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抑郁太多随笔

作为一个痴爱文学的望气之人,难免要领受许许多多的苦难:高兴?愤怒?折磨?痛苦?如此不一而足,否则真难成大器也,这也许就是脉搏跳荡的我之精神支柱了罢。

当我有幸捧读刚刚面世的升庵中学高二七班班刊《实验风》,并对其中散发着油墨馨香的文字进行关注时,我的心里是分外地欣喜的,就像夏日翻滚着的麦浪,摇曳生姿,充满激情,在瞬时产生了心灵的颤动,仿佛已被学子们的文学情结所萦绕,继而蔓缠成这样的一幅意像,好似那些文字已非文字,而是一个个跳出扉页的可人儿,在尽情地与我的感情因子拥抱,以至令我不得不蓦然伫立,毅然地与世俗的烦恼作别,惟有真诚地坦树平淡之心,投射能触摸透彻的眼光,仔细地对其进行品味和咀嚼,不然我又怎能像鲁迅先生一样地从字里行间窥出字来:毕竟,承受!于他(她)们心灵的抑郁太多。

回想起有一位作家朋友曾经对我说过:文学!是感情充沛人的激活诱因,惟有在汨汨的泪痕流淌中方能滋意萌生。是的,钟情文学并誓为文学事业呕心沥血,矢志不移,奋斗终身,这也许就是文朋诗友们的梦寐追求啊!长之相守,观览我们身旁的文学思想与精神准备,你还真能有所感触否?有所体味否?或是对所有那些拚命寻求文学《围城》的人的碰撞与颠覆,在圈套的钻进与枷锁的框套中,自己将自己绑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

因此,《实验风》让我仿佛看见,在那落花的生命琴弦演奏中,正簇拥着一群怀揣友情的学子,他们以纯真的走失徜徉于自己的花季旅程,用第二支笔,书写出穷人和点金石的幸福故事,让有一种美丽叫平凡的条幅作为了自己的座右铭,并深深地镌刻在学习之大脑,将选择的天平既定在雨夜随想的星辰,唱咏断章,感悟朦胧中的凄美;黯然神伤,独吟情感小站的秋韵、秋晨、秋思,遐思出梦中鱼儿的自述,令那丑陋的.污染之伪善的表演充分暴露,高扬着人之为善的学习风气,努力拚搏,锐意进取,只在偶尔的闲暇空间,痴望蓝天,旋舞青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融恰平和地搏浪笙歌,舒恬适心境,钟情学习,创造着、遐想着美好未来。

学子们的锐笔写道:

“眨眼之间,我步入了如花的岁月,那以前拉着爷爷的衣裳要冰糖葫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在花季》

“我选择化作一滴滴小雨飘落人间/我选择化为甘泉流入麦田/我选择化为一滴药汤灌入口中/我选择熔入炉火中滚烫的钢水/我选择永不停歇地把橄榄枝衔到战争的国度/那就是我的答案”《选择》

“天空湛蓝蓝的,简直是一块空灵的蓝水晶,看着,看着,那安谧而深邃的蓝天使沮丧和失落逐渐烟消云散。”《失意时,望望蓝天》

“友情常在顺境中结成,在逆境中经受考验,在岁月之河的拍击下更加坚固常新。”《友情》

“但在我静下心来的瞬间,却听到雨水叩击树叶的沙沙声响,那种美妙的感觉,即使是贝多芬的《献给爱丽思》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较。”《雨夜随想》

“人生就像一杯浊酒,它的上面是一层层的泡味,下面会全是酒,真正会喝酒的人知道不管是泡沫还是酒只有全喝下去,它才会显出最好的味道。”《纯真的走失》

“点金石的表面是温热的,而普通的石子是冰凉的。……他几乎具备了成功者的全部素质:聪明,勤奋,专注,不畏挫折,甘于孤独……但却没有抓住能够改变他命运的转瞬即逝的机遇。”《穷人和点金石》

“我也突然明白为什么很多家庭会准备那么多的碗碟,不是拿来宴客时用的而是当作吵架时泄气的。”《第二支笔》

“忧郁啊!我真正找回了一丝的真实与宁静。只见灰暗的天空忽然落下些雨点,这是雨水吗?不,这不是,这是文明在肮脏的天空下偷偷地哭泣。”《秋韵》

“在梦中/我在飞翔/飞向上帝住的地方/--天堂”《在梦中》

”学习本来就不是轻轻松松的,它需要你认真的态度,加倍的努力--这样你才会学有所获,也一定能有所获,这就是我的学习理论。”《我之学习观》

所以,每当我读着学子们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篇力作,想着学子们在寒窗下凭一盏孤灯,薄纸素笺的写作,我还真为他(她)们的文学涵养所折服,并深感他(她)们能在小小的十六、七岁年纪,就能以一腔热血,满腹衷情,或随想,或思索,或调侃,或咏哦,运无椽之笔,抒初犊之思,将尖利与敏锐,细腻与纤柔的笔触,集对学习、生活的周祥观察,深邃积累,慧眼独具地徜徉在当前社会沉渣泛起的喧嚣浮躁中,握短笔纤毫,却胜似闲庭信步;坦对文学息壤滋润,但始终荡漾着朴实、清纯的文风卧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令读者无不聊发感喟多多,在手不释卷中一气呵成,到达心灵震撼的平淡领地。

为此,在我最终读完《实验风》文学习作,这个老师与学子们辛勤耕耘的开垦领地,我的心里真是沉甸甸的,它虽然装帧不算精美,甚至还有些粗糙欠雅,但却凝聚着他(她)们的诸多心血,殷殷深情,款款翰墨,然而我还是最终受到了很大教益,就像一位哲人曾经言说的那样,岁月就像一条河流,始终地流淌在静静的水波里,惟有欣慰在抚平我的圣心,以便敢于面对学子们之观点,学子们之佳句,学子们之斧刻未剔之哲思妙语,这就是他(她)们的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拚命学习,孜孜不倦追求,以及恢宏耀眼的青春洗礼,在为祖国的美好明天打造着无限希翼,气冲霄汉搏击力。

让我们还是为《实验风》这株初绽的小草而欢呼吧!毕竟它已经开始俏然绰立,惟有枝繁叶茂、鲜花怒放、果实累累才永远属于他(她)们的。

是为序的不是序的序。

抑郁症随笔

近来,从网上看了一则新闻,一位二十一岁的少女跳崖身亡,留下的遗书告知世人是患有抑郁症,是不堪受其折磨而选择放弃生命的。

这个抑郁症究竟只是个什么东西,如此让人不堪忍受呢?许多人是体会不到的,这样痛苦可以用煎熬来形容,远比疼痛更难以让人承受——它会让人失眠,胸中狭隘,看一切景象狭促,觉得生活无望,多一刻即是在受罪,一心想的就是轻生的念头,唯觉得只有死掉才能减去一切痛苦的负担,只有大脑停止活动才能忘记世上一切的烦忧,思想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像是关进了一间密闭严室,没有别的东西可想,就是消沉,消沉,沉落到灭亡。

我曾经是这么感觉的,这种深切的印记永难磨忘,那一段痛苦的时光,真的生活的很压抑,可也想不明白原因,只是活得很累,活的无望,没有什么目标,漫无目的,浑浑噩噩,虽然我也会露出笑脸,也会跟人交谈,可内心的那份痛苦却无法向别人诉诸,在一个人的时候,那颗心被慢慢侵蚀,把自己带进恐惧,不想孤寂,却又甘愿忍寂,默默地舔舐着痛苦和煎熬。有几次想轻生,都被母亲的'牵念拽回,可还是做了一件傻事,从房脊纵下,幸而无事,却也撴醒了我的意识。自此开始泡进书海里,感受更多的哲理,扩展更阔的视野,才慢慢回归正常。

再回顾那厂没岁月,我觉得,抑郁症不全是生理与心理上的疾病,更多的是思想上和价值观上的病症,它就是一个思想上的胡同。

会得这种病的人一定怀着一颗纯真美好的心,期待着完美,觉得一切应该毫无违和地进行着,人情要美,人性要美,人心要美,而现实的压迫,会让自己的观念坍塌,一切无所企求,也不是抱怨,而是无望,没有信心,没有毅力活下去,因为自己的信念圮陷,对一切怀有了恐惧,变得手足无措,无从适应,只有窒息的感觉。

我是幸运的,我改变了我原有的态度,价值观变了,观念变了,那时的我和现在的我严然是两个内心世界的人,我找到了生活的平衡点,也有了生存的欲望,有了许多的企盼,有了很多想做的事情,感觉到了生命的宝贵——世上有太多太多值得我牵念的人和物,怎么会轻易放弃呢?

我个人觉得,得这种病,基本上是我们的思想生病了,要重新洗牌,改变原有的对世态度,我知道是很难的,自小养成的固有的看法和价值观,怎能在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呢?那么我们就需要树立一条坚定的信念作为精神支撑,把自己投进一个改换思想场所,我知道的是不断阅读含有哲理性的书籍,别的途径可以探索。

我以为,痛苦是在所难免的,但要坚持住,一定能拨得云雾见日出,获得新光明。

我的话时常太多杂文随笔

我的话时常太多。

朋友圈每天至少一条,insta伤春悲秋,聚会总是以当搞笑艺人引起大家的欢笑为己任,微博转发无数,但我还是有很多话想说,我不知道读者是谁,也不知道说的目的是什么,但一些想法找上我,我想用文字的容器把他们盛起来,是不是比较好。

为避免再烦到大家,我打算微博用来发无聊日常追星和评论时事,insta用来显示我的艺术文学修养(if there is any),朋友圈用来建立联系和逗大家发笑,美食博客用来好好经营和积极生活,这个博客负责剩下的,the rest,the remaining, the not sure where to put. 读后感,最近的阅读学习状态,突然找上我的想法,对未来的`一些想法,等等。

标题来自于博尔赫斯“沙之书”里的第一篇,如果你读过,我想你会明白我的意思。我太多的话总还是有一个读者的,那就是未来老去的自己,记忆不太新鲜,对过去的自己,有很多的问题和好奇。

again, 我的话时常太多。

文化太多了杂文随笔

有的书,就适合一天看一篇,要是一下通读,满腹诗书,那除非你是作者。

就比如这一套。

推荐语摆明定位——这是文化人写给文化人看的书。

《英华沉浮录》,以语文为基石的专栏文章合集。

董桥自己讲,既有《旧时月色》的影子,也有现代人事的足迹。走笔之际,他往往妄想自己一下子脱胎换骨,变得才隽识高,处处透出神窍。结果——

作者和读者纷纷觉得,当然是办不到了(哈哈)。

第一卷真的是语文讲解,英文/华文,报刊/宣言,应用文/口头语,文字就是表达。

比如机会一词,chance是也。从抱朴子,范仲淹,英文,讲到三国志,读完好像说都不会话了。

大众喜欢读吗。不知道。但专栏文一共占豆腐块大地方。只给感兴趣的人看。

兴趣这词无理很妙。宇宙都能威慑到。

印象里一则轶事,语言大师一本正经给后辈讲解骂人的字怎么念。

那种认真令人喷饭。但对他来说,任是什么字,不都是知识吗?

书中的《一说便俗》,有异曲同工之感。看董桥蹑手蹑脚,极尽心思绕过一字。还要把它写出来发表。他的心理阴影面积必定大过一块白豆腐。

到了第二卷开始好看了。不再拘泥于字词语法,而是描绘它们带来的文化故事。

《列宁是唱什么的?》,讲到早年组织艺人扫盲,课堂上不断提到列宁。一位艺人一直在打盹,忽然睁开眼睛问道:“列宁是唱什么的`?”

钱锺书到日本讲演,玩文字游戏道,“诸位对我的无所知有所知,而我对诸位的所知一无所知”。那如果问:钱锺书是唱什么的?只能答:什么都会唱。他文化太多了。

这么一套书,边边角角都透着不寻常。若从一个字,一个人,一件事上觅源寻踪,只怕再鼓捣六卷也写不完。正像时间本身一样。

所以看书不用听推荐人的话,他们以为的理想读者,难免不看低,难免不行窄。

据说人生在世,会经历三种求知过程:求生存,求成功,以及求乐趣。

求知求乐的读者,都低调地藏在某个角落,以为人不知,以为互不识。

文化修养大概是这样,有那么一套准则。

只要知道它,一草一木都有性情,日升月落都见玄妙。

不论是在功名利禄中,还是词场茶盏间,只要相遇过,它就在那里。

这样的文化,无疑是让人亲近的。它无处不在。