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总结
20xx年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进展顺利,成果丰硕,永宁县、贺兰县获得全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现将我市20xx年“四好农村路”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道路交通总体情况
XX市面积9025.3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48.6平方公里,截至20xx年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183.658公里,其中:城市道路1608.220公里(XX市区1012.700公里;永宁县169.720公里;贺兰县130.000公里;灵武市165.000公里;滨河新区130.800公里),占通车总里程22.4%;高速公路9条481公里,占通车总里程6.7%;高速匝道144.014公里,占通车总里程2.0%;国道6条466公里,占通车总里程6.5%;省道9条303公里,占通车总里程4.2%;公路密度61.78公里/百平方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23.96公里;含城市道路公路密度79.59公里/百平方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30.86公里。
(二)农村公路基本情况
截至20xx年年底,农村公路3647.465公里,占通车总里程50.8%(其中县道13条,通车里程198.496公里;乡道275条,通车里程1600.312公里;村道1183条,通车里程1808.054公里;等外公路16条,通车里程40.603公里。
全市行政村、自然村通公路100%,其中,通油路(硬化路)率99.66%。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齐心协力“建好路”
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建好农村公路。积极争取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农村公路专项补贴资金,各县(市)区安排专项配套资金,支持农村公路建设事业发展,极大的调动了各县区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为改善农村出行条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稳步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新建改建工程,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覆盖村组、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三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基本程序,规范建设流程,严格项目设计审批,按照要求和标准对项目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进行公开招投标,选取资金雄厚、信誉良好、技术过硬的专业单位参与项目建设。同时,出台落实“十公开”制度性文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对工程项目的意见建议,广泛接受监督。四是积极利用各种融资模式和融资政策,破解农村公路建设中的资金难题。
(二)创新发展“管好路”
一是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严格按照《公路法》和《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开展农村管理工作。二是联合交警、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并对部分公路超限检测站完成了升级改造,实现了不停车检测。三是大力整治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强化农村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清理路域范围内的草堆、土堆、垃圾堆和非公路标志。四是常年对管养公路进行路面保洁、病害处治、边沟清理,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三)多措并举“养好路”
在配套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养护模式,以县为主体,乡镇、村委层层压实责任,实现了县乡两级管养机构全覆盖,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金凤区:除自治区、XX市拨付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外,区政府每年配套100万元专项经费。同时,在涉农的两镇农村道路推行社会化外包服务,向社会公开招标保洁单位进行日常保洁清扫。永宁县:修订了《永宁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出台了《永宁县农村公路养护目标任务考核评定标准》等制度,严格落实农村公路及时养护、常年养护、全面养护、科学养护相结合的养管措施,确保公路养护任务落到实处。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分级管理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管养机构,实现了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全覆盖。贺兰县:创新养护小修保养工程定额承包模式,将全县农村公路划分四个片区,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通过竞标确定承包人,实现农村公路养管全覆盖,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在全区推广贺兰模式。灵武市:在全市乡镇成立农村公路管养所,由副镇长担任所长,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同时,在每条重点路段上聘用农民协议工,协助做好本乡镇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交通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及道路病害维修工作。
(四)全力保障“促运营”
目前,全市26个乡镇、279个行政村全部开通了客运班线车,共有农村客运企业9家,农村客运场站10座,农村客运招呼站162个,农村公交班线21条,农村公交车辆80辆,农村客运班线94条,农村客运车辆379辆,平均日发1142班次。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农村公路建设年代久远、技术等级较低,超期服役、病害严重,安全隐患日益凸显,据统计,全市现有735公里农村公路超期服役,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21.6%。
二是部分庄点巷道仍以土路、砂石路为主,村民出行极为不便。同时,有些村组主巷道已进行硬化,但大量支线巷道未进行硬化,因资金筹措难,改建不及时,群众反响较大。
三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各级政府配套。受永久性基本农田、水源地等因素的影响,前期手续的办理较为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公路的新建和改建。
四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困难,资金缺口较大,仅靠财政难以为继。公路养护基础支撑仍然薄弱,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一线养护技术工人减员严重,养护机械化程度不高。同时,少数村镇对乡村路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不能有效行使自己的'监管职能。农村公路里程逐年增大,线长面广,现有的路政巡查人员和经费投入与农村公路执法巡查的需求不匹配。
五是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农村客运市场逐渐萎缩,农村客运车辆上座率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很多客运班车入不敷出,有些甚至已经停运,造成居民出行不便,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四、对策建议
(一)突破瓶颈,进一步建设好农村公路。一是科学规划、依法实施,使“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的要求相适应。二是简化农村公路建设审批程序,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三是适当提高每年农村公路建设用地指标,出台有关政策支持农村公路发展。四是争取市本级财政资金,对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给予资金补贴。
(二)依法治路,进一步管理好农村公路。一是按照依法治路要求,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管理,管理机构和议事机制。二是探索各县区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路政执法力度。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乡村公路环境整治活动,消除安全隐患。
(三)完善体系,进一步养护好农村公路。一是分级分段明确养护主体,层层落实主体责任。县(市)区政府应将农村公路日常维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足额拨付配套资金。二是建立养护质量、数量与养护经费拨付相挂钩的工作机制;对于日常保洁、绿化等非专业项目,应鼓励通过分段承包、定额包干等办法,吸收沿线群众参与。三是对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大中修等专业性工程,逐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专业化养护队伍承担,同时加大农村公路应急资金的投入,确保水毁等道路能得到及时的修复。
(四)创新机制,进一步运营好农村公路。一是新辟、改线、延伸现有农村客运班线,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周边重点乡镇为节点,辐射县城、重点乡镇、重要旅游景区的县级快速客运网络。根据实际需要开通循环班线、赶场班、假期班、不定时班次等,提高农村客运班车覆盖率。二是统筹城乡客运发展,依托农村客运现有班线,支持城镇化水平较高、居民出行密度大的县区推行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努力实现农村客运“开得起、留得住、坐得起、有效益”。三是规范农村客运市场,从根本改变农村客运经营机制,实行公司化经营,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