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地瓜情抒情散文

家中的窗台上,我精心水培的地瓜已生出白色的根须,绿油油的茎叶格外茂盛。这几年,我一直想写点关于地瓜的文字,可几次提笔,终未如愿。上个周末,回农村老家看望父母,见门前篱笆围起的菜园里,母亲种下的几十棵地瓜绿意盎然,蓬勃生长,瞬间记忆的闸门潮汐般奔流,岁月蹉跎,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承载着眷恋与深情,咀嚼地瓜充饥的岁月,薯香缭绕,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地瓜原名番薯,我农村老家也叫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具有生津止渴,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享有“长寿食品”之誉。地瓜形象可爱,形状极不规则,或胖墩墩,或圆溜溜,小如鸡蛋,大如球,长如黄瓜,短似土豆,重的能有一二斤,轻的多则二三两,有些吃着干面噎人,有些吃着脆甜回味无穷。地瓜易种植,对环境要求不高,耐旱且营养丰富,亩产量可达数千斤;地瓜易储存保鲜,放置地窖能安全过冬。

儿时那个年代,农村靠天吃饭,几乎没有什么灌溉设施,地瓜是最重要的口粮。种地瓜,看似简单,其实是个辛苦活。特别是一场雨后,就要到地里翻地瓜秧。父亲说:“如果不翻秧,地瓜秧扎了根,就会吸收土里的营养,地瓜秧是旺了,可地瓜就很难长大个。”

种地瓜翻秧子,并不是件轻松活。我九岁那年,吵闹着要跟父母去地里翻地瓜秧,开始还信心满满,可后来越干越累、越热,瞅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地瓜田,我抹把汗,想撂挑子。于是,我跟父亲说:“我累了,去地头歇会。”父亲笑笑,说:“累了就歇会,快去吧。”

站在地头树凉凉下,丝丝凉风拂面,可比在地里翻瓜秧舒服多了。望着田地间汗流浃背、辛苦劳作的父母,我想做农民真不容易,脸朝黄土背朝天,一个汗珠摔八瓣,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喝足了水,凉快透了,我再次回到田地里帮父母翻起地瓜秧。那天,回家的路上,我满脸汗迹斑斑涂抹得像个小“花鬼”,全身暴露出的皮肤晒得通红,火辣地疼。

那时,如果你站在村头举目四望,视野里全是那一方方,一片片,绿油油的一抹绿色。沐浴阳光,承接雨露,将果实深深埋在地下,不炫耀,不献媚,不张扬,这就是地瓜的品格。母亲说:“地瓜浑身都是宝,地下的果实给人们提供美餐;地上的绿叶给人提供营养的素食,或凉拌或蒸食;枝蔓主茎,还能给猪牛羊等提供丰富的草料哩。”

俗话说,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每年地瓜收获的季节,父亲总会提前挖好地窖……

地瓜丰收了,刨地瓜了!收获的季节,一块块地瓜田里,勤劳的村民手舞镰刀割去地瓜秧,一垄垄的土埂便裸露出来,地瓜像顽皮淘气的孩子挤破地皮,从裂开的地缝展露出身姿,张扬着丰收的喜悦。那时,我常常跟在父亲身后,看他刨地瓜。嘿嘿,刨起地瓜后,顺手一提溜,有时一棵秧上能有五六块地瓜,足足有六七斤重哩,真好,看着都喜人!

地瓜丰收了,家家会留出一部分窖藏起来,其余要全部切成地瓜干儿,晒干晾好储存起来。那时,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几个自制的专用工具——擦板子,大人们把擦板子放进筐子、簸箕或铺好的'草苫子、凉席上,拿起一块地瓜“咔嚓咔嚓”有节奏地切起来,不大会筐子、簸箕满了,然后均匀地洒到地里晾晒。这期间,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也不闲着,踮脚插空穿梭在地瓜田里摆地瓜干,就是把压在一起的地瓜干分开、均匀摆好,充分让地瓜干接受阳光照晒。那段时间,地瓜田间、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铺天盖地一片白,全是凉晒的地瓜干。如果天气好,一般四五天时间,地瓜干就能晒好。如遇上下雨天,那家家户户可就忙乎狠了,那可是全家老小齐上阵,急慌慌来回穿梭像走马灯,收拾晾晒在地里或屋顶的地瓜干。地瓜干晒干后,会被集中存放在堂屋里,大囤满小囤尖,到处都是雪白的地瓜干。

那个年代,食物匮乏,生命力顽强的地瓜是老百姓的“保命粮”,是农家餐桌上的主食。当时有一首童谣里这样说唱道:“地瓜粥,地瓜馍,离了地瓜不能活;地瓜香,地瓜甜,地瓜伴俺度荒年……”地瓜作为主食蒸煮烧烤,食之甘怡;作为副食煎、炒,烹、炸,样样可口;地瓜深加工,可做成粉条、粉面、凉粉;当然,还可以作为酿酒的天然原料。反正,那个时候,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要想不饿肚子、保住命,就必须一日三餐顿顿吃地瓜饭……

淳朴善良、心灵手巧的母亲,总会变戏法似地将地瓜变着花样做成充饥的美食,让那些清苦的日子有了丝丝甜意,充满了温馨。煮地瓜、熬地瓜饭、煮地瓜干、蒸地瓜面馍、贴地瓜面锅饼、蒸地瓜叶面、喝地瓜面漏漏、炸地瓜面丸子、做琉璃地瓜等等,种类繁多,总让我吃了这顿想下顿。

有时,母亲摘几把地瓜嫩叶,泡水洗净,沥干多余水分,撒上一层玉米面,大约蒸上十几分钟,出锅泼上加醋的蒜汁,就是一道简单朴素、松软爽口的蒸菜。摘下的地瓜叶梗,母亲会把它切成寸长的段,加干辣椒炒成香脆的佳肴。那香味儿,淡淡的,浓浓的,轻轻的,既有有田野的风韵,又有诱人的惑力。

吃生地瓜,可止咳舒心、缓饿,不到饭点或干活累了,拿起一块地瓜,水里洗吧洗吧,张嘴就啃,脆甜的感觉,就像现在吃水果。煮地瓜最常见,大火烧开锅,煮熟的地瓜出锅热腾腾、甜丝丝,细嫩可口,酣畅淋漓一碗下肚,那干瘪的肚子瞬间隆起;早饭大多是熬地瓜饭,地瓜被切成块状,放锅里加水煮,开锅把玉米或地瓜面加水拌成糊糊状倒到锅里搅拌,不大会,饭就好了;煮地瓜干时,先洗净,加水煮熟,即可食用充饥;蒸地瓜干窝窝头很简单,锅里加水,把蒸好的窝窝头均匀放在篦子上,添柴大火烧之,约十几分钟的光景,即可出锅食之。

盛夏之际,母亲最拿手的地瓜美食就是做地瓜面条和漏漏子。做地瓜面条的工具是父亲自己发明的,他在一块长方形的薄铁皮上,用铁钉砸出一排排小眼,边缘用木框相连。使用时,母亲把和好的稍微偏硬的面团,在其上面来回用力运动,下边就会漏出细细长长的面条落进锅里,煮熟后捞上来过凉水,再加蒜汁、醋调和,鲜美爽口,味道十足。做地瓜面漏漏子和做地瓜面条的方法大致相同。母亲把瓜干面和成糊状,锅里的水烧开时,将瓜干面糊糊放在漏具上,均匀用力按压,瞬间锅里生满了大大小小的漏漏,熟后捞出,放进凉水里一拔,然后盛在碗里,加上适量的蒜汁、醋,兑些凉开水,就是全家人百吃不厌的一顿美餐。那时,别看我年龄不大,个子不高,一顿能吃上两大碗哩,不知你信不?还记得那时,母亲常和我开玩笑说:“你小子,‘炮不大,不少装药’哩!”于是,我就笑着一边扮鬼脸,一边大了声说:“嗨,装‘药’多了才好哩,身体壮壮有力气,好帮家里干活呗。”

爹笑了,娘也笑,我乐的屁颠颠——哈哈,呵呵,嘿嘿……

我小时候的最爱,是厨房灶膛里烧地瓜。那时,只要烧好饭,熄了火,我都会捡上两块细长无疤痕的地瓜,小心翼翼埋在灶膛熄灭后的火堆里,待到下顿饭前饿饥荒了,扒出来一掰两半,色微黄,蕴清香,酥而可口,质感细腻。我一边剥皮一边吹气,不烫嘴时狼吞虎咽下了肚,嘿嘿,解馋,还充饥!

那时我最爱吃的零食,是把煮熟的地瓜切成薄片,在阳光下晒到七八成干,这时的熟地瓜干光鲜透亮,软而筋道,慢慢小口嚼食,唇齿生香,堪比如今的高档牛皮糖还美味。

地瓜美味,做法众多,除了上述吃法,拔丝地瓜是当时一种比较奢侈吃法。一盘色泽金黄,外脆里嫩,千丝万缕的拔丝地瓜,不信不引得你口里流出哈喇子来,哈哈……

读初中时,离家有十几里路,不得不寄宿学校。最初的一年时间里,地瓜依然是主食。后来,我国的农业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麦、玉米的产量提高很快,地瓜的种植便逐年减少,到读高中时,就能吃上白面包皮馍了;读大学时,差不多已经能吃上白面馍了;再后来,那一个一个、一筐一筐、一窖一窖的地瓜,慢慢把贫瘠的岁月变成了历史。现在,地瓜在一些发达国家备受宠爱,在我国也登上了大雅之堂,摇身一变成了高档餐桌上的最爱,成了稀罕之物,被人争相食之,还被誉为什么“美味健康食品”,抗癌效果名列榜首哩。

如今,那个时候走过来的不少人,一提起地瓜这个字眼,都或多或少留下些许关于吃地瓜的可怕回忆。不是吗?前几天,我和一位农村出生、年长我几岁的同事,一同点菜就餐时,年轻漂亮的服务员问:“要不要先来一份抢手的烤地瓜?点晚了,恐怕就没了!”

岂料,服务员的话还没落地,我那位同事条件反射似地出现了呕吐状,他连连摆着手,大声喊着:“呀呀,千万别!我听到‘地瓜’这俩字,胃酸,想吐!”

服务员一头雾水,不解地问:“恁好的东西,你怎么?!”

……

我对地瓜怀有浓浓的感情,更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怀念地瓜,我不是挖开记忆的坟墓找寻痛苦,而是追忆美好的往昔。岁月留下的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靠地瓜填饱肚子维系生命,打个饱嗝就满嘴地瓜味的那个时代,至今萦绕心头。每每念及地瓜的恩惠与滋养,令人唏嘘,感念难忘怀。

秋衣浓浓抒情散文

秋天总是如约而至,秋风、秋雨、秋天的落叶都在渲染着秋意浓浓。秋天的抒情作文应该怎么写,看看下面的范文吧,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秋衣浓浓抒情散文【篇一】

春夏秋冬偷偷地转了一个圈,看惯了月儿缺了又圆,圆了又缺。窗外,黄色的树叶像蝴蝶一样飞舞,忧伤在这个季节悄悄滋长,淡淡的蓝色蔓延到我的心底,恍然间发现——秋天到了!

(一)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过于热情的夏天退出了这一个属于他的舞台,清风中,典雅而优柔的秋天迈着轻快的步伐降临人间。天空是澄碧澄碧的,大地却批上了金色的大衣。这是一幅对比鲜明的画卷么?是啊,只是这种色调只属于忧伤!

(二)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秋天的太阳很温柔,宛如一位羞涩而多情的少女,和山哥哥玩着捉迷藏的游戏!

天涯何处无芳草,只是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三)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天凉好个秋!明月,清风,远行的游子低头思故乡,故乡是否安好?天涯共此时,让圆月捎回一份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秋夜里做个好梦,让思念的心沉睡,梦里听秋风的低诉,一声一声,道着地老与天荒……

(四)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萧瑟的寒风中,站在高楼上,看着万家灯火犹如星星点点,顿时倍感孤独,古人说借酒消愁愁更愁,而我,只会默默流泪,然后,让泪化作相思雨!

落叶了,天凉了,默然发现——秋意浓!

秋衣浓浓抒情散文【篇二】

清晨,在小儿一阵乒乒乓乓的早起交响乐中醒来,沉沉窗帘已染上了点点晨光。起身,掀开窗帘,好让活泼的光影、清新的空气,渗透进房间。看窗外,竟下雨了。低矮的灌木,亭亭的玉兰树,枝枝叶叶已被清晨的细雨润泽得晶晶清亮,逼人眼目,更显绿意盎然。略显枯黄的草尖顶着颗颗圆润的雨滴,仿佛又重获了勃勃生机。丝丝清风轻柔地将点点细雨拂过我的面颊,凉丝丝的,这许是入秋的第一场雨水吧。情不自禁地深嗅这秋雨的气息,竟有一丝清新的甜意,许是今夏少有雨水的缘故吧!

今秋的第一场雨,久违之至了,终于在今晨姗姗而至,她悄无声息,她缠缠绵绵,蕴含着丝丝秋凉之意。秋雨可没有夏雨来得那么性急,雨丝细细密密、轻轻柔柔地漫下,像轻轻低语的热恋情人,轻轻地诉说着什么秘密。纤纤雨丝,轻柔细腻,袅袅雨线,多情缠绵,她湿了天,湿了地,湿了树,更是滋润了久盼甘霖之人的心。不知何因,今夏的小城雨水稀少,已成了一座干涸之城,城中的人们一直期盼着有一场淅淅沥沥的好雨。

伫立窗前,凝望这属于秋雨的世界,秋雨滴滴答答,轻落在青灰的瓦上,绿色的树上,如笙歌慢板,如琵琶轻弹。秋雨丝丝缕缕,像银灰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小城,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世间的一切皆缱绻于秋雨温柔的怀抱之中,在心底,一种远离喧嚣的清澈便会油然而起,让人沉静。

洗漱毕,收拾行装,收拾心情,选择步行,撑起了伞,踏上上班之路。就这样,走进了秋雨的世界,就这样,无声的细雨融进了我的心间,静谧而安详。

绵绵秋雨仿佛是季节的洗刷师,将荣昌大道绿化带上的绿色植物梳洗得干净清爽,分外翠绿,枝枝叶叶垂挂着晶莹的雨珠,在微微的秋风里飘拂,显得青秀怡人。宽阔的大道也已是湿漉漉的,来往的车子穿过层层薄纱,在朦朦细雨里驶过,步行的人打起花花绿绿的伞,在绵绵的雨中游走,行色匆匆。路过龙洲公园,却没有了晴日里晨练的歌声悠扬与舞姿翩翩,惟有细雨的沙沙和绿色的清香,显得空旷而静谧。走在湿漉漉的.青砖上,鞋跟带起了点点雨水,“噼啪噼啪”,宛如是弹奏着一曲悠扬婉转的“雨中曲”.

伫立于荣昌大桥之上,朓望远方,美丽的江心洲,千年的竹林禅寺,在朦朦烟雨之中,若隐若现,令人顿然心生“多少楼台烟雨中”之感叹。近处,有正在兴建的灵山江上的新桥,与荣昌桥同为姊妹,塔吊高耸,桥身初具,在潇潇细雨之中,静谧横卧,崭露雄姿新颜。绵绵密密的秋雨,竟使小城变得别有一番韵致。

悠然慢行于绵绵秋雨之中,独我尽情地享受着这一份难得的清新与安宁,心也为之沉醉,这一段漫长的上班之路,便也会神奇地缩短,再不会觉得是一种磨人的累赘。

悠长的秋雨里,感知着秋意渐浓,人的心绪也会沉静了许多。细密如织的秋雨,洗尽铅华,抛却浮躁,如一曲美妙的小夜曲,平静而舒缓。而人生是多么需要有秋雨一样的个性--柔韧、晶莹、宁静。星移斗转,季节更迭,我想,如果少了秋雨缠绵,就少了秋天的那份韵味,就少了秋天那份收获的激情。

而今,支撑着春夏的绿色将慢慢褪去,秋天的雨,会用她那特有的绵柔与沉静,用她那土黄的,褐色的印记,以一种圣洁无私的挚爱,为即将逝去的生命装点上浓重的色彩,奉献出天地间最为诱人的成熟与丰腴。

秋衣浓浓抒情散文【篇三】

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左思风力”的主角左思就曾经留意过这个节气,“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露意已被染得很足了,可是后来的白居易还要忙不迭地为这节气再补一笔:“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顷倒。”这下总算把处暑后残余的那么点儿暑气驱得半点不剩了。

也许是觉得这零星露水太过单薄,于是诗人们就拉别的意象来与之相衬。其中出镜率高的,当属秋天的风。宋代秦观写过一首名词《鹊桥仙》,不少人应该都背得出来,而里面最著名的一句正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金风玉露”就是“秋风白露”,虽说它是用来比喻恋人间的相逢,但也恰好印证在古人心中,白露只有赶上了早已等在这里的秋风,才能共同催产出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风化而无形,虽然最难捕捉,但却很容易被人所感。尤其不同季节的风,带来的感觉截然不同。秦观“金风玉露一相逢”里“金风”并不只是秋风的一个喻辞,而是古代沿袭下来的说法。《警世通言》里就提到过一年四季的风的不同称谓:“春天为和风,夏天为薰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和、薰、金、朔四样风配着四时。”

秋风被称作“金风”,这名字乍一听和秋天的金色调很搭配,但除了四时,还有方向。唐代学者李善曾在注点古籍时为“金风”下过这样一个注解:“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也。”除了五行外,再把秋与中国传统的四方概念联系起来,于是,金风也常被叫作“西风”。“西风吹老洞庭波,湘君一夜白发多”,古诗文中也常能见到这个词,很有摇曳的风致。

人的多愁善感最容易发生在季节的转换中,因而秋风很轻易就能撩动人们的心情。相传诗仙李白曾为秋风写词:“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知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地难为情。”秋风吹起物候的异动,除了草木上坠落的露水,还有明月寒鸦落叶,似乎此时所有的意象都被西风囫囵着卷入人们的眼中心中。魏晋时佚名氏传下《子夜四时歌》,其中《秋歌》里有这样的一首:“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人们看见秋风起,于是思念远方的亲人,这是常情。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轶事,差不多也正发生在白露时节:“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张季英就是西晋文学家张翰,这个人才高孤傲,不喜拘束,时人将他比做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据说当时他在洛阳做官,看到秋风吹起,便想起家乡吴中的风物美食,于是便辞官归家,去享受他向往的适意人生。

如果不看背景,单看他如此的恣意不羁,人们恐怕都会赞一句“真名士自风流”吧?其实,当时的晋王朝正赶上八王之乱,八王之一的齐王对他正有笼络之意,但张翰不愿卷入其中,“秋风起”恐怕只是他的一个借口。不过这借口找得太有根基太合乎中国人的常情,所以他得以成功脱身,避开了一场浩劫。所以后来人们才说“因想季鹰当日事,归来未必为莼鲈”。

随着这则轶事一同留下来的还有张翰当时写下的那首《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这诗写得调子又高又看似实在,把远离复杂政治的欲求,通过一场秋风转变成了“吃货”的本能欲望,让人笑叹之余不得不理解他如此“正常”的需求,于是他这一番“思食之举”就成为千古谈资。古人送友归乡时常需要拉他出来做榜样,比如唐人郎士元送好友归吴时就宽慰友人说:“看取庭芜白露新,劝君不用久风尘。秋来多见长安客,解爱鲈鱼能几人。”

但到底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样潇洒,北宋英豪诗人辛弃疾就在他的词作《水龙吟》中叹息,“休说鲈鱼堪烩,尽西风,季鹰归未?”同样是秋风起兮的白露时节,但不同人的感觉就不一样。有人觉得是寒,有人则觉得是凉;有人觉得“萧瑟”,有人则觉得“舒旷”。

但不管人的感觉是怎样的,秋风兀自潇潇,白露后草木上凝结的露水也兀自一天天密起来。“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天地间难得有这么温润的时刻。这几天不妨起早一些去外头吹吹风弹弹露,享受这“胜却人间无数”的好时节。

浓浓三八情作文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回想这十二年的点点滴滴:在我伤心时,是妈妈安慰我;在我受挫时,是妈妈鼓励我;在我生病时,是妈妈照顾我……我决定为妈妈做一件事,来回报她的养育之恩。做什么呢?洗脚,经常洗;洗衣服,洗不干净;送花,没创意……思前想后,我终于有了一个好主意!

放学后,我早早地写完了作业,准备做一张贺卡送给妈妈。首先,我找来一张淡黄色的卡纸,这暖暖的颜色是妈妈最喜欢的颜色。我把卡纸剪成爱心的形状,并在上面画了一支粉红色的康乃馨。然后,我用大红色水彩笔在下面写了一句大大的'英文:“Iloveyou”,以表示我对妈妈浓浓的爱。接着,我在贺卡的背面画上一只棕色的、肉嘟嘟的小熊。最后,我在贺卡的边缘画了几颗小星星和几朵小花做装饰,涂上颜色后,贺卡就大功告成了。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传来。是妈妈,妈妈回来了。我连忙跑过去,将门打开,然后笑嘻嘻地对妈妈说:“妈妈,祝你三八妇女节快乐!”妈妈愣了一下,大概没想到我突如其来的“祝福”。要知道,我平常一直是大大咧咧的,从未说过一句感恩的话。过来好一会儿,妈妈才回过神来,她用手抚摸着我的头,欣慰地笑了,轻轻地说了句:“谢谢宝贝。”

突然,妈妈看见了我藏在背后的双手,问:“你身后的是什么?拿来给我看看。”我害羞极了,忸怩地将准备好的贺卡塞到妈妈手里,然后就不好意思地低着头,也不敢抬头看妈妈一眼。我的手指不停地玩弄着衣角,仿佛全身的血液都集中到脸上去了,热辣辣的。“谢谢谢谢……”妈妈看完了贺卡,一把将毫无准备的我拥紧怀里,喃喃地说。我抬起头,端详着妈妈:妈妈的脸瘦削无比,岁月的痕迹爬上了她的眼角,干燥的嘴唇裂开了几条细缝,那一双含泪的眼睛正笑着看我。妈妈,已经不再年轻。我就这样看着她,怎么看也看不够,看着看着,泪水就湿了眼眶……

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雨季奉献给大地,岁月奉献给季节。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妈妈!

浓浓端午情日记

浓浓端午情日记1

今年的端午过得平平淡淡。那天的天气不是太好,有点闷燥的风吹打在我发热的脸上,当时我在攻一摞习题,在我快完攻的时候,爸爸下班回来了,我停顿了一下笔,手又接着在稿纸上跑起来。

你爸回来了,也不打声招呼。妈妈轻斥道。唔。我把头从书堆中伸出,抽出左手推了一下眼睛:爸,你回来了。嗯。爸爸低头换鞋,似理非理地应了一声。我朝妈妈耸了耸肩,再次扎进书堆里。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妈妈的一声吃饭打破了寂静的沉默,大家陆续走向饭桌,一顿缄默又不失热闹的午饭开始了。

今天,端午节我含糊不清地自言自语道。爸爸抬了抬头望向我,没说话,只是把一罐又一罐的啤酒往嘴里灌,好像喉咙渴得冒烟一样。怎么不吃饭?妈妈把饭碗向爸爸那边推了推。啊,我渴的厉害,一路上喝了三杯水。你们吃吧,我饱了。随着话音刚落,爸爸退出了饭桌。他打开电视,伸个懒腰,睡眼朦胧的坐在沙发上,还时不时地把水端向嘴边。我低下头,匆匆地扒着饭。回到房间,舔了舔嘴角,饭,似乎有点咸。

又攻了会儿数学,对正在和二伯他们打牌的父母喊了声我睡觉了,在他们胡乱的应答声中爬上了床。想着爸爸那灰白的头发,脸颊热热的,舌头一舔,咸的,是泪。

在他们喊牌的喧闹中醒了,洗了洗脸,缓缓的坐到书桌前坐下,打开物理习题,右手又开始运动起来。好长时间后,我摘下眼镜,擦拭着额头,手背习惯性的放在嘴边,狠咬一下——提神,我又尝到了熟悉的味道——汗的涩咸味。很不舒服。

晚上,我呆呆的躺在床上,享受着夜晚特有的凉风。我咬了一下唇,这个端午,过的还蛮有味的。正想着,心也好像咸咸的。

浓浓端午情日记2

端午节流行于布依、汉、仡佬、土家、壮、侗等其它民族地区。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还被称为端阳节和重五节。可又有一些人认为,端午节也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的少数民族为了纪念龙神的节日。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内容。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再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肚子,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每逢端午节,人们会将屋子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洒满了雄黄水,是为了用来杀死毒虫与防止毒虫卵生。

许多风俗都会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大人有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名称长命线。各家需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舟花。而南方过端午节要食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的'习俗说都说不尽,不过这有首儿歌就是总结: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浓浓端午情日记3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的泛黄,一口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叫你吃了第一回,还想吃第二回。可是,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呢!

说起端午,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定会浮现出一个爱国诗人的影像——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留在楚王身边做官,因为屈原为人正直,所以得罪了不少奸臣,而昏君却听信了小人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流放中,屈原见城土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抱着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江中。百姓得知后,立刻含泪划船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中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包粽子的来历。

现在,大家是不是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感到惋惜?如果不是楚王一意孤行,我想屈原还会给我们带来许多不朽的诗篇。可是屈原的纵身挑染净了人们的心。他留下来的不仅是悲壮的诗歌,更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我相信伟大的爱国诗人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浓浓端午情日记4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相传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秦军攻破楚都,屈原投江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去吃他的身体。这天正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从此民间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即使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但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端午佳节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传统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显现。2006年,端午民俗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年后,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端午节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其中节令习俗为端午节赛龙舟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

随着人们对历史节日的重新认识,传统端午民俗也历久弥香。在江苏昆山的阳澄湖水上公园,急促粗犷的鼓声在晨风中敲响,13只龙舟如同离弦的箭,在湖面上荡起阵阵浪花。2011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昆山巴城站日前已拉开帷幕,海内外300余名选手参与了较量。

传承为根,创新是魂。随着政府将端午节列为正式节日和时代的变迁,中国民众在对端午文化和历史习俗的传播推广中注入了更多的现代生活元素,不断谋新图变。

对于90后的我们而言,端午并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让我们意识到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一批世代相传、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需要用自己的责任去挑起肩上的担子!弘扬中国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特色才是端午真正的内涵所在。

浓浓端午情日记5

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浓浓端午情日记6

端午是一个一年演一次,但永远也演不玩的戏。

端午的主角是粽子。粽子吃起来方便,包起来难,先把苇叶卷成碗型,放入少许糯米,也可在中间放红枣、腊肉等,然后捏紧,卷为斜四角形,用绳子捆起来,苇叶也要在水里浸软方适用。粽子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做法,总是蘸糖食用,个头较小,煮熟后粘韧而清香,保你未尝便开始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熟糯米脆而嫩,尤其是还热气腾腾的,吃进嘴里,心里就暖暖的,粽香会回溢在喜欢嘴中,久久不散去。谁能不这小巧玲珑,且散发出诱人清香的粽子呢?

端午的配角是赛龙舟。在这一天里,湖的四面八方都挤满了人。在这热闹非凡的场面,几支龙舟飞速行驶,舟上坐着一群强壮的小伙子,他们都卖力地晃动船桨。加油声一阵比一阵高,湖水也一浪比一浪高。在比赛中,他们也用起了杂技:有的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如同吞云吐雨一般;有的船头船尾的人有节奏的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

艾草也把端午点缀了一番。端午前夕,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悬挂了艾草。据说艾草是百福的象征,是一种治病的药草。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语。

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故事也数不胜数。如伟大诗人屈原为了让皇上相信他的观点而纵身江河,从而人们把食物投入江中,以怀念以身殉国的屈原。

端午着场戏环环相扣,是一场百看不厌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