欲,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就要弄到手,就节衣缩食,每月从国家补贴的20多元的生活费中省下一小部分买书,每学期家里给的100元零花钱基本都用来买书。每每买到一本新书,闻着油墨的清香,有一种醉人的感觉。大三时的唐宋文学、明清小说,特别是“小学(即文字、声音、训诂之学)”老师的课上得非常好,我也跟着钻进了故纸堆,开始收藏古籍,大学毕业时的藏书虽不能用汗牛充栋来夸张,但在同年的大学毕业生中可以很自负的说的确不算少,工作以后,我发现自己竟然是庆阳一中藏书最多的教师。

年轻时酷爱读书,可是天生愚笨,学无所成,只做得一个教书匠而已……

当语文老师,发现自己的收藏的那些古籍及古籍研究资料基本无用,束之高阁,成了摆设,2022年一中校庆,把好几百本关于“古籍研究”的资料与工具书都捐给了一中图书馆。1995年,开始做当班主任,读书的方向与目标转向了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方面,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给教师的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的《从批判走向建设》、《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教育是心灵的艺术》、《青春期悄悄话》,卢梭的《爱弥尔》,洛克《教育名言录》,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戈登·德莱顿的《学习的革命》,《论语》《孟子》《庄子》,《红楼梦》,刘再复的《传统与中国人》,李泽厚《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等。

以上侃了这么多,就两层意思,一是读书要勤奋,二是读书要有专攻方向。我要讲的第三层意思就是:读书要思考,要把读书和自己是实际生活与工作联系起来,实践是我们读书的参照坐标。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如果我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所谓“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唯书”的作 风,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我没有这样的高度,我的原则是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读古人的书,想现在的事。这个我在以前读书活动中曾经讲过。譬如,鲁迅说读《红楼梦》:“经学家看见了易,道学家看见了淫,才子家看见了缠绵,革命家看见了排满……”不管读什么书,我都把它和教学与班级管理联系起来,后来看李希贵写的东西,他爱读企业管理的书,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去思考教学与教育管理。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第四,和学生共读,用情感激活感情。

利用阅读课,和学生一起读《围城》《高山下的花环》肖复兴的《母亲》戎林的散文《认识父亲》舒婷《会唱歌的鸢尾花》《三国演义》(片段)《红楼梦》(片段)等。在班上成立“兰舟社”与“凌烟阁”,举行朗诵、书评、演讲、写作等语文活动。(略)

第五,读写结合。例如:《哲学是教育的支点》《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想起读书1-7》《关于学生评语的创新与实践》《捧着一颗心来》《读庄子点滴》。还有系列短文《老师,你注意这些细节了吗》

……

很喜欢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今天就以它为结束语送给老师们吧: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谢谢大家!

20xx年6月

读书沙龙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致青年教师》是五月分读的。接到来参加活动的通知后,就根据自己的批注重温了一遍,刘芬老师通知说,要找出关键词,依据这本书对我的触动比较深刻的几个方面,我汇总的关键词是“慢”的教育,理想教育,爱的教育。在爱的教育中,主要涉及尊重和人性化教育两方面。

对于“慢”的教育,吴非老师在书中提出,教育的重要特征是慢,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他说,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成长,教育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不可拔苗助长,不可急功急利,要静下心,慢慢来。对我触动比较大,不仅仅是这一理念,更主要的是由此的反思:对于性格比较顽劣的学生,我们是否也应该拥有这种慢的理念呢?有时,我们都会抱怨,说了一次次,怎么就不见好转呢?静下来想想,学生的淘气和玩劣,绝非一日之功,仅靠几次的帮助,几次的批评,几次的关注,恐怕很难奏效,我们需要的除了不泄的帮助之外,是不是还应该给他转变的时间呢?要静观其变,更要慢观其变。

再说理想教育,吴非老师在“让学生喘口气,好吗?”一节中,开头就描述了他理想的教育“在早晨的阳光中,他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会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也会经常性的向老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中经常会有欢乐的笑声.......”等等,不知道大家心中向往的理想的教育是怎样的,我所向往的理想的教育大体如此,就如行知小学一样,我希望孩子们学习的同时,能有更多接近自然,实践生活的机会,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能收获一些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能享受到他们在不同年龄段中应该有的开心和快乐,促进智商情商的同步发展,而不是我们现在重智商而轻情商的状况。当然,这里的情商主要指得是实践的能力,品德的发展,习惯的培养对生活诸多因素的观察理解体验感悟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等。我就希望我的学生和孩子,可以轻松的快乐的自如的学习生活,拥有他们童年该拥有的知识快乐、和体验。希望我们能让理想的教育走的'更近些。

爱的教育,包括尊重和人性化教育。读完此书,让我记忆比较多的,应该是作者在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中,对学生的尊重和人性化的教育。比如“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来玩吗?”以这种信任尊重学生的姿态,和学生交流应该优于“下课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要好的多!再如“尊重学生的参与权”“等一会,让他把话说完”“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等等,都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人性化管理的一个特例是“作业未必用统一标准”,说的是第五个未诞生的76分,给予处于学习“停滞期或迷茫期的”学生一个高一点的分数和评语,以此给予学生自信和动力,远胜于属实的分数和以及属实分数带来的沮丧吧,毕竟学习的心态比学习的成绩更重要,成绩代表一时,而心态将会影响长远学习!

以上是对于关键词引发的思考,刘芬老师对于本次活动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说老师应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我还真不敢妄言,但要说一说自己的目标,我倒是觉得更简单明确一些,我的目标应该就是通过多学习,多思考,多读书,多提升,力求让自己成为一个更适合理想教育,更适合学生成长的创新型教师。因为要拥有创新的教育,就必须有创新的的老师。

最后,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给我印象很深刻的章节“吃完最后一根面条”,很敬畏故事中,学生在面对羞辱时,掷地有声的反击和坚强的意志,我觉得,这个故事值得给小学中学的学生们分享,对当下学生的不懂感恩,一味攀比,德育下滑是很好的启发和教育。

以上内容,不足之处,敬请见谅!谢谢大家!

?活上照顾好他。

今天在曹老师和各位家长朋友面前,真是班门弄斧,欢迎大家多指正。谢谢大家!

读书沙龙活动计划

时间:3月12日

地点:二楼阶梯教室

主持人:

一、视频造势

二、主持人开场

锋:今天我们来读书沙龙。

理:什么是读书沙龙?

锋:你看我们老师已经按年代分座位坐好了。

锋:介绍本次沙龙的形式

理:本次以年代的形式来开展,50、60、70、80按年代入座。

锋:每个年代有独属于自己的读书卡。希望大家好好保存,选出心目中的沙龙之星。

理:需要推选一位年代代表。

锋:请每个年代选出自己的年代组长。可以自荐,也可以组内推荐。

三、年代队长亮相

理:每队选出两位队长。

锋:队长有权利邀请队员发言。有请队长上第一排就坐。

1、抽签选取年代队长:

四、情境题

1、学校集会期间,你们班的一位平时品学兼优的学生,没有遵守会场纪律严重影响了整个集会。请问:你会怎么办?

(1)各小组分组讨论

(2)交流

z:我们觉得这道题目本身就有问题,我会选择“D”。说这位品学兼优的孩子严重影响了集会纪律,首先我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选择以上三种方法,我会先了解原因,再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是因为家庭原因,情感上的释放,我会予以理解和原谅。我会采取聊天式,再和全班孩子说明原因,让全班孩子学会原谅,也引以为戒。

z:D

z: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是一个眼神就能秒杀。实在秒杀不了,我们会当场请出“毙”掉。我们还要将这英雄事迹来一个“视频回放”。

z:我一般当场情况不会去制止或批评,可能当时孩子自己也没感觉。其中肯定有原因的,如果偶尔一次,肯定是特殊情况,第三个选择就可以了。或者回到班级整个行为过程回放和模拟一遍,让全班评议。

z:我们也选D。

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分析出原因再去引导。请班主任具体来分析一下,谁有类似的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

z:首先作为85后,我们可能经验不足,我们会请假有经验的老师。然后当我们有判断力的时候,我们觉得这样的孩子自尊心会比较强,我们不会用很严厉的态度,但肯定会提醒他。再和他单独谈话,如同刚刚郭老师说的那样。

z:我想这件事情是挺严重的,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发生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应该的。他的受挫能力可能没有那么强,我想应该先拉到旁边先提醒,再私下里聊一聊。

何校:

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很困惑,我们暂时也还给不出答案。到底集会重要,还是孩子重要。如果被你呵斥了,他可能会恨你一辈子。但现在我想,还是人重要。如果人重要,到底该怎么做呢?请我们的主持人来回放刚才提到的那段视频。

依理:

其实这是一起真实的事件,就发生在成都一个10岁孩子的身上。接下来,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

周立佳补充发言:

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宗教可以解决;体制解决不了的一个问题,一个拥抱可以解决。先给他一个拥抱,然后我们再给他一些安慰。然后再慢慢解决这个问题。

五、回放视频:男孩跳楼,悲剧谁之过?

z:视频看完,心情有些沉重。请每位年代的代表,来说说你们对此件事情的看法。可以先组内讨论一下。

六、二次讨论交流

z: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现在孩子的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是教育问题还是社会导向问题?是不是和计划生育有关系?我们七十年代的人,我们都有兄弟姐妹的人,我们有没有这么脆弱的?我们可是往里面跳的。可是我们的孩子,却很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很多希望,很多呵护,过度宠爱。包括现在她在中学读书,心还纠着,牵挂着她坐公交一路上的安全。我不知道这个社会会不会有一些不安的因素,让这个从小被呵护长大的孩子无法去面对。如果我有两三个孩子,我可能就不会那么去过份地担心。他们兄弟姐妹之间就可以自我教育。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自我教育。我们如何摆脱,如何走出计划生育带给我们的困扰呢?我们七十年代已经没戏了,交给八零后吧。

z:这些独生子女哪怕受挫能力很弱,也不应该如此。是否和班主任的引导教育有直接关系,目前新闻里没有确诊。我们可以猜想,当老师在让学生写检讨时,我们是否要思考“惩戒”的度和量。如果有专业人士参与进来,专业的惩戒教育手段介入,可能会更有惩戒的艺术。

z:刚刚听了70后的发言,我觉得从孩子方面来看,可以缺失了许多“挫折教育”。因为平时太优越了,所以稍微有一些挫折,就接受不了。建议对优等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z老师:我感觉像一场考试,考谁可以当班主任。70后的老师可以秒杀解决,有一种境界。但我对“品学兼优”这四个字非常不舒服,怎么样的同学才算品学兼优呢?如果我们来看马云,在学生时代,并不是所谓的品学兼优。而新闻里的这个孩子,抗挫能力完全缺失。我们的孩子应该是平等的,教育就是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才。他如果不可能成为清华、北大的学生,你何必统一地标准要求他。他完全可以成为工人中的姣姣者,成为某个营销专家。特别是在小学阶段,不应该将孩子分为三六九等。这位班主任要求孩子写1000字,其实作为学生也应该灵活点,重复就行了。其实我们更多的是要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如果从这个角度讲,他并不是品学兼优的孩子。

z校:起先说题目的时候,我很理性。集会和人,当然是人重要。当视频看完后,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我也曾经当过班主任,我也学过魏书生,我们也可以说成写“说明书”。比如我以前在广场路小学的'一个学生,很喜欢打游戏,那个“说明书”写得可真精彩。这是一种道德教育,一种生命教育。这位老师让他写检讨书,也是有道理的。这个孩子最终会跳楼,但不能完全怪学校。家庭教育是关键,我的孩子小时候就非常调皮,但我会做到让我的家成为他的港湾。不管孩子在外面犯了多大的错误,你都要让他知道家是他最安全的地方,最温馨的港湾。

第二点,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生命教育。小学时,就看过一套书,叫做《非常时刻》。这套书看完以后,让他知道遇到危险要自救,也让她感受到生命是最重要的,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所以一是要让自己的家成为孩子温馨的港湾;二是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如果这些方面都做好了,那老师的一点批评,怎么会就要了他的命呢?家庭教育很重要,社会媒体的宣传也很关键。所以,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一个系统。不要把所有的错,归在孩子身上,归在学校身上,其实这是一个社会的大的事件。

z:非常认同60后的观点。

z:本着尊重的原则,我整理了我们年代的思路。一是教师惩罚性的语言要有艺术;二是必须加强学校的心理辅导;三是家校沟通要及时有效;(智商高不代表情商高,自已要学会疏导。我们总的环境要把握,作为孩子个人,我觉得这个“爱”需要流动起来,不仅在教育,在整个学校,整个社会。师生间的爱,整个社会的爱要将它包容。)四是学校教育的局限,我们可能更重智商,而缺乏对情商的关注。

七、畅谈“职业感受”

依理:对于这个问题,这个事件我们都有自己的看法,那对于我们的职业大家肯定有更深刻的感受。能不能用三个词语写写你对这个事件中教师职业的感受。

80后:高危职业,入行需谨慎

70后:高压、高危、高期待

85后:压力山大、谨言慎行

荣锋:我们要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依理:三高背景下,需要我们的前辈给我们支支招。

八、看烦恼

1、现在大家的手上有两张纸,一张是我们老师烦恼的“工作篇”,一张是“生活篇”。

2、请你把你的烦恼的前5位填写序号。呆会儿我们要统计一下。

3、请年代组长组织组员做好统计工作,将最高的三个烦恼写在小黑板上。

分组讨论极其热烈

依理:

现在请各组展示本组前三烦恼。也可以补充“其他烦恼”。

z:我们的观察员,还可以为我们随机补充。

z:据不完全统计,我们这一代人认为:列居第一的是学校各种任务繁多,第二是有时老师像保姆,特别在低段;第三是问题学生另人烦恼,准备一节课需要许多隐性工作。

生活篇:

第一工资低;第二要把工作带回家;第三没钱没闲结婚恋爱有困难。

80后:

生活篇:

一是工资低,二是每天高强度工作容易衰老;揭秘:苏强的永葆青春秘笈。三是房贷压力大,伤不起。

工作篇:

一是原本任务多,还经常开会;二是学校各种任务繁多;三是社会给予老师的压力大。

70后:

生活篇

一是每天高强度快节奏,容易老;二是熬夜,身体忧;三是

工作篇

一是学校任务巨多;二是会议多,现在还开着呢;三是社会给予教师的压力大。

50/60后:

工作篇

我们选的最多的是社会压力大;第二是第5条问题学生让人头疼;第三是学校的各种任务繁多。第四是准备一节课需要更多隐形工作。

生活篇

一是每天高强度快节奏工作,当老师易老;二是时常把工作带回家;三是下班时间经常会有工作和家长电话。

主持人:共同心声——要加薪。

九、我们的幸福

1、每个年代记下自己教师生涯中曾有过的一件最幸福的事,当然也可以多方面。回顾幸福的事,让我们心情更愉悦。

80后:

一是寒暑假;二是受学生喜欢;三是工作环境舒适。

85后:

一是寒暑假;二是工作对象天真可爱;三是生活有规律。

70后:

一是学生看望;二是学生喜讯;三是学生进步;四是寒暑假;五是别人上班我们出差。

50、60后:

你们的幸福是看到所有的幸福,因别人的幸福而幸福。

我们的幸福往往是在人家的眼里。

2、镜头回放:欣赏各大美女帅哥的照片,晒各种幸福!

依理:许多时候幸福是一种感觉。

3、回放工会安排的健身视频。

与许多行业相比,其实我们会愈觉幸福。

4、欣赏“网络视频”,了解同一片蓝天下,不一样的生活。《井下蜗居者》

有些角落不需要媒体,你默默地走开,就是一种帮助。

5、每次看完这段视频,不是脸上流泪,就是心里在流泪。不是辛苦,而是命苦。他的心态很好,不埋怨,不抱怨。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里面有一个指手环,具体什么内容,如何操作。我们可以自己去读读,去请教度娘。

十、时间去哪儿了

1、视频《时间都去哪儿了》

2、很多时候,我们的幸福就在于此生无悔,走过这一路,回头去看,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有那么多爱我们的人。

十一、品味天底下最美的幸福《实佋霸谛卸》

1、视频《短歌行》

结语:

非常感谢各位的欣赏,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在我们本次沙龙结束之前,请大家在很有年代特色的卡片上,填写出“沙龙之星”。

2、宣读各年代的“年代宣言”。

3、请将各选票送到新城校区工会主席“zz”老师处。

十二、推出下一期“沙龙之星”

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的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青年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对于学校举行这沙龙活动,我表示感谢。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认为这是一个我们年青老师相互认识了解的好机会。虽然有领导在这里,但我还是实话实说,在坐的`各位我还有认不出的。此外,我们在这里可以谈谈教学,谈谈怎么对付一些调皮的学生,谈谈饭堂的饭菜,谈谈星期六日去哪里玩,谈谈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可以找谁帮忙。我们现在就是缺少类似的活动,希望能多开展一些类似的活动,以促进青年教师的相互了解及团结合作。

教学上的事情,小游讲得非常好了。相比之下,我就自愧不如,很多刚毕业出来的老师刚走上讲台一学期就拿了的优秀奖。其它老师也都从一个毕业生转变成一个能担当重任的老师。本不想谈教学,如果真的要谈,我想谈两点。第一,课堂有效性与练习有效性紧密相关。第二,多向老教师学习。

此外,我还想借此机会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栽培。想想自己刚毕业那会,毛孩子一个。什么都不懂,可学校还是把班主任这重要工作交给我。由于方法不对,高一那年我班在班风评比中有两次打了星号。但学校并没有把我撤下来,而是继续让我带上高二,然后又带上高三。我之所以讲这么多,我只是想表达一个意思:领导是信任我们的。领导把这么好的机会提供给我们,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利用,好好干、努力干!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