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等。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9、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牡丹象征高贵、富贵;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二、动物类:杜鹃、乌鸦、鸿雁、青鸟、鹧鸪/沙鸥、蟋蟀、鸣蝉、猿猴、燕、鱼

1、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2、鸿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代指音讯。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蟋蟀:又名促织,表示惆怅。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

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4、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咏蝉诗“三绝”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5、燕子(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3)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诗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渗入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些意象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选取的意象有:尽锦衣的战士、如花的宫女、宫殿、鹧鸪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或“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前三句极写威武、胜利、荣华,最后一句只见破败荒凉。前后强烈的对比将昔盛今衰的感慨抒发得淋漓尽致。

三、器乐类:羌笛(羌管、笛)、胡笳、琵琶、戍角

1、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有关音乐曲调

古诗词中常在语句里出现有些乐曲名称,而这些乐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而这又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

(1)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2)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表思念。古诗十九首:明月

(3)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5)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6)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四、自然类:白云、明月、水、冰雪

1、浮云: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五、场所类:南浦、灞陵、长亭、西楼(借代)

1、西楼:西楼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辛弃疾《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2、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却有多种不同的意味。

一凭一倚,虽是两个细小的动作,但那动态、情态和心态委实是大相径庭,很值得品味的。凭则两手抚栏,直立远视,有慷慨悲凉之态,倚则身体重心全凭栏干依托,有娇弱无力之姿,词作家正是着眼于这两个动词,把“凭栏”与“倚楼”写得几乎是风情万种,仪态万端。

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

《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六、时令节日类

1.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重阳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写: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3、寒食

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有关。如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清明

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投笔:弃文从武。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长城:守边的将领。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楼兰:边境之敌,破楼兰:建功立业。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柳营:军营,纪律严明的军营。

请缨:杀敌报国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五柳:隐者的代称

东篱:田园生活或闲适的情致。

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陶潜《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诗经》中“柳”的意象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等。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诗经》中“柳”的意象,欢迎大家阅读!

一、《诗经》中“柳”的意象

“柳,茂木也……杨柳,蒲柳也。”关于“杨柳”,有三种说法,其一,“杨”即为“柳”,“杨柳”实指柳树。《战国策西周策》记:“楚有养由基,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此乃“百步穿杨”的出处,说明古人也称“柳”为“杨”。其二,“杨”通“扬”,“杨柳”即为上扬摆动之柳。杨柳依依,姿态优美。其三“杨柳”,今人一般理解为杨树与柳树两种植机《诗经》中也有这种用法,如《陈风东门》“东门之杨,其叶群群。”杨与柳本为一科两属,故《说文》曰:“杨,蒲柳也。”又:“柳,小杨也。”段注:“杨之细茎小叶者曰柳。”但“杨柳”在《诗经》中合成一词时,与今人的理解有别。如《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毛传》“杨柳,蒲柳也。”惟“杨柳,蒲柳,合二字为一木,若祀柳之为柜柳也。”杨柳又叫垂柳、垂杨柳,落叶乔木,枝细下垂,婀娜多姿,故成就了“柳”之美好意向。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对“柳”的描绘层出不穷,且意象多样。在价诗经》中,共有四篇诗歌描绘或涉及“柳”的意象,以下对重要意向作具体解析。

其一,《小雅鹿鸣之什采薇》末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中有“一系列的战争诗,这些诗歌有对遭受敌人侵略表达愤恨的,或歌颂天子诸侯勇敢的,或由于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作品中流露出限表情的。《小雅鹿鸣之什采薇》正是这类诗,表达了戍边士卒返乡途中悲苦的心声,抒发了战士们思念家乡与保家卫国的错综心理。其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作为名句广为流传。战争虽己结束,但萦绕在心头的痛苦仍久久不曾散去,霏霏雨雪的天气太过凝重,使得回乡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心情更加悲苦。前方的家乡越来越近,近乡情更切,战士们面对眼前霏霏的雨雪,不禁想起了出征时还是宜人烂漫的春季,杨柳依依,一片新绿,亲人为自己送行,殷殷切切,万分不舍。想到这里,战士们本就悲苦的心更生波澜,焦躁不安。此四句写景对比,寓情于景。朱熹在《诗集传》中训释道:“此章又设为役人预自道其归时之事,以见其勤劳之甚也。朱熹指出了“柳”与“雪”的意象对比,表明了战士们出征与返乡的时令“柳”生命力强、柔美、嫩绿的特征代表了万物复苏、暖意融融、充满希望、生机勃勃的“春”;而“雪”是冬季特有的景物,代表着冬的到来,寒冷、肃杀。在杨柳依依、柔美盎然的春天出征,在雨雪霏霏、凄清寒冷的冬天返乡,历时时间之长、所受辛劳之甚,是不言而喻的。在“柳”与“雪”的意象对比中,生命的盎然蓬勃与肃杀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了诗歌别具一格的审美意境。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训释道:“至于在戍,非战不可,敢定居乎?一月三战必三捷耳。若其防守,尤加警戒,脸犹之难,非可忽也!今何幸而生还矣,且望乡关未远矣。于是乃从容回忆往时之风光,杨柳方盛;此日之景象,雨雪霏微。一转响而时序顿殊,故不觉触景怀耳。玉润的评点不仅交代了战士们戍边的艰苦与凶险,也道出了战士们在返乡途中的复杂心情。余冠英《诗经》“依依,柳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在此春意盎然的美好季节,亲人们为自己送别,所以“依依”不舍,还有恋恋之意,如《韩诗外传》二有“其民依依,其行迟迟”之句。憔韵有影:“柳,聚也。”正是此意。因此“柳”的意象正是送别的象征“杨柳依依”表面上是写离别时的景色,实则暗喻了出征的时令,也映射了征夫与亲人们彼此“依依”不舍的情怀。古人们早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三车甫黄图》说: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柳’与‘留’谐音,折柳是留客的意思。”柳生命力顽强,折柳送别暗示着情谊不断、绵绵相思,也寄语了离别之人与亲人们再度相逢团聚的美好愿望。“柳”的意象也成为离别之人与亲人间的'精神桥梁,承载着征夫的依依不舍与亲人们的殷殷期盼,是征夫远在他乡的心灵支柱与悲苦戍边生活的慰藉。于是“柳”的意象自此开始成为离别的诗语,并被后世广泛效仿。如《文选》中用“柳”之句:“绿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潘安仁《金谷集作诗》),即用“杨柳依依”之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陈复兴先生评曰:此一联“是历来备受称赞的名句,妙处在于出之‘自然’,不求工而自工。这才是艺术的极致”。“衰柳尚沉沉,凝露方泥泥”(谢玄晖《始出尚书省》)。李周翰注:“衰柳,自喻也。沉沉,茂盛也。泥泥,濡也。尚为君王所顾,犹为茂盛恩泽沾濡也”。

其二,《小雅桑启之什苑柳》:

有苑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暖焉。傅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苑者柳,不尚惕焉。上帝甚蹈,无自擦焉。傅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易予靖之,居以凶矜。

毛诗渤:《苑柳》,刺幽王也。暴虐无亲而刑罚不中,诸侯皆不欲朝,言王者之不可朝事也。又朱熹《诗集榭:“王者暴虐,诸侯不朝而作此诗。”周振甫指出,《诗集榭,《诗经原始》等文献中未言王者为谁。《毛诗序》所说“刺幽王”,不知何据。也有观点认为此诗为刺厉王,然所刺王者为谁己不可考,但其揭露统治者暴虐无度的主题是肯定的。值得一提的是“苑柳”之“苑”有两读,“苑”有两种解释:1、茂盛。清陈负撰《毛诗传》苑然之柳木,人可以体息之。兴者,比喻王者之朝,诸侯愿往之。2、枯稿(读若渊)。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读郁者为茂木,读于阮反则训如萎葱之葱。《诗》盖以枯柳之不可止息,兴王朝之不可依倚也。”笔者认为,此诗中的苑柳,当为枯稿之柳。全诗分三章,以不敢欲朝、流放边疆的臣子口吻,娓娓道来,层层递进。第一章,先以“苑柳”起兴,引出全文,道出了柳树己枯稿,不能在它下面体息、乘凉了;紧接着在下文指出,君王变化无常,就如这枯稿的柳树一样,盛景不再,使人不敢亲近。如何变化无常呢?君王使“我”谋国事,却无端对“我”用刑罚。第二章用重复、排比的方法反复咏叹,依然以枯稿的柳树起兴,层层递进,感动读者。第三章在前两章感情积淀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以高飞的“鸟儿”作为起兴意象,也以“鸟儿”自比。直上苍弯的鸟儿也需要依附高无“我”作为大王的臣子,却不能辅佐大王谋政,流放边疆,怀才不欲,何其悲愤!诗歌的讽谏暴君主题得到了质的升华,发人肺腑,震撼人心。在《小雅.桑启之什.苑柳》中,诗人多次运用“兴”的手法来引起下文,这在《诗经》中是常见的。《诗经》之“兴”通常可分为三类:第一,朱熹言:“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此类兴词主要有发端起情和定韵的作用,兴词与内容往往无必然关联。第二,钟嵘言:“兴,文己尽而意有余”。此类兴词对正文而言,有交待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形象的作用。兴词能够起到“文己尽而意有余”的艺术效果。第三,毛亨、郑玄言“托物起兴”、“兴寓美刺”。此类兴有一定的比喻作用,起兴的形象跟下文所咏之辞之间在意义上有某种相似的特征,往往具有一定的隐喻、象征作用。笔者认为《小雅桑启之什苑柳》为第三种“兴”,即比而兴。既然是刺暴君,为何先以“柳”的意象起兴呢?且所述不能在柳树下乘凉的情况与臣子不能与君主亲近的情况如出一辙。所以有理由相信,作为“先言他物”的“柳”意象与其引起的“所咏之辞”暴君是有一定的关联的。“柳”为柔木,枝条下垂,随风摆动。树下的阔地正是供人们乘凉、体息的好去处,好比贤德的君王为臣子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让贤臣有所依靠。可诗中的“柳”枯稿萧索,让人望而却步,好比统治者荒淫无度、不思政事,而把贤德之臣远远放逐,使得国家一片枯稿。这枯稿之“柳”,又有哪位贤臣敢于靠近呢?这种写法是带有隐喻色彩的。所谓隐喻,是将两者进行隐藏比较的修辞手段。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以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文化行为等。全诗因“柳”的隐喻而被渲染了气氛,增强了美感,升华了主题。

其三《小雅小是之什小弃》:

苑彼柳斯,鸣绸嗒嗒。有催者渊,蓬苇漂漂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逞假寐。

《小弃》的主题一直颇受争议。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1)《小弃》为放子逐臣之诗。余冠英《诗经选》:“这是被父放逐,抒写忧愤之作。旧说或以为幽王放逐太子宜臼,宜臼的师傅作此诗;或以为宣王时尹吉甫惑于后妻,放逐前妻之子伯奇,伯奇作此诗。”《小弃》为弃妇之诗。以闻一多先生为最早:“《小弃》篇本妻不见答之诗。”无论《小弃》主题的本事为何,可以看到的是,不管是放子逐臣与君主、父亲,还是弃妇与丈夫,这之间微妙的关系、哀怨的情感都是可通的。屈原就在《离骚》中以美人自比:“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以此宣泄对楚王不重用自己的悲愤之情。所以,无论是哪种主题《小弃》悲愤哀怨的感情基调是毋庸置疑的。全诗多处起兴,引出主题“苑彼柳斯,鸣绸”,以茂盛的柳树和动人的鸣蝉来起兴,引出下文,自之忧矣,不逞假寐”的哀愁。如果这是放子逐臣之诗,那茂盛的柳树就好比君主、父亲,动人的鸣蝉就好比那放子逐臣,多么想依附于君王、父亲的怀抱啊!如果这是弃妇之诗,那茂盛的柳树就好比妇人威壮的夫君,动人的鸣蝉就好比哀怨的弃妇,离开了夫君的庇佑,叫声凄切,让人怜惜。可谓比兴并重、情景交融,让读者仿佛也身临其境,达到了情感的高度共鸣。

其四,《国风齐风东方未明》末章: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笔者认为,此诗取“柳”本意。柳条柔韧,适宜编樊圃,是为本义。此处不作详细论述。

二“柳”意象在后代文学作品中的流传

(一)祭祀意象

古人是信神的,对神灵充满了畏惧与崇拜。凡有大事,必先祭祀以祈福。祭祀神灵与先祖己经成为了我国古人约定俗成的生活、文化特征《诗经》中多次出现描绘祭祀的诗歌,如保卿 ,《青庙》等。古人崇尚神灵,万事万物都被赋予了灵性,植物当然也不例外。

“寒食插柳”成为寒食节特定的习俗,柳也成为了寒食节象征之物。寒食节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后也流传为祭祖之情。南北朝《荆楚岁时记》载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之习俗,民俗作为文化底蕴,入诗更是理所应当的。如韩栩寒彭“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再如宋之问的。途中寒都“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抓,“柳”生命力顽强,预示美好之意蕴,寄语了古人对家族长长久久、兴盛繁荣的美好愿望。在文学创作中,柳与寒食己融为一体,代表着诗人拜扫祭祖之情。

(二)精神意象

其一,“柳”所代表的美好意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柳”的描绘常常与美好的景物、安适的心情相关联。如韦应物东交阶“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和煦的春风荡漾着柔美的杨柳,青翠的远山澄净了诗人的思虑。正是这份美好与恬淡,才驱散了诗人的愁怨,荡涤了诗人的心灵。再如温庭箱的州南澎“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掉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波光粼粼的江水倒映着夕阳的余晖,弯曲绵延的岛岸承接着苍茫的翠微山。眼前的人马己乘小舟远去,人们在柳树边歇息等待小舟归来。这些对美好意象的描绘、恬淡心情的暗示正是承传于《诗经》“杨柳依依”的意象的。

其二,“柳”是“春天”以及蓬勃生命力的象征。很多对“春”的描写,都以“柳”的发芽、青绿为主要特征。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不仅在诗歌中吟出了“柳”婀娜多姿的体态、惟妙惟肖的柔美,还道出了“柳迎春”的时令气息,表现了咏叹绿意融融、清新脱俗的“柳”之柔美,实则歌颂这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柳”的意象把蓬勃向上的意念与诗歌的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三,以折柳表送别习俗。如梁元帝萧绎“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再如李白的夜洛城闻“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以“柳”意象来表达送别与不舍之情,也是承传于《诗经》的。随风摆动的杨柳好似亲人、友人以及离别之人不舍的情思,于是古人折柳送别,以表不舍的情思和对重逢的美好期盼。

其四,指哀怨的古曲惭杨柳》。古曲惭杨柳》曲调悲惋凄切,所赋之诗词也常常与离别、思乡相关,成为文人们常用的意象,以此表达自己哀怨的愁苦与殷殷的相思。如李顽的《听安万善吹臀勤:“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其五,“五柳”意象所代表的隐逸、淡泊色彩。其典出于耳熟能详的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因此五柳树自号“五柳先生”,“柳”也因此被蒙上了隐逸、淡泊的色彩“五柳”的典故也在后世广为传颂。如王维很多诗歌都以“五柳”为典故,来表达自身淡泊名利、归隐山林之意。再如钱钟书先生在《容安室体沐杂咏》里说:“袅袅鹅黄己可攀,梢头月上足盘桓。垂杨合是君家树,并作先生五柳看。”

(三)人物意象

其一,以“柳叶、柳条”来比喻女子的眉毛、眼睛、腰肢。如白居易《长恨景卿:“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此为明喻,直言“柳如眉”,让读者立刻对眉毛的形状了然于心。再如敦煌词《南歌):“翠柳眉间绿,桃花脸上红”。此为暗喻,不仅道出了眉毛的形状,还描绘出了眉毛如翠柳叶般之美。李清照《蝶恋花》:“暖雨睛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己觉春心动”,是以柳叶来比喻女子的眼睛。再如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娜:“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则是以柳条随风轻摆来比喻女子柔弱的腰肢。以柳来比喻女子的眉毛、眼睛、腰肢,真可谓惟妙惟肖,美不胜收。

以“柳”柔美的特质来做美人意象。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和“柳”为柔木,柳条纤细,随风摇曳,姿态婀娜,用以做美人意象再合适不过。

其二,以“柳”意象喻小人形象。柳条轻盈,不似松枝那般硬朗,好比意志不坚定的世人形象,柳条依靠风而起势,好比小人依附权贵而猖狂无度。如曾巩《咏和》“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四)生活意象

以“柳絮”漫天纷飞的特质来做雪的意象。如黄庭坚《踏莎行》:“堆积琼花,铺陈柳絮,晓来己没行人路。”此为用柳絮暗喻雪之飞舞,读者眼前仿佛己弥漫着这漫天飞舞的大雪,雪之形态与盛大不言而喻。

在诗文中出现的“柳”的意象数不胜数《诗经》的《小雅鹿鸣之什采薇》以“柳”的意象来表达时令、美好的景色、安适的心情、离别的不舍;《小雅桑启之什苑柳》以“柳”的意象来隐喻统治者的无度。正如康德所言,审美意象即由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形象呈现“柳”的意象赋予了文人与读者不断的创造与联想,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中升华了作品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从而达到言志、言情的审美效果。

《诗经》中“柳”的意象及流传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诗经中关于柳的意象是怎样的?下面一起来看下!

一、《诗经》中“柳”的意象

“柳,茂木也……杨柳,蒲柳也。”关于“杨柳”,有三种说法,其一,“杨”即为“柳”,“杨柳”实指柳树。《战国策西周策》记:“楚有养由基,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此乃“百步穿杨”的出处,说明古人也称“柳”为“杨”。其二,“杨”通“扬”,“杨柳”即为上扬摆动之柳。杨柳依依,姿态优美。其三“杨柳”,今人一般理解为杨树与柳树两种植机《诗经》中也有这种用法,如《陈风东门》“东门之杨,其叶群群。”杨与柳本为一科两属,故《说文》曰:“杨,蒲柳也。”又:“柳,小杨也。”段注:“杨之细茎小叶者曰柳。”但“杨柳”在《诗经》中合成一词时,与今人的理解有别。如《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毛传》“杨柳,蒲柳也。”惟“杨柳,蒲柳,合二字为一木,若祀柳之为柜柳也。”杨柳又叫垂柳、垂杨柳,落叶乔木,枝细下垂,婀娜多姿,故成就了“柳”之美好意向。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对“柳”的描绘层出不穷,且意象多样。在价诗经》中,共有四篇诗歌描绘或涉及“柳”的意象,以下对重要意向作具体解析。

其一,《小雅鹿鸣之什采薇》末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中有“一系列的战争诗,这些诗歌有对遭受敌人侵略表达愤恨的,或歌颂天子诸侯勇敢的,或由于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作品中流露出限表情的。《小雅鹿鸣之什采薇》正是这类诗,表达了戍边士卒返乡途中悲苦的心声,抒发了战士们思念家乡与保家卫国的错综心理。其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作为名句广为流传。战争虽己结束,但萦绕在心头的痛苦仍久久不曾散去,霏霏雨雪的天气太过凝重,使得回乡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心情更加悲苦。前方的家乡越来越近,近乡情更切,战士们面对眼前霏霏的雨雪,不禁想起了出征时还是宜人烂漫的春季,杨柳依依,一片新绿,亲人为自己送行,殷殷切切,万分不舍。想到这里,战士们本就悲苦的心更生波澜,焦躁不安。此四句写景对比,寓情于景。朱熹在《诗集传》中训释道:“此章又设为役人预自道其归时之事,以见其勤劳之甚也。朱熹指出了“柳”与“雪”的意象对比,表明了战士们出征与返乡的时令“柳”生命力强、柔美、嫩绿的特征代表了万物复苏、暖意融融、充满希望、生机勃勃的“春”;而“雪”是冬季特有的景物,代表着冬的到来,寒冷、肃杀。在杨柳依依、柔美盎然的春天出征,在雨雪霏霏、凄清寒冷的冬天返乡,历时时间之长、所受辛劳之甚,是不言而喻的。在“柳”与“雪”的意象对比中,生命的盎然蓬勃与肃杀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了诗歌别具一格的审美意境。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训释道:“至于在戍,非战不可,敢定居乎?一月三战必三捷耳。若其防守,尤加警戒,脸犹之难,非可忽也!今何幸而生还矣,且望乡关未远矣。于是乃从容回忆往时之风光,杨柳方盛;此日之景象,雨雪霏微。一转响而时序顿殊,故不觉触景怀耳。玉润的评点不仅交代了战士们戍边的艰苦与凶险,也道出了战士们在返乡途中的复杂心情。余冠英《诗经》“依依,柳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在此春意盎然的美好季节,亲人们为自己送别,所以“依依”不舍,还有恋恋之意,如《韩诗外传》二有“其民依依,其行迟迟”之句。憔韵有影:“柳,聚也。”正是此意。因此“柳”的意象正是送别的象征“杨柳依依”表面上是写离别时的景色,实则暗喻了出征的时令,也映射了征夫与亲人们彼此“依依”不舍的情怀。古人们早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三车甫黄图》说: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柳’与‘留’谐音,折柳是留客的意思。”柳生命力顽强,折柳送别暗示着情谊不断、绵绵相思,也寄语了离别之人与亲人们再度相逢团聚的美好愿望。“柳”的意象也成为离别之人与亲人间的精神桥梁,承载着征夫的依依不舍与亲人们的殷殷期盼,是征夫远在他乡的心灵支柱与悲苦戍边生活的慰藉。于是“柳”的意象自此开始成为离别的诗语,并被后世广泛效仿。如《文选》中用“柳”之句:“绿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潘安仁《金谷集作诗》),即用“杨柳依依”之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陈复兴先生评曰:此一联“是历来备受称赞的名句,妙处在于出之‘自然’,不求工而自工。这才是艺术的极致”。“衰柳尚沉沉,凝露方泥泥”(谢玄晖《始出尚书省》)。李周翰注:“衰柳,自喻也。沉沉,茂盛也。泥泥,濡也。尚为君王所顾,犹为茂盛恩泽沾濡也”。

其二,《小雅桑启之什苑柳》:

有苑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暖焉。傅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苑者柳,不尚惕焉。上帝甚蹈,无自擦焉。傅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易予靖之,居以凶矜。

毛诗渤:《苑柳》,刺幽王也。暴虐无亲而刑罚不中,诸侯皆不欲朝,言王者之不可朝事也。又朱熹《诗集榭:“王者暴虐,诸侯不朝而作此诗。”周振甫指出,《诗集榭,《诗经原始》等文献中未言王者为谁。《毛诗序》所说“刺幽王”,不知何据。也有观点认为此诗为刺厉王,然所刺王者为谁己不可考,但其揭露统治者暴虐无度的主题是肯定的。值得一提的是“苑柳”之“苑”有两读,“苑”有两种解释:1、茂盛。清陈负撰《毛诗传》苑然之柳木,人可以体息之。兴者,比喻王者之朝,诸侯愿往之。2、枯稿(读若渊)。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读郁者为茂木,读于阮反则训如萎葱之葱。《诗》盖以枯柳之不可止息,兴王朝之不可依倚也。”笔者认为,此诗中的苑柳,当为枯稿之柳。全诗分三章,以不敢欲朝、流放边疆的臣子口吻,娓娓道来,层层递进。第一章,先以“苑柳”起兴,引出全文,道出了柳树己枯稿,不能在它下面体息、乘凉了;紧接着在下文指出,君王变化无常,就如这枯稿的柳树一样,盛景不再,使人不敢亲近。如何变化无常呢?君王使“我”谋国事,却无端对“我”用刑罚。第二章用重复、排比的方法反复咏叹,依然以枯稿的柳树起兴,层层递进,感动读者。第三章在前两章感情积淀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以高飞的“鸟儿”作为起兴意象,也以“鸟儿”自比。直上苍弯的鸟儿也需要依附高无“我”作为大王的臣子,却不能辅佐大王谋政,流放边疆,怀才不欲,何其悲愤!诗歌的讽谏暴君主题得到了质的升华,发人肺腑,震撼人心。在《小雅.桑启之什.苑柳》中,诗人多次运用“兴”的手法来引起下文,这在《诗经》中是常见的。《诗经》之“兴”通常可分为三类:第一,朱熹言:“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此类兴词主要有发端起情和定韵的作用,兴词与内容往往无必然关联。第二,钟嵘言:“兴,文己尽而意有余”。此类兴词对正文而言,有交待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形象的作用。兴词能够起到“文己尽而意有余”的艺术效果。第三,毛亨、郑玄言“托物起兴”、“兴寓美刺”。此类兴有一定的比喻作用,起兴的形象跟下文所咏之辞之间在意义上有某种相似的特征,往往具有一定的隐喻、象征作用。笔者认为《小雅桑启之什苑柳》为第三种“兴”,即比而兴。既然是刺暴君,为何先以“柳”的意象起兴呢?且所述不能在柳树下乘凉的情况与臣子不能与君主亲近的情况如出一辙。所以有理由相信,作为“先言他物”的“柳”意象与其引起的“所咏之辞”暴君是有一定的关联的。“柳”为柔木,枝条下垂,随风摆动。树下的阔地正是供人们乘凉、体息的好去处,好比贤德的君王为臣子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让贤臣有所依靠。可诗中的“柳”枯稿萧索,让人望而却步,好比统治者荒淫无度、不思政事,而把贤德之臣远远放逐,使得国家一片枯稿。这枯稿之“柳”,又有哪位贤臣敢于靠近呢?这种写法是带有隐喻色彩的。所谓隐喻,是将两者进行隐藏比较的修辞手段。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以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文化行为等。全诗因“柳”的隐喻而被渲染了气氛,增强了美感,升华了主题。

其三《小雅小是之什小弃》:

苑彼柳斯,鸣绸嗒嗒。有催者渊,蓬苇漂漂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逞假寐。

《小弃》的主题一直颇受争议。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1)《小弃》为放子逐臣之诗。余冠英《诗经选》:“这是被父放逐,抒写忧愤之作。旧说或以为幽王放逐太子宜臼,宜臼的师傅作此诗;或以为宣王时尹吉甫惑于后妻,放逐前妻之子伯奇,伯奇作此诗。”《小弃》为弃妇之诗。以闻一多先生为最早:“《小弃》篇本妻不见答之诗。”无论《小弃》主题的本事为何,可以看到的是,不管是放子逐臣与君主、父亲,还是弃妇与丈夫,这之间微妙的关系、哀怨的情感都是可通的。屈原就在《离骚》中以美人自比:“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以此宣泄对楚王不重用自己的悲愤之情。所以,无论是哪种主题《小弃》悲愤哀怨的感情基调是毋庸置疑的。全诗多处起兴,引出主题“苑彼柳斯,鸣绸”,以茂盛的柳树和动人的鸣蝉来起兴,引出下文,自之忧矣,不逞假寐”的哀愁。如果这是放子逐臣之诗,那茂盛的柳树就好比君主、父亲,动人的鸣蝉就好比那放子逐臣,多么想依附于君王、父亲的怀抱啊!如果这是弃妇之诗,那茂盛的柳树就好比妇人威壮的夫君,动人的鸣蝉就好比哀怨的弃妇,离开了夫君的庇佑,叫声凄切,让人怜惜。可谓比兴并重、情景交融,让读者仿佛也身临其境,达到了情感的高度共鸣。

其四,《国风齐风东方未明》末章: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笔者认为,此诗取“柳”本意。柳条柔韧,适宜编樊圃,是为本义。此处不作详细论述。

二“柳”意象在后代文学作品中的流传

(一)祭祀意象

古人是信神的,对神灵充满了畏惧与崇拜。凡有大事,必先祭祀以祈福。祭祀神灵与先祖己经成为了我国古人约定俗成的生活、文化特征《诗经》中多次出现描绘祭祀的诗歌,如保卿 ,《青庙》等。古人崇尚神灵,万事万物都被赋予了灵性,植物当然也不例外。

“寒食插柳”成为寒食节特定的习俗,柳也成为了寒食节象征之物。寒食节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后也流传为祭祖之情。南北朝《荆楚岁时记》载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之习俗,民俗作为文化底蕴,入诗更是理所应当的。如韩栩寒彭“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再如宋之问的。途中寒都“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抓,“柳”生命力顽强,预示美好之意蕴,寄语了古人对家族长长久久、兴盛繁荣的美好愿望。在文学创作中,柳与寒食己融为一体,代表着诗人拜扫祭祖之情。

(二)精神意象

其一,“柳”所代表的美好意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柳”的描绘常常与美好的'景物、安适的心情相关联。如韦应物东交阶“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和煦的春风荡漾着柔美的杨柳,青翠的远山澄净了诗人的思虑。正是这份美好与恬淡,才驱散了诗人的愁怨,荡涤了诗人的心灵。再如温庭箱的州南澎“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掉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波光粼粼的江水倒映着夕阳的余晖,弯曲绵延的岛岸承接着苍茫的翠微山。眼前的人马己乘小舟远去,人们在柳树边歇息等待小舟归来。这些对美好意象的描绘、恬淡心情的暗示正是承传于《诗经》“杨柳依依”的意象的。

其二,“柳”是“春天”以及蓬勃生命力的象征。很多对“春”的描写,都以“柳”的发芽、青绿为主要特征。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不仅在诗歌中吟出了“柳”婀娜多姿的体态、惟妙惟肖的柔美,还道出了“柳迎春”的时令气息,表现了咏叹绿意融融、清新脱俗的“柳”之柔美,实则歌颂这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柳”的意象把蓬勃向上的意念与诗歌的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三,以折柳表送别习俗。如梁元帝萧绎“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再如李白的夜洛城闻“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以“柳”意象来表达送别与不舍之情,也是承传于《诗经》的。随风摆动的杨柳好似亲人、友人以及离别之人不舍的情思,于是古人折柳送别,以表不舍的情思和对重逢的美好期盼。

其四,指哀怨的古曲惭杨柳》。古曲惭杨柳》曲调悲惋凄切,所赋之诗词也常常与离别、思乡相关,成为文人们常用的意象,以此表达自己哀怨的愁苦与殷殷的相思。如李顽的《听安万善吹臀勤:“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其五,“五柳”意象所代表的隐逸、淡泊色彩。其典出于耳熟能详的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因此五柳树自号“五柳先生”,“柳”也因此被蒙上了隐逸、淡泊的色彩“五柳”的典故也在后世广为传颂。如王维很多诗歌都以“五柳”为典故,来表达自身淡泊名利、归隐山林之意。再如钱钟书先生在《容安室体沐杂咏》里说:“袅袅鹅黄己可攀,梢头月上足盘桓。垂杨合是君家树,并作先生五柳看。”

(三)人物意象

其一,以“柳叶、柳条”来比喻女子的眉毛、眼睛、腰肢。如白居易《长恨景卿:“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此为明喻,直言“柳如眉”,让读者立刻对眉毛的形状了然于心。再如敦煌词《南歌):“翠柳眉间绿,桃花脸上红”。此为暗喻,不仅道出了眉毛的形状,还描绘出了眉毛如翠柳叶般之美。李清照《蝶恋花》:“暖雨睛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己觉春心动”,是以柳叶来比喻女子的眼睛。再如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娜:“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则是以柳条随风轻摆来比喻女子柔弱的腰肢。以柳来比喻女子的眉毛、眼睛、腰肢,真可谓惟妙惟肖,美不胜收。

以“柳”柔美的特质来做美人意象。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和“柳”为柔木,柳条纤细,随风摇曳,姿态婀娜,用以做美人意象再合适不过。

其二,以“柳”意象喻小人形象。柳条轻盈,不似松枝那般硬朗,好比意志不坚定的世人形象,柳条依靠风而起势,好比小人依附权贵而猖狂无度。如曾巩《咏和》“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四)生活意象

以“柳絮”漫天纷飞的特质来做雪的意象。如黄庭坚《踏莎行》:“堆积琼花,铺陈柳絮,晓来己没行人路。”此为用柳絮暗喻雪之飞舞,读者眼前仿佛己弥漫着这漫天飞舞的大雪,雪之形态与盛大不言而喻。

在诗文中出现的“柳”的意象数不胜数《诗经》的《小雅鹿鸣之什采薇》以“柳”的意象来表达时令、美好的景色、安适的心情、离别的不舍;《小雅桑启之什苑柳》以“柳”的意象来隐喻统治者的无度。正如康德所言,审美意象即由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形象呈现“柳”的意象赋予了文人与读者不断的创造与联想,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中升华了作品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从而达到言志、言情的审美效果。

《诗经》爱情意象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的核心范畴。《诗经》中出现的爱情意象,充满了坦诚真挚的情感,蕴含了婉美的韵味,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为中国古代文化留下了情感的光辉。

《诗经》记录了西周初至春秋中期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是我们华夏民族文化艺术与人文精神的盛大宝典。作为一个诗歌的舞台,《诗经》承载了极其壮阔的文化景观,展示了几千年前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活动。其中出现了大量的爱情意象,这些爱情意象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一、《诗经》爱情诗的文学地位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古今相通,它诉说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经》305篇中以恋爱婚姻为题材的约有七十余首,占了很大的比重。不仅如此,《诗经》中的爱情诗还很有特色,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首先,《诗经》开辟了爱情诗的先河。《诗经》的第一篇是《周南·关雎》,这也是我国最早的情歌之一。已成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名篇佳句。这首古老的爱情诗,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对美好婚姻的追求。“关雎”成为美好的爱情颂歌,整首诗歌意蕴风趣,言辞优美,情感热烈。继《诗经》之后,汉乐府、南北朝民歌中,爱情诗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南朝乐府干脆全是情歌。在继承《诗经》质朴、率真传统的基础上,乐府民歌丰富扩大了爱情诗的表现领域。

其次,《诗经》的爱情诗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例如:《邶风·静女》,第一章写一男子去到城楼和一个性情娴静容貌美丽的姑娘相会;第二章写他们见面后的亲切融洽;第三章写姑娘向男方赠送礼物,男方却如获珍宝。这些情节都非常充满故事性。《郑风·溱洧》写郑国上巳节青年男女踏青修禊的盛况与欢乐。诗中的姑娘禁不住春日的诱惑,主动邀请意中人去河边吹风赏景,多情的青年男女尽情地嬉戏,最后以芍药表达心意。整个故事完整而生动。这些爱情故事生动有趣,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另外,《诗经》在描写热恋中青年男女的心理活动时十分传神。如《陈风·月出》,把男女双方月下相思,既尴尬又欢喜的心理写得很逼真传神;在《郑风·子衿》中: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小伙子是如此的被姑娘牵挂着,一日的暂时离别就像是隔了三个月一样漫长。

二、《诗经》的爱情意象演绎了别拘一格的情感

在《诗经》中所描写爱情诗,大都采用朴素平凡的自然物来作为爱情的意象。一花一草,一个景象,一个信物,虽然简单渺小,却是男女之间的情窦初开的真情传达。这些朴素爱情意象的应用,不但使诗歌表现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展示了《诗经》别具一格的诗情画意。

1. 鸳鸯戏水、温情脉脉

鸳鸯戏水是爱情的象征。古文化中以鸳鸯作为爱情意象的作品有很多,但最早的应首推《诗经》。《诗经》的第一篇《周南·关睢》就出现了鸳鸯的意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者采用鸳鸯的意象,显得温情脉脉。《诗经》中用鸳鸯作为爱情意象还有《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这里是用鸳鸯作为爱情的祝愿。鸳鸯意象的产生,为文学作品表现爱情故事增添了活力。

2.杨柳依依、情丝悠长

杨柳传情在文学作品中也很常见,杨柳的意象也最早在《诗经》中出现。《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意思是:过去我离开的时候,杨柳随轻风飘拂,像是依依不舍,而今日我又来到这里,这里雪花飘零,淫雨霏霏。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这里通过昔盛今衰对比,强调突出眼前的悲凉。这杨柳的意象,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思念爱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3. 水波漫漫、情意无限

《诗经》爱情诗中有很多水的意象。男女约会、情人提婚选择的地点总是在河边,甚至遭受爱人遗弃时也描写到河水,水就是爱情的见证,如淇水、溱水、洧水和扬之水等。《蒹葭》描写的一个痴情人在恋爱中的心理和感受,利用漫漫之水这一意象,使寻找心上人的路途变得艰难又漫长。《郑风·溱洧》写男女恋情,也是先以水起兴。《诗经》中这些水意象的大量运用,与抒情主人公的爱恨情怨融为一体,折射出了当时男女青年的内心情感。

4.芍药芬芳、春心荡漾

《诗经》中的芍药也是爱情意象的代表。《郑风·溱洧》这首诗写的是士女们三月上巳,在水边修禊时的戏谑场景。“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这是农历的三月间,溱河和洧河迎来了桃花汛,春水涣涣。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奔向河边,爱情和喜悦之情一起在心灵里疯长。芍药芬芳,更是令人春心荡漾。

三、《诗经》爱情意象的审美价值

《诗经》中的爱情意象都采用自然生活原型加以表达。这种原始意象,以其独特的观念,表达了生活的愿望和情感。这些独特的爱情意象,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反复出现,构成了中国诗词的独特的意象系统,形成了深远的意境。毫无疑问,《诗经》中的爱情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1. 淳朴清新的自然美

《诗经》中的自然景物是简单朴素的。《诗经》通过天象、地理、草木、鸟兽、昆虫等随处可见的自然物意象来表现情感,让我们尽情领略大自然的淳朴之美。这些原生态的意象完全根植于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这些爱情意象还散发出清新之美。那秋水、蒹葭、白露、明月、杨柳、雨雪、春阳、黄莺,等等,向人们展示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风情,它是当时人们生活本来面目的记录,也是实实在在民俗风情的演绎,生动地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好场景。这些爱情意象宛若一幅幅乡村田园生活的风俗画长卷,形象具体生动,富有鲜活的生命力,散发出淳朴清新的自然美。 2. 率真大胆的人性美

《诗经》爱情意象,表现得是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突出了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展示了可贵的人性之美。

《周南·关雎》就是一首炽热感人的情歌。诗中利用鸳鸯这一意象表达的相思之情是坦率的、大胆的:“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人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愿望。这种浓烈的感情和大胆的表白,正是生命欲望和生性本能的自然显露。这种表面看来的比兴手法,显然是源于人类的生命本能,即异性之间的吸引与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简单的生理联想上升为男子对女子复杂的心灵倾慕,淑女“窈窕”,不仅赞美女性体态,而且也是男子对女子“审美”的.结果。从《蒹葭》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爱情的执著的追求和青年男女恋爱时的坦诚与率直。还有,《国风·有梅》中写道:“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令兮! 有梅,顷筐暨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是少女采梅子时所唱的一首情歌,也是少女渴求爱情的自然流露。《有梅》表现了诗中的少女急切的心情且又不失自尊自重。把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坦诚、率直的性格表现得生动感人。

3. 纯真浪漫的情感美

《诗经》中的这些爱情意象的描写,也反映了古代青年男女心灵深处活泼烂漫的一面。《郑风·溱洧》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篇。诗篇写的是郑国阴历三月上旬巳日男女聚会之事。诗中以水、芍药等作为爱情意象,整首诗如一首欢畅流动的乐曲,把青年男女活泼可爱,烂漫自由的心绪暴露无遗。阳春三月,大地回暖,艳阳高照,鲜花遍地,众多男女齐集溱水、洧水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婚姻。一对情侣手持香草,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他们边走边相互调笑,并互赠芍药以定情。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男女之间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这样的情感既大胆直露,又纯真浪漫。

4. 惝恍迷离的意境美

《诗经》中的许多爱情意象形成了惝恍迷离的意境。如千古佳篇《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中以水作为意象,如此重章反复,前后三章,只更换了个别字,营造了若隐若现、惝恍迷离的美妙意境。那秋水、那蒹葭、那伊人,都似笼罩在轻纱般的薄雾中。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是一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水意象的运用,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营造了惝恍迷离的意境。

5. 温情脉脉的婉约美

《诗经》中的爱情诗以自然意象作为起兴的手段,将当时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融入诗中,使得充沛的情感和自然紧密结合,营造出温情脉脉的氛围,具有婉约美的一面。如《郑风·野有蔓草》则将整个故事场景放在了春意盎然的郊外,以蔓草作为爱情意象,叙述了芳草萋萋,莹露点点的清晨和一位美丽女子的相遇。这种比兴,借助于草木鸟兽等一系列的意象,使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息息相通的亲密关系,体现了温情脉脉婉约美的风情。《陈风·月出》则是写皎洁的月光下,体态轻盈的美人姗姗而来,无需多言,只需一轮明月,一个美人的剪影便能构成一幅最生动的画卷,无比的温和轻柔。

《诗经》中的爱情诗,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美好的爱情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诗经》中的爱情意象,开拓了爱情文学的先河,传承了绵绵不绝的爱情文化。《诗经》中出现的爱情意象,既自然清新,又朴素真实,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几千年来,这些爱情意象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传承了中国的数千年灿烂文化,这也正是《诗经》这部古老经典具有不朽文化价值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