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馍情现代散文

我胃不好,常常是吃不得饿不得,见饭饥见饭饱,无论这一餐吃得饥饱与否,总觉得饭后还要再补充点什么,有时是一个桔子、苹果,有时是几颗大枣、一块蛋糕,或者馍片、饼干、锅巴、豆干,似乎只有这样才算真正吃饱了一样。在这么多些吃食里面,最让我觉得爽口爽心的还是干干的石头馍。

细想,这种习惯也许是小时候养成的。常听母亲说,我小的时候,父亲在外上班,她在生产队里挣工分,所以她常常把我带到田间地头。生产队的出工是有时间的,每天早上,队长会站在一颗歪脖子树下,一边高声喊叫社员们“出工了”,一边“咣咣”地打铃,完了,还要把铃绳绳用力一甩,挂到树枝高处,目的是防止我们这些小孩随便打铃。

多少个早晨,我睡眼惺忪地坐在架子车的车厢里跟随着大人们出工,胳膊腕上系着手帕,里面包着的是母亲用鸡蛋五香粉油盐和面烙成的切成小块的饼,这种系在手腕上带到地里的烙饼被我称为“干馍”,这便是我在田间地头半晌午的“口粮”。直到现在,一想起它,都觉得香酥有滋味。这种馍的好处在于无论天气怎样变换,它吃起来总是不硬不干不硌牙。

对于干馍的另一种喜爱,源于每年的“二月二”---这个龙抬头的日子。这天,我们都要吃干货--炒熟的黄豆、玉米、棋子豆,烙的各种动植物图形的馍,称之为“花花馍”,至于为什么要吃、吃这个有什么讲究,我不得而知,只知道每年“二月二”的头天晚上,我们总会很热心地候在打豆机的跟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通红的炭火,还有转个不停的打豆机,直至看着它冒着白气再爆发出“咚”的一声闷响,然后我们便作鸟兽散地蹲在地上,捡拾四散的爆米花花。爆米花固然好吃,但最能勾起我儿时记忆的还是棋子豆。做棋子豆的面由鸡蛋油盐调料和制而成,面要和得硬、揉得筋,这样便于制成不同的形状;烹制工具最好的还是铁锅麦秸火了,火着的快灭的也快,做出的棋子豆不容易焦,吃起来油香酥脆,百吃不腻。自小到大,我一直不喜欢吃油炸的棋子豆,有人说经油炸制后的棋子豆酥脆,我个人认为则不然,一则面食经过高温油的炸制,没有了麦子原有的天然清香,二则不利于保存,时间长了经炸制的棋子豆会散发一种油油的怪味,没有了菜油的醇香,况且,不利于不同体质的人在不同环境下食用。

再有就是“花花馍”了,通常是老人们做,不同于凤翔一带蒸制的“花糕馍”,用的是和棋子豆一样的面,和好,醒好,再擀薄,切成需要的形状,用手捏成各种小动物、花草形状。我记得大概是用剪刀剪成鸟的翅膀,用梳子扎各种深浅不同的孔作花纹,完了还会用筷子蘸一点红色的染料,画鸟的眼睛什么的,然后再放到锅里烙,同样要注意火候。当一个个冒着热气的的花花馍被摆放在筛子里时,,那种散发出来的粮食清香真令人终生难忘。!

伴随着棋子豆花花馍,转眼间,我高中毕业到省城上学,一个星期回一次家,每次周末回学校,近路的同学都会带一些吃的东西,有时是蒸的红薯,多的还是芝麻坨坨,就是把当年新打的芝麻炒熟压碎再加菜油盐葱花味精调料制成酱,把和好面擀薄,芝麻酱均匀地涂抹在面片上,卷成花卷一样,切成小剂子,直接放倒在案板上,用手压平,就成了芝麻坨坨,这是我见过的最简单的做坨坨馍的做法(不同于我自己做的,一个一个地卷),是我在同学家里看的,焦黄的.面饼混合着芝麻香味,吃着有滋有味,香啊!

去年冬天,有空到武功去看望同学。武功县是后稷教稼之地,关中平原的土地肥沃,种出来的麦子品质更为优良。回来时朋友送我一袋当地很有名倪家的大锅盔和棋子豆,锅盔直径有一尺多,6、7公分厚,乍一看,借用时下很流行的一个网络词,就是“很强大”呵!真是应了关中八大怪里面的“锅盔象锅盖”!锅盔里有茴香,闻起来很香,只是我牙不好,每天掰一块嚼,那筋道劲嚼得我脸上的肌肉都疼,呵呵。棋子豆,看起来硬而且干,但吃起来却酥脆可口,满口留香,令人回味无穷,真是老少皆宜,很怀念啊。

今年夏天,因为天气炎热加之饮食不注意,我的胃病反反复复总不见好,干脆少吃饭,多吃网购的馍片,如今的馍片,五香孜然牛肉麻辣香辣等等各种口味一应俱全,油多,调料重,味道浓,乍一吃,香,多了竟觉得吃进去的不是干馍,是满口的调料啊!

后来索性在街上买石子馍吃,大片的,凹凸不平,焦焦黄黄的,看着并不怎么抢眼。关于石子馍,是有些来历的,是用烧热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成的,它的历史非常悠久,有石器时代“石烹”的遗风。据传“神农时食谷,加米于烧石上而食之”,唐代叫它“石鏊饼”,还把它作为贡品向皇帝进贡,到清代时候石子馍传入江南,大诗人袁枚尝罢大加赞赏,称之为“天然饼”。石子馍的产地,渭北一带很多地方都有,比较有名的有富平、蒲城、高陵的石子馍。我买的是蒲城的,10块钱一小袋,里面有花椒叶、茴香、芝麻等香料,偶尔还能见着被炒的光滑黑亮的鹅卵石。放办公室里当零食,闲了掰一块,少食多餐,口感咸香酥脆,助肠胃助消化。

我常常想,某一个冬日的午后,若是搬个凳子坐在门前下,晒晒太阳,尝尝石子馍,再泡一壶清茶,看看墙根那一溜儿的花草,滋润、随性、惬意啊。真是“饥食干馍渴饮茶,闲时再观红叶花”,也不失为人生一件快事啊!

茶月诗情现代散文

人越把自己弄得匆匆忙忙,读诗的闲适体验也就越少,更不要说做诗的雅兴了。喜得同行周家望新上市的'一本诗集《茶月诗情》,翻了又翻,读了再读,竟有诗情画意久违之感,顿觉光阴荏苒、俗物缠身消磨我辈几多雅趣。

古典诗词以典雅著称,而朴拙常在,唐宋两代遗留下多少令后人捧读不尽的诗篇。而家望兄的习作篇什,虽无意与古人比肩,却属得其精髓而咏叹,自铸伟辞以抒怀。集中,分“春、夏、秋、冬”四章,共二百余首,佳构连连,颇有可观。

师情浓浓,友情深深,皆是为人敦厚的诗人最沉醉的歌咏题材,句句从心底流溢而出,读之令人怦然心动。譬如《恩师赐茶试饮敬题》一诗,词句恭敬有加而情意蕴藉:“明前龙井出西湖,火焙青芽值万铢。借得富春江上水,绿烟香透紫砂壶。”一幅师徒同坐、款款啜茗的温情画面跃然纸上。而五言诗《早春寄友人之和田》则流露出诗人胸襟浩荡、囊括古今的风采:“浩荡天山雪,莲花绝顶开。长风几万里,乘兴踏诗来。左帅(左宗棠)曾挥剑,林公(林则徐)亦遣怀。和田春色好,弓月照轮台。”

故乡情现代散文

曾几何时,我期盼与发小们相聚在魂牵梦萦的老家,一个大山深处的僻远山村。可这个愿望至今未能实现,也许永远成为梦。

我们为了生活,都在忙于奔命,曾经一块玩耍一块上学一块踢毛键子一块捉迷藏一块滑冰车,一块踢石头,捉蟋蟀,斗蛐蛐,一块……可如今都各奔东西,都已到知天命的年龄。有的甚至已经离开了我们,永远无法相见。

我们是出生在6o年代的苦孩子,那时农村还是大锅饭时代,好多家庭孩子都吃不饱穿不暖,有的甚至逃荒去了南路(即现在延安),但是,大多数人们还依然守着这份贫瘠的黄土地,在艰难中煎熬着,度日如年。我的父亲当时已经参加工作,当时我户家大爷要我爸跟他一块来延安工作,可他丢不下老人和兄妹,守着那黄土地的根不愿离开。可我大爷来延安后改变了全家的命运,撑起一片天地,打下了良好的基业,事业有成,生活过得非常幸福。在那个年代,父亲在所工作的镇上安个家是不存在任何问题,可以说轻而易举,可他丢不下老人和兄妹坚守着祖祖辈辈留下的那块地那个家园。我那时因为上学穿梭在那尘土飞扬的小路,常心中埋怨父辈们目光短浅,住在这么遥远而僻静的大山深处,什么地方不能住,为何偏要选择这么个地方。可是,今天我才理解才体会他们的心思——故土难离。

那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魂,是他们永远的眷恋,是他们永远的牵挂,是他们永远的幸福源泉!

如今,我实现了自己的梦乡,离开大山,离开了那条无数次穿梭的小路,奔赴到一个还算美丽的`城市,可心里常常思念着家乡,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家乡。

人常说“灶火不嫌柴脏,儿不嫌母丑”,一点不假,我虽然在城市生活了几十年,可乡村生活依然时常萦绕脑海,每每想起心里撩过丝丝甜意。每次回家都不愿离开,那种不舍和依恋也许无人能懂。

现在,虽然身在城市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思念家乡之情永难割舍,时常:梦见家乡的山和家乡清澈见底的小河,家乡的一草一木,坡底的泉水叮咚叮咚……仿佛听见青蛙在叫,树上的蝉鸣,小狗在狂欢,公鸡打鸣,鸭子在清清河水中游来游去,树上的鸟儿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屋檐下燕子衔泥筑新巢,在朦胧的夜色中,脑畔炊烟袅袅……所有的一切在我眼里就像一幅美妙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我的那些小伙伴们现如今大多成了爷爷奶奶们了,白发添满鬓角,皱纹如蛛丝密密麻麻爬满了脸庞。岁月的苍桑和时光的逝让他们不再年轻,我再没有见到他们,不知他们生活得还好吗,希望他们天天开心,幸福常伴。真心希望有一天我们还能唤着乳名相聚在家乡的院落,共诉衷肠。

我永远不会忘记生我养我的父母,但更不会忘记这块养育多少代人的黄土地,不会忘记哺育我成长的家乡山和水。我把根深深地扎在家乡的土壤里,永远思念的家乡,愿你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近体诗与现代散文的物与情

我讲的情物,乃作者所寄托情感的物象。“物”包括人物、景物、器物、动物、植物、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草本金石耸一切客观存在都属于“物”,当然也包括他人的语言、情感也可入“物”之类。

诗中特别注重情物,即意象。梅花是最先开放的,傲霜斗雪的特性,象征着敢为人先,不畏权贵的君子形象。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春,”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竹具有本固性直,心空节贞之特点,象征着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隐士君子形象。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扬柳(“柳”者,“留”也)表现出浪子对故乡的牵挂,也表现送别人之类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份别的先河。“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深对故乡的无限牵挂。诗中的情物是诗的基石,没有符合情的物,也就难以表达心中的情感了,意境更加变窄变淡了,没有情味。

散文之“物”,“物”在情中,也是如此。

散文的“物”都不应该是“废物”的,每一个“物”都是有用的,都是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散文应是由“物”及情,情融“物”中,“物”也就成了情物融于一体的“物”了。比如《报秋》这篇散文,作者赞美玉簪花,提到它的花、叶、形、开花期,生命力强不谈,可作者又提到太阳花,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提朱敦的诗章,使得本文情物更为丰富,为作者对玉簪花的喜爱当了助手。

且看吴伯箫在《山屋》中的'一段文字:

若有三五乡老,晚后咳嗽了一阵,拖着厚棉鞋,提了长烟袋相将而来,该是欢迎的吧?进屋随便坐下,便开始了那短短长长的闲话。八月十五云遮月,单等来年雪打灯。说到长毛,说到红枪会,说到了税捐,拿着粮食换不出钱,乡里的灾害,兵匪的骚扰,希望中的太平丰年及怕着的天下行将大乱。说一陈,笑一陈,在鞋底下磕磕烟灰,大声地打个呵欠,“天不早了”,“快鸡叫了”,要走,却不知门开处已落了满地的雪呢。

看!在这里,不求节律韵调,但长句、短句,错落有致;偶句、奇句,适当配置——分明是诗意盎然,情韵扣人心弦。文体之于散文,恰如诗韵悠长。正是诗那美妙情韵而自然的笔调,常常将散文引入“浑然天成”的佳景胜境。

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如把文学比喻为连绵的群山,那么,诗就是群山之峰,散文则是群山了。面对中小学生写不好散文,往往忽略了诗的存在。我想中小学生有必要去学一学诗歌,阅读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诗歌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诗歌与散文,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和发展的。以上只是我的一孔之见,尚望各位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