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厨房散文

民以食为天。如果说生产了五谷杂粮的广褒土地成为了人类繁衍的襁褓,那么波澜不惊的厨房则可称为人类的摇篮了。

厨房,是每个人都离不开却不一定是每个人都常去的地方。几十年中我是极少去厨房的。

除了一般果腹意义上对厨房的了解外,对厨房包括厨艺的认识源于读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也知道陆作家因写了此书去饭店,厨师惧其名声以及深谙厨艺之道而拒服务的故事。虽然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如今仍对美食家朱自冶以及掌握独门绝技的厨师和色香味俱佳的美食珍馐记忆深刻。朱自冶对吃孜孜不倦,不懈追求,厨房、餐桌、美食如三处美景拌住了他的`双脚,留住了他的身影,与之魂魄相融相亲,构画出了超级“吃货”的奇特人生风景。

真正体味厨房是近几个月的事情,爱人膝盖染疾,走路受限,我便走进了厨房。从做米饭、挂面汤到拌黄瓜、炒鸡蛋开始了厨艺生涯。

刚开始笨手笨脚地边请教爱人边忐忑地舀米、择菜、切菜、芡锅、看火候、闻味道,直到饭菜上桌,心才略有所获,可又担心口味如何,便问家人咋样?大人孩子都给面子,连声说不错。我知道,大家并未说实话,只是觉得我新人上灶,不容易罢了。由此便想起了《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谴小姑尝。那位不自信新娘的心里是否和我有相似之处呢?

术业有专攻,事事皆学问。任何事都是看着容易,做着难,而要做好则更难了。做饭菜亦如此,时间稍长,感触尤深,但是,随着时日增长,实践多了,自觉有所进步,于是,对厨艺的认识也愈加深刻起来。

用心做,会日有所长。由开始的担心拘谨,到坦然为之,不耻下问,逐步总结,渐渐成长,会感到入门的踏实,进步的欣慰,当简单的饭菜摆在桌上,有凉有热,有荤有素,颜色不同,味道迥异,会用看孩子的眼光一个个看过来,又如自己的心声变成了文字落满了纸张般满足。

把握好关键,是需长久历练的。饭有水当家,各种饭,包括面饭、米饭等用水多少决定软硬、暄腾与否;而菜则强调“盐为百味之王”,多少佐料下锅,少了盐则索然无味,前功尽弃,而盐放多了自然压盖了其它味道,成了一味菜。如今,讲究少盐清淡,对盐的把握则更需精准起来。火候把握永远是重点,尤其是做菜,经历着生熟咸淡的一般考验的同时,对自己来讲,面对火候则是一个更大的难题,什么菜,什么时候大火轰,什么时候小火熨,大火多长时间,小火多长时间,乃至什么程度为大火,什么程度为小火,脑子里全无概念,诸问题如绵延的山般横亘于眼前。问家人,查菜谱,看电视厨艺节目,能起到提示引领,而会意却不可言传的环节则只能在学中悟了。

时间在推移,日子的步伐在不紧不慢中迈着,世上的一切都在自然地积累或丢失着……

自己的厨艺在厨房里变化着成长着,亦感悟着。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周而复始,厨房成了食粟起点与终点,循环中,下厨房的人不厌其烦,侍弄着锅碗瓢盆,平凡中体现着勤劳与无私,食者无论在家或在外都应当尊重他们的辛苦劳作,切忌动辄挑剔与不屑。尤其不下厨房、不懂厨艺的人,更不要轻意挑三拣四,乱发不满与异议。家里人,应该知道并理解长年与厨房为伍的亲人的不易。切莫小看或忽视了为你备好一日三餐的人。

厨艺如学海亦无涯。在“吃货”遍布的现时,掌握了厨艺、尤其是称为了“师级”的人,已然为人中“魁首”,工资早以上了五位数,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厨子”了。即使非谋生手段,有了炊锅弄灶的本事,犹如懂了些“琴棋书画”,使人更丰富,更有内涵,人生及社会价值陡升。在家庭,男人下厨房也成了一种“范儿”,不再是低微之举,来了客人献上一两道“拿手菜”,更是锦上添花,赢得一片喝彩!

小厨房,大天地,想为者,有可为。斗室内,一个人,油盐酱醋任勾兑,锅碗瓢盆听指挥,食材由生变熟,由生变香,由多味变美味,这种过程是独有的、独特的、也是享受的。在幽静的角落,一个人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自己的神思创意恣意飞扬,慢慢又快快的时光陪着你走过……由此,想到了著名作家张贤亮的小说《绿化树》中主人公章永璘争取到一面墙休息时的愉悦与幸福,面墙而睡,章永璘是那样的暇思无限、欢愉无涯。而此时,你却是整个厨房的主宰,是一个世界的主人——我的厨房我做主,真可谓劳动着亦快乐着……

如此说来,下厨房并不意味着简单枯燥,事由心生,心思一转,它就成了长厨艺、练性情的好去处了。年轻人下厨房,摒燥气增耐心,艺不压身,不惧人生来日方长;年长人下厨房,锻炼身体,活跃思维,延缓衰老。若家里一时缺人手,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能做饭亦能做菜,接下来高声感叹一语:廉颇老矣,尚能饭(做饭菜)!生活,便会更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底气。

太太的厨房散文

女人不怕凶,只要有独门秘籍,男人照样受用。比如胡适先生家的“太太协会会长”江冬秀,狮子吼完,端出一锅十全大补汤,这叫“胡萝卜加大棒”政策。

胡适家的餐桌,一年四季都是热腾腾的,简单的一个鸡蛋,从蛋炒饭到茶叶蛋,江冬秀总能做出花样。不仅自己家吃得好,来了朋友,江冬秀也能拿出让人瞠目结舌的大菜,让爱面子的胡适分外高兴。

比如一道烧杂烩,全国都流行在请客最后吃这道汤菜,有花团锦簇的热闹,也有宴会即将结束之意。1896年,安徽人李鸿章出使美国,宴请美国官员,宴席中便有烧杂烩。美国人吃得赞不绝口,便问菜名,不内行的翻译误作“杂碎”。这件事传扬开去,美国人居然把“李鸿章杂碎”做成了一道菜,甚至还发明了“杂碎”(chopsuey)这个词。

胡适家的烧杂烩和李鸿章请美国人吃的差不多,不过名字更气派,叫“一品锅”。胡适的朋友石原皋30岁生日时,单身在外,江冬秀就热情地邀请他来家过生日,呼啦啦来了两桌人。当日的菜肴中,最著名的就是“一品锅”。这是一只大铁锅,口径差不多有二尺,热腾腾地被端了上桌,里面还在滚沸。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点缀着一些蛋饺,底下是萝卜白菜。胡适笑着向客人介绍,“一品锅”是徽州人家待客的上品。江冬秀还会不时变换“一品锅”的菜品又有一次待客,依旧是“一品锅”,里面有三斤重的一只大母鸡、三四斤重的一只蹄髈、三十六个鸡蛋,客人们都吃得兴高采烈。

烧杂烩之所以能流行,贵在丰俭由人。动植物水陆俱陈,既可高档,又能普通,有荤有素,琳琅满目。安徽的“一品锅”到了扬州,名字便改为“全家福”;上海人的`杂烩砂锅里,一定要有的是蛋饺,正如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的那样:“蛤蜊是元宝,芋艿也是元宝,饺子蛋饺都是元宝……”讨的乃是一个好口彩。

张爱玲的文章里满是美食,自己却并不会做饭。她和胡兰成热恋时,招呼胡兰成的儿子,也不过是拿了两片吐司,抹上满满的花生酱。胡兰成有时和张爱玲约会,还得另外去巷口吃碗馄饨,这样的爱情,恐怕注定走不远。

靠厨艺抓住男人的心,这招当然并不完全管用。江冬秀做个荷包蛋,胡适都会在友人面前大肆吹嘘;朱安的手艺恐怕并不在江冬秀之下,还经常为了鲁迅的胃病量身定制菜肴,但鲁迅的心终究在许广平那里。另一位著名女文青萧红除了在写作上是个天才之外,也特别擅长做面食,她包的饺子,鲁迅非常喜爱,在病中也能多吃几个。她关心着爱人萧军的饮食,却也不能挽回萧军偷跑出去会情人的颓势。丁玲到延安后,嫁给比她小的崇拜者陈明,家里的所有家务倒是都由陈明负责,只为了让“女神”安心写作。

所以,我们只能这样下结论:女人不怕凶,打一巴掌之后给甜枣吃,被打的那个揉揉面颊悄悄吞吃下去。

囿与厨房缘于爱散文

园蔬香带露,厨柳暗藏烟。丽句轻珠玉,清谈胜管弦。

——白居易

如果愿意,一个人用满满的爱心调配生活,用耐心经营烟火日子,是可以让厨房内平凡的四时园蔬生香藏玉的。

对厨房中的烟火尘事我向来是极喜爱的,因为我有一颗世俗的心。我喜欢在世俗中寻找生活中蕴藏的温度和热度。世俗带着浓浓的烟火味儿,让人觉得温暖而舒适。

一直觉得在尘世中,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吃着一日三餐,说着生活里的趣闻,乐事是一种美好而安暖的幸福。

一个家庭是否和睦,幸福,一定要看看他们的厨房。若是厨房是热腾腾的,是一家人喜欢进进出出的热闹场所,那么这个家庭也一定是幸福快乐的。因为,厨房里的琐事浸润着一家人的爱和真情。

对厨房最早的记忆是儿时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是那些烙印在记忆深处的饭菜香气。那些淳朴的食材在母亲的精心烹制下,变成飘溢着香气的一粥一饭。

母亲最擅长的手擀面,韭菜水饺,炸油条,贴菜饼,大肉包,槐花馍,榆钱糕,枣花饼……一个个纯手工作品,为我儿时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快乐,为我们一家人的.温暖岁月描写了浓浓的一笔。

受母亲的影响,虽然笨拙,依然勤奋的我喜欢在厨房内忙进忙出。喜欢在周末,和他躲进厨房,关掉微信,关掉QQ,关掉一切和外界的联系。两个人只是在喜爱的音乐声里,把从超市精心选购的色泽鲜艳的食材,添一份温情,加一点儿爱心,揉进点儿理解和包容,为一家人做出可口的饭菜。那一粥一饭虽不奢华,但也氤韵着我们的满满爱意,品尝间,依然唇齿留香,其乐融融。

年龄渐长的岁月,对厨事和爱情态度少了最初的华美和形式,多了份朴实和妥帖。一直觉得最美好的爱情,不是那些动人的山盟海誓,而是,有一个男人肯用一生的时间为你做可口的一日三餐。

最喜欢《北京遇见西雅图》中的那一句经典台词: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

肯为女人跑几条街去买早餐的男人是帅气的,可爱的。愿意为女人做早餐的男人更是温暖的,贴心的。我的他虽无才,无财,但他愿意为我在寒冷的冬天做好热气腾腾的早餐,愿意轻绾衣袖为一家人做出温暖的饭菜。平淡的烟火,朴实的情感,也许如此这般相守,已是人生最好的陪伴。

囿与厨房源于爱。一个男人如果愿意把自己“囚禁”在厨房,用一生的时间为一个女人做下可口的一粥一饭,那他一定是深爱这个女人的。

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最能触动我灵魂的就是他们刚到英国那段时间。他们从可以提供食宿的老金家搬到自己挑选的新居时,两个不会做饭的文人,学士,整天除了读书学习就是研究怎么做饭的奇闻趣事。

刚搬到新居的第一个早晨,不识五谷杂粮,不会划火柴的钱钟书为杨绛做好属于她和他的第一顿早餐,备好红茶,牛奶,果酱,并且用小桌把早餐端到酣睡的杨绛身边……

没有琐事扰心,没有政治纠葛,那些年是杨绛先生最幸福的时刻,最快乐的时光。这样的早餐钱钟书为杨绛一做就是一生一世。这样浸润着浓浓烟火味的感情牵手就是永远。读着这样的文字,心里都是满满的感动。

有时候爱是感动,有时候爱也是传奇。听着王菲的《传奇》,我想起她和谢霆峰充满传奇的爱情。分手十二年后再次相逢在红尘渡口,在爱的世界里相依相惜。

谢霆锋在巴黎拍摄的节目《十二道峰味》中传递着他对王菲的爱恋,他为王菲做的早餐是他对王菲的遣绻。因为爱,九岁的差异,十二年的分离都不是问题。他愿意为她褪尽舞台的光环,做好早餐。四十多岁的王菲被他爱意满满地唤起曾沉睡了那么多年的情感……

因为心中有爱,所以一个人才愿意为另一个人在厨房里忙碌,用四时园蔬中的红,绿,黄,白做出爱意浓厚的一日三餐,让心中的温柔被世俗中的烟火熏染。

一到周末,我就喜欢不停的在厨房,洗手间,阳台穿梭。在喜爱的乐曲声中,用心张罗着一家人的柴米油盐;忙碌着一家人的一粥一饭;清洗着一家人沾染的灰尘;晾晒着一家人的妥帖,安暖。这应该就是生命中应该牵挂的的碎碎念念,是平淡烟火应该经营的丝丝纠缠。

这一世,唯有美食和爱不能辜负。年岁见长,越来越喜欢沉浸在厨房里的小时光。褪尽因工作生出的浮躁,悉心地把一粥,一汤,一菜,一羹做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囿与厨房源于爱。在每一个岁月静好的日子里,喜欢与他躲进厨房的小天地,用心巧做全家食,五味调和百味香。

褪尽铅华,衣袖轻绾,在一粥一饭,一茶一菜的精心烹制中做个素简的女子,快乐的厨娘。心若简单,生活处处皆可拥有诗意和芬芳。

胖子的厨房日常散文

胖胖真的是对做菜痴迷,下午做了煸排骨和腊肉土豆汤。这会儿都十一点了还在熬制牛肉。我正准备睡觉的时候,胖胖说:“来吧!吃一口。”我说我牙齿痛吃不下了,胖胖硬要我吃。好吧!我挑了最小的`一块吃了。其实我觉得味道还可以啊!肥猫自己也尝了一块,“嗯,还是少点味道。把衣服给我,我下去重新加点调料吧。”我劝他明天再弄的时候,只听见他下楼梯的声音了。我摸出来看了手机,都23点多了!

胖胖每天晚上都看舌尖上的中国3才睡觉。他对做饭简直是真爱,厨房从来不需要我进去。因为家里就我和他两个人,他做好一个菜就喊我趁热吃一点。所以往往就是我都快要吃饱了,他的菜还没做完。

每次不管多晚,回到家,胖胖一看到我就会开始问我,想吃什么或者今晚吃什么。有时候我在想假如失业了,开个餐馆可以吧!大学四年计算机毁了他,他应该是烹饪学校毕业的吧!

胖胖几乎什么都听我的,但是厨房他拥有至高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