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乡下土路的散文

乡下的路就好像记忆,悠远又绵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描写乡下土路的散文,欢迎阅读参考。

描写乡下土路的散文

坑根村座落在云和梯田的西侧,在海拔千米的山腰上。

坑根村的人世世代代耕种着云和梯田,这村子跟它的千年梯田几乎同样古老。远远望去,这些梯田不同于北方梯田,当蕴含着不同的哲学意味。北方梯田齐整划一,线条直接而硬朗,似在表演团体操或阅兵式,表达出的

是某种人民大众的观念。而这里的梯田却有着温润而软绵绵的线条,往复着,盘旋着,在空中划着不规则的弧线,层层递进,从谷地上升到丘陵,然后继续上升,直达高山之巅,每一层都凭着自己的意志慵懒地弯曲着、散淡地延伸着,几欲在风中飘荡起来,进行着不同于集体形态的自由的个体言说。在细雨迷蒙成的湿气与雾霭之中,它们的.轮廊时隐时现,庄稼就这样在里面唯美地生长着——初冬在浙南,只是于盈盈绿色之中加进了丝丝略带凉意的斑斓而已。梯田悬挂在那里,它们在视觉上的过于柔媚,几乎变成了一种危险,让人想启动身心的某种防御机制来抵抗。

在坑根村村口,碾米的老水车倚着一面山崖,迎候着来人。水车缓慢地转动着,转动着古老的寂寞,认真地倾听着自己的转轴发出来的每一个细小回声,替大地诉说着悲情。

这其实是一座石头山寨。看上去没有尘土,洁净如洗。房屋高低错落地分布在山坡上,绿竹穿插其中,房屋的体积形状不一,房基和横墙均以青灰色山石建造,而山墙则是黄泥的,瓦是小青瓦,窗是花格窗,上面留有日积月累的生息的痕迹。原生态的巨大鹅卵石铺成了狭窄曲折的巷道,台阶被磨得光滑润泽,时陡时缓。走在巷中,旁边那一块块老石墙布满洇湿的绿苔,那该是村庄八百年时光的潜意识吧,从石墙缝里生长出来一簇又一簇的毛蕨,绿绿地蓬松着,偶尔还有一株灌木从墙缝间钻出来,开着哀歌般的白花,看上去像是茶花。在巷中攀爬,四顾皆青石,满眼皆湿漉漉的绿,没有撑伞,若有若无的雨丝拂面,抬头仰望那窄成一长溜的天空,大片白云正在上面移动,心中猛然掠过一阵岁月流逝的微茫。

几乎看不到人或动物出没。好不容易远远望见有一老者扛着农具缓步默默而行,面貌清幽详和,以为遇见了圣贤。许多人家的木门扉在湿气中已浸泡得发了黑,对联偶尔也是有的,只是看不出朝代,有的院子里,竹竿横过来放置,晾着衣裳,衣裳在细雨中神情落寞,像是永远无人来收,仿佛已晾了上百年。唯一的声响是顺着石巷一侧跳荡着流下来的溪水,水流很急,像在赶路,巷子有多深,水就有多长,清清地不知流往何方。这村子里似乎有一种永远不会被打破的静谧,是一种形而上的静谧,加重着这村子的古旧之颜、尘封之气和破败之美。

村子的祠堂位于村落中心,在一片相对和缓平整的高爽地带。站在祠堂前,望得见不远不近的山岭田畴正站着一棵柚子树,在凋敝的枝叶间竟然还挂了一只没有来得及采摘的青黄色大柚子,醒目而孤零。祠堂称得上宏伟,里面光线有些黯,家什的年代都不可考,木质的匾额、屏风和几案历经了悠远的时光,上面雕刻着的镂空图案却依然清晰,是世俗而具象的,下笔稚拙,透着喜乐。终于在那里见到留守的村民,有些拘谨地热情着,解释说,这村里人家原本就不多,年轻

人又都移居县城或外出打工去了。忽然两只狗吵闹着跑进祠堂,一黄,一黑,都瘦小,细眼细鼻,神情懵懂,让人疑心是从诗经或汉乐府里跑出来的。在留有村庄先祖气息的木椅上坐下,慢吞吞地吃了一碗老茶。老茶是由自产的黑木耳、野香菇、山笋,加上鸡蛋,将原料全都磨碎了,搅拌在一起蒸煮而成的,散发着原始的清香,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感觉满肺腑都绿茫茫雨蒙蒙。

走出祠堂,按来路回返,沿阶下坡,看见有炊烟正从某个陡斜的灰瓦屋顶上飘出来,在微雨里渐渐消散开去,那烟是轻轻淡淡的白色,干净缥缈,似乎是那些正在炉灶里燃烧着的干枯植物的魂魄。忽然想到了“故园”这个词,这是一个缠绵而令人心碎的词汇,我的具体的家乡早已模糊,这坑根村当然也不是我的家乡,但它却是我一直想要寻找的心中的那座故园的模样。

出了村子,来到了一座古廊桥上,桥架在两座山之间,把山两边的僻壤和古道都连接了起来。桥下沟涧里的溪水在乱石间流得猛烈,激起浪花。这东方廊桥不似西方廊桥那样全封闭着,而是半敞式的,将一溜长亭遮在桥的上方,顶上有灰黑色屋瓦翘檐,桥内两侧有倚靠座位。这是浙南山区常见的交通方式,长亭为在桥上行走和歇息的人遮风挡雨,这样的桥偶尔还会用来做集市。这是坑根村的廊桥,不是麦迪逊县的那一座,而我总觉得它还是应该与爱情有些关联的,这廊桥实在是男女相会的好去处。汤显祖在这丽水地区做官期间曾遍走山山水水,并构思了《牡丹亭》,很难说他没有到过坑根村的这座廊桥,在他的想象中,那杜丽娘和柳梦梅在梦中或还魂之后,也许曾在这座廊桥上幽会过吧。

不知道附近有无铁路,但在我的感觉里,总以为会有一列桔黄色火车忽然长鸣着从高高的山间隧道穿过,把孤独的坑根村无端地惊醒一下,然后继续驶往不相干的远方,火车驶过之后,坑根村会重新陷入静寂,无边无沿。除了它自己的静寂,世界上其余的一切,在坑根村看来,不过都是多余的梦罢。

描写路的散文

我是在承钢下营子的一条胡同出生并生长的,那时父亲是开小车的司机,每天的奔波劳累捎带着奇闻轶事是我亲热父亲的一个原因,许是父亲久在路上奔波的辛苦,养成很拘束的坐姿,这让父亲走路总是夹着腿,于是,晨起父亲上班我会遥望父亲远去的背影而寄予暇想,暮落时,那条路又是牵着我梦的一个幽灵。

下营子家属区是承钢历史上较悠久的一个居民小区,一条土路从我家后窗跟延伸着伸向厂区,然后分纵横交叉开去,再续着延伸,童年里脑海中印象深的是路,缘由是有对父亲的一种企盼。

低洼不平的路雨天屯积着污水,雪天是皑皑的白毛毯,一年四季窗后的路是我童年时的玩伴,我喜欢追逐着土路上颠簸的马车,然后在赶车人那一记响鞭中聆听马的嘶鸣。我更喜欢上班族那骑自行车娴熟的车技,绕开沟沟坎坎时一路洒下的铃声。

其实,印象中最深的还是对家的思念,那以后也就是我懂事以后,我曾寄养在双塔山居住的姥姥家,相隔15里路是柏油路,我曾因学习不好罚跪挨鞋板儿,那时,唯一想的就是走过柏油路回到家窗后的那条土路,有时候,淌着泪水睡着了,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萦绕在那窗后的土路上转悠。

土路上每天都吆喝着一首首动听的歌,卖菜的小贩推着单轮车嘶哑着嗓音,挑担拾粪的老头忙不停地在路上穿梭,最感动人的是上下班的工人,他们的歌声传播给玩耍的孩子们,让每一户人家荡漾去幸福的笑声。

我曾坐着父亲开的小车去过工厂,在父亲工作过的地方,一条条不很开阔的.柏油路面缝着补丁,就是在承钢东大门口,上下班川流不息的人流将柏油路挤得水泄不通,那种喧嚣是我睡梦里的惊叹号,我常因此而梦游,有几次梦游竟赤裸裸着半夜三更地拉开门走到窗后的土路上痴呆呆地暸望,吓得父亲捂住母亲的嘴,惊诧着不知如何是好,直到将我抱回,等到母亲从岁数大的人那打听到这叫臆症时,才不得不睡觉前将门反锁住。

我曾顺着我家窗后的土路一直往前走,走遍了钢城,那时记忆中路面裸露着砺石曾颠簸过我的梦想,扒拖拉机硌的我屁股生疼,撵上马车坐在车尾呢?差点折断我的双腿,直至今天,想起来就心里发怵。

雪天在土路上玩,是最有灵感的时候,你可以在算是平坦的路面上滑出一条长长的冰痕,然后几个小伙伴手拉手地打滴溜,也可以在冻实的雪地上打冰嘎,然后看着行路人因躲你哗然摔倒而四散着跳开奔跑。

留存在记忆中的路带着残破,些许的那个时代的阴影,这让成人后的我多少留些遗憾呢?我想,要是那里留张照片,或许能填补些色彩,也许,梦境里就多了一道阳光。

路,一条延伸向远方的路,一头是我的牵挂,一头是我伫足的地方。

今天,故乡的变化日新月异,我有些日子没去钢城的柏油路上转悠了,只是伫足在楼上望着,看着车水马龙。

承钢下营子拆迁,居民住上了楼房,过去的土路也铺上柏油路,路面宽许多。

一次,乘坐汽运处的车去厂里办事,更让我诧异承钢的变化了,四通八达的柏油路像平静的镜面纵伸开去,双向四车道连司机都止不住地说,现在路可好走了,可不像过去的路面坑坑洼洼。

从司机师傅惊叹的眼神中,我禁不住内心里沸腾着欢喜,承钢发展的快节奏让公路焕发了青春和朝气,我想着土路和柏油路,那一头该是我的梦想,那一头又是我的牵挂呢?

乡下土地人美的高中作文

城里有着涌动的人潮,却没有乡下弥漫的恬静,

城里攒着数不清的珍宝,却不曾有自然给于的财富。

城里云集着智者,却难寻见个朴实的背影。

很多人羡慕城里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而我却觉得乡下才有最美的土地,最美的人。

如果上天给我次重来,我依旧愿在乡下,愿看周文木爷爷巍峨的背影。它家离得不远,只隔了六七户人家,却偏偏坐落在了偏僻的`角落,附近便是家压在眼前的工厂。

去年夏天,工厂敞开了它的双臂,长大了,吞没了附近的几亩田地,又留下了堆纪念品——象征着发展的建筑垃圾。被纪念品环绕的土地便再也无人问津了。它太小,太小,小的连村委会都不放在眼前的工厂。

春天来了,青葱的杂草在那狂欢。

夏天来了,多了些虫子们的喧闹。

秋天来了,落叶遮盖了那些羞愧。

冬天来了,……

它直被人们在眼睛的余光中忽视,渐渐地被人们遗忘,

因为个人的到来,它时来运转了!周爷爷在人们忽视的目光中,挑起了扁担,担又担地谱写鲜为人知的故事,三天左右,周爷爷终于又看到了块土地,土地出现在了自己面前,趁着干活回家的这段时间,周爷爷忙里偷闲的侍弄这小半亩土地。他平时最喜欢竹,便去移栽了些,我曾听她说过句话:“在我走之前,真希望看到这竹子高过那厂的烟囱呦!”我猜的到这言外之意。

可周爷爷却忘了一件事——那堆垃圾依然留在垃圾箱里。塞得满满的,以至于装不下任何东西,等到他发觉之时,找到村委会,却轻轻挥手就推脱了。周爷爷倔强的发了性子,硬是等着送垃圾的车,将这东西送到了它们该去的地方。汗水在阳光下显得那么晶莹剔透,仿佛折射出了个多彩的世界,美得让我心醉。

半年多过去了,竹子已经长高了,他映衬着周爷爷那热爱着土地,热爱着自然的满腔热情,为乡下百姓能喝上干净纯正的水,而付出努力;为乡下百姓能呼吸新鲜的空气,而付出心血。因为他是土地孕育而生的孩子,从他身上,我终于找到了乡下人的骄傲和希望。

这朴实的美,才最让我心动,望着周爷爷忙碌的背影,突然明白:落日总是更能令人感动,只因那刻他正午的锋芒熔成了圆润的辉光。

描写家乡的小路的作文

当我再一次站在故乡的那条小路上,它已经不是那条窄窄的、坑坑洼洼的、碎石横陈的小路。路,加宽了,也加长了;而我,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充满稚气、走在上面都会摔倒的顽皮小孩。毕竟,我们都在成长……

奶奶告诉我小时侯我在小路上学步的情形:一摇一摆的,站立不稳,又急着想早点学会,不小心踩到了一颗小石子,摔倒了,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正当我感觉无助的时候,奶奶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来,轻柔的扶起我,然后很用力的跺地面,一边跺着,一边解气似的数落着:“我再叫你摔我的宝宝,我再叫你摔我的宝宝。”我也会用肉嘟嘟的小手狠狠在地上拍,仿佛那样就出了气,心里顿觉舒坦许多。就这样,慢慢的,我学会了走路。

小时候的我很顽皮,好像是六七岁吧。初夏时节,我一个人偷偷溜出了家门,沿着小路,一路捉蝉戏蝶,捕虫弄草,好不快活。小路一直向前延伸着,总也走不到尽头,半路总会又岔出条路,渐渐的我感觉很累,便躺在路边的树阴下迷迷糊糊睡过去了。朦胧中记得,是一位邻村的一位叔叔问了我父亲的名字,把我送回家的。回去之后,家里人很担心的问着什么,那次我在家里躺了两天。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再去过那条小路。从那次以后,我知道了路是没有尽头的,但我想走到小路另一端的愿望却更加强烈了……

小学三年级的`暑假,父亲带我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只记得那里有大海,海面宽阔,一眼望不到尽头;有仰起头也看不到顶的高楼;还有很宽很黑的柏油路……我问父亲,为什么我们的路没有那么宽,那么黑呢?父亲说,它还太小,不过,它总会长大的。从此,我心里便有了两种路……

后来,我做梦了,梦见我长得很高很高,站在故乡黑黑的、宽宽的路上……

我在一天天长大,小路也是,虽然它现在还没有那么宽,那么黑;但我相信它会的,我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