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文中的修辞方法赏析

. 比喻

1. 《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用“烟火色”喻像烟火一样的`脸色。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借梨花喻雪。

3. 《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借“秋霜”喻白发。

4. 《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借“金”喻月光;“静影沉璧”借“璧”喻水中的月影。

二. 借代

(一)全体代部分

1.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借“武陵人”代武陵某一个人。

2. 《曹刿论战》:“肉食者”借“肉食者”代大官。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借“故人”代孟浩然。

(二)部分代整体

1.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借“鸡黍”代饭菜。

2. 《岳阳楼记》:“锦鳞游泳”借“鳞”代鱼。

3. 《捕蛇者说》:“去死肌杀三虫”借“三虫”代各种寄生虫。

(三)借相关的特征来代替

1. 《陋室铭》:“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借“白丁”代普通百姓。

2. 《出师表》:“臣本布衣”借“布衣”代老百姓。

3.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借“庙堂”代朝廷,借“江湖”代被贬往的地

方。

4. 《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借“黄发”代老人,“垂髫”代小孩。

5. 《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借“丝竹”代管弦乐器。

(四)以官名、地名来代替

1.《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借“益州”代蜀汉。“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

良死节之臣”借“侍中”代郭攸之,借“尚书”代陈震,借“长史”代张裔,借“参军”代蒋琬。

三.互文

指上下文文意互相交叉,互为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遇到互文时,翻译要特别留意。

1. 《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并非只能东市买骏马,不

能买长鞭……而是在东西南北市买骏马长鞭等。

2.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成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关口

3. 《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是不以物、己喜,不以己、物悲。

4. 《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应理解成在东西南北各处叫嚣隳突。

四. 顶针

标志是下一句的第一个词与上一句的最后一个词相同。

1. 《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2. 《孟子二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五. 排比

1. 《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

羊。”

2. 《爱莲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六. 对偶

1. 《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七. 夸张

1.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 《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关于古诗文中的五种特殊修辞分析

一、列锦

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流传深远的名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三句由九个名词(定名结构)分别排列为三组,每组都是一个特写镜头,所述景物原是大自然中极平常的,但平凡的事物一经诗人的艺术组合,便浓重地渲染出一幅凄凉萧瑟的气象,并将读者带入荒僻冷寂的艺术境界,几乎成了写景的绝唱。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作者运用列锦手法,把杨柳岸、晓风、残月艺术地排列在一起,表面上完全是写景,而深情寓于其中,用美好的自然景物,反衬诗人的`空虚寂寞之感。

运用列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列锦具有凝炼美、简约美、含蓄美、空灵美和意境美。拿今天的艺术品类来比方,列锦获得了影视镜头巧妙剪辑的某些效果,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互文

其特征在于:“两物各举一边以省文”(唐·贾公彦语)、“参互以见义”(清·俞樾语),亦即:在形式上是分开叙述,在内容上要合起来理解,再通俗一点,便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上下文的意思互相交错、补充。使用互文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主要类型有:

(一)见义互文:指前后两个句子构成的互文,前句中含有后句出现的词,后句中含有前句出现的词,彼此隐含,理解时必须综合考虑。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民歌《木兰诗》),其意应为“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将军和壮士十年而归”,却不能理解为“将军经过数百次战斗而死亡了,壮士十年后回来了。”

(二)铺陈互文: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铺展开去,句中的词语交互成文,合而见义。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民歌《木兰诗》)这是四个相关的文句,句中的“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构成了互文,翻译理解时,就是“(木兰)到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指跑遍各个集市)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等”,作者这样铺陈,既突出木兰替父从军热爱国家的人物形象,又使行文更加简洁,适合民歌表现形式的需要,展现民歌的特色。

(三)紧缩互文:即一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构成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应是“秦时汉时都是一样的明月,秦时汉时都是如此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有“万里长征人未还”之悲叹。“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也属紧缩互文,即“烟不仅笼盖着寒水也笼盖着黄沙,月光亦是笼照着寒水也笼照着黄沙”。

三、借代

不直接说出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古诗文中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一)特征代本体。“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旧说长寿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来的头发,用以代小孩。都是用体态特征代指人。“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用平民百姓的衣着特征“布衣”代指平民百姓。

(二)特称代泛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马说》),用“伯乐”代指善相马者。

(三)部分代整体。“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用“鳞”来指代鱼。

(四)特殊代一般。“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黍”,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这里借来指代饭菜。

(五)具体代抽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丝竹”,分别指代弦乐器(琴类)和管乐器(箫笙类)。这里可以理解为奏乐的声音。

四、奇设

先作有悖常理或者常规的假设,然后推出让人信服的结论,一般用于说理,抒情与议论。如: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林嗣环《口技》)“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句作者分别假设“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人有百口,口有百舌”,再各自得出“不能指其一端”、“不能名其一处”的结果,从而突出口技艺人技艺的高超。后句诗人先假设天有情感,再得出天也会为反动派统治下生灵涂炭而悲痛得衰老的结果,以此指明人民革命的正义性、反动派灭亡的必然性。然而人怎会有“百手”、“百指”、“百口”、“百舌”天又怎会“有情” 但如此奇特悖理的假设一旦能够成立,其各自的结果不是顺“理”成章的吗?

五、倒文

就是故意颠倒词句的顺序。如“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思》),分别是“面如芙蓉眉如柳”“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之倒,就属于“倒文”。欧阳修《醉翁亭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一句中,从逻辑上看,“酒冽”似无不可,“泉香”就有悖客观事实。欧阳修在这里运用的正是倒文辞格。古人运用倒文的目的,或为对仗,或为协韵,或为平仄的需要。欧阳修在这里将“泉冽而酒香”倒为“泉香而酒冽”,既适应了对仗和平仄的需要,又错综了句法,创造了清新、峻拔的语势。

长恨歌修辞赏析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 就是出自于白居易的《长恨歌》,各位,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长恨歌修辞赏析吧!

长恨歌修辞赏析

《长恨歌》意即歌“长恨”,有人说“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恨”作遗憾解。那么“遗憾”什么,为什么会留下永久的遗憾。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多年来,关于《长恨歌》主题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主张“长恨”是诗歌的主题。这个论断显然是将主题泛化了,将主体模糊化了。“长恨”一词是极富概括力的。单就谁“长恨”,“恨”什么,就有多种注释。

其一,爱情诗。“长恨”的主体是李杨,“恨”天人永隔的爱情悲剧。为了佐证这一观点,今人丁毅、方超在《<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提出,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说,诗人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文章指出,《长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诗人为失去与湘灵相会之可能而痛苦。“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李杨爱情其实是诗人自身爱情悲剧的折射。

其二,讽喻诗。“长恨”的主体是饱受离乱之苦的人民,“恨”唐玄宗重色误国。导演马嵬坡兵变的陈玄礼就是当时人民的代言人,要求唐玄宗诛杀杨贵妃。“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惩治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是当时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讽喻的意义往往在于借古讽今。之后,任何朝代,只要君王爱江山更爱美人,他的子民就会将《长恨歌》作为讽喻诗来读。清朝袁枚有诗道:“劝君莫唱长恨歌,人间亦自有天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石壕村出自杜甫的《石壕吏》,有多少老百姓因安史之乱而生离死别,比唐玄宗想念杨贵妃的眼泪不知多多少!袁枚生活的年代就有一个叫吴三桂的将军,“冲冠一怒为红颜”,导致清兵入关,讽刺之意不言而喻。

其三,咏史诗。“长恨”的主体是近现代国民,“恨”近代中国衰败,饱受西方奴役,“恨”百年屈辱史,“恨”盛世不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盛世有:汉武盛世,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国人独独提到开元盛世唏嘘流涕。那是因为“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盛世的毁灭是那样触手可摸,可感可观。有着盛世情结的国民自是将《长恨歌》作为咏史诗来读,叹恨盛世不再,睡狮难醒。

也可以有中庸提法,对以上几种观点全票赞同,美其名曰:多主题。

正因为《长恨歌》主题的多种解读,她才能够拥有各种阶层的读者;正因为《长恨歌》主题的争论不休,才造就了她历久不衰的文学魅力。

文学作品经过读者的创造性解读,有时会超出作者的原意,生发出新的旨趣。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诗句都被后人赋予崭新的寓意。我以为上文关于《长恨歌》主题的几种解读,都是读者再创造的成果。那么作者创作时的原意是什么呢?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

我主张《长恨歌》既非爱情诗,也不是讽喻诗,而是一首承载着诗人满腔中兴热望的怀古咏史诗。有以下六点理由可供商榷。

第一,《长恨歌》不是爱情诗。

《长恨歌传》云:“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祖籍太原)自校书郎尉于周至,鸿与琅琊王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稀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

首先,如果《长恨歌》是抒发诗人爱情失意,又何须陈王二人嘱咐,那岂不失之真诚。

其次,当时正值永贞内禅、宪宗即位、顺宗猝死,宫廷嬗变当是热门话题。三位青年才俊聚在一起不谈政治却说风月,不合情理;提到唐玄宗不感叹顺宗谦和懦弱却说李杨爱情,亦不合情理。况且,白居易的一生是以元和十年(815)的江州之贬为人生的分水岭。此前他“志在兼济”,此后则“独善其身”。也就是说他当时正是“志在兼济”。初入仕途,诗人政治理想追求的是大唐帝国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但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贵为九五至尊的顺宗尚不得免祸,谁又敢用诗文对朝政评头论足?更何况白居易始罢校书郎,谪周至尉。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说,《长恨歌传》的篇末议论是辩白避祸之辞,长恨歌与传都是托风月之事说政治之实。

再次,白居易自评《长恨歌》曰:“一篇《长恨》有风情”。显然将之比于《诗经》“国风”,说这篇作品有风人之情,反映百姓风情,而非帝妃爱情。

第二,我认为《长恨歌》不是讽喻诗,仅止于怀古咏史而已。

主张讽喻诗的最重要理由便是诗歌的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 谴责李杨荒淫导致安史之乱,以此垂戒后世君王。但白居易创作《长恨歌》时,正处顺宗、宪宗权力更迭时期。顺宗“永贞革新”失败后,让位宪宗。宪宗即位以后,经常阅读历朝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故事,他就仰慕不已。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和倚重宰相,他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都是很晚才退朝。可知两位都是思图中兴之主,并无重色误国之虞。讽喻无从说起。

再者,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将他此前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诗、感伤诗、闲适诗、杂律诗。诗人并没有把《长恨歌》划归“讽谕诗”一类,而是收归“感伤诗”之中。所谓“感伤”意即伤时感世,感伤盛世不再,中兴无期。

第三,中唐诗文怀古咏史常寄托对国家中兴的希望。

自“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之后,“中兴”便成为中唐的时代最强音,成为唐人解不开的心结。

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两京克复后作《洗兵马》,诗云“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又有《哀王孙》(长安城头头白乌),诗云“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多可怜呵王孙,你万万不要疏忽,五陵之气葱郁,大唐中兴有望呀!在杜甫的“诗史”中明白地记载着中兴的愿望,这是人民的心声。

稍后,中唐诗人元结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秋八月撰写《大唐中兴颂》,再一次表达了中兴的愿望。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一个名叫刘蕡的'考生为言国家“中兴”,遭贬谪而冤死。好友李商隐极为悲痛,作《哭刘司户蕡》,诗云“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行路之人都在议论刘蕡遭贬柳州确是冤屈,都说他在贤良对策中的言论全是为着国家的中兴。足见“中兴”之论深入人心,多少有识之士为国家中兴奔走呼告,抛头颅洒热血。安史兵乱后,中兴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是毋庸置疑的。

第四,白居易毕生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文学创作理念,诗文必须成为时代喉舌。

“安史之乱”到元和元年白居易创作《长恨歌》,唐历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五朝皇帝。

肃宗是乱世天子,他在位6年致力平叛。代宗面对盛唐残局,东有藩镇割据,西有吐蕃侵扰,北有回纥要挟,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德宗即位之初,颇思励精图治,减乐工,损服玩,禁止宦官受赂,罢诸处岁贡,政局为之一新。德宗亦思打击藩镇,加强中央集权。但社会、政治条件并不成熟,反而引起一场大乱,爆发了朱滔、李希烈、朱泚等人的叛乱。最后,朝廷虽平定朱泚、李怀光、李希烈等之乱,但对其余叛镇只得以姑息让步换取乱事的结束。

顺宗在位不到一年,为后世留下了一次说不尽的革新运动。历史上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后来也有人称之为“永贞革新”。

显然,肃宗、代宗两朝穷于应付安史之乱及其善后工作,中兴无从谈起,仅限于政局稳定无事的奢望。德宗时期,社会、政治条件尚未成熟,急功近利,适得其反。那么,顺宗、宪宗两朝当是中兴的最佳时期。其时,社会稳定,国家富足,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制约着政治经济的新兴势力的发展。于是这股中兴势力,要求削夺藩镇与宦官的权力。顺宗、宪宗朝这种矛盾日渐尖锐,中兴终于摆上日程。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就是这股中兴势力的代言人。“二王八司马”事件将这种矛盾推向高潮。二十八年后的刘蕡事件再次证明这一矛盾的存在。

《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806)冬十二月。其背景是,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永贞革新”失败;元和元年(806)正月已退位的顺宗突然“旧恙愆和”,猝死。帝王的命运竟为宦官近臣操纵,中兴遇阻,盛世难期。

白居易平生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小背景下,白居易作《长恨歌》又何尝不是为没有能够担当中兴之任的铁腕雄主而喟叹呢?

第五,文者气之所形,前后一气,情结中贯。

《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从结构上看,全诗可以“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于是,有人认为前后两部分表达的感情不一致,前者重在讽喻,后者重在歌颂爱情,是为多主题。苏辙说“文者气之所形”。古人在创作和欣赏时,常常讲文气,以文气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流程。王勃《滕王阁序》写了南昌历史人文、滕王阁景观与宴会,以及自己行踪际遇,涉及多项内容,这样大容量的内容很难归结到某一点上,但全篇洋溢着作者自负才华渴望有所作为的少年意气。《长恨歌》篇幅长、容量大,前后虽明显分为两部分,但仍给人一气呵成之感。那么贯穿前后的是一股怎样的气脉?

前文极力铺排渲染绝世佳人杨贵妃的天生丽质、雍容华贵,以及宫廷生活的富赡奢侈、美轮美奂。其实反映的是开元盛世繁荣强盛的时代气息,《长恨歌》中的杨贵妃形象是开元盛世的象征。“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我们从绝世独立的佳人身上看到的是开元盛世不可逾越的历史高标。“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是盛世毁灭,回天无力的悲怆。“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写的是对盛世的怀念和天朝式微的悔恨。“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写的是有识之士渴盼中兴所作的种种努力。“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表达的是解不开的中兴情结,这就是贯串全篇的感伤气脉。

第六,美饰多于揭露,钦慕之意不言而喻,《长恨歌》是诗人对圣主明君的呼唤。

全诗对李杨爱情极尽浪漫的演绎。在巧妙取舍李杨故事材料方面,也充分流露了诗人感情的倾向。赵舆时《宾退录》卷九:“白乐天《长恨歌》书太真本末祥矣,特不为君讳。然太真本寿王妃,白云‘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何耶?盖宴昵之私犹可以书,而大恶不容不隐。”作为一代皇帝的唐玄宗李隆基,尽管唐代是风气开放,礼教约束较宽松,但公公夺爱于儿子并不是光彩的事情。白居易对这件事采取了含糊其词的办法,用“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弃置,一朝选在君王侧”两句诗带过,让人不知不觉。显然,诗人是将这位曾经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从而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作为中兴偶像加以崇拜和追念。

抗战期间,郭沫若陆续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历史剧,是时代对爱国志士的呼唤;上世纪末,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柯云路的《新星》、二月河的帝王系列等,是时代对改革家的呼唤。其实白居易的《长恨歌》怀古咏史又何尝不是对中兴之主的呼唤。白居易可能也没有想到当朝刚刚即位的的宪宗就是他千呼万唤应时事而生的中兴之主。后来,宪宗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重振了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被后代史学家誉为大唐“中兴之主”。我们在感叹文学与历史的默契同时,更要赞叹白居易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理念的把握和坚持,赞叹这位伟大诗人不愧为时代最优秀的代言人。

综上六点,我以为白居易创造《长恨歌》是假风月之名,抒发郁结胸中的中兴热望,渴盼能有一位唐玄宗式的铁腕雄主扭转乾坤,再铸盛世。

从修辞角度赏析乡愁

《乡愁》一首非常有内涵的诗.下面我们就一起从修辞角度赏析乡愁,希望大家喜欢。

从修辞角度赏析乡愁

从诗的格式而言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借用排比加强语势和表现力,使那浓浓的乡愁流溢至每位读者的心中.乡愁的不同形态,明显是一种移情,将对家人,对母亲,对祖国大陆的感情转移但邮票,船票,坟墓和浅浅的海峡。

前两者是联系彼此感情的物,而后两者则是隔断彼此的物,在作者心中思念是无法被现实的距离,生死的距离和统治政府的不同所阻隔。如果说比喻,则是最后一句中的祖国大陆比做母亲。

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愁绪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大同的强烈望。

作品赏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 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是单纯、明朗、集中、强烈。它们又是丰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和“这”、“那”这两个简单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阊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舒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尽的相嗯。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语,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